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时间:2019-05-13 01:2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第一篇: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旅游业作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和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既存在着由于经济落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存在着现代化本身引发的新的环境问题,因而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所以要确保地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一、扬州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

扬州市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良好,具有优秀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产业要素,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具有明显的社会、自然和历史等优势。

(一)社会经济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教育等在省内也位居前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开放形象,不仅可以发展一般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还具有开发商务旅游、专项旅游(包括修学旅游、节庆活动等)等要求较高的旅游形式的条件。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气候温和,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网纵横,自然风光、田园风光优美。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为度假旅游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省级森林公园等无工业污染、无城市喧闹、具有大面积的绿色氛围和自然野趣的旅游地,具有开展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旅游形式的条件。

(三)人文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中国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众多。扬州旅游体现着历史的延续,自春秋、而汉唐、再明清、而至今,脉络完整清晰,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基础设施与旅游资源

发达的交通缩短了扬州与其他省市旅游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一些交通设施作为旅游资源正在进行开发。在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二、影响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影响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众多,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结构性污染和资源破坏性开发,政府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卫生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存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旅游地居民和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三是对市场发展变化的应对措施滞后;四是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旅游区(点)或旅游地域开发深度不够,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旅游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五是部分旅游区(点)开发文化层次较低,品位不够;六是扬州各地旅游发展差异日益突出,不利于旅游业的总体发展。

三、扬州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资源的总体要求

全市到2010年要将旅游业从三产的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0,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不但要实现产业份额量的突破,并且要实现产业发展质的突破。

到2020年,要将扬州市建设成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活跃、旅游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具有国际水准的、国际国内旅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5。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的18年中,必须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以下要求: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资源不断增殖,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2、满足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维护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5、保证已有旅游资源持续的利用价值。

(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扬州市社会、经济国土资源开发较早且覆盖面近百分之百,可供进一步开发的后备资源匮乏,造成全市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再生、优化、增殖的余地比较小,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作保障,发展旅游业必须优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要协调、配套。

“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强化综合决策,加强环境法治,依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积极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2005年,全市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体制;自然资源利用趋于合理,并得到有效保护;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污染防治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九五”期末削减10以上;环境污染程度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建成一批

第二篇: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旅游业作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和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已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既存在着由于经济落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存在着现代化本身引发的新的环境问题,因而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所以要确保地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一、扬州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

扬州市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环境良好,具有优秀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产业要素,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具有明显的社会、自然和历史等优势。

(一)社会经济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教育等在省内也位居前列。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开放形象,不仅可以发展一般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还具有开发商务旅游、专项旅游(包括修学旅游、节庆活动等)等要求较高的旅游形式的条件。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气候温和,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网纵横,自然风光、田园风光优美。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为度假旅游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省级森林公园等无工业污染、无城市喧闹、具有大面积的绿色氛围和自然野趣的旅游地,具有开展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旅游形式的条件。

(三)人文环境与旅游资源

扬州是中国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众多。扬州旅游体现着历史的延续,自春秋、而汉唐、再明清、而至今,脉络完整清晰,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基础设施与旅游资源

发达的交通缩短了扬州与其他省市旅游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一些交通设施作为旅游资源正在进行开发。在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二、影响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影响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众多,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结构性污染和资源破坏性开发,政府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卫生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存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旅游地居民和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三是对市场发展变化的应对措施滞后;四是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旅游区(点)或旅游地域开发深度不够,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旅游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五是部分旅游区(点)开发文化层次较低,品位不够;六是扬州各地旅游发展差异日益突出,不利于旅游业的总体发展。

三、扬州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资源的总体要求

全市到2010年要将旅游业从三产的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0,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不但要实现产业份额量的突破,并且要实现产业发展质的突破。

到2020年,要将扬州市建设成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活跃、旅游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具有国际水准的、国际国内旅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5。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的18年中,必须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以下要求: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资源不断增殖,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2、满足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维护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5、保证已有旅游资源持续的利用价值。

(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扬州市社会、经济国土资源开发较早且覆盖面近百分之百,可供进一步开发的后备资源匮乏,造成全市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再生、优化、增殖的余地比较小,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作保障,发展旅游业必须优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要协调、配套。

