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思品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竹县东柳乡中心小学 王胜富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品德与社会》新课改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成果,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我就其中的两个问题谈谈我的对策。
一、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很少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对策一:更新思想、转变角色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为此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要有一种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从旧的模式化教学转向学生个性化教学,由传授教学转向引导性教学,由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转向兴趣化教学,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引发其有意注意,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体、方法为媒体的“三体”教学新思想。
结合教育思想更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逐渐转换自己的角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应试型”向“育人型”转变,即教育的指导思想由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②从“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变,即职业操守由完成职业任务的观念转变为以教为乐的观念,以教书育人来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③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即教师知能结构应向综合性发展,对学生培养目标由重知识传授转变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举;④从“传授型”向“促进型”转变,即教学模式由传授灌输转变为重视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发展;⑤从“权威型”向“合作型”转变,即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转变为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即教师教研水平由经验积累层次上升到科研能力层次。
对策二:结合生活,巧用教材。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
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策一: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1.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让他们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而且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2.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凡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合作的氛围,让学生处于一个合作的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在探究学习中主动学习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不能淹没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现有的知识、能力等状况,让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如《我的小书包》这一课中,我就让学生对身边的学习用品的变化进行探究,讨论,共同感受到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才使学习用品的不断创新、不断变化,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又如《小小服装设计师》一课,充分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时间,学生们兴趣盎然,这一探究的过程也是他们得到成长的过程。
对策二:适当运用多媒体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表明:直接的兴趣产生于被感知事物自身趣味性和新异性。品社知识有的散乱、有的抽象难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多媒体技术用声、光、色等多种信号把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地再现,利用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等特技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将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积极地学习。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同样能达到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最佳水平,让学生愿学、爱学。
2、利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多媒体辅助品社教学,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用现代多媒体电脑强大的虚拟现实功能,根据教学难点制作成二维或三维动画,模拟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描述的超常时空变化的社会事件,如利用视频、音频和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示或模拟各种社会生活现象或过程。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缩短已知与未知的差距,从而启发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掌握规律。
3、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能承担这个重要任务的要属电脑了。电脑能容纳大量的信息,又能形象地反映出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课前已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内容设计在教学课件里,上课时依次打出配合使用,促使教学节奏密度均匀,过程紧凑,少了大量“无效劳动”的时间。这样,大大节省了教学的时间,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然,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是万能的,也不能滥用,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适当运用,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虽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我们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更新思想,转变角色,结合实际,活用教材,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篇:小学思品
小学思品《孝敬父母》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而现今思品课教育教学的现状看,却有过分重视空泛的、抽象的认识与理性说教而忽视真切的、具体的、生动的情感体验,致使许多学生道德认识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道德行为仍很低下,从而导致思品教学的实效性难以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教育者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品德内化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
对与《孝敬父母》一课的设计,我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整课体验次数达5次,占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二、设计思路
小学思想品德课第十册《孝敬父母》教材选用的是“陈毅探母”的事例。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我这样设计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激发学生热爱父母、报达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通过表演、辨析和方案的设计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乐于帮助父母的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说、评、演等体验父母的辛劳,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中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关心父母的生活,做个好孩子。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辛劳,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
(一)、课前摸清情况
学生在以往生活中已产生了不少情感体验,这些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发展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础。因而,我根据教学内容的情感目标,从家长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对学生原有的道德情感状况进行研究,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我设计了一份对家长的调查问卷来把握学生原有的情感。还组织学生设计了一张《成长卡》,在卡上贴上照片、用文字或图形记录成长中与父母之间难忘、有趣的事。调查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梳理,从而捕捉学生情感体验
中的火花,察觉其原有的情感体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从课前就开始了情感的体验过程。
(二)、课始入境入情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感波动、不同体验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作用的结果,人产生的“情感波”的大小是由外在客体的“情势”及内在主体的“需要和期望”所决定的。因此,新课伊始,教师应营造一种体会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波动学生内心的“情弦”,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我在课始设计了学生自己介绍成长卡说一说体会,介绍自己的成长卡,找一找成长的变化,忆一忆成长中难忘的事,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有了情感上的初步体验。
(三)、课中情通而理达
良好的开端只是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打下一定的基础,而课中是一堂课的主体阶段。教师应该以教材所体现的情感因素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情感从“接受层”引向“体验层”,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充分发挥情感的能动作用,从而达到“情通而理达”的目的。
1、以情激情
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一个典型事例或是一个学生的情感有时候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情感。我在选用了《母亲》这首歌的MTV片段,把一些父母关心子女的行动与子女孝敬父母的细微之处呈现出来,再请学生来谈谈他的感想,以身边的事例感染其他同学、,达到引起共鸣的目的。
2、以境激情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情境是其产生情感体验的土壤。因此,教师应注重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动情”。我在本课采用角色换位,让学生说一句话、唱一首歌、朗诵一首诗或演一演,从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又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会常碰到的两个情景:A说一说:晚饭后,小丽争着为妈妈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妈妈说:“你看,我说我来洗,你不听,这下好了!”小丽很生气说:“我再也不洗碗了!”B演一演:晚上,你正做完作业开始看动画片,妈妈加班回来了……在看了这样的情景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父母想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再来演一演通过创设情境,达到以境引情、入境动情的目的。
(四)、课后将情转化为行
学生在课中动情,情感的浪花在心头涌动。到了课末,教师应把握契机,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通过外显,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我在课末,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孝敬方案》。我们常说,思品课教学要坚持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得注重课外的延伸,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能出现课堂里群情激昂,下了课就抛之脑后的现象。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课外的实践体验,将情感转化为品行。设计《孝敬方案》,让学生把要为父母做的事列在卡上,并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在家亲自做一做,从中感受“孝”的愉悦及劳动的愉悦。让学生在课后更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多维度地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在其中起者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内化,必然伴随着情感体验。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有、也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因此,思品课教学,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我在教学设计中,试图走出思品课一味传授道理的,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发生、升华,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
三、活动过程:
一、走近生活,体验疼爱
1、导入,生展示《成长卡》
师导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无尽的关爱,有很多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成长卡》。
生介绍《成长卡》并说说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背景音乐声
2、欣赏歌曲《母亲》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父母关爱我们的画面,感受到那冒着雨顶着风送到学校的小雨伞是爱,每一句谆谆教导是爱……父母无时无刻不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母亲》
二、表达心声,激发情感。
1、导入
师:听了这首歌,我非常感动,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这首歌唱出了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也唱出了我们作子女的心声!歌唱家用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呢?可以说一句话,唱一首歌,或者朗诵一首诗都可以。谁先来?
