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

时间:2019-05-14 08:0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征文-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征文-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

第一篇:征文-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建设 的重大指导意义

清溪镇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的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关系着我们党的兴衰成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党的建设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点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建设的重 1 大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党的建设工作的前进方向

党的建设过程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领导,是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集中概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赖于党的建设为其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同时,党的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决策,党的建设工作必须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展开、来检验。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工作,至少体现六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优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这个党的根本建设落到实处。二是培养团结的党员队伍。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改进考核办法,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从根本上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三是培养清廉的干部作风。就是要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用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凝聚党心民心,引导全党同志重实绩、鼓实劲、求实效,提升党员干部的形象。四是培养民主的组织生活。就是要进一步创新优化党的组织机构建设和制度机制建设,扩大党内民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功能和活力,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和新的发展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是培养坚强的领导集体。就是要突出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个主要内容,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为人民群众谋发展、谋利益、谋幸福的能力。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六是培养融洽的党群关系。就是要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核心任务,使党的各级组织以及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行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党的建设工作的价值取向

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党的建设工作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成效,必将更好地推动党的建设工作。

1、有利于巩固思想武器。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过,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党从理论上予以回答、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有利于增强执政能力。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注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3、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 本质核心,抓住“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贯彻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党的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建设和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通过党的建设,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们发挥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形成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还要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准。牢记有利于保证满足人的需求,有利于保证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保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4、有利于推动加快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体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党的建设只有服从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组织全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奋斗,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5、有利于完善评价标准。新时期必须把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党的建设成效的依据,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行动,是否转化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是否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通过改进政绩评价考核办法,建设和完善奖惩制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等制度建设,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现实结论与理论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总体要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1、坚持正确方向。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历史方位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任何时候都要繁重,必须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展开,实现党的建设自身科学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2、树立科学理念。就是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既突出重点,又平衡推进,共同作用于党的建设这个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成本效益的理念。做到科学决策,以实际效益高低来衡量党建工作的效果。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始终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背景来认识党的建设工作,适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找准自身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

3、遵循总体布局。党的建设涉及到党的事业各方面、各领域,十七大高瞻远瞩,作出了总的布局。必须遵循内在规律,总体推进。要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重抓学习、抓班子、抓民主、抓改革、抓基层、抓党风,全面推进。

4、创新机制体制。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更有效率、更加科学、更加开放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党建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现代科技手段扩大党建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工作效率,用制度的形式对党建的规律性认识加以转化和固化,保障党的建设科学发展。建立规划、执行、环境相协调的机制。既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又注意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学习、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机制。把理论武装与推动工作、干部考核评价结合起来,真正造就出高素质的党员干部。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指导意义,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从执政兴国的高度,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真正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中共徐州市委党校信息资料中心文章:《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求是》文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作者:詹永杰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指导意义 韩旭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①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①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②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③是党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体系,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三大经济纲领,是指导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3)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党的十三大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又作出了新概括。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又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是关系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2)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2)指导方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3)基本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

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坚持民主法治(重要保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3)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将之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再次强调,我们要始终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重要意义:一是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二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三是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四是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五是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1)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2)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二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三是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二是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①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②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③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2)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3)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4)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

由;五是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提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强调要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基本举措: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赋予其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提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邓小平理论包含着丰富内容,较鲜明的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指导方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3)基本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四是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五是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坚持民主法治(重要保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3)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将之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再次强调,我们要始终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 *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宗教政策: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二是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三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小议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笔者发现,和谐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词汇,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亲切,也使人深长思之。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和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发展进步。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共同发展。多样性的东西共存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谐;如果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达不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这也就是说,和谐是把“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意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古人解

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虽屡受摧残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屡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显示出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能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现实生活中少不了和谐,社会发展呼唤和谐。但也毋庸讳言,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已成为一种眼光和境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已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也十分重要。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和平与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主动,就必须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正如古语所言,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

矢志不渝奋进志,齐心共奏和谐声。和谐,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党心民意,是新时代的优美乐章,是新世纪的绚丽图画。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按照这样的要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政治局面的安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和谐之美

“和谐”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政治课上,老师也一次又一次的提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等字眼,足可见“和谐”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之重要。

有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与“和”字沾边的词语,如和谐、和睦、和善、和解、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等,更是充分体现出了“和”的美丽。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处处涌动着和谐的暖流,处处体现出和谐的美——校园里的鸟语花香与琅琅书声,是和谐;家庭中的袅袅炊烟与互相扶持,是和谐;公车上的起身让座与善意一笑,是和谐„„万物皆有各自的生存方式,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和谐”这个词语犹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和谐是爱心。在中国,在亚洲,在世界,总有人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陷入困境,需要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帮助——有的家庭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有的孩子还上不了学;有的人甚至在沿街乞讨„„但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事出何因,只要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些需要救助的人们就同你我一样,向往在彼此关爱的和谐社会中,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那么,与其大谈特谈“创造和谐社会”,何不伸出援助之手,捧出一片爱心,让那些困苦不堪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呢?真正的和谐,并不是生掰硬造就可以获得的,而是在那一份份爱心中慢慢衍生出来的。社会不能没有关爱,倘若世间没有了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就毫无和谐可言了。

