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可持续发展论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708 王江 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网络经济的含义及特性出发,认真分析影响其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我国;网络经济;特性;问题;持续发展;策略
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引发的经济革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来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当前重要的议题。网络经济的含义及特性
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超常规持续增长现象为背景而提出的 “网络经济”、“新经济”、“e 时代”等理论与说法,然而,网络经济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实际上,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 是 Internet)基础之上,以创新为核心,以新技术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它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 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全球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信息数字化 的知识经济,虚实结合的经济,直接化的经济,全新的经济。在网络上尤其是互联网上从事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成为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利用 互联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形式。其载体是互 联网,其核心是电子商务。
1.1 边际效用递增即在传统经济下,每增加单位产量,边际成本递增,但边际效益递减。而在网络经济下,边际效用却呈递增趋势。有以下原因。
1.1.1 网络的正外部效应网络具有强大的正外部性,即网络产品的价值会随着采用该产品的网络用户数增加而增大。网络购物可以为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节省大量的成本,减轻融资压力,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创业,带动物流、支付营销等产业发展。
1.1.2 马太效应加剧即网络的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从而加剧了边际收益递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708 王江 增的局面。也就是某个网站一旦成为网络经营的强者,人们越会看好该网站,越愿意从该网站获得商品或服务,该网站的知名度会进一步提高,该网站效益将会增加。
1.1.3 加剧锁定现象在网络条件下消费者一旦通过某一网站成功购买了一种产品,获得满意与信任后他就会对该产品及网站产生依赖性,不会轻易更换产品,因为改变产品及网站需要支付昂贵的学习、比较和购买等转移成本。
1.2 公益性高于经济性
在传统经济下,企业追求利润,消费者追求满足,因此不具有公 益性。网络经济改变了这一原理,网络具有透明性,公开性,置于大 众监督之下,因而具有公益性,其大众利益、社会利益高于经济利益。网络的价值是:先服务于大众,先利他后利己,实现“双赢”。
1.3 快捷速度型
网络经济没有空间、时间的限制、信息通过网络迅速的传递到生 产者、供应商和消费者终端,人们可在全球、全天候自由交易;网络 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其发展趋势是对市场变化高度灵敏的实时运 作经济;网络经济是一种全球化经济,大大推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增强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合作。
1.4 高渗透及创新性网络技术具有高渗透性,它通过国际资本迅速渗透到零售、媒体 传播、医药等传统第一、第二产业,且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技术含义,并使三大产业之间界限模糊及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为此,还催生创造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和一些新兴的“边缘产业”,即电子信息产业。
1.5 高效型的直接经济 在网络经营中,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绕过了中间商,缩短了中间环节,这是一种“直接经济”理论,按照供应链运作,重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之间的关系,提高整体效率,降低成本。网络经济正是适应当今的新经济建立在网络上的更 高层次的直接经济。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
2.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速低下虽然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宽带用户数居世
界榜首,但是我国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还相对缓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708 王江 滞后,平均带宽资费奇高,网速平均速率仅1.774M,排名全 球第71位,在接入速率上与日韩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网络 基础设施发展慢,主要由电信垄断所致。网络信息技术的不发展,会制约网络经济的大发展。
2.2 网络安全依然严重,信用缺失 网络的安全不容忽视,CNNIC 第27次报告称2010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有45.8%,达到2.09亿人;有21.8%的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过,网络安全的问题仍然制约着中国网民深层次的网络应用发展。调查发现:89.2%的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担心访问钓鱼网站;而他们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86.9%的人会选择退出交易。由于网上安全性欠缺,很可能造成顾客网上支付的资金流失;信用缺失,网民会减少网络购物体验。互联网向商务交易型应用的发展,急需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网络环境。
2.3 网络软环境不完善,监管不力 我国网络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网络软环境不完善、具体表现为:
(1)尚未有统一的电子信息管理部门,各自为政;
(2)电子法规的欠缺,打击网络犯罪无章可循;
(3)无从监管,网络犯罪猖狂;
(4)网民观念落后,网络购物体验不多;(5)信用卡不普及,电子支付不完善;
(6)改革不深刻,尤其体制障碍严重。这些会使中国在新的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2.4 缺少网络高素质人才,很难创新 网络经济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网络运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复 合人才,现阶段,缺口最大的是电子商务人才,社会上最紧缺的是网 络技术人员和网络营销人员。从网络硬件的建设到网络公司的建立,都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网络关键设备及技术大多从国外引 进,而且由外部人员安装,这样一方面造成我国网络及 IP 成为世界 上头号攻击对象的受害国,而且网络技术很难创新。再加我国的软件 人员待遇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多年辛勤培养的人才纷纷外流,人才 缺乏已成为我国网络经济腾飞的重要阻碍因素。
2.5 传统工业落后,企业信息电子化水平低 在过去的5年中,虽然我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很快,跃居世界第二,但整体工业水平跟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708 王江 相差甚远,我们依然是世界 绝大数初级产品及原材料的供应国,大量高尖端产品及设备还得靠进 口,我们的传统工业水平仍旧落后。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传统工业高度 发展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极力提高传统工业水平,为此带动整个经 济的大力发展。我国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虽然它们接入互联网比例达 92.7%,但是大多仅限于公司内部办公方便或查找信息、或进行公司
宣传与服务等,网络尚未给它们带来效益,因为只有43%的中国企业 拥有独立网站或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以后者居多,且盈利的也 为数不多,这说明它们尚未掌握关键的网站建设及运营技术,信息化 水平低,这也会限制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经济持续发展策略
3.1 制定网络经济发展战略,实现“虚实经济”接轨我们国家要在弄清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在战略的高度,科学的制定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使现实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接轨,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大发展。
