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一、概述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无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四、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
□文/张耀海
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命题,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以主人自居,仆人自居,还是以伙伴相处,朋友相处,是确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又一个基本课题。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与前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三、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基本情况介绍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
石油污染
2公里处海面的一座钻井平台爆炸起火,36小时后油井沉没,11名工作人员死亡。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4日起漏油不止并引发了大规模原油污染。事故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表示为此次原油泄漏事故负责。泄露的原油30日开始漂到路易斯安那州沿岸。此外,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刘易斯安娜州和佛罗里达州都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因开采石油,历史上的墨西哥湾也曾发生过类似的生态污染灾难,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平台陷入熊熊火海之中,原油以每天4080吨的流量向海面喷射。后来在伊斯托克井800米以外海域抢打两眼引油副井,分别于9月中、10月初钻成,减轻了主井压力,喷势才稍减。直到1980年3月24日井喷才完全停止,历时296天,其流失原油45.36万吨,以世界海上最大井喷事故载入史册,这次井喷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顺潮北流,涌向墨西哥和美国海岸。黑油带长480公里,宽40公里,覆盖1.9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污染情况
海上原油漂浮带长200公里,宽100公里,而且还在进一步扩散,排污行动可能会持续数月
损失情况
截至目前,油污已经形成20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等于2.59平方公里)的污染区,并被冲上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些小岛。美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大卫·科托克描述了原油泄漏可能对经济造成三种程度不同的影响: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在糟糕透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封闭油井,油污的清理工作将耗时近10年。“墨西哥湾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将成为一片废海,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数千亿美元计。”科托克说,不管油井何时被封闭,都会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周边相关企业的税收却会减少。“由于这次悲剧性的事件,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了。”美国密苏里州媒体报道说,漏油事件已经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海鲜和进口食品价格已经上涨,汽油也可能因此涨价。如果原油污染区蔓延到航运繁忙的密西西比河口,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目前,这片污染区距离河口只有15—2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为了防止密西西比河遭到污染,从墨西哥湾来的船只将被要求在进港前清理油污,而因此耽误的时间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泄漏情况
石油持续从海下流出;天然石油很容易跟海水融在一起;产生的粘稠混合物很难燃烧,甚至很难清理;这个季节的这片海域是非常脆弱的新生命的诞生地;海岸线上有大量很难清理的沼泽。大风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区: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泽地和周围各州。这里有三种类型的海滩:沙质海滩、岩石海滩和沼泽海滩。例如佛罗里达州的沙质海滩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最难清除的是沼泽地上的浮油,这里是深水地平线泄漏的石油最先流向的地方。肯尼尔表示,沼泽非常脆弱,清理浮油的尝试会对它造成严重破坏。浮油一旦渗入,必须砍掉沼泽上的草才行。不过它还能渗透到土壤下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清除石油。吃石油的正常细菌必须有氧气
才能产生作用,在沼泽地的土壤里,它们没有足够氧气进行这一过程。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类产卵和浮油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的阶段。飓风季6月即将到来,专家相信到时浮油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尽管这听起来似乎与直觉不符,但是一场大风暴将有助于驱散和冲淡浮油。欧文顿说:“飓风是一台天然真空吸尘器。”它经常会把一切清理干净。但是对于持续不断的石油泄漏事故来说,飓风起不到彻底清理的作用。
泄漏事故可能进一步恶化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学院的海岸生态学和石油泄漏专家韦斯·图内尔表示,墨西哥湾海岸线专家一直在讨论有关“一次严重泄漏的可能性”问题。他说:“这是一次严重的泄漏事故。这种重大事件最终终于发生了。”爱德·欧文顿是一个联邦石油泄漏化学危害性评估小组的领导者,不过他表示,至今这场事故还没转变成一场大灾难。不过很难预料它不会转变成一场毁灭性事故。这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一直在检测泄漏的原油样本。欧文顿把这次事故与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墨西哥湾海岸威胁进行对比,他说:“它具有5级飓风的所有特征。”如果环境不会很快发生变化,石油泄漏造成的最大破坏将转向该海岸的其他地方。欧文顿为美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工作。英国石油公司(BP)的“深水地平线”油井每天有超过20万加仑的石油泻出,这个钻油平台在4月20日发生爆炸,两天后沉入海底。工作人员试图利用至少6艘遥控船只关掉一个水下阀门,但是至今都未成功。与此同时,大风和海浪使油层迅速扩大。除了英国石油公司以外,美国很多联邦和州级部门正在努力减小石油泄漏造成的破坏。
今年的气候异常状况——南干北湿 今年又是一个气候异常的年份。北方频繁出现罕见而大范围的降雪、降雨天气,而西南却在经历着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昨天天津阴云密布,大地被汝雾般的湿气侵润得如同镜面似的反射着光线,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哈尔滨窗外正翻飞着鹅毛大雪,妈妈在电话那边急切的说,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大的雪了,尤其是在三月中旬。天气不冷,往常干燥的春天变得异常湿润,室内的空气湿度已经超过50,虽然理论上是3月20日才停的暖气已经不再供热,但室温仍然保持在23度。我恍惚间觉得自己梦回水乡了„„ 老王今日起程奔赴广西。查找一下相关材料会发现,在中国北方被迫享用淅淅沥沥的春雨时,西南五省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旱灾。让我们如何想象一条河流的干涸呢?那皴裂的土地,那见底的池塘„„还有那一条条长长的、忙碌的、负水而行的人流。心痛啊,为那一片美丽的河山!
西南的旱情发展过程如何呢?在网络上了解到如下信息: 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0年3月18日完成台本
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再到红色预警,轻旱、中旱、重旱,再到特重旱。2010年的这个春天,本该充满希望的季节,中国西南5省市区却正在遭受历史罕见的大旱。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的程度,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旱情。
贵州,500万人饮水困难。
广西,200万人饮水困难。
重庆,72万人饮水困难。
四川,131万人饮水困难。
云南,780万人饮水困难。
重庆,嘉陵江见底,乌江基本断航。
四川,凉山州森林火线提高到最高5级。
广西,漓江水位下降,迫使旅游航线调整。
云南,昆明机场跑道因干旱破损,日均50架航班受到影响。即便是最大篇幅的论述也不如那短而有力的句子更触目惊心。大旱带来了什么?
饮水困难,饥饿,灾民,电煤紧缺带来的电力紧张„„人心惶惶,甚至大象都难以在森林里
生存下去,大举迁出故地,成片的云南松因缺水而死亡面临绝迹威胁„„饥饿的灾民在挖草根度日,干渴饥饿的动植物面临生存威胁„„
现在,转头看看窗外,晨曦之中的天津竟然是黄色的,这是典型的扬沙天气,正如昨天整个天空是黑色的一样,这些日子是怎么了?我们的世界怎么了?难道2012真的不再是个预言?
