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课程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室内与家具设计专
业的思考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的思考 不知不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在这期间,我学会了很多。这门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广阔丰富,从全球的自然状况到现如今人类社会各种生物科技的发展,从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身的理解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各个学科联系,这些都无不令人深深叹服。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在初中的政治课上。课本上的定义是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那时候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仅仅是认为,只要保护环境,就可以保障社会的持续发展了,学完本课程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就更近一层了。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了解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这里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但是通过我这段时间在图书馆和网上搜集的资料,发现其实可持续发展还有其他的五重定义:分别是侧重于自然方面的定义,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侧重于科技方面的定义和综合性的定义。
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
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我的专业是室内与家具设计,简称为艺术设计。所谓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设计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精密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换句话说,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类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用等),艺术设计应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
而其中室内与家具设计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室内空间设计、室内陈设设计。要求:全面系统地认识、理解室内设计的特征和规律,掌握多类型的室内设计要素及表现特点,对室内设计的多个设计环节和表现形式和创意,能够具备较完备的多角度施工效果图的绘制及模型制作能力,也要求我们涉猎广泛。
所以,从学科所涉及到的综合面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我的专业艺术设计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它们都覆盖了文化、经济、科技等诸多社会因素,而且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虽然艺术设计在学科上是独立的,但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艺术设计上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首先,从两者的目的上来看,也就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标。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地密切,以至于我们难以将它们分离。可以这么说,小到一个杯子、一粒纽扣,大到家具、房屋住所,行如汽车、飞机、轮船等等,人们在享用的同时,也有追求审美享受的精神需求。因而,设计艺术兼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性,并以实用功能为其基本属性。
设计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设计艺术以最原始形态诞生起就已经决定了。从原始人类的石器、陶器、到青铜器及后来的银器、木器等等器物,从古至今的服装服饰,古今建筑,设计艺术伴随了人类的整个历史。如今,设计艺术作为一种实用性艺术形态,已覆盖了当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故有人称设计艺术是“将生活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
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正式如此,自从人类文明开始发展一直到现在,可持续发展一直贯穿其中,虽然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但是一直存在,直到现在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全面综合性的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综合又覆盖丰富的理论。
设计艺术包括建筑设计、环艺设计(室内和室外景观)、平面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工艺品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艺术已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艺术形式。高品质的物质生活给人们带
来高品质精神生活的渴望,这给设计艺术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更显其生命力。设计艺术的人民性、平民化的呼声在日益高涨。但是,在这个崇尚艺术个性、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设计师们很容易迷失方向,极端追求个人风格,忽视服务对象;不切实际的盲目追崇国外的思想和观念,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功能内涵等设计现象比比皆是。
最近,在设计艺术界就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当代设计价值取向的讨论。为造就方便、健康和美好的生活而设计,是设计师应具有的社会良知,也是设计师理应追求的境界,设计应该为人民服务。一直以来,我们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关注着我国的设计文化,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碰到一些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工具不好使,把手不好用,衣服不能穿,物品包装和内容相去甚远,房屋结构不合理等等,不言而喻,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设计忽略了人的要素。设计的艺术性和功能性怎样定位又如何完美的结合这个基本问题再次被人们关注。
设计艺术家的角度来看,设计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完美的结合是一方面,而如何运用好创作手法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根据我国的实情,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复杂众多的服务对象的背景,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又符合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的设计作品,这是我国的设计艺术家们应该去思考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现代构成理念在我国掀起了狂澜,传统的设计思想受到了冲击,盲目的追崇导致脱离我国实际。实践证明,我们需要先进科学的思想和理念,也不摒弃优秀的传统。今天,在我国的设计领域,两种观念和手法并存且互相融
合及渗透,显然,设计的多元化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倾向于抽象表达,这是一种以构成为基础理论强调外在形式感的表达。构成基本理论的建立,源于人类对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认识,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构成的抽象设计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术、视觉传递等等领域,给我们的设计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资源的应用上面给艺术设计专业以巨大的影响,艺术设计在选取材料方面很重视,既要选取美观适合整体室内设计的,又要在同等材料中选择价钱合理的才好,最终还是要选择不会造成太多污染的材料,这样才能保证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不会对资源乃至整个自然造成破坏,就是最根本的。
举例来说,构成在实用设计的运用,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享受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我们较熟悉的国外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国内的上海经贸大厦、东方明珠,流畅的线条,简洁的造型,颇具现代美感。构成理念中的抽象元素,还常常被运用到家具、生活日用品和工业产品中的电话、家用电器中,我们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这种由现代高科技和现代艺术观念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而另外一种美,则是相对于现代构成的传统装饰的美,意大利古城佛罗伦萨的传
统建筑及雕塑使人感受到这样的美,是一种古老传统文化的洗礼,绵长,古老,深厚。
传统的装饰构成艺术,表现细腻、生动,倾向于写实表达,相对于西方构成艺术更加具有感性的成分,较多的是体现在设计中的装饰上,其形式特征源于古代及传统装饰艺术,历经提炼形成体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工艺美术领域起到了主导作用,广泛运用于我国纺织、服装、印染、陶瓷等装饰上,如:面料图案、服装图案等,这种朴实而感性化的倾向写实表达,在我国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西方构成艺术相比,它更具广泛性。我们在考虑设计的价值取向时,不能忽略了这点。我们应该承认,平面构成理论是高科技的产物,其涉及的知识结构方面,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开放而多元,尤其在素材方面,涉及广阔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在今天,大多数国家的设计教育体系皆如此,诸如“人体工程学”、“三大构成”,构成了今天的设计理论的基础,成为设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而传统装饰则相对封闭,内容到形式均有一定制约性,虽然也讲究形式感,具有一定的抽象因素,但却是建立在具象基础之上的。西方现代设计中的平面构成,以其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方式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视觉美感,其形态的抽象性特征和产生不同视觉引导作用的构成形式,组成严谨而赋有节奏律动之感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秩序之美,理性之美,抽象之美。
平面构成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的是一种理性的情感体验,而传统装饰图案的相对制约性,使其题材相对具象,形式规范,但这种
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抽象,展现的却是一种生动的感性之美。不言而喻,其图案的创作过程中,情感体验是带有明显的感性特征的。不同的艺术观念和不同的艺术手法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应,抽象和具象,感性和理性,都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共鸣。在应用设计中,应适时选择艺术表达方式,以更好地达到设计目的。
我们的设计文化应该是中国整体文化及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向,应该是建立在符合国情的审美价值取向之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设计文化的源泉,是中国设计文化个性品质的基础,是设计艺术家的立足点,要将我们的设计文化与之结合起来,很好地把握住“民族感”、“时代感”。在高科技发展和综合利用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我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才促使我们更加追求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的观点。而这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不得不说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就要节俭资源,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则要从生活、社会的点点滴滴去做起。就像是我们从事艺术设计专业,也要考虑到这一根本点,不能单图外表,也要从社会效益、科学效益等各个方面看齐。
从我们中国现况考虑来看,加快研究新能源替代旧能源的步伐更加迫切。我国虽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但是中国人口也多,并且人口数量在段时间内不会产生巨大减少,所以平均下来,我们的人均资
源其实并不多,而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要致力于解决资源的节约问题。因此,我们也要在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注意到。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通过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差别。
合理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承载能力,建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和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
全国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重点地区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基本恢复,农田污染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3%,治理“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地3300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万公顷,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
前5年下降10%,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形成健全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和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综合协调能力;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参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的能力明显提高。
因此我们艺术设计在进行自己专业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一下我们国家的现况。应该从我国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设计,不仅使设计能够更加符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而且能够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对设计进行新的创新,也必然会带动全世界的设计业蓬勃发展,以至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考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需要分析当前该国所拥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撑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变化趋势。
关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条件、机制和准则为据,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在国家间的对比关系及其各要素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系统分析和评价综合国力及各分力水平,对比分析并找出不足,同时提出相应对
