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生毕业论文(1-3级标题)

时间:2019-05-14 08:3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1-3级标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1-3级标题)》。

第一篇:本科学生毕业论文(1-3级标题)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 院: 年 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本模板所有格式、字体字号均已设置

完毕,无须更改 黑体小二号字)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09级

(黑体三号字)填二学位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黑体三号字)(黑体三号字)(黑体三号字)

2012年11月24日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摘要内容应在200~400字左右,用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摘要内容后空两行书写“关键词”。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关键词

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8个,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按词条的学科目录分类顺序,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备注:当毕业论文(设计)使用英文完成时,摘要与关键词采用英、中两种语言书写,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毕业论文(设计)使用中、英两种语言之外的语言书写的,摘要与关键词采用主体语言(即文章使用的语言)和英文两种语言书写,主体语言在前,英文在后。)

I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英文摘要内容必须与中文摘要完全对应。英文摘要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Key words

Key words;key words;key words(英文关键词内容必须与中文关键词完全对应。英文关键词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I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前言...........................................................................................................................................1 第一章 一级标题.....................................................................................................................1

1.1 二级标题....................................................................................................................1

1.1.1 三级标题.........................................................................................................1 1.1.2 三级标题.........................................................................................................4 1.1.3 三级标题.........................................................................................................4 1.1.4 三级标题.........................................................................................................4 1.1.5 三级标题.........................................................................................................4 1.2 二级标题....................................................................................................................4

1.2.1 三级标题.........................................................................................................4 1.2.2 三级标题.........................................................................................................4 1.2.3 三级标题.........................................................................................................4 1.2.4 三级标题.........................................................................................................5 1.2.5 三级标题.........................................................................................................5 1.3 二级标题....................................................................................................................5

1.3.1 三级标题.........................................................................................................5 1.3.2 三级标题.........................................................................................................5 1.3.3 三级标题.........................................................................................................5 1.3.4 三级标题.........................................................................................................5 1.3.5 三级标题.........................................................................................................5 1.4 二级标题....................................................................................................................5

1.4.1 三级标题.........................................................................................................6 1.4.2 三级标题.........................................................................................................6 1.4.3 三级标题.........................................................................................................6

1.4.4 三级标题.........................................................................................................6 1.4.5 三级标题.........................................................................................................6 1.5 二级标题....................................................................................................................6

1.5.1 三级标题.........................................................................................................6 1.5.2 三级标题.........................................................................................................6 1.5.3 三级标题.........................................................................................................7 1.5.4 三级标题.........................................................................................................7 1.5.5 三级标题.........................................................................................................7

第二章 一级标题.....................................................................................................................8

2.1 二级标题....................................................................................................................8

2.1.1 三级标题.........................................................................................................8 2.1.2 三级标题.........................................................................................................8 2.1.3 三级标题.........................................................................................................8 2.1.4 三级标题.........................................................................................................8 2.1.5 三级标题.........................................................................................................8 2.2 二级标题....................................................................................................................8

2.2.1 三级标题.........................................................................................................8 2.2.2 三级标题.........................................................................................................9 2.2.3 三级标题.........................................................................................................9 2.2.4 三级标题.........................................................................................................9 2.2.5 三级标题.........................................................................................................9 2.3 二级标题....................................................................................................................9

2.3.1 三级标题.........................................................................................................9 2.3.2 三级标题.........................................................................................................9 2.3.3 三级标题.........................................................................................................9 2.3.4 三级标题.......................................................................................................10 2.3.5 三级标题.......................................................................................................10 2.4 二级标题..................................................................................................................10

2.4.1 三级标题.......................................................................................................10

2.4.2 三级标题.......................................................................................................10 2.4.3 三级标题.......................................................................................................10 2.4.4 三级标题.......................................................................................................10 2.4.5 三级标题.......................................................................................................10 2.5 二级标题..................................................................................................................10

2.5.1 三级标题.......................................................................................................11 2.5.2 三级标题.......................................................................................................11 2.5.3 三级标题.......................................................................................................11 2.5.4 三级标题.......................................................................................................11 2.5.5 三级标题.......................................................................................................11

第三章 一级标题...................................................................................................................12

3.1 二级标题..................................................................................................................12