近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1.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沿海 灾难类型:飓风
时间:2005年8月29日
2005年8月23日,美国飓风中心监测到在巴哈马东南方海域上形成低12号热带气压。8月24日早上,这个气压被增强为热带风暴,人们将其命名为“卡特里娜”,随着气旋的持续增强,8月25日,卡特里娜演变为飓风,成为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第四个飓风。当晚6点30分,卡特里娜在佛罗里达州哈兰达海滩登陆并横扫其南部地区,之后,它进入墨西哥湾,在那里迅速增强为5级飓风,以每小时257千米的风速冲向美国。
2.南亚大地震 地点:南亚地区
时间:2005年10月8日8点50分36秒 灾难类型:地震 震级:7.8 级
自2004年年底印度洋发生9级地震以后,地震专家预测,南亚地层受强震影响使地质活动趋向活跃,短期内南亚地区还将发生大规模地震。果不其然,2005年10月8日8点50分36秒,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7.8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由于震级大、震源浅,加之发于人口密集之地,故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3.艾奥瓦洪灾
灾难类型:洪水灾害 时间:2008年6月
地点:美国密西西比沿岸
从2008年6月起,美国连降暴雨,实际上在这之前,就已经连续6个星期阴雨不断,这使得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开始猛涨。涨高的洪水漫过了沿途的房屋、农场和道路。艾奥瓦州一家医院得悉汛情后,在12日夜间至13日上午向其他地区医院紧急疏散176名病人。13日,密西西比河支流锡达河水位晚间达到峰值,大约为9.7米,创下了15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里成为艾奥瓦州受洪灾最重的地方。洪水漫过了防洪堤,涌入锡达拉皮兹市城区,至少438处民居遭浸泡。此外,3 000多户居民离家,前往高处避险。工厂、汽车均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为什么近年来自然灾害十分频繁
陈瑞闪
近年来以气象灾害为主的各种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全球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90亿美元,10月底到11月初中美洲地区受到米奇飓风的袭击造成一万多人死亡。据报导,严重的飓风灾害使有些国家经济倒退20年。
研究表明,造成大旱、大涝、奇寒、燥热等等异常气候是由于大气环流异常引起的,有什么样的环流,就会形成怎么样的气候。例如,今年长江流域大涝是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异常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异常环流;科学家们研究认为,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的因素很多,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大增,大气变暖,气温升高,是引起大气环流异常的最重要的原因。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每年全球排放进大气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量高达50亿吨之多,并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和扩大,可能与此有关。为此,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各国要严格实施气候公约法,限制或停止使用氟利昂及其它新的有害物质。
大面积森林被破坏,除降低森林缓解温室效应的能力以及森林调节干旱等能力之外,同时使大气的下垫改变,是使大气环流异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大规模山洪爆发,大规模森林火灾,地震,太阳相对黑子数的变化,地磁场的变化等等,对大气环流异常都可能有一定作用。
今夏为何自然灾害频发
今年我国南方台风频频登陆,四川、重庆极端高温干旱出现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强度偏强。例如暴雨、大暴雨出现的频率增加;台风强度增强、登陆台风的破坏性增强、移动路径异常;极端高温热浪频繁出现,近些年我国华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持续十天以上的强度大、范围广的极端高温天气。
造成今夏自然灾害频发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今年冬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偏高,使得东亚季风活动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西偏强,增加了向我国大陆输送的水汽,同时诱导台风频繁发生,并增加了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登陆和西行的几率;而对于我国川东、重庆地区而言,强度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高与青藏高压连接形成一个强大的高压带,登陆台风阻挡了西太平洋副高的东退南撤,使副高持续稳定影响重庆、四川,下沉气流盛行,降水明显偏少。
“南涝北旱”短期不会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今年入夏以来一反常态,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多雨天气,其中7月降雨天数达27天,比近30年平均降雨天数多了近一倍。所以有人发开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南涝北旱”要转变成“北涝南旱”?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进入90年代以来,该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
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之一。中国南方较集中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碳”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由于黑碳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力很强,造成大气升温,气流上升,进而导致降水增多。而在北方,大量工业用煤的情况并没有南方明显。
人与自然的关系
【稿 源】 新疆经济报 【作 者】 卉子 【发表时间】 2007年01月11日 11:45:22
■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并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在我们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
前不久,“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终于尘埃落定。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的新疆雪莲维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峰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入围的人物,虽然最终未能当选,但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却引人注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面改造获取,一面要涵养保护。这是人与自然正常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不停的演变中。这种关系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阶段,即原始的农耕文明阶段,人与大自然是相对亲近的,人类从属于自然;第二阶段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天人相分并对立”阶段,即近代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这一阶段以人类大规模地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为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走向疏离;第三阶段是人与自然重新走向和谐的新“天人合一”阶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一阶段呈现出人对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和某种程度的复归。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在我们经历了禽流感、非典、海啸、地震等天灾之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如果说“禽流感”、“非典”等是自然对人类微观方式的警告,那么“海啸”、“地震”、“沙尘暴”等则是自然对人类宏观方式的警告,这些天灾都可能毁灭人类。人类的科技发现、发明与发展,可能会降低天灾带来的危害,但不能根本消除这种灾害。人们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并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于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 8 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共生、共赢、共荣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在我们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外。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售点问题。在国内,由大兴园林绿化到创建园林城市,从运用生态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生态城市、生态省的提出并付诸行动,其核心都是寻求达到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我市将生态城的概念定格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根结底实际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哲学基础
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积极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了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人致力于塑造一个和谐的“人化的自然”。但由于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存在,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界的破坏者,如自然景观的破坏,生物资源的毁灭、环境的污染等。由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民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以我市为例,百二河的治理、园林城市创建活的实践证明,生态园林、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
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为此,联合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制定了《中国的21世纪议程》,把人与自然和谐和作为走向21世纪的哲学导向,寻求“高效和谐——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城市生态文明的优化模式作为跨世纪城市规划战略的永略目标去求索,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升腾。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展中国正经受来自的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军。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水平和人增绿地水平都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现。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继续发展的需要。
“植树种草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发民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提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中国21世纪议程》“是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
“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议,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建设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三、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和发展必然选择
城市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受人为活动强烈影响的生态实体。从生态城角度看:城市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物流流动为载体,科教文化为动力,社会体制为径络,由其“因子——要素——子系——系统——巨系”构成的人工生态综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研究中,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十堰市属山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渊源流长。早在500年前即明永乐年间,朱棣在武当山大兴山林时就明确规定,不准动武当山一石一木。历时11年,武当山形成长140华里,总面积160万平方米的道观建筑群,而生态环境却未受到破坏;后来明朝廷又几次下旨,将武当山方圆括800公里的山林划归道观管理,使之形成一个生态保护区。清代志书载有十堰地区十大自然风景。清代以前城区建筑风格和区内绿化,给民众创造了风景如画的场所。解放前后,城市农村田园式绿化特色仍十分突出。从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又历经了毁坏、恢复、建设的历程。经过三十年艰苦奋斗,我市于1999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由此也不断深化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即不应仅仅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上,而应该注重从生态系统的深层次上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由追求功能齐全旧城市转向追求清新绿色的优美环境,这是人类的觉悟,也是自然法则使然。基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党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全局的重点来实施,我市市委、市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将本市列为“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试点示范区”,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无论从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来看,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对发挥十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都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生态城市的前景应该是“山翠草绿、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天蓝水碧、经济繁荣、文明守纪、关系融洽,天人合一”。它的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这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应遵循系统原则、生态原则、自然原则和经济原则。在此基础上,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导向。只有从这一哲学基点出发,才能围绕“以人为本”原则,促进良性的生态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形成,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只有用“高效和谐和一持续发展”优化模式框定其战略属性,才有构筑建设生态城市的可能。