“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强化综合决策,加强环境法治,依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积极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2005年,全市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体制;自然资源利用趋于合理,并得到有效保护;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污染防治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九五”期末削减10以上;环境污染程度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建成一批国

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为生态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环境规划目标如下:

1、水环境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以水域面积辽阔而著称,水面面积合计约占总面积32。共有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百余条(不包括田间渠道),湖泊数个,分属长江、淮河等水系,又有京杭运河自北而南贯穿其间,相互连通,构成完整的水

道系统。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扬州市旅游的发展,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是促进扬州市旅游发展的关键。

(1)长江

长江是扬州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交通运输、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众多风景名胜和旅游城镇,系因江而立、因江而兴。

在“十五”期间,长江沿线地区,特别是重点城镇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要合理安排沿江工业布局,控制排污总量;禁止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或固体废弃物排入长江及其支流;同时,依法严格控制船舶排污。

(2)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从南至北贯穿全市,流经宝应、高邮、江都、邗江等县(市)区,而且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起始线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古运河旅游线是江苏省“十五”期间重点开发的8条旅游线路之一,运河面貌对扬州城市景观和扬州整体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为配合“南水北调”,扬州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进运河水质状况,包括工农业结构调整,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落后、浪费严重的生产设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实施清污分流和必要的生态工程。

2、大气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是人们衡量城市和区域环境状况的重要因子之一。城市和旅游区(点)的空气质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尤其在商务旅游、各种专项旅游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根据旅游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到2005年全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各旅游区(点)要达到各自的功能区标准。城市气化率达到100,集中供热率达到70以上,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汽车尾气达标率达到90以上。

重点治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推进利用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工程的实施。推进城区和旅游区的集中供热、供气。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合理布局、搬迁重点区域的污染企业,继续抓好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保护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加城乡绿化面积,加强施工场地管理,减少扬尘。

3、声环境

城市建成区和旅游区(点)噪声达标对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全面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结合城市道路和全市交通工程建设,合理安排交通干线走向,避免干线穿越城区和旅游景点。整顿交通秩序,严格控制高噪声车辆进城和机动车鸣笛。调整公路的敏感地段应建设声屏障或其他工程措施。继续加强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管理,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4、固体废物

(1)全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

工业固体废物绝大部分得到利用。据环境统计数据,2002年全市产生工业固体废物119.15万吨,其中贮存30.6万吨、处置0.7789万吨,其余基本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已明显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据测算,全市城镇每天约产生1500多吨生活垃圾,且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增加。目前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处理,填埋量约占处理总量的90以上。填埋场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普遍存在标准不高、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小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基本属无组织排放的问题十分严重。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对环境极其有害的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其处置成为一大难题。农业废弃物已成为重要污染物。附着农村能源结构和耕作方式的改变,秸秆不再被利用,或焚之于田野,或弃之于河沟。随着专业养殖户的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分离,畜禽粪便和污水也不再被利用,大多数流失于环境。在扬州秸秆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综上所述,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不仅影响景观,而且严重污染水体、土壤和空气,也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近期规划目标

到200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实现零排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农村地区基本消除“白色污染”和危险废物的乱排乱倒现象。秸秆和畜禽粪便利用率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在秸秆禁烧区内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城市近郊及旅游区(点)不再保留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3)主要规划措施

对固体废弃物要贯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治理。工业企业要执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对生活垃圾要积极推进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机制,加快建设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场所。对农业废弃物要结合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因地制宜推广各种综合利用的技术。

5、自然生态保护

(1)全市自然生态保护现状

扬州市建有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总面积为3.3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5。基本消除宜林“三荒”,实现平原绿化市目标,林木覆盖率达到15。江都、宝应、高邮、仪征4县(市)先后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并获得国家的命名和表彰。“九五”以来,农村环保“三创建”活动进展顺利,共建成6个“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示范镇”、144个“生态村”和20个“清洁文明生产乡镇企业”。依照秸秆禁烧管理办法,全市划定了秸秆禁烧区,面积达到26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已开始启动。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试点面积已发展到百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0以上。但由于高密度的人口、高强度的开发,扬州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土壤、林地、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退化,河湖淤塞、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增无减等等,都为扬州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2)近期规划目标及保护措施