3.1.1 三级标题.......................................................................................................12 3.1.2 三级标题.......................................................................................................12 3.1.3 三级标题.......................................................................................................12 3.1.4 三级标题.......................................................................................................12 3.1.5 三级标题.......................................................................................................12 3.2 二级标题..................................................................................................................12

3.2.1 三级标题.......................................................................................................12 3.2.2 三级标题.......................................................................................................13 3.2.3 三级标题.......................................................................................................13 3.2.4 三级标题.......................................................................................................13 3.2.5 三级标题.......................................................................................................13 3.3 二级标题..................................................................................................................13

3.3.1 三级标题.......................................................................................................13 3.3.2 三级标题.......................................................................................................13 3.3.3 三级标题.......................................................................................................13 3.3.4 三级标题.......................................................................................................14 3.3.5 三级标题.......................................................................................................14

3.4 二级标题..................................................................................................................14

3.4.1 三级标题.......................................................................................................14 3.4.2 三级标题.......................................................................................................14 3.4.3 三级标题.......................................................................................................14 3.4.4 三级标题.......................................................................................................14 3.4.5 三级标题.......................................................................................................14 3.5 二级标题..................................................................................................................14

3.5.1 三级标题.......................................................................................................15 3.5.2 三级标题.......................................................................................................15 3.5.3 三级标题.......................................................................................................15 3.5.4 三级标题.......................................................................................................15 3.5.5 三级标题.......................................................................................................15

第四章 一级标题...................................................................................................................16

4.1 二级标题..................................................................................................................16

4.1.1 三级标题.......................................................................................................16 4.1.2 三级标题.......................................................................................................16 4.1.3 三级标题.......................................................................................................16 4.1.4 三级标题.......................................................................................................16 4.1.5 三级标题.......................................................................................................16 4.2 二级标题..................................................................................................................16

4.2.1 三级标题.......................................................................................................16 4.2.2 三级标题.......................................................................................................17 4.2.3 三级标题.......................................................................................................17 4.2.4 三级标题.......................................................................................................17 4.2.5 三级标题.......................................................................................................17 4.3 二级标题..................................................................................................................17

4.3.1 三级标题.......................................................................................................17 4.3.2 三级标题.......................................................................................................17 4.3.3 三级标题.......................................................................................................17

4.3.4 三级标题.......................................................................................................18 4.3.5 三级标题.......................................................................................................18 4.4 二级标题..................................................................................................................18

4.4.1 三级标题.......................................................................................................18 4.4.2 三级标题.......................................................................................................18 4.4.3 三级标题.......................................................................................................18 4.4.4 三级标题.......................................................................................................18 4.4.5 三级标题.......................................................................................................18 4.5 二级标题..................................................................................................................18

4.5.1 三级标题.......................................................................................................19 4.5.2 三级标题.......................................................................................................19 4.5.3 三级标题.......................................................................................................19 4.5.4 三级标题.......................................................................................................19 4.5.5 三级标题.......................................................................................................19

第五章 一级标题...................................................................................................................20

5.1 二级标题..................................................................................................................20

5.1.1 三级标题.......................................................................................................20 5.1.2 三级标题.......................................................................................................20 5.1.3 三级标题.......................................................................................................20 5.1.4 三级标题.......................................................................................................20 5.1.5 三级标题.......................................................................................................20 5.2 二级标题..................................................................................................................20

5.2.1 三级标题.......................................................................................................20 5.2.2三级标题........................................................................................................21 5.2.3 三级标题.......................................................................................................21 5.2.4 三级标题.......................................................................................................21 5.2.5 三级标题.......................................................................................................21 5.3 二级标题..................................................................................................................21

5.3.1 三级标题.......................................................................................................21

5.3.2 三级标题.......................................................................................................21 5.3.3 三级标题.......................................................................................................21 5.3.4 三级标题.......................................................................................................22 5.3.5 三级标题.......................................................................................................22 5.4 二级标题..................................................................................................................22

5.4.1 三级标题.......................................................................................................22 5.4.2 三级标题.......................................................................................................22 5.4.3 三级标题.......................................................................................................22 5.4.4 三级标题.......................................................................................................22 5.4.5 三级标题.......................................................................................................22 5.5 二级标题..................................................................................................................22