二是转变战略思想。要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应按照客观规律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中去。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协调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还必须科学地设置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并抓好落实。
三是用优化规划蓝图作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客观管理和控制,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运用用生态规律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在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考虑经济规律,又要考虑生态规律。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反映特色,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并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四是认真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建设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手段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这迫切需要制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五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制,强化环境管理。应借鉴发达国家“经济靠市场,生态保护靠政府”的有益经验。必须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与监督结合,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六是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应创建富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生态教育体系,以增强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普及环境生态知识,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社会风尚,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和相处的新观念,努力为建设生态城市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证。
回答者: felix47-二
级
2006-7-6 16:00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萧灼基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不管文明多么发达,科学技术多么先进,人类永远也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通过各种方式惩罚人类对自然的侵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推进,从前经济缓慢发展时期建立的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遭到破坏,人与自然新的和谐关系尚未建立。在这个特定时期,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迫切。要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人类自身的规模扩张。随着人口规模的膨胀,人口密度加速增大,人均资源拥有量下降,这是一个威胁人类永续生存的重大问题。要按照科学办事,尊重自然规律。工业的发展,资源的利用,人口的增加,消费方式和消费标准的追求,都要有利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导方,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鼓励节能降耗,支持和引导环保产业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产业选择、资源开采、技术运用、生产工艺和排污处理等方面,要考虑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社会利益,恶化生存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公众每天都在与自然打交道。实际上,政府与企业行为也是由人操作的。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负责是关键
当前国际形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来源:
时间:2010年04月06日 作者:刘艺 阅读:
1907
科学把握国际形势,是我们制订正确的内外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了解当前国际形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对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
在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趋向缓和,为我国发展提供了一个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1.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面临挑战
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5%,2009年更是出现了二战以来首次的负增长。
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包含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大国的20国集团(G20)取代原有的七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协调的重要组织。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积极倡导下,金融危机后,20国集团先后召开了3次首脑峰会,并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刺激世界经济增长的行动计划,刺激本国经济,以配合全球应付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联合干预下,这些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到2009年下半年,各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2009年第3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了2.8%,中国增长了8.9%,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国际原油价格也在2009年10月回升至80美元一桶,创下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2009年的-1.1%上升至3.1%,世界银行也预测2010年全球GDP的增长将达到2.7%。
但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否彻底走出了低谷,目前的复苏能否持续下去,仍然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内部的不良资产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据统计,全球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的潜在损失高达3.6万亿美元,至今尚有一半未暴露出来。这些金融体系内的不良资产一旦全部暴露出来,市场上再有一些风吹草动,可能会急剧恶化。2009年迪拜世界宣布推迟支付三十几亿美元的债务,马上就影响了全球的金融市场。还有希腊政府的信誉被降级,它的国债被降级,也一下子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这都说明全球金融体系虽然大体稳定下来,但是十分脆弱。
第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运用正在走向极限。首先是财政政策的运用。各国的财政赤字都创造了二战以后的最高记录。欧洲、美国、日本,各个发达经济体的财政状况都非常不好。据美国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统计,2007年到2010年,全球公共债务将增加约15.3万亿美元,其中八成来自西方七国集团。当前部分欧盟成员国的公共债务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0%。截止2009年9月25日,全球政府债务总量创新高,达到36.237万亿美元,增速也达到13.21%,因此,各国想用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已经力不从心。其次是货币政策。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普遍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方式,但目前,各国的利率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已经非常低了,如美国的利率降到0—0.25。因此,再运用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大。
第三,发达经济体面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2009年10、11月份的失业率高达10%,是2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2010年1月份的失业率稍有下降,但仍高达9.7%。美国劳工部2010年2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22000人,至496000人,为2009年11月1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且远高于市场人士预期的减少13000人的水平。此外,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也有所增加。欧元区仅在2009年11月份就新增失业人口10万人,总失业人数达到了1570万人,2009年12月份失业率在欧元区成立十年之后首次升至10%。根据欧盟委员会2009年12月份发布的预测数据,欧盟27国的失
业率在2010年将上升到10.3%,总失业人数将达到2800万人。发达国家失业问题解决的前景非常不乐观,特别是这次失业涉及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结构性的转换使得将来的就业前景非常困难。就业是民生的根本,失业率大幅增加,将会继续打击发达国家的消费,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经济复苏变得更加缓慢和艰难。而在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贫困国家,高涨的失业率正有促使社会动荡的风险。
第四,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倾向。在世界经济尚未复苏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经贸组织报告显示,2009年4月到8月短短5个月时间,20国集团就出台了91项新的潜在的保护主义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了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公开出台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如美国2009年初通过的838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即规定,必须使用本国制造的产品。
第五,美元汇率加剧动荡。美国长期进行负债经济运行,大量对外发行国债,并且美国社会福利支出消耗掉了大量财政收入,政府债务日积月累,使得它成为当今对世界其他国家负债的冠军。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今后10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总规模将达到约9.05万亿美元。这种状况将加剧美元汇率的动荡,从而影响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
2.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缓和但挑战依然严峻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和磨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世界各国人民都对战争感到厌恶和恐惧。由于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和向往,战后50多年来,地球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性大战。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深入发展,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危险性进一步减小。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失去了发动一场核大战的对手,从而减少了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相互渗透,社会和军事安全领域的相互需求加大,世界各国的依存度增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发展经济、创新科技、提高综合国力已成为各国追求的首要目标,因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各大国的共识。在当前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尽管各大国间仍然存在各种分歧和利益冲突,但已不是全面对抗的性质。各大国日益注重沟通与交流,增强协作,避免对抗,从而使国际形势在总体上保持和平与稳定。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简而言之,目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影响世界的安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这种收入分配却是严重失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据美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统计,自182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加了5倍,世界实际产出则为原来的50倍,这些巨大的收获却是分配不均的。1820年,世界最富有国家和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比是3:1,1913年为11:1,1950年为35:1,1977年为44:1,1992年为72:1,1997年大约为74:1,2000年就接近75:1,2006年约为141:1。世界上不发达国家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由1987年的36个增长到2009年的49个。出现这种“数字鸿沟”的根源就于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贫困落后,加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潜在的民族、宗教、和社会矛盾被激化,不断出现冲突和战乱。这种情况长此下去,不仅不利于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而且将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交织影响世界的安全。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当前,虽然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热点问题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2006年全球国防开支比2005年上涨3.5%,07年全球防务开支1.339万亿美元,比06年上涨6%,2008年全球国防开支1.464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4%,比2007年增长了4%。美国军费比2007年上涨9.7%,占全球的48%,1999年至2008年,美国的军费开支增加量占全球增量的58%。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当前,伊拉克局势的动荡、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持续不断的阿以冲突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首先,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其次,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增添了大国关
