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经济法对策(共5篇)

时间:2019-05-14 08:2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经济法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经济法对策》。

第一篇: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经济法对策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个人主义膨胀,人们利欲熏心,导致中国出现了很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的蔓延,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名誉和百姓的利益。这个仅次于贩毒的第二大公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污染了中国市场的环境,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令人忧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泛滥成灾,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数量特别多而且种类繁杂。更令人担忧的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制造与出售已经发展成集团化,对我国的影响很严重。所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关键词: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消费观;市场经济秩序;打假治劣

Abstract:Aowadays society, with the expansion of individualism, people began to greed,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The spread of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seriously damaged the reput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s interests.This is second only to drug trafficking, the second largest public hazards, has now become very serious social problem in China, it disrupts the normal market order , the Chinese market environment ,infringe 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The worry is, as time goes on,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have not been contained, instead of flooding, the number of fake and shoddy products manufacturing different kinds of special and more.What is more worrying, manufacturing and sale of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has developed into the collectiviz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our country is very serious.So, to crack down on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is imminent.Key word:counterfeit ZhiLie

and shoddy products;Illegal and criminal activities; consumption view;The market economic order;Anti-counterfeiting

如今,中国出现了很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的蔓延,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名誉和百姓的利益。这个仅次于贩毒的第二大公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污染了中国市场的环境,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令人忧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泛滥成灾,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数量特别多而且种类繁杂。更令人担忧的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制造与出售已经发展成集团化,对我国的影响很严重。所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产品称之为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的信息一般是虚假的,比如说产品的产地、厂子的名称、产品的标志等等。还有一些产品本来是次品、赝品、甚至已经变质,却充当合格的产品出售。

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

(一)因为成本低利润高,企业受不得诱惑

1、假冒伪劣产品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低而收入高。

一个企业的本质就是追求低成本高收入,高收入是经营者的最终目标,只要能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高的利润,他们就敢干。假冒伪劣产品成本低利润大,很多无良商家为了赚钱偷工减料,掺杂作假,为发财胡作非为。当曾经的正经厂商看到假冒伪劣厂商因为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而得到高额利润时,尤其是这个利益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一部分伪善的厂商就会禁不住诱惑,蠢蠢欲动,甚至也会从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部分比较有诚信的厂商,因为承受不起不正当竞争遭受的损失,最后会停止生产。然后,市场上流通的假冒伪劣产品很多,并且开始了恶性循环。他们会变本加厉,胆子越来越大。就像在《资本论》中的一段话:“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他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他就敢铤而走险;如果利润达到100%,他就敢把一切法律脚底。”①

2、假冒伪劣产品的制作技术越来越高,人们很难辨认。

假冒伪劣产品的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例如:激光防伪、条码、喷墨标注等技术的使用,都是很有难度的高科技,人们真假难辨。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简 ① 马克思:《资本论》

1867年

第一卷

共11页第2页 单产品一眼就能看出来真伪,但对于一些复杂产品其质量就很难辨出了。因此生产者就在这类复杂产品中动手脚,使用高科技作假,这对于生产者来说其成本极低,利润却很高。

(二)消费者自身的原因

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收入低下的老百姓比比皆是。人们的低收入水平使得他们更重视产品的价格高低而不是质量的好坏。所以,人们的这种需求为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泛滥成灾,这也是我国假冒伪劣产品一直存在的一个特殊原因。

1、在农村,大多数人明知道是假货,还会去购买。

他们更关心产品的价格,而不是产品的质量。他们在购买商品时根本不会看产品的产地等信息,只要便宜实惠就行。他们认为只要不影响做事的效果,对自己没有什么损失,买到假货也没什么大影响。这种现象在图书行业尤为突出,消费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没有影响到自己的阅读,书中的知识一样被汲取,尤其是是盗版书比正版书要便宜很多,所以消费者为了省钱就会选择盗版书籍,使得盗版在这一行业风生水起,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而正版图书却受到了冷落。盗版商看到这种现象,更加加剧了他们的欲望,他们就会更加疯狂的制造盗版书籍。

2、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正常。

有一些消费者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肮脏目的而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只要你需要假冒伪劣产品,只要存在市场需求,假冒伪劣产品就会生产。人们对它的需求越强烈,制假售假者获利的机会就会越大,供给就会更加活跃和旺盛。

3、消费者的虚荣心在作祟。

很多人喜欢名牌产片,却无奈囊中羞涩,收入不多的窘迫导致这些人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真正的名牌。可是这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只能“以假论真”,花低价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去冒充真正的名牌。正是这种不正当的消费观念,给制造假货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有人来买,为什么不去生产呢?所以,不只是制假售假者的责任,消费者这种畸形的消费观念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如果消费者自觉抵制假货,非真不买,摆正自己的消费态度,假冒伪劣产品也就无人问津了。

共11页第4页

(三)投诉机制不健全,客观上给假冒伪劣产品分子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首先,消费者有时候也非常的理性,当他们在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时候,只要没有给自己带来特别大的损失就不会去揭发制假售假者的真面目。他们会放弃投诉,自认倒霉。消费者的这种心态给制假卖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制假售假的活动更加猖狂。