5.5.1 三级标题.......................................................................................................23 5.5.2 三级标题.......................................................................................................23 5.5.3 三级标题.......................................................................................................23 5.5.4 三级标题.......................................................................................................23 5.5.5 三级标题.......................................................................................................23

结论.........................................................................................................................................24 参考文献.................................................................................................................................25 附录一.....................................................................................................................................26 致谢.........................................................................................................................................27

(备注:目录按2~3级标题编写“目录”二字使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书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摘要、Abstract、正文的一级标题、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目录、致谢”采用黑体小四号字书写,正文其他层次标题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摘要、Abstract”与“正文”之间隔一行;正文中的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相对于上一级标题均缩进二个空格书写;目录行与行之间均为1.5倍行距;目录内容多者,正文中的二、三级标题可使用宋体五号字书写,行与行之间可采用单倍行距。目录修改时单击目录点右键选择更新域,选择更新整个目录。之后,在“Abstract”的页码后回车加一空行。)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前言

正文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①

毕业论文的前言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等。前言只是文章的开头,可不写章号,也可不出现“前言”二字。

毕业设计的前言部分应说明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阐明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②

第一章 一级标题

正文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1.1 二级标题

正文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1]1.1.1 三级标题

正文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关于文章中公式的具体要求详见《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见式(1—1)。

(1—1)

① 依次书写作者名、资料的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份和期号。

② 如果是著作则应写明出版单位和出版年份,见《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正文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2]。正文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毕业论文(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五号字,其它要求详见《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 图名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如图1—2所示。

***亚洲区欧洲区图1—2图名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北美区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如表1—1所示。

表1—1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使用题序层次表

题序层次 章(一级标题)节(二级标题)条(三级标题)款(四级标题)项(五级标题)„„ 第一种

一、„„

(一)„„ 1.„„(1)„„

第二种 1.„„ 1.1 „„ 1.1.1 „„

第三种 第一章 „„ 1.1 „„ 1.1.1 „„

第四种 第一章 „„ 第一节 „„

一、„„

(一)„„ 1.„„

第五种 第一章 „„

一、„„

(一)„„ 1.„„

论文(设计)题序层次不宜太多,不论几级标题都不能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即标题排版中不能出现孤行。

毕业论文(设计)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书写,其余各层次(第、条、款、项)一律沿版心左侧边线空两格安排。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书写;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书写;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书写; 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书写; 第五层次(项)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四层次同书写。

(备注: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5磅),中间为细实线(1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五号字。其它要求详见《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如表1— 2所示。

表1— 2 **年级课程运行表

节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一班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化学

二班 数学 英语 政治 化学 语文

三班 英语 政治 化学 语文 数学

四班 政治 化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五班 化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1.1.2 三级标题

