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抄袭的界定
论文抄袭的界定(参考)
许多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要利用一些文献资料,这样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应用别人的文献资料,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规范,避免抄袭。这在现在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但是我们许多同学缺乏严格的训练,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是抄袭,什么情况下是引用别人的文章。
什么是抄袭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使用了别人的文字或观点而不注明就是抄袭。如方舟子认为“照抄别人的字句而没有注明出处且用引号表示是别人的话,都构成抄袭。美国现代语言联合会《论文作者手册》对剽窃(或抄袭)的定义是:‘剽窃是指在你的写作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表述而没有恰当地注明出处。„„这包括逐字复述、复制他人的写作,或使用不属于你自己的观点而没有给出恰当的引用。’可见,对论文而言,剽窃有两种:一种是剽窃观点,用了他人的观点而不注明,让人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观点;一种是剽窃文字,照抄别人的文字表述而没有注明出处且用引号,让人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表述。当然,由于论文注重观点的原创性,前者要比后者严重。至于普及性的文章却有所不同,因为并不注重观点的原创性,所以并不要求对来自别人的观点一一注明,因此只看重文字表述是否剽窃。”
那么如何使用别人的文献资料呢?美国哈佛大学在其相关的学生手册中指出,“如果你的句子与原始资料在观点和句子结构上都非常相似,并且结论与引语相近而非用自己的话重述,即使你注明出处,这也是抄袭。你不能仅仅简单改变原始资料中的几个词语或者对其进行摘要总结,你必须用你自己的语言和句子结构彻底地重塑你的总结,要不就直接引用。”
可见,对别人的内容的使用必须进行全面的重写,否则就有抄袭的嫌疑。但这里要避免胡乱拼凑和揉合。总之来说,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智力成果,在文章中反映出哪些是你做的哪些是别人做的。
抄袭行为总结
1)观点抄袭
不引用别人的文献 好象观点是自己的 严重抄袭 2)句子抄袭
不重新组织别人的观点,照抄原话,不加引号,即使加的参考文献,也是抄袭 3)过多引用别人原话
即使加了引号,也算抄袭,比如三句以上
4)句子重新组织,但是整个段落和别人的非常相似 尤其关键动词几乎一样,句子结构也一样,算抄袭
以上这些要特别注意,除了整段拷贝,以下处理后仍然属于剽窃 1)铲除其中几句 2)把句子顺序颠倒 3)增加几句
4)只改变一些动词和少量的词,但是整体结构一样
凡引用他人文字资料连续超过250个字符而无注明出处者,可视为抄袭行为。
第二篇:论文抄袭剽窃标准的界定
http://www.xiexiebang.com/
论文剽窃标准的界定
更多关于论文抄袭检测的文章,请查看520check官网。
美国《电化学学会杂志》最近发表一篇社论,对剽窃行为做出了严厉的批评,特别提到吉林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王金忠博士等人去年在《晶体生长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抄袭了《电化学学会杂志》和《应用物理通讯》上的论文,并已将这篇文章撤销。事实上,早在去年4月初王金忠等人的论文刚发表时,就有人向我反映过这起剽窃案,而该论文的其他作者也曾写信给我澄清说这篇论文是王金忠一个人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写的,署名和投稿都没有经过其他作者的同意。
这是今年以来国际学术期刊第三次揭露、批评中国研究人员剽窃。另两次是:《模式识别通讯》发表撤销论文声明,指出北方交通大学袁保宗、文富荣去年发表在该刊上的一篇论文为剽窃之作,应予撤销;《电子学通讯》发表社论,揭露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系宋阳、胡光锐去年发表在该刊上的一篇论文几乎完全剽窃自哈穆·勾德曼(Haim Goldman)在1988年和1990年发表的两篇论文。
