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安全技术规程
公司安全技术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企业财产和职工的健康、生命安全,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良好秩序,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安全生产必须贯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确保安全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安全工作的计划、布置、检查、考核、评比应与生产安排同时进行。
第三条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体职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和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 各级领导、业务部门对职能业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工作负责,生产工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岗位、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工作负责,不断研究、推广、运用新技术,实现安全技术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第五条 各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规程,制定各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程序,各工种(岗位)都要实行标准化作业,不准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有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安全防护、尘毒危害防治设施和措施,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原则。第七条 公司单位(部门)在采用“四新”技术前,须向生产部申报,并经安全评审后方可实施,责任单位(部门)必须在使用前组织制定作业卡、工艺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规程,并要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第八条 新进厂、重新上岗、转岗工种、实习、代培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理论与实际操作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操作。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九条 各单位必须逐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暂时无力整改的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制定计划,限期解决。
第十条 要把安全管理的效果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挂钩,同员工的个人利益相结合。
第十一条 发生伤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必须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和经过,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严肃处理。
第十二条 外来工作、实习和培训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和其它安全规章制度。外来参观人员,接待部门要组织安全教育,并指定专人带领。对外国专家,友人,上级部门来员考察指导工作,接待部门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第二章 通用规定
第十三条 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的生产、工作秩序。工作中不许打闹、开玩笑、睡觉或擅离工作岗位。如果发现精神状况
第二篇:安全技术规程
安全技术规程
1、装置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1)禁止燃烧和爆炸。(2)防止火灾蔓延并灭火。(3)防止中毒窒息。(4)防止设备损坏。
2、安全设施
(1)装置平面布置合理、厂房结构牢固、通风良好。(2)主要设备装有安全阀,可保证安全操作和设备安全。(3)联锁控制,当工艺处于非正常状态时,设有联锁保护措施。(4)可燃气体排出口设有阻火器,防止雷电火花引起设备及管线内可燃气体的燃烧和爆炸。
(5)防止气体泄漏设有空气密封、氮气保护。
3、设备的安全使用规定
(1)化机类:包括容器、换热器、塔等。经常维修检查,防止滴、漏、跑、冒。按工艺规定的条件进行操作,发生事故要及时处理。
(2)转机类:注意电机的温度,不要超过规定要求,要定期加油和维修保养,定期维护检修,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动火安全规定
(1)设备在运转中,严禁动火。检修动火前必须些压停车,排净物料进行清洗、置换、吹扫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2)装物料的设备、输送物料的管线由氮气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检修。
(3)进入容器之前应将容器内物料清洗干净,用空气置换,并分析容器内氧含量在19%以上,可燃气体浓度在100PPm以下方可进入。应严格执行设备容器检修规定,设监护人。(4)带电设备要通知电工切断电源。
(5)检修动火前,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6)检修动火前,安全部门人员现场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动火。(7)动火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票,持合格分析单方可动火。(8)动火地点的周围,必须清除一切可燃物。