系中的隐患,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此外,全球核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07年初,全球可通过导弹发射或飞机运载的核弹头数量约11530枚。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或者正致力于拥有核武器,如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等。这种状况对世界安全是一大隐患。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等传统安全威胁以外的对主权国家及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恐怖主义、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海盗活动、非法移民、环境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已经对世界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其危害甚至超过战争。9•11”事件夺走了近3000人的生命,超过了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的阵亡人数。2004年12月印度洋大海啸导致近30万人丧生,给有关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仅斯里兰卡就达到13亿―15亿美元,占其经济总量的6.5%。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很多国家的财富急剧缩水,甚至引发政局和社会的动荡。而近几十年来的环境污染,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频繁灾难。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世界的安全和人类的生存。
三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与发展影响世界安全。冷战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愈演愈烈,并有新的发展,从而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建立单极霸权,美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为标准,对外实行直裸裸的干涉政策,霸权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和体现,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通过三场局部战争而推出的三种新霸权理论:
第一,新干涉主义政策。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前夕,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顺利的实现北约东扩,借口南联盟科索沃地区内阿族人的人权受到塞族的侵害,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发动了对主权国家南联盟的战争,最终迫使米洛舍维其政府下台,建立亲美政府。美国借助这场战争,实践了他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政策”,也即“新干涉主义政策”。新干涉主义提倡“人权高于主权”、“主权过时论”;认为主权不再属于国家或政权,而是属于人民;认为保护种族、宗教和少数民族免遭冲突的危害和不受怀有敌意的政府的排斥,是国际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等等。新干涉主义理论实质是使美国对其他国家内政的干涉合法化,从而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新工具。
第二,新帝国主义理论。阿富汗战争后,以美国为为首的西方世界为了进一步干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内政,推出了新帝国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现在的世界存在着三类国家:一类是后现代国家,以欧洲和北美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第二类是前现代国家,诸如索马里和阿富汗;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是那些正在走向现代化的现代国家,如中国和印度。新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后现代国家正受到前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的挑战。一些现代国家在谋求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前现代国家则为犯罪集团和恐怖主义组织提供基地。对付这些挑战,干涉是必要的。干涉的最合乎逻辑的方式就是殖民化,因而需要新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将全世界都置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控制和统治之下,是美国霸权的直接体现。
第三,先发制人战略。在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企图让联合国安理会授予其攻打伊拉克的权利,但各大国看穿了美国的真实意图,在于控制伊拉克政府,进而控制伊拉克的石油乃至中东地区的石油,因而对美国的这一企图进行了集体的抵制。美国眼看联合国授权对伊动武无望,为了找到一个进攻伊拉克的借口,给国内选民一个交待,布什政府打着反恐的幌子,推出了“先发制人战略”。2002年9月20日布什政府向国会递交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分析了“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的重大变化,指出恐怖主义是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成为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并强调,为了保护美国免遭恐怖分子有预谋的袭击,必要时美国将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即“在威胁到达美国国界之前识别并摧毁它”,借助这项政策,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了对主权国家伊拉克的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府,扶植了亲美政权。
美国以及西方国家这一系列政策、理论、战略的出台及实践,严重破坏了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是国际形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国内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国际形象也因为布什时代强行推动单边主义而大大下降,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新政府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政策,放下身段,谋求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2009年1月13日希拉里在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做外交政策陈述时,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巧实力”,即美国面临的现有安全威胁要求奥巴马政府必须诉诸“巧实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领域可行手段,既团结朋友,也接触对手,巩固原有联盟,形成新的联盟,以便打开美国外交的新局面。虽然更多借助“巧实力”的美国将会以一个更具善意的面目出现,可能会更注重在道义上赢得更多支持,在战术上与各方特别是大国加强沟通与协调。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未来美国外交政策改变的不是战略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方式。美国在全球传播美式民主自由,维护其全球利益,谋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的大方向没有变,也不会变。
3.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不可逆转并出现新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国际大国格局基本是“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惟一超级大国,“多强”一般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现在,这种状况正发生着微妙变化。
首先,是单极与多极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各极之间的经济实力有了重新排位。据世界银行统计,2003年欧盟的GDP为10970218美元,美国的GDP为10881609美元,欧盟第一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欧盟的经济总量高达19万亿美元,欧盟继续超过美国(14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且优势拉大。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也大大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2003年10月1日,全球知名投资银行高盛,曾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英文名的首位字母组合在一起为BRICs(发音类似英文砖块),提出名震一时的“金砖四国”概念,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在进入21世纪以来获得了高速成长。如中国2008年的GDP高达4万多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由2003年的第7名上升至第3名;巴西2008年的GDP达到 1万6千多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由2003年的第15名上升至2008年的第9名;俄罗斯2008年的GDP为1万6千多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由2003年的第16名上升至2008年的第9名;印度2008年的GDP为1万2千亿美元,在世界排名自2003年开始一直维持12名的位置。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则金砖四国在世界的排名还要提前。
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在首创“金砖四国”之后,再次首创了一个投资新概念:金钻11国(Next-11)。金钻11国分别为墨西哥、印尼、尼日尔利亚、韩国、越南、土耳其、菲律宾、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高盛预测“4+11”的GDP在2035年可望超越七大工业国家,2050年“金钻11国”的GDP将与美国比肩。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美国在全球GDP中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30.9%下降到2007年的26.7%,到2012年可能继续下降为24.3%;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给全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经济遭遇重创,西方七国经济占世界比例从77%下降到2007年的57%,到2012年可能下降为51%;而“金砖四国”(中、印、俄、巴西)将从占世界比例的从8%上升到12%;总的看,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差距正在显著缩小,力量中心增多。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经济领域的多极化日益明显,并必将反映到政治领域,从而为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单极与多极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还表现在各极软实力的变化。冷战后,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依仗经济、金融、科技和军事的特殊优势,加紧争夺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对外频频发动战争,特别是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使得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伊斯兰世界对美国不满的人比例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使美国的软国力有所下降。2005年6月23日美国知名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全球态度项目”调查报告,调查结果发现美国的国际形象在世界各地普遍下跌,对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政策非常反感。而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美国的西方盟友和伊斯兰世界对中国、法国、德国的印象明显好于美国。而2007年因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使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神话破灭。
其次,是单极与多极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冷战后,由于美国政府一直推行强硬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追求单边利益和安全,引起了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友在内的强烈不满。特别是美国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更是扩大了美国和其传统盟友——欧盟之间的裂痕,使得北约政治化和军事同盟性质下降。而俄罗斯面对美国冷战后咄咄逼人 的攻势,深感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俄罗斯家门口推行的几场颜色革命,更使俄罗斯寝食难安。在此情形下,欧俄以共同反对伊拉克战争为契机日益接近。
