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书店批量死亡的背后

时间:2019-05-14 08:5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营书店批量死亡的背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营书店批量死亡的背后》。

第一篇:民营书店批量死亡的背后

民营书店批量死亡的背后

鲍红,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民营书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关注文化产业中的民营资本和民间力量。一切,以价值评判,无论出身。

因为一直比较关注民营书业,近来常有同事问,现在民营书业是不是很不景气,大批民营书业企业退出或死亡?对此,我常常觉得难以用一句话来回答是或者不是。

因为民营书业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上游出版领域,类似于出版社;又包括下游批发零售环节,类似于新华书店。每一个领域又包括很多不同的门类,比如上游出版领域又分为教育出版(包含教材出版、教辅出版)、大众出版(包含少儿出版、文史出版、财经出版等等)、专业出版。在下游批发零售环节,民营图书发行渠道有更明确的定位细分,现已成型的有教辅渠道、少儿渠道、社科渠道、网络书店、馆配渠道、超市渠道、特价书渠道等。不同的领域和门类,其生存状况是不一样的。

我们直观感觉到的民营书业很不景气,2010年甚至出现批量死亡的情状,主要来自于大众社科书店近几年的生存状况,比如三味书屋、风入松、万圣、先锋、晓风、季风等书店的坚守和艰难。当然,还有一些民营书城经营的困难与倒闭,远有百荣、知道,近有第三极书局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及其败北转移。

其实,在整个上游出版环节,除教材出版等政策资源较多的一些领域,多是以民营书业为主导的。也就是说,凡是市场竞争较为开放的领域,基本是以民营资本为主导的。当然,企业经营总 有人风生水起,有人黯然隐退,我们可以从总体份额上来判断一个群体的成长 或衰落。

在整个教辅市场领域,在政策干预比较强的系统销售领域,国有出版社仍有较大的优势;而在市场竞争较为开放的零售、直销等领域,除龙门书局外,基本是民营公司的天下。金星、志鸿、星火、世纪金榜、金太阳、曲一线、经纶、小熊等,都是民营教辅的一线品牌,民营教辅的整体份额优于国有。企业成长壮大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规范企业管理。一些企业寻求知名的咨询公司,规范企业架构,改革薪酬体系;有的企业还高薪聘请业外的职业经理人,健全管理制度。还有的主动培训下线的经销商和书店,提升渠道经营质量。

在大众出版领域,近年来涌起一批年销售码洋达3— 6亿元的公司。磨铁、时代新经典、共和联动、博集天卷、华文天下、海豚、唐码、日知、读客等公司,不但体量成长惊人,而且是畅销书榜的重要推手。由“中国图书商报·东方数 据”提供的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 月30日的销售数据中,在所有大众类图书的总榜单中,排名前5位的,100% 为民营策划出品,第6-10位的,80% 为民营策划出品。排名前100位的,民营也占60%以上的份额。另据江苏省最大的社科图书批发商九歌发行公司的数据,从供货商的数量来说,民营出版公司与国有出版社之比是45:55;而从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来说,民营出版公司与国有出版社之比至少是60:40,甚至达 到70:30。

在整个下游批发零售环节,教辅、少儿因为属于较为刚性的需求,教辅渠道的生存一直不错,少儿图书销售也连年增长。超市渠道扩大了购书人群,近年来图书销售也增长很快。网上书店渠道的份额更是飞速成长。这其中,生存最艰难的,其实就是大众社科渠道,尤其是人文学术书店。它们是网点最多、形态最为丰富的一个渠道,也是与社会大众文化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图书渠道,因此,它们的生存状况也最引人关注。笔者建议,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向国家争取,对所有的书店减免税收,尤其是减免大众社科书店的税收。如此,不但可以推动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产业,还可以促进国民阅读,涵养书香社会。

自从1980年我国开放集个体书店网点以来,图书销售网点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07年最高峰时期,我国有16.7万个图书发行网点,其中民营图书发行网点1.2万家。这其中,大部分是大众社科书店。它们,见证了中国图书出版业几十年的发展。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书店经营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自2008年以来,销售网点逐年减少,出版社自办发行每年是几十家地减少,国有发行网点和供销店系统每年均以几百家的速度萎缩,集个体零售网点每年更是以上千家的速度关门。2007年到2009年,民营书店减少了1万多家。

