第一篇:跨文化交际 论文 郭晶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班级:10级英教1班 姓名:郭晶 学号:12950103472 摘要:中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的萌芽、发展以及现在的格局,各具特色。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铸就了中西文化强烈的地域性差异。中西方酒文化亦是如此,像是两条时而交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的线,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关键词:中西方;酒种;酒杯;礼仪;目的
任何一个差异性的事物,都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引发的。确切的来说,中西方酒文化差异最根本的是深受中西方思维的不同而引起的。
古人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久远的诗人李白用优美的诗歌表达了东方人对酒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东方酿酒业的源远流长。同样著名的葡萄酒之父巴斯德更是把葡萄酒比做赐予万物生命的阳光。因此,我们很难分出李白和巴斯德谁对酒更热爱些。对酒的喜爱虽然相同,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却造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欣赏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种种不同。
一、酒种的不同: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酒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是白酒文化。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中华文明产生在黄河流域,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早成为农业大国,早在一万多年前的中国就与西亚、中美洲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基础。
而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酒,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
二、酒杯方面:
中国古代酒器以青铜器、漆器和瓷器文明。中国酒器以形象优美,装饰众多著称。而且中国古代酒器大多是成套出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周时期青铜器。青铜酒器中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礼器一应俱全。就像现在的茶具一样。后来的漆器、瓷器上面的花纹也是十分动人。另有一些很奇特的酒器,如:夜光杯、倒流壶、鸳鸯转香壶、九龙公道壶、渎山大玉海等。但现在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酒具都是西洋酒器。
西方酒器多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以被大多数中国家庭所接受。西方人注重喝什么酒应用什么酒具。所以他们有葡萄酒杯、白酒杯、红酒杯、白兰地酒杯等。
在酒杯方面中西两方差别较大。而西方酒器现在占明显优势。中国的传统酒器在普通家庭中已十分罕见。
三、饮酒礼仪的不同:
从饮酒礼仪上来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很大差异。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是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是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运用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理论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酒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品年轻的就再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品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来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四、饮酒的目的不同: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人们更多的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之外的东西。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敬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就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做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
在西方,饮酒的目的望望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其实也就是中西方受不同地域性特点的影响从而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博览群书,2001.2 [4]冯承柏,王中田,俞久洪.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二篇:跨文化交际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学
个人作业2:我经历的一次跨文化事件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
课程代码:
授课教师:邢鑫
学生姓名:
性别:男
学生学号:
所在院系:2011级 数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
所在小组:第7组
完成日期:2014年5月9日星期五
我所经历的一次跨文化事件
由于本人没有去过国外,无法体验过国外的生活文化,没见过什么外国人,就一普通中国人,也不怎么清楚什么是跨文化,就从我看过的中外影视来谈谈我的感受。
娱乐消遣一直是人类乐钟的追求,在生活之余放松自己,古时就有戏曲,说书等节目供人消遣。自从第一部电影的问世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对我们的影响有多深,同样成就了无数的明星和经典。
美国的娱乐文化席卷全球,美式幽默,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输出,无疑加深了人们对美国的认识和向往。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不同,从电影方面就是一个明显的体现。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人物故事层出不穷,这就使中国荧屏上关于过去的影视作品都是数不胜数,尤其是电视剧,有讲述历史人物,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唐明皇》、《武则天》、《汉武大帝》等,有改编自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等;有编撰的野史遗事的,如《还珠格格》、《宰相刘罗锅》、《大清风云》等;有改编自古代神话小说,如《精卫填海》、《宝莲灯》、《封神榜》等;还有改编自武侠小说的,如《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等。而且中国的影视界总是能够推陈出新,各种武侠剧本很多都根据上个世纪的版本重新拍摄。由于国人爱看古装剧,因此古装剧的收视率一直都高居不下。而最近几年,中国的著名导演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古装力作。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到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到陈凯歌的《无极》,再到冯小刚的《夜宴》,陈可辛的《投名状》,都是展现中国古代战争、生活场景的视觉盛宴。而在众多影视作品中,讲述未来的故事的却凤毛麟角。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喜欢过去的国家,中国人比任何国家的人都喜欢谈历史。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上世纪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家成功闯荡好莱坞,成就了自我,也推广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武术。