其次,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确实也选择了投诉这条路。可是这条路对消费者来说真是曲折而又漫长啊,有关部门根本不会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而是一拖再拖,使消费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这样,投诉的结果往往令人很不满意,消费者不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有时候,即便是投诉成功了,也只是用假冒的换回一个真的或者仍然还是假的产品,更好的也只是退款而已。在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为投诉来回奔波的车费和时间的要多的多了。所以消费者不愿意去投诉,吃亏就吃亏吧,反正损失的也不多,就当花钱买个教训,下次注意就行了。基于这个原因,很多人不愿意找相关部门帮忙。制造并且出售了假冒伪劣产品,却依然安然无恙,如何不会助长制假售假者的气焰?

(四)被假冒的企业对打假无动于衷

一方面,一个企业不可能设置专门的部门去从事打假活动,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有,从事打假活动也是需要资金的,这些资金从何而来,只能是本企业,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得不偿失。另一方面,打假行为纯粹是为大家谋福利的事情,不管厂商是否在打假活动里付出代价,他们都可以从中获取好处。这种好处的公共性使所有的厂商都想不劳而获。而对于从事打假活动的厂商而言,自己付出了很高的成本,虽然也挽回了自己的一些利益,但同时也壮大了竞争对手的实力,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五)国家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惩罚力度小

一直以来,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现象并不是一点没有。有些自律不强的领导者为了为自己谋取利益,与商贩相互勾结,一起制假售

共11页第4页 假,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不得不说是与腐败现象有很大的关联。

现在,我国对于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惩罚力道太轻,根本不能制止他们的违法行为,而且形式过于单一。所以,经过调查,重复犯罪的人很多,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目前的惩罚力度太轻,违法者不会害怕被发现,所以无法制止他们的行为。为何会如此呢?因为一经发现大多时候是罚款,而且罚款数额不高,其他形式的惩罚很少几乎没有。这样就使违法者对违法成本不用付出太多代价,致使他们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其次就是对违法者的处罚形式太少,太单一,不足以震慑他们。还有就是造假售假团伙很分散,这个地方不行就转移到迁到别的地方,别的地方不行就又转移到原来的地方或其他的地方,这样游击战式的转移,也给执法者增加了难度。

由上可见,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产品成本低,社会风险也不大,即使有朝一日被工商部门查出来了也不会让他身败名裂,最多是罚款而已。更不会让他们倾家荡产,处罚完后,他们仍然可以重操旧业,甚至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对打击假冒伪劣的相关部门来说,那里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并不能第一时间知道。即使知道了又会因为部门内部的问题延缓解决的时间。在这个时段,假冒伪劣分子早就逃之夭夭了,行政人员来了也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还有就是,打假工作没有负责到人,所以在出现问题后各部门间会相互推卸责任,错过了打假的最佳时机,导致打假工作效果不显著。

(六)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

假冒伪劣厂商想要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会需要很多的劳动力,为当地的老百姓谋得了一份工作。在他获取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部分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人民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会给政府缴纳大量的税收。所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的经济,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假冒伪劣现象视而不见。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税收,甚至为假冒伪劣分子撑起了保护伞。比如某县的钢厂生产假冒伪劣钢筋,大部分产品销到外地,从而谋取暴利。而钢厂的收入是县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如果查封该厂,无异于封锁了自己财政收入的道路。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只把打假活动挂在嘴上,却没有实际行动。工作敷衍塞责,有假不查、有案不办,包庇纵容,只是

共11页第5页 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增加自己的政绩,致使制假售假者有恃无恐,无法无天。

二、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

(一)严重影响了我国名优产品的信誉

市场上,一些名牌产品往往更容易出现被假冒的现象。这些商品在创造名牌的过程中,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有很多产品是我国的瑰宝。但是,一旦受到打假活动的影响,企业就会受到牵连。例如杏花村汾酒②,受山西朔州假酒案连累,不仅影响了产品销售量,甚至出现了亏损现象。因为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有许多知名企业在市场上被排挤,废了很大力气创立的企业形象无形中受到了损害。

(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

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给很多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隐患。最近一段时间,就有很多这样案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可是就有一些这样黑心的商家不顾孩子的安全,赚着一些没有良心的黑心钱。据央视调查,有些厂家的儿童座椅根本没有达到安全标准,一旦有车祸发生,孩子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可是这样的座椅国家并没有禁止销售,所以才会酿成沈阳车祸的惨状。虽然孩子并没有影响到受到生命安全,但是只以一万三千元了事的态度却让人心寒。大家用心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是只能够用金钱就能解决的吗?现在,孩子在一个家庭中的作用有多大,不言而喻。试想,如果孩子受到了伤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出了这些事情,厂家和消费者都不好过,尤其是消费者,所遭受的损失是一辈子的。以上案件不是很严重,如果还有更大的损失,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人是要坐牢的。