尤其是大众社科类的书店,生存最为艰难。其中的原因,一是房租、人力等经营成本的上升。光合作用在厦门的一家书店,房东一周内涨了6次房租。上海季风书店几因房租被迫搬迁,上千人在网上呼吁才得以留下。在一些一线城市,房租成本几乎占到书店毛利的 30%,成为一项很大的开支。

二是多媒体时代,读者不断分流。中国出版科研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有一项人们对不同媒介的依赖程度的调查。从第六届的调查数据显示,电视、报纸、网络在众多方面功能突出,而图书最主要的功能是“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但就在这一点上,电视(41.50)、报纸(13.95)甚至互联网(8.27)的作用 也远远超过图书(3.62)。尤其是大众社科图书的被替代性较教育、专业、少儿图书更强,而且电视、网络等媒介有更生动的呈现形式,这种总体状况不能不引起图书出版业的担忧。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图书出版品种连年增长,2005年22万种,2009年 已经达到30万种。这其中,因为书号的稀缺有价,还有大量一号多书的现象没有统计。上游出版的图书品种一年比一 年增多,而下游发行网点却一年比一年减少,这是否是一种健康的业态?一个产业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繁荣?国民阅读又怎么可能在这种状态下提升?

尽管近年来网络书店增长迅速,但传统书店仍然是图书销售的主流,网上书店在许多功能上并不能代替实体书店。而且,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网上书店并不赚钱,当当2010年前9个月销售额为 15.7亿元,利润仅1600万,利润率仅 1%,因此被人戏称为“搬箱子”的互联网公司。

新华书店虽然有教材发行利润和物业优势,仍觉得经营压力很大,纷纷增加文具和电子产品的销售面积,应对图书销售萎缩带来的压力。同样处于北京繁华的市中心,西单图书大厦一年的营业额只有4亿元,而旁边的中友百货有几十亿元。

夹隙中的民营大众实体书店,生存状况就更可想而知了。许多学术书店纷纷进入地下室经营,仍觉得房租难以负担。一些书店不得不减少图书品种,增加艺术品销售以图生存。目前民营的大书城,只有大众书城和汉唐书城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大楼是自有物业。即便如此也不轻松,许多出版商怀疑他们持续经营的能力,对于向他们发货是非常保守甚至是坚决拒绝的。从产业发展的形势看,这种情况非但没有好转的倾向,还有继续恶化的势头。

近年来,我国积极建设文化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农家书屋、益民书屋,每年农家书屋的建设资金达 10多亿元。同时,随着各地政府对国民阅读的重视,每年有数百个城市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各个城市每年投入的经费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所有这些,对于阅读促进和产业发展都是有益的,但实实在在增加图书销售网点、丰富书店形态,也许是更为有效和长效的做法。

笔者建议,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向国家争取,对所有的书店减免税收,尤其是减免大众社科书店的税收。据行业资深人士估计,给全国的书店免税,最多也就20亿元。如此,不但可以推动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产业,还可以促进国民阅读,涵养书香社会。

首先,它可以减轻书店的生存压力,增加销售网点,推动产业发展。我们怎能试想,一个终端销售网点日益萎缩的 产业会发展壮大呢?书店生存压力小了,可以将更多力量用在提高品质和扩大经营上,还可以鼓励更多人开书店,为图书出版业注入更多新生力量,增加图书销售。终端的丰富与发展,是一个产业繁荣发展的表现。

第二篇:民营实体书店困局背后:大举扩张 网店冲击

民营实体书店困局背后:大举扩张 网店冲击

2011年11月05日16:26 来源:新京报 作者:朱桂英

号称中国最大的民营书店,光合作用资金链发生断裂。图为大望路光合作用书店内部。

风入松书店。

创建者刘苏里,以“开书店是一种表达”,点亮了国内独立书店的理想之径。但他曾多次表明,开书店首先是一桩生意,赚钱必须占据首位,不然梦想再美理念再好,不赚钱都是白搭。

万圣书园十八年来,也有过举步维艰的时候,1997年,万圣顺应局势,涉足批发出版策划业务,成立图书公司,最后以失败告终,承债不轻,良性运营一度告急,之后书店迁址、营业面积扩大,万圣内部出现走市场化还是回学术的辩论,因理念不合,有管理人员愤而离去,也是一番飘摇。

