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创新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要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税务系统专业性强,尤其是地税系统,税种繁多,征管范围大,要增强地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不断创新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较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税收事业发展的需要。
笔者曾有幸成为国家税务总局涉外高级税收研修班的一名学员,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感受到培养成就的同时,对税务系统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有了自己的见解,这里愿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合理定位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含义
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应是两个不同含义的人才定位。高层次人才是具有较高素质、专长某项税收业务的人才,如税收理论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专业型人才。以前提到的高层次人才,一般指“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具有硕士、博土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税务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214号)。笔者认为这种定义范围狭窄了些,只属于税收理论型及管理型高层次人才。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需要一大批有实战经验、专长某项税收业务的高层次人才,如专长对房地产行业检查的人才,专长税收征管的人才,这些人才也许并非科班毕业,但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才在我们的系统中也是凤毛麟角,也应该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复合型人才是在精通本职业务的基础上,另有一门或几门知识特长的人才,如税收+外语型人才,税收+法律型人才,税收+计算机型人才等。他们对税收业务的精通程度不一定要比高层次人才强,他们的特长是能将两门不同学科融汇到一起,起个桥梁、纽带的作用。
二、培养条件和选拔方法
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坚持以税务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挖掘现有人才潜力为基础,以促进税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重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
1、培养条件。应选择德才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干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外语基础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干部;通过社会举办的各类考试,并获得相应证书资格的干部(如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干部。但是对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应放宽条件,只要具有实干精神和熟悉特定行业规则、通晓行业会计、税收知识的税务干部,都可以列入人才培养对象。
2、选拔方法。采取公开选拔、民主推荐(对于专业型人才)的方式推选出培养对象。
三、培养方式
1、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不适合委托大专院校进行培养,因其专业型太强,比较灵活,没有合适的师资力量和教材。可以运用税务系统自行组织的短期培训班,以及不定期地案例研讨等形式进行培训。由市局、省局或国家局组成培训班,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特定行业主管单位专家、兄弟省市该方面专家、总局专家等进行授课,并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不断总结和理顺出某个税务专长的特点、流程和方法。通过培训,组成固定的某税务专长研讨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通气会,讨论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出应对措施。还可以不定期地到外地走访,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以此提高专业型人才的专业技能。
2、委托高校培养。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关键注重三方面内容:一是教学规划及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败,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的问题,还有人才观、市场定位、专业建设、教育理念、专业概念、教育投资及投资回报等方面的问题。要将培养内容与税收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克服两者脱节的问题。二是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现场观摩课、实地操作课、经验传授课等方
式进行培养。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三是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总之,不能委托高校培养后,将责任全部推拖给高校,不进行跟踪考核,这样委托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
3、境外培训。扩大此类培训人员比例,本着公开、公正的态度,选择有发展潜力、外语水平好的优秀年轻干部提高涉外税收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收业务。
第二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个人小结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对人才培养的总体部署,省委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省委党校教务处和进修部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为学员们量身订制了教学计划。一个月的进修学习,让学员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党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增强了党性修养。增添了人文知识,培养了人文素养。加强了学员间的沟通与了解,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了人格的融合,专业的整合,技术与管理的复合。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我们班一个月来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一、武装了头脑,提高了认识
我们班四十个学员都深感这样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都非常珍惜学习时光,很快实现了“领导到学员、工作到学习、家庭到集体”等角色、任务、环境的转变。学员们严格遵守党校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考勤和请假制度,上课没有迟到早退,到课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学员们做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省委党校给我们安排了十二次内容丰富的理论知识报告,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学习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挑战”,“社会分化与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与干部人文素养”,“团队角色理论与领导班子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务交流”等精彩内容,所有的教师知识渊博,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很高学术造诣,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经验,课堂教学十分活跃。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武装了我们的头脑,澄清了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对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虽然教师不同,专题不同,但学习之后,感觉到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相互印证,一脉相承,使党的理论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系统、完整。通过学习,使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解决了自身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的不足,增强了党性锻炼的自觉性。