2、生反馈。
三、借助材料,提高认识,指导行为。
1、导言: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爱,虽然形式不同,但我们表达的心声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出示课题)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流传出许多动人的故事。你能用几句简短的话说说你知道的故事吗?
2、联系自身说说孝敬父母的事迹。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甚至在我们同学中也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同学们能说一说吗?可以说别人也可以说自己。先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3、看故事《该把礼物送给谁》,谈看法。的确,在生活中,一句舒心的话、一杯热茶、一块毛巾都能让父母感到子女的爱。孝敬父母应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体现。接下来我们来看个故事。
4、说说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心动不如行动。只有将孝心转化为行动了,才是真正的孝顺。
5、角色体验
师:可说说容易,做做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了解到有的同学却常忽略对父母的关心,有时甚至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我这里有两个情景,同学们来看一看,你遇到了会怎样处理?辨析题
(1)、说一说:晚饭后,小丽争着为妈妈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妈妈说:“你看,我说我来洗,你不听,这下好了!”小丽很生气说:“我再也不洗碗了!”
(2)、演一演:晚上,你正做完作业开始看动画片,妈妈加班回来了……
四、设计方案,指导行为。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孝敬方案》。
2、发布方案
五、签订合同,指导生活
学生签合同。背景音乐《只要妈妈露笑脸
第三篇: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
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
社会学院 图书馆学 1103407021 陈婷婷
一种文化的产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冲击波,信息技术的到来亦是如此。它使社会信息化,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便捷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突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虽说它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令时人非常担忧。这里只列出典型的几例。
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9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如此惊人的数字,实在让人震惊,据调查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达到250万人。据2001年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
所以说:“对没有成年人监护的青少年来说,国际互连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依稀记得几年前发生在韩国时的一件事,一位上网成瘾者,在网吧的虚拟世界中大战三天三夜,既而死亡,其母痛哭不已,弄得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当老师讲到这段时,我们班几个经常上网的人“啊”的大叫一声,既而又陷入自己的规划之中,心里默念以后要少上网之类的话。希望那些网瘾较重的人能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启发。
不良网络信息危害青少年
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在充分享受着网络时代的快捷与方便的同时,其身心也正承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煎熬。由于网络技术尚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规范的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对青少年网民心理的负面作用也日渐突现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这是需要我们审慎对待的。
长时间上网对网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上网玩“随心所欲”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青少年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容易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成天高唱:网络是我家,我的眼里只有它。这样对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在生理上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但是他们一上网就是四、五个小时,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对青少年的身体也有不良影响。
绝大多数上网者,都是全神贯注,长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离屏幕越来越近,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长时间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动,尤其是长时间沉浸于极端紧张和刺激的超级游戏中,导致废寝忘食,夜不归宿,进而四肢无力,精神恍惚,直至身体被彻底拖垮。
此外,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内容,还使得未成年人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一切事物失去兴趣;而家长严管时就极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亲子关系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
针对以上典型问题,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对一些沉迷网络者有所帮助。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学会辨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以及信息免疫等方面的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长期使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注意用眼卫生和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以免损害健康。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因此影响学习。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不制造、不散布无用、有害、虚假的信息,不剽窃他人作品,不使用盗版软件,自觉抵制损害信息安全的行为。
总之,信息社会的到来正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所以向它证明我们的能力吧。
第四篇: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1)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的生活必需品短缺
(2)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品任然很低
(3)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4)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5)青少年犯罪率偏高
(6)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7)腐败问题严重
中国人存在的问题
(1)处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没有稳定的社会价值观,(2)科学素质缺乏,迷信,盲从
(3)没有明确的精神支柱,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淡漠,社会责任感的丧失,(4)心理焦躁
第五篇:思品教学问题与对策(骨干教师培训讲座)
我市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泸州市初中思品骨干教师培训讲座材料
泸州市教科所 朱 发平
尽管初中思品新课标、新教材从1997年开始施行以来,已经14年了,各县区、各学校的老师在新课改的进行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做出了可褒可奖的成绩。但在对全市初中思品教学的视导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其教学的理念,还是其具体的教学操作,在部分教师的身上,均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由于新课改提倡的新教学理念的树立,教师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着重在于自己的学习、认知和培养,所以,在此我主要对教师具体教学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根据教学视导和各种教研活动,我把其中一部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出以下部分问题:
一、关于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与对策;
二、关于学生方面的问题与对策;
三、关于教师基本功方面的问题与对策。每个大问题下面,又有若干小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教师方面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案例1:怎样在思品课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很大部分思品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关注不够,甚至常常是帮学生思考,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从提问、布臵作业与练习,探究性学习的特色都不甚明显,有的甚至没有。那么,怎样在思品课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呢?