刘苏里力镇全局,不惜代价保护万圣已有的学术品格,很多出版社也予以支持,万圣度过一劫。2002年,万圣对所有书籍经营品种进行梳理,调走大量不合书店定位的图书。也是同一年,醒客咖啡厅开业,辅助书店经营。

为了“留读书人、聚读书人”,刘苏里和妻子一起探索万圣作为书店作为时代思想交流场所的各种可能性。万圣与其他书店最大的区别是,它的书的管理分类,有它自己的立场与价值尺度,比如专设“宪政”、“美国研究”、“1928-1937中国国家史”等书柜。以书为基础,在特定的价值判断与现实关怀下,构建万圣的产品。

归纳万圣的特色,其一为新书上架速度,万圣书店的上书极快,读者可一览最新出版的书;其二,有些书的存在,是万圣的价值诉求,相同的书,网络书店有,读者不一定能找到,万圣的专业分类与索引,为读者与书籍创造邂逅的机会。其三,奇货可居,几年下来,万圣保留了很多市场上已不再流通的书籍,网络书店没有,万圣有,价格战打不进来。问题 困局非一时之寒

中国书店的悲喜剧,有它们自己的背景。而每一家民营书店的退场,原因各有不同。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有购书习惯的人,早已发现民营书店正在默然凋谢。彼时,商品经济发展迅猛,一家书店与一家服装店或一家食品店,足以构成秋寒与春温的对峙,物质需求不断被刺激起来,文化上的盼求则独自黯然。当时书店之转型,唯走市场化,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贩卖畅销书、教辅书者,可得一昔喘息存活,不变者,怆然关门。

作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北京,读书人多,嗜书者众。爱北京者,一直把书市繁荣作为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占人文地理之优势,北京的精神盛宴,也是其他城市读书人艳羡之所在。

今年“风入松”书店停止营业,以待迁址重振。书店租金问题,方才格外显眼。其实,去年上海季风书园因租金高涨而关闭的事件,早已将租金问题推到人们面前。香港著名的二楼书店,则是以其特殊的存在方式,说明书店租金之难。讨论风起,却也无可奈何。重要的是,租金也是其他商品行业所面临的,书店虽可以打出文化之名,但不足以获得更多支持。

京东商城、当当、卓越这些网络书店的价格战,对民营书店来说,确是霜雪俱下。即便是万圣书店,也有顾客坦言,利用万圣书目齐全与分类精细,按图索骥寻找心仪书目,之后在网店上下单。虽然网络书店的价格战有恶性竞争之嫌,但读书人蜂拥而上争夺网络书店的低价书,无论商家还是买家,都无可厚非。

被称为国内最大民营连锁书店的“光合作用”在雄心勃勃扩张之时,就已埋下危机。若无庞然巨资支撑,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张是冒险之举。前有席殊书屋之鉴,席殊在业绩最辉煌的时候,也曾遍及30多个省400多座城市,最后因资金链断裂离场。有人称之为中国式发展,蛮勇冒进,野心有余理性不足。

而中国民营书店的困境,与负税也有一定关系。相较于其他行业,图书行业本来就利润较低,加以地面店与网络书店存在或隐或现的竞争关系,高房租加税负之下,地面书店的生存困境,就更加严重。历史 相见时难别亦难

在讨论实体书店是否有美丽未来之前,可照一下历史之镜。

中国当代民营书店的发展史,正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侧影。又因书籍出版发行本身所拥有的文化特性,民营书店既受惠社会发展的朗风,也经受其阴雨。

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意韵,怕早已在万圣的喜爱者那里落根成长。书店的灯光,美好如诗,只因人们内心有一种渴望,对书,对知识与思想,对自由,这是人内心业已久远且死不掉的渴望。

万圣书园的发展姿态,正如苏轼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评论】

实体书店存在的理由

光合作用书店倒闭的消息,引来众多悲叹,书店之殇,爱书者心有隐痛。实体书店的书香浓墨,毕竟难以言别,时尚廊的“雅倩爱书”发起了微活动,征集实体书店存在的100个理由。

这个活动,虽然抒情色彩多于理性,亦有人批评网友的缅邈的文艺情结,与审美化的感性,让书店在理应深思何去何从时,成了撒娇者,而不是奋起逐利,力求发展之道的市场主体。惜此中存真意,情盛之下,少有可用的真知灼见,也可理解,摘录如下:

@卅多_911:喜欢纸墨书香,喜欢在微醺的阳光下翻动纸页的感觉,喜欢那一抹惬意舒适的感觉。只有在实体书店,走过一排排书架,手指摸过一本本仔细装帧的书,才能真正满足自己小小的文艺情结,不要让这些仅仅存在于回忆中。

@雯雯发儿:书店像是一座孤岛,隔绝城市的喧嚣。躲避恼人的烦闷,让人愿意在任何时候来这里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惬意。可以停下脚步来享受流逝的时光。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思考,不能抛弃探索之心。

@烟雨路-漫花与青竹:逛书店如同旅行,一个是精神上寻找可以庇护的港湾,一个是现实中同自然的一起呼吸,但都如同在现实中遇到可以倾心的知音,会有一见如故的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欣喜。而在虚拟书店中,这样的遇见却少了它鲜活的生命和灵魂,你再也无法用眼睛之外的感官去触动它的生命。爱书,爱去实体书店,寻找生命。

@回声书店-linlin:“小书店的价值很小,仅是给人提供一个与纸品书籍相处的空间。让你还能邂逅一本与你现在的生活不搭界的陌生书籍,它或许只能给你几天的惊喜,却展现了另外一种可能,给你的生活添抹了一种不可替代的色彩。”(大连回声书店)

@不是书店: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王小波。存在即合理,实体书店目前还在,说明还是合理的,哪天不在了,就验证了王小波的话。(青岛不是书店)

@诶币西滴一挨服记:每一个书店都像是一个WIFI发射器,它们尽自己的能力覆盖在城市中、社区内、街道上、商业中心。发射着同一个文化的讯息,即使越来越微弱、消失,也坚定地为寻找它的人而存在着。(北京时尚廊店员)

@绿妖绿妖:一个没有书店的城市是枯燥干瘪的。喜欢读书的人只能上网买书,孤立地阅读。而书店里你永远能找到同类。所以喜欢看书的人,一定喜欢逛书店,哪怕什么也不买。(作家)

@路痴痴痴:我希望书店是一个让人在城市中可以落脚的地方。就好像在路口看车来车往看到心慌,终有地方可以喘气。(医院除外)(《文艺生活周刊》执行主编)

@一叶可以知秋:除了实体书店,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书店能让你闻到浓浓的书香;唯有实体书店,才能让你感受到你进入了书的天堂,让温馨的阅读氛围包围着你,让书店员工贴心的服务感动着你。实体书店有着看得到,摸得着的温暖,和实体书店不离不弃,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南京书刊发行业协会秘书长)

第三篇:民营书店的作用

民营书店的作用

1.扩大和繁荣了图书市场。

7.8万家民营书店的存在,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购书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广大消费者明显感觉到原来买书难的问题现如今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民营书店的经营者进货快、销货快,有的书店新品种滚动大约在每天100种以上,最新的畅销书往往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民营书店的书架上。为满足各种层次的需求,有的民营书店专门购进并不畅销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图书,以备读者之需。在广州的“学而优”书店,我们就看到了20世纪30年代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杂志全套影印本。有的民营书店,如上海的季风书园,还专门拿上读者开出的冷门书单“南征北战”,到图书订货会上买进。

2.推动了新华书店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民营书店的异军突起,对新华书店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冲击波。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新华书店的老总们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分析民营书店的成功之处,以资借鉴。调研中,我们和广东、江苏、四川、陕西等新华书店的老总们谈到民营书店,他们认为,相对于新华书店而言,民营书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民营书店的所有权相对明晰;(2)民营书店的经营目标相对单一;(3)民营书店的经营决策相对快速;(4)民营书店的市场反应能力相对灵敏;(5)民营书店员工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强。新华书店的规模、品牌影响力、政策扶持力度、办公环境、福利条件等等都优于民营书店,缺乏竞争力的要害正是体制机制的僵化。看准了这一点,新华书店纷纷痛下决心,兴起改革。3.吸引和造就了一批书业人才。