策和实施方案,以期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达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观念、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综合国力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价值准则是国家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显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内涵决定了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综合国力系统中的功能行为及相互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世界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谁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上占据优势,谁便能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与保障,创造更大的时空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将成为争取未来
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和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需要把握决定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检验已有的同时制定新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的总体战略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抛开之前局限的想法,认为自己一个小小的专业,不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于是随波逐流,对这些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延续过去浮夸浮华的风格,不仅浪费一些不需要的材料费,而且可以进一步用新能源替代旧能源,产生新的创造,并且从根本上可以节约能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出新的力量。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伦理的终极尺度。它包括以下重要的命题:
第一,“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当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地球就像一个村庄。现在,全人类都坐在一条船上在风浪中航行,每个人的不轨行为都可能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发展伦理学要求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这些局部利益要服从人类利益。应当以人类的生存利益为尺度,对自己的不正当的欲望进行节制。
第二,“生存利益高于一切”。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能否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平衡,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可持续生存的问题。因此,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是我们人类一切行为的最高的、绝对限度。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应当限制
在能够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平衡的限度以内。对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应当限制在生物资源的自我繁殖和生长的速率的限度以内;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也应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内。
第三,“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能侵犯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力”,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我们的地球不仅是现代人的,而且是后代人的。我们不仅不应当侵犯其他人的权力,而且不应当侵犯后代人的权力。
这三个命题,是伦理学三个基本价值原则和伦理原则,它对发展中的全部伦理关系都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这里只能举几个例子做一点简要说明。
(1)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面对的一个尖锐问题。它的解决,应当有伦理上的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方针,就涉及到发展伦理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允许分配上的差别并不等于不公平。公平概念不等于“利益均等”。但是,这种差别不能无限扩大。差别保持在一定限度是公平的。但是,如果差别超过一定限度,使大部分人都不能从发展中获得好处,公平就转化为不公平。因此,邓小平同志又提出,我们的目的是走共同富裕之路,这才是我们最终的价值取向。
(2)关于发展付出的代价问题,这其中也需要伦理根据。首先,为了全局利益、为了全人类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局部的、暂时的代
价的付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伦理原则的。但是,为了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人类整体的生存利益、牺牲后代人的生存利益,则是违反伦理原则的。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中也体现着可持续性发展的伦理原则。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和保护环境。此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往也应当遵循平等、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解决一切争端。这应当也是发展伦理学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依据,应当是发展伦理学的公平、平等和正义原则。
(4)“浪费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是不道德的行为,不管这些资源属于谁所有”。这应当成为发展伦理学的一个重要伦理原则。由于这些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全人类的和我们后代的生存,因而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所有权观念,不能认为这些资源在我们国土上我就可以随便挥霍,也不能认为这些财产归我所有,我就可以随便浪费。“我们中每个人使用的能量越多,身后的所有生命的可得能量就越少。这样,道德上的最高要求便是尽量地减少能量耗费”。
(5)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也需要对其评价和规范。这也是发展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当技术发展到能够毁灭地球因而能够毁灭人类自身时,我们就应当坚持这样一个伦理原则,即“我们能够做的,并不一定是应当做的”。因此,对于我们人类的每一个科学发现及其在技术上的应用,都应当首先进行评价和规范,使其在不伤害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条件下得到利用。技术伦理,也是发展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看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真的是亟须实行,而且必须是制定合理又具体的条令来实行,不能变成一纸空文。所以相应的,我们艺术设计专业或者是整个行业,应该为此而作出的努力也应该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规范条例,将应该要采用或者是丢弃的做法一一列举,全力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能够生活下去。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的限度以内本模式。自然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如果它失去稳定,一切生物都不能生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应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
当前人们一直在讨论废弃传统模式的,其实是因为传统模式有诸多不利因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形成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之所以造成了当代人类面临的各种困境和危机。这些危机,归根到底是这种文明的危机,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危机。因此,对这种发展模式的评价与反思,就成为形成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理论前提。如果我们对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危险性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不及早地悬崖勒马,那么,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就将受到威胁。我们必须对根本观念上有一个革命
性变革。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只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还是好的,只是由于个别人或经济团体利欲熏心,只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才造成了人类的困境。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当然,个别人或经济组织的这种恶劣行为造成当代人类困境和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本质原因。这是因为,正是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刺激和造成了这些人的恶劣行为,而不是这些个人的恶劣行为促成了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如果不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我们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价值观念,就不可能彻底根除这些个人的恶劣行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那些困境和危机。
所以我们要坚持生态经济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模式的方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二元化的经济模式,建立一种把二者内在统一起来的生态经济模式。
(1)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传统的生产流程是“原料——产品——废料”模式。这里追求的只是产品,但加入生产过程与产品无关的都作为废料排放到环境中。而生态模式的生产中,废料则成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而得到循环利用。封闭循环技术系统即节约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在对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应当是“养鸡生蛋”而不应该是“杀鸡取蛋”。利用生态模式生产所认可的材料,对我们室内设计来说,必将是很大的进步。
(2)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我们应当运用经济的机制刺激和鼓励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经济过程 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之中。为此,第一,我们应当重视社会能量转换的相对效率,并使它成为评价经济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新经济学应当依据净能量消耗来测定生产过程的效率,把利润同能量消耗联系起来。第二,应该把“自然价值”纳入经济价值之中,形成一种“经济——生态”价值的统一体。在这里,资源的“天然价值”应当作为重要参考数打入产品的成本。资源价值应遵循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随着某些资源的减少,资源的天然价值就会越高,使用这些资源制造的产品的价格也就应当越高。这种经济机制能够抑制对有限资源的浪费。第三,应当建立一种抑制污染环境的经济机制。我们应当看到清洁、美丽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本身就具有一种“环境价值”。为此,应当把破坏环境的活动看成产生“负价值”的活动而予以经济上的惩罚。例如,装饰材料的成本中不仅应当包括资源的自然价值、原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应当包括材料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的“负价值”和材料在消费中对环境污染(如它排放的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材料在消费中可能出现的化学事故造成的危害等负价值打入装饰材料的成本当中,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承担。这样,就会对损害环境的经济行为形成一种抑制效应。
(3)消费方式的生态化。传统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非生态的消费方式。传统经济模式中生产并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健康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生产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品,通过广告宣传造成不断变化的消费时尚,诱使消费者接受。大量地生产要求大量消费,因此,挥霍浪费型的非生态化生产造成了一种挥霍浪费
型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所追求的不是朴素而是华美,不是实质而是形式,不是厚重而是轻薄,不是内在而是外表。艺术设计亦是如此,室内与家具的各种材料,虽然也要从装饰的方面考虑,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实用功能,所以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功能上面,力求环保功能性强的同时,可以达到美观的要求。
总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发展和发展模式上有一个革命性变革。当然,在全球经济趋向于一体化的今天,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当代人类面临的困难是全球性的,因此,只有通过全人类的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而我们将来要从事艺术设计专业,也必然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这一要素,为可持续发展,为我们国家,乃至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现阶段世界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
二战之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允许经济发展;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到独立的发展轨道,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如前例中的美日已进入高度工业化阶段)。到了六七十年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比如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等。
当今世界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2.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4.水荒制约发展,影响生活;5.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7.人口爆炸,危及自然生态及环境;8.有害人工化合物泛滥,贻害人间;9.有害废弃物的转移,贻害世界;10.残留物质,伤害环境。
