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论文(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6:1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与自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与自然论文》。

第一篇:人与自然论文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2011年11月19日 题目: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 100502112 学生姓名:杨指导教师: 吕

森 青

人与自然

之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摘要: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探索自然规律,要不畏艰辛【1】。必须正确认识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这一重大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也讲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关键词:人 自然规律 破坏 惩罚 保护 人类的破坏

广袤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这里有3000万个生物物种,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有人称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

然而,时至今日,亚马逊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开始在亚马逊河地区毁林伐木。到80年代,亚马逊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亚马逊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在秘鲁,为种植毒品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进入90年代,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原始生态环境之美令世人惊叹。近几年由于当地旅游业的急剧升温,九寨沟风景区早就人满为患。蜂拥而来的中外游客,使九寨沟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有识之士对此早已表示忧虑并提出警告:任何人为的破坏都会给九寨沟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限制上山游客数量、定时局部封山禁游等保护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禁得住游客游览,却封不住“英雄”、“侠侣”们进山的脚步,静幽如画的九寨沟又现刀光剑影厮杀声。据悉,《神雕侠侣》剧组准备把国内主要的风景点都摄入戏中,另一“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风景区也已被确定为外景地【2】。

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一生的苦难。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大地母亲,那么,人类也终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而大地母亲滴滴苦涩的泪水,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她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伊甸园

自然的报复

2004年12月26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的地震,相当于至少3000颗原子弹威力的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高达30米的水墙横扫斯里兰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等国家沿海地区,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灾难原本可以小一些。

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原因,也是带走十几万条生命的凶手,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面对巨大的灾难,人类自称为“弱者”——这一切好像与人类无关。“人类为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

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决定了它带有脆弱性,对财富的贪欲没有节制的蔓延,使人类终于受到了惩罚。这次海啸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多年劳心劳力所积累的财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脸中付之东流。

不敬重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科学家在陶醉掌握了先进科学武器后,已经把地球破坏得满目疮痍了。地球母亲发抖了,她的忍耐到了极限,决心将贪婪的人类从她的身上赶走。她要拿出她几乎不忍心使用的武器,地震、火山爆发、饥饿、SARS、禽流感、厄尔尼诺、沙尘暴来惩罚这些不清醒的人类。人类必须明白

【3】怎么样亲近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否则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说“不”。

自然规律

沙尘暴作为我国目前严重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往往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近来,有专家谈到沙尘暴对于地球环境也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大家忽略了沙尘暴对于人类贡献的一面。

目前环境化学家、海洋生态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们一步步勾勒了沙尘暴的另一副面孔,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过程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好处,把富含生物生长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撒开去,恩泽广阔。

据悉,亚洲沙尘暴每年把上千万吨的沙尘从中国西北和蒙古国等干旱地区倾出,洒到太平洋,给大洋中的生物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盛宴。近来研究者还发现,每当爆发沙尘暴时,中国北方、日本、韩国等地的酸雨危害都有所减弱。

现在一些科学家也认识到,想阻止全球变暖的步伐,沙尘暴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专家建议,从自然的发展观点来看,不要强加给它任何东西,当土质是荒漠的,就一定要是荒漠,因为地球上实际上有43%的旱地,人类不可能改变这个现实,大家认为在沙漠里种树或种草,沙漠就能变成绿洲,实际上这个想法是欠科学的。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自然循环系统,应该“还自然以自然”的道理,不要给沙尘暴强加内容【4】。

总结

大自然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就如同马克思理论表达的一样,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实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要尊重自然,然后才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人与自然的共生》 邱连波 2004年 【2】.《环境与发展》 李文华、杨修 编著

【3】.《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爱宝、王妍 2003年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盖山林、盖志毅 2004年

第二篇:人与自然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题目: 人与自然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11016301 学生姓名:封涛 指导教师: 周建平

2013年6月3日

人与自然

之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摘要: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探索自然规律,要不畏艰辛【1】。必须正确认识自然环境资源价值这一重大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也讲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关键词:人 自然规律 破坏 惩罚 保护 人类的破坏