“十五”期间,将本着“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原则,着手建设“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坚持不懈地抓好绿化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到“十五”期末使扬州林木覆盖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并扩大生态林的比重;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应对入世的需要,推行清洁生产和产业生态化,逐步壮大生态经济;建立有效机制,遏制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建立健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业资源等自然资源积极保护、永续利用的机制。

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领导,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增加投入,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使扬州天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是确保扬州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通过合理规划和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整体、协调、美观、生态的要求,大力改善重点旅游区(点)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搬迁、改造和治理旅游区周围的建筑和污染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市的旅游硬环境基本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文化大市建设、新一轮的城镇建设和生态市建设,根据各地的自然、人文特色,保护、挖掘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退田还湖、还林及植树造林等具体生态工程的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一些观光工业、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扬州许多城镇甚至小村庄,都有其“闪光点”,只要保护好、开发好,就可以成为新的旅游资源。

(四)对重点旅游地区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都要严格实行综合决策,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避免发生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以及旅游地区的环境与旅游产品不相协调等现象的发生。

(五)在旅游行业大力推行ISO9000、ISO14000及“绿色环球21”认证,提高服务质量和环境管理水平,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特别是要着重推行已得到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旅游组织(WTO)、国际航空联合会(IATA)、亚太旅游联合会(PATA)、国际旅游饭店联合会(IHRA)等权威机构承认的、成为绿色旅游和环境友好象征的“绿色环球21”认证,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六)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融资机制和法律体系。

1、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旅游部门统一规划、各部门协力配合、社会共同参与、企业具体实施”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全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水平的高度,来引导旅游业的发展;要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综合决策,对旅游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要协调好有关各方的关系,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

2、建立健全政府引导、鼓励集体、个人、内资、外资都可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实行在政府规划的指导下,对具体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行的经营机制。

3、切实把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的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各行各业、各级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以及省根据实地情况制订的各类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旅游业管理法律法规。

(七)大力提高市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意识,使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和珍惜人类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人类文化历史遗产、创造新的文化艺术精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一是积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教育;二是运用经济手段,使资源价格能够正确反映其价值;取消对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保护性补贴;引导和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避免危害环境、无效率和浪费的消费模式。

第三篇:利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利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一、利川发展旅游业的大环境分析

利川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鄂西南,东接恩施,南界咸丰,西南与重庆黔江、彭水相邻,由西至北依次与重庆石柱、万州、云阳、奉节交界。清江横贯全境,海拨一般在1000—1300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度,其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发展旅游大有可为。

利川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利川山水资源奇特,景色雄浑秀丽,历史源远流长,其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海洋文明及草原文明风格迥异的农耕文明及土家、苗族人文景观,符合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武陵山区腹地未来旅游的主要基地。

随着利川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中国旅游战略开发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国家对中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我市可以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基地。旅游的发展潜力不可低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我市应紧紧把握住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旅游生产力向中西部地区战略转移的契机,积极发展旅游业,振兴利川经济,赋予“西部名城”、“龙船调的故乡”新含义。

二、利川旅游资源总体特征与优势

利川处于东部区域与西部区域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的过渡性、多样性造就了利川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渗透、楚巫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碰撞、积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浓郁的土家、苗族风情孕育了利川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孕育出利川奇特、雄浑、秀丽、浩瀚、神秘、淳朴、古老的多彩旅游资源总体形象。

雄浑的齐岳山草原风光,旖旎的利中盆地地田园景色,古朴的大水井、鱼木寨文化遗存,悠扬的《龙船调》,挺拔的“活化石”水杉王,幽深的腾龙洞,秀丽的清江与浓郁的土家、苗寨风情交融一体,为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提供了基础,由此利川可推出西部名城“龙船调的故乡”清江水上游,腾龙洞、毛滩河、水莲洞、玉龙洞、朝阳洞、盘龙洞探险游,苏马荡、甘溪山、福宝山生态游,大水井、鱼木寨访古游,中国传统习俗名镇谋道游,齐岳山避暑休闲游,巴国故地寻踪游等特色旅游。