不同于中国,美国的主流文化强调未来时间取向并大力宣扬,所以美国制造了许多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科幻电影。美国的科幻电影大多讲述多年后人类与外星人或不明生物之间的战争,如《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蜘蛛侠》系列,《星球大战》系列,《黑客帝国》系列,《X战警》系列,《异性》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等。除了科幻片,还有数量颇丰的灾难片,例如《天地大冲撞》、《后天》等。这些故事在过去和现实生活中都从未出现过,全是人们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故事。一未来为主题的科幻电影在美国有着强大的收视群体。以《超人》系列为例,从1948年第一代“超人”的诞生,到2013年第八代的《超人:钢铁之躯》,《超人》系列影响了美国人六十余年,《超人》还会将继续出现在荧屏上。
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人的时间取向是过去,而美国人的时间取向是将来。同样还有两国的政治形态和政策有关。
中国主旋律被标准限定。首先是为政权服务,主旋律电影必须符合国家基本政治立场,要维护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其次是宣扬、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主流价值观;第三,过于强调思想性的高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不足甚至欠缺,从而在观众认知层面从在硬性教化和灌输的色彩。而美国主流的定位没有官方标准,其“主旋律”电影首先考虑的是商业性和艺术性,最后才是思想性。美国主流电影很大程度是以观众乐于观看的、可以吸引其内心共鸣的主流价值观为依据确定的,正因为从在这样的差异,美国主流电影能够在表面上淡化影片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表现,从而能够更为平滑
地被观众接受,没有明显的教化话灌输的色彩。再者,两者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影片的表现手法多为平铺直叙、中规中矩,影片通常以教科书式的权威口吻进行叙述,使得观众无法产生深刻的代入感。而美国主流电影的表现手法则更为丰富、细腻和深入,它能将国家形象和价值诉求投射到具体、真实的人物上,这些人物可以是历史人物,也可以是的普通大众,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有接受这种国家形象的价值诉求的能力。更为重要的一点事,美国主流电影并没有板起面孔,用“俯视”的角度向观众传达影片的意图,而是完全遵照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大部分观众的价值取向安排。
第三篇:跨文化交际论文
一张照片所承载的往往可以涉及到所属者自身,甚至所处社会及相关文化的传播,为了了解照片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包涵的多层次的意义,我们有针对性地对照片的保存原因,放置位置,来源和个人及社会价值进行了探究。
通过对同学的采访,辅以图片启发的方法,我们小组四人分别进行了提问并以文字记录,之后对相关图片加以深入探讨,并借助网络及图书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在被采访人提供的基本信息下融合多方想法概念做出了总结。
被采访者为来自福建厦门的一名大一新生,对故乡的自然及人文特色文化充满热爱,并深深眷恋着南国的故乡。
被采访者所带照片拍摄于暑期与同学观光旅游时期,集中于故乡的自然及人文风光,主要是厦门鼓浪屿的特色建筑,小吃及民族风情,十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这些照片多被发表到网络相册上,或被张贴在寝室的柜子的醒目位置。
森山大道曾说:“所谓照片的记录性,不仅仅是停留在事情发生的时间,也连接前后所有相关的时间。”所以,照片不仅是一种光影的载体,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事实,更是主观对美好的镌刻,寄托着一种情思,是片刻意识的延伸,是回忆的牵引,饱含了摄影者对世界的真切感受,是对岁月侵蚀的抗拒。正如被采访者的诸多照片,延续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这便是是照片对于个人的价值所在。从社会价值来说,诚如泰勒所言:“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俗在内的复杂整理。”因此,这些照片不知不觉中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在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相关制度,风俗,信仰等等同时,从一个人的世界走进了一个群体,步入了另一种文化之中,或以独特的视角重温了历史,或以真挚情感感染了更多人。被采访者的照片就是对当地文化资源的真实记录,于是便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明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陶冶了我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了文化素质,而且那些带有强烈当地气息的符号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营造了小空间却多元的文化氛围,是对文化的宣扬,甚至可以促进当地的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
被采访者通过在网络上分享照片,和在寝室展示的方式向更多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前者无疑是科技产物下的对传媒方式的充分利用,散播面更广,更加契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但与后者相比,后者可以通过拍摄者的自我介绍渗透更多主观情感,更富感染力,并在介绍与被介绍的互动中产生更多文化交际的火花。
第四篇:跨文化交际论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
从电影《刮痧》谈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 电影《刮痧》赤裸裸地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寂
寞,反映了文化与文化相顾无言的寂寞。本文将根据这部电影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现象和气文化根源。
关键词:刮痧中西文化差异现象渊源
引言: 《刮痧》是上学期上英语课讲道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老师所强力推荐的一部片子,并且在课堂上老师还放了一遍。看了以后真的是感触颇深,感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真是太大了,但也这是这样的差异才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世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吸纳并且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
正文:
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许大同,一位游戏软件开发公司的菁英,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的官司将他推入了旋涡。一天,五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初来美国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尽管这样,在中国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刮痧在西方的医学界是不曾提及的,西方世界一直秉承着“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他们认为,科学的依据就是由实验证明的真理,他们相信眼睛,相信的是实践,所以许大同在听证会上的七筋八脉之说,通气之说在法官看来是多么的荒唐和玄乎。法官更愿相信的是儿童福利院提供的所谓许大同虐待儿子的令人发指的图片。他们认为,法院、福利院、医院,有责任有义务来拯救这个处在危险环境下的丹尼斯,因为他有着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父亲,而且此推测又有了佐证:许大同设计的游戏过于血腥,许大同还当着老板的面打过自己的孩子。而关于这些佐证,许大同的辩词恰恰又将我们的注意力拉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上来。