这些剽窃论文,有的是从文字表述到研究成果都全盘剽窃,例如宋阳、光锐的论文;有的则是在引言、分析部分大段大段地抄袭别人的文字表述,研究成果倒可能是自己得出的。后一种情形在国内研究人员中相当普遍,在我们揭露的剽窃案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此类,而剽窃者往往来函辩解说,他们是因为英语水平有限,所以借鉴、套用了国外论文的表述,但是实验数据和结果是自己的,因此不算剽窃。例如最近我们披露今年院士候选人、南开大学廖代正等人发表的论文被国际期刊揭发抄袭之后,其学生代表廖教授发表声明理直气壮地声称:
“因为英文水平有限,所以我写英文文章时借鉴了那些母语为英语的同行发表的相关文章,甚至原封不动地摘抄了一些语句,这是我个人的问题,以后我肯定会多加注意!与文科类文献不同,即使在化学专业学术论文中原封不动地借鉴了文献中的某些语句,但只要报道的是自己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就和抄袭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化学文献注重的是实验方法、数据和结论,而不是个别单词或者语句的写法。”
其实,不管什么学科的论文,照抄别人的字句而没有注明出处且用引号表示是别人的话,都构成抄袭。美国现代语言联合会《论文作者手册》对剽窃(或抄袭)的定义是:“剽窃是指在你的写作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表述而没有恰当地注明出处。……这包括逐字复述、复制他人的写作,或使用不属你自己的观点而没有给出恰当的引用。”可见,对论文而言,剽窃有两种:一种是剽窃观点,用了他人的观点而不注明,让人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观点;一种是剽窃文字,照抄别人的文字表述而没有注明出处且用引号,让人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表述。当然,由于论文注重观点的原创520check 论文查重改重一站式服务 http://www.xiexiebang.com/ 性,前者要比后者严重。于普及性的文章却有所不同,因为并不注重观点的原创性,所以并不要求对来自别人的观点一一注明,因此只看重文字表述是否剽窃。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文件对论文剽窃区分得更为详细,出剽窃有5个层次,根据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惩罚:
一、未注明出处地全文复制一篇论文,将导致在该文章记录中注明违规,并吊销违规者在IEEE刊物上的发表权利达5年。
二、未注明出处地大量复制(达一半的篇幅)一篇论文,处罚同上。
三、未注明出处地照搬句子、段落或插图。可能导致在该文章记录中注明违规,并且必须提交向原始作者的书面道歉以避免被吊销发表权利达3年。
四、未注明出处地不恰当地复述整页或整段内容(通过改变个别单词、词组或重排句子顺序)。要求做出书面道歉以避免被吊销发表权利和可能在该文章记录中注明违规。
五、注明出处地复制一篇论文的很大一部分,而没有清楚地表明谁做了或写了什么。要求书面道歉,并且必须修改论文以避免被吊销发表权利。
中国那些声称“照搬文字不算抄”的研究者事实上犯了IEEE所规定的第三严重的剽窃。还有人以为,只要注明了出处就可以照搬文字,也是不对的,他们犯了第五严重的剽窃。即使注明了出处,也必须对引用的内容做复述而不能照搬,如果照搬,则必须用引号引起来表明是原文。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戴维·莱特(David Wright)认为科学家们之所以造假,有四个基本原因:某种心理失常;外国研究者所学到的学术标准有所不同;监督程度不够;最常见的原因则是巨大的发表压力。
中国科学家的心理素质未必比国外的同行差,发表压力也未必更大,但是剽窃之盛行却到了自己见怪不怪、国外同行群起而攻之的地步,则只能归咎于另两个原因了。要改变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标准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这只需有关部门制定出学术规范,并对学生进行学道德教育,改变“照抄不算剽窃”的错误观念,就可以避免因为错误的认识而犯下的错误。
要防止明知故犯,却只能加大监督力度,这要困难得多。勾德曼曾写信问我,上海交通大学校方是否对宋阳、胡光锐如此恶劣地剽窃他的论文的行为采取了任何处罚措施,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据我所知交大校方对此不闻不问,宋阳将在今年年底用剽窃文章如期获得博士学位,而胡光锐则继续当他教授、博士生导师。事实上,几年来,在被我们揭露出来的众多剽窃者中,极少有人受到任何处罚,即使在媒体上、国际学术期刊上出尽了丑,也对他们毫发无损。有这样的榜样,任何规范都是一纸空文,任何道德教育都成了话。
520check 论文查重改重一站式服务 http://www.xiexiebang.com/ 本文献由520check论文检测中心整理提供,更多关于论文抄袭检测的文章,请查看520check官网。
520check 论文查重改重一站式服务
第三篇:论文抄袭
你的论文是[抄袭]的吗?
