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时间:2019-05-14 08:2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第一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能力有限,也就能写这样子的了吧。。你凑合着改改应该能过。。

哪些需要加什么我都有用红色标注。自己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写一点、、然后就是目录。你自己弄一下把,我不会弄目录。我哥哥他们弄得目录一点就链接到相应的地方了。我真心不会弄啊~~ 前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么个写的,我就写上了。

好吧。

早就写完的东西因为木有电脑发给你,所以晚了。。

呃~就这么的吧。。

有撒不懂得你再问我就行。。今天我一直能用笔记本上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

旅游是一种空间活动,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针对旅游业的现存状况,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性,随着旅游环境容量,我们将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旅游,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旅游规划

旅游业随着旅游的兴起而产生,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对有关旅游业、现代旅游、我国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重新定义。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好的研究,对今后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目录:

0.前言 „„„„„„„„„„„„„„„„„„„„

„„„„„„„(页码)

1.旅游业 „„„„„„„„„„„„„„„„„„„„

„„„„„„„(页码)

2.现代旅游 „„„„„„„„„„„„„„„„„„„„

„„„„„„„(页码)

3.旅游资源 „„„„„„„„„„„„„„„„„„„„

„„„„„„„(页码)

4.我国的旅游资源 „„„„„„„„„„„„„„„„„„„„

„„„„„„„(页码)

5.旅游开发 „„„„„„„„„„„„„„„„„„„„

„„„„„„„(页码)

6.旅游规划 „„„„„„„„„„„„„„„„„„„„

„„„„„„„(页码)

7.旅游保护 „„„„„„„„„„„„„„„„„„„„

„„„„„„„(页码)

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页码)

·前言

旅游是现代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需求,现代旅游的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影响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对地球生态的影响逐渐加深,旅游目的娱乐化,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二十一世纪,旅游逐渐的被“食、宿、行、游、购、娱”所贯穿,旅游活动被这六项贯穿,这六项也成为了现代旅游的“六要素”。

“食、宿、行、游、购、娱”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各个相关部门都为旅游业所服务,与旅游相关的服务部门就逐渐形成了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就是所谓的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的的经济、文化发展起这积极的促进作用,故其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既然有了旅游也得发展,则随之就有所对应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则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成功与否。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彩,类型是否多样化,供旅游者观赏的旅游景观和旅游景区的合理开发,需要我们确切的了解旅游资源,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性。

旅游业兴旺的发展,则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注重旅游开发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对社会文化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旅游活动对的不合理开发保护,则不仅仅降低了旅游质量,还影响生态环境。所以旅游规划是促使旅游业合理发展的主要纲领和蓝图,是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旅游保护是对现代旅游产生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协调。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的不合理的应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使人们开始思考现代旅游开发该怎样协调发展。针对一些特定的旅游环境,有不同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包含各个方面。我们所生活的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全球关注的问题。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随之而来的与生存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针对旅游业以及其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我们现在研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就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门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产业,它不仅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1.旅游业

旅游活动的发展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古代社会就有。古代社会的旅游,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只在限定的时间、地点、限定的人群中才有旅游。现在旅游业可以通过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说。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而广义的旅游业,除了专门从事旅游专业的部门外,还包括了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各个行业。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2.现代旅游

旅游生活自古就有,在古代社会中,旅游活动仅仅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且没有固定的为旅游所服务的企业。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经历了产业革命而使经济大发展的英国,首次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便诞生了旅行社。

自此以后,旅游业便在旅游的活动数量和旅游的普及程度大大的提高,旅游服务再次同时,也变成了商业化的一种产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局势日益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出行旅游欲望日益增强。这样的普及化,便出现了我们所谓的现代旅游。

(一)现代旅游的特点 ①旅游主体大众化:

这是现代旅游最突出的一个表现,他与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旅游都不相同。此时的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了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发达国家的居民出游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国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百分之六点起,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更是高达百分之十一。由此可见,旅游的主机大众化。②旅游形式多样化:

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受教育程度的大大提高,旅游者的需求则更加广泛化。旅游形式多样化。在 基础的度假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之上,又产生了农家旅游、文化旅游(例如:参观革命纪念地、以“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探亲访祖的寻根旅游),田园旅游等等。这些都在进一步加大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扩大化:

尤其在二十一世纪,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路途逐渐扩大化,促使旅游空间也逐渐扩大,最初的内旅游到了现在的跨国旅游。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旅游空间进一步扩大。④旅游目的娱乐化:

历史上的旅游,多是公务出游,而现在旅游则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据统计,以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旅游行业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旅游的目的也逐渐的娱乐化。