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的战略关系得到发展,2003年中欧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中欧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欧盟还明确把中国列为欧盟六大全球战略伙伴之一。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解决了边界问题,并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确立了永不为敌的目标。而且中俄在2005年8月18日举行了首次联合军事演习,这在中俄关系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国、欧盟、俄罗斯这三极之间的日益接近,对多极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是单极与多极的斗争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反对,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各大国纷纷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反对单边主义,并日益联手,共同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如欧洲联盟2008年11月3日拟就一封致美国下任总统的信件。信的主旨是强调“多边主义”。2009年6月16日——17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这意味着金砖四国必将加大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而俄罗斯总理普京更是多次发表讲话,表示俄罗斯绝不接受美国领导下的单极世界。
综上所述,当前的国际局势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不可逆转。
4.世界科技革命竞争日趋激烈
二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利用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至今方兴未艾。当今世界,信息、生物、材料和能源等高技术及产业迅猛发展。科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不到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科技发展特别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实力也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发达国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积极抢占高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制高点,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努力试图改变不利的科技竞争地位。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为提升科技竞争力所采取的政策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提升决策层次,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科技投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政府首脑亲自领导科技工作的做法,成立由战略科学家和经济专家组成的总统(总理)科学顾问委员会,对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计划提出建议。美国、韩国、印度等国成立了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负责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大大提升了国家科技工作宏观决策的能力。许多国家政府都将对科技的投资视为一项回报巨大的战略性投资。一方面大幅度加大科技投入,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增加科技投入的机制。
第二,实施积极有效的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人才是竞争之本。许多国家修改了移民政策加大了吸引外国的学生和学者的力度,以解决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芬兰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收入外国人的最高税率已减至当地人的58%;日本计划在今后几年采取各种措施,使外籍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30%;美国则在移民方面大大放宽对高技术人才的限制。
第三,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面临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的挑战,制度创新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网络,是一项系统工程,知识在人、企业、机构之间的流动是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产业界、学术界、金融界和政府是构成这个体系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在这样一个国家层次的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学研究机构和大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依托和知识源泉,中介机构是知识扩散、转移的桥梁,政府是政策制定者和发展环境的创造者,金融是充分实现创新市场价值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分析,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影响。这既涉及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对当今世界长远变化大势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认识。
1.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面临的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
在此波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虽然也受到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仍然是一枝独秀,保持了8%的增长率,经济总量也日益逼近日本。这种状况使得更多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施加压力和防范中国。
首先是欧美联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2003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案,要求效仿1985年《广场协议》,让人民币升值。一场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博弈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今天。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贸易严重萎缩,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贸易逆差严重,这些国家把发生逆差的原因归咎于人民币低估,因此,在危机后,欧美联手逼人民币升值,更加大了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今年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进出口银行年会上发表贸易政策讲话时,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他同时表示,美国政府将在4月15日发布的财政部半年报告中,决定是否将中国划为“汇率操纵国”。一旦通过把中国定位为“汇率操纵国”,美国就可以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中国出口增长占整个经济增长超过30%,倘若人民币大幅升值必然削弱出口竞争力,出口减少将可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和就业机会减少。
其次是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挑战。目前,各国已将退市列入议事日程,退市表明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退,但短期内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再次动荡,包括大量国际“热钱”流出中国。热钱一旦大量在短期内流出,对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视。
第三是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各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随着各国进一步走出金融危机并实现经济复苏,危机的中心问题已不再是讨论如何走出衰退,而是如何保持财政的永续性和保证国内的就业。为缓解经济增长、财政、就业压力和国内民众的政治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将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选择。中国在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份额的比重超过9%。但中国出口竞争力增强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9年全球70%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关。截至2009年,中国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4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美国自2006年11月份至2009年对我国发起“双反”调查共23起,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仅2009年美国就对我国发起10起“双反”调查。因此,在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的背景下,面对越演越烈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面临的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
2.我国的安全环境面临挑战
从传统安全来看,我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仍然存在隐患。目前,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正在开始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调整与变革。世界主要军事力量,特别是美国及其盟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军事扩张期。
首先,表现在各国的军费开支不断增长上。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虽然全球经济出现整体下滑趋势,但是世界军费开支却仍然呈现大规模增长,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有可能出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将受到威胁。
其次,各大国特别是美国在加紧军事战略的调整和改革。美军战争准备重点已由打赢两场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战争转变为进行“全范围”战争,这其中包括所谓动用国家乃至盟国的综合力量对付“潜在的全球性竞争对手”的“国家级战争”。为此,美军已开始了一系列军事上的实际准备和部署。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中涉及我国的因素在不断增强,我国已成为美日等力量假想中的“潜在军事竞争对手”。据美国军方网站报道,目前,美国已在我国周边从日本、韩国到关岛、澳大利亚再到印度洋直至中亚地区一共设有大小军事基地51个。美军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基地密度已比冷战时期针对苏联的还要密集。另外,美国为了弥补美军在中国西南方向上的薄弱环节,正积极地与印度发展军事关系,促使美印军事合作具有一些非常积极的“战略含义”。美国已表示,作为对付中国的手段,要提高西太平洋上的美军作战能力。据国外媒体报导,美国正在加强在太平洋的战略力量,将一些战略核潜艇从大西洋调到太平洋,并改进核弹头。
中国的周边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小视。首先是朝鲜半岛核问题随时有恶化的可能,一旦朝鲜半岛局势恶化,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印度等国在有不断加强军事扩张的趋势,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也将构成挑战;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也给我国带来安全威胁。印度和巴基斯坦已跨过了核门槛,并已完成了核武器的实战部署。朝鲜已于2006年9月实验爆炸了核武器,伊朗正在积极进行核开发。核武器的垄断已被打破,世界进入了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时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中国,东西两个方向均存在着现实的核威胁,使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从非传统安全来看,我国也同样面临威胁。全球环境污染造成的气候变暖问题、跨境犯罪问题、金融危机问题等等,都将影响我国的安全环境。
3.我国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单极的压力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面临着发展的良好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各方面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场所都活跃着中国的身影。但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美国越来越把中国当成主要竞争对手,在各个领域给中国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
冷战后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中美战略关系的性质由合作为主转变为对立为主。由于美国是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并表达了要主导世界秩序的愿望,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防范。1997年美国国防部的《四年防务报告》就已明确地表达了这种意愿。美国2008年《国防战略报告》进一步加重了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对华的“两面政策”更趋明朗化。在2005年版《国防报告》中,中国虽被列为美国需重点关注的“关键国家”,但只被明确提到一次;而在2008年的这份报告中,中国竞被提及多达l7次,而且各部分均将有关中国的内容置于俄罗斯之前,这反映出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美国的一位学者H·格林韦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美国将处于第二。并认为,当中国GDP等于或大于美国的GDP时,美国就无法在世界上称霸。据于此,在美国国内保守主义回潮的背景下,美国提出中国是美国“潜在对手”或“战略竞争对手”。悲观论者甚至认为中美可能发生军事冲突。
4.我国面临世界科技革命的竞争