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党校给我们安排了多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员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与平台。通过入学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与干部人文素养”的学习,丰富了我们的人文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开展的野外拓展训练和“团队角色理论与领导班子建设”的学习,训练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判断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决策能力。
我们的学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每一个学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长,是该领域的专家,这样一个集体,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相互学习机会。班委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党校的教学计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了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每一个学员都有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通过对所在单位情况、本人学习、生活、工作及从事专业情况的介绍,加快彼此的熟悉,加深彼此的了解。为创造可合作的项目或可研究的课题提供平台,这一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活动的开展对大家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为今后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开展了多次小组讨论和6次全班集体交流活动,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从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每一个人的品行、兴趣与爱好等都有帮助;开展了10次学员知识讲座,利用学员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员专题讲座,丰富每一个学员的知识面。使我们在航空与航天、火箭与两弹、教育与卫生、土木与桥梁、环境与化工、交通与石油、文化与艺术、旅游与经济等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维,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增强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学员优势,为构建和谐四川做贡献。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作为四川的一员,为构建和谐的四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还相对落后的穷省,各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还很大。通过学习,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社会矛盾也日益凸现,由于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来大,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愈来愈明显。我们作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四川落后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四川的和谐献计出力。全班同学反复酝酿,先从容易的做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发挥我们第五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作用。一致同意为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决定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一个学校的贫困优秀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通过每一个学员的捐助,已募集到2万元资金,决定对口支援雅安市雨城区陇西中心校的贫困优秀学生。同时,还将发挥我们班上的人才优势,对雅安市的教育、卫生、科技及信息化管理等进行支持。准备以开展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乡村医生技能培训、乡村干部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农村科技推广与科技下乡活动等内容来实现。通过长时间这一活动的开展,把一个地方的工业、农业、文化、卫生、科技、管理等工作带动起来。以此辐射更大的范围,发挥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作用,不辜负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委党校对我们的关心和培养。
第三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个人小结_
---------------
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个人小结_范文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对人才培养的总体部署,省委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省委党校教务处和进修部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为学员们量身订制了教学计划。一个月的进修学习,让学员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党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增强了党性修养。增添了人文知识,培养了人文素养。加强了学员间的沟通与了解,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了人格的融合,专业的整合,技术与管理的复合。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我们班一个月来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一、武装了头脑,提高了认识
我们班四十个学员都深感这样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都非常珍惜学习时光,很快实现了“领导到学员、工作到学习、家庭到集体”等角色、任务、环境的转变。学员们严格遵守党校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考勤和请假制度,上课没有迟到早退,到课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学员们做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省委党校给我们安排了十二次内容丰富的理论知识报告,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学习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挑战”,“社会分化与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传统--------------
文化与干部人文素养”,“团队角色理论与领导班子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务交流”等精彩内容,所有的教师知识渊博,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很高学术造诣,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经验,课堂教学十分活跃。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武装了我们的头脑,澄清了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对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四个坚定不移”、“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虽然教师不同,专题不同,但学习之后,感觉到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相互印证,一脉相承,使党的理论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系统、完整。通过学习,使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解决了自身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的不足,增强了党性锻炼的自觉性。