(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也会给厂家带来不利的影响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消费者上当受骗一次后,就会产生反感心理,他们不会再次购买这个牌子的商品,因为这个牌子对他来说就是假货的代名词。比如说我们国产的奶粉,大多数人们一直不愿意用它,曾经出现的假奶粉,已经让我们对它失去了信任。所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一种是没有远见的行为。② 安宁:《山西汾酒假酒案》

东方财富网

2010年

共11页第6页

(四)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俗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伪劣产品伪劣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产品的功能不健全,比如空调不制冷、导航仪导错方向。或者一件劣质品,都会使双方遭受财产损失。

三、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法制法规,加大惩罚力度

1、加强行政执法手段。

想要让行政机关打假有力度,政府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强大的保障。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他们就没有实权。在打假假冒伪劣产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想真实有效的打假,就要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

2、设立“终身追究制”。③

这是国外的做法,我们中国不妨效仿。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就要严厉打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牺牲自己未来为代价的规定,肯定会让违法者望而生畏,三思而后行。比如厂家一旦作假,终身吊销执照。如果这样,违规者也就不敢越雷池半步了。

3、加大刑事处罚的威慑力。

如果因为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的,对违法分子不能仅仅给予罚款,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罚款简单直接,不能带给假冒伪劣分子太大的影响。

(二)各级领导要大力支持打假

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假冒伪劣产品对社会,对百姓的危害,把打击制假售假的工作摆在第一点,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提供强大的保障。要求各级政府组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改革的顺利进行,发展稳定大局,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摆在重点位置来抓。责令参加打假工作的领导,将打假工作的责任分配到各个层面,使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约束不良厂商,提高其信誉度

③ Daruiqing:《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危害、成因及整治对策》 2011-5-31

共11页第7页 现在,我国发展经济主要靠一些中小企业。但是有些厂家区却失去了信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昧着良心赚一些黑心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个问题已经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良影响。反之,如果每个企业都把信誉度提高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不会有人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这些产品再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四)消费者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消费者是打击假冒伪劣的主力军,没有消费者的支持,打假活动很难进行。因为在市场上,最先接触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就是消费者,第一时间知道的就是消费者。要想使整个社会正当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健康良好的发展,就要做好打假工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每个公民都应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正常有序发展做出一份贡献。那么,在打假活动中,消费者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消费者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知假买假。在市场上遇到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要稳住自己,千万不要买。如果明明知道是假货,还装作不知道,这无疑会让制假售假者更加猖狂。

其次,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一定要第一时间揭发检举。政府也要支持消费者的这一举动,对于主动揭发检举的,要给予重奖。

呼吁大家赶紧行动起来吧,只有调动全社会都来参与打假活动,打假工作才能取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只是一纸空谈。只有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社会经济才会变得有条有理。

(五)利用舆论力量,让违法者无所遁形

宣传,是进行工作最好的手段。所以,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树立打假典型,以求弘扬政企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宣传部门要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所有经营者对这些法律常识耳闻能详,让所有人民群众都能够认识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害处。在市场经济中,要让群众睁大自己的眼睛,及时发现产品问题。如果发现生产或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要通过个各种途径加以曝光,比如报纸杂志上、广播中、电视里甚至因此召开新闻发布会。

(六)不能放纵地方保护

共11页第8页 执法者是打假假冒伪劣的主要人员,如果他们包庇假冒伪劣分子,对他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即使法律的威慑力再大,也很难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因此,加强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也是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严格要求各级打假领导,工作中要以整治市场秩序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为目的,要做到真打实达,不能敷衍了事。

其次,禁止各级打假领导收受贿赂,与不良厂商相互勾结,更不能做制假售假者的保护伞。各级执法人员一定要公正廉明,洁身自好,定不能以人情、关系为前提断案。

再次,对执法不力人员、执法犯法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惩罚,追究其法律责任。惩罚的措施要针对其情节轻重而定,情节轻的,从宽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他所应负的相应责任,决不能姑息养奸。总而言之,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执法不力的问题,净化市场竞争环境。

第四,为提高各级部门的打假积极性,不能只罚不奖,所以政府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嘉奖那些在打假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执法人员。

(七)提高技术水平

由于技术水平的约束,有时对产品难辨真假。所以在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以前,有关部门要做好检查工作。千万不能等其上市以后,再去想办法补救。那样的话,可能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无法挽救的安全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对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信誉的重要商品,一定要把好关。没有达到要求的,一律不准进入市场,从根本上制止造假售假者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要把打假工作与反腐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任意放行假冒伪劣产品的官员必须依法严惩。

结 语

假冒伪劣商品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害很大,它是社会的毒瘤,我们一定要摆脱消极因素的影响,调动所有的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人的全部力量,参与到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活动中来。有关部门也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铲除市场经济中的不良恶习,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共11页第9页

参考文献

[1]张素芳:《假冒伪劣产品、成因与对策浅析》 消费导报,2009(4)。[2]杨欢进:《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成因》[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3]王彦丽:《浅析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的根源及对策》,《河北企业》,2006第7期。

[4]王希文:《浅谈假冒伪劣现象的原因及其治理》.滁州学院学报,2004(9)。[5]张智清:《商品学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