3.2 打破电信垄断,多元化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我国信息化建设很快,然而《信息化蓝皮书》指出,2010 年我国国际干线带宽水平不及香港的1/10,宽带化成为新一轮国际竞 争的制高点。宽带服务渗透率每增加10% 能够带来13%的经济增长。所以我们要努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就要打破电信业的垄 断、鼓励多元化发展,大力降低网络费用,在宽带战略上中国能够形 成合力,加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步伐,加快电子支付体系的建设与 信用卡的普及、真正带动网络经济的腾飞。3.3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促进政府对网络的服务与监管 对于网络安全,可以加强推广使用 SET 技术、公钥 PKI、电子认证与签名、双重加密技术等的大力推广使用,合理设置网络系统结
构、及时查杀病毒、防范木马及黑客和非法攻击者,加强网络警察的 监管等。防范和杜绝网络安全问题,消除网络失信行为,更需要权威 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从网站身份核验、数据传输加密等层面,形成“打 防并举、注重防范”的格局,帮助网民和网站建立起各类综合防范机 制。网络经济,政府要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工作透明 度,建立电子政府,更快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网民,从政策上鼓励网络 经济的发展,给予扶持,并监督其行为,但又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708 王江 管得过死,大力支持 网络经济的研究与开发工作。3.4 加快网络软环境建设,清除网络经济发展体制障碍 我国在建立与网络经济相关的配套软件设施方面还相对落后,在 与网络管理和网络交易相关的一些法规方面还相对处于空白。我们要 自主创新研发网络运行的相关软件,使网络经济以创新为突破口,真 正引领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发挥更大的带动效应。我们要继续出台《电 子安全交易法》《电子商务诚信法》《网络犯罪法》《反网络不正当,、竞争法》《网络知识产权》及《网络税收》和《网络隐私法》等法律,法规,使人们在界定法律责任,保护个人权力及防止网上犯罪等具体 问题上有章可循,防止网络经济运行环境方面存在漏洞,增强人们对 网络的信任感,推动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还有,要清除我国网络经济发展中的人为限制信息流动速度、设置体制障碍的做法,政策制定部门要打破部门垄断,抛开决策部门的利益,考虑网络经济政策的合理性,这样制定的政策才顺应我国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3.5 加大网络高素质人才的建设,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高素质人才是发展网络经济的必要保障。美国新经济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利用技术人才的结果。根据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情况,在深入分析和认识网络经济发展对新世纪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才是推动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的人力保障。3.6加快传统产业网络升级改造、构建网络经济创新体系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传统产业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只有在传统产业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巨额的投资资金才会寻找能够带来更高回报率的新产业;另一方面高度发达的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了成长期所需的市场容量,使投入和市场能够紧密结合,从而使新兴产业能够顺利成长壮大。因此,网络经济将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的共同发展中实现。二者的发展不是此消彼强,而是一个增量调整的过程,对于我国来说,在推动信息和网络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同时,要建立信息企业间的创新网络,各行业、各部门之间按照 供应链体系运作,协同合作,实现共赢。必须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走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之路,极力提高网络信息水平。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反思
摘要:
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念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针对旧的发展模式的缺陷,而在这一新的战略构思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通过对发展观念中人的主体性、伦理观以及极限意识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哲学层面上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主体性 伦理 极限
传统的发展概念是按照经济的增长来定义的,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认为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是国民生活幸福的象征。于是在50-60年代出现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增长热潮”。然而,经济的增长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对发展观念本身进行反思。1992年5月,全世界各国首脑在“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再次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实上,“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在这一观念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本文试图从分析旧的发展观出发,以哲学的视角反思“可持续发展”观念中的哲学内涵。
(一)世界历史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虽然人的活动受一定的客观条件与历史必然性的制约,是在既定的、由前辈所创造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下进行活动的,但是,人又具有自由、自觉、能动创造的本性,能够在认识外部必然性和由自己的活动所构成的社会运动规律性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进行创造性活动,改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
面对着当代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困境和危机,有些人把其原因归罪于人的主体性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认为只有人类放弃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回归自然”,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实上,造成这种困境的,至多只能说是在传统的发展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那种片面发展了的主体性。由于传统的发展观混淆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片面追求物质财富,把人变为实现增长的工具和手段,造成劳动者的畸形发展,成为马尔库赛描述的“单向度的人”。在这种发展观的影响下,单纯的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了这种主体性只有动力机制(无限占有物质财富的欲望)而没有自我约束机制,因而是一种“放任”的主体性;由于它既没有对自身活动的外部限度的认识,因而是一种“盲目”的主体性;由于它缺少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规范机制,因而是一种“自发”的主体性。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主体性。而人的高度发展的主体性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自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对外部自然界的整体规律性有清楚的认识,对活动的限度有清醒的认识,对自身活动的后果有预见性意识,对自身能力有规范性(道德)意识。这种主体性不仅不是造成当今人类困境的原因,而且它正是解决这些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前提。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自觉的未来价值目标导引下,自我选择发展道路、自我设计发展模式、自我调控发展秩序、自我规范发展行为的自觉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的发展,即人的素质的提高。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明确提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的重要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在1994年10月召开的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我国领导人明确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个生活阶段上的发展,是个人、社会、自然之间某种和谐关系的构成,它保证人的潜力的得到充分发挥,而又不使社会或自然受到损害、掠夺或破坏。