和谐是共存。不仅仅是人类,对于鸟兽、花木、山石来说,同样存在着和谐。正如天空不能没有浮云与飞鸟,高山不能没有绿树,森林不能没有湖泊一般,人类也不能缺少了赖以生存的自然。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飞舞。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了,于是龙卷风、地震、海啸等大型灾害接踵而至;酸雨、赤潮、沙尘暴、土地沙化等也频繁发生;“温室效应”、“冰山融化”、“暖冬”等更是相继出现。在一系列灾害发生之后,人们终于意识到,和谐不仅仅在于人与人之间,更是在与人与自然之间。

和谐是人情味。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言:“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无论是同学间互相探讨题目,还是相恋之中的男女流露出纯真的情感,抑或是一家人聚在桌前观看电视,但凡多么平凡的小事,只要注入“和谐”这一音调,便能演奏出美好的生活乐章。反观,不和谐的生活不会产生共鸣,便无法演凑生活美好的乐章。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说过:“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是的,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古往今来,和谐无处不在,和谐的美未曾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过。美在生活,美在和谐,愿和谐之美永存!我想中国政府经济建设的中心目标就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的发展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去探索、去实践,所以在经验和教训中发展是必然的,近三十年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目共睹,中国已经跃居世界强国之林,国强是基础,国强才能民富。至于出口的微利和政府投资拉动,包括许多招商引资举措,都是中国的发展现状决定的,这也是目前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当我们的科学技术、资金、经验具备实力的时候,都会改变的。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自己,目前就需要这样地来发展,虽然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还没探索出更好的办法前,能用的办法还是要用的。

“一五”时期,周恩来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首先,周恩来通过经济与政治、军事、文化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经济是基础,其他都是上层建筑”,如果经济基础不稳,“新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都立不住”。同上书,第151页。1953年9月29日,周恩来说:“我们的工作方面很多,为什么把经济作为总路线、总任务呢?因为它是基础。毛主席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军事是政治斗

争的最高级的最尖锐的形式。所以,政治、军事和文化工作,它的基础都是经济,没有这个,就谈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础。”

其次,周恩来从近百年来中国受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压迫和剥削的历史,说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落后是被动挨打、受人欺侮的根本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旧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的灭亡。但是,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要想在洋人面前扬眉吐气,还需要经济发达、国家富强。1953年9月11日,周恩来说:“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如果工业不发展,已经独立了的国家甚至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站立起来。这是一百多年来多少志士仁人所追求并为之流血奋斗的宏伟事业。不实现工业化和经济改造,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完全独立,就不能持久,就不能避免遭受挫折。”

再次,周恩来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伟大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人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必须通过经济建设去满足。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如果我们不兢兢业业地把经济建设搞好,“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同上书,第176页。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我们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在高度技术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地增长,不断地改善。”《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59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前途之所在。周恩来在这方面的论述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

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即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路线方面的建设。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分析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正确制定和实施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的政治方向,提高全党的执政本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保证党的纲领和路线的正确性与连续性,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定性。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制定正确的纲领。党的纲领是党团结全党共同

奋斗的政治基础,是党公开树立起来带领群众共同奋斗的旗帜。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即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克服和改造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工作。它是党的政治、组织、作风、制度、纪律等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坚强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即为加强党的建设在组织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党的建设中最具经常性、普遍性的基本建设,是实现党的纲领及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物质保证,也是党深入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物质基础。

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即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制度建设

党的制度建设即党为了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党的建设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巩固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各方面建设成果的保证。

党的纪律建设

党的纪律建设即为加强党的建设在纪律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既是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党的纪律建设的具体内容:一是党纪的理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探索和阐明党的纪律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研究遵守纪律和违反纪律的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党纪的制度建设。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和党员思想水平的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有关党的纪律的条例和规定。三是党纪的实施。用纪律规范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给违法行为以必要的纪律处置。

党的制度建设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党员的接收和管理,干部的选拔、使用和培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规章和办法。二是领导制度建设。包括党内上下级组织关系、党委内部关系、党委与党委职能部门之间关系、党员与党的组织之间关系的规定。还包括党与政府、军队、群众团体的关系以及党在企业、事业单位中活动的规定。三是工作制度建设。包括党的日常工作的规定。四是生活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内选举、党内生活等规则要求,讨论和决定党内重大问题,学习和贯彻党的决议等规则要求。五是监督制度建设。包括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党员对党的领导干部及党组织的监督,党的上下级组织相互之间的监督,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及党组织的监督,以及党外群众、群众团体、其他党派对党的监督的规定。