二、我们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 体,自然界是客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盖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部。因此,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确立也是有范围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确证,一是从存在论(事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 界中其他存在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一份子或一个 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其他自然物之间难以区分谁为主、谁为客关系。二是从价值论(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在物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同时,人还具有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自觉性和能力,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 改造。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构成的“主—客”关系中得到确证的。但是,人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证明,即使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人类的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由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概而言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体客体化;(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实现客体主体化;(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而言,人具有目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证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所赋予的。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对人作为目的及其实现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实现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
三、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 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这几个关系可以分为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 1.在认识的层面上。第一,正确认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这里的目的和手段的含义是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对达到此目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手段。那么,人与自然关系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与手段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终极、抽象的意义上,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 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界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条件;从当下、具体的角度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则表现为互 为目的手段的关系,即人们活动(认识和改造自然或认识和改造自身)的目的所指,有的 是为了人的某种利益需要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也有的是为了保护自然以维护生态平衡而 转变人的某些观念或对人的某些物质欲求进行限制。正是人与自然之间在具体时空中的 互为目的手段的相互作用,使人类得到发展,也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进而实现自然界 演化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持续。正是人对自然在具体时空中的互为目的手段关系,构成 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是人对自然物负有道德责任的现实基础,也是“环境伦理”的 存在根据及其作用范围和限度。必须指出,当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目的时,这 个“目的”仍然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的的“手段”,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必 然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第二,正确认识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观,既 是工业文明的观念基础,又是它的意识产物。其基本特征是把人类理性“分化”、“片 面化”,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中夸大理性作用,蔑视非 理性的地位;在理性自身中片 面强调科学理性作用而忽略价值理性的意义,而且又把人的科学理性过度“工具化”,看不到理性的价值性一面。这种过分相信理性特别是工具化了的理性作用的结果,就是 把人变成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自然界则成为理性任意“征服”的对象。而 “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把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人为地、无原则的“泛化”,把本属于人的 理性和非理性人为地“推广”到整个自然界,进而又把本属于自然物的固有属性加以“ 人性化”描述和理解,再“强加”给人类,这是对人的理性的另一种歪曲。因此,坚持 可持续发展观,必须科学、全面地理解人的理性,把理性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人的意识 中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就是要从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统一上认识问题、评价事 物。具体地说,对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既要进行科学和技术上的分析与 理解,又要进行价值和意义上的判断和评价,尤其要重视科学技术自身包含的人文意蕴 和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道德价值。因此,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 的关系来说,重要的不是“技术选择”问题,而是“价值判断”问题。
2.在实践的层面上。第一,正确处理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 然和谐同人与人和谐的统一,对可持续发展而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核心”,人与人 的和谐是“实质”,“核心”是由“实质”决定的。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围 绕“核心”,更要抓住“实质”,要把改造自然(注:改造自然内含保护自然之意,而 且两者常常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和改造人联系起来,而且要把改造人放到首位。这是 因为,人作为主体,而其他自然物是作为人存在发展所必需的“环境”身份而存在并获 得价值意义的,离开人的纯粹自然物、自然生态的存在及其自身的和谐、平衡,是靠各 种自然力自发地、无意识地的相互作用中自然生成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生态问题”,一切“问题”都与人相关,都是人的存在及其活动使然。这里顺便提一下,如果按照 人以外的自然物、自然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利益”、“权利”和“内在价值”的观点 推论,人类今天面临的“生态问题”、“环境危机”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人的活动,其他生命体、自然物也都必须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正确处理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关系。马克思在说明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时指出,动物只能按一种尺度即物的尺度进行生产,而人的生产活动则可以运用两种尺度,“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对人的活动而言,所谓物的尺度就是指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及其固有的属性、本质、规律 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人的尺度主要指人的利益需要对人的活动的“决定性”。在人的活动中这两种尺度都起作用,但作用的性质不同。也就是说,在人的活动中物的尺度对人的活动的展开、活动的方式、内容和结果起制约作用,而人的尺度对人的活动的展开、活动的方式、内容和结果起着决定作用。换言之,对人的活动来说,物的尺度是它的“必要条件”,人的尺度则是它的“充分条件”,人的活动中的两种尺度,物的尺度不可无,而人的尺度更根本。因为物的尺度作用也就是物的价值的体现,它是由人的 需要规定的,如果某物与人的需要无关,则根本谈不到有无价值的问题,也不可能在人的活动中发挥尺度的作用,同时物的尺度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物作为尺度运用得是否合理适度也是由人来把握的。在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观,把人的尺度绝对化而忽视物的尺度作用,把人的利益需要片面化、单一化而取消了人对 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消极地吸取因人们活动造成的“生态问题”的教训,夸大物的尺度作用而否定了人的尺度对人的活动所具有的终极规定性,进而模糊了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界限,否定了人的活动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取向。以上两 种尺度的关系告诫人类,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进而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正视物的 尺度的存在,重视物的尺度的作用,要善待自然界、珍爱生命,用伦理眼光和道德态度 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则就会受到“大地母亲”的善意惩罚。这就要求人类在衡量 评价自身活动时必须坚持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双重标准”,比如在评价社会发展进 步水平时,既要有“经济”指标,又要有“环保”指标,这样才能在认识上把可持续发 展观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区别开来,在实践上真正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为,对人的活动来说,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 在坚持人的尺度具有终极意义的前提下,把两种尺度整合统一于人的活动中,以确保正 确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惠,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服务。
四、9项战略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以封育为主,退耕休牧还草。
(三)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
(五)因地制宜地保证粮食供需平衡。
(六)发展工矿业,推进城镇化。
(七)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防治污染。
(八)实施少生快富的人口政策,消除贫困。
(九)抓紧前期工作,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摘要:
可持续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他是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2)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3)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4)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
要求
定义
含义 发展
通过自然观发展史,我们可看到:人类经过反复的探索和长期的反思,已逐步认识到:人既是生产者是消费者,在制造产品的同时也制造了污染,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资源具有稀缺性或有限性,人与自然具有辩证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必须是自然的耕耘者,而不是剥削者,人类有责任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及有序循环,改变过去单纯征服自然的粗放方式而走向善待自然。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规模大而素质较低,资源人均量贫乏而浪费大,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有限,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管不断的去生产而不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地球,让我们的后代就没有了美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中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与大地共同生存下去,建造美好的家园。
在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目标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然而等着我们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少的: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名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
中国是人口和地域大国,但是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的大量的荒废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多余劳动力的增多,所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人民所必须坚持走的路线,也是我们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根本道路。
随着人类在早期不断的以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把我们的生活环境弄得千疮百孔,这当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在众多的环境问题中,它也让我们知道它的厉害: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水俣病事件1953 到1956年在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美国和日本均为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这种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这是真正的发展吗?不是,从科学的定义上讲,美日的发展模式只能称得上是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它只是在损害大家的利益而已。并非真正的长治久安的发展。
总结:
我们要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不仅是为我们之自己建立美好的幸福和快乐,也是为我们的后代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并且合理的利用土地,坚持计划生育不要盲目的以为人多力量大,我们应该合理的发展我们的人口,我们的家园承受不起太大的压力。所以让我们能生活在地球这一个美好的家园能更加长久一些。为了我们的家园,坚持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行!