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也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或能力成长的过程,它包括:(1)基本需求的满足:可分物质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它是人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2)素质的提高:包括身体、心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它们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潜力的发挥:是指人认识、理解和有意识干预现实世界变迁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而可持续发展对人的主体性要求则来自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决定的。社会发展激励着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人本身的发展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精神的历史条件,决定并影响着人的发展。一个人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发展了自己,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决定的,这是一个双向同步的统一的运动过程,其统一的基础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人在社会实践中改造社会,发展社会,同时也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2、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手段和目的。既然人和社会是互相决定、互相促进的,因而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发展,都必须把对方的发展作为目的,自己的发展作为手段,这样才能促进双方的同步发展。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也就没有基础和条件;同时,整个社会的发展恰恰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来促进社会发展去实现,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人通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保证。
3、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主宰,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等,都是围绕着以人为中心运动的,任何发展离开了人的参与都无法实现。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都是为了丰富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促使人的全面提高。共产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面向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观。只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才能使人对于自己的存在状况和价值倾向做出中肯的评价,以积极的态度直面所处的现实环境,确保人的主体性得到最大发挥。
(二)从传统的发展观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中可以看出,它是建立在“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这样一个哲学信念的前提之上的。在它看来,只要是发展就比不发展好;发展的快总比发展的慢好;发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传统发展观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的更快,而对于“为了什么发展”和“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一个目的论、价值论的问题却毫不关心;社会发展理论也仅仅被看成只是研究社会如何发展的科学,却忽视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另一面,即社会为了什么发展这一价值论、目的论问题。
人们之所以本能地相信“发展是天然合理的”,是有其人性基础的。自然界不能为人类提供现成的生活资料,人类只有依靠对自然界的改造才能生存。离开了发展(其中基础是生产力、经济的发展),人类便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这样,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一种自足的目的,它本身也就成了一种不可评价、也没有必要评价的东西了。这种观念在生产力不太发展的历史时代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那时,人类面对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满足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问题。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需要本身也随之发展,持续不断地、日益增长地创造出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需要对象及实现方式。特别是到了现代,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的需要也呈现出几何级数上升的趋势。正是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了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然而在由人类自己亲手造成的各种困境和危机面前,人类面对的主要任务已经是如何使我们的发展持续下去、以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生存下去的问题。
因此,发展并非是天然合理的,对旧的发展道路的反省和重新评价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哲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合规律的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尺度的价值评价和伦理规范。因为发展的规律性只是决定了事物未来变化的可能性,即决定事物未来“能是”什么、“能成为”或“不能成为”什么,而不能决定事物未来“应是”什么或“应成为”什么。“能是”是一个多种可能性的总和,而其中符合主体的价值追求的才能成为“应是”。从逻辑上说也是如此:事实或规律要能够有效地充当主体行为的理由,就必须以某个价值判断为前提。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相继出现的诸如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技术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等伦理学科,就是建立在对人类发展的价值评价的基础之上,尽管这些学科本身有其不足之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贡献,那就是它们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种新的伦理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在实践中“能够做”的,并非一定是“应当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发展本身向伦理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我认为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史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和谐论的思想,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则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当然这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混沌式感悟。近代以来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看来,人类中心主义无疑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因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
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世界历史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是理所当然的价值中心,世界历史的中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中心。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寻求所谓“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显然混淆了存在与价值两个层次的意义。自然先于人类,存在比价值更具本原性;但存在具有价值只是对人来说才存在,是人通过实践赋予存在以价值,价值余人不可分,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只有在多极主体的实践关系中才能产生价值。然而,我们在坚持人类中心论的同时,必须注意不能脱离人的实践关系,把人理解为一个抽象的无差别的类或整体。根据马克思的实践观,社会是多极主体实践的产物,人类由具体的不同个体及个体群即多极主体组成。作为每一极主体的个人或个体群都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而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只有一个。个人或个体群在这唯一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时不应危害其他极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即不能危害人类唯一的生存环境——地球。这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对自然的保护不是为了自然的价值主体地位,而是为了作为多极主体的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自然界不再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看作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员,与之和谐相处。