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党纪、党风、党性教育,培养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检查监督,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严格执行纪律,纠正不正之风,端正全党的思想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党风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作风建设与政治建设相互促进;党风是党性、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相互贯穿;优良作风是在与不良作风斗争中培养、发展起来的,健全党的生活,开展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作风建设的基本方法;作风建设的成果要通过制定设来巩固。

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三项任务。

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制定一条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的组织路线,坚持并不断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的生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机构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党的任务需要的各级干部;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制定和维护党的纪律;加强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组织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等等。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确保党组织的严密性和行动的一致性。它的重要任务是健全和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干部队伍建设居于核心地位。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

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第三篇: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指导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指导意义

韩 旭

(作者系中组部组织局副局级巡视员)

稿件来源: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 :2008-01-03/1601期、03-07/1617期、04-24/1631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此,我们如何理解和学习贯彻呢?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组织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同志来说,常常会习惯于从领导班子建设、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等具体的工作层面去理解和学习贯彻,这是对的,也应该如此。然而,作为一名长期在组织战线工作的‚老兵‛,笔者深切感到,我们必须跳出‚就党建论党建‛的局限,学会从更宽广和更长远的历史层面、从更深刻的理论层面去思考问题。否则,我们就会很被动,难以很好地承担我们的神圣职责,难以尽到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卫士的作用。下面,本文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看看她究竟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坚定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和信心,并希冀对组织战线的同志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我们党要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解决好领导发展的本领的科学性问题,以及如何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努力也就都会归于失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之前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所有实践基础之上的,它的历史起点毫无疑问应该是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的胜利。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搞早了,是先天不足的‚早产儿‛,我们应该回过头去补资本主义的‚课‛。对这种观点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因为它涉及到的不是一个小问题。如果我们对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产生怀疑甚至加以否定的话,那就会在我国社会上助长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和蔓延,动摇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最终必然会危及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也许持‚早产论‛观点的人会说:讲社会主义的出现是‚早产‛并没有否定它的合理性。分歧的焦点恰恰就在这里!有人说社会主义的出现是‚早产‛的,不就是因为它是在经济政治文化比较落后、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吗?按照他们的观点,怎样才算不‚早产‛呢?那就是社会主义应该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产生才是顺理成章、瓜熟蒂落的,换句话说,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应该等几百年以后生产力高度发达了才来进行,才算是合情合理的。因此,讲‚早产‛,实际上就等于变相否定了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在20世纪初期那个特定历史阶段发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承认‚早产‛,实际上就等于变相承认了十月革命、中国革命是不合时宜的或者是失败的。马克思曾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两个决不会‛揭示的是一般的规律,它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是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的这两句话用来作为判断十月革命、中国革命胜利是否合适的标准。一是我们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坚持,但一定要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实践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出的个别论断。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革命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今天我们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的,但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它们无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二是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的发生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原理。尽管当时俄国、中国的生产力很不发达,但两国的资本主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最关键的是,当时俄国、中国的反动统治十分黑暗,人民受压迫、受剥削最烈,苦难深重,腐朽的生产关系成了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这种情况下,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的发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是把社会生产力从黑暗腐朽的生产关系下面解放出来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的、紧迫的需要。三是当时的俄国、中国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统治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的发生和最终取得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发生在帝国主义统治势力最强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四是当时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已经分别有了坚强领导核心即俄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因此,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的产生决不是什么‚早产‛,而是适时的、必然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与‚早产论‛一样,还有一种‚补课论‛,即认为由于是‚先天不足‛所以我们今天必须‚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从实践来看,十月革命胜利的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已失败了,这是‚先天不足‛的缘故,所以很难存活、必然夭折;再从中国的情况来说,也是由于‚先天不足‛,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也是经历了波波折折、很不顺利,所以没有办法,我们今天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在重新回过头去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决不是十月革命的失败,而是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我们今天发展私营经济、搞股份制以及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并没有、也不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尽管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但在性质上它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它与资本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一是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而资产阶级政党尽管也注意调节贫富差距,但它们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并且受到少数财团左右的。二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没有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像资本主义制度那样用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浸润整个社会。三是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基本实行私有化。虽然在我国,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大,多元投资的股份制经济这种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重要资源和国民经济命脉仍然掌握在国家手里。四是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搞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竞争‛、‚议会民主‛及‚三权鼎立‛。在这些根本问题上,我们党是清醒的,决不动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更好地维护广大普通人民群众利益、缩小贫富地区差距、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进一步表明我们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决不会搞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总是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总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来进行理论创新和推动事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如此,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着眼于解决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来的。29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伟大意义,今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高。从那时起,我们党一直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想发展,谋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和发挥,全国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你追我赶的局面。正因为如此,我国社会取得了连续保持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好成绩,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等都大大提高。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实就是抓住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决定和影响我们的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思想道德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关键性因素。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最强音,也是中国社会各方面的面貌之所以发生令人赞叹的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它就是紧紧围绕着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最根本的最核心的问题来做文章和加以阐述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首先就是因为它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任何社会制度最终都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正确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发展的强烈愿望的表达与承接。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虽然在改革开放和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初期和一定的时段内,为了尽快把经济搞上去,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粗放型经济;比如,利用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把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采取依靠多增加投入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等等,这是难以避免的;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和为了调动积极性,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这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上述发展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新问题。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不但会造成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合理,而且也极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各种迹象表明,如果我们现在不切实转变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不但难以保持长期较快的、健康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且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好局面就有可能毁于一旦。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果我们现在不及时防止、纠正和克服的话,将会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赖以依存的生产力发展的资源基础。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将会严重影响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和造成整体发展效益的降低。社会上一部分人收入很高、很富有而另一部分人收入很低、仍然处于贫困状态的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并且还有扩大之势,将会使我们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和要求逐渐落空。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形象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遭到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淡漠。由于把注意力片面地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因而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看病、上学、养老、保险、就业等问题就关注得不够、解决得不好,形成经济建设‚一条腿长‛而社会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另一条腿短‛的局面,致使一些地方党组织的威信在群众心目中下降了。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和警觉啊!