参考文献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案例分析
季可欣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论文 百度文库
第四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大课题,既关乎世界各国当前的发展进程,也关乎全人类的发展未来。世界各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和负责任的企业家,都应该为此而共同努力。
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看,一些重要的特点和趋势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主要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把握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能力,为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支持;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各国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国实现经济合作共赢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世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发展中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外部经济环境仍在恶化,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新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不断出现,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面临困难;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增长,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包括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正确选择只能是推进合作共赢,我们的共同目标只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从自己的发展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既是昨天发展的继续,又是明天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道路和实施发展举措时,必须既考虑眼前的发展要求,又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既着力改善民众的现实生活,又重视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了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支持和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努力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各种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解决全球各种问题的基础条件。要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考虑广大贫穷国家的需求,尤其要下气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尽快缩小日益拉大的南北发展差距。这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应该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应切实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对他们的不附加条件的官方援助;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科技发展能力,挖掘市场潜力,使发展中国家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改革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消除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推进南北对话,同时广泛开展南南合作,加强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减少经济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风险,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
具体而言,全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应该具有以下功能和特征。
国际金融方面,取消发展援助的种种附加条件,约束投机性的国际流动资本,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预警机制和协调机制,规范和约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活动,在合理的框架内保护东道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
在国际贸易方面,发达国家不仅要向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产品开放市场,而且把垄断价格降下来,取消各种妨碍和扭曲正常贸易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使国际贸易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享国际分工和贸易带来的好处。
在国际分工和生产方面,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得静态的比较利益,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够以合理 的代价获得资金和技术,从而有助于它们通过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能够在作为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的主要载体--国际组织里面享有充分自由、具有分量的发言权,能在国际规则制订和修改方面真正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当然,要彻底改造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将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任务。目前,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减免贫困国家的债务,给穷国提供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督促跨国公司在赚取利润的过程中,推动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贡献。
发展中国家除了要与发达国家据理力争,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外,还应加强南南合作,积聚力量建立起南方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内部技术流动和产品互补贸易,以提升集体的竞争能力。同时注重自身的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政府效率,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科技进步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如节能技术、节材技术、节水技术、科学的种养技术,会节约各种资源、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而资源、能源的低消耗又会延缓资源危机的到来,减轻废弃物的排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科技进步还会导致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诞生和教育、科研等知识产业的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微电子产业、通信产品、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制造和发展,带动软件、信息传播、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生物技术将分离出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信息等十余个门类的技术,并孕育出众多的生物产业。21世纪类似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高新技术还有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这些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主导产业,而且会促使资源消耗型 的经济体系转换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
第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否则,将使人们付出沉重代价,最终也会危及发展本身。发展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要注重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
第四,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广泛分享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的经验,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要通过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建设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亚太经合组织应该继续推进茂物目标的实现,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亚太经合组织原则,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要加强各国企业界的交流,支持企业更加主动地开拓对方市场,积极探索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扩大相互投资。要扩大国际经济决策的基础,使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决策和合作。
世界各国如何协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和各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主要具有下述内容:第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第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实现这种持续利用,提出了最低安全标准,即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资源的开发速度;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第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除芬兰、瑞典、挪威、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外,各国都把环境保护放在可持续战略的优先地位,强调运用环境税、产权界定等经济手段及行政手段、法制手段来保护森林、淡水、耕地、海洋、大气免受各种有毒物质的污染。第四,相信市场激励与科技进步能自动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替换问题。认为市场机制可通过资源价格的变动反映资源的稀缺状况,一旦资源面临枯竭,资源价格上涨会促使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而科技进步为资源替换提供了技术手段。第五,在工业领域推广清洁生产战略。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工业生产中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生产过程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的科学化、合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污染。第六,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用以评价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述对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的内容概括可能不全面,但并不妨碍我们就它的主要方面作出评价。由于对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的性质和根源缺乏正确认识,以西方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着以下缺陷:第一,看不到造成非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在于,私人资本利益主导下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索取上,经济发展采取高
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各国虽然对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和浪费型的高消费模式进行了批判,但没有意愿和能力改造这种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相反,各国政府仍旧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中心,竭力不损及目前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发展的可持续资源和环境基础。各国很重视环境问题,却低估了资源危机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没有建立可信的资源替换战略或者资源代际分配计划,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缺乏具体的对策。美国政府的资源战略,仅仅是全力发展强大的高技术军事力量来保障自己的资源和能源安全。最近,布什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目的就在于控制世界石油资源,以达到称霸世界和保障自己能源供应的目的。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有资源色彩,但只限于降低不可更新能源(石油、天然气等)的消耗,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只强调对生物多样性和其他重要资源的保护,而没有应对资源危机的全面的资源替代战略。这说明西方忽视了一定阶段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爆发资源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第三,盲目相信自发的科技进步能解决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忽视了现实中科学技术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最终解决资源与与环境问题的手段。另一方面,在科技进步完全服从资本利益时,它在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由于其巨大的杠杆作用,会迅速消耗大量宝贵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实践上的盲目乐观,各国政府都缺乏应战资源与环境危机的科技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第四,发达国家的可持续战略忽视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对全球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压力,尤其是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庞大的贫困人口——占世界人口1/3——靠种植、采集或捕捉食物过活,直接破坏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成为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和它们主导的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和发展援助不够,对世界人口增长的控制重视不够。不仅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甚至推行生态(环境)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设立种种贸易壁垒,损害这些国家的发展,削弱了这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显然,不论是教育、科研、咨询、策划等知识产业还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所孕育的大量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知识经济不能取代物质经济使人类进入虚拟经济时代,二者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部分。随着人口规模扩大和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随着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世界农业、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张,对资源与环境的消耗还会继续增长。知识与技术只能节约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延缓危机的到来。也就是说,知识经济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仅仅依靠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不能全面应对人类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危机的。
总之,以西方为代表的、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短视的、消极的、片面的。仅仅用发展知识经济的办法作为可持续战略的根本途径,也同样是消极的、危险的。人类需要制定更积极的、富有远见的、全面的战略,才能有效地渡过难关。
二.制定可持续的科技发展战略,是最终化解危机的手段
科学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是最终解决资源、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途径。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必须制定可持续的科技发展战略,为化解危机作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科技进步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如节能技术、节材技术、节水技术、科学的种养技术,会节约各种资源、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而资源、能源的低消耗又会延缓资源危机的到来,减轻废弃物的排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科技进步还会导致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诞生和教育、科研等知识产业的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微电子产业、通信产品、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制造和发展,带动软件、信息传播、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生物技术将分离出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信息等十余个门类的技术,并孕育出众多的生物产业。21世纪类似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高新技术还有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这些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主导产业,而且会促使资源消耗型 的经济体系转换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
其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可持续。当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时,必须及时找到替代资源,尤其是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从长远看,非再生资源终究要枯竭,物质生产所依赖的资源、能源终究要向可再生资源和能源转换。而科技进步是寻找替代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手段。
最后,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如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生态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而生态技术、清洁生产的工艺技术,各种有毒物质的分离技术、节能节材技术,则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和有毒物质,或者直接为环境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手段。此外,地球科学和空间遥感技术在探测自然资源、监测自然灾害和环境恶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可持续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把新能源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开发放在首位。因为,在二十一世纪,最紧迫、对人类生存影响至为重要的资源危机是生化能源危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生化能源的可开采时间不太长久。一旦枯竭,目前技术条件下替代石化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水电、风力发电、地热能发电、潮汐能反电及生物质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城乡居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而太阳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其利用技术还远不成熟,离商业用途还十分遥远。如作为地球最后、也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其大规模利用技术、尤其是储备技术,短期内还无法开发出来。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化解能源危机,必须大力开发新能源技术。此外,矿物燃料(石化能源)是地球气候变暖、灾害频繁发生、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如果人类能开发出包括太阳能、氢能、核聚变能和生物质能等无害环境的新能源利用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地球环境状况将得到根本改观。
石油、天然气、煤炭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全球大约1/3的生化资源被用作化工原料,而非动力原料或燃料。各种工业原料,比如重要化学纤维、化学材料,及农业生产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农膜,都依赖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工原料。生化资源的枯竭,不仅打击能源供应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而且导致化肥、农药供应中断,农业大规模减产,形成全球性食品危机和饥荒。而生物技术的发展,既可从生物质中提取各种生物质原料,以替代石化原料,满足工业原料的需要;又可通过开发各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如种植固氮作物、开发固氮微生物、用生物技术抑制农作物的病虫害,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防止农业危机、尤其是粮食危机,必须紧紧依靠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发展还将使人类摆脱以大型农业机械为代表的石油农业的道路,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之,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应根据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可持续的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及清洁生产的工艺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环境技术,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突破资本利益的限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机制,是计划调节机制。
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调节机制,能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生产要素配置到最需要它的部门、地区和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以私有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能鼓励人们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性,激励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因此,市场调节机制是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促进经济繁荣与进步的机制。
但是,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调节机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严重的局限性:它能有效地激励私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却不能有效解决私人企业经济活动带来的外部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私人资本通常急功近利,不仅不会关心可持续发展这样长期性、全局性的问题,反而以掠夺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垄断大资本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常常阻挠国际社会保护环境的努力,使人类在应对全球性资源、环境危机时处于滞后、被动的状态。
从长远来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新的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环境破坏很少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资源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荷能力会不断扩大。但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是总能赶上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耗竭速度。因为技术的进步受到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有些技术的发明、创造只需要数月或数年的时间,而有些重大的技术
突破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科技进步的自发发展不一定能及时实现资源替换、保证危机的解决。相反,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下,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存在着无法突破的极限。此时,为保证人类免受危机的打击,必须由政府实施计划调节。
第一,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利用计划手段对可使用的资源总量在各间实施计划分配。计划调节的目的在于防止再生资源的过度损耗或非再生资源的过快耗竭,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对具有战略意义的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其替代速度在一定时期内实施计划配置,限量开采,以保证这些资源可满足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开采、投入的资源总量都是根据计划确定的。对资源的开采实行许可证制度,以利于政府的监督与控制。同时,政府干预生产过程,对大量消耗这些宝贵资源的产业发展实施严格的限制,以保证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当石油、天然气资源日益枯竭时,一方面政府应按时间对石化资源进行代际配置,逐年限量开采;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能源,且是生产化肥农药最重要的原料。应该优先供应工业必需品生产、交通运输和粮食生产的需要,而限制耗能大、属于高消费性质的产业对能源的消耗。其次,对可再生资源,比如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则根据其更新的规模和速度,实施计划调节和限量开采,以保证这些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超出它们的更新、恢复速度。例如,根据林木的成长速度计划每年最大的采伐量,对渔业资源在繁殖季节实施停止捕捞和休养生息的制度,对水资源实施节约用水,同时在各地区之间统一调度、公平分配。
但是,计划调节主要是总量调节,它并不否定市场调节的作用。当资源逐年限量投放使用后,这些资源在各部门、企业或居民消费者间的配置,一般由市场来调节。计划调节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代际配置,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市场调节可以保证资源在代内的合理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先有计划调节,后有市场调节;先有代际之间的资源配置,后有代内分配。市场调节首先要服从计划调节。
第二,森林、草原等植被是生态系统的核心。为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恢复生态平衡,有必要利用计划手段,由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措施,鼓励植被遭到破坏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蓄洪区退耕还湖;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进行生态建设。改革资源的产权制度,明确资源产权,促进资源的保护、恢复、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
第三,利用计划手段调节生产,实施清洁生产战略,减少各种废料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大量消耗资源与能源的汽车、空调产品和产业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4,而能源消耗占世界的3/4,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小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产品。如果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都普及家用小汽车,世界能源还能开采多久?