经过20年的大浪淘沙,民营书店一大批素质低下的经营者被淘汰出局,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有作为、懂经营的书业人才。随着发行政策的逐步放宽和民营书店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各行业的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卖书。他们中间有教授、有编辑、有机关人员,也有新华书店的经理。在我们考察中所接触到的250多名民营书店经理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有200人左右。不少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硕士、博士不乏其人。他们知识面广、求知欲强,对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书店如三联、开明、大东书局等,做过认真剖析;对当今世界上的知名书店如巴诺、亚马逊等,也都进行过研究或访问。他们怀着“半城书香出自我”的志向,有的要将书店做成百年老店,有的要将书店开成大型书城。许多老板动脑子、下功夫,在店面的形象设计、门市装饰和图书陈列上追求别具一格,体现出浓郁的现代气息,极具个性化。在广州“学而优”书店,女主人陈定方告诉我们,她的愿望就是能将图书的美充分展示出来。这家书店店面设计出自名家之手,不同的购书区有不同的颜色,深蓝色的书架,凸现书籍主体丰富的色彩;二楼的一道墙由磨砂玻璃砌成,每一格上写着一些格言,使购书环境和图书的文化内涵构成和谐之美。在上海“季风书园”,总经理严博非向我们介绍他的办店宗旨:力、书店就要像力、杂志一样,要有自己的“格”。他确实像在编杂志,门口的陈列区像是杂志的封面,各个分类板块就像杂志的栏目,背景音乐也十分迷人。逛季风,就像在阅读一份喜爱的长期订阅的杂志。在知识界和文化界中,季风书园已被誉为新上海的三大旅游景点之一。除去店面设计和门市装饰,许多民营书店的经营者还别出心裁,用真情去打动读者。如贵阳的“西西弗”书店,墙角和楼梯口都贴着这样的座右铭:“背包太重,存吧/站着太累,坐吧/买了太贵,抄吧/手弄脏了,洗吧/你有意见,提吧。”让读者立刻有一种亲近感。在福州的晓风书屋,我们发现许多购书者都能直呼店员的名字。问起原因,一位购书者对我们说:“这里是一整天喝茶看书不要钱的地方。以前上大学没钱买书,常来这里蹭书。现在工作了,就成了这家书店的忠实顾客。”不少书店还定期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和文化展览,提升读者阅读档次,帮助读者陶冶情操。如今的民营书店,已经成为我国书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大批民营书店的老板,已经成为我国书业的可造之才。4.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民营书店的发展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随着民营书店的发展,很多经营者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开始回报社会,并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北京的万圣书园,就雇用了多名下岗工人。这样做,一方面书店可以得到些许政策上的优惠,另一方面下岗工人又得到了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机会,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做法。这样的例子在民营书店行业还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民营书店行业约有从业人员4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下岗重新就业人员。

第四篇:民营书店向何处去

民营书店向何处去

冯京瑶

【专题名称】出版业

【专 题 号】Z1

【复印期号】2011年12期

【原文出处】《出版参考》(京)2011年9下期第7~8,5页

【英文标题】Where to Go for Private Bookstores

本文所指的民营书店,是指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不接受国有、集体资本的参股和经常性的政策支持,在市场上通过租赁或购买的方式获得经营场所,进行以销售正版书籍为主营业务的经营性机构。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多中,没有什么能比第三极书局的垮掉足以震撼人心,也没有什么能比风入松的停业更加让人关注,一时间,民营书店何去何从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是又一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民营书店现况

伴随着房租、人工以及进货、库存等成本的不断上涨,民营书店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压力,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经营者选择了关门,剩下的大多数书店也处于观望状态。在人们争论民营书店是否有存在性这一问题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似乎已经为我们作出了选择。

目前,民营书店在和网络书店进行竞争的时候还是处于下风的。网络书店具有的商品种类多和价格便宜等特点是民营书店无法企及的,而通过留言与众多读者交流的购买环境更是民营书店可望而不可求的。很难想象,读者在书店买书的时候,会和旁边的陌生人聊聊书的作者和内容。

而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部分网络书店实行的“折扣+包邮”的长期促销活动则是摧毁民营书店的致命一击。之前面对网络书店的挑战,民营书店唯一的优势:读者随便拿一本书就能翻看内容,也被网络书店的免费阅读彻底击垮。

面对如此困局,民营书店唯有在经营方式上进行多元化的业务拓展才能在广大喜爱阅读的群体中扎根生存下去。

民营书店是什么

民营书店,归根结底是要成为一个文化的传播终端,让目前的图书展示和销售成为民营书店业务种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们常用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来形容一个行业是否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但是这种分法相对于文化产业来说不是很合适。因为总体来说,文化产业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带来无比丰厚经济回报的产业,相对于金融、信息技术等热门产业,文化产业的总体投入产出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而其中的图书行业则更是保持着一个较低的利润水平,每年为数不多的畅销书也是基于一个庞大的产业基数,亦或是借助于其他非图书类的原因得以实现的。