[6]张传文:《浅析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因及对策》[J].中国防伪.2004年第7 期。[7]李民雄:《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及对策》,《中外企业文化》,2001.11。[8]张理智:《论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及治理》,《经济研究》,1994第1期。[9]苏相玉:《我国假冒伪劣现象的成因及解决对策》,《法制与社会》,2008第7期。

[10]祁正文:[J].《什么是假冒伪劣产品》农技服务.2005年第3期。[11]陆易阳:[N].《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行动》人民日报,2009-03-14。

共11页第10页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在同学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 XXX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共11页第11页

第二篇:假冒伪劣产品及治理对策

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摘要】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危害社会正常经济秩序,损害企业的正常运作,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国际中的形象,更严重的是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现在假冒伪劣产品正在在我国市场上泛滥成灾,制假售假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更令人堪忧的是制假售假已向集团化发展,对我国造成严重的影响。打击假冒伪劣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从制假售假分子本身出发,从消费者角度,从政府监管部门,法律制度,事后检测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假冒伪劣产品得以存在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原因对其进行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观地方保护

【目录】

一、假冒伪劣产品在各国存在的数据分析

二、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

三、治理假冒伪劣产品的对策

现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它已经成为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的一大危害,它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侵犯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打击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企业和国家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卷烟零售市场每年就给国家带来10亿元之多的经济损失。假冒伪劣产品现已被国际上公认为“仅次于贩毒的世界第二大公害”,它已然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假冒伪劣产品出口到国外影响国家形象,对引进外资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影响出口产品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破坏了正常竞争市场,给生产货真价实产品的企业造成不良竞争,使得正常企业亏本甚至不得不转变方向投向于生产劣质产品,造成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商品给消费者的经济造成损害更严重的是对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像建筑中的渣子工程,这是典型的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留下隐患。2009年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造成严重的后果,消费者是假冒伪劣产品最终的受害者。假冒伪劣产品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食品,服装鞋子,饰品,家电,药品,化肥等化工产品,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因此打假防劣是一项严峻的任务,刻不容缓,涉及到我们每个人得切身利益。就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认识,浅析一下它存在的原因以及采取怎样的对策。

一、假冒伪劣产品在各国存在的数据分析

假冒伪劣产品,顾名思义就分为假冒产品和伪劣产品两种产品。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每年因假冒伪劣产品使我国遭受严重损失。2003年全国铅笔的年需求量约在四十亿支左右,在96年“中华牌”“长城牌”在国内销售5亿支左右,当时市场占有率15%,同年创造了利润的峰值6200万元。由于假冒产品的低价冲击单是“中华牌”101绘图铅笔每年减少约1亿支的销售额,仅此一项利润损失每年达1500万元。假冒伪劣产品不仅对合法企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据调查中国年均假冒伪劣产品产值达十三亿元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每年由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千亿元左右。国家因此年均损失仅税收就达二百五十多亿元。2000 年、2001 年,美国海关查获的韩国假冒商品分别为803 件、标值 2935777 美元,954 件、标值7039647美元。据1999 年12 月17 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商品假冒现象非常严重,制造假冒商品价值每年约10 亿英镑,致使制造业减少约数万个就业机会。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表明假冒伪劣产品在世界各国已造成 1

严重的影响。

二、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

(一)高利润低成本的驱使

“只要能在市场中蒙混过去,便会把沙子掺进食糖中”。当失信的轻微代价面对的是暴力的巨大诱惑时,假冒伪劣也就泛滥成灾了。就像在《资本论》中引用托·约宁的一段话:“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他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他就敢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 3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首的危险。首先造假用不着搞什么技术开发,用不着创什么名牌,用不着打广告,用不着想方设法开拓市场,用不着搞售后服务等等,这是造成成本极低的原因之一。利润最大是经商者的根本目标,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他们就敢干,假冒伪劣产品成本低利润大,很多不法分子为了赚钱偷工减料,掺杂掺假,为发财铤而走险。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从信息成本来讲,对消费者而言,对于简单产品其质量一眼就能看出的其信息成本就低,但对于一些复杂产品其质量就很难看出信息成本也就高多了,但对生产者其信息成本就低,例如药品的生产对消费者来说信息成本太高,不可能去检测了它的所有生化指标再决定是否购买,因此生产者就在这类复杂产品中动手脚,这对于生产者其信息成本为零。利润=销售收入-成本。