(9)检修动火工作中一定设监护人,负责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如果发生火情应立即组织扑救。
(10)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备有防毒面具以备急用。(11)检修动火的照明,必须用安全灯,进入罐内的电压12V,罐外场所不超过36V。
5、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措施(1)工艺、装置方面安全措施
1)在确定工艺方案时,尽量提高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以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随时改进、完善本装置的生产工艺。
2)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生产过程,要设有可靠的监测仪器、仪表。
3)工艺流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正常开车、正常操作、异常操作处理及紧急事故处理时的安全对策措施。
4)工艺管线的设计、选型及结构,要根据所涉及物料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生产中的压力、温度,全面考虑到防火、防爆、防雷电、抗震、密封和防腐蚀情况的安全措施。
5)装置中要设置完善的氮气保护系统,氮气用量及压缩空气用量可满足事故停车及检修时的用量。
6)工艺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工艺流程简短、实用,生产操作方便。7)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指标,严禁系统压力超标造成氧化炉压力较大波动或氨浓度过高造成铂网爆炸等事故。(2)设备、装置方面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固定式钢直梯、钢斜梯、工业防护栏杆、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防止因设计不规范或用错标准而形成隐患;有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按《固定式钢直梯、钢斜梯、工业防护栏杆、工业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3-93、GB4053.4-93)中有关规定设有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和围栏等附属设施,围栏下部均加挡板。
2)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立特种设备的档案;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必须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并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3)认真执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易燃易爆车间电器设备、线路及安装要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存在气氨、硝酸钠等的乙类、甲类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级别、组别、环境条件以及特殊标志等,均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中相关符合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电器线路、桥架穿过易燃易爆车间墙壁楼板的孔、洞、沟应进行堵塞,阻断燃、爆气体通道;仪表、电器等动力线要达到安全要求,车间内线路敷设采用钢管配线与电缆敷设相结合,车间外电缆线设置桥架。
4)变配电室要由专人负责,且必须加强防鼠板的管理。5)手持式电动工具及移动电器要安装漏电保护器,防止漏电造成触电事故;电动机要有良好的接地(零),电流及电压合格,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根据技术条件接地、接零。
6)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件以及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楼梯、工作平台应设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护栏;防护栏杆的高度为1.1m,在离地高度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均高于1m,护栏宜粉刷为黑、黄相间的安全色。
7)装置、设备等均设置有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防雷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有关标准;露天设备应设计防直击雷装置(含防侧击、防反击),平行或交叉距离小于100mm金属管线应设计防雷电感应装置(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避雷针及接地装置,不得设置在行人经常过往处,接地点距建筑物入口和其它接地体不得小于3m,务必做到防雷电设施齐全完备、安全可靠。
本装置中露天设备为各类吸收塔、储罐,部分带有保温,且罐顶、罐壁厚度均大于4mm,故无需设防类设施,只做2处以上可靠接地即可;管道大部分为304材质,蒸汽管道、母液管道等都作了可靠保温,也无需设计防雷电感应装置。
8)具有腐蚀性介质的工艺系统,其工艺管道、设备均满足工艺要求,选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9)装置中所有池(如循环水池)均设防护栏杆或加盖板,以防淹溺事故的发生。
10)按规范对储罐(尤其是酸类液体容器)设置有效的防火堤、事故存液池或其它泄漏回收设施,储罐的围堰及有亚钠、硝酸等物料可能溢出的底面、池等作防渗防腐材料铺砌。
11)储存或输送腐蚀物料的设备、管道及其接触的仪表等,均根据介质的特殊性采取防腐蚀、防泄漏措施。输送腐蚀性物料的管道均为管架敷设。储存、输送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料的储罐、泵、管道等都按其特性选材,其周围地面、排水管道及基础作相应防腐处理。