对策:大胆探索,积极运用
“探究性学习”又叫“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或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既是学习的实践者,又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研究计划的制订者,学习研究结果的总结者、创造者。推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研究本身有多少的项目,出多少的成果,而在于让学生有所感受,有所体会、有所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去研究的意识,养成主动去研究的习惯,并逐步掌握一些研究探索的方法,让学生由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的状态,并在他们的心目中埋下研究探索的种子,以便使他们在自己今后的人生征途中时刻不忘研究与探索。因此,搞些活动,写篇小论文或者总结,仅仅只是一种方式而已。探究性学习重在过程,而不特别看重结果。从处理形式上看,包括日常性、常规性的探究性学习和专题性的探究性学习(即对某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一般情况下,多为日常性、常规性的探究性学习。如果条件成熟,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小专题性的探究性学习。在思品课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进行探 究性的学习,其方式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课堂内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和条件——由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过程,因此,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内一些最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来为探究性学习奠定一个基础,创造条件。
对课程内容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对书上的观点进行钻研、补充:首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如:哪些是正确的?为什么正确?哪些不够全面?为什么不够全面?是否只有这些?然后,进行钻研、补充。一位老师在讲七年级第一课“走进中学”时,对“校园风景线”的讲解,即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校进行大量的描述:“同学们:我们自己的学校又是怎样的呢?”引发思考,然后就学校的房舍、操场、实验室、社团组织、壁报、师生状况、环境卫生等等方面,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补充、描述、完善。这些补充,由于是学生不唯书,不畏权威观点的产物,因此,这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
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入课堂内的探究性学习——形式包括2种:一是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入课堂内进行讨论。如:讲八年级第1课“走进父母”时,可以将社会上的一些理解和不理解、孝敬和不孝敬父母的事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的看法和结论。
二是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入课堂内,采用给材料命题的方式,即老师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针对材料命题,可以出题,也可以改造题目、变换题目,然后再由学生研究和拟定答案。如讲八 年级第4课“交友的智慧”中,一老师即将一则材料这样办:“第3中学的刘希向自己的朋友王军借300元钱办生日宴,给自己挣面子,可王军不但没有借给他,反而劝他不要这样做?请问:王军是否是刘希的朋友?为什么?假如是,应该是什么类型的朋友?为什么?大家研究出办法,并对刘希提出相应的正确建议。”
第二、课堂外的探究性学习
通过一定的形式,围绕一定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参观、访问、调查和研究。这主要是一种专题性的探究性学习。课题主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而设计,如:“我校周围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学生穿着的变化看国家建设成就”;“我家的变化及其问题与建议”;“同学学习方法的调查”;“学校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对学校的5条建议”;“我家近年的变化”;等等。课题确定的基本步骤为:先调查,后发现问题,再确定课题,最后进行研究。也可以采用模拟角色、模拟实践的办法,进行社会问题的实验研究。
在课堂外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既不能包办,又不能不闻不问,要参与其中,担当顾问,加以指导。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在内心埋下进行研究的欲望,有一点研究的感受,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埋下种子,打下伏笔。
一定要注意的是:各种探究性学习的题目不宜过大,最多相当于一道思考题的难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考、研究意识。在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性学习就是一种思考性学习,不一定非得要一个怎样的题目不可。课堂上的许多提问,实质上都是可以带有探究性 的,如:“同学们,学校还有哪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思考思考,各自提出自己的建议”;“克服焦虑,各位同学都有不少自己的做法,想想:你有哪些克服焦虑的办法?”;等等。
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基础、能力的现状,以及其身心的特点,探究性学习应该以课堂内的方式为主,以课堂外的方式为辅;以学习为主,以研究为辅。作为我们教师,一定要明确探究性学习的真正目的、动机是什么。因此,应该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于终身学习的教育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多一点的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题与案例2:怎样进行教学的引入?
在进行教学视导时,我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简单而没有什么吸引力,使学生在没有经过什么引入,或者思想准备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学习。其结果往往是不理想的。那么,怎样进行教学的引入?