(二)国家监管惩罚力度不到位

现今我国对于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处罚力度较轻,而且形式过于简单:我国法律法规中规定对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者的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检查力度不到位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 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 3次能够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所以,从查处的制假售假案件来看,大多为屡犯、惯犯,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目前的惩处力度不足以使制假售假者感到恐惧。综合考察我国目前法律中对假冒伪劣商品的处罚存在力度轻,而且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大量存在着罚款数额偏低、以罚代刑的现象。就是因为罚款数额低、以罚代刑等现象,使得违法者不必花费很大代价去支付违法成本。再就是对违法者的处罚形式少,主要通过经济处罚、取消行为资格、限制主体自由等方式实现。因为违法成本低,再加上社会信用制度不建立,使违法者能很快实现风险转移,如转移场所或再申办执照从事造假。造假售假团伙具有分散性,此处不行迁到彼处,彼处不行迁回原处或第三处,这样进行游击战。可见假冒伪劣商品的社会风险成本很低,即使被查出也不足以使其身败名裂,倾家荡产他们还可以东山再起甚至更高一筹。我国相关部门如工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打假办”等部门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的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发现,发现了又因技术问题或因各管一段协调性差不能及时做出决策迅速做出处罚,为制假售假者提供了转移的时机,使政府部门处于尴尬的境地。由于没有专门的打假部门,所以在出现问题后各部门间由于利益问题会相互推诿扯皮,延误了打假时机,导致打假工作事倍功半。

(三)消费者的客观因素

消费者的低收入水平使得他们更注重价格高低而非质量优势,这也是我国假冒伪劣大量存在的一个特有原因。尤其是在农村,他们更关注价格,在购买商品时不看商标标识,不顾产品质量,只要便宜就买,认为只要不受影响和损失,假货也没什么不好的。这是现在老百姓知假买假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图书和音像制品行业,消费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不影响阅读和收看,而且最主要是比正版获便宜很多,所以消费者为了省钱就会选择盗版产品。使得盗版在这一行业势如破竹,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而正版图书受了冷落。这一行情更刺激了盗版商的欲望,更疯狂的制售盗版。另一方面就是消费者的畸形消费观:

追求名牌,没有多余资金而购买假货,这是虚荣心在作祟,这两种消费观就给了制假售假者疯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许多事实表明,制假售假者正是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肆意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如果消费者具有良好的消费意识和健康的消费观念,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自然也就断了制假售假者的销路,制假售假者也就难有“用武之地了”。

消费者也是理性经济人只要其预期投诉收益(预期胜诉补偿费× 预期胜诉概率)小于预期投诉成本消费者就会放弃投诉,给制假卖假者留下盈利空间。例如消费者购得一双伪劣皮鞋,即便是胜诉,也只是换一双真皮鞋或还是假的,或是退款,还抵不过消费者为投诉来回奔波的车费和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因此消费者就不会再去投诉。他们吃了亏也只能认倒霉,发几句牢骚,就当花钱买教训,选择忍耐,这是社会投诉机制不健全所致。这客观上也助长了制售假冒伪劣者的气焰。

(四)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首先假冒伪劣厂商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能够容纳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当地部分产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给政府交纳大量的税收,支持地方的建设,有的制假分子也作为带动一方富裕的能人加以保护。如某县几个钢厂生产假冒伪劣钢筋,绝大部分销到县外,用于房屋建设,从而谋取暴利,而该县财政收入总额的一半都依靠这些钢厂的税收,若查禁该县钢铁厂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无异于扼住了该县财政收入的咽喉。

其次,有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将假冒伪劣产品的看作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只要有可观的经济收益就支持它的发展,只把打假停留在口号上,工作敷衍塞责,有假不查、有案不办甚至纵容包庇,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政绩。

第三,有些置法律于不顾的官员为了一己私利与制假售假者串通一气,相互勾结,充当了假冒伪劣产品制售者的“保护伞”,泄露打假信息给违法者,阻碍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打假、依法办案,使得制假售假者有恃无恐。

(五)制假的高科技与检测方法的制约

制假造假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像:激光防伪、条码、喷墨标注等技术的使用,使人真伪难辨。现行国家检测标准所规定方法局限,不能检测出具体成分只能根据某一元素确定某一成分含量,像牛奶中的蛋白质是靠测氮含量确定,这就给不法分子加入三聚氰胺的机会。

三、治理假冒伪劣产品的对策

(一)从生产商销售商入手

从博弈论角度来说,收益>成本,卖者才会产生行为,成本=制作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概率×风险损失+生产(销售)正品的机会盈利,只要增大其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增大正品盈利就能从根源消除假冒伪劣产品,应该加大工商质管部门的检查力度,颁布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提倡全国质量万里行这样的活动,广泛开通言路,支持传播媒体的介入,从这几方面入手加大其成本,使其知难而退。

(二)加强惩处力度,强化法律法规

第一,加强行政执法手段的力度,给行政执法机关一定限度的、强有力的行政实施权。如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强制扣留权,对制售者的流动资金及产品进行查询和强制划拨权、冻结权等,以防止制售者转移假冒伪劣产品、逃避处罚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办案,提高执法的有效性。第二,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制假售假行为对社会的多方面危害,制定更为科学全面的处罚标准,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人追究其责任并给与严厉的处罚。决不能手软,不能仅限于其能承受的程度范围,要严惩重罚,最大限度的增加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成本和风险。政府也是理性经