正文

1.1.3 三级标题

正文

1.1.4 三级标题

正文

1.1.5 三级标题

正文

1.2 二级标题正文

1.2.1 三级标题

正文

1.2.2 三级标题

正文

1.2.3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1.2.4 三级标题

正文

1.2.5 三级标题

正文

1.3 二级标题正文

1.3.1 三级标题

正文

1.3.2 三级标题

正文

1.3.3 三级标题

正文

1.3.4 三级标题

正文

1.3.5 三级标题

正文

1.4 二级标题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1.4.1 三级标题

正文

1.4.2 三级标题

正文

1.4.3 三级标题

正文

1.4.4 三级标题

正文

1.4.5 三级标题

正文

1.5 二级标题正文

1.5.1 三级标题

正文

1.5.2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1.5.3 三级标题

正文

1.5.4 三级标题

正文

1.5.5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第二章 一级标题

正文

2.1 二级标题

正文

2.1.1 三级标题

正文

2.1.2 三级标题

正文

2.1.3 三级标题

正文

2.1.4 三级标题

正文

2.1.5 三级标题

正文

2.2 二级标题正文

2.2.1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2.2.2 三级标题

正文

2.2.3 三级标题

正文

2.2.4 三级标题

正文

2.2.5 三级标题

正文

2.3 二级标题正文

2.3.1 三级标题

正文

2.3.2 三级标题

正文

2.3.3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2.3.4 三级标题

正文

2.3.5 三级标题

正文

2.4 二级标题正文

2.4.1 三级标题

正文

2.4.2 三级标题

正文

2.4.3 三级标题

正文

2.4.4 三级标题

正文

2.4.5 三级标题

正文

2.5 二级标题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2.5.1 三级标题

正文

2.5.2 三级标题

正文

2.5.3 三级标题

正文

2.5.4 三级标题

正文

2.5.5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第三章 一级标题

正文

3.1 二级标题

正文

3.1.1 三级标题

正文

3.1.2 三级标题

正文

3.1.3 三级标题

正文

3.1.4 三级标题

正文

3.1.5 三级标题

正文

3.2 二级标题正文

3.2.1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3.2.2 三级标题

正文

3.2.3 三级标题

正文

3.2.4 三级标题

正文

3.2.5 三级标题

正文

3.3 二级标题正文

3.3.1 三级标题

正文

3.3.2 三级标题

正文

3.3.3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3.3.4 三级标题

正文

3.3.5 三级标题

正文

3.4 二级标题正文

3.4.1 三级标题

正文

3.4.2 三级标题

正文

3.4.3 三级标题

正文

3.4.4 三级标题

正文

3.4.5 三级标题

正文

3.5 二级标题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3.5.1 三级标题

正文

3.5.2 三级标题

正文

3.5.3 三级标题

正文

3.5.4 三级标题

正文

3.5.5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第四章 一级标题

正文

4.1 二级标题

正文

4.1.1 三级标题

正文

4.1.2 三级标题

正文

4.1.3 三级标题

正文

4.1.4 三级标题

正文

4.1.5 三级标题

正文

4.2 二级标题正文

4.2.1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4.2.2 三级标题

正文

4.2.3 三级标题

正文

4.2.4 三级标题

正文

4.2.5 三级标题

正文

4.3 二级标题正文

4.3.1 三级标题

正文

4.3.2 三级标题

正文

4.3.3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4.3.4 三级标题

正文

4.3.5 三级标题

正文

4.4 二级标题正文

4.4.1 三级标题

正文

4.4.2 三级标题

正文

4.4.3 三级标题

正文

4.4.4 三级标题

正文

4.4.5 三级标题

正文

4.5 二级标题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4.5.1 三级标题

正文

4.5.2 三级标题

正文

4.5.3 三级标题

正文

4.5.4 三级标题

正文

4.5.5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第五章 一级标题

正文

5.1 二级标题

正文

5.1.1 三级标题

正文

5.1.2 三级标题

正文

5.1.3 三级标题

正文

5.1.4 三级标题

正文

5.1.5 三级标题

正文

5.2 二级标题正文

5.2.1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5.2.2三级标题

正文

5.2.3 三级标题

正文

5.2.4 三级标题

正文

5.2.5 三级标题

正文

5.3 二级标题

正文

5.3.1 三级标题

正文

5.3.2 三级标题

正文

5.3.3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5.3.4 三级标题

正文

5.3.5 三级标题

正文

5.4 二级标题正文

5.4.1 三级标题

正文

5.4.2 三级标题

正文

5.4.3 三级标题

正文

5.4.4 三级标题

正文

5.4.5 三级标题

正文

5.5 二级标题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5.5.1 三级标题

正文

5.5.2 三级标题

正文

5.5.3 三级标题

正文

5.5.4 三级标题

正文

5.5.5 三级标题

正文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得出应有的结论,则需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毕业设计的结论是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备注:结论要单独成页,“结论”二字采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书写,隔行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具体内容,行与行之间、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参考文献

[1]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备注:

1、参考文献中的中文内容采用宋体五号字书写,英文内容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编写;行距为1.5倍行距。参考文献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其它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详见《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2、如何使参考文献与正文标识自动对应

注:此处应用到的“插入尾注”功能,若文档未分节,则插入位置默认为文档最后,所以在操作前请在参考文献页后插入“下一页分节符”,即在参考文献处分节,以保证操作的有效性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选择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在对话框中选择【尾注】,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将更改应用于【本节】。【编号格式】后如果不是阿拉伯数字,请点击下拉菜单选中阿拉伯数字1,2,3„

2)点击【插入】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档结尾,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注意:可以将插入位置的上标【1】和文档结尾的上标【1】改成你需要的格式(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就失去了关联性),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

3)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4)当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时,只能在第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而不能同时都插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将光标移到要第二次引用参考文献的文档位置,单击【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命令。在【引用类型】框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框中选择【尾注编号】选项。在【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5)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如何将他们删除?