也许没有涉足过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认为孙悟空抡起金箍棒是暴力或是打着正义旗号的暴力,但是许大同只是将惩恶扬善的英雄主义概念带到游戏中,为的是帮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是非观,培养正义感。其实西方也崇尚英雄主义,超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将其与中国的孙悟空作比,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精神是一致的,他们永远站在正义这边。前者(超人)被赋予了超能力,聪明、幽默、身手不凡的银幕形象是所有西方孩童心目中永远的偶像,而后者(孙悟空)顽皮、机灵、百般武艺的正义形象完美阐释了“侠义”之道,他们形象的差异归结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西方的科技一直比较发达,这亦是他们民族某一层面上超强征服欲的反映,所以他们渴望有超能力去做拯救者引领者。中庸之道,古而有之,孙悟空虽有时“高调”,却无争强好胜之心,他只为伸张正义,保护师父,最终亦有归依佛门的决心,所以说,他还是典型的东方虔诚的西行者。所以,我们对这两者的评价不使用“对”或“错”。再者,关于许大同打孩子一说。这完全是因为两国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差异,中国人讲礼节,严于管教,许认为,在公众场合,儿子不礼貌和不听劝告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再者,对象是老板的儿子,许认为,我出于对上司的尊重,更应该教训儿子以给足你面子。这让老板很诧异,“你打孩子是为了给我面子?”,在西方,父母的姿态要放得比东方要低很多,他们更多地去关心孩子,鼓励孩子,我想,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多沟通,少发威。
尽管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在寒冷的圣诞夜,故事还是有了温暖的结局。这一温暖的结局离不开许大同老板的帮助,更离不开许大同一直对作一位好父亲的坚持。我们坦承,看此电影时,流泪了,是被许大同感人的父爱和举动感动的,而对于中美文化的差异,我,抱有积极的心态。万物有统一性亦有差异性,所以中西方文化碰撞时才有火花,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以开放者的姿态去探究,去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
因为有差异,随之而来的必然有隔阂,对立与冲突,首先是在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刮痧是故事冲突引发的倒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很是常见,也确实能够治愈一些常见病。但是,这种疗法搬到美国,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二是法律观念的不同,美国的法庭及儿童福利院虽被大同的满腔激情,真挚而忘情的诉说所震慑,却仍要求有“爱的证据”,以供法庭判决。这让许大同及广大的中国观众既惶恐又无奈。三是对爱,对家庭的理解的差别。这是《刮痧》中冲突的本质所在。最初,许大同对付美国社会的生活和工作都游刃有余,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成长中濡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就已经烟消云散。在许大同的心里,家庭也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的幸福与团圆。三世同堂,其乐融融,是他奋斗的动力和意义所在。爱就是付出和负责任,可能会表现为严厉,表现为分居,甚至表现为欺骗,表现为劫持„„正是这种爱把孩子和父亲以及这个家和二为一体,这种爱更多的超越了个体的尊严,平等,自由和选择自身幸福的权利。两种文化的相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流血的,我们看到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许大最后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
但是文化也是需要理解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回避矛盾,放弃自我,相互排斥都不是文明的出路。尊重,吸纳,兼容并蓄才是文化的出路,才是文化的希望。《刮痧》的大团圆结局正是寄寓了这种希望,也阐明了这种道理。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西方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
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中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
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3.3 中西方文化
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结论:两种文化的相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流血的,我们看到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许大同,最后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但是文化也是需要理解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回避矛盾,放弃自我,相互排斥都不是文明的出路。尊重,吸纳,兼容并蓄才是文化的出路,才是文化的希望。《刮痧》的大团圆结局正是寄寓了这种希望,也阐明了这种道理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
《中西文化的比较》
《中西科学的不同命运》
《现代化•西方化•本土化》
第五篇:跨文化交际
中西日常生活的差异
1、跨文化交际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2、中西服饰差异
中西服饰受其各自不同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儒家思想和大陆文明使中国服饰呈现出繁冗,宽博的特征。它不注重外表的装饰,以宽松的衣服遮掩身体的曲线,在思想上追求人格的完美,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西方属于海洋文明,强调主观与客观的分离,理性看待服饰,主张释放个性,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
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蓄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服饰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1)图案
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也呈现五花八门之势。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到今,从高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图样,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象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放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
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界正在努力同世界接轨,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特色道路,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融入西方时尚元素,同时中国元素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我们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点,找到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切入的融合点。
(2)外形
在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比较肥大,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等,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型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