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党校给我们安排了多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员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与平台。通过入学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与干部人文素养”的学习,丰富了我们的人文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开展的野外拓展训练和“团队角色理论与领导班子建设”的学习,训练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判断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决策能力。
我们的学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每一个学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长,是该领域的专家,这样一个集体,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相互学习机会。班委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党校的教学计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了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每一个学员都有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通过对所在单位情况、本人学习、生活、工作及从事专业情况的介绍,加快彼此的熟悉,加深彼此的了解。为创造可合作的项目或可研究的课题提供平台,这一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活动的开展对大家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为今后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开展了多次小组讨论和6次全班集体交流活动,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从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每一个人的品行、兴趣与爱好等都有帮助;开展了10次学员知识讲座,利用学员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员专题讲座,丰富每一个学员的知识面。使我们在航空与航天、火箭与两弹、教育与卫生、土木与桥梁、环境与化工、交通与石油、文化与艺术、旅游与经济等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维,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增强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学员优势,为构建和谐四川做贡献。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作为四川的一员,为构建和谐的四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还相对落后的穷省,各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还很大。通过学习,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社会矛盾也日益凸现,由于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来大,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愈来愈明显。我们作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四川落后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四川的和谐献计出力。全班同学反
复酝酿,先从容易的做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发挥我们第五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作用。一致同意为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决定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一个学校的贫困优秀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通过每一个学员的捐助,已募集到2万元资金,决定对口支援雅安市雨城区陇西中心校的贫困优秀学生。同时,还将发挥我们班上的人才优势,对雅安市的教育、卫生、科技及信息化管理等进行支持。准备以开展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乡村医生技能培训、乡村干部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农村科技推广与科技下乡活动等内容来实现。通过长时间这一活动的开展,把一个地方的工业、农业、文化、卫生、科技、管理等工作带动起来。以此辐射更大的范围,发挥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作用,不辜负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委党校对我们的关心和培养。
第四篇:2009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2009“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引进计划”申报条件具体放宽标准
2009“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申报条件原则上按《通知》(苏组通[2009]25号)规定执行。条件特别优秀的,可不受年龄、学历方面的限制,来江苏创新创业时间可提前至2006年1月1日之后。具体掌握标准如下:
1、自主创业人才(A类):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达1亿元,增幅超过20%,不受年龄、学历限制,来苏创业时间可放宽到2006年1月1日之后;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达1000万元,增幅超过20%,来苏创业时间可放宽到2006年1月1日之后;自主创业的院士可不受年龄、学历限制,来苏创业时间可放宽到2006年1月1日之后。
2、企业引进人才(B类):创新能力较强,掌握企业关键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企业开发的新产品2008年销售额达2亿元,不受年龄、学历限制,引进时间可放宽到2006年1月1日之后;创新能力较强,掌握企业关键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企业开发的新产品2008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引进时间可放宽到2006年1月1日之后;企业引进的院士可不受年龄、学历限制,引进时间可放宽到2006年1月1日之后。鉴于今年应邀到江苏开展技术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的院士比较多,各市在组织动员和受理申报时,要注意把引进院士来江苏创新与一般的与院士开展技术合作区分开来。作为引进计划申报的院士,必须是能连续为引进单位服务3年以上,且每年服务时间不少于6个月,带来新的产品,企业给予股权或较高的年薪。
第五篇:南方电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南方电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案例内容
摘要: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始运作,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经营相关的榆配电业务,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自成立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大规模开展分类分层的全员培训,从师资、内容、方式、培训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并与人员的考核测评相结合,构建起具有南网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公司智力资本运作与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始运作,经营范围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个省区,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经营相关的输配电业务,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厂程。自成立以来,南方电网公司以南网方略统揽全局,以提升员工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大规模开展分类分层的全员培训,构建具有南网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公司智力资本运作与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针对不同人员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 2003年,按照公司“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即2003年-2005年为融合发展期,2006年—2010年为快速发展期:2011年—2015年为持续发展期),确定了干部教育不同发展期的培训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培训。在融合发展期,公司以贯彻大政方针和企业文化为主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连续举办了7期企业领导人员高级研修班,先后共有303名公司正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通过培训,形成了“上下同欲、政令畅通”的良好局面,为公司实现在重组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顺利完成公司融合发展期的各项任务奠定了思想基础,赢得了公司上下的高度赞誉。2006年以来,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战略重点逐步从“加强融合、推进一体化”转向“做强、做优南方电网,实现现代化”上来。为此,按照公司党组的要求和“强本、创新、领先”的思路,培训工作逐步转向分类分层培训、构建教育培训体系,培训对象电向全员培训转变。公司又连续举办了3期领导人员高级研修班和7期A级管理人员研修班,培训内容更加突出岗位特点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