2、现代与未来的关系。现代与未来的关系是关系到发展的方向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正是传统的发展观念中所缺乏的。传统的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片面的经济增长观,它把社会的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把经济增长过程片面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过程,毫不顾及自身发展过程及发展结果对后代人发展的影响,缺乏在发展过程中所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感。在这种片面的传统发展观的鼓励下,市场经济的主体(个人与企业)的短视效应——即一味地追求当前的利益最大化——是造成当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则内在地包含有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时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的价值标准,这也是社会公平理念的一部分: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环境权利,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消费,而剥夺了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这一代人要把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维护自身环境权利的同时,也要维护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三)传统的发展观认为,经济的增长和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是没有极限的。这种“增长无极限”的信念,支配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索取,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反过来,这些成就的取得也更加坚定了人们的这一信念。
然而,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的这种信念开始受到怀疑。60年代末,美国的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其含义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是地球,它犹如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小船内的有限资源将被开发净尽,消费后的废物将把船舱完全污染,到那时人类社会就会崩溃。1972年3月12日,以米都斯为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计划小组完成的《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在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公诸于众。报告用大量的数据和简单的逻辑,论述了地球有限论:社会经济增长的五种趋势(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人口剧增;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呈指数增长,由于地球的容积是有限的,人类向自然的扩张必然有其限度。如果当前的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就必定会使社会从自然界和人类两个方面达到极限,从而引起灾难性后果。这个被西方报纸称为“七十年代的爆炸性杰作”的报告的意义,并不在于它为人类开列出一个危机时刻表,因而这些危机是否按其列出的时刻表到来并不能影响其价值,报告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向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增长无限论”的观点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这正是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确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立论之本。
正因为如此,这种新的观念一产生就被旧的发展观作为悲观论的典型代表进行猛烈地攻击。其实报告只是向人们发出了一种警告:如果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话,在今后几代,我们这个小的星球就将达到人类扩展的极限;而如果我们约束增长、改变增长目标的话,还来得及避免最终的灾难。我们说增长是有限度的,只是说增长必然要受到一些内在的和外在的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构成了增长的限度。如果我们不把这些条件作为发展的内在参数来确立我们的发展目标的话,我们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其中主要的限制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的经济增长必然要受到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限制。自然界整体结构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支持系统,因此,它构成了经济增长的绝对限度。我们的经济增长,应当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以维持整体平衡和稳定的限度内的增长。为此,我们必须节约利用地球上的非再生资源,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费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对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应当以天然的动植物自我生长和繁殖的“速率”为限度,把我们对它们的开发速度保持在它们的自然生长速率的限度内,我们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同样,虽然说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给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然而这种修复能力并不是无限度的。如果我们
对它们的污染超过了它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就必然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从而危及人类生存。
第二,我们的经济增长必然要受到人类自身能力的限制。如果只是从可能性上说,人类能力的发展具有无限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人类的实际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人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不过是一种可能性的假设,靠这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想象: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开发新能源,消灭污染源,控制人口增长,修复生态平衡等等。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在社会发展达到地球承受能力的最高限度之前,我们的技术和资金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与那种仅仅在可能性上寄希望于人类技术的无限增长来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相比,还是立足于人类能力在现实性上的有限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可靠一些。
第三,人类的生命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度的。人类生命的功能结构是在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中最终形成的。从那时起到现在,人类的生命功能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变化不超过两万分之一),但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人造环境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理论上说,当一个物种的生命功能结构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又来不及做出基因调整时,就可能引起这一物种的灭亡。人类也是生命体,不可能超越生命规律。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人类的生命机体能够承受这样巨大的环境变化吗?我们人类在生物学上所能承受的巨大环境变化有没有一个限度?其实,我们现在早已在承受环境变化的恶果了:癌症、心脏病和其他种种所谓的“文明病”正是由于现代人生活的环境不同于当初人类进化所要适应的环境造成的。其次,人类的生命功能结构也越来越与人类的不断“进步”的生活方式相冲突。我们生活方式的“进步”方向是:一是耗费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二是越来越少地消耗体力。这两点相结合,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各种“文明病”的产生和生命活力的降低。
因此,如果我们不理智地限制自己的行为、不对经济增长设立内外限度的话,终将会自食苦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树立经济增长中的极限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概论论文