(二)现代旅游的六大要素

“食、宿、行、游、购、娱”成为了现代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外出旅游,首先则考虑“食”和“宿”,旅游的转移也是由“食”和“宿”开始的,进行以“食、宿、行、游、购、娱”为目的的空间转移。

旅游的六大要素,“食、宿、行、游、购、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可以以香港出行旅游为例,结合购物、娱乐、出行、吃、住为一体的“购物天堂”)

(三)现代旅游和经济发展

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食、宿、行、游、购、娱”,在广义的角度上来看,他的涉及面非常广泛,许多行业都必须为旅游者他一共相关服务,所以,现代旅游拉动着经济的发展。·3.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必备的一项基本因素,同时也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旅游业能否顺利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什么是旅游资源?笼统的说,就是在我们所生活的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吸引旅游者的东西,可以被旅游业的发展可利用的资源。旅游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环境都有一定的效益,所以旅游资源在旅游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①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以及天象与气候景观。

② 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括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

还有某些风景游览圣地,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具有旅游价值且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资源的特性

旅游资源如果要使旅游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则旅游资源有更多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特性。

① 多样性:在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界中,旅游内容和旅游空间多样化,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② 可创造性:时代在发展,二十一世纪中一些科技方面的资源,也成了旅游者开始追逐的资源。

③ 非凡性: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因此,旅游资源具有一种非凡的特点。这种非凡的特点月突出,对读者的吸引力越强,则其旅游空间也就月广泛,开发价值也就越高。所以,非凡性又是可以促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音速。

④ 永续性:大多旅游资源在各方面上都可以反复使用,于是,旅游资源便有了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特点。·4.我国的旅游资源

中国地域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包含了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悠久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姿的生态环境。

例举中国的旅游资源,以中国的旅游资源展开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论述”

·5.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就是指人们为了发掘、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这样的发展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在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着许多重要的问题。例如: ① 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形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

② 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

③ 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所以,旅游业的开发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有许多。为了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旅游开发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6.旅游规划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更好的规划,才可以促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旅游业涉及了许多行业,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则更加需要考虑较多的因素。例如,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紧急因素等等。

旅游规划首先则要考虑旅游资源的规划,旅游资源规划好,则需要考虑交通条件、住宿条件、旅游设施等等,最后则需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举例某地旅游规划的具体事例)·7.旅游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规模的旅游发展促使在环境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受到了破坏。现代旅游的状况,不得不使我们去思考:怎样才可以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呢?

当然,要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则要先使旅游开发和环境相互协调。所以,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应该做好旅游环境保护,这样,才能最终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开发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旅游开发,总会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随着这些负面影响,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一些问题也逐渐产生。

① 污染:旅游者的不良习惯,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以及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垃圾、污水也会对旅游环境造成污染。

② 生物:旅游活动有时会干扰一些野生动植物所生存的环境,这样,就会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

③ 破坏: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会改变其开发前的构造,对其开发前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地表的形态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旅游的环境容量

在旅游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 词。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生态容量(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指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

① 旅游河里容量:食指旅游最佳也就是最适合的旅游活动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处于最佳状态,适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② 旅游极限容量:是指旅游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对于旅游业来说,达到了极限的容量,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不适合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旅游环境的保护

就旅游环境保护,我国早已开始猪病,并从政府、立法机关、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研究专家等方面出台了各项政策。① 政府:建立排污处理设施,倡导绿色旅游,建设环境保护区。

② 立法机关: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③ ④ 旅游开发商:禁止破坏各类环境。

旅游研究专家:平定环境容量,研究旅游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举列环境保护)·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增长和发展,逐渐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背道而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牺牲生态环境,去换取经济文化的增长,这种做法短期内降低自然资源的恢复和自净能力,长期内则会导致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等,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所以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针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而提出的一种人类发展的全新战略。一九八零年三月五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起呼吁:“必须研究就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但是在当时,并未得到积极的响应,人们还不知道这样对环境的危害,还未察觉到危机所在。直到一九八七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之后,才在世界各国中掀起了持续发展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浪潮。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及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又要使生态环境和资源得到保护,不对将来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提出之后,全世界各国广泛实施各种政策,“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各个方面的阐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 的话题,开始由全世界各国的人们来完成。“可持续发展”正在逐步实施且逐步被完善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我们展示了一点重要因素,那就是“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间的间应当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文化经济和的社会的基础上,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来发展文化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旅游业所具有的两重性决定了旅游业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因为旅游业虽然能够带动和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同时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为环境带来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旅游业迅猛发展,是否可以和环境协调统一呢?所以,建设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全面的、统一的、协调的、发展。旅游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一种无形却极为脆弱的相互平衡的关系。