为夯实管理基础,打造中坚力量,公司根据战略要求、能力差距和B级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自主开发了B级管理人员专门的课程体系,并全面启动了公司系统B级管理人员轮训工作。培训工作把B级管理人员公共必修课程的系列课程集合在一起,统称为“管理人制造工场”。课程内容主要有《管理者自我发展战略》、《高绩效团队的工作方法》、《绩效管理》、《激励员工》、《部属培养与辅导》、《有效沟通》、《计划与目标管理》等。这是公司课程体系外发的重要成果,也是公司第一个向国家版权局申请版权、第一次全面培养内部师资、实现了知识内化的课程,B级管理人员制造工场班开办以来,共有7000多名B级管理人员参加厂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2006年,公司为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开始实施中青午后备人才加速培养计划。计划前后历时1年,分成五个阶段对45名后备干部进行丁培养。每个阶段既有集中学习,又有工作实践。通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模式,很好地提高了学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后备人才培养探索了新模式。
面向技术人员公司制定厂《关于加强—线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员工持征上岗指导意见》,以全面提升一线员工的岗位技术技能为根本,重点抓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和考试,抓安全警示教育和岗位技能训练,抓生产:技能实操基地的规划建设和使用,抓生产管理骨干和班组长培训,逐步推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点面结合、系统推进,系统性、针对性、人性化、差别化地人规模开展一线员工的教育培训。2008年,公司举办丁公司首个高级技术人员培训班,以融冰抗冰技术为主题,采取论坛和交流研讨的形式,加强高级技术人
员的技术交流和共享,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接着,又举办了公司首期高技能人员培训班,组织理论和技能两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引入人才评价成果对参培学员进行素质测评,进行了培训班前、班后的考试,同时对有关技能评价标准进行审核,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培训工作也逐步深入基层,先后举办了县级供电企业负责人培训示范班、县级供电企业培训师资班、农电管理干部体验式培训实践班各1期,加强了基层的技术力量。
以智力资本的运作和扩张为中心,构建由培训管理、课程、师资、基地和网络五个子系统组成教育培训体系
1.加强师资培养,构建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子系统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公司注重内部培养和外部选聘相结合,培养聘任了一批生产管理骨干和素质优良的外部专家兼任内训师,同时,对所属电力院校的专职教师进行转型培训,使他们转变角色,提高能力,适应企业内部培训的需要。为保证师资水平的稳步提高,公司每年还举办多期内训师班,6年多来,公司系统共培养专、兼职内训师3012名。
2.创新培训内容,构建分类别、分层次、重点突出、适当超前的培训课程子系统
针对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照不同职务系列,设置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岗位主修课和选修课等课程模块。目前,已完成了近400门课程的开发,课程开发接近尾声。针对技能人员,按工种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由各单位依据评价标准,结合实际,按照通用知识、岗位知识和岗位技术技能知识三大模块,自行选择或开发合适的课程和教材。
3.创新培训方式,调动地方部门积极性,使教育培训部门与主要生产、营销部门密切合作,采取送教上门、现场培训、技术比武、师带徒、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线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1)开展“人人上讲台”活动。通过“人人负责,先个人掌握、后交叉培训”的方式,每位员工承担两至三个课题,力争成为所负责课题的专家,然后交叉讲课。上到领导,下到普通班员,人人都是老师,人人又都是学生。自2003年以来,仅南方电网超高压广州局就举办“人人上讲台”培训500多期,并从中挑选了58个优秀教案编印成《人人上讲台教案汇编》。(2)建设学习型班组。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以其属下邕宁变电站为标杆班组,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变电站站长利用每天工作空档,组织员工互相交流学习当天所学所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每周站内都要专门针对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刀:展一次专题学习;每月全站人员要参加安全规程等规程考试;每个季度全站人员要参加运行规程考试。通过开展“每天学一招、每周一专题、每月规程考、每季运规考”活动,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不断提高。(3)送教上门。云南电网公司组织师资力量送教上门,2007年以来,完成厂108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现场培训工作,共培训1489人;在14个输电线路,:作现场开展现场培训.共培训695人;在11个供电局开展营业用电现场培训,共培训720人。培训师讲解知识与技能,与班站一线员工共同探讨本班组面临的实际难题,深受一线员工欢迎,取得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是提升了员工的岗位技能,二是解决了长期困扰一线员工的实际问题,帮助基层单位解决了生产难题。这种培训方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比较好,也是解决工学矛盾的一种有效办法。(4)开展“三讲”活动。从2006年起,云南电网公司临沧供电局开展“三讲活动”。规定局领导“每月一讲”,中层干部“每周一讲”,各部门、班组“双周一讲”,促使每位员工都要走上讲台进行授课,对厂不按要求进行授课的严格考核。自开展该项活动以来,一线员工的学习氛围明显改进,不少一线员工通过讲课和听讲的机会,知识和技能突飞猛进,快速成长为骨干。
4.整合内部培训资源,建立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子系统 目前,公司系统共拥有各级培训基地45个,公司加强对这些基地资源的整合,逐步实现资源的优化与共享,建立了广东、云南、贵州等三个公司级培训基地,成为具备多种教育培训功能的综合性培训基地。重视和加强培训基地的规划建设,特别是按照培训资源向一线倾斜的思路,大力开展生产技能实操基地规划建设工作。广东、云南基地成为全国第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5.拓展培训方式,构建高效、便捷、适用的网络培训子系统
公司总部开发建设了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集培训需求调查、计划编制、班级管理、在线学习、信息交互、积分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既适合实施教育培训网络化管理和培训信息共享,又满足员工结合自身需求自主开展网络学习的人性化要求。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建立了一个集成化、高效的培训管理平台,营造了一个培训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网络的学习的平台,进一步强化了培训组织管理,缓解了工学矛盾,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人性化和差别化。各单位纷纷启动和升级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网上学习系统,缓解工学矛盾。广州供电局开发厂全员培训学习系统,学习题库达到5万多道,并把员工网上学习积分与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了员工参学的积极性。
推行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坚持培训、评价、职业发展一体化