对策:了解引入新课的方法,正确施用引入
引入又叫“导入”。初中思想思品课堂教学的引入,是组织教学的重要一步,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开始。要搞好引入,使学生乐学,肯动脑筋,主动地学,就有必要对引入的方法进行基本的研究或者了解。引入的方式有许多,现介绍部分给大家参考:
用幽默的方式引入——该法讲究一个“趣”字,但又不能偏离 主题,要让学生在“趣”过之后有所启迪,有所回味,有所思考,进而对该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由于思品课常被排在上午的末尾,或者是下午进行,学生容易疲惫。在学生疲惫或春夏时节使用该法,对组织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曾有这样一个经典例子,一个老师在讲“劳动在从猿到人变化中的作用”前,就引入了这样一个幽默的故事导入:“达尔文在成名以后,许多人以能够谈论进化论为荣耀,当然其中也不乏刁难者。有一次,一位美丽的穿戴得花枝招展的女士,对达尔文说,达尔文先生,你说人是由猴子变过来的。请问我是由哪只猴子变的呢?达尔文面对这个女士的无知,笑道:“虽然我不知道你是由哪只猴子变的,但是我敢肯定,你是由一只美丽的猴子进化而来的”。学生大笑。接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达尔文解释清楚猿猴怎样进化成人的道理没有?”并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脑筋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顺势引入,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利于学生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劳动在从猿到人变化的作用”,虽然教科版教材没有了,但是这种用幽默方式来处理引入的办法还是可取的,很有借鉴意义。
以动作的方式引入——动作是一种态势语言,虽然无声,但却能表意,正确运用它能创造出实在真切的情景,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如:讲初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授课者不妨先做一个文明动作,用一张餐巾纸包着自己“吐”出(可以,最好是假装吐)的一口痰,然后将包痰的餐巾纸放进垃圾箱里。待老师的动作一做完,就引导学生就老师的习惯是否文明进行讨论。当然,可能有的会说,老师的素质高;有的会说,老师的生活习惯好;有的会说,要爱护清洁卫生,不能随地吐痰。针对学生的讨论,老师即可迅速抓住要引入的主题内容:我们学生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此,导入新课。
以设疑的方式引入——古希腊的哲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课堂开始时设疑,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进入学习的情景,由疑到思。如讲七年级第12课“考试的心情”,可以这样声情并茂地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考试,既有半期的考试,又有期末的考试,还有平时的各种测验。而面临考试,不同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心情,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其他人的心情又是否与你一样呢?他们是怎样解决考试心情中的诸多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考试的心情”,板书标题……。
用时事导入——初中学生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爱好新奇是他们的一大特点。而我们的诸多教学内容是与时事紧密相连的。但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和拓展思维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如果能把新近发生的事情,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导学,进行新课的导入,效果亦比较好。如:一位老师在讲初三第10课“聚焦两会”时,以当时刚召开的国家、本地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召开,导入“人民当家做主”。由于材料新,又紧贴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设了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情景。当然,老师也可从学生、自己的表演,音乐选段,名诗名句,等等,来导入新课。
问题与案例3:教学中怎样创设乐学情景,进行思品课中的“快乐教育”?
在进行教学视导时,我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大都采用演绎或者推理,即干巴巴讲道理的做法,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学习,教学效果不很理想。现在,市教育局对山西省新绛中学的鼓励学生“乐学”大加赞赏和推广。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学、爱学呢?
对策: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创设乐学情景,进行“快乐教育”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学习,一方面,在于教师一讲到底,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和参与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需要一定的改进。我认为,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该积极创设学生的乐学情景。其主要作法如下:
一是适时地使用一些电化教学手段,用比较形象、生动、直观的图像画面、声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初二的法律常识,有关法律的录象、电影、电视的资料,都可以作为创设情景的材料。在讲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一位老师引用了电影《山扛爷》中部分片段,并引导学生评价山扛爷的行为是否合法,若学生自己遇到此类问题怎么办?有的老师则引用了电影《秋菊打官司》的片段。注意,引用时,一定不要为引用而引用,而要通过引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参与教学。也许,有的老师说,我们那里没有什么电化教学的手段或条件,那你可采用以下的办法进行。
二是在语言上,要富有激情,具有适当的幽默性,语速稍微快一点,不要慢节奏,声音尽量大一点,不要过于柔和。如果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不足,可以去多听一些语文方面的课堂教学。
三是使用挂图的形式,将有关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假如你是一位具有一点绘画基础的老师,不妨采用此法。如一位老师在讲不同的违法行为者具有不同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时,将有关的内容用漫画的形式展示了出来,然后再用白纸盖上,让学生根据漫画的内容,说出不同的法律规定,让学生直接去进行领悟和感受。
四是采用一些表演的形式。假如你是一位具有初步编导能力的老师,你不妨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出面或者让学生去编演一些短小的小品类节目,配合教学。如,讲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时,一位老师指导学生,让其自编自演了几个简略的小品(也可以录制下来),请其余的多数学生辨别此行为的性质,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找出相应的处罚原则,然后,老师再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讲评。
或进行一些模拟活动。如初三的公民监督权中,可以以同桌的同学彼此间任命一些官衔,不管其是什么官员,又互相让另一位同学担任百姓,对想象中的这位官员,提出改进意见,进行公民监督。(现在就可以试试看)
采用以上的一些做法,可能会有助于大家帮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大家不妨试一试。
问题与案例4: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提问?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对学生采用提问的教学方法,被大量使用。有的老师使用比较成功,所提问题比较适中;有的老师所提问题则不疼不痒,可有可无;有的老师提问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大。那么,怎样进行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提问呢?
对策:注意提问方法,设计提问内容
由于提问是老师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搞好课堂提问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其积极思维,都比较重要。为了使老师的提问更有针对性,特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要提纲挈领,具有计划性,不要面面俱到——课堂提问应该蕴涵教材的主要内容,具有计划性,并简明准确,循序渐进,使知识要点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揭示思维方向,引导学生最终解决问题。若课堂提问杂乱无章,东拉西扯,势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使学生学到老师所期望的知识,掌握到老师所期望的能力。
要据实而论,不要照搬套用——课堂提问必须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学生的群体知识水准和个体知识的差异,注重提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有的放矢,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若脱离学生的实际,或照搬某些教参、教案、教学资料,硬要学生围绕老师的既定问题,说出既定的“所以然”来,势必局限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往往会感到是启而不发。
要小巧、灵活,不要老生常谈——课堂提问必须珍惜课堂有限 的时间,设题宜小,答题宜巧,灵活多变,富有新意。一些老师老是喜欢用“是不是”之类的提问,但这样的提问太过于简单化了;还有一些老师在一堂课里,老是喜欢用“是什么”之类的提问,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容易造成某种思维定势,抑制思维发展。为此,老师设问时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种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环境里,让思维有机会任意驰骋,让学生有机会思考问题。因此,不妨这样设计一些提问,如:“你认为这种做(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如果让你去做,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个问题,你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这个问题,你想还有哪些可能?”这样的问法显然比前面的问法要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更深更广地思考问题。
要好差兼顾,注意群体意识——在课堂提问时,既要照顾成绩好的学生,又要照顾到学习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可以指名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一些容易的问题,则应该多叫成绩中下的学生回答,这样面向全体,给各个层次的学生以发言、回答的机会,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有些问题,还可以先叫部分学生,或者全班分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推举一个代表来回答问题。若分组,还可以酌情进行组别比赛,看哪个小组思考和回答得最好。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筋,畅所欲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要先问后发,善于引导——要先提问题,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思 考时间,不能把学生抽起来站着,再发问。而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细致的考虑;对于学生的不同答问思路和答案,老师也不要仅仅局限于“对”、“错”或者“标准答案”的简单评判,而要根据问题的实际进行评判。
要善于进行提问总结—— 一是对自己的提问角度进行简单的说明和分析;二是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总结;三是对有待探讨的问题进行说明,可以不做结论。
问题与对策
5、教师应会自身反思
目前,不少老师在教学中,不善于进行反思,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进行梳理反省。教学的效益不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广泛地存在着。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反思呢?
