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4 08:3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一篇: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 所有制与产权 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 价值量

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货币的形式  货币流通量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 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 资本积累和资本经营  资本的循环和周期

第五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 信用及其功能  信用制度

 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第六章 竞争和垄断  竞争引起垄断  不完全竞争市场  有效竞争和反垄断

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 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 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 供求平衡和市场实现

第八章 收入分配  与收入分配有关的重要范畴 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 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第九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习题:

1.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4. 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1.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

2.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5.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1.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2.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3.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1. 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2. 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集中 3. 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经营方式

4. 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和联系 2.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关系 3.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4.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1.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2.垄断的各种类型及其成因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及过度竞争的资源配置缺陷 4.反垄断的作用和局限

1.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

4.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联系和区别 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原则、内容和意义 3.如何解决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  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

第十章 资本主义的生产  货币转化为资本 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 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第十三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表现 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和矛盾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协调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基本矛盾 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 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经过的阶段及各阶段上的具体特征 4.资本主义制度不断演进的根本原因

5.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哪些新特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3. 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4.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1. 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 2.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3. 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4.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1.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 2. 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3. 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4. 为什么职工持股和股票期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

1. 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的形成的 2. 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的产生、本质、形式 3. 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 4.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 5.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作用和局限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形成、发展趋势及表现

2.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如何理解全

球化的二重性

3.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有什么影响,其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1. 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及其集中体现2. 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两

大社会经济后果?

3.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4.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5. 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 6.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 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率先在经济文

化落后国家建立的历史事实

2.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3. 谈谈对社会主义一般特征的理解

4. 论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及其依据 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  市场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 改革完善市场体制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微观基础  居民  企业  国有企业改革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 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 社会总需求及其变动

 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

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动与结构优化  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 我国对外开放的形式与发展战略 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 政府的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 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为什么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3. 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特点 2.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3.试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

1.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为什么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不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3.结合我国实际谈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4.对比分析美日德现代公司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的异同 5.如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1. 分析投资的规模及其决定

2. 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

3. 联系我国,分析社市场经济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4. 分析1997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运行出现的新特点

1.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2.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4.试论我国城市化的道路

5.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试论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特点

7.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波动的原因

1.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

2.结合1997金融危机的教训,分析如何在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如何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有哪些 2.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 3.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4.结合我国体制转轨期的实际,分析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 所有制与产权 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

(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和消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两者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2.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交换对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市场调节上

·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的性质、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性质、发展程度 3.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决定分配的对象和方式)·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分配对生产决定作用表现在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1.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也和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交换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如一个企业内部班组,车间、个人之间的交换劳动

·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它在生产、分配和消费中起着媒介的作用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分配过程中:包括生产资料分配过程中的关系和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4.消费过程中: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前者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者包括消费水平、对象、结构、方式等体现人们的相互关系

(二)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

它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并支配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它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特征,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一个社会中,可以多种所有制存在,占主导地位的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它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

·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

·支配,是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 ·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

二、所有制和所有权

1.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作为经济用语是指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2.所有制性质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还涉及和反映许多派生的权利

3.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内容和性质决定所有权的内容和性质。

三、产权和产权制度

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处分、转让、收益等关系,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转让权、收益权。这些权利同一定的财产关系相联系,被称为财产权利(产权)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1. 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

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

2. 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3. 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

四、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 1.都是指在财产归属上的排他性权利

2.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关注产权的公有和私有的属性;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出发点是私人产权。

3.西方产权理论所分析的产权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突出在两个方面的产权制度安排:

·产权是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获取的一定的收益权利,具有可转让的特征

·权能结构。即由一束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等)组成的结构。

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就是权能结构的分离。出资者权利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三)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一、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包括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

·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 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是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阶段,也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二、分工

经济学中的分工有多种形式:

1. 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又包括:

·社会分工:农业、工业等一般分工和各自内部的特殊形式的分工

·企业内部的分工(也成个别分工):把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局部劳动,并使其独立成为不同劳动者的专门职能 2.劳动职能的分工,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直接的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之间的分工。3.机器体系的分工

分工的作用: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使生产工具专门化 社会分工是在与个别分工的相互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两者区别在:

1.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社会分工使各个劳动者的产品都作为商品而存在。个别分工中局部工人不能生产商品,变成商品的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

2.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社会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介而互相联系,个别分工以许多工人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的使用为媒介

3.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而个别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为前提

4.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和途径不同。社会分工中,两者比例的分配,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在个别分工中,各部分劳动都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使用的

5.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

三、协作

协作,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机器协作,简单协作在机器生产上的再现 优越性:

1.能使个人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抵消单个劳动者的差别

2.能节省生产资料

3.能创造出一种集体力,大大超过单个劳动能力的机械总和

4.许多人在一起劳动,发生社会接触,会引起劳动者的竞争和精神振奋,提高个人工作效率

5.能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比如组织

流水作业和全面作业

6.能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能在很大空间上同时进行劳动,又能在较小空间投入大量劳动

负效应:集体成员偷懒,决定协作所产生的新的生产力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统一的指挥和管理

四、机器大生产和生产的社会化

一起发达的机器都是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工作机三个本质不同的部分组成。

18C产业革命的结构是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用机器生产机器,人力被自然力所替代,这标志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机器大生产的影响:

1.促进了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推进了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

2.创造了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促使生产的社会化 3.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跳跃式的扩展能力

五、新科技革命

20C,40年代末50年代初,从美国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合成化学等的发展。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经理新的科技革命,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领头的高科技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

1.新兴工业部门涌现和发展,扩大了生产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2.传统工业不断得到改造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4.促进社会分工向更高层次发展 新经济时代与机器大工业时代比较: 1. 自然力代替人力→电脑代替人脑 2. 以技术为基础→以知识为基础 3. 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介:电网→互联网

4. 主导和支柱产业:机器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生产方式,即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而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生产的自然物质方式)和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方式)的对立统一,是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上,相继出现了五种生产方式。1.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

二、先进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作为科学技术物化的先进生产工具总是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现在的先进生产力,是指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生产力。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其实现途径:

1. 依靠科学技术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2. 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3. 加快产业升级

三、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调整生产关系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变革这一社会的根本制度,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二是在特定社会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特定社会的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进行重新安排或创新。

制度的创新,生产关系的调整并不都是生产关系向前的推进,也可能是后退,如我国过去过早地实行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成功,现在退回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是一种制度创新。

四、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着特征。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1.两者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前者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后者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其基本要求是要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要求。一方面,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改革经济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经济制度关系的本质要求。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 价值量

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其产生的前提: 1.社会分工

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划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流通从生产领域分离 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实现所有权的转移。社会分工使商品交换具有必要性,剩余产品及归不同所有者所有则使商品交换成为现实。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

1.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

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它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附属于居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2.市场经济

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二、商品经济的特征:

1.自主性,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平等性,价值规律与等价交换原则

3.竞争性,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4.开放性,分工与协作

三、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人类社会采取怎样的经济形式,不是由某种社会形态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人类社会形态可能会出现跳跃式发展,但社会经济形式的发展却无法跳跃。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连续、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但不可以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

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

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其有用性。它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自然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也不同。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 ·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区别与阳光、空气等 ·它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是针对他人、社会有用 ·其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2.价值

指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其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3.使用价值和价值

·统一: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对立:任何人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这二重性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即从具体形态和抽象形态两个方面来考察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1.具体劳动

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不是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

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3.劳动二重性及学说意义

·作为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一个永恒性范畴;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有历史性。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劳动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揭示并进行论证的,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的创立都与劳动二重性学说相关。

六、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

个别劳动首先指属于不同所有制的劳动,在私有制下,个别劳动即私人劳动;在同一个所有制内部,不同的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的劳动也是个别劳动。劳动之所以采取个别劳动的形式,因为:

1. 存在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独立经营 2. 生产者有自身的独立利益

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个别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条件下的个别劳动阻碍了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劳动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劳动采取价值的形式,这是由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这对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商品经济的内子矛盾产生于商品生产过程,而它的解决则在商品流通过程。

七、商品流通过程的二重性

即使用价值的流通过程和价值的流通过程,由商品生产的二重性决定。商品流通过程的二重性又决定了商品流通的特点:

1. 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2.流通的内容是同量(价值)异质(使用价值)的商品交换。

3.商品生产者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卖、买,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至此商品流通便告结束,随后商品进入消费过程。

(二)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它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它形成的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

1.如上述,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2.另种,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3.这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是价值的决定,第二种是价值的实现。·第一种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种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认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一种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所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

·第一种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从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分配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经济调节的目标,由于社会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成败至关重要。

四、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实现的,决定价值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

· 供大过于求时,优等的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的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向上移动; · 求大过于供时,劣等的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的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上升,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向下移动。

五、劳动生产率

1.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其决定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如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

·劳动对象的状况及自然条件等。

2.研究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M)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创造了更多的使用价值,而在同一劳动时间中仍然凝结着相同的价值总量。价值量只同劳动时间相关。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会使单位使用价值中凝结着不同的价值量。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4.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经济中,劳动生产率高的个别价值在还原为社会价值时,会还原为更高的价值。

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不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1.同一时间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多倍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它发生在两种场合:

·不同商品之间的比较,复杂劳动产品价值高于简单劳动产品

·同一产品中不同劳动者之间比较,复杂劳动者比简单劳动者在同一时间中创造更高的价值。

2.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

4.复杂劳动者和简单劳动者收入分配中的差别问题。

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来源及遇到的挑战

1.来源: 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命题——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其理论自身存在很多局限和非科学因素。他们不了解究竟什么是价值,什么劳动,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形成价值„„

马克思继承了其理论中的科学因素,批判了它的非科学成分,运用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科学抽象法,剖析了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挑战: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知识经济的出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也需要发展:

·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的内涵是否需要拓宽 ·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的关系

·如何认识科技、管理及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市场经济

指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所谓资源配置,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使用。

马克思将经济资源归结为社会劳动时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每个生产部门分配的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调节资源配置的目标便是要求各个部门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生产。

二、资源配置方式: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

· 计划配置指计划机制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是通过计划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其基本特征是: 1.中央计划机构是资源配置直接决策者,掌握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权和微观企业经营活动决策权; 2.计划指标以行政指令形式层层下达 3.信息传导通过行政渠道纵向实现 4.企业发展动力来源于外部

· 市场配置指市场机制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其基本特征是: 1.独立的市场主体是资源配置直接决策者

2.各分散的经济决策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联系起来,形成总体的经济活动。

3.生产要素在企业间自由流动,生产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于市场需求。

4.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进行调节的,不仅对市场主体具有约束和刺激作用,而且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 市场机制的优势和局限:

1.依靠市场自发调节,通过市场主体依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市场交易活动,就能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自发性,分散决策难以自动实现整体战略 3.不能对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

4.对外部不经济的调控显得乏力,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 5.刺激生产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

三、价值规律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 价值规律的地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内在必然性。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的规律。

·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波动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2.涨落会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 3.价格变动也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价格接近价值 · 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根源于其内在的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机制:

1.调节作用:通过价格波动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刺激作用:通过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变化实现。3.分化作用:导致优胜劣汰。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 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 货币的形式  货币流通量

(一)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1.结合商品交换的过程,从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上考察货币的起源。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价值形式随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只绵羊=2把斧子 这是一种商品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之上,等号左边的“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主动要求表现价值。等号右边的“斧子”处在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作用,证明商品绵羊具有同自身相等的价值。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只绵羊 =2把斧子 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系列商品之上。=2匹布 从相对价值形式方面看,商品的价值表现是 =„„ 一个无穷的系列,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从等价形式方面看,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的等价物。·一般价值形式: 2把斧子= 一只绵羊 2匹布= „„=

交换中的所有商品都可由一般等价物这一商品来表现,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一般等价物商品已经开始起着货币的作用,但它还没有固定在某一商品上,因时因地而异。·货币形式: 2把斧子= 一克黄金 2匹布= „„=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质地坚固、不易损坏、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

二、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

它们是价值形式的两极,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相对价值形式表明了价值量的规定性。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量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价值量相等。但它们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经常发生变化。

等价形式是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它的特征: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形式的社会劳动。

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之所以能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并具有价值。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1.价值尺度

·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它的作用是表现商品的价值,使其转化为价格;价格标准是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它的作用是计量表现商品价值的金、银本身的数量,把它分成不同的单位。·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又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也可能发生背离,这反映价格形式本身包含的矛盾:

价格和价值在量上产生背离:因为供求关系影响

价格与价值在质上偏离: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格。2.流通手段

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改变了商品交换形式、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3.贮藏手段

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 货币贮藏能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它的贮藏与金属货币贮藏有区别,只表示推迟使用不代表退出流通。4.支付手段

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它是随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信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表现为,支付行为的发生与引起这种支付的经济行为在时间上的分离,并引起货币单方面的运动。

支付手段职能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5.世界货币

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

·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外国购买商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二)货币的形式

一、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1.金属货币之所以能够被纸币替代,是与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分不开的。

2.价值符号代替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可能性在实现之前,必须赋予它社会意义。

3.从形式上看,信用货币也是一种纸质货币。从历史上看,信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银行券 ·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

二、外汇 1.含义:

动态含义,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

便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静态含义,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静态含义的外汇具有两个本质特征: ·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2.外汇的分类

·自由外汇与记账外汇(根据能否自由兑换)·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根据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根据外汇交割期)3.汇率

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实际上,汇率是一种价格,是用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也就是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价格。又称汇价、兑换率、外汇牌价、外汇行市。

根据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化过程,可以将汇率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是以货币含金量的比例来确定货币之间的汇价的,汇价的波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可分为: ·中心汇率 ·干预汇率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的。可分为: ·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

·单独浮动汇率、钉住单一货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和联合浮动汇率

影响汇率的变动,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供求因素也会影响。具体因素:

· 国际收支状况会对一国汇率变动产生直接影响 · 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 一国货币对内币值的下降也会导致汇率下降 · 国际间利率的差距会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的移动 · 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是影响汇率变动 · 外汇储备的多少影响。储备少汇率将上浮 · 财政状况常常是预测汇率变动的重要指标 汇率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 对进出口的影响,从而导致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对国内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影响,导致对就业量的影响。· 对利率的影响。一般,汇率上浮的国家利率水平偏高。· 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利率上浮,带动国内用进口原料生产的本国商品价格下跌,且致使部分出口商品内销。· 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 对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三)货币流通量

一、货币的层次 1.M0=现金(纸币和硬币)

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险单等)

2.狭义货币(交易货币):M0和M1,是现实经济活动中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的代表

广义货币:M2~M4,是货币外延的扩大。广义和狭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流动性的程度上,广义货币可转化为狭义货币,通常被成为一种潜在的购买力或支付能力,需要经过一定时期(变现过程)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3.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和意义:

· 是为了把握流通中的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 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 便于中央银行的检测和调控

二、货币乘数

· 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 货币供给量是通过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计算出来的。货币乘数的确定是从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过程中推导出的。· 不考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公众定期存款倾向、公众现金持有倾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货币乘数K=D/R=1/r · 即简单地将货币乘数定义为商业银行派生存款过程中的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之比,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投资)创造派生存款的扩张(或收缩)倍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货币流通是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1.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考虑支付手段职能和商业信用的发展: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2. 纸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流通中的纸

币总额=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和购买力同它的发行数量成反比。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量的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保证宏观经济顺利运转。3.信用货币流通规律

它与纸币流通规律具有等同的意义。但从银行信用货币能够被信用规模调节的角度看,它又与纸币流通规律有不同的意义。

信用货币提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从而节省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业信用中的结算对抵,提高通货的速度 · 支付的衔接以信用作媒介,提高通货的速度

· 银行货币的数量可由银行调节,当其过多时就不会像纸币一样充斥流通过程,导致贬值。

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从本质上讲,二者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

2.是违背货币流通规律发行货币所产生的宏观结果。„„ 3.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的无限性和货币容纳量的有限性的矛盾反映。

4.都是与货币相关的经济现象,与社会制度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实行货币流通,就存在可能。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 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 资本积累和资本经营 

资本的循环和周期

(一)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一、资本的含义

1.资本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 ·作为生产要素,具有一般性

·作为社会生产关系,具有特殊性:反映不同社会生产关系 2.从本质看,资本的运动是价值运动;从物质形态看,资本可以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的一切要素。3.资本的基本特点:

·增殖性: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运动性: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速度反映增殖能力 ·返还性:投资回收期 ·风险性: 4.资本流通 公式:G-W-G`,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 与货币流通公式(W-G-W)的区别: ·流通的形式不同:起点、终点、媒介 ·流通的目的不同: ·流通的限度不同:

二、资本的形态和构成

1.货币资本形态,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运动过程中,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货币单位同时也是计量资本额的一般计量单位

2.实物资本形态,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表现为两类: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3.无形资产形态,指以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地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相应的收益,如专利权 4.虚拟资本形态

三、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

必要劳动指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它的内涵会因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剩余劳动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的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 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一 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企业:与社会分工相联系的生产组织的一种形式。从技术关系看,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下以生产过程内部各工序和操作的专业化为基础的劳动的技术组织。

从经济关系看,企业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一种社会组织,反映人们在生产工程中的经济关系。

社会分工:不同劳动者之间生产不同产品的分工,形成众多劳动部门。各种社会形态所共有,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劳动产品和劳动部门种类的增多而发展。

工场内部分工: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操作环节之间的分工,形成一定的劳动规模。产生于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中得到发展。两种分工的区别:

1.每个独立生产者的生产结果不同:中间产品~~完成形态的产品

2.各局部劳动者的联系方式不同:受统一指挥~~以产品买卖为媒介

3.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其分配上:集中且按计划比例分配~~分散且通过市场分配。

社会分工是市场组织存在的基础,工场内部分工是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

企业制度: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资本家、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包括: 1. 产权制度 2. 分配制度 3. 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基本特征: 1.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

2.其治理结构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资本家对企业拥有绝对权力

3.其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为基础的 二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个人业主制缺陷: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承担无限清偿责任、企业寿命有限。

合伙制缺陷:无限连带责任、所有权无法转让出售,寿命有限。

现代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特征就是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1.真实资本和所有权资本的分离:以生产资料等形式存在并处在再生产过程运动着的真实资本;以股票等形式存在和运动的有价证券,即虚拟资本。

2.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的分离: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在人格上的具体化。

3.反映了一种由现代化大生产所决定的社会经济职能日益专门化的必然趋势。

股份公司中发生的财产关系的这一变化表明,股份公司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点: 1.直接的社会财产过渡点。(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2.社会职能的过渡点。

三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  市场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 改革完善市场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一、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是市场经济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发展、细化 2. 经济利益差异

3.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可以~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 1. 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 2. 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3.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宏观调控间接化 4. 市场管理法制化

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否相容:

·公有制条件下可以实现市场经济的一些本质要求 ·公有制经济的本质要求也可以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得到满足。

1.公有制可以造就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自自自的经济主体。选取怎样的企业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与所有制的性质无关。

2.公有制基础上可以建立健全发达的市场和完善的市场体系,也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不相容的误解:公有制误解为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误解为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市场经济误解为一种经济制度;

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特点:

1.它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

2.它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3.它的发展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一、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是最主要的市场机制——三者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1.价格与供求构成的联动关系的实现以市场竞争为条件 2.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提高技术、改善管理、优胜劣汰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功能发挥的两个特点 1.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导向结合在一起: ·运用计划手段配置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资

·政府运用宏观调节手段对市场机制作用过程进行引导和调节;

2.在利益调节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与社会协调结合在一起:外部不经济存在引起~

三、创造适合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和体制环境 1.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2.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3.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 4.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5.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6.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等。1.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 商品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物质商品与服务交易的基本场所和主要形式。

· 以开放性横向联系为主要标志的一批新型商业形式,如工业品贸易中心、专业市场;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和现代消费多元化趋势的新型零售商业形式,如连锁店、购物中心、超级市场

2.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素的流动需要金融市场做媒介,资本集中。

· 在改革进程中,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银行信用为主,各类信用并存;以间接融资为主,各类横向资金直接融通为辅的主次结合、纵横交错的资本市场。今后还要规范以银行同业拆借和票据贴现为主的货币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

3.发展和完善技术和信息市场:

· 科学技术和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作用日益突出。促进科研和生产结合的纽带。

· 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实行技术成果有偿转让~

4.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能把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功能和分配机制的作用落实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如人才招聘会、职业介绍所~ 5.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

· 对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调整等方面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 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建立正常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深层改革

6.发展和完善产权市场:

· 即能提供企业产权交易等各类服务的市场。

· 其发展能活跃企业产权交易、丰富企业配置要素的方式、降低产权重组成本,有利于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企业改革、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整和~

五、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 统一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自由流通,形成了国内统一的市场组织体系、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管理制度。

· 开放指市场可以按照规则自由进入和退出。开放是市场的本性,对内对外都开放。

· 竞争指市场体系在一个由价值规律充分作用的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运行。

· 有序指市场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来运行,以保证公平竞争和市场的效率。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要建立这么个大市场:

1.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合理的价格体系。价格体系包括要素价格在内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关系的总和。

2.必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流通 · 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 · 发展规范的批发市场 · 发展和规范期货市场 · 信息化带动流通的现代化 3.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4.必须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 · 搞好市场建设的规划 · 加强市场的法规建设

· 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 · 提高市场交易的公开化程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内容 1.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2.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6.与上述相配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 组织结构上,政企合一,按行政部门、层次、区划分配经济管理权限

· 经济协调机制上,行政方式,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价格固定

·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上,统收统支 · 产品分配上,计划调拨、统购包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关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标准 2.关于改革的目标问题 3.关于改革的道路、方式问题

渐进式道路上要妥善处理几个重要的关系: · 整体推进和局部突破的关系 · 体制内改革和体制外推进的关系 5. 改革的方法论问题

· 坚持正确的改革目标,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核心

· 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 必须敢于打破旧的平衡,允许先富 · 要从发展的需要出发,不要一刀切 · 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 着眼于机制创新、制度创新 ·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改革的三个阶段:

· 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1978/12~1984/10),从农村开始 · 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1992/10),十二届三中为标志

· 全面推进,改革攻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进行的综合改革

四、改革的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表

现在:

1.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3.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4.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有了迅速提高 5.经济调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 计划体制改革

· 财政体制改革:税收、预算制度

· 金融体制改革 6.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7.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微观基础  居民  企业  国有企业改革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

市场经济中构成各种交易关系的交易主体就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它也被视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因为: 1.从市场经济的结构上看,各个具有独立产权的“个体”或“个体单位”,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 2.从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发挥的角度看~

二、封闭经济下,政府、居民、企业构成的八种基本经济关系:

· 居民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

· 企业向居民支付使用生产要素的回报 · 企业运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服务 · 居民用可支配收入向企业购买产品和服务 · 企业向政府交纳税金

· 政府向企业采购商品和提供政府服务 · 居民向政府交纳税金

· 政府向居民提供”转移支付”和政府服务

三、计划体制下居民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

1.使居民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

·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 畅通投融资渠道

2.使居民成为真正的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主体:

· 人力资源配置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实现自由择业和合理流动

3.使居民成为真正的多元收益主体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改革 4.使居民成为真正的具有消费者主权的消费主体

· 通过流通体制、价格体制方面的改革

四、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 1.自主经营

2.自负盈亏(核心),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

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规模扩张受硬预算约束 4.自我约束,即企业能在成本、收益和风险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要形成这些基本特征,前提条件是有明确的产权,并在明确产权上有明确的、对投资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的投资主体。这也是明确企业产权和形成合理有效的产权结构的关键。

五、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 1.产权不清 2.政企不分 3.权、责、利不明 4.管理不科学

六、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 1.放权让利阶段(1979~1983)

2.税利改革和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87)3.基于“两权”分离理论上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阶段(~1992)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3~)

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仍然不高 2.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4.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包袱过重

5.在企业体制上,虽然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远未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

八、公司治理结构

定义: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是组成治理结构的各个权益主体能否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并对他们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制约。一般要求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 1. 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

2. 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3. 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 4. 有效的激励机制

5. 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德日美的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P335-336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 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  社会总需求及其变动

 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一)社会总供求及其形成、变动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狭义的社会总供给以GDP、GNP为代表,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