论文题目: 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
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斯帕思认为 :“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一一尽可能接近‘零排放 ' 或‘密封式 ', 工艺方法一一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
我也认为,只有科技才能更好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科技发展不仅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对自然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找到低碳的解决方案,但同时需要有立竿见影的效益,通过开发更多的低碳技术,包括通过水、电等各个方面技术的开发,实现最大可能的节能增效。
先从传统产业谈起:
印染业:从纺织工业整体情况来看,染整行业依然是纺织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落后、高能耗的染整生产方式,也没有充足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为此,最大限度地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将成为今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印染行业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印染(化工)工业园、采用自动化程度高、耗能低、排污少的先进设备和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是今后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点。
汽车行业:“品质、安全、环保”这三个核心价值观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石。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可以开发混合动力,提高燃油效率,创新过滤系统,使用DME可再生燃料,天然气和沼气发动机开发,生产可回收的产品。
在这些方面,沃尔沃集团走在了最前面。2006 年 3 月,沃尔沃集团推出第一款采用混合动力解决方案的重型卡车示范车。2007年,沃尔沃集团已率先开发出七款不同替换燃油的二氧化碳零排放卡车,它们的动力来源于可再生燃料,这证明了二氧化碳零排放运输并不是空想。2007年,集团在比利时根特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二氧化碳零排放卡车生产工厂,并计划逐渐将全部生产基地都改造成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工厂。2010年,沃尔沃客车公司首次推出Volvo 7700系列混合动力客车以及Volvo B5L型混合动力双层客车。采用混合技术可减少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35%。同年,沃尔沃卡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的卡车制造商。第一批沃尔沃商用二甲醚卡车在瑞典公路运输业投入使用。
新兴产业方面:
ICT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信息通信技术(ICT)正在发挥其前所未有的变革力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将我们推上低碳经济的轨道。打造低碳经济,实现变革型、而非增量型的改变。比如,用视频会议取代的空中商务旅行、智能电网改变获取和使用能源的手段、城市规划也将转向低碳。随着数据流量的日益增长,ICT产业需要提高网络能效,以减少其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所占的比例。今后十年,绝对能耗预计仍将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用户数量会增长近三倍,而数据量也会随之增长近千倍。不过,研究表明,网络能耗的增长与数据流量的增长所遵循的并非是同一路径。相反,由于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改进,加之3G/WCDMA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产生数据流量(kWh/GB)所需的能源反而显著下降了。提供网络能源优化(NEO)服务可帮助运营商实现最大的用户流量,同时还可减少能耗。
在这个领域,爱立信做的很不错,爱立信一直在全球倡导善用ICT解决方案的变革力量,以应对全球性的能源、环境和社会挑战。
核电站:
反应堆是通过受控的链式裂变反应,将核能缓慢地释放出来的装置,是和平利用核能的最主要设施。为了实现核能的进一步发展,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核科学家正在研究与发展先进的核反应堆,进一步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我国目前正在研发多种先进反应堆。例如,由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发的高温气冷堆具有安全性好、发电效率高、用途广等诸多特点,其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已于2003年1月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目前正在建设更高功率的商业示范核电站;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正承担具有非能动特点的大型先进压水堆的研发工作。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使得其位于福岛核电站的多个机组相续发生爆炸并导致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泄漏,增加了人们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也给当前世界核电快速发展的格局增添了变数,例如,德国就及时搁置了其延迟多座核电站使用寿命的议案讨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发生事故的福岛核电站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采用的沸水堆被认为是第二代(或一代半)堆型,相关设计及电站辅
助设备相对较为落后,因此在破坏力极强的地震及海啸作用下发生较为严重的事故。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对核电安全性的进一步重视以及核电技术的快速进步,世界上运行的老旧堆型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未来核电将转向新一代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先进反应堆,人们能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享受核电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可持续发展战略孕育了无限商机。
随着环保、低碳、节能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给检验认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未来有待发展的新兴检验认证服务领域,首先是食品、药品、化妆品、营养品等。拿化妆品来说,对其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控的关注度很大。在这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质量和功效的监控仍不够。其次是环保、低碳和新能源,以及职业安全卫生健康、化学品安全评估、中国消费品零售市场等。此外,我国的网上贸易已经越来越多,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但由于网上交易不能面对面,所以对网上产品质量的监控也需要检验认证业提供。作为全球领先的质量和安全机构,lntertek天祥集团在这方面做的很出色。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中国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
第四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
题目:关系
姓名:程玉琳
学号:2011020657
学院:文法学院
2012年2月
浅论人、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浅论人、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今人口过剩,资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当代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现状,针对人、资源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协调人与资源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资源与环境 关系 和谐发展
人寓于资源,环境中,三者一直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系统。人是系统的主体。所谓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
一、对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认识
(一)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系内涵