济人,打假行动不仅需要时间、人力、物力还要财力进行收集线索,这都需要资金支持,通过对违法分子的罚款来弥补这部分款项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增加违法成本,而且给政府行为提供动力。第三,加强刑事处罚的范畴。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的违法犯罪分子,不仅要进行重金罚款,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决不能以罚代刑。防止简单罚款了之,使违法分子逃避刑事责任追究,使其自由从而更加肆无忌惮。真正树立法律至上,任何人不得超越法律,以权谋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责任终身制”,举个例子,在我国高考中有帮助考生作弊或纵容考生作弊的老师一经查出将取消其教师资格,这种以毁掉自己前程为代价的活动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去犯的。

(三)使信息顺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确保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多向流动。

对于厂商来说,建立信息平台,使消费者充分了解到厂家产品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所有信息,以增加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者的信息成本,消费者应重商品知识的积累,不要因小失大,慎重选择购物渠道,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政府的任务更重 ,首先要将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等的内容传递到市场中各种各样人群中,并使他们充分了解。另外 ,还需要促进信息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以及扶植信息服务业 ,建立信息通道使任何人都能容易的得到任何产品的信息,使消费者都具有辨认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通过提供信息来规范市场,监督市场 ,遏制假冒伪劣产品。

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因购买假冒伪劣商品而造成人身、经济、精神等方面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 ,做理性的消费者,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购买商品时不要贪图便宜,营造一个知假不买的氛围 ,将假冒伪劣产品逐出市场。同时,消费者要提高自身打假意识、自我防护意识,多途径掌握有关商品知识,及时了解假冒伪劣产品的信息及质量安全动态,增强识假辨假能力,特别是在买与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时,更应该擦亮眼睛,小心谨慎,选择正规的信誉度好的商品经营者,降低购买假货的概率。购买产品时不能为了满足虚荣心就知假买假,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要及时投诉,找相关部门维护权益,当受到有关部门互相推诿时要找上级部门反映,不能不了了之,纵容了违法分子。

(四)严厉抵制地方保护主义

对地方保护主义者视其情节轻重,可追究其行政责任或民事连带责任或刑事责任等,使得政府管理部门自身更为廉洁公正,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

健全各级政府打假领导责任制,将政绩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相连,与整治市场秩序肃清假冒伪劣等不正当竞争情况联系,强化打假意识,优化市场秩序,使经济健康发展,树立顾全大局的思想,真打实打,对收受贿赂相互勾结,为违法分子开绿灯作掩护的应对其追究法律责任;对纵容不法分子的,为自己政绩有意保护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应论为玩忽职守。必须从根本上真正解决“打不着、打不疼、打不死”的问题,净化市场竞争环境。

(五)提高检测水平

事前预防做到位的同时,事后检测技术水平需要广泛的探寻与研究。倡导科研人员发现并推荐更为有效的检测手段。2009年三鹿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后为何就在7月8日超标三聚氰胺再次“现身”于青海、甘肃、吉林,其原因之一就是检测方法不是直接检蛋白质含量而是检氮含量,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假冒伪劣商品是社会的毒瘤,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周围所有的力量包括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政府人员,加强法制监督,媒体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监督我们社会各界。同时加强信息交流,加强道德制约,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鼓励举报。在打击假冒

伪劣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消费者的力量,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是最先理解的。重奖举报者,奖金从政府对制售假冒伪劣的行为人的罚款中支出。全社会人员都为消费者,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社会打造出一种像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围我相信假冒伪劣产品不会久存。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打假工作才能有效,假冒伪劣无处藏身社会才会秩序井然。确立高层次的道德约束标准和公正严格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力防范及遏制假冒伪劣产品。使整个社会以最低制度成本运行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打假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为我国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出一分力,假冒伪劣就不会再有藏身之地。

【参考文献】

〔1〕张素芳:《假冒伪劣产品:成因与对策浅析》,《 消费导刊》,2009.4

〔2〕郑丽玲:《经济转型期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第3期

〔3〕张理智:《论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及治理》,《经济研究》,1994第1期

〔4〕王彦丽:《浅析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的根源及对策》,《河北企业》,2006第7期

〔5〕苏相玉:《我国假冒伪劣现象的成因及解决对策》,《法制与社会》,2008第7期

〔6〕李民雄:《假冒伪劣产品的成因及对策》,《中外企业文化》,2001.11

第三篇:假冒伪劣产品实验报告

标题: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

实验目的:了解假冒伪劣产品的概念,掌握假冒伪劣方便粥的特点

实验对象:娃哈哈八宝粥实验方法:(1)社会调查法去中东大市场调查顾客对方便粥的了解,以及饮用方便粥的频 度。

(2)观察法观察方便粥的外包转是否有注册商标标识;生产厂家和售货单位;观看商品的封口处是否严密,桶盖是否有凸起。

实验过程:

1、上百度百科网查找假冒为例产品的概念。

(1)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

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

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2)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

志的;(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3)伪造或者冒用他

人的厂名、厂址的;(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6)失效、变质的;(7)存在危及人体

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2、筛选方便粥。在中东大市场没有发现符合上述假冒伪劣产品特征的商品

3、总结商品外观。中东大市场的方便粥外包装上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址,注册商标标识,都齐全。并且封口处严密,瓶盖无凸起。