交大附中
2011届8班
王晨洋
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在中国期刊网上发现了一篇比此前“史上最牛硕士论文 ”还要牛的论文系抄袭,该论文除了“致谢”不一样外,其它地方和另一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内容、注释、参考文献竟一字不差。(摘自:6月1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不少的福音,但是在这背后也伴随着的是数不尽的纰漏,就像上述新闻,论文抄袭事件不断出现,为何会发生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好好去反思!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毕业论文本身是检验高校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如今演变成这番景象,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大学毕业生论文写作为何陷入抄袭怪圈?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高校教育还差强人意,在当时,学生抄袭论文的现象是少之又少的,而且入学的门槛也都比较高,不是凭借真才实学很难登大学的大雅之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九十年代,凭关系和金钱入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再到后来的扩招,大学生的素质明显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状态。作家韩寒曾毫不客气地将中国的高校比做一所所有钱就能进的大妓院,可谓是一针见血。
时代在进步,为何学生的素质却日见趋下。论文抄袭到底是学生的错还是制度的问题? 面对当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弄虚作假现象泛滥的局面,在教育界则产生了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存废之争。一些专家认为如今的社会是就业胜过一切,毕业论文的存在只是一个小插曲,应当废除减轻大学生负担,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专业。一些人认为大学毕业论文的积极意义和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毕业论文旨在让本科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提前适应社会。是不可以废除的。而大多数人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关系,应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吉林大学教务处郝彦辉老师表示,本科毕业生应该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它是一名学生大学四年来的知识总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的写作的过程和成果,正是毕业生对自己学习成果最好的检验。(摘自:中国学术期刊网)毕业论文是否应该存在已经显而易见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对自己专业学科研究的初步训练,如果废除了毕业论文,就会导致学生的部分能力就会缺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之所以在论文是否应该存在上会出现分歧是因为我们对毕业论文功能定位存在不同理解。一些人认为论文只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忽略了论文的训练作用,毕业论文的写作业在训练一位大学生的研究能力。
不可否认,虽然已经有了毕业论文的正确方向,但是论文抄袭应经泛滥,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当前不可推辞的任务。
要从根本上解决抄袭成风问题就要了解根源何在。
(一)利益驱动
当今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心中的至理名言了。不论是毕业论文还是一些评职称论文,有许多都是抄来的,评文章的人员却不以为然,宣布通过。这是应为之前这些人都贿赂了评选人员。久而久之,这就不是秘密了,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这条路,大学生用金钱贿赂教授,从而使自己的论文通过。所以抄袭就不怕发现了,所以就会促使更多的人进行抄袭。
(二)学校管理体制
学术逐渐官场化,大学的管理纳入了行政体制,以官场的方式管理。毕业、评职称都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如果达不到要求面临的将会是留级等。另外,现在扩招也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一个老师要带十来个学生。有的学生研究的领域是导师不是很熟悉的,比如导师是研究鲁迅的,学生做的是郁达夫的论文,学生抄袭了导师不一定能够看得出来。这更加给学生有了可钻的空子,尽找一些导师不熟悉的领域。
抄袭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体系和学术氛围。我们的教育没有引导我们成为一个长于创新、发现的人,但我们的学术氛围却要求每个人都能有新颖独特的发现见解。学校年年扩招,但师资力量跟不上,有多少老师可以经常带着学生去做课题做研究的?没有了这些前提基础,能写出什么论文?能不抄袭吗?再者,抄袭的也不单是学生,不少老师教授也在抄袭。(摘自:高校青年教师小林)
(三)评价体系