人类不仅是社会的人,同时也是受自然环境限制的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尊重生物,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在发展社会经济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二)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类长期习惯于以“大自然主宰者”的地位思考问题,对大自然的索取能力和数量大增,加深了人与自然资源再生的长期性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矛盾。矛盾结果产生了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这些严峻问题的产生,实质上也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使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整体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这是我国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唯一战略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是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人、资源与环境寻求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之所以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有其必要性的。第一,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第二,人、资源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挑战。人类在各种挑战当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第三,促进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科学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第四,人类对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深化。
二、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作为正需要大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大力耗费与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毋庸置疑了。现今发展不得不考虑人,资源,环境的制约。
1、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因素造成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庞大人口造成的数量制约和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下造成的质量制约。人口数量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困境。人口的大基数首先造成的人口的供养问题。其次人口的高消耗直接导致资源的急剧耗费。
2、资源问题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人面对的是这样一幅资源分布图:各种主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和50%。与此同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预测: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已有1/4的品种供给不足,另有1/4的品种濒临短缺,其中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的15种矿产资源中有7种──石油、天然气、金、铜、钾盐、铁、煤──存在着储量不足和资源缺口,二次能源(石油、天然气、煤)国内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差额到2010年达到8%-10%;中国的617个城市中已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如无重要变化,2010年全国的缺水量达到7000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其中绝大多数是人工再生林,原始的自然林地几乎殆尽;全国累计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1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土地沙化面积平均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草原退化面积高达9,000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的1/3以上。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许可以乐观地寄希望于通过资源进口解决暂时的短缺,但是在全球性的资源短缺背景下,中国对资源需求量的剧增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粮食、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巨额采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严重关注。
3、环境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攀升加之人类无休止的资源发展开采直接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生态危机已经超越局部区域而具有全球性质。
全球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损失。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而每年全世界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低于2.5万亿美元。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加上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失衡加剧,环保问题异常严峻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普遍化、深化和尖锐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成为迫切的需要,人类正迫切地寻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关系。
(二)和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在促进人、资源与环境间的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上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构成严重障碍,要破除这些障碍,解决问题,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指明方向,原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第一、就社会公众方面,认识能力的局限,对自身行为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 会影响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见,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没有清楚的认识。
第二,政府方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无视对环 境的破坏,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各级政府在考核官员的政绩时,仅以GDP的增长与否为准,从而造成各地为发展经济不择手段,但环境却遭到极大的污染和破坏。有些发展项目的不计后果直接导致资源环境不可估量的损害。
第三,在科技方面,我国的资源储备本来就不丰富,并且多数矿产以伴生状态存在,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不够、投入不足,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巨大的浪费,给生态环境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在开采中,很多伴生矿被舍弃,这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且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第四,在政策方面,由于经济建设一直放在首要位置,各级政府没有把环境问题纳入工作计划中,在制定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更没有在政策上对环境保护给予必要的保障。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三、促进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可持续发展发展意识
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号角,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在基本上是一致的,它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思维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待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协调发展”是发展的核心,“文明发展”是发展的境界。
(二)健全法律法规,推进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在依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一些新兴得 环境问题尚未认识全面且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必须强化执法机构的执法能力和执法力度。
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也必须寻找健康的发展模式,一是要保持稳定的增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二是要适应社会需求。经济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更新、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数量的增减,都能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满足居民的需求发展。