广袤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这里有3000 万个生物物种,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有人称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

然而,时至今日,亚马逊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开始在亚马逊河地区毁林伐木。到80年代,亚马逊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亚马逊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在秘鲁,为种植毒品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进入90年代,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原始生态环境之美令世人惊叹。近几年由于当地旅游业的急剧升温,九寨沟风景区早就人满为患。蜂拥而来的中外游客,使九寨沟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有识之士对此早已表示忧虑并提出警告:任何人为的破坏都会给九寨沟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限制上山游客数量、定时局部封山禁游等保护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禁得住游客游览,却封不住“英雄”、“侠侣”们进山的脚步,静幽如画的九寨沟又现刀光剑影厮杀声。据悉,《神雕侠侣》剧组准备把国内主要的风景点都摄入戏中,另一“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风景区也已被确定为外景地【2】。

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一生的苦难。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大地母亲,那么,人类也终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而大地母亲滴滴苦涩的泪水,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她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伊甸园

自然的报复

2004年12月26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的地震,相当于至少3000颗原子弹威力的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高达30米的水墙横扫斯里兰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等国家沿海地区,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灾难原本可以小一些。

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原因,也是带走十几万条生命的凶手,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面对巨大的灾难,人类自称为“弱者”——这一切好像与人类无关。

“人类为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 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

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决定了它带有脆弱性,对财富的贪欲没有节制的蔓延,使人类终于受到了惩罚。这次海啸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多年劳心劳力所积累的财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脸中付之东流。

不敬重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科学家在陶醉掌握了先进科学武器后,已经把地球破坏得满目疮痍了。地球母亲发抖了,她的忍耐到了极限,决心将贪婪的人类从她的身上赶走。她要拿出她几乎不忍心使用的武器,地震、火山爆发、饥饿、SARS、禽流感、厄尔尼诺、沙尘暴来惩罚这些不清醒的人类。人类必须明白怎么样亲近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否则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说“不”【3】。

自然规律

沙尘暴作为我国目前严重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往往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近来,有专家谈到沙尘暴对于地球环境也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大家忽略了沙尘暴对于人类贡献的一面。

目前环境化学家、海洋生态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们一步步勾勒了沙尘暴的另一副面孔,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过程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好处,把富含生物生长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撒开去,恩泽广阔。

据悉,亚洲沙尘暴每年把上千万吨的沙尘从中国西北和蒙古国等干旱地区倾出,洒到太平洋,给大洋中的生物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盛宴。近来研究者还发现,每当爆发沙尘暴时,中国北方、日本、韩国等地的酸雨危害都有所减弱。

现在一些科学家也认识到,想阻止全球变暖的步伐,沙尘暴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专家建议,从自然的发展观点来看,不要强加给它任何东西,当土质是荒漠的,就一定要是荒漠,因为地球上实际上有43%的旱地,人类不可能改变这个现实,大家认为在沙漠里种树或种草,沙漠就能变成绿洲,实际上这个想法是欠科学的。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自然循环系统,应该“还自然以自然”的道理,不要给沙尘暴强加内容【4】。

总结

大自然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就如同马克思理论表达的一样,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实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要尊重自然,然后才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人与自然的共生》 邱连波 2004年 【2】:《环境与发展》 李文华、杨修 编著 【3】:《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爱宝、王妍 2003年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盖山林、盖志毅 2004年

第三篇:人与自然学期论文

人与自然

[摘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也没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斗争性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两方面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技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拔出来,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

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东、西方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保证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作用。两方面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用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它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首先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同时要求我们依靠科技进步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四篇:《人与自然》课程论文