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文化及资源的支撑,利川是世界25首优秀名歌之一《龙船调》的发源地,拥有号称天下第一杉的植物“活化石”水杉王,亚洲溶洞之最腾龙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家第一山寨”鱼木寨,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齐岳山。利川民居文化、服饰文化、墓葬文化、传统习俗、绝活等独具特色。

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旅游产业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利川旅游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直到现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创汇仍处于全国的后进状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和限制了利川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旅游意识在根本上制约着利川旅游业的发展。

2、资金缺乏

利川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旅游景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滞后,亟需高强度的旅游前期投入资金,但利川目前尚无力拿出较多资金用于旅游开发。由此是众多的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数量少、级别低,交通通讯不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据统计,1986年到现在近20年上级和本级对旅游景区建设的直接投入不足1000万元,这点微薄的资金对于利川的旅游开发建设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

3、旅游总体形象不明确,促销力度不够

知名度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但利川至今尚缺乏鲜明的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力度不够。在全国知名度不高,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很难将其纳入计划。利川的旅游资源与近邻的渝东、湘西相比有较强的互补性,然而利川至今尚未有区别于上述两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目前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明生动,缺乏出游煽动性。

4、缺乏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

利川虽有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景点内容单调,尚未形成有强吸引的旅游王牌产品,缺乏撼动性名牌景点和与之相匹配的设施,旅游产品品位低,功能不全,不能给游客以鲜明的旅游形象。利川现有旅游资源大都是静态的、非参与性的景观。

5、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利川旅游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团队经验不足,服务质量不到位,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加快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与员工在职培训已成燃眉之急。

6、对以巴文化为底韵的农耕文明缺乏挖掘、收集、整理、宏扬。

四、发展战略

利川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中西部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基地,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为此,需要实施以下几大发展战略。

1、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改变利川旅游后进状态,就要敢于创新,出奇制胜,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使利川旅游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首先要树立并强化大旅游意识。旅游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关系到食、住、行、游、购、娱、康、教各个方面,是全社会的事,需要依靠社会大环境来支撑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主要是市场观念、需求观念、创新观念和效益观念。其次,要明确旅游业在利川国民经济中的大产业地位。从利川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高度来认识旅游作为一个先导产业的重要性。旅游业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充分利用旅游业所具有的关联辐射功能,调整我市的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全面认识旅游业在促进利川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方面的独特作用,把旅游业作为利川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让世界了解利川, 使利川走向世界。旅游引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促使人们更新观念,也为招商引资、开放搞活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再次,要强化大市场观念,营造利川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旅游新形象。从全国人民心目中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少数民族县级市提升为中国中西结合部一个充满神奇、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山水园林、生态旅游中等城市,使利川成为“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

2.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1)成立利川旅游管理委员会

建立和健全统一、高效、精干、权威的旅游决策、协调和管理体制,成立利川旅游管理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主持,由计划、建设、民宗、教育、财政、税务、交通、邮电、工商、招商、林业、文化、宣传、公安、卫生、环保及旅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主要通过例会制度,对全市旅游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共识和合力。巩固旅游探险研究协会,办好《旅游探险报》,以此促进利川旅游业的发展。

(2)制定《利川旅游业发展规划》

结合上级旅游总体规划在全国率先推出第一部县(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借此产生轰动和示范宣传效应,实施后来居上战略。由人大通过立法,推广《利川旅游业发展规划》,使利川旅游业大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广泛宣传、学习,制定各旅游乡镇及旅游区的行动计划及其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总体指导、总量控制、宏观调控非常重要。旅游部门要在规划的制定、执行中发挥作用,同时要通过主动服务引导开发建设。健全旅游建设项目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建立利川的投资商和优质项目库,形成投资开发必需的服务体系,实现对重点项目投入的引导。