社会总需求指在既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入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要。

一、社会总供给规模的决定因素 1.市场价格水平2.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3.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需求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和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4.对外经济联系的影响 5.一国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二、社会总供给结构的决定因素(产业结构): 1.需求结构的变化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工业结构的变化 ·资源密集度的变化 2.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3.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 4.产业结构政策

三、投资规模的决定因素: 1.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 2.消费率和积累率

3.社会在一定时期(短期和长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

4.投资效益的高低

5.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

四、投资结构的决定因素: 1.一定时期产业结构的状况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社会总生产的地区分布

此外,生产目的、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市场供求状况、经济体制特别是投资体制等

五、消费水平的决定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2.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

3.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 4.银行储蓄存款的利息率 5.货币幻觉

六.消费结构的决定因素: 1.居民收入的水平(恩格尔系数)2.居民收入结构 3.价格因素 4.商品因素 5.消费者个人因素 6.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

此外,人口的构成、消费传统和外部消费文化等都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观念,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还受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影响。

七、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产出的决定作用

乘数理论,注意比如投资乘数公式,它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生产资料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各个产业都普遍存在设备能力尚有一部分闲置未用的现象

2.由投资需求增长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投资品需求、中间产品需求和消费品需求,能顺利地得到满足 3.边际消费率比较稳定

(二)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一、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般公式:

封闭条件下: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GDP,其实现条件:

1.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唯一资金来源是本期的c2+v+m 2.固定资产折旧(c2)全部转化为重置投资支出 3.(v+m)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全部转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注:c1代表中间投入,c2代表固定资产折旧,v代表劳动者报酬,m代表生产税净额和营业赢余(利润)

开放条件下:(国内资本+资本净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GDP+净进口(进口-出口)其实现条件:

1.国内资本全部来自GDP,并且在扣除资本流出后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2.资本净流入=净进口,或资本净流出=净出口

二、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

1.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2.结构平衡对总量平衡的重要影响

3.总量平衡主要是价值平衡,结构平衡是从实物方面来考察的平衡

4.总量平衡侧重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短期调节,结构平衡主

要涉及中长期发展问题

(三)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失衡的可能性: 1.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内在矛盾 2.微观方面的原因 3.宏观层面的原因 4.体制因素

二、开放条件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增长和由经济增长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 2.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3.汇率的变动

三、失衡的形式:

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通货紧缩)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

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动与结构优化  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 实际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实际总产出水平的增加

· 潜在经济增长,指在所有决定经济增长的条件都处于最优状态时总产出水平的增加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决定因素: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

· 劳动就业量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对产品需求量的增长。而需求的增长是靠增加投资来体现的。因此劳动就业量的增长等于投资总额除以资本-劳动比率。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劳动就业增长量/劳动就业总量 =(投资额/资本-劳动比率)/劳动就业总量 =(投资率*GDP/资本-劳动比率)/就业总量 =投资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资本-劳动比率

在投资率等于积累率的条件下,由投资引起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它=积累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资本-劳动比率

2.决定因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就微观而言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宏观看,取决于产

业结构和生产力地区布局的合理化

经济增长率 =(积累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资本-劳动比

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3.制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制约作用的其他因素 · 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 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制度或体制,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 ·对外开放下,经济增长还受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二、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

· 粗放型: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其实质是单纯以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方式 · 集约型: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其实质是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增长方式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高科技产业化,包括形成独立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是以高新技术成果对广大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人力资本,指与劳动生产率有直接关系并能使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它包括劳动者的健康、所受的教育和训练等等。人力资本投资通常采取正规教育、在职培训、改进医疗卫生和健康状况、劳动力的移动和移民等方式进行

三、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的现象。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 1. 投资率的变动 2. 消费需求的波动 3.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4. 资源供给 5. 技术变化的状况 6. 经济体制的变动 7. 心理预期的变化 8. 进出口变动

改革开放前的波动,属于古典型波动,振幅大、周期短。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改革开放后的波动,属于增长型波动,幅度小,周期长。一方面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的消除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下那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也在发生作用。自1997来,我国经济波动出现了新特点——在制约经济增长的国民经济总供求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

(二)经济发展

·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强调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特别是本国人民作为经济结构变化的主体参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污染的治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质的变化等。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其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变动从两方面衡量:产值部门的构成和劳动力部门的构成。产业结构变动呈现两种重要的趋势: 1. 产值部门构成的高度化趋势

2. 劳动力部门构成向二、三产业倾斜的变动趋势。

二、我国产业结构情况

1.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速度缓慢、内部结构不合理 2.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 3.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基本方向: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具体措施:

1.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2. 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3.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4.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

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二元经济问题

二元经济指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

刘易斯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型:P377 当现代工业部门停止吸收剩余劳动力和农业部门停止撤出劳动力时,二元经济发展就到了转折点。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的特点:

1.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有在小城镇就业;有在本地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

运输业;有到城市就业。

2.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顺序是灵活的: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 1.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 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 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 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2.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 这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 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 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六、区域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结构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它涉及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协调区域经济结构的措施:

1.不同地区按照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和扩大区域间的贸易关系

· 根据各区域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相对优势进行分工 · 根据各区域生产要素供给的相对充裕程度进行分工 2.通过区域间资金、技术、人力的流动,开展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阻力有两个 · 价格的剪刀差:自然资源产品与工业制品的不等价交换 · 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三)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途径

一、经济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1.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它包括三方面:

· 经济可持续发展 · 生态可持续发展 · 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

·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 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建设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一般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坚持以信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它与传统工业化道理相比有如下特点:

· 新的要求和目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 新的物质基础

· 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

· 新的工业化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 我国对外开放的形式与发展战略 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1.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出的科学结论 3.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 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 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 4.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1.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分工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

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亚当.斯密,研究分工和绝对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哈伯勒,机会成本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多元因素决定理论 2.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理论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形式 1.对外贸易 2.利用外资 3.引进技术

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5.发展国际旅游业 四、二战后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2.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 3.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五、利用外资的方式和原则

基本方式包括外国贷款和外商的直接投资,此外我国利用外资还采用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国际租赁等形式1. 不接受任何侵害本国权益的条款 2. 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3. 保证重点,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 4. 改进投资环境,确保双方的经济权益 5. 加强外资和外汇管理

六、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加快发展的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体来说: 1. 采取切实措施,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

争能力

2. 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

战略

3. 努力提高引进外资的水平4. 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入WTO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我国继续和扩大开放成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国际环境的改善

·可以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 ·可以为我国企业引进国际竞争机制

·我国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不再受西方技术出口管制的限制

七、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平衡及失衡(见第二十章)

八、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及其调整

在开放经济中,经济结构调整要考虑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国际资源配置等因素。

进出口结构指数:T=Em/(Ep+Em)其中T为出口结构指数,Em为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Ep为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这一公式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的计算,衡量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T值较高,而发展中国家T值较低

将国际经济调整和进出口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加入产业结构调整,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快信息服务、金融、咨询、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业

2.产业内部调整:加快高科技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实行信息化与工业化并举

3.产品结构调整:压缩、淘汰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质量的产品,增产高技术含量~ 4.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一方面进一步推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的企业兼并重组,建立更多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支持和发展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 政府的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 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1. 经济调节

2. 市场监管

3.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4. 管理国有资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 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2. 是保持社会经济总量平衡的需要 3. 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

三、宏观调控模式的主要特征

1.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2.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4.调控手段由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地转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

四、宏观调控的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五、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政策

指由政府制定的用以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主要的经济政策有:

·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又包括确定财政支出的总量、财政支出的方向和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财政支出的重点、财政支出的程序和制度。·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各种政策的结合运用 2.经济计划

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 3.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4.除上述政策手段外,还有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

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行政体制

其目标和要求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企分开

·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效率 2.健全宏观调控制体系

· 建立、健全科学的经济决策体系和制度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机制的作用,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系 · 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级调控 3.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明确法律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树立依法进行调控的观念

·加强法制建设

·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健全依法行使权利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利运行的监督

第二篇:逢锦聚政治经济学笔记

导论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任务,出发点这三个概念 第一章重点在第二节,第四节的第二个大问题 区分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三个概念