第二篇:浅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浅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进步,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自然 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 旅游 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惫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醉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往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目录]

1、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4页

2、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第4页

3、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4页

4、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5页

5、总结

第6页

6、参考文献

第7页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引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旅游可持续发展即所谓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要求;并且通过现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在确保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的同时,实现旅游经济、社会效益和审美需求的发展模式(WTTC1997)。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而不得不控制当前。环境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基础,保护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保护是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保护就是发展。本文揭示了旅游与环境之间的一般关系,提出了处理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中国可持续旅游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指出了我国旅游业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途径,对中国未来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表示了充分的信心。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一、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 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指;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公道使用并且进步自然资源基础,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进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世行在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也指出:建立在本钱和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发展和制定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进步。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基础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关键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旅游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避免旅游资源的被破坏和枯竭。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因此,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保护及其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在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

二、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一)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经济、治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猜测公道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 企业 ;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要加强宣传 教育,进步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往,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很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题目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甚至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活动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很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给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

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采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进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尽,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三)旅游资源治理体系不完善

旅游景点“超负荷”工作屡见不鲜。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治理部分之间,普遍存在治理职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治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轻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中。

尽大多数的风景区在五

一、国庆等旅游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负荷”工作。景区游人接肩比踵,空气污浊,旅游质量大受影响。我国古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HO和CO[,2]的含量持高不下,很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还有很多奇山异洞、秀水珍木,也因过多地被人类光顾而面目“狰狞”。

(四)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

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云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缅甸逃跑,就是窜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座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仅剩下长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市,到1987年只剩下70.29万亩;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洪湖水面。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贸易、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题目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封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3.城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活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出立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治理措施。

(二)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进步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熟悉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进步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进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处。

(三)完善旅游资源治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治理部分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治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治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分应留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治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更多地采取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通过客观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种优惠贷款、赠款、补贴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游环境题目解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

五、结论

总之,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产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我们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促进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留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迎接更多的国际旅游者,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应有的贡献。保护旅游资源、创造优美的生活娱乐环境,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黄辉,《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

4、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6、翟新生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财经研究》,1996年第12期。

第三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十分活跃,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目前公认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在于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然而,由于旅游业“起飞”速度较快,在短短几十年内就一跃成为全球产值较大,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类型,因而对人类经济和思维方式的冲击过于迅猛,致使人们无暇思考发展旅游业的方法论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受趋利动机驱使,将旅游业发展简化为数量型增长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进而引起旅游破坏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对其采取措施,将会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措失。随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针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采取保护和发展措施,全面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发展旅游业。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发展趋势

实现途径

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战略。而这种战略的提出,却是人类在饱受生态恶化,资源濒临枯竭的报复下,痛定思痛才得以出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而出现。

目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

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属性、内容及原则.............................................................3 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7 四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7

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经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过了数百年的历史,而二者的背离又突出表现为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短期内可能会降低自然资源的恢复

和自净能力,长期内则会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情况才引起学者的关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森(R·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人类关心环境的开始。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就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但由于当时人们尚不能完全体会联合国的呼吁,大部分人尚不能体察到环境的恶化,因此未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足够的回响和反应。直到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之后,才在世界各国中掀起了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浪潮。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不同的阐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如从哲学角度主张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生物圈及人类的共存与发展为价值取向,转变以人类为自我为中心以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为中心的生态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区域经济角度,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繁荣;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指出可持续发展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等三个方面,是三者协调构成的复合系统,其功能是有效地调控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使人类在保护节省资源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尽管各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的阐述各不相同,但都包含了“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思想,而这一点正是对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是人类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基础。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定义:可

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划时代思想的出现,基于旅游业在发展中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被提出来。1993年,《可持续旅游》(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在英国创刊,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1995年4月,联合国科教文化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这两份文件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并为世界各国推广可持续旅游提供了具体操作程序,标志着可持续旅游已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属性、内容及原则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人们过于沉浸于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喜悦之中,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因而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造成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盲目上马的恶果,加上对景区景点的粗放式经营和低效率管理,使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此时,旅游界人士方意识到倘若发展与环境之间失去协调,旅游业必将受到致命打击。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使旅游与大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环境和谐地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既满足当前和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又不损害旅游者和旅游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成为时尚。而人们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也油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属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战略,其执行必然要对应于某一特定的区域空间,而区域总是表现为一个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三者于一体的综合体。从这角度而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可避免地具有地域

属性。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

这一属性是由构成特定区域“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形成的复杂系统的本质所决定的,它要求实现综合性和协调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当前需求和后代利益,区域利益和全球发展的统一。整体发展也就是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使各方面能够均衡协调发展。