(3)设立旅游发展基金

为改变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和更有效地使用社会资金,成立专门旅游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建立比较固定合理的导向性资金渠道,保证每年都有一定强度的投入,用于重点项目的建设。在重点旅游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的起步阶段,可考虑设立2-3年的资金封闭积累期,以提高其调控能力和自我滚动发展能力。建议由市财政从土地出让金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利川旅游发展基金的启动资金,并向利川旅游企业增收一定管理费作为该项基金的补充,同时还可以考虑在市财政预算中按排部分资金,支持利川旅游企业进行项目改造和环境改善。

(4)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影响利川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促销乏力,知名度不高。为此,应从党政领导人开始,各级领导在不同场合宣传介绍利川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及蓬勃发展的趋势。动员和组织全市的宣传、招商、邮政、通讯、文化、民宗、出版等各部门,借助各种手段,发挥名人效应,利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利川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和日趋改善的旅游设施,让更多的人了解利川,向往利川。通过旅游来宣传利川,也通过宣传利川来促销旅游,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3.突出重点,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

利川虽然只是一个山区县级市,但旅游内涵十分丰富,要开发的景点很多。需突出重点,打歼灭战。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刀刃上,营造旅游精品,塑造利川旅游的全新形象。

以利川为中心,以清江、腾龙洞旅游带为主轴,利万线、利奉线为辅轴,重点建设清江、腾龙洞旅游区,齐岳山休闲度假避暑区,大水井、鱼木寨文化旅游区,苏马荡、甘溪山、福宝山生态旅游区,重点推出四大特色旅游精品。评比利川“最佳景点”、“最佳饭店”、“最佳旅行社”。旅游企业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构建旅游企业精品。

4.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加快实现旅游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产出新机制。要加快改革现行的旅游业投资体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多渠道筹资,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之间的界限,使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形成利益导向,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利川旅游业的开发建设。

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促使旅游尽快成为投资与开发的新热点。鼓励国内外客商合资、合作经营旅游企业集团(包括旅游景点的经营等),并可与原国营或集体旅游企业合资化。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旅游企业改革,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本优化,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坚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在条件成熟时,对重点企业或重点景区进行包装上市,广泛融资,铸造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旅游业“航空母舰”,提高综合开发、整体促销、规模经营的能力,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带动利川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抓住这几年国家把经济增长的主攻点放在发展基础设施上的机遇,争取与旅游主导产品相关的基建项目进入快车道,创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5.营造高品质旅游发展策划战略,争取上级特别支持

把旅游与扶贫、民族团结、农业经济发展、再就业工程及中西部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争

取上级特别支持。利川不少乡镇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土家、苗族风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开发能够带动这些地区脱贫致富,而且通过旅游开发脱贫的地方其返贫率一般都较低,利川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市,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48%,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了解,增进友谊,旅游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创造一种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把旅游业开发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结合起来,为企业下岗职工解困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做出贡献,从全国来看,国家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国内旅游业也出现了由东向西梯度移动的趋势,利川应主动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营造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和新基地。

6.旅游科学技术化战略

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旅游业信息化浪潮来看,利川旅游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前瞻性地考虑增加科技投入,坚持“科教兴旅”方针,高标准、高起点发展旅游业。提高全市人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产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利川旅游发展专家智囊团,在利川市旅游探险研究协会的基础上,筹建我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实现旅游行业管理现代化,加强旅游环境整治,建立全市旅游信息系统,建成利川旅游信息网,与互联网连通,在旅游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

发展现存问题

我市的旅游现状总体来讲是比较乐观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全民旅游产业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业近几年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直到现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创汇仍处于全国的后进状态,与我们的文化旅游资源不相匹配,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和限制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旅游意识在根本上制约着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我市用于旅游的财政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市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旅游景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滞后,亟需高强度的旅游前期投入,但我市目前尚无力拿出较多资金用于旅游开发,由此是众多的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数量少、级别低,交通通讯不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是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及促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知名度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但我市至今尚缺乏鲜明的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力度不够,在全国知名度不高,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很难将其纳入计划。我市的旅游资源与近邻的渝东、湘西相比有较强的互补性,然而利川至今尚未有区别于上述两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明生动,缺乏出游煽动性。