所有制:1.作为经济学范畴,2.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3.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所有权:1,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2.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派生的权利,3.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产权:内容和特征: 内容:1以财产所有权为主题的一系列的财产权利的总和,2.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特征:1产权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 3具有独立性,转让性,收益性

产权制度关于产权界定,运管,保护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它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经济的约束关系.制度创新:创新主题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过程表现为从制度的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新的均衡和新的创新的不断演进.第二章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含义:两个要点,1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2,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分清楚必要和充分条件)简单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的特征:四点

商品的定义:1,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3不是一种物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区别普通物品的使用性和商品的使用价值(前者是物品自身的用途和属性,后者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定义:1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1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2,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的经济关系,3,是一种历史的范畴。具体劳动定义:1,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2,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3,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理解: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永恒条件,它形成了社会分工。

抽象劳动的定义:1,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2形成商品的价值,3,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4,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同质的,只有量上的区别。

理解劳动的辨证统一关系(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理解劳动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具有两重含义:1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2,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理解科学技术在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44页)第三节 价值规律

资源配置的形式:计划与市场。掌握他们各自的特点和缺陷。

价值规律的内容:两点;作用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三点。第三章 第一节

一货币的起源(非重点 难点)

1货币的含义:(1)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3)五种职能 2价值形式的含义:四个形式中一般价值形式是本质的变化 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征:三点 货币形式是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就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立的两极:… 二货币的职能(要考也是小题)1货币的本质2价值尺度含义

3支付手段一般要结合货币流通规律来看4五种职能的关系 5货币流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定义自己看 第四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一节综合讲

一、资本

1资本的含义: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2实物资本含义 3无形资产含义

4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通资本含义及划分依据 5风险投资含义 四个特点中134容易辨析 6论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1)资本定义(2)特点三点(3)形态 7论述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经营方式

(1)资本经营定义(2)特点四点(3)四种经营方式

二、剩余价值生产与工资 1剩余价值含义

2剩余价值率含义(出题角度多一点)3劳动力商品复习要点(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2)劳动力商品定义

(3)可能出题点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2条件 4论述劳动力商品(1)劳动力商品定义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2条件(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三点(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5论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工资定义

7论述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1)首先肯定论点

(2)重点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概念(3)为什么劳动不能成为商品3点

(4)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 8论述剩余价值试怎么生产出来的? 9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出一些小题)10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三,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积累,积聚,集中

资本积累:(1)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扩大再生产的源泉(3.)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区别和联系P75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依据不同)

劳动力资本:从价值形式上看,不同于原材料,但是在周转方式上是类似于原材料,一次投入一次收回。流动资本不等于流通资本。

流动资本相对于固定资本而言流通资本相对于生产资本而言。生产资本依据周转方式划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流通资本则可以划分为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区别P74)

1.固定资本折旧与损耗(主要注意无形损耗)有形——两种原因

无形——两中形式(损失资本家自己承担)2.P84,思考题3 A,资本积累的动因:内在动力,追求剩余价值;外在压力,市场竞争。B,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一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P74 C,积累与积聚的关系:积累引起积聚;积累是积聚的前提;积聚又增强了积累 D,积聚与集中的关系P75 2,资本有机构成

技术构成——从物质形式上划分 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划分

有机构成——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不变,价值构成也可以变化:技术构成变化,价值构成也可以不变化。

有机构成的变化可与技术构成,价值构成的变化不一致。3,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考察的是资本运动的一个阶段,一个周期;资本周转则是循环的反复过程。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三个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三种职能形式不等于三种职能:(1)在购买阶段: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职能是购买生产要素为生产M作准备;(2)生产阶段: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职能是生产M;(3)

售卖阶段:职能形式是商品资本,职能是售卖商品,实现M(M:剩余价值)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三种独自的资本,是同一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不同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实现的两个条件P80)4,资本周转 周转时间的构成

生产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总周转的计算(注意出计算的可能)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单个资本,社会资本含义

个别资本不等于个别资本运动,社会资本不等于社会资本运动 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共同点:从运动过程来看,都包括生产阶段和流通阶段;从运动的形式来看,都要经历购,产,销三个阶段;从运动目的来看,都是为了获得价值的增殖。

区别:个别资本运动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的生产消费及其想适应的资本流通,不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而社会资本运动不只包括……,还包括……个别资本的运动只包括预付资本的价值运动,不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社会资本既包括……,也包括……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不是个别资本,是社会总产品 …………………………的核心:是社会总资本的实现

这个过程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要理解这个过程,把书上关于这个问题的篇章一定要看透,能自己推导,说明为什么这个就是核心)

3,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前提:两大部类(Ⅰ和Ⅱ),价值三个部分(C+V+M)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及相互关系 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实现条件 过程:三个过程

条件:三个公式 实现过程ⅠC ①

+ V+M③

Ⅱ C+ ③

V+M②

在Ⅰ内部交换;②在Ⅱ内部交换;③在两个部类之间交换 实现条件

1,Ⅰ(V+M)=Ⅱ

C 基本的实现条件

如果左〈右,则表示生产资料不足,消费资料过剩 如果左〉右,则………………

2,Ⅰ(C+v+m)=Ⅱ

C+ⅠC 引申条件1 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生产补偿角度来看

如果左》右,则…………;左《右,则……………… 3,ⅡC+v+m=Ⅰ(V+M)+Ⅱ(V+M)引申条件2 从消费资料的补充角度来看

第二节

扩大再生产 一,前提条件

1,追加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Ⅰ(V+M)》ⅡC

如果左等于右,则…………;如果左小于右,则………… 2,追加的消费资料 Ⅱ(C+M-M/X)》Ⅰ(V+M/X)

分析两边如果是等于或者小于的情况

二,实现过程

Ⅰ C+△C ① +V+△V+M/X③

Ⅱ C+△C③

+V+△V+M/X ②

① ②部类内部交换,③部门之间交换

三,实现条件 三个公式,请见书

第四节

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关系忽然特点,它们在价格,供求量,买方和卖方的地位的比较 CHAP11 第2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成本价格(或者叫生产成本,生产费用)——V+C=K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利润含义

(2)M与利润的关系 W=K+P=C+V+M

量相同,本质不同 M是P的本质,P是M的转化形式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的含义: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计算公式

4,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1)P转化为平均P:两个概念的含义

P转化为平均是竞争的结果:部门内部竞争,同类商品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P,资本的转移

(2)生产价格:价值的转化形式;不违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P176)注意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

第三节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的含义:是产业资本在流通领域的专门

G——W……P……W——G

2.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

作用:自己看

商品资本独立为商业资本职能的两个标志:出现独立的商业资本家;独立的投资

3商业利润的本质: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参与分配的产业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利润不在流通中产生。

1,商业利润必须相当于平均P(注意计算)

2,产业资本家一部分M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方式:价格差额

3,商业流通领域的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与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有关

非………………:与价值实现,价值运动有关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含义

1,借贷资本形成:不是职能资本,不是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职能独立化的部分;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一部分闲置资本的游离,并且对闲置资本有需求。

2,借贷资本的特点:(1)作为商品的资本(资本商品)

两重使用价值:既是货币,货币的使用价值,充当一般等价物,购买商品;又是资本,资本的……,生产利润的能力。其中生产利润的能力转让给职能资本家(2)作为财产的资本(所有权资本)

对借贷资本家:所有权(财产),不是职能资本,不生产M,有所有权;对职能资本家:是职能资本(可以用来生产,实现M),有使用权--(两权分离)完整的借贷资本运动公式:

G——G——W……P……W——G——G 简单的公式:G——G

3,借贷利息:含义,本质,来源

企业利润:相对于借贷利息而言

利息率:大于0。小于平均利润率

三,资本主义地租

1,级差地租的含义

形成条件:土地的等级不同

形成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农产品价格按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所以优等,中等地能交纳级差地租

劣等地不交级差地租,只有绝对地租,取得平均P 级差地租是一种超额M,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M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的经营垄断 级差地租Ⅰ形成的原因:两个(P182)级差地租Ⅱ:在租约期内为经营者所有,在租约期以外为土地所有者占有 2绝对地租