12)设备的框架或平台的安全疏散通道,均按照规范设计。13)采用密封性能好的设备设施,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并加强室内通风,改善劳动环境。
14)输送酸、碱等强腐蚀性化学物料泵的填料函或机械密封周围,均设置安全护罩,强腐蚀液体的排液阀门,并设有双阀。
15)各类现场仪表考虑到环境要求选择全天候型仪表,并根据仪表和取压管线的应用情况,采取必要的保温、防腐、防堵及防凝冻措施。对于易冻、易凝结介质的检测仪表或管线,采取伴热及保温措施。
6、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对策措施
1)本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新建项目“三同时”,各项劳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在设计中严格划分生产防火区域,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土建、给排水、暖通、外管、总图等设计中,严格按照所定的生产危险区域防火防爆等级进行设备选型、管道敷设和建、构筑物等的设计。
3)因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和产品大部分为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除生产系统采用封闭外,并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消除和尽量避免跑、冒、滴、漏现象,凡可能逸散、泄漏易燃易爆介质的装置设备斗采取了防逸散、泄漏、污染的安全技术措施。
4)明确操作现场应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具、数量、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危化品岗位操作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安全防护知识,会用防护器具。设医务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
5)各种气、液体管道色标均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进行标注。
6)对现场的灭火器材和设施和数量、型号严格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有关规定进行设置,消防器材设有防潮、防晒、防腐设施。
7)在生产现场应按规范设置淋洗器、洗眼器等防护设施,所有卫生防护设施的服务半径应小于15m。
7、施工阶段安全对策措施
1)施工时应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各部门及承包商要相互配合,严格执行HG23011~23018-1999,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2)充分重视设备材料的采购工作,要严把设备进货关,设备到货要严格验收,对于一些阀门、管件、电气仪表附件等也不能忽视。
3)建立质量保证系统,要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施工中要有相关资质的专业监理单位派驻现场,公司有关人员要进行巡检。
4)制订施工时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止事故发生时处理不当造成事故扩大。
5)施工完毕后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停用的设备、管道及其它设施要进行拆除。
第三篇:建筑公司工程施工木工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公司工程施工木工安全技术规程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架垫木。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力撑拉杆。
2、采用桁架支撑应严格检查,现场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3、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
4、支设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不足4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5、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6、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7、拆除薄腹梁、吊车梁、桁架等预制构件模板,应随拆随架顶撑支牢,防止构件倾倒。
第四篇:建筑公司工程施工架子工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公司工程施工架子工安全技术规程
第一节
脚手架材料
1、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钢管,长度以4-6.5米和2.1-2.3米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3、木杆应采用剥皮杉木和其它各种坚韧硬木。杨木、柳木、桦木、椴木、油松和腐朽、折裂、枯节等易折木杆,一律禁止使用。
4、木脚手架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厘米,大横杆、小横杆(排木)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厘米,6-8厘米之间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根加密使用。
5、钢制脚手板应采用2-3毫米的I级钢材,长度为2.5-3.6米,宽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应钻有防滑孔。凡是裂纹、扭曲的不使用。
6、木脚手板应用厚度小于5厘米的杉木或松木板,宽度在20-30厘米为宜,凡是腐朽、扭曲、斜纹、破裂和大横透节的不得使用。板的两端8厘米处应用镀锌铁丝箍绕2-3圈或用铁皮钉牢。