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差异性

地域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我们甚至在地球表面无法找到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地方。地域之间因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旅游环境适宜状况、地理区位特征、经济基础水平、旅游发展机遇及可进入性等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地域上的差异。另外,人员参与地域活动的主体,地域之间人们受教育水平,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持态度等的不同,也会导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差异。

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来源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性,在全球地理范围内,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使某些区域成为旅游热点,而某些区域相对成为旅游温点或冷点。各旅游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竞相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在时空上最为适宜,在经济上最为划算的旅游资源,以吸引旅游者对该旅游地的选择。正是这种的“非胁迫、自由任意”的状态,体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

4.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节律性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节制地使用旅游资源,以免给后代的旅游业造成困难,使旅游资源的供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环境的一种,同样具有稀缺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必须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潜力。而且,这也是一个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节律性。

(2)技术进步的节律性

技术进步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总是从低级阶段各高级阶段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具有节律性和规律性。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使旅游

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了节律性属性。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1.增强全社会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负面效应的理解,树立和强化全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

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正负面效应,前已述及,不再赘述。然而如何处理旅游业发展,经济增长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坚持经济中心论,还是坚持生态中心论;能否实现鱼与熊掌二者兼得,即既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又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如何实现;这些问题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要研究的内容。

2.提倡公平发展

强调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所强调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整体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发展均衡与公平性。

3.提高旅游业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会对旅游地带来诸多利益,如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美化居住环境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兼顾旅游地社区和居民的发展与利益,只有这样,旅游业发展才能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

4.提高旅游容量和旅游产品质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和体验 旅游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没有旅游者,旅游业的基本发展都无法得到保证,更不用于可持续发展了。在当今旅游业激烈竞争的今天,能否提高现有旅游地旅游容量,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关系着旅游地未来发展的生死存亡。

5.树立全新的理论观念,保护好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要求人类从生态的观念出发,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使后代人发展旅游业仍有可持续发燕尾服的旅游资源。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旅游业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发展具有不可逆性,广泛性以及自然—经济

—社会的复合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是重点,需要与限制共存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在“发展”上,发展是旅游业的重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探索发展途径、发展方法、发展重点等一系列问题。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追求高品位旅游经历的需要,是为了满足旅游地居民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为了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对旅游资源等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旅游环境的利用加以限制。这种限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2.可持续性原则

旅游可持续性是指旅游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干扰时,保持其自身发展的能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保持,核心是旅游发展不能超越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发展”一旦超越承载力这一临界点就会导致自身的衰退。

3.公平性原则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同一代人的横向公平性。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作为全球两大主题之一,号召全世界共同发展。而目前世界的现状是两极化,贫富差距悬殊。在这种状况下,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强调给世界各地区人民以公平的发展权。旅游业作为世界产业的一部分,也应当体现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2)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世界上不可能再生的旅游资源都使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只顾自己的需求而过度开发使用有限的旅游资源,而是应当给后世以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4.共同性原则

“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共建共享我们的家园”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公平,重发展,可持续性原则是全人类应当恪守的共同原则。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联合行为。正如《里约宣言》之中所述:致力于达成即尊重所有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国际协定,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却不容乐观。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

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弃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致使景区污染严重,旅游景观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掠夺性开发破坏了旅游资源。

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其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者环境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

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的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即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四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坚持以教育为主,法律手段为辅的原则

旅游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活动,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因此,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包括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在内的“人进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教

育,使他们在涉及旅游的各种活动中,都能自觉地恪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对于旅游者而言,能否获得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经历取决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旅游环境的受保护程度。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渗透到旅游者的头脑之中,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此外,还要帮助旅游地政府提高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迫切性的认识,以获得当地政府的最大支持。不可否认,无论宣传教育做得怎样到位,总有一些人不惜以破坏环境、毁坏资源为代价来获得个人私利。因此,必须出台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制止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

(二)以旅游承载力为依据,判断旅游开发与决策是否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虽然旅游承载力因具有季节性,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准确化,但它是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在确定承载力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对旅游地进行开发,才会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做到环境保护,又能为旅游者提供难忘的旅游经历,还能最大程度地造福于旅游地。因此,生态旅游是目前和未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四)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原是美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一部分,后来逐渐应用到各行业中。环境是旅游产品的载体,旅游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旅游产品的质量。将环境评估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中,能够将旅游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的冲击和影响做准确的评价和估计。以评估结果作为理论依据,可以帮助旅游投资商,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的管理部门减少或取消对一些将严重破坏环境,且发展潜力小的项目投资,避免资金的浪费。环境影响评估,是环境管理的有效工具,是一套对环境问题惊醒识别、分析和评估的总和系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五)转变旅游开发观念和经营模式