产生条件:农业有机构成低

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土地不能流动 CHAP5 信用制度和虚拟经济

按课后复习思考题进行复习,老师只是对个别题点了一下。

实体资本: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与虚拟资本有对立统一关系。

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表现现象有:1,一种或者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了连续涨价之后,市场价值连连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表现领域有:一般是股票或者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危害:使得国民经济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带来危害和冲击。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国富论 有关摘要: 我们需要的各种好东西,大部分是由契约、由交换、由购买得到的。同样,原来被分工引起的,亦是这种互相交换的倾向。

人们天资禀赋的差异,实际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分工之起,由于交换力、分工的范围,亦往往受限制于交换的范围,换言之,常为市场范围所局限。市场过小难与人以终生专务一业的刺激。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的剩余生产物,随意换得自己需要别人劳动的剩余生产物。分工的局面,一经完全确立,一己劳动的生产物只能满足自身欲望的极小部分。他有大部分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所生产的剩余物品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相当限度内,一切人都成了商人,同时,社会本身亦就成了所谓商业社会。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区别,在订定永续地租或订结长期租地合约时还有人用到;但在日常生活比较普通的买卖关系上,却很少有人用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切物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是正相关比例的。也许有人说,资本的利润,不外是特种劳动得的报酬。换言之,不外是监督指挥的报酬,不外是工资的别名。但工资和利润截然不同,它们受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原则支配。而且这种所谓劳动的报酬,毫无关于其劳动数量难度与技巧,那完全受支配于所投下的资本价值,利润的多少与资本的大小,恰成比例。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上受支配于这商品的供求比例。市场上有多少存货呢?愿支付商品自然价格者,换言之,愿支付商品上市所必须支给的地租、劳动、利润之全价值者,又需要多少这种货物呢?愿支付商品自然价格的人,可称为有效需要者;他们的需要,可以称为有效需要。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仇或自然工资。

但在普通的争议情形下,要预知当事双方,谁占有利地位,谁能使对方屈服于自己提出的条件,绝非难事。大多数的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往往过于自负。这是历来哲学家。道德家所指称的人类通病。但世人对于自己的幸运,往往发生不合理的妄想,却不大为识者所注意。实际上,对于幸运发生妄想的人,比较对于才能过于自负的人,恐怕还更多数。身体精神还相当健旺的人,对自己的幸运总不免抱有几分自信。他们把利得的机会,评价过高;同时又把损失的机会,评价过低。至少,一个人在身体精神相当健旺的状态下,绝不会把损失的机会,过于重视。9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核心提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

a.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理论来源: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空想社会主义。

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在科学上的两个伟大发现: a.创立了唯物史观; b.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3、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列宁:建立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变化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

①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其中: ①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决定作用;

②分配、交换、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包括:

①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②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生产物质内容

m 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式 g 社会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生产关系。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4、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新增)

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遵循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生产的社会条件包括多方面内容,有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但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符合社会生产为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符合和推动拉力的发展。

5、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新增)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发挥有两个层次:

①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

我们在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的条件下,必须对其具体形式(经济体制),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改革、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以,重视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a.以客观经济条件为基础,随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b.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不能任意创造、消灭和改造规律; c.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的支配和制约往往带有强制性。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又有自身特点:

a.经济规律-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随客观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自然规律-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需要很长的时间。b.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

自然规律-可以不依赖于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c.经济规律-带有阶级背景,即与一定的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自然规律-无阶级背景。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 ①使用价值;②价值。

二者的关系:

①二者统一,缺少任何一个都将不能成为商品 ②二者矛盾:

a..同一商品的生产消费者,二者不可兼得;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 103f 与人的关系,是历史的范畴。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①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 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②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 ③生产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 ④生产管理的效能; ⑤生产的适度规模; ⑥自然资源的丰度。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经济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

②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为主; ③是资本家(企业)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即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东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使资本价值不断增殖的需要。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个阶段:

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价值形式; ④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决 | 定 |====>职能: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 ④世界货币;⑤世界体货币

3、货币的流通规律

货币的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的 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间内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

4、纸币和信用货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可用于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如:银行券、支票、汇票、期票等。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现象。

通货紧缩:与前者相反。

它们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价值规律

1、价值与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

基 础

影响 价值<===> 价格 <---供求关系

货币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是商品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作用及其实现

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中,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主要作用:

①自发调节社会经济资源;

②刺激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优胜劣汰。

4、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具有客观性、有效性,但也有局限性(调节自发性、盲目性、时间滞后性),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必须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

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新增)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a.科学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斯大林都根据他们所处历史时期的特点、任务,建立和运用、发展劳动价值论,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c.今天我们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同样要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现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任务,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又是时代发展、革命和建设实践发展的要求。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a.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①“总体工人”创造价值。②“总体工人”的范围不断扩大,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要求我们对劳动的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直接生产劳动上面。

b.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创造精神财物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要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前 提 价值创造 <--- 财富生产 / 生产活动的结果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又不完全等同:

1、①财富(使用价值)-生产物质内容(人类劳动和自然物质);②价值-人类劳动的结晶(不饱含任何自然物质)

2、二者并不是同比例增长的:①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成正比;②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的总公式

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一般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的区别 ①流通形式不同 W-商品

;G-货币 商品流通形式:W-G-W 资本流通形式:G-W-G ②流通目的不同

商品流通的目的:为买而卖 资本流通的目的:为卖而买 ③流通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中:交换 103f 的是等价的使用价值

资本流通中:起点与终点的货币量不等,终点大于起点。

G-W-G+Δg 资本总公式:G-W-G'(G+Δg)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矛盾: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在流通领域价值不能增殖;但是资本经过这个流通过程,却产生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

原因: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②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另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特点: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①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②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重要特点:

①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已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②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

2、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个部分: ①必要劳动时间; ②剩余劳动时间。

3、资本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及意义

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C 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V 意义:

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的源泉-可变资本; 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等奠定了基础。

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土地没有价值,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是劳动产品,有价值。它们与劳动力结合将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所以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价的保存或转移,都是劳动的结果。

6、剩余价值率

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m'=m/v

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它们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它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两种方法常常是被同时被用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

是指个别资本家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 于社会价值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具有暂时性。

9、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

劳动力: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商品。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必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不能成为商品。

1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

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者劳动的剥削。

原因:①它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②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③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过程。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再生产既是产品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任何社会再生产都饱含两方面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分为:

①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②扩大再生产-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和劳动力。其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资本有机构成

物质形式-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劳动力 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4、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资本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区别:

①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②资本积聚-其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数额的限制从而增大比较缓慢; 资本集中-不存在这种限制,从而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

联系:

①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 103f 时炯械慕梗? ②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个别资本总额越大,越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的积聚。

5、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就业的影响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要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据点比重缩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或绝对减少。-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人口过剩。这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资本循环的周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一、资本循环和周转

1、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的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①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②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3、资本的周转

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资本循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揭示价值增殖;

资本周转-从资本周转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速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和辅助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区别:

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②周转速度不同:固-慢;流-快;

③价值回收方式不同:固-分批;流-一次全部回收; ④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短期内不需更新;流-不断更新。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之间的关系 ①划分依据不同:

不变可变-依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固定流动-依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②划分目的不同: 不变可变-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固定流动-揭示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5、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固定资本按其磨损原因不同分为:

①有形磨损(物质磨损):使用时间、自然力作用引起; ②无形磨损(精神磨损):生产率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

折旧: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累积补偿的办法。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资本价值叫折旧费。

6、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

周转次数: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

7、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8、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①加快资本周转可节省预付资本;

②加快资本周转可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2、社会总资本运动

单个资本运动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点: ①运动内容相同:包括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消费; ②运动形式相同: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运动过程相同:三个阶段; ④运动目的相同:为了价值的增殖。区别:

①单个资本运动只包含生产消费,而不包含个人消费;

总资本运动二者都包含。

②单个资本运动只包含资本流通,而不包含一般商品的流通;

总资本运动二者都包含。

3、社会总产品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4、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替换)问题。

5、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①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I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II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②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 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构成。

6、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I(v+m)=IIc ②I(c+v+m)=Ic+IIc ③II(c+v+m)=I(v+m)+II(v+m)

7、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①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扩大生产场所;

②内涵扩大再生产: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及生产要素质量。

8、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前提条件:

①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I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②第II部类一年中所生产折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定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I? 103f 坷嘣械目杀渥时炯壑担由献芳拥目杀渥时炯壑担偌颖静坷嘧时炯矣糜诟鋈讼训氖S嗉壑担咧陀Φ扔诘贗I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9、资本运动和再生产包含着适用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 撇开资本主义形式,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适用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由此,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利润率

利润率=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

②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成反比 ③资本周转速度;与利润率成正比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其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其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各部门利润率水平;

②利润率不同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

4、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规律也发生作用。

5、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①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②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③从整体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无产阶级要解放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

6、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

其实质是这些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及其职能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

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职能: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2、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资本家通过购销差价,按平均利润的要求,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所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并剥削包括商业职工在内的雇佣工人的关系。

3、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 ①批发商业; ②期货市场; ③零售商业; ④消费信贷;

另外还有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使用的货币资本。

特征:

①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 ②它是一种所有权资本;

③它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

2、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借贷资本家通过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和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一般情况下: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3、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职能:①借贷中介②支付中介

银行资本的构成:①银行家自有资本②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

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高)-存款利息(低)-银行业务费用;来自于职能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所以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股分资本和股息 股分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雉起来的企业资本,其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股息:股票持有者按股票数额从企业盈利分配中获得的收入,它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四、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形式及其本质 形式:

①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 ②绝对地租

本质: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同农业地租

3、土地价格

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其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地租量大小; ②存款利息率的高低。

五、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1、国民收入

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总和。

2、决定国民收入量及其增长因素

主要有:①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资料的消耗情况。

3、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与社会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各个阶级之间进行的分配。再分配:通过国家财政和收付服务费的方式进行。来源于税收和发行政府债券,用于军事、行政、公共工程、社会福利、及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开支。

第六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①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②垄断资本主义

2、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 生产集中

->垄断

3、二战后生产集中、垄断程度提高

二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生产集中 ->跨部门集中。从生产集中看:

①兼并的对象:从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之间的相互兼并,甚至中国兼并;

②兼并的方式:从横向、纵向->混合兼并。

4、垄断和竞争并存

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5、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在内容、形式、目的、手段上都有新的特点。

6、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公凭借其在生 103f 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走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来源:

①垄断企业内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存在于垄断企业外部,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7、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分为:①垄断高价②垄断低价

垄断价格的形成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8、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根据列宁的分析,作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产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它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1914-一战前:形成时期;

②一战-二战结束初期:不稳定发展期;

③二战后-现在: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

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要相对狭小的矛盾; ②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酱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④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矛盾;

⑤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问题更加突出等。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方式 内容:

①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 ②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 ③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充分利用; 方式:

①国家财政政策的调节; ②国家货币政策的调节; ③计划调节; ④社会福利政策; ⑤立法、行政措施。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实质: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双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其局限性。

促进: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缓和经济危机;③推动科技进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④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矛盾;⑤通过社会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历史局限性:

①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②国家调节不能克服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破坏和经济结构的失衡;③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的问题,不能消除大量贫困问题,不能消除阶级对立;④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第七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1、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

国际分工:社会分工越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二战后,国际分工达到新阶段。

生产国际化: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

它是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发展的表现。国际分工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又推动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入。

2、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

3、资本国际化的形态 三种:

①商业资本国际化;②借贷资本国际化;③产业资本国际化。

4、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作用

形成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它的数量、规模都有很大变化,在全球经济生活中具有巨大影响。

作用:①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臵;②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推动了国际技术交流;④扩大了国际贸易;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相关国家金融市场的冲击,操纵国际市场价格造成市场垄断,加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扭曲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等。

5、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

①世界经济的信息化;②形成世界经济体系;③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④跨国公司日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6、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①加强了各国协调合作机制的发展;

②为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导致南北差距、贫富扩大等。

7、经济全球化要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本质 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矛盾 贸易:顺差->减少矛盾;逆差->激化矛盾。

投资:发达国家对外资输入既鼓励又限制限制、既利用又排斥。使之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磨擦更加复杂。

金融: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巩固或加强各处货币地位而展开斗争;②围绕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而纠纷不断。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 6de 玫鹘? 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国际协调为本国私人垄断资本对外进行经济扩张服务。

形式有: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 实质: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

特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2、发展中国家力争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主要表现

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

①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实质与根源

表现:危机期间,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企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产一片混乱。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危机的周期性

周期性一: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

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繁荣)四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①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物质条件,即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和锻炼了完成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加深和激化,在现实运动的形式是复杂的,时而激化,时而缓和,起伏交错。运动中有多种因素作用,科技革命、资本占有形式的调整、政策变化、革命条件成熟状况等都使基本矛盾运动呈现复杂性和曲折性。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并具有长期性。0

第五篇: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 导论

1.本书叙述角度:兼容并蓄的,开放的,非简化论的 方法论:兼容并蓄的立场+现实主义认识论 克服 二元论 非线性(结构因果论):不可解(难以预测)例如蝴蝶效应。分析单元:过程

2.传播政治经济学三个起点: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社会变迁普遍存在)临近学科:政策研究,文化研究

第二章 一. 概念

起源:家务管理和政治经营

研究对象: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 是对社会生活中控制月生存进行的研究 二. 特征

社会变迁与历史

社会整体性

道德哲学

实践 三. 古典学派典范

两大支柱:笛卡尔理性论

培根经验论

是自由市场经济论公然的源头,使研究中心由金银转移到生产劳动 四. 批判

激进派

A.空想社会主义

认为(自由市场)剥削深化,攻击私有财产,主张以计划的、公有的社会取代无政府状态的市场

B.马克思

支持平等、公有、唯物主义分析

将资本主义置于历史辩证发展中考察

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概念

保守主义者

A.社会是脆弱的有机体

B.政治经济学不能改善人们的物质或精神生活

C.反对经济的发展源于自理的个体理性的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 D.保守主义的极端——维护性别、阶级、种族的等级制度和地位差别

五. 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A.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经济学是数学化的,简化的科学,不考虑政治、道德哲

学、社会实践。政治经济学则需要考虑这些方面,还有社会制度,心理力量,文化价值等。

B.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

——奥地利学派:不放弃历史和道德关怀,追求纯粹的市场经济 ——剑桥学派:主张调整机制、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六. 各种流派

A.新保守主义 B.制度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女权主义政治经济学 E.生态政治经济学 F.社会主义生态学

第三章

本章首先从界定传播的含义出发,进而探讨传播政治经济学崛起的社会背景及知识学术背景。

1传播

概念:媒介非中心化 P71最后一段

传播的含义;一种交换的社会过程,其产品或是社会关系的标志,或是它的具体表现。

政治经济和传播互相作用,自社会与文化实践中建构产生,两者都是交换过程,存有差异但都由共享的社会与文化实践决定。2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概念:后福特主义

影响政治经济学取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报业、电子媒介及电信业从朴实的家族企业向20世纪产业界的主要产业的转变。

国家的影响 P74最后一段~76(媒介帝国主义议题)

文化研究 P79第三段

3北美

达拉斯·斯密塞 赫伯特·席勒

产权集中化P88(整合与分裂); 了解国家或政府与传播业的关系 国家与资本的整合发展

国家与企业置于国际舞台下思考 P92 性别 种族

4英国与欧洲 詹姆斯·哈洛伦 格拉默·默多克

批判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不同的读解方式去了解传播、大众媒介及文化实践。

媒介集中化趋势;英国媒介的国际化;对娱乐与信息的限制性选择。三种生产方式:P107 二段 第三世界

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P116

对巴西和日本的研究

6综述

这门学科涵盖了不同的立场、兴趣、侧重点、对立关系。马克思学说及制度研究取向的政治经济学传统所产生的实际研究成果远超出社会体制给予的支持。大多数工作都是独立完成。但仍基本确立了研究方向。7 个人理解

本章即是把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有关传播的一些内容拿了过来,很少有学者是专门研究传播。

他们都是独立研究,也就表示观点很不同,未达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所以这到底是要说啥。。

第四章

在对传播政治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后,在下编中,文森特·莫斯科主要介绍了传播政治经济学所遇到的挑战。