4、选择并购买一罐“娃哈哈桂圆莲子八宝粥”

5、品尝。口感润滑,带有粥的香味。

实验评价: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人类健康,大家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观察,避免上当受骗,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例如购买方便粥时,一要看看商品名称及瓶盖是否凸起,若有凸起千万不要购买;二打开瓶盖看方便粥是否粘稠,若米水分离,有凝聚物千万不要饮用。

第四篇: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

引案说法之

关于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

姓名:韩冰

专业:09级广告学

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链接

据杨先生称,他在沃尔玛知春路店购物时,看到该店出售的“红井源”牌亚麻籽食用油说明上,宣传该食用油具有“防癌、减肥、降血压及预防糖尿病”等多种功效,于是花4470元购买了30盒。后有朋友提醒杨先生,食用油不可能有多种治病疗效,杨先生遂向有关部门举报。海淀卫生监督所调查后,对沃尔玛作出了罚款5000元的处罚决定。杨先生认为,沃尔玛误导消费者,其行为构成了欺诈,遂诉至法院要求双倍赔偿。事后他曾多次找到沃尔玛,要求协商解决此事,但对方以“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为由,拒绝接受他提出的任何要求。

法院认为,沃尔玛作为销售者,在亚麻籽油未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情况下,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已构成欺诈,据此做出了双倍赔偿杨先生8900余元的判决。

二、生活中的假冒伪劣产品

杨先生的经历,在我们生活中可谓随处可见。毒奶粉,地沟油,化妆品,假药品到处泛滥。广东省消委会日前公布的“消费维权10大案例”中,也可以看到中国黑心产品的泛滥严重程度。云浮市有石材公司于销售时拒绝消费者验货,至顾客发现货不对办,却又拒绝退货;顺德有快递公司运送时打破价格逾两万元的液晶显示屏,但结果只肯赔偿540元,遭消费者告上法庭等。重庆市工商部门公布10宗典型案例,情节更为吓人,包括2010年查获商贩销售过期大白兔奶糖,当局缴获多达11吨;南岸区两间幼稚园买入2百多张未经消毒的黑心棉被;有钢厂出售不合格钢筋,当局至少缴获75吨问题钢筋等。湖南长沙则有民间打假人士到超市调查,一小时内发现超过10种问题食品,主要为伪造质量安全的QS认证。广西南宁前日一场教授如何辨别伪劣产品讲座,更有来自云南的民工当场投诉,经常在路边摊档买到假货,促当局加强监管。长春市一女子使用质护皮肤品,贪靓变毁容,出现脸部红肿刺痛、呕吐等症状,求医后证实重金属汞“水银”中毒,涉事产品水银超标3千倍。青岛市民吃鱼干腹泻不止。生产鱼干的现场弥漫腥臭味,部分已发臭腐烂。工人用水靴直接踩掉鱼头,经污水洗刷后,放入乌黑的劣质油内烹煮。有业者甚至用双氧水洗鱼。……

三、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高额利润的引诱

1、高额利润的驱动是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主要原因。当假正经厂商看到假冒厂商得到超额利润而自己利益受损时,一部分厂商在假冒厂商的示范作用下就会从事假冒伪劣的生产经营活动;一部分讲信誉的厂商,由于受到不正当竞争的压力将做出退出市场的决策。

2、被假冒的企业无力打假或不愿打假。一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均是有限的,若从中抽出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专门从事打假活动,可能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因为支付打假费用而提高产品成本,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淡薄

由于我国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加之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多数消费者对有关法律知之甚少,对商品知识的了解更是皮毛。造假售劣者正是利用消费者这一弱点,向消费者兜售假冒伪劣产品。

(三)假冒伪劣产品有需求市场

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存在强烈的需求,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方面,某些消费者为了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购买假冒产品。这些消费者知法犯法的行为更坚定了造假者的决心。另一方面,消费者虚荣心作怪,喜欢消费名牌产品,而购买力有限,假冒名牌商品便满足了他们的炫耀性心理。只要存在市场需求,供给就会产生,需求越强烈,供给者获利的机会越大,供给就会更加活跃和旺盛。

(四)消费者投诉的机会成本较高,客观上给造假售劣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当受到假冒伪劣产品侵害的消费者到有关部门投诉时,一拖再拖的官僚作风,使许多受害者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诉难的问题在广大消费者之间已形成共识。因此,投诉的机会成本过高,使许多受害者特别是受到假冒伪劣小商品侵害的消费者放弃投诉,自认倒霉。这样,消费者疏于投诉的事实无形之中降低了非法厂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使假冒伪劣产品长盛不衰。

(五)地方保护主义的支持和纵容

地方保护主义为制假售劣分子撑起了保护伞。因为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是包干制,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就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自己的政绩,而罔顾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对假冒伪劣现象视而不见。为了增加地方税收,政府对当地的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经营者网开一面,甚至为他们大开“绿灯”,公然保护假冒伪劣行为。

(六)工商部门执法不严、打击不力、执法犯法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不可否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必须承认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的现象在我国仍很严重。某些素质不高的执法者为了谋求私利,官商合谋、共同制假售劣,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可以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商行政部门的执法腐败或地方保护主义。