调节生产,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这些产业赖以依靠的知识和人力资本是可再生资源,同时又具有收益递增的效应。它们的发展,不仅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知识、劳动力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基础上,降低了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且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提高了就业水平,有利于公平分配收入。
调节生产必须大力发展水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降低非再生能源的比重。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生态农业。通过生物技术代替化肥、农药,即利用生物固氮或生物肥料供给作物肥料,用生物技术控制、防治作物病虫害。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土地、水、光、热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的多层次综合利用和农业剩余物的再循环利用。生物农业和生态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无毒无害的绿色产品,而且能为工业提供生物质能源(酒精、甲醇等)和生物质原料,满足部分工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要。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将因为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绿色产品,成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粮食危机也将化解,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将大幅提高。农村、农业将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衰败颓势中扭转过来。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的新型城市——农商城市,将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最具活力的聚集经济体之一。发展中国家有可能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在新的产业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三,利用计划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和消费。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各国对财富的占有和分配是不平等的。而地球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对资源和财富占有不平等,现有的资源永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尤其是贫困人口的需要。通过计划手段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既能满足全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能抑制人们对财富的无止境的追求,抑制人们对资源、环境的掠夺和贪婪。
资本利益主导下的消费模式,是浪费资源的高消费模式。在这里,人们拼命地追求享受,追求物质财富。消费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在这里,消费是为资本的扩张、市场的开拓服务的。特别是当社会需求不足时,各国政府会用凯思斯主义的政策,来刺激消费、启动需求,而不管消费的对象是否必要,是否浪费资源。消费充分体现着资本的利益。利用计划手段调节消费,首先要转变以物质财富为中心的消费观念,用经济手段抑制汽车等高耗能、高耗材产品进入私人消费领域,使人们满足基本的衣、食、住、用消费后,高层次消费转向资源消耗少、节能型的服务消费,发展能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培训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体育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将个人的消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结合起来。
四.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开发
造成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工业革命以来人口的爆炸性增长。随着产业革命的扩散,物质财富的增加,食物、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近二百多年来,世界人口,尤其是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对全球生态系统形成日益巨大的压力。
据统计,世界人口在20世纪的100年里,人口翻了两翻,达60亿,现在每年仍以8000万至9000万的速度增长。至2025年,世界人口将超过80亿;到2100年,可能超过149亿。人口的急剧增长,必然超越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加快资源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的到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资本、技术缺乏,传统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大,贫困人口多,只能依靠简单劳动、传统技术和小片土地生存,直接依赖自然界提供食物和燃料。结果,毁林造田、滥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对森林、草场进行掠夺式开发,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森林消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物种锐减,水产资源枯竭,形成人口增长、贫困和生态退化之间的恶性循环。
因此,必须通过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规模控制在资源与环境可以承受的极限之内。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保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口的质量;通过扶贫开发,消除贫困与生态的恶性循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总之,世界经济和人类生存面临的危机表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制定积极的、全面的、有远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要有有远见的科技发展战略,还应有政府的计划调节、对人口增长的控制等。显然,西方世界即使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消除市场运行的外部性,减少环境污染,却不能摆脱资本利益的束缚,限制生产、限制不合理的高消费,实现资源总量的计划调节和代际公平配置;而盲目相信市场机制和科技进步能自动解决资源代换,证明它们是何等的消极、短视:一旦技术进步不能解决资源替换、能源替换的问题,危机就会爆发。美国政府在对待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上的立场,说明它只服从于大资本的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眼光,也证明西方世界无力解决工业文明的危机。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否定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优点的同时,坚持对经济发展实施计划调节。面对21世纪的危机,我坚信,中国政府,也只有中国政府,能够超越私人资本利益的束缚,有能力担当起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一)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人均与国情意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三)全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四)环境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过“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五)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六)环境法制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七)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八)环境公德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九)环保参与意识。
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学生在环境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保护、改善和建设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
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回答
怎样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1)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发展过程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辩证统一,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实现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发展道路。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产发展并不单纯是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或优化。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活富裕是社会共同富裕,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生产发展的成
果,人们安居乐业。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具体体现。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
我们党提出并强调走文明发展道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和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举世公认,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偏离文明发展轨道的倾向:与高增长相伴随的高消耗、高排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困难群众难以享受发展的成果,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倾向和问题与文明发展道路背道而驰,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走文明发展道路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我国的现实国情看,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但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要学会尊重自然、维护自然,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我国作为正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长期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协调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侧重点不同。从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出发,需要更加注重公平,特别是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都要更加注重公平。必须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关系调整的力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月标,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坚决克服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和消极畏难的情绪,不断增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继续坚持不懈地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抓紧抓好。要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要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国土资源工作,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 /22。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千克,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但耕地每年仍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向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发展方式。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要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这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条宝贵经验,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结构优化。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量的规定性,结构则是经济质的规定性的主要方面。我们既要求高速度,又要求结构优化升级,但当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方面。要通过
制度创断,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产业政策的科学性,增强产业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科学的产业序列,加快产业结构向符合演进规律的方向发展,达到结构效益最大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要高度重视增长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需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不但不会妨碍高速度,而且有利于赢得更高的速度。把品种和质量抓上去,就是很大的增产,就有了高速度。三是要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整个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经济效益的好坏,是检验一切经济工作的最终尺度。要以效益求速度。只有具有较好效益的增长速度,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际新秩序建立中,中国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最佳答案
和平崛起,不干涉他国内政,带领全球经济的继续发展。。。打击恐怖主义。
中国的国际角色如何定位
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20多年后,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用“巨龙出水,融入世界”来形容这一巨变。他在9月下旬的一次演说中表示:今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从关于臭氧层损耗的协议到核武器条约,中国都是参与者。
从一个局外人、旁观者到一个参与者,这是角色的转换。角色定位很重要,定位不好则会自缚手脚,有碍发展。所以,当前处于关键期的中国,其国际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异常重要的课题。
要遵守并改革国际秩序
邓小平于1974年参加联大会议时,曾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后来一直坚持这个主张。因此,许多国家一直认为,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是不满的,希望破旧立新。但是,美国人并不这么认为,佐利克就明确表示,中国是现存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的发展得益于现存秩序。因此,它不仅仅是国际社会的成员,而且应该同美国一道,共同维护国际体系。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真实性,也有局限性。应该说,中国必须成为国际秩序的改革者。旧的国际秩序不可能、也不必要打破,因为那样做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况且,旧秩序可以通过渐进的改革,使之朝着合理的方向一步步发展。
对联合国就是这样。联合国虽然是旧有秩序下的产物和代表,但世界不能没有联合国,因为那样就会天下大乱。因此,改革是联合国的真正出路,这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共识。但联合国的改革需要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才能完成。仅仅安理会的改革,就非常艰难。所以,中国作为
国际秩序的改革者,这个角色需要扮演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不仅需要推动联合国更加关注发展问题,关注第三世界,而且还需要在安理会增加来自第三世界的声音。
要做地区和平的维护者
无论是东亚、西亚还是南亚地区,中国周边地区发生动荡的潜在危险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随处皆是。所以,中国应该继续与周边国家一起,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地区和平需要能力,需要意愿,还需要共同协调的体制安排。