对策:加强自省,不断反思。
善于自身提问:教师要学会对的教学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后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自身反思能力的。例如在设计9年级第12课教案时,可自身提问:“学生对法律特定概念了解多少?他们听说过吗?”,“学生能理解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司法公正等词语的关系吗?”,等等。设计教学方案时,会预测学生的多种信息走势,并,但不少意外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有经验的教师遇见的情形,就会马上反思:问题的原因是?怎样适时地教学计划,果断的 教学措施和对策,进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学过程沿着理想的轨迹,从而其教学更加机智。
善于自身反省: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 “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叶圣陶先生也曾写“下水文”自勉。事实证明,教学后的自身反省,可使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和的地方,和找出原因,思考和改进优化的途径。教师的内省和反思应推敲以下问题:教学是否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学习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愉快吗?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体现了?学生还有哪些困惑?学生有哪些收获和建议?课堂教学有哪些亮点和暗点?实现了自己多少的期望值?自身教得舒畅吗?是否感受到了?哪些问题还要重新设计?组织这节课还会有哪些新的资源开发点?……日积月累,无疑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注意对教学观摩课的反思(即反思他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抓住机会观摩教师的一些公开课,如“名师示范课”、“特级教师公开课”评比的“优质课”或“课”,学习其教学思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并对照反思:假如我上这节课,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是怎样的?我是怎样体现课标精神的?我是怎样设计教学进程的?我是怎样体现以生为本的?我是怎样组织和驾驭课堂的?我在教学中面对突发问题是怎样体现自身教学机智的?我会用什么样的媒体来教学和突破难点?等等。去伪存真,取百家、名家和名师之精华。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反思,使教师的经验才能升华到一定的高度,且对后续产生相应的效应。思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能勤于批判地考察、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不断地思索和修正,善于反思提炼问题,与时俱进,课堂教学就能逐渐达到最佳效益,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也必定有极大的提高。
问题与案例6:怎样进行学生作业或者答卷讲评?
一些思品老师在进行作业或者答卷讲评时,比较喜欢用一种简单公布答案的方式进行,对解题思路,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答案的原因很少谈,甚至不谈,有的对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少提及;还有一些老师对各题的讲评,用力平均分配。显然,这些做法均有待完善。那么,讲评应该怎样处理和进行呢?
对策:了解相应内容,注意讲评方法
讲评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作业或者答卷的情况进行讲解评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对学生作业或者答题的信息反馈。在讲评时,应该注意的方法,建议如下:
要了解其相应的内容——包括其该内容有哪些,其参考答案怎样,出题的范围、题型与角度怎样,为进行讲评创造前提条件。
要精选题目,不要平均用力——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对学生的每次作业或者考试的所有内容,均不可能全部进行讲评,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部讲评。对于要讲评的内容,应该是有所选择。对于一般的不是重点的内容,或者说学生容易明白的内容,可以进行比较简单的讲解。而对一些比较重要,或者说学生比较难懂的内容,老师则应该 耗费比较多的精力,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越重要,或者说越难懂的内容,耗费的时间应该越多。
要注意讲清为什么——对于一般内容,让学生了解是什么即可,但对于一些比较关键或者重要的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是什么外,还应该了解为什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包括解题思路、答题角度、主要步骤等等。
要注意讲评的方式——在做法上,一些特别重要或者难懂的内容,除了老师讲解的方式外,还可以根据时间的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并把各自的思考结果同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然后,由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答题结果,并准许争论。最后,老师再总结出答案。
问题与案例7:怎样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死板地使用教材,采用“忠实于”教材的做法,一味地照本宣科,没有创造性,不能很好地利用教材资源,更不能开发教材资源,有待于改进。
对策:正确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相结合。
新课改以后编写的教材,大致都包涵这样几大部分:一是理论性或知识性的阐述;二是事例性的内容;三是学生活动性的内容。这些内容中,限于各种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这就需要我们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一些开发和补充、完善。一是对于知识性、概念性的内容:虽然全书相对于课改前的教材,少了不少,但有些课的知识还是比较多的,比如七年级下第二课知识要求就比较多,对课标和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的过手是必要的。对概念性、观点性的知识,可以忠实。如:一国两制,三个代表,等等,均不能改动。
二是事例性的内容,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教学时间的多少,进行增加,不宜机械地照用,如9年级第4课第1目“感受小康”中,书中列举了一些事例,难道全国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么?显然,多得难以计数。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家、获自己的亲朋好友,获自己的同学,获自己本村、本乡……近年的变化,来进行感受。
再如,7年级第6课第二目中,材料里有“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书上列举了3种,不少烈士在给学生上课时,就死板讲有3种,提问也是这样提的:“有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答:“3种”。难道只有这3种么?