大学现在的评价体系并不是从学术出发而是注重指标和学校的排名,并不是潜心追求质量。大学也是属于官办大学。学校之间的相互竞争,需要论文来提高自己的排名之类的。简单说就是大学没有办法评价自己,只能靠别人来评价自己。所以要学生多写好论文,给学生过重的负担,所以不得已去抄袭。大学里面的评价体系让大家都非常急功近利,你在短时间内没有够数量的文章,人们难免就会去抄袭,今天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都是看你发表的文章,甚至都是只看数量。如果看质量的话往往都是看你发表文章的级别,看你发表在哪一级别的刊物上。(摘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项裕荣副教授)
上述问题已经概括了大部分原因。现在谈谈如何遏制抄袭。
从大学出发,对于抄袭的学生不应该有所宽恕,应该全部发回原点,取消学位。就是因为我们今天惩罚太轻了。现在所谓法规缺少细化的措施,这些惩罚的法规太过于大而化之,空而泛之,所以只能束之高阁。从而助长了抄袭风。
从体制出发,可以适当的降低论文标准,减轻学生负担。
从法律而言,抄袭是一种剽窃行为,应当予以杜绝。由于论文被抄袭,难以证明“利益受损”所以又很少人会从法律上的帮助。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去完善法律,支持论文被抄者,维护他们的利益,给抄袭、剽窃者严厉的惩罚,从而杜绝抄袭。
抄袭已经存在,我们就要加强反抄力度。所有发表过论文的人应该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发现被抄袭了就应该予以举报。
劝解所有人抄袭是错误的,不要让自己多年后为自己的行为后悔。
第四篇:浅谈论文抄袭
浅谈“论文抄袭”现象
在现代,论文抄袭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现在很多人不用再为了写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烦恼了,因为他们懂得在电脑上“复制”,“黏贴”; 现在毕业论文不再是莘莘学子展现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越来越像师生间的一场“战争” 他们之所以要抄袭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时间,而且如果自己写的话很难写出一篇好的论文。所以难免存在抄袭的现象。那么论文抄袭是否恰当呢
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论文抄袭”这种现象。“论文抄袭”的原因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来做研究,交论文的时间越逼越近,自己分身乏术,便利用各种途径,顺手牵来人家的东西。也有的人是自己写不出或不想写,但又想要得到相关的荣誉,于是不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稍微改动便拿去发表了,等等
我觉得本质上是抄袭者存在这一种侥幸心理。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抄袭论文,改头换面,还很成功地瞒过了其他人,这种不幸中的“幸运”便会成为其他人争相模仿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被“默认”了:他没有因为抄袭而受到处罚。所以有的人心理就开始活动了,他们宁愿相信自己也是有所谓的“好运气”的。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赌博一样的,都是在“赌”和“博”。
现在社会上有一定数目的论文抄袭现象存在,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抄袭”这种不端的行为涉及个人的道德观念,同时,也折射出现代社会的学风和教风问题。所谓“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如果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不受遏制,用不了几年,中国就没有了真正的学术研究了延伸开来,近几年来发生的“地沟油”、“塑化剂”、“毒奶粉”事件,等等,不也是无良商家不诚信的表现吗?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将会是恐怖的,可悲的,是不知道廉耻的。那么,这个一个国家又何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那么,应该如何对抄袭采取有效遏制措施呢?我认为应该动员社会全体公民,这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导师必须严格审查指导学生的论文,不能不负责任,允许抄袭;学生必须自觉自律,从自己做起,做一个诚信的人,远离抄袭的行为;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关措施完善抄袭惩处制度,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第五篇:关于论文抄袭现象
关于论文抄袭现象