浅谈人与自然

随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不断演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光流逝,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寻常的时代,现代化的冲击,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正在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自然的面貌。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了人的这些骄揉造作,生命问题出现了,意识也成了现代科学中最大的难题。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的演化一直是自然过程。在人产生并且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之后,人类活动开始干预自然,自然过程中加入了人为因素,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自主的实体;既受控于自然,也在改造着自然。在整个系统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一是自然对人的影响;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二是人对自然的影响。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受制于自然,同时又给自然以影响。尽管人的影响是有限的,受一定的时空条件制约,但是在小尺度的时空范围内,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人仍可以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影响空间。

自然界是连续的,连续的物质就充满着无限的宇宙空间。这些物质本身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相反,反抗周围物质的紧张压迫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不对称的,也正是这种不对称的存在,使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组成自然界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连续的物质组成的,是它们对周围物质不对称运动的反抗使局部物质组织起来,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实体,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世界就是由这些实体构成的。

每一个事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的本性就是反抗、扩张,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然而,个体的力量是极为渺小的,自然整体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以这个事物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整体的变化并成为整体的一部分为基础的,如果这个事物不能够与外在世界的变化相和谐,衰退和灭亡就是它们的最终选择。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与万物一样,反抗外在世界的变化是它存在的基础,但这种力量是有限的,它不可能与宏大的自然力量相抗拒,因此,人的变化与自然的变化是全息对应的,人是一个“小宇宙”或“天人合一”就是对这种必然性的一种概括。

在现实的生活中,或许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统一性,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普遍联系是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我们只能通过哲学的思辩来理解它的存在。然而,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科学帮助人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速扩张了势力范围,从此,人类开始忘记了自己仍是自然界的一员,仍要遵从“整体决定局部”这个简单的物质世界的规律,转而要把自己凌驾在自然之上。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提高了,真正的哲学却从此急剧倒退,没有了哲学的指导,科学成了实证的检验台,不能被“精密的仪器”观察到的自然的连续性和内在生命力一直不被科学承认,而人成了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神”。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不管是社会现象还是意识现象,它们本质上都是物质世界发展到

一定阶段上必然产物,这是唯物主义哲学必须坚持的最基本一点。但有多少真正的哲学家相信这一点,并一直用物质的相互作用来理解众多的自然现象呢?事实上没有几个人,他们满篇都是空话、套话,用理论来解释理论,结果真正的哲学没有多少人认识,而时髦的哲学却满天飞舞,科学也由此停滞不前。

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这是人区别于其它生物最重要的一点,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因为每一个系统之中都有一个中心,我们不能因它是生物圈的中心就相当然地将它凌驾在其它生物之上,这就好像一个企业的领导和它的员工关系一样。人与其它生物都是从同一个起点进化而来的,这不仅可以从生物进化的理论上认识到,而且人的一生就再现了人从一个动物到人的过程。因此,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人,然后才是一个社会的人。

在许多人的感觉里,人类在自然界是孤独无助的,除了与低级的生物作伴,就是面对一个死气沉沉的巨大宇宙。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用心去体谅自然,我们就会发现,整个宇宙就像我们人一样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而原子则象人的细胞一样也是一群生机盎然的生命,所有原子都是在竞争中存在的,由于不断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灭亡,同时又有大量原子在星体内部产生,因此,伴随着原子的周期生成与灭亡,能量的周期聚集与释放,连续在宇宙空间的物质出现了与之对应的脉动,引力波就是对这种通过连续的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传递的能量的一种描述。

原子的生成与灭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看它是否能与宇宙整体的变化相适应,不能适应的只能在众多原子的竞争中走向灭亡,并释放

能量。而那些能够顺应整体变化的原子则在环境能量的促动下不断产生与发展。宇宙正是有了这种机制,不同星系、不同星体上的原子才出现了统一性。人体是由大量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不仅是属于我们躯体的,而且更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宇宙整体的变化通过引力波影响着组成我们人体的每一个原子,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最基本的生理活动。