但是,整个文化产业却又绝对不是夕阳产业,因为文化本身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民营书店要坚持的不是图书本身,而是文化本身。坚持这一点,就能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大文化上做文章,则要比单纯的图书销售宽泛得多。

民营书店用什么吸引读者

目前中国的电子出版物和数字阅读产业的总产值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飞速增长,传统纸质阅读已经越来越无法承载信息大爆炸时代庞大的创作群体和阅读需求。这就需要民营书店在不抛弃传统的基础上,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吸引读者。

首先是在文案宣传上的与时俱进,著名的台湾诚品书店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宣传模式,从文案到海报,从内容到包装,对于书店新产品的推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影响了一个产业的宣传。

其次,在书店的布局上应该进行更多的思考,诸如书店要先设立周边主流消费人群的构成和消费时间,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设计书店的内容构成和布局。而更重要的是,在赋予书店浓郁的文化气息的同时,更应该给年轻人——目前市场上最有活力的消费人群以充足的购买欲望。比如北京世贸天阶的时尚廊,就是依靠着非常有特色的书店布局和阅读环境,得以在北京最繁华的地区顽强生存,并且成了周边社会精英和都市白领很受热捧的文化场所。

第三,没有什么能比举行活动更容易积聚人气的了。尽可能地在周末举行一些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活动,哪怕是没有作者,哪怕是读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也能为书店带来不小的人气。读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就是阐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店家从中撮合,免费提供场地,自然会有善于和勇于展现自己观点的读者们站出来,到时候辅以一两本书作为对沙龙中表现最优异的参与者的奖励,相信这种沙龙式的读书会足以在没有大腕出场的情况下,吸引不少客人。

民营书店的赢利模式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价格战永远都不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式,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最终只能导致自我毁灭。更何况除了网络书店,民营书店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竞争对手,那就是销售盗版书籍的小商贩和小门店,虽然这种不正当竞争是违法行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和这些“游击战”的对手打价格战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

不管现状如何,书飞网的出现为民营书店打开了一扇窗户,那就是相对于图书馆借书手续的繁杂和馆配工作的滞后,书飞网提供最新最可读也是最时尚的图书供网友阅读。相对于图书馆庞大的库存,书飞网只需要做到对当下热销图书一网打尽就好,运营成本也是可以承受的。

那民营书店为什么不能开展这项业务呢?民营书店拥有更加强势的进货渠道和对内容好坏的把握,每周的销售量更是检验图书好坏的铁的指标。书店可以提供一部分当下的热销图书供读者有偿借阅,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如果愿意购买还可以享受折扣。和网络借书业务不同,书店的外借业务只限于周边五公里范围内,而有余力的书店甚至可以开展周边写字楼的送书上门业务。目前,中信书店已经在机场的门店开展了这项业务,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书店提供的用于借阅的图书除了来自于本店的上架商品,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

从旧书摊上收购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如果是本店的顾客凭借小票,可以以一定折扣将买走的书“转卖”回书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咖啡、饮料和小吃的销售会给那些在店内休闲的人提供更多的选择,不可否认小餐饮店的经营模式和书店的经营模式没什么共同之处,但是,作为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商品,整合这两个经营项目也不是很困难。而所有店面都会面对的资金链困难的问题,位于北京远洋天地的“字里行间”给出了一个无比传统却又无比有效的办法——会员制。读者通过一次性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或一次性消费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可以获得书店提供的增值服务。会员制最大的用处在于培养读者的消费习惯,也正是因为这些消费习惯,会牢牢地将读者拴在店里。

民营书店还能做什么

同样还是“字里行间”,它和鹏飞一力公司的合作也为民营书店拓展了一片新的天空,宣传渠道狭窄是目前民营书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实力像磨铁公司一样,可以在北京地铁电视上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这时候民营书店的特色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每一个逛书店的顾客都是对书充满兴趣的潜在读者,通过一定的广告营销,让他们建立起对图书的品牌概念,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单向街的成功更是让我们知道,地方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并不是停留在文件里和讲话上,有时候他们的一个简单的帮助,就能让一家书店受用很久,重要的是如何在不失去自己内核的情况下,接近大众的审美观。