(三)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寻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先导作用是调整人、资源与环境关系,实现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关键。
实施可持续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变粗放式资源消耗为集约式资源消耗方式,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电、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再循环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对资源采取可持续的利用,这里包括了非再生性资源的有计划、节约使用;替代性资源的发掘与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在性资源的保护;新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四)合理编制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加强人自身的合理再生产
国家应尽快统筹全局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明确不同区域的经济主体功能,并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落实,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全局角度处理好保护、开发、治理与建设的关系将区域或流域经济综合开发整治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各城市发展的建设规划中应该得到充分体现。
人自身的合理再生产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口规模的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目前和将来的生态及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也要考虑到人口结构的合理比例和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关系,考虑到为后代选择人口增长方式留有回旋余地。二是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人的体魄,提高人的能力,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从而使人具备更为良好的、更为全面的自然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条件下既具备强大的创新和生产能力、又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性生物。
(五)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一种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人人保护环境的氛围。二是向人们警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三是在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让全社会都明确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更不是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总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费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人类社会要想得到长时间高效率的发展,必须认清人、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寻求更好的和谐发展才是良策。
参考文献
[ 1 ] 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 2 ]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 3 ] 宋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A].载于陈复.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C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4] 欧亚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2007. [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名词解释[S].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6] 路甬祥.关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环境保护杂志,2005,(03). [7] 李周.中国环境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8] 连玉明.中国国情报告2003[R].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9] 孙广来.资源与环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10]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9-3-24.
[11] 于 新.我国可持续发展资源战略的哲学分析[J].吉林地质,2010.03 [12] 黄顺基,吕永龙.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M].北京:改革出版社,2010
第五篇: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现阶段世界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
二战之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允许经济发展;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到独立的发展轨道,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如前例中的美日已进入高度工业化阶段)。到了六七十年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比如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等。
当今世界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2.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4.水荒制约发展,影响生活;5.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7.人口爆炸,危及自然生态及环境;8.有害人工化合物泛滥,贻害人间;9.有害废弃物的转移,贻害世界;10.残留物质,伤害环境。
二、我们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 体,自然界是客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盖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部。因此,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确立也是有范围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确证,一是从存在论(事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 界中其他存在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一份子或一个 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其他自然物之间难以区分谁为主、谁为客关系。二是从价值论(价值)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在物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然而又超越于自然,人可以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同时,人还具有认识和改造自身的自觉性和能力,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 改造。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构成的“主—客”关系中得到确证的。但是,人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证明,即使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人类的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体性,“由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不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概而言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体客体化;(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实现客体主体化;(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而言,人具有目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值。因为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证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所赋予的。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对人作为目的及其实现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实现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确定了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