科技竞争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相比,科学技术真正稳定和快速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只有20多年的历程,基础还相当薄弱,持续积累十分不足;科技体制仍处于不断调整、完善的转轨阶段;作为发展中大国,一方面面临着许多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支配的财力有限。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韩国以及科技大国俄罗斯、印度同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因此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应对策略
目前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动荡、格局调整、体系变革的新阶段。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挑战日益增多。我们必须趋利避害,沉着应对,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1.趋利避害,妥善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际上来看,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秩序调整的机会,积极推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重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首先是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救援,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其次推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秩序重建,提高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第三主动参与国际新规则制定,充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第四抓住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加快构建企业“走出去”的一整套战略体系。从国内来看,我国仍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努力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要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
我们要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国必须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我们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2.审时度势,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
虽然当今世界依然动荡不安,战争和骚乱此起彼伏,霸权主义横行,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的主旋律,在较长时间内,维护世界总体和平是有可能的。
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事实证明,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世界各国人民都对战争感到厌恶和恐惧。2003年2月16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在全球60多个国家同时爆发了有上千万人的参加的、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反战游行,就是这种心声的表现。
由于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和向往,战后50多年来,地球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性大战。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深入发展,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危险性进一步减小。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失去了发动一场核大战的对手,从而减少了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相互渗透,社会和军事安全领域的相互需求加大,世界各国的依存度增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发展经济、创新科技、提高综合国力已成为各国追求的首要目标,因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越来越成为各国特别是各大国的共识。在当前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尽管各大国间仍然存在各种分歧和利益冲突,但已不是全面对抗的性质。各大国日益注重沟通与交流,增强协作,避免对抗,从而使国际形势在总体上保持和平与稳定。
对于我国而言,这种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提供给了我们一个战略机遇期,即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顺应潮流,紧紧抓这一机遇,充分利用外部世界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资源,继续集中精力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只有自身实力强大了,才能最有效的保证本国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因此,我国领导人响亮的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永远不称霸的外交理念。
3.抓住机遇,积极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兴起,国际经济格局日益走向多极化。而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某种程度上是对国际力量的大洗牌,老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挑战,想要再主宰世界已经力不从心,不得不放下身段,谋求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小布什时代强硬推行的单边主义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危害日益反感,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愿望。推动多极化的进程对世界而言,它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保持世界的多样性;有利于扩大国际民主;有利于保持大国关系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抵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我国来说,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有利于我国获得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有利于我国独立自主的处理本国事务,维护本国利益;有利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中国应该抓住机遇,顺应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联合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大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中国也要妥善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虽然美国在今后将越来越把目标对准中国,但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在当前国际格局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国际事件的解决必须要取得美国的支持;中美关系既有斗争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把中美两国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清醒认识到美国压力,积极推进多极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有理、有利、有节的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4.顺应潮流,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组织传统;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众多,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幅员辽阔,具有极大的生物多样性和值得珍惜的科学技术历史资源;作为一个大国,城乡、地区等多层次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多样化的市场结构和具有不同消费能力的庞大群体,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实现空间;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已建立起相当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企业的学习和跟进能力明显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有着明显的后发优势,有机会获得先进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好处。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实施科技兴国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水平。我国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跨国公司全球化过程中,通过大量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手段和进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参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合作,努力提升本国的科技水平。
第二篇: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到了20世纪中叶则达到了25亿,90年代初迅猛增加到52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障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我们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当今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人类的未来才有希望。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到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发展观的伟大进步[1]。一 概述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无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 3
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 4
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四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强调的是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统一[1]。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强调这种发展应该保持在自然与生态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侧重于从自然或生态的角度来认识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自然资源与其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持续发展,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强调的是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 5
和谐,包括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统一[1]。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强调这种发展应该保持在自然与生态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侧重于从自然或生态的角度来认识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自然资源与其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持续发展,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五 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地相互关系中,人的发展是最本质的。人是发展的主体,没有人的发展需要,自然只是它的自在世界的样子。保护自然环境、节约利用资源也就失去了意义。自然又为人类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在保护自然的同时,是自然更好的发挥为人类服务的作用[5]。在全球生态危机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人与自然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思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6]。伴随实际能力的提高,人类将会不满足于原来那种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外在的平衡,而主动地调节自然环境向着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的平衡;人类将会从竭力保护自身免受自然界危害的状态发展到凭借科学技术之力努力改造自然,迄今为止,这种努力已在相当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现代系统科学如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把人们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界关系中的协同现象和协同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7]。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系统协调性原则,未来可续性原则,公众参与性原则和合作伙伴性原则,解决观念问题、物质手段问题和社会关系问题。
第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努力保持低生育水平,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
第二,节约保护能源,实现永续利用,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第三,加强生态建设,统筹资源的开发和整治,遏制生态恶化,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态建设,把生态建设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内容。