三是学生活动性、探究性的内容:该部分内容中,大量需要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去发挥,教材既无必要全部写出来,甚至不必写出来,如7年级第6课第3目“合作带来共赢”中,在交流栏里有这样一部分内容:“班集体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很重要。对此,你有什么设想?”,等等。这些内容都必须进行增加、完善。
二、关于学生方面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案例1:怎样激发学生敢于提问? 部分初中思品老师在教学中,对引导学生提问,苦无良策,常常一讲到底,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他讲课。问之,其回答:“不知怎么让学生提问?”
对策:找准角度,积极鼓励,让学生大胆提问
让学生敢于质疑提问,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却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和鼓励。我认为,基本的做法如下:
给学生找准提问的角度,使学生善于提问——①让学生在初读教材中提出问题;②从理解教材知识点的不同角度上提出问题;③从分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中,查找和发现知识的漏洞,存在的问题,既而提出问题;④从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提出问题;⑤从理论与实践的疑点处提出问题;⑥从求异思维的揭开知识“死扣”中提出问题;⑥从教材与现实关系中提出问题。
积极鼓励,使学生敢于提问——对于提问的学生,可以采用如此的办法进行鼓励:①提问题比不提问题好;②多提问题比少提问题好;③提高质量的问题比提一般的问题好。对学生提不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进行适当的启发。这样,可以比较好促进学生对教材和知识的质疑,养成学生良好的思考性、主动性学习习惯。
问题与案例2:怎样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初中思品学科的教学中,讨论活动越来越多被老师们利用起来,促进了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原因,一 些讨论活动不是很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对策:充分支持,积极鼓励
课堂讨论或课外讨论,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好办法。为了保护学生的讨论热情,组织讨论时,老师可以选用如下的鼓励办法:
①鼓励学生好问、好说、敢做、敢为;②要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说错、做错,错了时决不挖苦、讽刺;③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④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否定老师认为一向是“对”的观点和事物,否则“师云亦云”培养不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⑤要鼓励学生“找茬”,并允许同老师争辩,“唱对台戏”;⑥要鼓励学生敢于言之有理地否定定论,甚至是权威的结论,不怕被视为“谬论”、“邪说”,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鼓励其敢于奇思妙想,甚至是异想天开地“别出心裁”、“标新立异”;⑦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想,根据不同的角度转向,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外问题,包括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增长才干,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
问题与案例3:怎样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改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此,一些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给予关注和应用。但是,也有个别老师至今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也不太了解。那么,怎样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策:了解发散思维,把握训练方法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经知道的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甚至是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是创新思维的中心。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灵活的调遣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其基本训练方法有:
从设题角度看,进行多角度设问——在课前,教师应该围绕一个中心问题,精心设计系统性提问。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例如,关于“一国两制”这个既是热点又是难点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内涵、依据、与经济特区的区别及联系、是否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可否用于台湾问题等不同角度,设计出若干个立意新、范围广、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问题。
从答题角度看,进行多角度答问——即一题多解。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从多方面去寻找答案。其“所学知识”包括的范围,既可以是学生课内学习的,也可以是其课外学习的。
如初三思品教材里,有一个关于进行“西部开发”的内容。对此,我们不妨以此内容对其设计一个问题:“1999年,根据我国经济 发展,尤其是综合国力发展的程度和需要,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对我国西部进行开发的战略决定。该决定的出台,立即得到了我国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无数的中华儿女随即积极投身到了这个伟大的,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去。作为一个西部的初中学生,根据你所学的课内外知识,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为未来的西部开发和建设,尤其是家乡泸州的建设,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该题的答案可以说学生是既好编,又不好统一,发散思维极强。从训练方式上,进行多渠道训练——发散思维既可以从口头,以可以从书面进行练习。但是,由于该思维训练中,学生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所以,一般多进行书面训练。
注意:在培养发散思维性的时候,要注意克服思维的盲目性,注重思维的规范性,不能随意地没有章法地发散思维。规范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要以此为依据进行发散思维,以便扩散思维,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问题与案例4:初中思品学科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我市的一些思品课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探索,但比较多的老师尚处于观望态度,问其原因,一般多这样回答:“不知道怎么搞?”那么,初中思品学科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策:诱发探究动因,创设问题情景,强化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在过去已知的基础上,创造新方法,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获得新知识。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新方法,新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教师端正“五观”,强化主体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必须首先端正和树立“五观”,强化主体意识。“五观”是指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和人才观。教师树立了这“五观”,确立新的指导思想,成为了创新型的教师,然后,才有可能寻求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途径,培养主体者——学生的探究精神,求知欲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为了树立教师的“五观”,教师自己一是要有关的教育创新的理论,如:国务院关于新课改的决定;有关新课改的培训教材;等等;二是要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的具体内涵,掌握开展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操作方法。