四是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有待进一步打造。我市虽有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除腾龙洞外,其他景区景点内容单调,尚未形成有强吸引的旅游王牌产品,缺乏撼动性名牌景点和与之相匹配的设施,旅游产品品位低,功能不全,不能给游客以鲜明的旅游形象,我市现有旅游资源大都是静态的、非参与

性的景观。

第四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能力有限,也就能写这样子的了吧。。你凑合着改改应该能过。。

哪些需要加什么我都有用红色标注。自己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写一点、、然后就是目录。你自己弄一下把,我不会弄目录。我哥哥他们弄得目录一点就链接到相应的地方了。我真心不会弄啊~~ 前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么个写的,我就写上了。

好吧。

早就写完的东西因为木有电脑发给你,所以晚了。。

呃~就这么的吧。。

有撒不懂得你再问我就行。。今天我一直能用笔记本上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

旅游是一种空间活动,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针对旅游业的现存状况,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性,随着旅游环境容量,我们将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旅游,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旅游规划

旅游业随着旅游的兴起而产生,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对有关旅游业、现代旅游、我国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重新定义。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好的研究,对今后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目录:

0.前言 „„„„„„„„„„„„„„„„„„„„

„„„„„„„(页码)

1.旅游业 „„„„„„„„„„„„„„„„„„„„

„„„„„„„(页码)

2.现代旅游 „„„„„„„„„„„„„„„„„„„„

„„„„„„„(页码)

3.旅游资源 „„„„„„„„„„„„„„„„„„„„

„„„„„„„(页码)

4.我国的旅游资源 „„„„„„„„„„„„„„„„„„„„

„„„„„„„(页码)

5.旅游开发 „„„„„„„„„„„„„„„„„„„„

„„„„„„„(页码)

6.旅游规划 „„„„„„„„„„„„„„„„„„„„

„„„„„„„(页码)

7.旅游保护 „„„„„„„„„„„„„„„„„„„„

„„„„„„„(页码)

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页码)

·前言

旅游是现代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需求,现代旅游的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影响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对地球生态的影响逐渐加深,旅游目的娱乐化,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二十一世纪,旅游逐渐的被“食、宿、行、游、购、娱”所贯穿,旅游活动被这六项贯穿,这六项也成为了现代旅游的“六要素”。

“食、宿、行、游、购、娱”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各个相关部门都为旅游业所服务,与旅游相关的服务部门就逐渐形成了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就是所谓的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的的经济、文化发展起这积极的促进作用,故其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既然有了旅游也得发展,则随之就有所对应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则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成功与否。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彩,类型是否多样化,供旅游者观赏的旅游景观和旅游景区的合理开发,需要我们确切的了解旅游资源,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性。

旅游业兴旺的发展,则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注重旅游开发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对社会文化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旅游活动对的不合理开发保护,则不仅仅降低了旅游质量,还影响生态环境。所以旅游规划是促使旅游业合理发展的主要纲领和蓝图,是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旅游保护是对现代旅游产生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协调。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的不合理的应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使人们开始思考现代旅游开发该怎样协调发展。针对一些特定的旅游环境,有不同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包含各个方面。我们所生活的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全球关注的问题。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随之而来的与生存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针对旅游业以及其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我们现在研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就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门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产业,它不仅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1.旅游业

旅游活动的发展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古代社会就有。古代社会的旅游,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只在限定的时间、地点、限定的人群中才有旅游。现在旅游业可以通过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说。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而广义的旅游业,除了专门从事旅游专业的部门外,还包括了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各个行业。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2.现代旅游

旅游生活自古就有,在古代社会中,旅游活动仅仅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且没有固定的为旅游所服务的企业。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经历了产业革命而使经济大发展的英国,首次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便诞生了旅行社。

自此以后,旅游业便在旅游的活动数量和旅游的普及程度大大的提高,旅游服务再次同时,也变成了商业化的一种产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局势日益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出行旅游欲望日益增强。这样的普及化,便出现了我们所谓的现代旅游。

(一)现代旅游的特点 ①旅游主体大众化:

这是现代旅游最突出的一个表现,他与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旅游都不相同。此时的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了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发达国家的居民出游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国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百分之六点起,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更是高达百分之十一。由此可见,旅游的主机大众化。②旅游形式多样化:

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受教育程度的大大提高,旅游者的需求则更加广泛化。旅游形式多样化。在 基础的度假旅游、商务旅游、观光旅游之上,又产生了农家旅游、文化旅游(例如:参观革命纪念地、以“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探亲访祖的寻根旅游),田园旅游等等。这些都在进一步加大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扩大化:

尤其在二十一世纪,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路途逐渐扩大化,促使旅游空间也逐渐扩大,最初的内旅游到了现在的跨国旅游。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旅游空间进一步扩大。④旅游目的娱乐化:

历史上的旅游,多是公务出游,而现在旅游则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据统计,以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旅游行业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旅游的目的也逐渐的娱乐化。

(二)现代旅游的六大要素

“食、宿、行、游、购、娱”成为了现代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外出旅游,首先则考虑“食”和“宿”,旅游的转移也是由“食”和“宿”开始的,进行以“食、宿、行、游、购、娱”为目的的空间转移。

旅游的六大要素,“食、宿、行、游、购、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可以以香港出行旅游为例,结合购物、娱乐、出行、吃、住为一体的“购物天堂”)

(三)现代旅游和经济发展

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食、宿、行、游、购、娱”,在广义的角度上来看,他的涉及面非常广泛,许多行业都必须为旅游者他一共相关服务,所以,现代旅游拉动着经济的发展。·3.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必备的一项基本因素,同时也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旅游业能否顺利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什么是旅游资源?笼统的说,就是在我们所生活的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吸引旅游者的东西,可以被旅游业的发展可利用的资源。旅游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环境都有一定的效益,所以旅游资源在旅游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①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以及天象与气候景观。

② 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括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

还有某些风景游览圣地,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具有旅游价值且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资源的特性

旅游资源如果要使旅游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则旅游资源有更多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特性。

① 多样性:在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界中,旅游内容和旅游空间多样化,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② 可创造性:时代在发展,二十一世纪中一些科技方面的资源,也成了旅游者开始追逐的资源。

③ 非凡性: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因此,旅游资源具有一种非凡的特点。这种非凡的特点月突出,对读者的吸引力越强,则其旅游空间也就月广泛,开发价值也就越高。所以,非凡性又是可以促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音速。

④ 永续性:大多旅游资源在各方面上都可以反复使用,于是,旅游资源便有了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所不具有的特点。·4.我国的旅游资源

中国地域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包含了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悠久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姿的生态环境。

例举中国的旅游资源,以中国的旅游资源展开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论述”

·5.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就是指人们为了发掘、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这样的发展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在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着许多重要的问题。例如: ① 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形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

② 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

③ 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所以,旅游业的开发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有许多。为了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旅游开发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6.旅游规划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更好的规划,才可以促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旅游业涉及了许多行业,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则更加需要考虑较多的因素。例如,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紧急因素等等。

旅游规划首先则要考虑旅游资源的规划,旅游资源规划好,则需要考虑交通条件、住宿条件、旅游设施等等,最后则需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举例某地旅游规划的具体事例)·7.旅游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规模的旅游发展促使在环境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受到了破坏。现代旅游的状况,不得不使我们去思考:怎样才可以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呢?

当然,要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则要先使旅游开发和环境相互协调。所以,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应该做好旅游环境保护,这样,才能最终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开发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旅游开发,总会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随着这些负面影响,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一些问题也逐渐产生。

① 污染:旅游者的不良习惯,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以及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垃圾、污水也会对旅游环境造成污染。

② 生物:旅游活动有时会干扰一些野生动植物所生存的环境,这样,就会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

③ 破坏: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会改变其开发前的构造,对其开发前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地表的形态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旅游的环境容量

在旅游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 词。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生态容量(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指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

① 旅游河里容量:食指旅游最佳也就是最适合的旅游活动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处于最佳状态,适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② 旅游极限容量:是指旅游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对于旅游业来说,达到了极限的容量,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不适合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旅游环境的保护