第三篇: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主题: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第二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结合会计专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具体内容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在思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之前,我认为应该先思考为什么会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可以归为一下三点:第一,人与自然的分化。这主要是通过劳动实现。第二,人工自然的出现。这有别于天然自然的概念,人工自然主要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产生或变化。第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全球性问题的提出、全球性问题的实质以及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等三方面。这里的全球性问题重点指能源危机。能源危机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能源短缺,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因为能源短缺或能源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主要是指石油等自然资源短缺带来的负面经济效应。我认为造成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本身的稀缺性以及人类对能源等自然资源的索取过度以及破坏。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与此同时,地球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也是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产值和商品增加的同时,也在任意地、无度地消耗着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来实施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这使得人类的发展处于面临多种危机的恶性循环状态。面临着资源与环境形势的新特点,人们开始反思。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被提出。在1987 年召开的“地球的未来”国际会议上,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递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实际行动轨道,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或政府总理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和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准则。会议通过的一系列纲领和文件,详尽而深刻地阐明了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为人类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完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在21世纪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第一,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发展空间
具有全球性。其目标是全球性经济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的“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和“协调发展观”都是以一国或一地区为研究对象。第二,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时间具有持久性。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第三,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是指经济、自然、社会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这要求人类不仅要建构一个既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又有利于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体制;而且要从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出发,从环境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第四,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一个全新的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发展。这种公平包括了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第五,可持续发展迫使当代人类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仅要遵循人类已经发现的经济发展规律,更要遵循生态自然演化规律,按照物质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共存互生等规律,重建人类与自然之间循环制衡、生态经济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决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三、结合会计专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会计专业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重点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会计这一新兴学科最能体现从会计角度来审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国外将利用货币工具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的范畴统称为环境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环境会计主要着眼于国民经济中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的内容,是运用物理和货币单位对国家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的计量,因此,也常被称为“自然资源会计”。微观的环境会计主要反映环境问题对组织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组织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一般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
除了新兴学科的建设能从会计专业来体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也通过严谨的分析,从会计角度来分析企业与自然的关系。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MA)的研究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服务有60%已处于退化或不可持续利用的状态,近2/3 的自然资源消耗殆尽,要拯救生态危机,人类观念的转变是第一要素。企业作为地球上居支配地位的机构,应该正视这些困扰人类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而要承担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思考如何统筹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利益要求,其核心问题是对企业利润获取逻辑的彻底变革,更为本质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解析。
企业是与自然环境互动作用最为频繁且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组织。如果说
企业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直接产生的经济体,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统一,人类是否按照自然法则来规范行为,企业就成为最主要的责任者,它承担了维持自然契约稳定性的义务,而这种义务是企业在实践中追求利润的重要约束机制。
工业文明主导下利润计量目标的本末倒置,以及前提假设的逻辑悖论给企业留下了生态寻租的空间,企业以花费成本为代价,换取了污染自然环境的权利,保护的速度远远不及破坏的速度。成本的补偿仅仅从弱化负面影响出发,真正的利益主体没有获取应得报酬,反而在社会各级组织发育程度非均衡的制度背景下,演变成了强势利益主体寻租的潜在途径,更为严重的是在生态危机利益矛盾的化解过程中,具有沉没成本性质的谈判和制衡会使人类贻误修补生态危机的机会。生态寻租的本质是转嫁环境成本,是对人类共同财富的浪费,从根本上造成自然资源代际间使用权利的不公平。
为了使生态寻租归零从而延续代际利益,股东权益需要有限化、合理化,企业需要认可自然权利,承认自然界隐性的利益诉求,并自觉地予以满足,将获利导向由经济利润转变为生态利润,使企业的环境管理从被动约束走向自觉自为,有意识地引导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实现企业从资源的消耗者转变为资源的创造者,延缓逼近生态阈值的时间,通过创造生态拐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有学者提出了生态循环会计等式,是对传统会计等式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种完善。生态循环会计等式:生态利润=生态收入—生态成本,即:和谐度=社会生产收入+生态生产收入+正面生态影响—负面生态影响。进而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价值层面、利益相关者层面、生产流程层面以及学习与成长层面来体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利润计量是对人类与自然互动作用在不同时空范围下各个层次的系统演化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信息流的整合反映。按照能值分析理论,人类与自然环境活动的基础均来自于太阳能,可以将人类与自然界活动的各种影响转化为太阳能进行通约,为生态利润计量提供新的基础。传统会计计量体系以货币计量为核心,无法有效地将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纳入其中,从根本上影响了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值是真实经济财富的度量标准,也是衡量自然和人类经济系统行为的客观标准。通过能值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人类与自然环境活动中的计量问题,不仅有效地反映企业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也为社会评价企业的生态活动提供了基础,从而使计量体系实现自然计量与市场计量的有机结合,实现能值计量与货币计量的有效统一,为企业会计计量基础、社会统计,以及市场评价机制等提供了基本的计量工具,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管理实践的核心问题。
生态利润计量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是自然契约与社会契约的统一。但是其计量成本以及计量难度是导致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这需要今后更多的 学者进行探索和完善,使其能真正的协调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人与自然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外。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售点问题。在国内,由大兴园林绿化到创建园林城市,从运用生态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生态城市、生态省的提出并付诸行动,其核心都是寻求达到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我市将生态城的概念定格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根结底实际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哲学基础
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家积极探讨的课题。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本质在于它从实践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实践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密切联系。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了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人致力于塑造一个和谐的“人化的自然”。但由于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存在,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界的破坏者,如自然景观的破坏,生物资源的毁灭、环境的污染等。由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和发展枢纽。通过园林绿化和改善人民居环境,不断增强节能效益、生态效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以我市为例,百二河的治理、园林城市创建活的实践证明,生态园林、生态环境已表现为一种生命、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正是出于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当代人热情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积极主动的生态建设来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环境的道德态度。为此,联合国颁布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制定了《中国的21世纪议程》,把人与自然和谐和作为走向21世纪的哲学导向,寻求“高效和谐——持续发展”,创建绿色城市生态文明的优化模式作
为跨世纪城市规划战略的永略目标去求索,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升腾。
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人类发展史表明:“政治是人为的短期行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短短的一瞬
间,而人类生态的需要却是子孙万代永恒的需要”。全球生态环境现实说明,发
展中国正经受来自的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
又加剧了贫军。我国的国情是:城市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资源水平和人增绿地水平都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还欠发达,现代城市园林起步晚,起点低,投入有限,总体的质量、数量和水平低于发达国
家。这就迫切需要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
调发展的新发现。同时,生态园林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对外开放、持继续发展的需要。
“植树种草就强国路”正成为人们共识。为了使生态环境建设适应人与自然可持续
发民要求,国内有专家明确提出: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
征,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山水景观作为城市构图要素的中国园林城市或“山
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运动发展的方向,“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式”;是《中国21世纪议程》“是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