生物是一种生命系统,非生物集合也是一种生命系统,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却大相径庭,原因不是别的,不同的生成环境造就了它们与众不同的非线性联系方式,也造就了自然界种种不同的力学现象。生物是通过连续的水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周期递进是生物波动的基础,而由此引起的水分子在无机离子周围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是整体进行普遍联系的主要途径。与生物不同的是,非生物通常是由电磁波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通过电子在连续的宇宙空间周期性的产生与灭亡进行传递的一种能量包,由于水分子能强烈地吸收这种能量释放出自由氢质子,因此,当周围星体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通过电磁波影响人体内在的水环境,进而影响整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使人体出现与自然环境相对应的生理变化。

外在世界是在永恒的不对称变化中存在的,这不仅是几千年来的哲学思辩的结果,而且也是现代科学不断证实的结果。显然,如果你相信世界的物质性,那么你就会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的变化是以连续物质在宇宙空间的不对称运动为基础的。有了这种运动,局部的物质才有可能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有序整体;有了这种运动,一个个有序整体才能在不断反抗这种不

对称变化中存在;有了这种运动,一个个有序整体才有可能在与这种变化的对立中离散开来,并释放能量。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就是在不断的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中存在的。

“整体决定局部”是自然的一个基本规律,但这并不是说局部只能被动地适应整体的变化,相反,每一个事物都是积极主动地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中心,系统的产生就是以这个中心在众多要素的竞争中被优选出来并主宰整体为特征的。在系统反抗外在世界变化的过程中,这个中心都会按照整体的意志对来自各个部分的信息进行优胜劣汰,与整体意志相和拍的信息就会被优选出来,并在整体的支持下上升为整体的意志,从而支配整体各个部分的活动;相反,与整体意志相违背的信息就只能在众多信息的竞争中被淘汰。系统就是通过这种机制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统一性。

整体的自然决定局部的人,整个躯体的变化决定着组成它的每一个部分,这应该是众所周知很简单的道理。然而,在真实的人类科学体系中,由于时髦哲学的泛滥,加上人本性的需要,这种真实的关系被歪曲了,人成了整个世界的“主宰”,而高高在上的大脑成了决定整体的“特殊”部分。当然,我们不会否认,人体所有的信息处理是在大脑之中,但大脑自身是不会无中生有地产生意识的,意识的产生来自于外在世界的变化,来自于整体对外在世界变化的物质反应。如果我们忽视了意识的这种本质,意识的难题将永远成为科学之谜。

我们所说的人与自然关系,即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人与自然系统是以人为主体,以人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系统发展的标志。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复杂的,各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人与粮食、人与灾害、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等多种形式,并集中反映在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上。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控应把调整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与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满意的调控效果。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然改变自然界原有的平衡,问题是人类应该正确认识其活动对自然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供适应自然规律的、有科学预见的、可调控的人类行为,使其所产生的后果,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使自然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第五篇:日本人与自然论文

日本人和自然

——浅谈日本资源匮乏和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前言

在两年多的日语学习的时间里,我学习了不少关于日本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性,同时也明白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事情和现象。在历史面前,也许我们大多数的人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日本,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当今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方面,我们做的的确远不如这个面积仅约3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比如,在看待人口的问题上,或是环境保护方面,在这些方面,他们的觉悟远比我们高出很多。借这次写论文的机会,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日本人在面对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等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危机意识,并在这种危机意识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通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多灾多难的袖珍之国

(一)恶劣的自然环境

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侧的一个岛国,大大小小一共有6000多座岛屿,其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冲绳为主的五大岛屿。它的国土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仅约为中国的960万的二十五分之一,相比之下,日本的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它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袖珍之国”。并且,它的国土的四分之三均为森林覆盖的山地,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70%的人不得不住在关东南部至北九州之间的平原地区,从而使日本的可居住面积的人口密度位于世界前列。

此外,火山众多使日本的地壳由于高温而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加上日本列岛又位于地壳运动带,所以地震就成了“家常便饭”了。在气候方面,从初春到夏季的植物生长期内,特别是梅雨时节,经常地阴雨连绵使整个日本笼罩在沉闷的气氛之中。当秋季快来临的时候,台风也会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日本岛,同时带来大量的雨水,使这片脆弱的国土饱受台风和洪涝的危害。当冬季来临的时候,它的沿海地区不停地刮着寒冷刺骨的西北季风,降雪不断,最高的积雪厚度听说可以达到一层楼那么高,这与多晴干燥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思想的转变