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来的。但它又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之策,而是着眼于从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规律性问题上去开拓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丰富实践。正因为科学发展观回答的是极其重大的问题:即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在取得这种成功的同时又出现了发展方式上的新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以保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原则和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句话,科学发展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推进到一定阶段,如何通过科学发展使社会主义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大优势的问题。而对于这个新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没有具体回答过。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应该说,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开始,就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不现实的,因为当时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不同。如果当时不把人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展经济,不采取一切灵活的政策和措施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和先富裕起来,不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和基层单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发展,怎么会迅速改变‚文革‛所造成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和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而取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效呢?因为,当时的实践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但是,在改革开放进行了29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各方面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今天,如果我们再不突出强调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可能使我们的主观认识脱离现实的客观实际,跟不上或者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前进步伐,不觉察、不愿意、不敢于、不能够回答实践发展所提出来的一系列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总是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总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来进行理论创新和推动事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如此,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促进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世界的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不同文明的共存发展,消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强制推行西方民主模式、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所带来的种种使世界不得安宁的因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争取和创造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有利国际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充分考虑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所发生了的新变化的。一是,当今世界在追求经济增长、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而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忧虑。与此同时,世界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因开采过度也将面临枯竭的危险。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历史进程走到今天,确实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浪费,如果再不加以切实纠正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生态,不仅前所未有地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经济问题,而且前所未有地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政治问题。这是我们观察和分析世界形势应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会造福于中国人民、世界人民。

二是,当今世界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和“一体化”加快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和巨大的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其贸易、金融、投资、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资源和财富的再分配中成为最大的赢家,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和富有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条件和基础的薄弱以及受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利影响,在全球资源和财富的再分配中成为最大的输家,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少,越来越贫困化。世界上不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现象十分突出,即使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甚至每个国家内部不同人群之间,贫富差距都在明显扩大,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近几十年来公平正义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得到合理的解决,反而普遍地被忽视了。这是世界上之所以发生许多冲突的深刻根源。由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公平正义缺乏等因素,所导致的世界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一些国家对另一些国家、一种宗教对另一种宗教、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冲突、对抗、矛盾和仇恨越来越多,并且以许多过去不曾遇到过的新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我们观察和分析世界形势应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十分有利于减少世界上各种冲突的因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向着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的。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无疑将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对世界作出贡献,同时为各国做出示范。

三是,当今世界在追求和大力推进民主化与政治文明,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在某些国家强制推行西方所谓民主模式的严重问题。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多极化和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不同民主形式相互共存、包容发展的趋势正在明显增强,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促进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世界的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不同文明的共存发展,消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强行推行西方民主模式、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的内政所带来的种种使世界不得安宁的因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争取和创造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有利国际环境。最终,经过世界多极化和不同社会制度共存发展这个特殊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的更加自由全面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狭隘利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自私的、盲目的、混乱的、破坏的本性及特征与人类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不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必定要取代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定能够实现。

从思想方法上来说,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和照亮了思想理论和思想意识的天空,一扫思想理论和思想意识中存在的种种积弊。