三、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 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这几个关系可以分为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 1.在认识的层面上。第一,正确认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这里的目的和手段的含义是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对达到此目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手段。那么,人与自然关系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与手段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终极、抽象的意义上,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 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界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条件;从当下、具体的角度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则表现为互 为目的手段的关系,即人们活动(认识和改造自然或认识和改造自身)的目的所指,有的 是为了人的某种利益需要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也有的是为了保护自然以维护生态平衡而 转变人的某些观念或对人的某些物质欲求进行限制。正是人与自然之间在具体时空中的 互为目的手段的相互作用,使人类得到发展,也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进而实现自然界 演化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持续。正是人对自然在具体时空中的互为目的手段关系,构成 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是人对自然物负有道德责任的现实基础,也是“环境伦理”的 存在根据及其作用范围和限度。必须指出,当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目的时,这 个“目的”仍然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的的“手段”,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必 然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第二,正确认识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观,既 是工业文明的观念基础,又是它的意识产物。其基本特征是把人类理性“分化”、“片 面化”,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中夸大理性作用,蔑视非 理性的地位;在理性自身中片 面强调科学理性作用而忽略价值理性的意义,而且又把人的科学理性过度“工具化”,看不到理性的价值性一面。这种过分相信理性特别是工具化了的理性作用的结果,就是 把人变成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自然界则成为理性任意“征服”的对象。而 “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把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人为地、无原则的“泛化”,把本属于人的 理性和非理性人为地“推广”到整个自然界,进而又把本属于自然物的固有属性加以“ 人性化”描述和理解,再“强加”给人类,这是对人的理性的另一种歪曲。因此,坚持 可持续发展观,必须科学、全面地理解人的理性,把理性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人的意识 中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就是要从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统一上认识问题、评价事 物。具体地说,对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既要进行科学和技术上的分析与 理解,又要进行价值和意义上的判断和评价,尤其要重视科学技术自身包含的人文意蕴 和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道德价值。因此,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 的关系来说,重要的不是“技术选择”问题,而是“价值判断”问题。
2.在实践的层面上。第一,正确处理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 然和谐同人与人和谐的统一,对可持续发展而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核心”,人与人 的和谐是“实质”,“核心”是由“实质”决定的。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围 绕“核心”,更要抓住“实质”,要把改造自然(注:改造自然内含保护自然之意,而 且两者常常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和改造人联系起来,而且要把改造人放到首位。这是 因为,人作为主体,而其他自然物是作为人存在发展所必需的“环境”身份而存在并获 得价值意义的,离开人的纯粹自然物、自然生态的存在及其自身的和谐、平衡,是靠各 种自然力自发地、无意识地的相互作用中自然生成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生态问题”,一切“问题”都与人相关,都是人的存在及其活动使然。这里顺便提一下,如果按照 人以外的自然物、自然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利益”、“权利”和“内在价值”的观点 推论,人类今天面临的“生态问题”、“环境危机”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人的活动,其他生命体、自然物也都必须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正确处理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关系。马克思在说明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时指出,动物只能按一种尺度即物的尺度进行生产,而人的生产活动则可以运用两种尺度,“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对人的活动而言,所谓物的尺度就是指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及其固有的属性、本质、规律 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人的尺度主要指人的利益需要对人的活动的“决定性”。在人的活动中这两种尺度都起作用,但作用的性质不同。也就是说,在人的活动中物的尺度对人的活动的展开、活动的方式、内容和结果起制约作用,而人的尺度对人的活动的展开、活动的方式、内容和结果起着决定作用。换言之,对人的活动来说,物的尺度是它的“必要条件”,人的尺度则是它的“充分条件”,人的活动中的两种尺度,物的尺度不可无,而人的尺度更根本。因为物的尺度作用也就是物的价值的体现,它是由人的 需要规定的,如果某物与人的需要无关,则根本谈不到有无价值的问题,也不可能在人的活动中发挥尺度的作用,同时物的尺度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物作为尺度运用得是否合理适度也是由人来把握的。在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观,把人的尺度绝对化而忽视物的尺度作用,把人的利益需要片面化、单一化而取消了人对 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消极地吸取因人们活动造成的“生态问题”的教训,夸大物的尺度作用而否定了人的尺度对人的活动所具有的终极规定性,进而模糊了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界限,否定了人的活动的终极目的与价值取向。以上两 种尺度的关系告诫人类,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进而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正视物的 尺度的存在,重视物的尺度的作用,要善待自然界、珍爱生命,用伦理眼光和道德态度 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则就会受到“大地母亲”的善意惩罚。这就要求人类在衡量 评价自身活动时必须坚持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双重标准”,比如在评价社会发展进 步水平时,既要有“经济”指标,又要有“环保”指标,这样才能在认识上把可持续发 展观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区别开来,在实践上真正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为,对人的活动来说,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 在坚持人的尺度具有终极意义的前提下,把两种尺度整合统一于人的活动中,以确保正 确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惠,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服务。
四、9项战略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以封育为主,退耕休牧还草。
(三)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
(五)因地制宜地保证粮食供需平衡。
(六)发展工矿业,推进城镇化。
(七)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防治污染。
(八)实施少生快富的人口政策,消除贫困。
(九)抓紧前期工作,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