民营书店能做的还有很多,当电子出版物和数字阅读正成为图书销售行业的洪水猛兽的时候,消极的漠视和顽固的抵抗都不是应对的好办法。顺应历史潮流并且明晓它的方向,才能在其中有所作为。2011年上半年,全国手机销售总量超过1.5亿部,其中一半左右的是智能手机,而2011年全年,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将超过一亿部,这还不包括平板电脑等其他的数字阅读终端。随时随地的阅读时代的来临,创立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而在这个时代,书店的老板们能否在尊重版权的同时,为每一位数字阅读的用户提供一定的方便呢?哪怕是在销售的商品中增加新浪读书的电子阅读券,这一点小小的进步可能打通的就是传统图书销售和数字阅读之间那堵最坚硬的墙,而更多的创想则要依靠致力于民营书店发展的人们。

小结

如果说Borders的关门在中国普通人眼中不过是金融危机下又一家死亡的巨无霸,那么在中国图书行业看来,这个拥有三百多家门店的连锁书店则更像是一面竖立在美国的镜子。同样,2011年8月在英国爆发的骚乱,暴徒们在洗劫完街面上的每一家店铺时跳过了书店,我们也不得不把这个作为幽默一笑了之。

我们的生活中不应该缺少书店,作为一个爱书的普通读者,笔者相信和无数读者一样,在书店淘书的过程本身就是阅读乐趣的一部分;而作为卖书的商家,我们也相信,图书是一种信仰,为了坚守这份信仰,为他付出心血是值得的。

今天,在全球图书行业萧条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图书行业,中国的民营书店面临着它诞生以来最严酷的挑战,能否走出一条新路并最终引领一个产业的振兴,这一命运的钥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第五篇:调查北京特色民营书店生存现状

调查北京特色民营书店生存现状

调查背景:由于网络书店和电子书的出现,销售纸质书的实体民营书店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并且面临强大对手的恶性竞争。除了新华之类的国营书店依靠销售教科书的金牌特权得以获取足够利润维持生存,不少民营书店比如松入风已经关张倒闭。而目前能够独树一帜的特色文化书店由于自身特色和被吸引的忠实客户一定程度弥补了租金贵成本高的不足之处。而它们目前的生存情况到底如何呢?

调查目标:选取特定特色民营书店,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来了解它们的经营现状。另外通过随机调查社会人群了解特色民营书店在大众心理的地位,是否迎合较多人群的需求。调查类型:走访式直接调查,随机区域性问卷调查(针对特色书店周边人群),文献调查 调查内容和工具:书店的客流量,购买量,书店的盈亏状况,特色书店具有的优势和采取的自救措施,店主,工作人员对于书店前景预期,消费者对于特色书店的偏好程度。调查地域:琉璃厂古籍书店以及周边,page one书店以及周边,万圣书园以及周边(初步选定这三家)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1日到2012年11月底

调查对象:书店工作人员,书店消费者,书店周边知道这家书店的人群以及网络信息 调查方法:以走访式调查为主,记录所见所闻;咨询店主或者工作人员获取书店经营实际状况和未来预期;查询网络获取特色书店信息和网上群众的口碑,ect.问卷调查作为另外一种辅助方式,从消费者角度调查特色民营书店的需求程度,和网络书店地位高下。调查队伍:毛泽东思想概论小组 成员:who who who who who who 调查经费:200元不能再多了,用来坐车,打印问卷,吃饭。

选题阶段:11月9日-11月14日,通过网上讨论,咨询老师确定课题和研究思路。准备阶段:11月14日-11月19日,由大家共同讨论问卷问题的选择,由组长等人初步选点和采点,和工作人员建立联系,做到消除误解,确定不打扰工作人员工作的采访时间和方式。调查阶段:11月17日-11月27日,一部分人主要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一部分负责从网上搜集、整理、概括大众对于不同特色文化书店的评价以及预期。

研究阶段:11月27日-11月底/12月初(可能还要调整),主要综合户外调研和网络调研的资料进行分析,对特色文化书店的经营和未来做一下评价。

总结阶段:集体讨论并且听取老师建议,总结调研的经验。

下载民营书店批量死亡的背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营书店批量死亡的背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