摒弃以往规模开发旅游资源的模式,以及片面追求旅游经济增长的开发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为指导,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走集约化发展旅游

经济的道路。

结束语: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其发展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传统旅游业在给旅游地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负面效益。这些不良后果使人们从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喜悦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旅游业的发展。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织策划委员会提出了“旅游发展行为战略草案”,阐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框架和主要内容。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旅游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制定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实际议程”,确定了行动纲领和采取行动的优先领域。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等引入到旅游业中来,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评估旅游业给旅游地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仍在继续,准确地说是刚刚起步。展望未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旅游业必将迎来一个美好而灿烂的明天。

第四篇: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 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列举了中国旅游业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从管理、政策、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营销 生态旅游

旅游业作为全球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历史,但有这二十年间,中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向旅游大国悄然迈进。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环境恶化,不良思想泛滥,传统文化遗失,管理体制混乱,这些问题就像一扇紧闭的门,挡住了中国旅游业前进的步伐,而打开这扇门只有一把钥匙,那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组织所接受,并且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原则

刘培哲教授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趋势》一文中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不同定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定义为:一种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社会属性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发展;经济属性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科技属性定义为:采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发展。

综合上述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可概括为: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发展原则,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使发展持续下去;可持续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完整的秩序和良性循环;公正性原则,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必须注重公正性。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由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我们可以得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弱点,使得我国旅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削弱了其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服务质量改善的能力,限制了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就等于人没有了生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我国旅游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于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但对企业本身造成伤害,而且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些旅游企业急于早日获得经济效益,开发时急功近利,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时对资源过度利用,使资源超负荷工作。这些“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保护”的行为造成了许多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而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这些行为又缺乏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还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最终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的情况,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二)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的监督、规划与管理。加上某些经营者的短视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与过度利用。另外,由于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许多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触摸攀爬古迹,在古迹上乱刻乱画,随意丢弃垃圾,在保护区内狩猎、野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使许多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使景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三)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

1.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破坏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资源被破坏。四川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造成九寨沟水量减少,使这里的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由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区开发挤占水面到1987年仅剩下70.29万亩;著名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居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

2.水资源锐减并污染严重

水资源锐减一方面使生活用水紧张,另一方面使一些以水体为主的旅游景点消失。如有“泉城”美名的济南,由于70年代以来,该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俱增,对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量日益减少,导致许多名泉干涸,并且使围绕这些名泉而修建的旅游设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水资源锐减的同时,水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和净化未达标准便排入景区水体,严重污染了水体资源。

3.大气污染并威胁可持续旅游

大气污染往往是跨区域的。它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还威胁旅游业发展。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暧,至21世纪30年代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摄氏度,导致海平面上升25—140厘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许多沿海旅游城市和景区将面临威胁;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升高还会导致酸雨的出现,酸雨会毁坏植被,造成土地和水质污染,腐蚀文物建筑,旅游资源质量将受到严重破坏。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强化旅游管理,倡导绿色旅游

1、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对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机动车尾气就是一大污染源,对于此,应采用安装净化器装置的方式,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排放;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是另一个大的污染源,这可以限令其进行技术改造,做到排放的气体达到国家标准,而对于那些既不达标又不改造者,则令其搬迁或关闭。对于水体污染,控制污染源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排污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并收取治理费用和相应罚款,而对于那些拟建的有污染“嫌疑”的项目,要严加限制。对于垃圾污染,首先应采取宣传教育与强制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杜绝污染源,还应该使用技术手段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净化,利用等工作。对于噪音污染,要致力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治理:时间上,在人们午休或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在空间上,那些噪音分贝大的如交通站、娱乐场所、工厂等要与行政办公区、文化区、居民区分开,并将噪音分贝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景观,促进人类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拟建或在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应坚决予以取缔;在新建旅游区应首先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做到净化,美化环境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并严格控制在自然景区内建造人工景点,以保持风景区的自然性;还应通过限制售票量或设置路障等方式,把景区接待人数限制在容量之内,防止过多的游人进入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的压力,破坏景区生态平衡;另外,可在景区内规划出重点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那些暂时无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区域应明令禁止开放。

3、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起源于人们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1994年澳大利亚旅游部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宗旨是既获得适当的利润,又维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发挥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对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因而,旅游主管部门在规划建设各种生态旅游景点时,要充分体现旅游者与环境的相融性,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发展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田园建成果、药、木、花、草等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生态系统;观赏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观赏动物资源;文化园林型景观应加强对各种体现文化特色的生物群落(如风景名胜地、寺庙等)的古树名木的利用与保护。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旅游立法执法工作,把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1、加强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旅游法》,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价格制定,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竞争规则,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等问题,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和管理。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间接控制