(3)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代表纯洁、正直,紫色象征高贵。中世纪时奇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
4、中西饮食习惯差异
(1)“讲排场”VS“简单、随意”
中国有句古话,“持家要俭,待客要丰。”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比如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菜至少108种,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要分三天方可吃
“十六会签”是台州传统的高档筵席,由冷盘16碟、热菜l6碗、茶点l6种组成,山珍海味,成辣酸甜齐备,蔚为大观。而在西方.人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因此,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因此.西方人举行Pot—luck,即在聚餐会上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或者是开Pany,在聚会上,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甚至在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访美抵达西雅图接受比尔·盖茨家宴时,这位全球首富、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提供的晚餐也不过是精选的三道菜:前菜是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最后是甜品牛油杏仁大蛋糕。全球首富接待大国元首,竞只上三道菜,或许很多人认为盖茨太小气,而这正是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国宴不超过四道菜,盖茨上三道菜已经算是盛情款待了.而中国宴席,动辄山珍海味、名酒名烟,一年吃掉2000亿,“吃文化”极尽奢华浪费。
(2)“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
在中国.“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突出一个“合”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群箸齐下,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场景好不热闹,最后结帐也是争相付钱。而在西方,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帐。
(3)餐具的差异:“筷子”VS“刀叉”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中西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造成各自在饮食特别是餐具使用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而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而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
(4)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VS“准时”
人类时间观念大致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是单一性时间(Monochronic—time),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H程安排.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注意严格遵守约会时间,不能失约这种模式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lO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另一种是亚非拉地区普遍使用的模式,多样化时问(Polychronic—time)模式,持该观念的人没有安排fj程的习惯,该干什么的时候没有按时去干;不注意遵守时间,不重视预约。对于“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有时主人甚至故意将宴会时间定得“早”一些.以便为客人们的“迟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
(5)座位安排的差异
座位安排方面,主要有两个差异:其一是“南北”Vs“左右”。中国人认为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最尊重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称为上席、首座等。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时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矩。其二是“男尊女卑”vs“女士优先、男女平等”。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显著。而西方人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宴席上,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实这也是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玛利亚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而产生的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
9、中西家庭观念差异
“父为子纲”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子女必须服从父母长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发展到当今社会,父母又成了孩子的庇护神、债务人,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使得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
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或走亲访友总要带着孩子,长期如此的母子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低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单独有自己的房间,父母走亲访友或购物时,通常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父母鼓励孩子自己走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吃饭;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培养孩子从小不依赖父母。
父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独立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同孩子相处关系融洽,孩子成年后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即使是上学也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否则,会被视为丢人的事。中国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该享天伦之乐了,自己也已走到生命的尽头。房子成为留给子女的遗产。祖祖辈辈,世代如此。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无处不有,除上述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教育观、人生价值观等等。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由于社会历史和发展背景不同,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引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堂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
Ppt加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