在过去的一千年当中,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但人类活动的空间扩大了、生活的水平提高了、拥有的财富增多了,而且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和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也是非常丰富的。在当代更是如此。当我们思考人类的经济为什么会增长和发展、是什么因素推动了人类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的时候,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理论成就基本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最早的经济学揭示了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因素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后来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起到‚倍增‛的作用。再后来,管理、信息、创新等因素也被研究发现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那么,通过什么机制把这些单个的因素串联起来、使它们结合起来很好地发挥作用呢?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对经济资源和要素起到自动的、有效的、基础性的调节和配臵作用,同时还发现靠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可以对经济资源和要素起到有计划的、按比例的、超前的、十分重要的调节和配臵作用。这些理论成就,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奇葩,它们揭开了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奥秘。但是,它们太过于侧重从技术层面、具体层面、经济层面来分析和研究问题,没有能够从更开阔、更宏观的视野和从世界观的角度、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因此它们的局限是容易使我们只知其

一、不知其二,只知道经济何以会增长和发展,而不知道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只看到经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而看不到经济事物和其它事物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体的运动和变化;只看到历史发展的某一侧面,而看不到历史长河的全貌,洞察不到整个历史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在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什么方式把众多的人群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稳定的社会的问题,必然会遇到利益分配、权力分配、法律、国家、个人的权利和责任、社会的公平公正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应该说,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的阶级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后不久,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们就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如,‚自然法原则‛,他们认为,自然法是人的理性的表现,具有合理性、普遍性和永恒性。在自然法则下,人人都是自由的,‚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但所做之事不能对别人的自由造成妨碍和破坏,因此确切说是自由地做法律许可之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无论是贫还是富、无论是有权贵的人还是没有权贵的人都平等地享受自然权利;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和本位,享有充分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国家要按照多数人的意志来行事。这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是人类思想政治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政治思想和理论也有很大的缺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它们实际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狭隘的阶级局限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少数有钱的人才能真正拥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而对于大多数贫苦的人来说只是名义上的或者是不完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家们所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本质,实际上只是有钱人的自由、有钱人的民主、有钱人的平等。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近代以来特别是在当代,西方的一些哲学家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日益严重的弊端。他们指出,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另一方面却是人性的迷失和道德的沦丧,资本主义制度确实有它虚伪和黑暗的一面。因此他们提出要把人当成最终发展的目的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资本的奴隶和技术的奴隶。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着眼点和基本价值取向是唯心主义的,其目的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修补和完善,而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合理性。因而,在根本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这些理论它们的许多内容是很难行得通的,最终只能是空想。概括起来说,迄今为止西方学者在思想理论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丰富的,其中的许多精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借鉴。但是,这些思想理论成就有几个特点不能不引起我们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注意:一是它们日益精细化、专业化、技术化。学科越分越细,每一种学科里面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更细小的学科;理论越搞越多,每一个理论命题中都有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的、流派林立的理论观点。二是它们当中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呈相互分离的态势。经济问题就只是在经济的范围内解决,而不注意或者说轻视从政治和哲学方面去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过来说,研究政治问题和哲学问题往往又过于抽象地在‚纯政治‛和‚纯哲学‛的范畴内兜圈子,看不到或者说忽略了经济问题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对政治问题和哲学问题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决定性影响、决定性联系。为什么当今世界人们在实践中会产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公平正义缺乏、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由这种片面的、孤立的思想认识方法所导致的。三是它们当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日益盛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和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客观物质世界的对与错,过份相信人的‚自我‛的力量、似乎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自己不能办和办不了的。而在我国,有些人由于受到这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影响,甚至有一些相当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不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信眼前的实惠。这是十分令人堪忧的。四是它们当中许多内容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这些西方思想理论钻了我们改革开放的空子,一直在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争锋和较量,企图占领我们意识形态的制高点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并且也确实占领了我们一部分同志的思想和心灵。

针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理论家的局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和照亮了思想理论和思想意识的天空,一扫思想理论和思想意识中存在的种种积弊。

科学发展观把日益分离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有机地联结起来了,它实际上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科学发展观把人们从过去曾经一度在突出重点的幌子下容易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以及在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幌子下容易把视野搞得很狭窄,容易只关注局部问题、个体问题、战术问题这样的思想束缚中重新解放出来了,而代之以注重用统筹的、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注重从全局上、整体上、战略上、根本上看待和分析问题,它实际上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极大丰富发展,在新的时代强有力地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发展观揭开了西方思想理论的面罩和伪装,揭露其抽象谈论民主、自由、人权等等对人们的欺骗性,旗臶鲜明地强调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服务,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解决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问题之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以及社会各构成要素是如何运行的呢?它们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它们巨大的优越性、巨大的活力、巨大的创造力、巨大的发展后劲究竟体现在哪里?