自从唐朝的鉴真和尚把唐学带到日本国土上以来,日本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深受着唐文化的影响,佛教和汉学在日本盛行。受儒家学派的影响,在那个封建的时代,日本人过着非常质朴的生活。但从明治维新之后,随着与欧美的不断交流,日本国民的思想开始渐渐向民主化转变,面对他们居住的这片国土所面临的种种窘况,加上环境的不断变化,他们便不由得从偶人净瑠璃、歌舞伎等歌舞升平的享受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在这种危机意识的驱使下,他们开始了自己艰难“自救”之路。

二、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一)对上班族的“节制”

日本的上班族向来被称为“工蜂一族”,所有在日资企业工作的人都必须经历和接受这样的现实,记得在最近的一部很红的电视连续剧《蜗居》里面有这样一个情景:海萍因为想在下班的时间里多赚点外快来减轻房贷的压力而拒绝了公司永无止境的无偿加班后被逼主动辞职的一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想,现代社会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如果不好好表现的话,随时都会有被淘汰的残酷现实发生,所以,很多人选择了自愿无偿加班,这样即使是结了婚的人也同单身生活没什么区别,日复一日地同工作打交道,也就更顾不上要孩子的事情了。在日本,夫妻都是上班族,四十左右都还没有孩子的想象很普遍。日本政府由于认识到了人口危机会给日本未来社会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他们通过对日本企业的干涉,有些企业明文规定了员工一个礼拜必须有两天以上的正常休息时间,花更多的时间陪家人,以此来缓解过多的工作压力对上班族选择不要孩子的现状。我们不知道这种实施方案到底会有怎样的效果,但起码可以让这些“工蜂”们暂时舒缓一下他们疲惫的身心吧。

三、重视环保的国家

(一)奇闻东京“垃圾不足”

东京是世界有名的国际大都市,是一个集电机、电子、化学、钢铁等工业的加工中心,有时候它也成为了“时尚”、“繁华”的代名词。它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可是在这样的一个大都市的街头,我们竟然看不到一个垃圾桶,这源自于东京市政府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制度,这套垃圾处理制度使东京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从1989年的490万吨下降到1999年的360万吨,足足下降了26.5%。

但在中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丝毫没有减少的痕迹,所以,学习和借鉴一下东京政府的垃圾处理制度似乎是应该的。第一,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也许这几个字我们都会觉得不以为然,生活中到处都能够听到、看到,但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做到,而日本,分类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另外,垃圾收费,按指定地点丢弃。我个人觉得这个做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利益的刺激来使日本国民主动自觉遵守规定,因为中国有句很有哲理的古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凡是涉及到利益的事,人们都会变得开始左顾右盼起来。至此我不禁很汗颜地想到了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在原本干净整洁的路面上堆满各种各样的垃圾,同时在这个垃圾堆的上面赫然竖立着一根标示木牌,木牌上醒目地写着“严禁倾倒垃圾”„„

(二)环保教育从儿童抓起

在二次大战结束的50多年里,日本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实是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变得山清水秀天蓝,原因之一就是日本人在环境危机下的强烈的环保意识,正如之前讲到的东京市民的分类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是因为日本的环保教育从儿童就开始抓起了。

在小学低年级,通过提供他们更多的接触自然和亲身感受自然的事物和现象的机

会,使他们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了解保护自然的道理;对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主要是让他们直接面对与环境相关的事物和现象来使他们形成对环境的具体认识,比如,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场,通过亲身的感受来加深他们对垃圾要分类处理的印象;而对于高中生,则注重培养他们主动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和态度。通过这样的环境风尚和系统的环境制度从儿童抓起,相信这是提高环保意识的有效的方法,也是其他国家值得借鉴的方面。