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
“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
行。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议,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
环境综合需求的准则。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凝练。建设生态
城市,实质上是调控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持续
不断地进行,其目标是遵循城市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生态——平衡发展规
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建设经济、社
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
人为本改造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三、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和发展必然选择 城市是人赖以生存发
展的空间,是受人为活动强烈影响的生态实体。从生态城角度看:城市是特定地
域范围内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物流流动为载体,科教文化为
动力,社会体制为径络,由其“因子——要素——子系——系统——巨系”构成的人工生态综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
城市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研究中,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十堰市属山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渊源流长。早在500年前即明永乐年间,朱
棣在武当山大兴山林时就明确规定,不准动武当山一石一木。历时11年,武当
山形成长140华里,总面积160万平方米的道观建筑群,而生态环境却未受到
破坏;后来明朝廷又几次下旨,将武当山方圆括800公里的山林划归道观管理,使之形成一个生态保护区。清代志书载有十堰地区十大自然风景。清代以前城区
建筑风格和区内绿化,给民众创造了风景如画的场所。解放前后,城市农村田园
式绿化特色仍十分突出。从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生态环
境又历经了毁坏、恢复、建设的历程。经过三十年艰苦奋斗,我市于1999年荣
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由此也不断深化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即不应仅仅
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上,而应该注重从生态系统的深层次上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由追求功能齐全旧城市转向追求清新绿色的优美环境,这是
人类的觉悟,也是自然法则使然。基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党中央确定的“西
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全局的重点来实施,我市市委、市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将本市列为“国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试点
示范区”,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无论从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来看,加
快建设生态城市对发挥十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都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生态城市的前景应该是“山翠草绿、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天蓝水碧、经济繁荣、文明守纪、关系融洽,天人合一”。它的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这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生态城市建设
首先应遵循系统原则、生态原则、自然原则和经济原则。在此基础上,要把握好
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导向。只有从这一哲学基点出发,才能围绕“以
人为本”原则,促进良性的生态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形成,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只
有用“高效和谐和一持续发展”优化模式框定其战略属性,才有构筑建设生态城市的可能。
二是转变战略思想。要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的战略。应按照客观规律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列
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中去。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协调发展战略的客
观要求,还必须科学地设置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并抓好落实。
三是用优化规划蓝图作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客观管理和控
制,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运用用生态规律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在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考虑经济规律,又要考虑生态规律。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反映特色,把改
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并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四是认真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近期利益与
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建设
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手段在城市发展
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这迫切需要制定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五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制,强化环境管理。应借鉴发达国
家“经济靠市场,生态保护靠政府”的有益经验。必须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与监督结合,为生态城
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六是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应创建富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生态教育体系,以增强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普及环境生态知识,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社会风尚,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和相处的新观念,努力为建设生态城市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证。
第五篇:人与自然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题目: 人与自然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11016301 学生姓名:封涛 指导教师: 周建平
2013年6月3日
人与自然
之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摘要: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探索自然规律,要不畏艰辛【1】。必须正确认识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这一重大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也讲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关键词:人 自然规律 破坏 惩罚 保护 人类的破坏
广袤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这里有3000 万个生物物种,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有人称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
然而,时至今日,亚马逊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开始在亚马逊河地区毁林伐木。到80年代,亚马逊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亚马逊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在秘鲁,为种植毒品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进入90年代,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原始生态环境之美令世人惊叹。近几年由于当地旅游业的急剧升温,九寨沟风景区早就人满为患。蜂拥而来的中外游客,使九寨沟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有识之士对此早已表示忧虑并提出警告:任何人为的破坏都会给九寨沟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限制上山游客数量、定时局部封山禁游等保护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禁得住游客游览,却封不住“英雄”、“侠侣”们进山的脚步,静幽如画的九寨沟又现刀光剑影厮杀声。据悉,《神雕侠侣》剧组准备把国内主要的风景点都摄入戏中,另一“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风景区也已被确定为外景地【2】。
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一生的苦难。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大地母亲,那么,人类也终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而大地母亲滴滴苦涩的泪水,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她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伊甸园
自然的报复
2004年12月26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的地震,相当于至少3000颗原子弹威力的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高达30米的水墙横扫斯里兰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等国家沿海地区,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灾难原本可以小一些。
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原因,也是带走十几万条生命的凶手,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面对巨大的灾难,人类自称为“弱者”——这一切好像与人类无关。
“人类为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 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
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决定了它带有脆弱性,对财富的贪欲没有节制的蔓延,使人类终于受到了惩罚。这次海啸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多年劳心劳力所积累的财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脸中付之东流。
不敬重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科学家在陶醉掌握了先进科学武器后,已经把地球破坏得满目疮痍了。地球母亲发抖了,她的忍耐到了极限,决心将贪婪的人类从她的身上赶走。她要拿出她几乎不忍心使用的武器,地震、火山爆发、饥饿、SARS、禽流感、厄尔尼诺、沙尘暴来惩罚这些不清醒的人类。人类必须明白怎么样亲近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否则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说“不”【3】。
自然规律
沙尘暴作为我国目前严重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往往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近来,有专家谈到沙尘暴对于地球环境也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大家忽略了沙尘暴对于人类贡献的一面。
目前环境化学家、海洋生态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们一步步勾勒了沙尘暴的另一副面孔,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过程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好处,把富含生物生长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撒开去,恩泽广阔。
据悉,亚洲沙尘暴每年把上千万吨的沙尘从中国西北和蒙古国等干旱地区倾出,洒到太平洋,给大洋中的生物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盛宴。近来研究者还发现,每当爆发沙尘暴时,中国北方、日本、韩国等地的酸雨危害都有所减弱。
现在一些科学家也认识到,想阻止全球变暖的步伐,沙尘暴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专家建议,从自然的发展观点来看,不要强加给它任何东西,当土质是荒漠的,就一定要是荒漠,因为地球上实际上有43%的旱地,人类不可能改变这个现实,大家认为在沙漠里种树或种草,沙漠就能变成绿洲,实际上这个想法是欠科学的。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自然循环系统,应该“还自然以自然”的道理,不要给沙尘暴强加内容【4】。
总结
大自然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就如同马克思理论表达的一样,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实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要尊重自然,然后才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人与自然的共生》 邱连波 2004年 【2】:《环境与发展》 李文华、杨修 编著 【3】:《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爱宝、王妍 2003年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盖山林、盖志毅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