让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来看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工作。生产和工作,基本上囊括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人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重复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等等。其中一部分人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用生产来描述比较贴切一些;另一部分人如党政机关干部和管理者用工作来描述比较贴切一些,当然生产也是工作,工作也是生产,两者的本质都是劳动,只不过特点各有所不同而已。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产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社会产品等或者说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无一例外是由生产和工作所创造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分工是科学的、合理的。既有经济基础,又有上层建筑;既有物质生产部门和领域,又有非物质生产部门和领域;既有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又有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以及其它社会产业。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之间、各个产业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各个地区之间,甚至每一个部门内部各个企业和单位之间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大体均衡的、有一定合理比例的,同时是充满活力的。这里最关键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我们知道,私有制的小生产也包括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盲目性。资本主义生产所具有的唯利是图而不顾一切的性质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资本家实际上为资本所奴役,为了追逐利润什么都敢干。尽管有市场机制的引导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但由于资本家‚人为财死‛的自私性和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利润就敢于铤而走险的本性,以及私有制赋予资本家‚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神通和个人掌握生产资料之后实际上拥有的无限权力,因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必然会是混乱的、盲目的、不协调的,必然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必然会对广大生产者造成压迫和剥削。这是不可避免的。今天我们有的同志看不到或不愿承认马克思、恩格斯所揭露的资本主义存在生产的社会性与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对立、广大生产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好象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就证明了资本家和工人不再对立,甚至两者是平等的了。这种看法是幼稚的。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有本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以人为本、满足包括生产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这种生产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进行。由于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摆在首要位臵上,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是极其广大的,生产是充满蓬勃生机的。不但生产资料这一大部类的生产很旺盛,而且消费资料这另一大部类的生产也很旺盛。只要市场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中国社会主义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之高、生产的产品之丰富是令人惊叹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之后,她的生产的速度和规模就一直比资本主义要快得多和大得多。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如此,改革开放后的30年更是如此。这其中的缘由就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把每个人从自然和资本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具有更为强烈和更为紧迫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主义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着实现共产主义而存在和发展的。按照这种模式,社会主义愈发达,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的程度就将愈高,社会亦愈和谐。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占有的公有和社会性质不再是对立的状态,整个社会的生产更加有计划和更加协调按比例地向前发展,广大生产者不再受生产资料所有者或资本所有者的奴役,不再受单一生产分工的奴役,甚至不再受生产本身的奴役。越来越多的人将可以按其所长自由地变换生产岗位,越来越多的人将从生产领域转移出来从事其他的社会工作。无论是从事生产还是从事工作的人们都以积极的、主动的、光荣的、愉快的心情和态度,而不是以消极的、被动的、屈辱的、苦闷的心情和态度从事着劳动。所有的人将有更多和更充分的闲暇时间来放松自己和休养生息。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发展将是协调一致、相互适应的,不平衡和对立的成份已基本消除,甚至已是融为一体的了。

从现实来看,不能忘记我们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工作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呢?它有哪些应该让我们明白、让我们搞清楚和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特点呢?

1、生产和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虽然其程度没有那么高,但是这种生产和工作确实是在向着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先进、比较高级的方向前进,而不是往后倒退的。由于这个阶段的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这种生产和工作要尽可能地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历史和现实的需要性就更强、更紧迫。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和工作的目的所决定的,也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

2、社会主义的生产是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

执政党和国家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由于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并且是执政为民的,这就避免了因执政党频繁变动所造成的短期行为以及执政党受到少数经济利益集团所左右的弊端,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完全有能力、也有办法保证全社会生产的长期稳定协调和快速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和盲目性。这种长远性是能够实现的,而只有长久保持才是最有价值、最为牢靠的。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就可以使中国的农业实现由粗放向现代集约的转变、由单一初级农产品加工向产供销一体化的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的转变、由分散向规模化和组织化的转变,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可以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和解决如此众多的人民吃饭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冲击问题等等,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在工业生产方面,通过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就可以不断改善工业产品的结构使之门类更加齐全和质量更加优良,就可以禁止污染严重的工业生产,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和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污量,可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地区生产方面,通过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就可以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实现全国性的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就可以禁止或限制一些地区的开发(如果这会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鼓励和重点支持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的开发;就可以使我们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使我们的中部崛起计划、东北振兴计划、西部大开发计划等都能得到卓有成效的实施。同时,我们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生产资源的能力就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这一切,如果没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是办不到的。中国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全社会的生产之所以具有光明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光明美好的发展前景,其道理就在这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贯彻得越深入,党和政府所起的作用就越大,计划性、指导性、综合协调性就越强,社会主义生产的前景就越美好。

3、社会主义的生产是讲求效率和富有活力的

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市场机制的魅力很大,竞争性和灵活性很强,效率很高。社会主义生产者(包括企业和个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最终效果如何,都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这一方面会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生产活力,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不断地涌现出众多的生产者,比如,仅仅一个汽车零配件市场就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家和个人在进行着生产,这是自发的,因为有利润可赚,生产者会获得利益。另一方面,又会促使社会主义的生产者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好和尽可能多的产出,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打败和不遭致淘汰。我们说社会主义的生产之所以具有蓬勃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很好地运用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也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市场机制的作用会发挥得更好,社会主义的生产会更有活力。