在下编前言中,作者先区分了反思、修正与否定的区别,修正主义者的观点提供的是较小的改善;否定则抛弃了本取向的基本假设。反思则介于修正与否定之间,承认这一取向的核心原则及多元诠释。反思需要该取向具有必要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能力,能够检查自身的根本的认识论和概念基础。

作者认为,在政治经济学阵营,重向外,轻向内。恪守实践目标,却很少向内检视。反思意味着仔细审视既有成就,同时要批判地反省这些成就与本取向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反思同时意味着直接的对话,目的是使人明白什么是这一取向的根本基础。

之后,作者阐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

这里采用的取向以现实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开始,认为现实是由感官观察和解释行为共同构成的。另外,这个认识论观点采纳了兼容并蓄和非简化论的取向。我们的目的是要使认识论航向保持在相对论与本质论之间。

认识论更进一步被确定为批判的,因为知识的产生必须通过比较的过程,包括在可供选择的理论构想中比较,在一整套特定的理论构想的下一级构成之间比较,在相互构成知识实践的成分中比较。

本体论实际上是找出政治经济学的实质理论,是一种向内的过程。与认识论相结合的本体论强调社会变迁、社会过程和社会关系,关注结构和制度。

遵循这一原则,我提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框架,并找出三种进入过程。作为起步的过程是商品化,即将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然后,分析进入空间化,即空间与时间的转化,或者说制度的延伸过程;最后进入结构化,即社会能动力量形成结构的过程。

第4章 商品化

商品化是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注意:这是本章的重点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讨论的商品和商品化过程,把大量注意力放在生产和分配商品的商业制度和商业结构以及规范这个过程的政府机关上。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为了纠正传播研究中的一个倾向,这种倾向过分关注分析内容和理解内容的不同方式,而不去分析产生产业结构的原因。

马克思的观点:使用价值不仅限于维持生计的需要,还延伸到社会建构的范畴。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的疆界会受到商品结构属性的制约或限制,使用价值从这些结构属性中获得存在的性质。

商品化和传播的关系具有两个普遍的意义。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过程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

商品包含了双重的神秘化。首先,它把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自然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电脑,不是生产线上展开的抗争。第二,商品被具体化了,它有了自己的生命,能够对抗社会的王国并加以控制。第一点将商品视为生产过程的自然产物,而不是社会斗争后的社会产物;第二点完全切断了商品与生产过程的关系,把它置于自己的王国里来控制社会生活。

作者再次强调,如果不诉诸简化论和整体化的分析,我们就不可能采取这样的立场,保留商品化的最初意义。如果放弃了商品化的原始意义,我们也就无法辨别市场与非市场机制和过程的差异。

内容的商品化:资本控制了生产工具 剩余价值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劳动者、消费者、资本市场等众多因素。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这种策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劳动者的反抗能力(阶级斗争)

传播除了能生产剩余价值外,还制造了符号和形象,其意义能够塑造人们的意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媒介主要是通过生产反映资本家利益的讯息,通过不断支持整个资本或特定阶级集团的利益来扩展商品生产的过程。

受众商品:一种观点认为受众是大众媒介的主要商品,媒介公司生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商的过程。还有一种观点,把受众称作媒介产品的共同创造者。

控制论的商品:内在的商品化:收视率才是商品。意义在于超越媒介来寻找商品。控制论的商品:延伸的商品化:拥有市场权力的利益集团开始控制一切。国家与强权延伸商品化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类的需要;二是制度体系。

劳动商品化:第一,传播系统和传播技术的应用扩展了所有的劳动商品化的过程,其中包括传播产业的劳动商品化;第二,劳动是在生产货物商品和劳务商品的过程中被商品化。

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过程:把公共的内涵界定为实行民主的一系列社会过程,也就是促进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决策过程中的平等和最大可能的参与。

第五章

本章将空间化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切入点,空间化来自社会理论学家亨利勒菲佛,指的是克服社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程。

空间化对于政治经济学家有特殊意义,原因一,传播过程和传播技术在空间化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贯穿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二,出于同样的原因,空间化在传播产业中尤其重要。

马克思认为资本消灭了空间,而最近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修正了这一观点,认为资本还变了空间,重新构建了人、货币和讯息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变革了自己。

空间是一种权力几何体

传播政治经济学所述的空间化特别研究了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

媒介集中,集中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集中形式就是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控股权,纵向则是相同的产业生产线上多家公司的集中。

多层经营与多国经营

媒介集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所有权,所有权的集中—— 董事会成员与共同信托责任之间的联系,一种是直接,一种是间接,媒介责任通过在相同的市场竞争中分担了相同的责任而得以延伸。

集中有了一种霸权性质,运用这种权力的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拥有这个权力。2 企业伙伴关系或策略联盟。

集中化越来越普遍是因为空间化的过程使公司在一个特定时期能够重新构建内部操作和外部关系,从而不会犹豫组织上的原因导致协议中断。

联盟可以转化为新的公司,企业集团重新建构

当前重新构建浪潮中,资本主义的动态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在加速进行。2空间集结面对的限制少了很多 3 国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国家选择而逐渐转变。

产业活动的空间类型的变化,电信发展促进商务活动集中,联络范围扩大促使商业集中化。空间聚合和所有权聚合都是商务集中的重要形式。

国家

空间化和民族构建都是政治经济过程。

空间化过程的不稳定关系中运作的力量不只有民族的单位。民族主义的共同点在于以本土对抗空间化逻辑。

可以从描述它的四个过程着手分析,第一个是商业化,也就是国家的规范形式取消了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及相关标准,而采取市场标准,建立市场规范。

第二是自由化,指国家介入来增加市场参与者数量的过程,典型的做法是引进竞争。第三是私有化是国家介入而卖掉国有企业的过程。

第四是国际化,国家本身也在创造自己的团队协定或策略联盟。

全球化

全球化值得是资本的空间狙击,由跨国产业与国家主导,转换了资源与商品的流动空间。目前通行的全球化过程指的是空间变迁的当前类型。

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和社会主义 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民族建构,民族建构可能受到商品化和空间化的深刻影响 社会主义批评民族主义忽略了资本主义、阶级和性别,民族主义是一种区域对抗的形式,它强调建筑在空间认同上的抵抗,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是空间的差异日趋理性化和同质化,因此破坏了民族主义的空间认同基础。

第六章 结构化

1.含义 P206 二元性(强制规则+能动资源)

结构化所描述的是一个过程,结构在这一过程中由人类能动行为来组建,而它又提供了组建所需的“媒介”本身。社会生活由结构与能动力量共同构成。2.特色:强调社会变革P206 结构提供了能动力量运作所需的媒介。结构化的微观性——个体化 P208 P235 3.考察角度——社会阶级、性别、种族、基于公共议题的社会运动 ①社会阶级 P210--分类观(传播政治经济学推崇)、联系观、形成观--阶级分化反映于媒介的分享与使用--对自由多元论批判 P220 ②性别 P223 ③种族 P227 ④社会运动 P230 ⑤霸权 P234 P209 霸权的基础是同意而非压制,因此比意识形态更有力,可以自己生长。4.结论 P237 第七章 挑战边界:文化研究与政策研究 1.引言:界限 P240 2.他山之石:文化研究 P243 3.他山之石:政策研究 P246 4.政治经济学的回应 P249 5.结论:重返阶级权力 P262

下载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传播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沟通、传播的价值不在于贡献出问题的答案,而在于不时展现人类意识格外锐利的一面。(Williams,1976:21)——我认为此句的含义......

    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精选5篇)

    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学系张毓民1211710 一. 国有企业的由来和形成原因 中国在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笔记范文合集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开篇就指明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然而,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很清晰地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书笔记5篇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注:下文中的黑体为原文中摘录的内容 一.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生产力大力......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浅谈对马克思生产分配理论思想的认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在马原课布置下这片读书笔记之后,我便上网下载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电子版,我的专业并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记得那晚我第一次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遍下来,满头雾水,什么也没看明白;于是第二遍,这次好多了,依稀知道到是关于马......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读书笔记5篇范文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书评 一.导论 60年代欧美有一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开始对国际政治中的经济因素和世界经济中的政治因素,给予越来越多的注意,并且努力把国际政治学和世界......

    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5篇范文)

    关于《序言》读书笔记历史背景 一、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需要 1848年欧洲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残余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开辟了道路,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