7、竹片脚用板,板厚不得小于5厘米,螺栓孔不得大于1厘米,螺栓必须拧紧。竹编脚手架其两边的竹杆直径不得小于4.5厘米,长度一般以2.2-3米,宽度以40厘米为宜。
8、脚手架的绑扎材料可采用8#
镀锌铁丝,直径不少于10毫米的麻绳或水、葱竹篾。
第二节
外脚手架
9、钢管脚手架的立相干应垂直隐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立相干间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铁丝绑扎,水平杆不能用直接头,必须采用搭接。
10、脚手架的立相干应埋入地下30-50厘米,埋杆前先挖好土坑、将底部夯实并垫以砖石,木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
11、抹灰、勾缝、油漆等外装修用的脚手架,宽度不得小于0.8米,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米。
12、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木杆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米。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小于三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
13、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伸入墙内不得少于24厘米;伸出大横杆外不得少于10厘米。通过门窗口和通道时,小横杆的间距大于1米就绑吊杆;间距大于2米时,吊杆下需设顶撑。
14、18厘米的砖墙、空斗墙和砂浆标号在10号以下(M1)的砖墙,不得用单排脚手架。
15、脚手架的负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公斤。如果负荷量必须加大,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架设。
16、脚手架两端、转角外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大于60度,支杆底端要埋入地下不小于30厘米。架子高度在米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17、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米。脚手板须满铺,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搭接时不得小于20厘米;对头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小于20厘米。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垫平脚手板应用木块,并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18、翻脚手板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牢安全带。
19、上人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
米,坡度不得大于一比三,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
20、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1.1-1.2米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厘米高的档脚板或防护立网。
21、在门窗洞口搭设挑架(外伸脚手架),斜杆与墙面一般不大于30度,并应支承建筑物的牢固部分,不得支承在窗台板、窗檐、线脚等地方。墙内大横杆两端都必须伸过门窗洞两侧不少于25厘米。挑架所有受力点都要绑双扣,同时要绑防护栏杆。
第三节
里脚手架
22、砌筑里脚手架铺设宽度不能小于1.2米,高度应保持低于外墙20厘米。里脚手的支架间不得大于1.5米,支架底脚要有垫木块,并支在能承受荷重的结构上。搭设双层架时,上下支架必须对齐,同时支架间应绑斜撑拉固。
23、砌墙高度超过4米时,必须在墙外搭设能承受160公斤荷重的安全网或防护挡板。多层建筑应在二层和每隔四层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同时再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24、搭设安全平网应每隔3米设一根支杆,支杆与地平一般须保持45度,在楼层支网须事先埋钢筋环或在墙的里外侧各绑一道横杆。网应外高里低,网与网之间须拼接严密,网内杂物要随时清扫。
第四节
其他脚手架
25、金属挂架的间距,一般不得大于2米。预埋的挂环(钢销片)必须牢固,挂环距门窗口两侧不得少于24厘米,60厘米的窗间墙只准设一个挂环,最上一层的挂环要设在顶板下不少于75厘米。安挂架时,应两人配合操作,插销必须插牢,挂钩插入圆孔内须垂直挂到底,支承钢板要紧贴于墙面。在建筑物转角处,应挑出水平杆,互相绑牢。
26、吊篮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悬挂吊监的钢丝绳围绕挑梁不得少于三圈,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三个,每个吊监不少于两根保险绳,每次提升后要将保险绳与吊篮卡牢固定。钢丝绳不得与建筑物或其它构件磨擦,靠近时应用垫物或滑轮隔开。散落在上面的杂物要随时清除。
27、用手板葫芦升降的吊篮,操纵时严禁同时扳动前进杆与返向杆,降落时要先取掉前进杆上的套管,然后扳动返向杆徐徐降落。
28、桥式脚手架的支承架底座应夯实,并用垫木垫稳,每层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跑龙套。桁架应在地面组装,桁架两端的角钢必须卡抱支承架两侧角钢。用倒链或手扳葫芦提升时要安好保险绳,就位后立即与支承架挂牢。
29、钢门架整体竖立时,底部须用拉索与地锚固定,防止滑移,上部应绑好缆风,对角拉牢,就位后收紧固定缆风。
30、井架、门架和烟囱、水塔等脚手架,凡高度10-15米的要设一组缆风绳(4-6根),每增高10米加设一组。在搭设时应先临时缆风绳,待固定缆风绳设置称妥后,再拆临时缆风绳。缆风绳与地面的角度应为45-60度,要单独牢固地栓在地锚上,并用花篮螺丝调节松紧,调节时必须对角交错进行,缆风绳根本上禁止栓在树木、电杆等物体上。
31、脚手、井架、门架安装完毕,必须经施工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五节
脚手架拆除