4、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那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就当然没有社会主义,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主体。这种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命脉,如土地、矿山、铁路、银行、航天航空、石油、天然气、电力、水源等等,都主要是由公有制经济掌握和生产的。二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绝对控股企业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它们的规模大、影响大、生产的产值和利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们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销售能力、管理能力、职工人数以及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等等,都是其它所有制企业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钢铁、冶金、机械等重要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的生产等方面它们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可以说,这些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控制力、带动力、引导力是很大的,并且它们当之无愧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对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组织重大生产活动的‚国家队‛和中坚力量。三是国有资本相对控股或持大股的多元投资的股份制企业(这也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越来越多,涉及的生产领域越来越广,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量也越来越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挥,社会主义生产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与公有制经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5、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因其明确的责任权利体系、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其它固有的优点而在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但是,客观来说,这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生产具有两重性质。一重性是指它首先是处在社会主义生产范畴中的。它是在社会主义的大前提、大框架、大环境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了这种生产必须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它生产的产品和上交的利税是直接为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因此这种生产明显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内的生产。我们决不能对它采取歧视、排斥、拒绝的态度或把它打入另册。另一重性是指它确实又是具有某些资本主义的特性的。毕竟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它是属于私人占有的,因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它身上也或多或少、程度不等地存在着。比如,有些企业为了赚钱和追求资本的扩张而不顾一切,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当有的企业与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要牺牲后者而自保;‚老板‛与‚打工者‛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关系,等等。现在,我们来谈谈剥削问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企业中究竟存在不存在剥削?这是一个各方面争论比较大、许多人心里想搞清楚而至今仍然没有搞清楚的十分敏感的问题。但是随着形势和实践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它作出回答,这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体现。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同样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两重性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它与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资本主义私有的特性这一面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是存在剥削的。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资料,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的真正所有者并不是广大的员工,而是私营企业主(这是有明确法律界定和受法律保护的),因此也只有私营企业主才能够真正自由处臵和支配这些生产资料和用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所形成的产品,企业的普通员工是没有这个权利的。那么,私营企业中的普通员工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打工者‛真正拥有和能够支配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存在于他们身上的能够进行劳动的能力(体力和脑力,即劳动力),并且这种劳动力要与企业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这些员工进行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以维持、补充和发展继续劳动的能力(这部分就是私营企业主发给员工的工资),另一部分是企业的利润(剩余价值),为私营企业主所占有。如果员工所创造的全部价值低于员工个人消费的那部分或者私营企业主把它们全部变成工资发给员工,那么企业就没有利润、私营企业主就没有钱赚了,企业也就办不下去了。所以,这是不可能的。而企业中一定要存在这一部分剩余价值。问题的全部关节点就在这部分剩余价值身上。

国有企业也是存在这部分剩余价值的,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公有制经济的生产资料不是属于私人占有的,而是属于包括企业广大职工在内的全民所有(由国家或集体作为其代表者),因此严格来说,国有企业的广大职工既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也是利用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所获得的产品的主人,他们所创造的价值除了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归自己消费之外,另一部分剩余价值实际上也是归他们所拥有的(只不过这部分剩余价值要上交国家或集体,然后再由国家或集体以各种方式用之于他们身上)。由于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广大职工创造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不可以也不能够由某个私人所无偿占有的,因此,国有企业、公有制经济中不存在剥削。

但是,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情况就不同了,私营企业广大员工创造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是由私营企业主所拥有、支配和消费的,当然他要把这部分剩余价值中的一小部分作为税收上交给国家,剩下的则归他个人所占有了。由于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企业广大员工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凝结着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生产劳动成果而又无偿被私营企业主所占有,因此严格来说,这就是剥削。特别是当一些私营企业所具有的资本主义特性这一面表现得越充分的时候(比如,在初次分配中给员工的很少,随意克扣或拼命压低员工的工资,经常让员工加班加点和超负荷劳动,员工的休息和健康得不到保证,他们的福利待遇和居住、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以及私营企业主把他占有的这部分剩余价值任意挥霍浪费或用之于对社会、他人、国家造成损害的不光彩地方,等等),这种剥削的性质就越明显。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时至今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负责任地、有勇气地承认它,以便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交待并且也便于正确引导、合理规范和逐步解决。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个问题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剥削又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两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特别是当它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一面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剥削的成分就是很小或者说是可以接受的了。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只要我们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工会等群众组织、工商联和社会各方面包括企业中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对私营企业的积极引导和对广大员工权利的切实维护,只要越来越多的优秀私营企业家把办企业作为事业来追求,立志产业报国,能够自觉把剩余价值更多地用之于企业和员工以及回报社会,实现企业有活力地、和谐地更大更强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非公有制企业中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发展广大员工的利益,非公有制经济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一面会进一步得到弘扬,而它的资本主义特性那一面会逐步减少。这样,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更好、更大。