笔者一直以为,中国远远算不上一个世界性大国,即使有一些世界性影响,但其国际利益的延伸仍然有局限性。
但中国却是个地区性大国,对东亚和周边地区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有责任和能力维护地区和平。况且,维护地区和平,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继续成长。
中国和周边几乎所有国家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关系,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合作如火如荼。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从经济开始,然后发展到地区安全论坛。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安全、军事合作已是重要内容。
在这方面,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事实上已经为东北亚安全体制建立了雏形。如果在适当时候予以转型,并予以制度化,东北亚安全机制就有可能建立。
抛弃零和游戏,追求合作双赢,是这个时代的箴言。20多年来,中国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之一。未来,中国应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但中国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与其他国家日益增多的经济摩擦,二是国际经济合作体制的维护与更新。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角度看,世界是一个纷繁复杂,五彩缤纷的文化综合体。但在世界文化大家族中,总有一种文化具有强烈的外在扩张性。同是西方文明,加拿大、法国等也在惆怅自己的民族特色被麦当劳和美国影片所侵袭。如果说狭义的文化侵袭尚有自在性、短期性和难以遏制性的话,那政治、社会制度的侵袭却往往是强加的,而且这种强加往往会衍生出恶果。关于拉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至今仍扰攘不休,而非洲一些国家则以残酷的现实告诫人类,水土不服的政治、社会制度带来的不只是战乱和暴力。
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既是文化多样性的写照,将来还应该成为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推动者,以自己的方式支持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完)
首先,问一下,如果你想改变自己,是不是自己要变强?如果你想改变他人,自己是不是要有影响,或者自己要有一些影响力?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的期望,也是小国家的期望,但是当今世界主要是由美欧主导的,日本,俄罗斯,金砖四国有一定影响力。
从经济上分析,美国,中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巴西,印度,俄罗斯
等等国家对世界有决定的影响力,但国际的经济秩序主要受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主导,如IMF,WB,SDR(特别提款权),他们是绝对的主导;
从政治上分析,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巴西,土尔其,等等国家对世界有决定的影响,但政治秩序主要由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主导,当然中国的影响力虽有所上升,但仍有限。
从国家实力上分析,也就是军事上分析,因为国家实力决定一切。
当今能决定国际发展战略的,主要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中国,巴西,印度,日本等等。
如果我们要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则必须发展经济,发展高科技,创新国际一流;再影响国家的邻国,成为国家的势力范围,再扩大影响。
如我国要先影响东南亚,东亚,中亚,南亚,再发展到非洲,北美洲,中美洲;最后是欧洲,美洲。
只有经济与科技发展了,才能发展军事实力,所以现在的国家,无论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还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都在强调经济发展,科技发展!
怎样建立国际新秩序
要有具体的做法,用政治术语~ 谢谢~ 最佳答案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无论对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因此,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安理会作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专门机构,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权威必须得到切实维护。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共同反对侵犯别国主权的行径,反对强行干涉一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该加强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消除根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应该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核扩散,积极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应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联合国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应该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充足、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环境;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实现男女平等,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发展,广泛开展南南合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将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各项宗旨和原则,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
联合国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推动改革尽可能多出成果。改革应该重点推动联合国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增进广大会员国团结。
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安理会,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改革涉及各国利益,应该充分协商,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南北经济失衡,富国无法独善其身
人 民 视 点
19052
受益的不均匀分布,以及在制订全球规则方面的失衡,是当今全球化的特点。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不良反应和保护主义。这种后果反过来有可能破坏半个世纪以来建设起来的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第三世界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第三世界是世界范围内战争与革命的集中点,西方世界就像贫穷的汪洋大海中的富饶孤岛。为了保证21世纪是和平的世纪,一定要保障第三世界的安全,发挥其经济潜力,并满足其政治抱负。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七十七国集团”由此得名。
【编者按】 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即将举行。这使得南北关系问题
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南北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财富加速向北方发达国家转移,南方发展中国家的相对贫困化程度和被边缘化的危险都在加深。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期视点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南北关系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改善的对策等,以帮助网友更多地了解相关情况。
发展成果愈来愈集中于发达国家
人类物质文明尽管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发展的成果,并未按照内在需求实现人类共享,而是越来越集中于发达国家。2000年世界总产值约31.8万亿美元,比1950年提高了5.4倍,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7%,却占有世界总产出的80%,63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人口的60%,而其产出仅占6%。
南北差距拉大的根源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造成世界经济严重失衡和南北差距越拉越大的根源主要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它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体系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依附性。
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贷款和直接投资扶持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则支持、鼓励本国厂商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发达国家集团就始终占据着国际分工的制高点,主导着国际生产格局,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发达国家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经济上的依附地位。
第二,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导致发展中国家利润不断向发达国家流失。
发达国家由于在技术和生产上占据垄断优势地位,在和发展中国家的交换
中,极力抬高其销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强行要求发展中国家按照其人为设定的垄断高价,从它们那里进口这些工业制成品。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雷同,它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高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的状态。发达国家总是利用这一情况极力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价格,迫使发展中国家按照这种垄断低价向它们出口这种过度竞争的初级产品。
第三,不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可以使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贷款、投资和经济援助等形式控制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金融。
少数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中一直居于绝对控制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无权和从属的地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各成员国的发言权取决于其认缴资金份额的多少,份额越多,投票权越多,发言权越大,因而能取得贷款的额度及能分得的特别提款权数目也越大。例如,仅美国一国就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3%的投票权,而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加在一起还不到全部投票权的1/3。因此在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援助的时候,往往附加一系列苛刻的反映发达国家意志的条件。
经济失衡如任其存在和进一步扩大,其后果将更加严重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会因为贫困加剧,逐渐失去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为了维持生存和起码的发展需要,会过度开采本国(地区)自然资源,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发展中国家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还会不断举借外债,造成沉重的外债负担,并最终引发债务危机。同时,贫困使发展中国家政府调控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减弱,极端民族主义思
潮将难以控制,这是国际恐怖主义滋生和蔓延的根源。
对发达国家来说,尽管这种不平衡发展给它们带来更多的收益,但却是难以长久持续下去的。
从经济方面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交换,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发达国家富裕的必要前提。但如果作出巨大牺牲的发展中国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发达国家最终也将逐步丧失其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从政治方面讲,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必将引发难民潮。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把贫穷和落后锁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是很难办到的,贫困人口一定会向富裕地区流动,难民问题正成为发达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非常头疼的问题。
从全球环境来说,南北不平衡发展将会使全球市场萎缩。由于世界各国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如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因无力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而使全球市场萎缩;因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动荡,而使投资环境恶化,最终因占人口2/3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不能有效参与,世界经济难以真正发展。尤其当贫富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将有可能导致新一轮全球范围的革命与战争。即使在血与火中诞生一个新世界,也将是人类一次空前的灾难。
改善南北关系的根本方案还在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由于造成目前状况的根源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因此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彻底改造旧秩序,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个新秩序将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有助于减少以至取消一切不公正、不合理的规则和做法,它应该是双赢互惠的。
具体而言,全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应该具有以下功能和特征。
国际金融方面,取消发展援助的种种附加条件,约束投机性的国际流动资
本,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预警机制和协调机制,规范和约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活动,在合理的框架内保护东道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
在国际贸易方面,发达国家不仅要向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产品开放市场,而且把垄断价格降下来,取消各种妨碍和扭曲正常贸易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使国际贸易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享国际分工和贸易带来的好处。
在国际分工和生产方面,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得静态的比较利益,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够以合理的代价获得资金和技术,从而有助于它们通过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能够在作为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的主要载体--国际组织里面享有充分自由、具有分量的发言权,能在国际规则制订和修改方面真正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当然,要彻底改造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将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任务。目前,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减免贫困国家的债务,给穷国提供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督促跨国公司在赚取利润的过程中,推动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贡献。