四、充满危机意识的文学作品

(一)和中国不同的“家”

我国著名学者巴金和日本小说家岛崎藤春有一部同名作品《家》,一直以来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过它们之间的异同。他们的作品诞生在有着相似的传统文化背景并且均取材于作家本人的家庭生活经历,都处于现代社会新旧交替的历史节点,但受不同家族文化的影响,两位作家分别从不同的叙事立场来讲述大家族在时代冲击下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岛崎藤春的《家》以作者本人从27岁到39岁这12年间真实的家庭生活经历和感受为基础而创作的,小说描写了两个典型的日本封建大家族木曾马笼的旧驿站老板小泉和福岛镇药材批发店桥本家日趋衰败没落的过程。巴金的《家》同样有着作者本人家庭生活的影子,小说构设了高家的变故与兴衰。但不同的是,巴金对封建的缩影的家的批评和讽刺充满了不可遏抑的激情与冲动,他曾一直强调:“我所憎恨的并不是个人,而是制度”,他誓言不与封建制度妥协,于是他将养育了自己十八年的封建大家族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抨击和批判;而岛崎藤春则是用复杂而忧郁的手笔写着自己曾经历过的无奈,因为那个时候的日本正受着统治者们洋洋得意的压迫,大部分作家都开始消极地逃避社会,向往自然,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作者自己。相比之下,那个年代的中国有很多像巴金一样誓死不与封建制度妥协的作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岛崎藤春为代表的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派”的消极的危机色彩十足的文学作品。这也许正说明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必然的事情吧。

(二)人气十足的宫崎骏

如果要用一个名字来代表当代世界的经典动画创作的话,那么这个名字毋庸置疑应该就就是“宫崎骏’了。他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大师,是因为他的作品彻底改变了长久以来关于动画片的种种狭隘的认识以及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的定向的动画片定位,跨越了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的区分,这是之前创作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从表现人类社会生死存亡的《风之谷》、《天空之城》到对战争的个性化思辨和批判的《红猪》,再到通过再现人类放弃对自然的敬畏开始向自然大量掠夺生存资源的历史性时刻展开的关于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命题思考的《幽灵公主》。这些倾注了宫崎骏深切的社会危机意识的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深邃、幽远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源自于学生时代的宫崎骏专攻政治经济学并参加了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战后东西方冷战格局

引发的核竞赛更加深了他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关切和忧虑,因此,有关人类文明的毁灭、再生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共存等主题都会交织在他的创作里,使他的电影比别的娱乐性动画片更多了几分思想深度和人文思考。

在宫崎骏的一系列对于社会现实危机的思考的作品中,除了1986年的《天空之城》获得日本最佳影片的第二名外,其余的《风之谷》、《邻居豆豆龙》、《魔女的宅急便》分别在1984年、1988年、1989年居于首位。我们在赞叹大师的创作才华的同时,也与电影的主题产生了共鸣,所以我们在了解宫崎骏人气十足的背后,是数十万个同样最社会和自然有着强烈危机意识的日本观众呢。

五、艰难的模仿之路

(一)“崇洋媚外”的尴尬

现代的日本人非常喜欢效仿西方的文化,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当你走在日本的大街上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话时,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你投来崇拜的目光,甚至会有人用他那蹩脚的“平舌英语”和你搭讪两句。从中国被西方侵略的消息传到日本那一天开始,他们认为是“天朝老大”的中国都会被西方打败,这是他们很震惊,因此,这使他们对西方的侵略极为敏感,产生了迅速反应的意识和强烈的危机感。1853年的美国黑船事件造成了日本的巨大危机,是他们处于沦为西方半殖民地的危险,这引起国民强烈的排外情绪。在这种危机之下,下级武士与豪商聚集起来,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反对幕府的腐朽无能,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最终避免了沦为欧美殖民地的危险。但此时他们已经开始了模仿欧美入侵的行为和扩张思想,把侵略之剑指向了亚洲邻国。从此日本开始了它的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