近年来,被曝光的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高校的教授学者,各种领导.德国不来梅大学法学教授安得鲁〃菲舍尔〃雷斯卡诺在例行检查中偶然发现了古滕贝格“大胆的抄袭”行为,雷斯卡诺称,“抄袭贯穿了整篇论文和所有内容”。古滕贝格曾就读的拜伊罗特大学的学术监察专员对指控进行了核查,发现共有数页的抄袭文字。论文抄袭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存在的影子.在国内,这两年更是出现得极多.就在3月11号, 宣城第二小学网页上的一则来自宣州区教育局教研室的通报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份名为《关于2010年第十届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部分教师论文抄袭的通报》显示,2010年第十届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评论文396篇,共选出271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通报还表示,“发现有些参评论文存在抄袭或部分抄袭。少数教师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报送的论文都系抄袭或下载他人作品,极个别教师两年参评的论文甚至全文抄袭同一篇文章。”通报称“这些行为给宣州区的教科研氛围造成了不良影响。”论文抄袭现象不可谓不猖獗,在这背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到底论文抄袭触犯了什么,又如何去杜绝及惩处? 自从方舟子的“新语丝”将各种形态的学术论文、著作的抄袭丑闻在网上曝光起,长期存在于学术领域的抄袭之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被列入“腐败”的行列之中,此风对于以学术为根本的高校具有极大杀伤力。可是我们在进行论文写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引用到他人已有的成果.那么,论文的借鉴与抄袭的分界线与区别在那里?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学术论文是记载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达方式,是《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文字作品之一。习惯上将“抄袭”看作是把别人的作品抄来当作自己的作品的一种行为,导致其作品内容的具体表达形式与被抄作品相同。其实质表现在:作品是作者自己独创的,还是照抄照搬他人的。如果使用了他人的作品,并且注明出处,就属于创作上的借鉴、引用。这种“名抄”是合法的。如果使用他们的作品,不注明,就是“暗抄”,等于将别人的学术成果变为自己的,属于偷、窃的范畴,因此称为剽窃。在原《著作权法》上所称的并列概念“抄袭、剽窃”,在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中只采用“剽窃”这一概念。抄袭只是剽窃的一种手段而已.常见的剽窃形式有: 最明显的就是直接照搬原文的语句、段落,甚至整篇文章;其次,将原文删节、顺序调整,重新组合成文;再次,将多篇文章组合成一篇;复次,仅对原文做叙述方式上的改变,仍然沿袭原文的写作思路、结构;最后,仿照一篇论文的写作方式,虽然改变了所要论述的对象,但是使用原文的论证方法、图表;等等.像前面所说的宣城的论文抄袭事件,少数老师2009,2010年连续两年报送的论文都系抄袭或下载他人作品.极个别教师两年参评的论文甚至全文抄袭同一篇文章.根据论文抄袭的评定常规,定是侵犯到了原著作作者的知识产权,对对方造成了损失.在对论文抄袭这一事实确定后,该对侵权人作出怎样的处罚呢? 由于剽窃的目的、社会影响、行为方式的不同,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有所不同。而且可能除剽窃者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对构成侵权存在一定的过错,也就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最普遍的形式是,权利人主张权利,提出侵权损害赔偿之诉。这类剽窃的特点是,侵权人不但剽窃了作品,而且自己署名发表,被权利人发现后依法向剽窃者主张权利。无论最终通过何种方式解决纠纷,基本依据是《著作权法》第46条的规定,要求剽窃者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除了需追究剽窃者的侵权赔偿责任,还应当对剽窃者因剽窃所得的不当得利进行纠正。如果剽窃者并未发表,而是凭借因该论文获得了有效的考试成绩,或者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该论文对于权利人的侵权诉讼请求,只要求剽窃给予赔偿、赔礼道歉等的话,那么剽窃者基于剽窃行为的不当得利仍然存在,就使得被侵权人的精神损失并未得到有效抚慰,不能有效杜绝违法行为再次发生。所以,还应当取消学生因剽窃论文所获得的资格或荣誉以及其他的不当得利。在宣城的这次论文抄袭事件当中,最终只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通报,并未对外公开通报.通报还抹去了抄袭者的姓名,只保留了学校名称和论文题目.可是这样的处理可谓不痛不痒.这样的惩处力度不足以震慑后来人.这种剽窃,抄袭的不端行为,一方面对原作者造成了损害,另一方面也是对公众和社会的欺骗.在这件事情中,抄袭者至少应对被抄袭者进行道歉与赔偿,而不是像上文所说的那样处理.另外,今年东窗事发,但去年,前年的论文报送中是否也存在剽窃,抄袭的现象呢?如果存在,就应该取消抄袭者因抄袭得到的荣誉和奖励.不如此,不能有效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论文抄袭剽窃表现方式多样,无法建立一套具体的,唯一的认定标准.但是并非没有标准.我们要建立起一定的认定机制, 确定相对明确的判定著作权侵权的成立与否的标准,明确剽窃主体的责任.在确认抄袭,剽窃事件发生时,我们应有明确的处理方法,加大处理力度,达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在教育机构内,教师等人员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为学校以及社会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思想深入人心,最终使安徽宣城这类论文抄袭的事件不再发生.新闻引用来自新浪网,腾讯网.部分引用来自<<学术论文剽窃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马治国,李晓鸣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