政府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资源环境税。资源环境税是根据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由国家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依照开发利用量收取的相当于部分或全部价值的货币补偿。(2)排污收费制度。政府对污染环境的企业按其污染程度收取环境治理费用,使排污企业自身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3)押金制度。政府通过预收消费者押金的方式,促使消费者把某些可能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退还到指定部门,然后领回押金,以此达到减少污染和废物利用的目的。(4)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5)环境标志。政府通过发放环境标志间接引导企业开发使用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工艺,生产环保产品。(6)处罚制度。政府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进行经济处罚。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需要全民齐心协力才能做到。因此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应树立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需要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甚至旅游企业经常性的向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和经济的损害,并及时宣传报道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典型事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民的行为,并对破坏环境者进行法律制裁;还应将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宣传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作为旅游客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人类历史的结晶。当今,随着人们对精神,科学文化需求的提高,以观赏大自然美景,游览珍贵历史文化瑰宝,获得生动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的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价值取向。因此,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开发与保护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对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的文化特征,野生动植物的文化特征,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都必须予以保护,对于它们由此形成的文化特色,要保护其延续和发展;对于那些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珍贵文物古迹应当重点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宾馆,饭店等设施的布局、造型等应和自然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相协调一致;各项旅游服务如导游、道路、交通、产品都应显示其文化品味,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来损伤各种景观的原有文化内涵与特色。

(五)促进科学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走“科技兴旅”之路

“科技兴国”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业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走“科技兴旅”之路,在开发和经营中将科技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使旅游业朝规范化、质量型发展。为此,我们应加快旅游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积极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清洁卫生技术,资源保护技术,能源节约技术;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利用声光电技术建设高科技旅游景点;加强旅游基础科学研究,在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旅游区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强化旅游大中专教育体系,尽快使旅游业各个重要岗位人员均接受系统教育与培训,发挥教育和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结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正确选择,但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制约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依赖于健全的机制,依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赖于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虽任重道远,但前途无限光明,只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旅游业必将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徐军 《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旅游经济》 98.2.2、彭希喜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经济》 98.4

3、钟海生 《旅游业的两种发展观和政策导向》 《旅游调研》 98.12.4、石梦菊 《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旅游管理》 2001.6.5、司金銮 《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 《旅游管理》 2001.5.6、周玲强 《可持续发展——杭州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根本原则》 《旅游学刊》98.3.7、程文栋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战略》 《旅游调研》 98.11.8、周海林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01.3.9、吕永龙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自然资源学报》 98.1.10、敖荣军 韦燕生 《中国可持续旅游的资源环境政策思考》《旅游学刊》 1999.5.

第五篇:利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利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一、利川发展旅游业的大环境分析

利川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鄂西南,东接恩施,南界咸丰,西南与重庆黔江、彭水相邻,由西至北依次与重庆石柱、万州、云阳、奉节交界。清江横贯全境,海拨一般在1000—1300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度,其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发展旅游大有可为。

利川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利川山水资源奇特,景色雄浑秀丽,历史源远流长,其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海洋文明及草原文明风格迥异的农耕文明及土家、苗族人文景观,符合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武陵山区腹地未来旅游的主要基地。

随着利川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中国旅游战略开发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国家对中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我市可以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基地。旅游的发展潜力不可低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我市应紧紧把握住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旅游生产力向中西部地区战略转移的契机,积极发展旅游业,振兴利川经济,赋予“西部名城”、“龙船调的故乡”新含义。

二、利川旅游资源总体特征与优势

利川处于东部区域与西部区域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的过渡性、多样性造就了利川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渗透、楚巫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碰撞、积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浓郁的土家、苗族风情孕育了利川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孕育出利川奇特、雄浑、秀丽、浩瀚、神秘、淳朴、古老的多彩旅游资源总体形象。

雄浑的齐岳山草原风光,旖旎的利中盆地地田园景色,古朴的大水井、鱼木寨文化遗存,悠扬的《龙船调》,挺拔的“活化石”水杉王,幽深的腾龙洞,秀丽的清江与浓郁的土家、苗寨风情交融一体,为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提供了基础,由此利川可推出西部名城“龙船调的故乡”清江水上游,腾龙洞、毛滩河、水莲洞、玉龙洞、朝阳洞、盘龙洞探险游,苏马荡、甘溪山、福宝山生态游,大水井、鱼木寨访古游,中国传统习俗名镇谋道游,齐岳山避暑休闲游,巴国故地寻踪游等特色旅游。