营造氛围,贴近学生,诱发其探究动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老师除了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外,还要树立新的学生学习观,改变把知识灌给学生的做法,把从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的创新的氛围,包括校园氛围、教学氛围、学习气氛、评价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具体做法的建议为:第一,营造创新的校园氛围,如:可以在学生中普遍开展“新世纪新校园的设计”的征集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本校的实际,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最新最美的校园,以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如:可以在学生中普遍开展以“假如我是一个思品课教师”的主题征文活动,题目自拟,各抒 己见,以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从中也可以采纳到大量建设性的建议;第三,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如: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需要,在学生中,经常开展“辩论会”、“讨论会”等活动,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第四,营造创新的评价氛围。应该充分运用评价功能的导向作用,注重发挥评价机制的保障性。如:保护和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学习中的任何积极的创新兴趣(因为它的发散思维即可转变为创新思维);对创新过程(如学生问个究竟,或者探究一些问题)和创新的结果(如平时的学习、考试中的一些独特见解、正确分析)应给予鼓励或者加分。有了这样一种氛围,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诱发其探究创新的动因。
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探索真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获得新知识(注意:是获得,而不是接受)。
面对现实,创设问题情景——为此,在教学中注意3个环节: 在开讲的时候,设计好具有引导学生必须进行思维的导言,以打开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窗口,在材料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那些与当前或者本课学习任务有关的,比较典型的实际生活材料。其具体做法,可参见前面的“导入”部分;
在讲解过程中,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占完,不能讲解过多,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完,否则,学生会容易产生疲劳,甚至是“听而不思”,“光听不思”。因此,老师应该从时间上留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在内容上,要详略得当,疏密有度。进而在一些地方,有意识地 设计一定的台阶,例如各种问题或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探求新知或者结论;
在教学的收尾阶段,老师既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又要给学生留下进行创新思维的缺口,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有点类似于古典章回小说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只不过把“且听下回分解”改为“你们下去分解(思考)。”
在培养的方式和手段上,可以多种多样——①为培养观察能力,可以多利用活动课,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对一定的对象进行观察;②为了培养想象能力,可以经常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围绕该问题,进行想象和思考;③为了培养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演讲、写小论文等等;④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实践活动。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们那儿进行实践的条件不好。实际上,社会实践是可以因地制宜,学生的创新发展也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的。如:初三第一课“五千年文明”,有的老师说完全不知道怎么进行,我的建议为:启发学生从自己身边的衣、食、住、行、用、玩、乐等说起。教材中的大部分都有用,但还不够,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世界级的中华文明呢(请大家分别举例)。衣——丝绸;锦,缎,刺绣,唐装;各种民族服装、服饰;食——豆腐、豆芽等;住——榫卯结构的穿方的房子,抗震能力一流,各地古民居;行——川南古道路,南方古丝绸之路,到处都有驿站(可住、食);烽火传递信号;用——使用的各种生产工具,如风斗、簸箕(很符合力学、空气动力学原 理),棉花匠使用的弹花器;龙骨水车;玩——小孩耍的陀螺、弹弓,大
二、麻将等智力游戏;乐——文艺,川戏,变脸,鬼脸壳(原始的戏剧用品),端公跳神(原始舞蹈、祭祀舞蹈),各族民歌,苗族高音部唱法,川江号子,传统节日的划龙船,烧龙灯,在我们身边的中华文明成就何其多呢?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一定要计较学生的结果,而要计较其过程。
也许,有的老师还会问:自己是才开始工作不久的思品老师,学校的条件有限,开展困难也比较多。朱老师,你能否通过具体的某一方法进行建议呢?
——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你这样的条件,你可以采用“三自一导”的创新教学方法。所谓“三自一导”,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自读书、自设疑、自求索。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把处于主导地位的学生臵于应有的位臵和创新状态之中。其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第一、以“自读书”为启动点,主攻创新知识关。
读书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将读书分成为3个层面:一是指导学生依据导读提纲,阅读指定的课文和相关的实例材料,增强感性认识;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感知,对重要的概念、观点和原理再进行重点阅读,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三是指导学生根据理性认识,从中感悟,内化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迸发出创 新的火花。
第二、以“自设疑”为起飞点,主攻创新能力关。不满足于已知,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学生便会提出疑问。为解决这些疑问,他们就可能去做新的探索。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可以将“自设疑”分为3步:一是指导学生根据思想思品课的知识目标所要求的难易度,采用“自析”方式,即让学生独自分析,提出疑问,培养自我提高的能力;二是指导学生根据思想思品课文能力要求的难易程度,采用“试析”方式,即让学生试探,提出疑问,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根据思想思品课文践行要求的难易程度,采用“辨析”的方式,即让学生互相启发,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增强自我创新的能力。
第三、以“自求索”为制高点,主攻创新素质关。学生在自设疑后,内心必然希望得到解决,完善自我。根据思想思品课进行创新经验的要求,可以将“自求索”分为3个目标:一是指导学生提出自设的没有解决的知识疑点后,请同学们互相解答,从而扩大创新的知识面;二是指导学生提出自设的没有解决的知识疑点后,请同学们互相介绍,从而扩大创新的渠道;三是指导学生提出自设的没有解决的知识疑点后,请同学们互相辩论,从而增强创新的意识。
最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上对创新教学的方法和做法,做了基本的介绍。总之,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改进教法,加大学生的自我思考、学习、创新的力度;二是在平时的考试或者练习中,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加大创新试题的比重,如:一般的期末考试中,就可以增加或者采用提供材料,撰写小 论文的方式等,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三是成绩的考核中,可以采取以平时考查、期末考试和创新能力表现“三结合”的方式,对有创新表现的学生实行加分奖励,从而极大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与案例5:怎样让学生评讲练习题和考试题?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个别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了解学生的学情,采用了让学生评讲练习题和考试题的做法。这种方式是可取的,但还有待于完善。那么,怎样让学生评讲练习题和考试题?