就旅游环境保护,我国早已开始猪病,并从政府、立法机关、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研究专家等方面出台了各项政策。① 政府:建立排污处理设施,倡导绿色旅游,建设环境保护区。

② 立法机关: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③ ④ 旅游开发商:禁止破坏各类环境。

旅游研究专家:平定环境容量,研究旅游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举列环境保护)·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增长和发展,逐渐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背道而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牺牲生态环境,去换取经济文化的增长,这种做法短期内降低自然资源的恢复和自净能力,长期内则会导致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等,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所以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针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而提出的一种人类发展的全新战略。一九八零年三月五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起呼吁:“必须研究就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但是在当时,并未得到积极的响应,人们还不知道这样对环境的危害,还未察觉到危机所在。直到一九八七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之后,才在世界各国中掀起了持续发展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浪潮。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及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又要使生态环境和资源得到保护,不对将来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提出之后,全世界各国广泛实施各种政策,“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各个方面的阐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 的话题,开始由全世界各国的人们来完成。“可持续发展”正在逐步实施且逐步被完善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我们展示了一点重要因素,那就是“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间的间应当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文化经济和的社会的基础上,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来发展文化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旅游业所具有的两重性决定了旅游业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因为旅游业虽然能够带动和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同时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为环境带来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旅游业迅猛发展,是否可以和环境协调统一呢?所以,建设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全面的、统一的、协调的、发展。旅游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一种无形却极为脆弱的相互平衡的关系。

第五篇:浅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浅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进步,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自然 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 旅游 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惫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醉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往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目录]

1、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4页

2、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第4页

3、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4页

4、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5页

5、总结

第6页

6、参考文献

第7页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引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旅游可持续发展即所谓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要求;并且通过现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在确保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的同时,实现旅游经济、社会效益和审美需求的发展模式(WTTC1997)。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而不得不控制当前。环境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基础,保护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保护是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保护就是发展。本文揭示了旅游与环境之间的一般关系,提出了处理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中国可持续旅游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指出了我国旅游业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途径,对中国未来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表示了充分的信心。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一、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 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指;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公道使用并且进步自然资源基础,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进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世行在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也指出:建立在本钱和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发展和制定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进步。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基础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关键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旅游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避免旅游资源的被破坏和枯竭。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因此,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保护及其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在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

二、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一)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经济、治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猜测公道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 企业 ;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要加强宣传 教育,进步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往,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很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题目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甚至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活动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很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给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

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采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进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尽,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三)旅游资源治理体系不完善

旅游景点“超负荷”工作屡见不鲜。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治理部分之间,普遍存在治理职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治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轻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中。

尽大多数的风景区在五

一、国庆等旅游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负荷”工作。景区游人接肩比踵,空气污浊,旅游质量大受影响。我国古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HO和CO[,2]的含量持高不下,很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还有很多奇山异洞、秀水珍木,也因过多地被人类光顾而面目“狰狞”。

(四)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

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云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缅甸逃跑,就是窜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座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仅剩下长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市,到1987年只剩下70.29万亩;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洪湖水面。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贸易、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题目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封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3.城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活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出立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治理措施。

(二)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进步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熟悉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进步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进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处。

(三)完善旅游资源治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治理部分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治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治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分应留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治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更多地采取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通过客观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种优惠贷款、赠款、补贴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游环境题目解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

五、结论

总之,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产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我们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促进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留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迎接更多的国际旅游者,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应有的贡献。保护旅游资源、创造优美的生活娱乐环境,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10级导游专业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黄辉,《WTO与环保: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

4、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6、翟新生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财经研究》,1996年第12期。

下载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十分活跃,但尚未形成统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

    怎样正确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状况? 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使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摘要】 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列举了中国旅游业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从管理、政策、宣传......

    努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合集5篇)

    努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http://.cn2009年02月03日 08:49经济日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和继承历史文化,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正是基于尊重,杭州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

    浅议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5篇

    浅议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民族旅游是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合理开发民族旅游资源,保护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实现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九年级思品公开课教案 教者:朱礼福 教学内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形势。2、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

    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战略摘要:逐步推进电力主辅分离的改革是“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实施改革后,电力多经企业面临新的战略环境。电力多经企业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