培训工作与考核测评相结合。公司把教育培训目标考核纳入各级领导“四好”班子建设目标考核,调动各单位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全面实行培训积分制,培训经过考试考核可获得一定的积分,每位员工按照不同的岗位级别和类型每年要达到一定的积分要求。公司不断完善培训积分管理,逐步把培训积分达标与否与员工的职业发展有效关联,增强厂员工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公司先后制订了《公司总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公司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办法》、《公司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办法》等办法,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训工作激励机制。公司的人才评价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全国首创企业职称网络评审,开发了总部处级人员胜任力模型,建立网上人才测评系统和各类人员测评试题库,共有管理人员专业试题15500余道,依据技能鉴定标准和技能人员评价标准,结合培训科目指导书,开发建立了公司45个核心工种、每个工种约3000道题、包含9种题型6个技能等级的技能人员评价、培训、考核共用的试题库约13.5万道题。
公司成立6年来,共培训员工200万人次,年均全员培训率88.3%。在不断探索科学化的人才培养道路上,公司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品位、有内涵、有特色、有新意的教育培训品牌;在有效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的实践中,逐渐培育出一种责任、开放、分享、和谐的教育培训文化。
点评: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要想使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就必须争取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资金。而南方电网的经营理念与很多企业完全不同。多年以来,南方电网的领导者始终坚持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网络化、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并设置了针对领导、管理、专业、技能和辅助人员等五大类人才的课程。这种重视员工培训的经营理念的贯彻,为南方电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本,进而为南方电网的各项创新活动奠定了基础。(撰稿人:韩晋芳)
(二)知识点简介
1.理念创新就是指思想观念的创新和思维方法的创新——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敢为人先,敢于挑战未来,谋求新境界的思维定势。
2.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制度创新必须符合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度创新的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制度创新是一个观念转变和价值理念确立的问题,制度创新要破除因循守旧、盲目自信的观念,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创新学习是创新人才的首要能力。创新学习过程是接受、活化、内化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创新学习的实质是知识的增殖。创新性学习的基础是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在发展人的创
造性思维、开发创造性潜力中起着主导作用。首先,培育创新人才是关键。创新人才指能持续进行创新劳动并对社会做出持续贡献的人。创新是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创新人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为此一要进行智能教育,二是实行通才教育,三是加强管理科学教育,四是推进素质教育。其次,开展创新教育,培育创新人才是前提。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八条:一是发展个性。二是发展智能。三是逐次递进。四是及时反馈。五是让学生掌握创新学习方法。八是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七是适应国际化社会。六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三)案例思路
1.主要问题
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要想使公司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就必须争取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资金。而南方电网的经营理念与很多企业完全不同,多年以来,公司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大规模开展分类分层的全员培训,构建起具有南网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公司智力资本运作与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2.主要原因
南方电网公司认为现代社会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创新性智力资本的运作与扩张是企业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为此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创新教育培训。
3.主要对策
首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针对不同人员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举办了7期企业领导人员高级研修班;连续举办了3期领导人员高级研修班和7期A级管理人员研修班;自主开发了B级管理人员专门的课程体系,并全面启动了公司系统B级管理人员轮训工作;面向技术人员公司制定厂《关于加强—线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员工持征上岗指导意见》,以全面提升一线员工的岗位技术技能,公司举办了高级技术人员培训班。
其次,以智力资本的运作和扩张为中心,构建由培训管理、课程、师资、基地和网络五个子系统组成教育培训体系。
3、推行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坚持培训、评价、职业发展一体化。
(四)分析提示
1.核心思想
企业的发展在于创新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南方电网公司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经营理念,坚持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了个性化、多层次、多渠道、网络化、系统化的创新教育培训体系,为南方电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本,进而为南方电网的各项创新活动奠定了基础。
2.问题结点
(1)南方电网公司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谋得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经营理念,企业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发生了创新性的转变,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创新培育体系,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理念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2)现代社会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能否构建则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关键。创新学习与创新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创新性教育的基础是创新教育原则的应用。
(3)公司成功的第三个秘诀在于公司把创新性教育与公司目标考核、评价与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了培训、考核、评价、职业发展一体化的运作机制,实现了制度上的创新。
3.解决路径
(1)创新包括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团队创新建设、创新学习等等,理念创新也就是指思想观念的创新和思维方法的创新——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敢为人先,敢于挑战未来,谋求新境界的思维定势。创新必须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创造社会价值,其逻辑起点始于理念的创新。理论创新的实现要求创新者夯实知识基础、遵循实事求是、产生问题意识、占领科学前沿。
(2)创新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发展个性。二是发展智能。三是逐次递进。四是及时反馈。五是让学生掌握创新学习方法。六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七是适应国际化社会。八是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3)制度创新是一个观念转变和价值理念确立的问题,制度创新要破除因循守旧、盲目自信的观念,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制度创新的直接结果必须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制度创新必须符合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思考问题
1.结合案例谈谈案例中还体现了那些创新。
2.案例中提出了一些创新教育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创新性的教育培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