(七)法制不健全、不完善,对造假售劣分子惩罚力度太轻。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条文的结构不完善,有些法律条文对执法者在执法时如何操作没有具体规定,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法律中都有一些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可依的空白,给执法造成困难。法制不完善,给造假者留下了法律空子,对违反市场规则者处罚不力,使造假分子敢于铤而走险。

四、如何整治假冒伪劣

打击假冒伪劣不是靠几个“打假斗士”去完成的。它需要生活中各个主体去共同努力。政府:

(1)、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建立企业信用调查评级制度、对守信者奖励失信者惩罚的机制等,提高中小企业的商誉、信用意识,管制和约束中小企业的行为。

(2)、完善法律体系,防止不法分子投机取巧。在法律法规中增大假冒伪劣产品的成本和风险,加大对执法不力者、执法犯法者的打击力度,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3)、完善市场信息,包括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等。促进信息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以及扶植信息服务业,通过提供信息来规范市场,监督市场,遏制假冒伪劣产品。(4)、借鉴国外做法 1.进行质量监控 法国由财政部直接领导的“竞争、消费和反舞弊总局”,专事打假和反暴利、维护消费者权益工作。2.舆论公开曝光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以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办法,对假冒伪劣商品在媒体上进行公开曝光,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这对于制假售劣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震慑作用。

3.严格法律制裁

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打假治劣硬举措。如澳大利亚就很注重以法律规范市场管理,该国在打假治劣、维护市场秩序中,专门成立专司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执法职能机构,并赋予其加强市场监督、打假除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职能。4.实行赔偿重罚

国外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处罚,十分严厉,一经发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者,就实行加倍赔偿和从重处罚,决不手软,甚至达到了罚得你倾家荡产的程度。如美国法律就规定,生产、批发、销售假冒商品均属有罪,对产、销者分别处以25万美元以上无限额的罚款,并处以5年以下的监禁。5.商家自律自卫

墨西哥在打假治劣、保护消费者权益中,注意发挥商家的自我约束功能,来堵塞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渠道。该国商店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即“保护顾客就是保护你自己”,在经营中自觉只卖质量一流的商品。厂商

(1)、建立信息自我披露制度,如卖药品,就必须披露和消费者相关的所有信息,同时使消费者能方便地获得这些信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2)、积极打击假冒伪劣,绝不纵容。消费者

(1)、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做理性的消费者,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营造一个知假不买的氛围,将假冒伪劣产品逐出市场。

(2)、消费者的维权途径有下列五种: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大学生如何提高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而作为大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懂法,是守法的前提和基础。多参加法律普及讲座和活动,深入了解,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面对假冒伪劣产品,应积积极维权。最后的感想

作为大学生,我们就应该学以致用。我们学习了法律,就要去实践。但是,我发现,尽管我们知道自己买到了假货,却很少有同学去积极的打假。原因大部分是觉得麻烦,但是我发现这不是最关键的。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对身边的假货已经麻痹了。买到假货变成了很正常的事!我们国家的法律虽然还不完善,但是作为大学生,作为一个有法律意识的消费者,如果我们不去积极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又何谈让普通老百姓去打假呢?

我认为,打假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大学生去引导打假风尚,当我们大家有了打假的呼声,有了打假的需要,无形中就督促了我们国家的法律建设。

暑假中我就亲身经历了一次打假活动。家里的卡车坏了,到修理厂后,维修人员告知是因为机油的问题。爸爸怀疑机油是假的,但店家不承认。家里也只能认倒霉。而我看了机油的外包装又到网上查询了厂商的产品资料。我发现这桶机油厂家去年就停产了,而我们所买到是产品从生产日期是今年4月份。我告诉爸爸我们必须查清楚,不能吃哑巴亏。然后我和弟弟带着这桶机油坐火车去了山东潍坊的厂家,厂家证实我们的产品的确是假货。回到家后,我请教了学习法律的同学,写了一封举报信。爸爸带着举报信到工商局进行了举报。并请潍坊厂家给我们当地工商局发了证明信函。最后,工商局查封了店家仓库,进行了罚款。爸爸在听从我的建议后先与店家进行了协商,后达成协议,店家对我们赔偿修车费用一万一千元,误工费四千元。家人很高兴,说我是打假小斗士。

通过这次打假经历,我真正的认识到懂得法律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大学生应该去积极的实践,身体力行的去带动身边的人学法懂法,维护自身权益!

第五篇:举报生产、加工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举报生产、加工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一、受理部门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分局投诉科

二、工作职责

接受对本市辖区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举报,认为需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呈报领导批准后予以转交(转办、移送)稽查部门或有关职能部门查处。

三、受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7、《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

四、办事程序

五、办理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至中午12时,下午2时至5:30。

六、办理地点及联系电话

地址:广州市政民路77号六楼投诉科 邮编:510410 电话:86351980、86351981 传真:86351978

七、纪律监督

监督机关: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察室 监督电话:86197497

下载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经济法对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经济法对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