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文化及资源的支撑,利川是世界25首优秀名歌之一《龙船调》的发源地,拥有号称天下第一杉的植物“活化石”水杉王,亚洲溶洞之最腾龙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家第一山寨”鱼木寨,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齐岳山。利川民居文化、服饰文化、墓葬文化、传统习俗、绝活等独具特色。

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旅游产业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利川旅游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直到现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创汇仍处于全国的后进状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和限制了利川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旅游意识在根本上制约着利川旅游业的发展。

2、资金缺乏

利川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旅游景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滞后,亟需高强度的旅游前期投入资金,但利川目前尚无力拿出较多资金用于旅游开发。由此是众多的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数量少、级别低,交通通讯不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据统计,1986年到现在近20年上级和本级对旅游景区建设的直接投入不足1000万元,这点微薄的资金对于利川的旅游开发建设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

3、旅游总体形象不明确,促销力度不够

知名度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但利川至今尚缺乏鲜明的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力度不够。在全国知名度不高,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很难将其纳入计划。利川的旅游资源与近邻的渝东、湘西相比有较强的互补性,然而利川至今尚未有区别于上述两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目前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明生动,缺乏出游煽动性。

4、缺乏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

利川虽有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景点内容单调,尚未形成有强吸引的旅游王牌产品,缺乏撼动性名牌景点和与之相匹配的设施,旅游产品品位低,功能不全,不能给游客以鲜明的旅游形象。利川现有旅游资源大都是静态的、非参与性的景观。

5、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利川旅游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团队经验不足,服务质量不到位,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加快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与员工在职培训已成燃眉之急。

6、对以巴文化为底韵的农耕文明缺乏挖掘、收集、整理、宏扬。

四、发展战略

利川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中西部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基地,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为此,需要实施以下几大发展战略。

1、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改变利川旅游后进状态,就要敢于创新,出奇制胜,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使利川旅游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首先要树立并强化大旅游意识。旅游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关系到食、住、行、游、购、娱、康、教各个方面,是全社会的事,需要依靠社会大环境来支撑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主要是市场观念、需求观念、创新观念和效益观念。其次,要明确旅游业在利川国民经济中的大产业地位。从利川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高度来认识旅游作为一个先导产业的重要性。旅游业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充分利用旅游业所具有的关联辐射功能,调整我市的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全面认识旅游业在促进利川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方面的独特作用,把旅游业作为利川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让世界了解利川, 使利川走向世界。旅游引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促使人们更新观念,也为招商引资、开放搞活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再次,要强化大市场观念,营造利川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旅游新形象。从全国人民心目中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少数民族县级市提升为中国中西结合部一个充满神奇、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山水园林、生态旅游中等城市,使利川成为“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

2.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1)成立利川旅游管理委员会

建立和健全统一、高效、精干、权威的旅游决策、协调和管理体制,成立利川旅游管理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主持,由计划、建设、民宗、教育、财政、税务、交通、邮电、工商、招商、林业、文化、宣传、公安、卫生、环保及旅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主要通过例会制度,对全市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共识和合力。巩固旅游探险研究协会,办好《旅游探险报》,以此促进利川旅游业的发展。

(2)制定《利川旅游业发展规划》

结合上级旅游总体规划在全国率先推出第一部县(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借此产生轰动和示范宣传效应,实施后来居上战略。由人大通过立法,推广《利川旅游业发展规划》,使利川旅游业大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广泛宣传、学习,制定各旅游乡镇及旅游区的行动计划及其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总体指导、总量控制、宏观调控非常重要。旅游部门要在规划的制定、执行中发挥作用,同时要通过主动服务引导开发建设。健全旅游建设项目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建立利川的投资商和优质项目库,形成投资开发必需的服务体系,实现对重点项目投入的引导。

(3)设立旅游发展基金

为改变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和更有效地使用社会资金,成立专门旅游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建立比较固定合理的导向性资金渠道,保证每年都有一定强度的投入,用于重点项目的建设。在重点旅游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的起步阶段,可考虑设立2-3年的资金封闭积累期,以提高其调控能力和自我滚动发展能力。建议由市财政从土地出让金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利川旅游发展基金的启动资金,并向利川旅游企业增收一定管理费作为该项基金的补充,同时还可以考虑在市财政预算中按排部分资金,支持利川旅游企业进行项目改造和环境改善。

(4)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影响利川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促销乏力,知名度不高。为此,应从党政领导人开始,各级领导在不同场合宣传介绍利川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及蓬勃发展的趋势。动员和组织全市的宣传、招商、邮政、通讯、文化、民宗、出版等各部门,借助各种手段,发挥名人效应,利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利川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和日趋改善的旅游设施,让更多的人了解利川,向往利川。通过旅游来宣传利川,也通过宣传利川来促销旅游,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3.突出重点,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