日本学者川岛武宜曾经对美国女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有这样一句评价:“我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阅读一下这本书。我们日本人收到的教育是有限的,日本人比其他任何民族都更盲目地接受自己的传统和思考方法,并以此为中心来判断事物。”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日本人的扩张思想便不是因为模仿西方,也决不是为了反对西方对日本的威胁或是对亚洲的侵略,只是一种民族利己的表现而已。

(二)跌倒后迅速爬起的科技强国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大部分工业都陷入了瘫痪状态,1946年8月6号和9号,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威力无穷的原子弹,致使日本几乎成为了一片废墟之地。但即使是这样,日本人并没有灰心和失望,而是变得前所未有的团结,开始一起投进了国家的再造工作中去,并用他们聪颖的头脑创造出了一系列世界科技之最,因为他们通过了这场劫难,使他们的民族危机意识更加地强烈了,唯有自己强才不会被打倒。到了90年代,日本的经济实力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了。由于精雕细刻的岛国性格,他们的科技注重精微、追求细节、一丝不苟,比如,日本制造的电器精巧、环保、坚固,日本制造的手表由于外表好看质量又好而倍受欢迎。他们生产出世界上最小的高度仅为2厘米的直升机;他们造出了世界上客流量最高的火车站:新宿火车站,世界上

客流量最高的地下铁:东京地铁站;建造了世界上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全场3911米)等等。这也源自于日本人从小就开始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在进入21世纪后国际化不断加强的今天,日本通过与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的交流,相信会有更惊人的科技成果出现。

总结

从这个地球上有生命的诞生开始,自然界就一直在遵循着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在不断地将生命和文明延续下去,人类的祖先在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出于本能的危机意识,他们不惜冒险来猎捕比自己身体大若干倍的危险动物,不停地艰难地与命运对抗,从而有了我们宝贵的现在。所以我认为强烈的危机意识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国土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岛国,还是我们国土面积有960万地大物博的中国,很多的王朝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的话,无论这个国家原先有多么的强大,它都势必将走向灭亡。所以日本人在面对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等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危机意识,和在这种危机意识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我们并不能一概地唾弃或者赞扬,而是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2].[3].[4].[5].[6].[7].[8].[9].林康民.日本入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1页 曹艺.日本纵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页、209页 秦刚.感受宫崎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4页、5页、9页、18页 高静.外国人是怎样环保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29、48页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5页 苏君业等.日本之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89页.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224页 林庆元等.“大东亚共荣圈”源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页、5页 李雅博.[10].http://Record.18dao.com/世界之最

谢辞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说实话,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有点复杂,既想自己能有好的表现,又怕自己的论文不合格而觉得有些忐忑,但无论如何最值得感谢的就是我的指导老师——项梅老师给予我的悉心指导,以及那些撰写相关书籍材料的作者和相关网站,同时也要感谢学校能够在毕业前给予我们最后展示自己的机会,更使我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尽管五千字的论文不算什么,但只有自己用心去做了,并且一点一滴地积累完成,才会感觉到收获的喜悦。最后再一次郑重地向老师道一声:辛苦了。

下载人与自然论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与自然论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一、概述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

    人与自然的论文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

    人与自然论文(范文大全)

    人与自然论文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

    马哲论文(人与自然)

    题目《哲学观点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残酷的现实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一幕一幕的上演着,凶残的枪声,悲惨的叫声,无情的风声弥漫在那片充满悲剧的沙漠上,暴利驱使着人们的贪婪......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论文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人与天地万物感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就自然整体而言,天、地、物、人,都遵循着既相互......

    论文《演奏人与自然和谐交响》

    演奏人与自然和谐交响 一、时代背景介绍 自古以来,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总是以征服自然来获得自己生存所需要的资料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无意间,听表弟说起了一篇曾经学过的课文——《老人与海鸥》。听到这儿,不禁使我拿起了小学时的课本,再一次仔仔细细朗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