发展中国家除了要与发达国家据理力争,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外,还应加强南南合作,积聚力量建立起南方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内部技术流动和产品互补贸易,以提升集体的竞争能力。同时注重自身的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政府效率,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民网北京5月29日讯,人民日报国际周刊策划、供稿,撰稿:孔庆峰、周泓洋,编辑:章念生、李紫娟)
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雷同,发达国家利用这一情况极力压低他们的初级产品价格。
1981年10月,“南北对话”首脑会议在墨西哥召开。会议强调富国应当帮助穷国,穷国要自强不息,进行南北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如一位联合国秘书长所言“西方的发达是以非西方的不发达为基础的,西方的富裕是以非西方的贫困化为条件的”。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1、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和平、中立、不结盟。其基本内容是:
(1)反殖、反帝、反霸,维护民族独立,巩固政治独立斗争的成果,发展民族经济。(2)支持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承认一切种族平等,承认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3)积极参加和支持不结盟运动,不参加任何大国军事集团。(4)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依此处理国际关系。
(5)遵守联合国宪章,主张和平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6)加强第三世界各国的团结,实行南南合作,并扩大对话与合作的渠道,采取对各国都有利的方式来解决全球的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问题。
(7)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1、南北关系
(1)南北关系,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北关系既充满矛盾与对立,又存在依存与合作,其实质在于打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南北关系是在矛盾与合作中发展的。
(2)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第二,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特点。南方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国际经济、政治领域。债务问题已成为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际资金流动出现向北方国家回流的变化。南北贸易摩擦因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增加。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新问题。第三,北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始重视南北合作,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第四,区域或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愈益明显地凸现出来。
(3)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和表现。主要原因有:第一,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特别是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第二,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主要表现在:在政治上,强制第三世界国家实行西方的所谓“民主”、“人权”、“多党制”等,结果引起社会**与冲突,非洲几乎半数的国家因此发生严重的社会动荡。在经济上,肆无忌惮地转嫁经济危机,实行损人利己的经济贸易政策,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债务负担沉重,经济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世界因此也变得更不安宁。
(4)解决南北关系的途径。第一,主要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一场改变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和不合理关系的斗争,是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延续和深化,实质是争取共同繁荣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加强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第三,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要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实行南北合作,缓和南北矛盾。南北对话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经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这种发展对北方国家的发展也很有利。南南合作
(1)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即南南关系。南南合作起始于政治领域,发展于经济领域,深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南南合作的先声,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标志着整体性南南合作的开始。80年代南北对话陷入僵局,南方国家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寻找多种合作形式。90年代南南合作出现新的特点:第一,地区集团化加速发展。例如东盟从6国扩大到10国,并进一步加强了多方面的联系与合作。第二,合作内容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第三,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但是,南南合作也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在一些国家与地区存在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与边界冲突,还存在地区霸权主义。南南关系中虽存在着种种的矛盾、冲突,但主流仍然是合作与协调。
(2)南南合作的意义:第一,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第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加强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南南合作的形式:第一,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成员国之间减免关税,实行商品自由流通,对外统一关税和实行共同市场。第二,贸易合作。第三,货币金融合作。第四,技术合作。
本节小评本节是全章的重点。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中,尤其要关注南北关系。战后发展中国家虽获得政治的独立,但经济上仍处于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地位。冷战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关系上具有新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如何争取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试题例析
(2003,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国强加给进口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高贸易壁垒,再加上它们对农业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商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了。贸易的这种扭曲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
摘自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2001年)
世界1/6的人口生产了全部商品和服务的78%并获得78%的世界收入——平均每天70美元。而世界人口有3/5生活在61个最贫困的国家,他们只获得总收入的6%——每天不到2美元。但是,他们的贫困不限于收入方面„„世界各国能否一起努力来减少极端贫困人口?这是21世纪的根本挑战。
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
当面临资源短缺、人口迁移和贫困时,其结局无可避免地是冲突和不稳定。这将使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冲突的地方。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现实与展望
2009年05月02日11:50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南风窗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现实与展望
岳健勇
G20峰会召开前夕,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提出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作为未来国际储备货币,以取代币值不断下滑的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这一主张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
周小川提出,IMF的特别提款权应当根据各国GDP的权重,以各自现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为准备金来发行。然而,除了俄罗斯和巴西在会前支持中国的主张外,主要大国对此建议反应冷淡。美国、欧盟和日本均明确表示反对动摇美元的地位,欧盟甚至指中国提出的增加在IMF表决权的主张不切实际。鉴于此,中国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张没有进入此次G20峰会的议事日程。
中国在过去30年,埋头于发展本国经济,在国际事务中一向低调,此次高调提出改革现行国际经济制度的主张不同寻常。而且,中国提出改革主张的时机又恰逢西方资本主义面临严重危机,全世界似乎都在翘首以盼一个崛起的中国拯救世界的时刻。但是,在超主权储备货币之说无疾而终后,中国在G20峰会上没有就挽救世界经济提出任何可行的政策主张,因而完全没有展现出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的领导世界的能力。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和相关国际组织的话语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只是被动接受,这种国际经济秩序无疑是非常不合理的。超主权货币的主张是否意味着中国有意图挑战美元霸权,以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NIEO)?
事实上,中国提出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是源于对美国政府政策的不满。中国担心,美国政府通过印钞方式回购国债,将造成美元的“无序大幅贬值”(余永定语),从而使中国在美国的外汇资产进一步缩水。但奇怪的是,中国政府一方面提出要改革国际储备货币,另一方面却在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官员一再表示,购买美国国债是中国的唯一选择,中国不打算改变现行的外汇储备政策。世界银行高级副总裁林毅夫也认为,中国并无意挑战美元的霸权。那么,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上将扮演何种角色、并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失败的挑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曾在1980年代支持和声援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含义是构建民主的国际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建立公平的贸易体系,以及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投票权。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从二战结束前的帝国主义时代延续而来的,在前殖民地国家战后陆续摆脱宗主国的控制实现独立,到1970年代初——联合国大会发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时,占全球人口70%的发展中国家仅占有全球收入的30%,这种贫富差距被认为是一种不正义和不平等;而在西方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体系下,这种财富分布不合理的状况还在进一步加剧。因此,从1970年代初开始,发展中国家发起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史称“南方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成功地把世界贫困问题纳入了国际议程,但是南北方就贫困责任的争论迄今没有终结,究竟是发展中国家应当为自身的贫困负责、抑或发达的北方国家应对此承担责任?无论如何,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特别是大批新独立国家进入联合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适当关注。新的国际机构的建立,如联合国贸发会议(1963年),无论在话语还是在国际制度上,都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秩序构成了挑战。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设想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它强调国家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全球累进税制,要求发达国家建立全球发展基金,并无偿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等等。著名的“依附论”则进一步丰富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依附论”强调外部因素,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制约,认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造成并强化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国际分工,是导致发展中国家长期“不发达”的根源所在。基于上述理论,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必须一方面争取发达国家在国际制度和政策安排上进行调整,向发展中国家做出让步;另一方面,必须部分隔断与资本主义国际体系的联系,通过组建区域经济集团,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受到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强烈抵制,但毕竟在战后主权平等的时代,拥有丰富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组建国际商品同盟(卡特尔),提高初级商品的出口价格,改善贸易条件,并迫使发达国家做出一定让步。例如,1973年欧佩克石油提价就直接冲击了西方经济。与此同时,战后美苏争霸的两极国际政治格局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外交上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与社会主义阵营不同的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不相互隔绝,而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经济政治关系。但是在西方眼中,与苏联的竞争事关西方的存亡,因此,南北关系受制于冷战的国际政治,并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东西方关系。在1970年代初美苏关系出现缓和之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如放宽世界银行的贷款条件,欧共体给予非加太国家普遍优惠制待遇等等。
从根本上讲,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成功。但困难在于,进口替代工业化受到国内购买力不足的制约,由此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失业等社会政治问题。解决需求不足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给予市场准入,同时被允许限制来自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的特惠,以便完成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资本和技术积累。但是,关贸总协定的最惠国条款否定了这种可能,尽管发展中国家在关税上争取到一定的差别化待遇。东亚四小龙是唯一的例外,其国家主导工业化的“发展型国家模式”的成功得益于美国对其单方面开放市场,以
及大量资本援助和技术转让。这是美国的冷战政策使然——即在中苏等共产主义国家的周边树立起资本主义经济成功的样板。尽管作为冷战特殊产物的东亚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难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效仿,但东亚模式的成功大大降低了“依附论”的影响力,使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上陷入迷茫。
其实,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最终失败还有更复杂的国内政治原因,如普遍的政治腐败,管治能力低下等等。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重重,缺乏共同利益,对发达国家提出的发展要求杂乱无章,缺乏连贯性。此外,发展中国家与大国的关系各不相同,甚至在外交政策上无法调和,因而形不成团结统一的共同体,而是分化成各怀心事的诸多小集团,从而便利了西方世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化瓦解。