利川虽然只是一个山区县级市,但旅游内涵十分丰富,要开发的景点很多。需突出重点,打歼灭战。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刀刃上,营造旅游精品,塑造利川旅游的全新形象。

以利川为中心,以清江、腾龙洞旅游带为主轴,利万线、利奉线为辅轴,重点建设清江、腾龙洞旅游区,齐岳山休闲度假避暑区,大水井、鱼木寨文化旅游区,苏马荡、甘溪山、福宝山生态旅游区,重点推出四大特色旅游精品。评比利川“最佳景点”、“最佳饭店”、“最佳旅行社”。旅游企业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构建旅游企业精品。

4.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加快实现旅游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产出新机制。要加快改革现行的旅游业投资体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多渠道筹资,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之间的界限,使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形成利益导向,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利川旅游业的开发建设。

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促使旅游尽快成为投资与开发的新热点。鼓励国内外客商合资、合作经营旅游企业集团(包括旅游景点的经营等),并可与原国营或集体旅游企业合资化。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旅游企业改革,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本优化,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坚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在条件成熟时,对重点企业或重点景区进行包装上市,广泛融资,铸造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旅游业“航空母舰”,提高综合开发、整体促销、规模经营的能力,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带动利川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抓住这几年国家把经济增长的主攻点放在发展基础设施上的机遇,争取与旅游主导产品相关的基建项目进入快车道,创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5.营造高品质旅游发展策划战略,争取上级特别支持

把旅游与扶贫、民族团结、农业经济发展、再就业工程及中西部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争

取上级特别支持。利川不少乡镇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土家、苗族风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开发能够带动这些地区脱贫致富,而且通过旅游开发脱贫的地方其返贫率一般都较低,利川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市,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48%,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了解,增进友谊,旅游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创造一种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把旅游业开发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结合起来,为企业下岗职工解困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做出贡献,从全国来看,国家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国内旅游业也出现了由东向西梯度移动的趋势,利川应主动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营造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和新基地。

6.旅游科学技术化战略

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旅游业信息化浪潮来看,利川旅游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前瞻性地考虑增加科技投入,坚持“科教兴旅”方针,高标准、高起点发展旅游业。提高全市人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产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利川旅游发展专家智囊团,在利川市旅游探险研究协会的基础上,筹建我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实现旅游行业管理现代化,加强旅游环境整治,建立全市旅游信息系统,建成利川旅游信息网,与互联网连通,在旅游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

发展现存问题

我市的旅游现状总体来讲是比较乐观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全民旅游产业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业近几年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直到现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创汇仍处于全国的后进状态,与我们的文化旅游资源不相匹配,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和限制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旅游意识在根本上制约着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我市用于旅游的财政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市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旅游景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滞后,亟需高强度的旅游前期投入,但我市目前尚无力拿出较多资金用于旅游开发,由此是众多的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数量少、级别低,交通通讯不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是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及促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知名度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但我市至今尚缺乏鲜明的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力度不够,在全国知名度不高,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很难将其纳入计划。我市的旅游资源与近邻的渝东、湘西相比有较强的互补性,然而利川至今尚未有区别于上述两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明生动,缺乏出游煽动性。

四是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有待进一步打造。我市虽有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除腾龙洞外,其他景区景点内容单调,尚未形成有强吸引的旅游王牌产品,缺乏撼动性名牌景点和与之相匹配的设施,旅游产品品位低,功能不全,不能给游客以鲜明的旅游形象,我市现有旅游资源大都是静态的、非参与

性的景观。

下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努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合集5篇)

    努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http://.cn2009年02月03日 08:49经济日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和继承历史文化,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正是基于尊重,杭州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

    浅议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5篇

    浅议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民族旅游是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合理开发民族旅游资源,保护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实现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

    旅游业论文

    韩国旅游业发展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韩国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北部,古代中国人叫它“东夷”,今天,世人称之为“神秘的东方之光”。这里风景引人入胜,人民诚挚坦率,是个理想的......

    论灌阳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灌阳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袁翔珠 黄立新 卢润德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02期 [摘 要]作者开。在详细考察了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的旅部已......

    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20180731[精选]

    毕节某单位 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SWOT分析模型浅析贵州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某人 2018-7-31 目录 引言 ..........................................................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我国旅游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发展问题是提升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高效、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的前提条件,对我国......

    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旅游业作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和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既存在着由于经济落......

    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旅游业作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和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既存在着由于经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