对策:慎重采用,注意方法
一是讲评前教师要耐心地作示范,对于评讲的程序都要教到位;二是教师要在课前把试卷的题目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原则是: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评讲主观题和难题,成绩较差的同学评讲客观题和易题;三是评讲时,允许其他同学补充,允许争论,这样可以相互启发。因为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四是教师要随机抽一部分做错题的同学参与评讲,而且,这部分同学要着重评讲他自己在做该题时所遇到的障碍,究竟是知识障碍、能力障碍,还是心理障碍?从而让其他学生引以为鉴。当然,在学生不能完成的知识能力不到位的题目上,要给予点拨。
三、关于初中思品教师基本功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案例1:怎样把握严肃的分寸呢? 在初中思品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显得总是比较严肃,仿佛给人一种严肃是思品课教师的特点似的感觉。但是,任何严肃都是有限度的,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怎样把握严肃的分寸呢?
对策:做有艺术的严师
要严而有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符合教育的法律法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的要求应当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令人信服。
要严而有爱——真正的严就是一种爱,爱是严的出发点和归宿。严而有爱就是把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要严而有度,把握好严的分寸,处理好严与宽的关系——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不能放松教育,要防微杜渐;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应该达到的要求和目标,也不应该降低要求。但对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学习效果,则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对那些平时基础差的学生,应多一份宽容与等待,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让每个学生都成才。
严而有信—— 一是教师要守信用,对学生的要求一旦提出,就要不折不扣地,坚持不渝地引导与督促学生做到;二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做好,成为学生的榜样。
严而有方——即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绝不 能使用有损学生尊严的语言,甚至是体罚学生。
问题与案例2:思品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怎样才行?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思品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常常不能令学生或者听众满意。或者慢条斯理,或者平淡如水,或者方言过重,等等。那么,思品课教师怎样才能用好自己的教学语言?
基本要求——要能清晰、简明、流利、有表情、讲普通话。其他为专业要求。
要有说服力——即应该有严密的逻辑性,思路清晰,句句在理,内容力求准确。这是由于思品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术语比较多,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有半点的随意性。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事情)。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解时,要注意突出这两者区别,并可以有针对性地举例给学生,使其更加深刻地认识。有些老师以为这仅仅只是语法或者是词性上的一点差异,实际不是那样。这两个字一变,意思就完全变了。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套用语文老师的观点,来看待思品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原江阳区的一位教研室主任曾经说我们的复习资料的修改,只是个别词句变动了,殊不知,这一变,可不是语文那些变法呢)。
要有吸引力——讲话要切合实际,即结合学校、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包括其思想、学习、生活等),以及与这个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说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人和事,举他们感到实用的例子,少说废话,让学生有新鲜感,并既而产生求 知欲。如:讲“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时,结合现在的实际,当今资本主义国家里生活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十分优越,待遇也比较高,这是否表明了“对工人的剥削现象就已经消失了呢?”提出该具体问题后,再利用一个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其实质还是剥削,只是其方法、手段改变了,从最原始的“赤裸裸”地剥削,改变到现在的比较隐蔽的,灵活的,缓和的巧妙办法来剥削(如高薪、高福利来吸引,感情投资,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要求,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发人深思,让他们更清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要有感染力——主要作法在于语言要生动、形象,扣住学生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付之以行。如:讲初一“激情”的概念时,不妨用用以下生动、形象的比喻,并辅之以适当的动作:“人的情绪,就象一叶小舟在起伏不平的波浪中航行,大到人的一生,小到人生活的每一天中,情绪都可能会这样跌荡起伏。当达到最高峰时,就是情绪的波峰激情,也即强烈的爆发式的情绪,这时人往往比较兴奋,高兴;而当航行到最低处时,则是情绪中的波谷,这时人往往比较消极,忧愁,哀愁。——人不可能没有一平如水的情绪,也不可能没有总是处在高峰时的情绪。而激情也有两种,良好的激情应该提倡,冲动、不利身心健康的激情则应避免、排遣、控制和调节。”
问题与案例3:怎样用好“体语”?
在教学中,几乎是每个教师比较注意使用好“口语”,但是,在 我市不少的地方和学校,却有不少的老师忽略老师自身的“体语”,使自己的教学比较生硬,减少和降低了自己教学的感染力。那么,思品课教师怎样才能用好自己的“体语”?
对策:善于用好“体语”,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体语”是口语的延续和补充,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起着加强口语的重要作用。好的“体语”,能渲染气氛,吸引听众,增强演讲或教学的效果。古今中外的演讲大师和教学大师,都善于运用“口语”。如列宁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那探出演讲台的身体,向前挥动的手臂,牵动着万千听众的心,为十月革命的成功进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鼓动作用。
我们常常说课堂是“舞台”,教师是“演员”,思品课教师如果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恰当地运用“体语”,就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体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用手进行者,二是用头势进行者,三是用脚进行者,四是脸部表情。如:在讲一些人由于不讲卫生,乱丢垃圾,造成了十分难闻的空气时,就可以设计成:老师一边讲,一边做着讨厌的面部表情,同时用手扇着鼻子旁边的“臭气”,甚至还可以加上一句:“太臭了!太臭了!”从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那股讨厌的臭味正在强迫人呼吸呢。听者内心对不讲卫生者的讨厌情绪,必然容易生成和产生,养成讲卫生习惯的思想教育目的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
使用“体语”的注意点:思品课教师和演员毕竟又不能完全相 等,如舞蹈演员,体语是他的主要语言。而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主要还是口语,“体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过分夸张,更不能滥用,其判断标准,就在于它是否能够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时间关系,对教学中其他的诸多问题,在此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