进入198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的上台预示着政治保守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在西方的全面复兴,美国对苏联的态度日趋强硬,对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了越来越不妥协的立场。此时,拉美等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进口替代的工业模式已告失败。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全球化随着兴起,美国向世界推行新自由主义不再有任何障碍。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美国主导建立了更加严格的自由主义国际经济制度的规则框架,发展中国家面临来自资本主义国际体系要求其全面实施经济自由化的巨大经济和政治压力,在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上处于全面劣势的发展中国家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中国的角色和责任
冷战终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与西方资本主义相对抗的另类现代性选择的失败,还在于这种全局性的失败使发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地遵照西方经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原则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中国在21世纪初全面加入经济全球化,实行激进的经济自由化,这对于西方来说,不亚于在南北关系的“冷战”上赢得了重大胜利。中国的经济奇迹被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家广泛引证为全球化(经济自由化)的逻辑结果,但是,中国在发展中世界仅仅是个特例,撇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基尼系数自1990年代以来大幅升高,表明除中国之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加入经济全球化之后变得更加贫困。中国对于全球自由经济制度的热衷,使得支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说辞言不由衷,且流于空谈。
即便对于中国来说,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工业化自1990年代后半期以来就徘徊不前,众多行业被外资牢牢控制,中国对发达国家技术和市场的依赖达到惊人的程度。
笔者曾多次以“无技术工业化”的概念阐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质,“无技术工业化”是冷战后西方对中国在发展战略的自由主义取向上进行诱导和施压,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高度政治化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中国在本世纪初正式放弃“反霸”目标,继而提出“和平崛起”、“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的说辞,已清楚地表明中国无心挑战造就了“中国奇迹”的现存国际体系,而是希望继续搭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便车,通过与西方世界保持稳定和良好的经济政治关系,维持既定的发展路线和利益分配格局。
“无技术工业化”因制度性内需不足,本身就酝酿着内生型经济危机,并通过外部危机的输入被进一步放大,从而使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庞大经济规模掩饰下的脆弱的经济结构和较低的工业化水平,决定了中国不具备挑战世界强国的实力,更不具备制定国际规则和领导世界的能力。但是,中国要走出危机,实现工业化,则必须改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片面依附。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与西方公然决裂,那样不仅吓不倒西方,反而会使中国付出巨大的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代价,甚至可能大大阻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难度超乎想象,但是,中国作为经济规模世界第四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着发展的机遇。这个机遇不在于能否继续“无技术工业化”的发展路线,而在于,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对新兴国家的激烈竞争,以自身大国规模为筹码,在重要的历史时刻,如西方经济陷入严重危机之时,不失时机联合发展中国家提出对国际规则的修改,将是代价最小而收益最大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方式。
因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中国为自身利益及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和领导责任。
第五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大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pM2.5已经成为人们的口中的话题,因此,现在的我们更应提高警惕,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前,假期,当你出去游玩时,你会闻到气味的刺鼻,你也会看到湖里的游鱼漂浮在水面上,河水已经散发出臭味。前几年苏州水藻的泛滥,不就是如此。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
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3.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们正尝试着各种方法让环保赢得大家的重视,当然孩子作为祖国的下一代,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培养其良好的环保修养对于祖国长远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与法制宣传部门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纳入全社会的宣传教育体系,作为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普法考试考核。二是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教育培训制度。
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的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等重大决策事项,应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质量要求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不得实施。此外,工程的规划与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培养相关
技术层面的专才对于避免开发中的破坏具有“远瞻性”。
环境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除了需要全民的参与之外,一些官方的或者民间的机构在引领环保时的作用也显得不可替代。在未来的环保进程里,环保机构会获得更加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也会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在新形势下的今天,全民大力提倡的特殊时期,环境保护不单单只是一句口号,她需要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真真切切的以实际行动参与进来,为挽救我们的家园付出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
我国在加强环境法实施方面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将环境执法和环境立法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开始将环境执法作为环境法制建设的重点;加强环境法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普及环境法的知识,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的环境法制观念;强化国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环境管理机构、提高环境管理机关的级别、加强环境管理和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国家环境管理机关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在扩大,政府各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职责越来越明确、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能力在增强;在现实生活中,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越来越明确,污染源单位的责任和违反环境法的责任越来越明确、具体,自觉遵守环境法的程度在提高;环境法中的确定性、强制性规范增加,禁止性、处罚性、奖励性措施增加;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度化加强,环境法律规定、措施和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环境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程度增强,环境执法制度日益健全;环境法制建设(包括环境立法和执法)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协调加强,对环境法的监督、检查加强;成立环境警察、环境法庭,切实保障公民和单位享有的提起环境诉讼的起诉资格,积极开展环境法诉讼(包括环境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加强对环境纠纷的处理,在处理环境民事损害赔偿纠纷时,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举证责任转移原则,并实行较长的诉讼时效;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扩大诉讼权;强化对环境的刑事法律保护,明确规定在环境方面的法人犯罪,严厉制裁危险犯,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处罚程度增强,对环境违法者实行双罚、多罚制;等等。
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改善环境质量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研究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和禁止上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强制淘汰制度,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实行强制淘汰;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积极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继续推广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要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加快重点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效;二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积极保护城市区域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等自然遗产;三是加快燃煤电厂脱硫和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减轻酸雨污染和大气尘污染;四是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以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治理养殖业的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五是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生态保护,搞好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防止新的破坏;六是在核电发展中,加强环境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现在可以说,环境问题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雾霾、水污染、光污染、大气污染等等,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的话题,不管是柴静的《穹顶之下》,还是崔永元的自费调查,都已经将这一问题暴露在大众之下。中国经济虽说发展很快,但这是以环境为代价的结果,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将来受伤害的还是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是用后代的生命来发展我们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古武术讲究欲速则不达,可是
在现代大多数人们心里只有利益,他们已经忘记了这个古人的真言,最后的结果就是环境破坏,自然灾害增多,威胁人们的生活。
环境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参与,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市场制度为依托的发展。市场制度的有效性无疑已被近代的经济奇迹所证明了。然而,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些都不能不和以市场制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联系在一起。
然而,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外部性问题。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所谓为时晚矣,是指对环境和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复;如某种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复存在;或一旦臭氧层的漏洞大过一程度,就永远无法修复。不对称,即是指很难恢复;如一旦将森林砍伐殆尽,虽然可以重新种植,却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又如由于过度捕捞,我国沿海的黄鱼曾一度绝迹,经过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的讨价还价中,因而在市场中,没有一种价格信息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种资源。这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时间上不均匀的信息,又会因为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人们一般不会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账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进行交易,就必然会将对环境或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因此,如果我们不理智地限制自己的行为、不对经济增长设立内外限度的话,终将会自食苦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树立经济增长中的极限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 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源于发展理论,是发展理论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的继续深化,而传统发展道路造成的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必须做出抉择,必须与传统发展思路决裂,依据新的发展观重新调整各项政策。而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经济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生活质量逐步优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并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条件与空间,其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享有优质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同时可持续发展绝对不是短期行为的发展,也不是人类以今天的利益换取明天的发展,它是有利于生态资源的次需利用和永续发展。
所以,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我们必须要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合理的运用才是我们生活真正的意义,也是我们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只有这样,我们的大自然才会迸发出勃勃的生机,我们才能和谐相处。
现在的我们已经遭受到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每年致癌人数的增加,每年因为各种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人数持续的增加,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已经开始向我们人人类反抗,而我们在他们面前是那么的渺小,这时,我们生命的脆弱才真正的显现出来,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所犯下的过错。但,现在还为时不晚,因为还没有到最后,我们现在补救还来得及,亡羊补牢,就是如此。假若,我们还不幡然悔悟,也许,世界末日真的会到来,那时,所有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而我们也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悔悟吧!那些依然在破坏环境的人,不要立足当下,要放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