32、拆除脚手架,要有经审批的拆除方案,并对拆除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3、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人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34、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35、拆下的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第五篇:化验员安全技术规程
化验员安全技术规程
(一)使用电气设备安全规则
1、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事先检查开关、电机以及机械设备,各部门是否安置妥当。
2、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扣严和拉下。
3、要换保险丝时,要按负荷选用保险丝,不准加大或以铜代替使用。
4、电气开关箱内,不准放任何物品。
5、严禁用导电器具去洗扫电器和用时布擦洗电器。
6、凡电器动力设备超过允许温度时,应立即停止转动。
7、定碳定硫炉两端设安全罩。安全罩严禁随意拆掉,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8、禁止洒水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以免漏电。
9、凡使用11 伏以上电源装置,仪器的金属外壳必须安装接地线。
10、严禁湿手分、合、关或接触电器设备。
(二)使用毒品安全规则
1、凡能产生有毒气体和刺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这些气体是: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氯化氢、二硫化碳、氯、碘、二氧化硫、氧化锰、二氧化氮等。
2、进行有毒物质试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试验要洗手,试验中禁止饮食、吸烟。
3、工作人员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允许进行有毒物质操作,尤其是氢化物的操作。
4、一切有毒药品和溶液应倒入废液罐内,禁止直接倒入水系统,应经过安全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水槽。
5、处理无名药品,不许用口尝。如嗅其味,可用手掌在药物品表面上空向脸部煽动嗅味。
6、有毒液体,生产污水或其他腐蚀性强烈的液体在取样时,不允许用口吸取,只能用抽气管吸取。
(三)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则
1、搬运和使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围裙、眼镜,并穿深筒胶鞋。
2、搬运酸、碱前应作下列几项检查:(1)装运器具的强度;(2)装酸或碱的容器是否封严;(3)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稳;
(4)搬运时,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
3、移注酸碱液时,要用虹吸管,不要用漏斗,以防酸碱溶液溅出。
4、酸碱或其他荷性液体,禁止用咀直接吸取,如无吸气器可用量筒量取。
5、开放盛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和其他荷性溶液容器时,应先用水冷却,然后开瓶。开瓶时瓶口不准对人。
6、在稀释(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慢慢将酸注入。禁止将水注入酸内。
7、拿取碱金属及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时,必须用镊子夹取或用瓷匙采取。
8、废酸、废碱必须倒在专门的缸子内。缸子应放在安全的地方。
9、如腐蚀性物质接触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0、腐蚀性强烈的物质有:溴及溴水、硝酸、硫酸、王水、氢氟酸、鉻酸溶液、氢氰酸、五氧二化磷、磷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铵、冰酸酸、磷、硝酸银、盐酸。
(四)使用易燃品安全规则
1、不许将易着火物质放在明火附近和试验地区附近。
2、在贮存易着火物质周围不应有明火作业,点着酒精灯,燃着的火柴和其它等。
3、在试验室内存放各种可燃性物质总量不许超过三公斤、每种不得超过一公斤。随用随取,用后送回专门的贮放地点。
4、遇水易着火的物质(如黄磷、过氧化钠、金属钠、钾等)禁止丢入废液桶内。凡能引起火的物质(如废油、废有机溶剂),应集中在专门的容器内放在安全地方,不得任意乱放。
5、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首先应拆除一切热源,关闭煤气和电门,然后用砂子和石棉布盖住失火地点或用四氯化碳等灭火机灭火。除酒精外,化学药品外火,不许用水灭火。
6、应经常检查防火调和、灭火机、黄砂、石棉及毛毡。
7、当加热、蒸馏及其他有关用火的工作进行时,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不许随便离开。用完后立即关掉热源。
8、易着火的物质有:醇类、醚类、丙酮、苯、甲苯、酚、汽油、二氧化碳、磷、过氧化钠、金属钾、钠、镁等、碳化钙。
(五)使用易燃品安全规则
1、使用氧气时应注意:
(1)不能使氧气瓶受到碰撞或冲击。不许用人拉到或在地下滚动搬运气瓶。单个气瓶使用应有固定措施。开气时气嘴不能对人。(2)氧气瓶不能放在电炉、暖气附近,不能放在日光照射的地方。禁止在氧气瓶旁抽烟。
(3)氧气瓶必须有减压阀门才能使用。
(4)氧气瓶、氧气表以及导管,禁止与油类物质接触。
2、有爆炸危险性药品(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浓高氯酸等)在实验室内只许放一小部分。并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3、禁止浓硫酸和结晶状高锰酸钾接触。
4、禁止和有机物一起研磨氯酸钾。
5、禁止和有机物一起研磨硝盐,有机物不得和浓硫酸一起混合加热。
6、使用乙醚首先应按下法检查过氧化醚是否存在,去10ml 乙醚于试管中,加入新制之10%碘化钾溶液1ml,摇匀后放置1 分钟,如乙醚层显黄色,则不能用此乙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