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6、社会主义的工作对生产具有巨大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各级党政机关干部以及其它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非生产领域的同志,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和谐地从事着光荣而神圣的工作。尽管这些工作不是直接的生产,但意义同样十分重大。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各级组织的广大干部、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理论宣传和新闻文化工作者等等,作为党和政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以自己的智慧、才华、才干和辛勤工作维系着党和国家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着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才有了根本保证和巨大的动力来源。那么,这种保证和动力是如何实现的呢?一是他们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钻研中国的现实问题、钻研国际上的问题,始终从思想理论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前进的大方向,保证了社会主义的生产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二是他们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艰苦的脑力劳动对社会主义生产的各种情况和现象、成绩和问题进行概括分析与总结提炼,科学地制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社会主义生产正常有序、统筹协调地不断向前发展。三是他们为培养和选拔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领导者和各方面人才兢兢业业、严谨细致、开拓创新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也是出生产力的,是从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位臵上去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四是他们维护、整顿、规范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产生和防止垄断以及不正当的竞争,大力帮助建立和发挥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作用,积极为国内生产和贸易与国外生产和贸易的对接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搞得越好,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就发展得越好。五是他们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和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激发干劲,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和动力,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固有的政治优势,毫无疑问,能够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六是他们通过办报纸、杂志、出版书籍和其它新闻媒体,源源不断地为整个社会主义的生产提供丰富的、强大的智力支持。他们不愧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事业的卓越的‚思想库‛、‚智囊团‛。七是他们围绕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中的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骨干力量进行攻关、开展义务劳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他们的社会主义工作的理念和追求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他们为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会搞得更好,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会空前地迸发出来,社会主义的工作对生产将会起到更加巨大的促进和保证作用。总之,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特点,最根本的是它从总体上摆脱了生产资料与人相分离的状态,克服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盲目性之间的对立,逐步使人真正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总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真正优势所在。我们之所以要始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是有客观依据的,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立足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基础极为坚实。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越来越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越来越向着更高级、更发达、更先进的阶段和方向前进,生产的社会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制性质、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体现得越来越充分,这是必然的。(未完待续)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又一重大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这一发展观,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全面、更协调的高度,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发展性。这一发展观既着眼于现实的多项事业发展又立足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既保证经济的重点发展又兼顾社会的全面发展,既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发展的方式更加多样,发展的要求更加明确,具有明显的长远性和多样性。总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也是促进我们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指导理论。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

面提高综合素质。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大学生,要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深刻理解“第一要务是发展”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自觉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我们要圆满地完成中国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学习任务!

第二,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就灵魂,决定人发展的大方向,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激发人们掌握科学技术、钻研业务、贡献社会、造福人类的积极性。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文化业务素质差,对社会的用处不大,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即使一个人掌握了高新技术,但如果他思想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也可能无益于社会。

第三,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人生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集体、社会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矛盾。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有赖于与他人的团结、协作,有赖于集体、社会的发展。集体、社会的利益是人们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代表,包含着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保障。同时,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个人,尊重、保持个人的正当利益,调动个人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又

是实现集体、社会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大学生只有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才能在当今形势下得到健康发展。既要发挥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的积极性;也要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获取个人正当利益时,同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第四,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发展的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社会环境。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这就为人由片面到全面、由欠缺到完善、由贫穷到富裕、由潜在的到现实的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们大学生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刻苦学习,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勇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去的精神,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全面发展,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务实求新、勇于创造、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知识型、技术型、素质型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利于人民、利于社会、利于时代发展的新业绩,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用英语1001池辉

号598046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当前,全国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的新型理念、新型思路,大学校园——作为培育国家和民族精英的摇篮也以讲座、研讨会、论坛等形式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宣传和实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然而,在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乐章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有的大学生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对此,本人不敢苟同,这一方面反映了有的当代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个别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这一理念,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我觉得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

第一,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的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其他学科学的再好,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高雅的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第三,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遵规守约,积极向上。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下载征文-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征文-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石东来2111312103 专硕2班 摘要: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实现社会财富增长的必要途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成为了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 宾能雄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

    科学发展观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萧县实验中学党支部 孟凡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确......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政法学院刘晓文 内容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意义 来源:孙焕玉 时间:2008-10-29 浏览: 3358 查看评论 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

    论科学发展观对青年发展的指导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对青年发展的指导意义 段志坚 (韶关学院团委,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历史发展的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