首先,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菜单中【视图】菜单→【脚注】命令→【查看尾注区】,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附录一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一”、“附录二”、“附录1”、“附录2”、“附录A”、“附录B”等,用四号黑体字左起顶格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附录内容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行与行之间、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附录可有可无,当无附录内容时,此页可删除;当附录唯一时,只写“附录”即可。

毕业论文题目(五号楷体居中书写)

致谢

致谢要单独成页,“致谢”二字采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书写,隔行采用宋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具体内容。行与行之间、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第二篇: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书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书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检验。为规范我系毕业论文工作,提高论文的质量,确保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根据我校教务处文件的要求,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书。

一.目的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培养与提高学生查阅文献,搜集与整理材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选题

1、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结合专业的教学计划,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关,以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文化、翻译、教学法等为基本范围。

2、课题的选择应着重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增强学生面对实际的意识。

3、课题的选择要有先进性、新颖性和时代特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尽可能与学科的发展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应以小型为主,切忌选择大而且空、泛泛议论式的课题。

5、论文的选题一般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办法。学生可以拟定论文课题,但要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6、毕业论文一人一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一届学生中不能出现题目雷同或近似雷同的论文。

7、题目一旦确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改。

三.开题报告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做好选题工作,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选题时必须进行开题论证,要求学生选题时必须递交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原则上不少于1000字,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背景及意义;(2)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3)论文的基本结构;(4)论文的写作计划(5)用英文撰写

四.论文大纲

在学生选题的基础之上,指导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最后的论文的题目,题目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得随意修改。确定题目后,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用英文撰写论文大纲,大纲要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并附有参考文献。大纲不得低于500字,按正式文本A4纸打印。随论文一起上交。

五.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

1.毕业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论点突出、论据充分、合乎逻辑,论文要有创新的思想观点。并要求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文笔流畅、用词准确(特别关于基本概念的界定)。论文数字要求在5000字以上。引用资料要翔实准确,并注明资料来源。格式符合国家正式刊物论文的要求。论文按A4纸打印、装订成册(封面按学校统一格式要求打印)。

2.能力水平要求

(1)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论文应能够围绕所选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论证;要体现出知识面广、运用恰当,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等特点。

(2)调研及应用文献资料能力:实习及调研报告内容完整、层次清楚、文字简洁通顺;能独立检索文献资料,在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至少在五篇以上,且著录格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3.论文质量要求

(1)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位的授予,毕业生应十分注意提高质量。

(2)毕业生应对所选的课题进行研究,尔后撰写论文,论文应内容充实,有理论,有例证,提倡创新,逻辑性要强,严禁抄袭或找人代写,否则按零分计。

(3)论文的英语语言应规范、流畅、不得出现语言错误。

(4)论文格式应包括中英文摘要、目录、序言、正文、注释、参考书目等五部分。

六.成绩

1、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的学风、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最后由答辩委员会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成绩。成绩评定比例:优秀率不高于15%,良好率30%,中等率30%,及格率15%左右,不及格率不低于2%。具体进程分值为:书面成绩50%;答辩50%。

3、学生若有下列情况,不予评优,并根据具体情况降低论文等级,甚至不给成绩。

(1)论文环节不认真且不听指导的;

(2)论文抄袭严重的;

(3)论文终稿中仍存在严重的语言错误的;

(4)论文组成部分不完备或格式不规范的;

(5)未按时完成论文的;

(6)无故不参加论文答辩的

七.答辩

1.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实施学生论文的答辩工作。一般应由专业学科带头人担任答辩委员会主任。答辩小组一般由五名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两名高级职称,且小组教师的擅长方向应能覆盖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小组成员中须指定一名组长和一名秘书做答辩记录。

2.应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论文的实际情况,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答辩会上的提问应重在考核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为30分钟左右,答辩时要出示开题报告、论文等。答辩语言为英语,包括自我介绍,论文内容介绍。答辩委员提问答辩等,直至答辩委员满意为止.答辩小组对答辩情况给出客观评价,公正评分,填写《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小组秘书要对整个答辩过程及提出的问题认真记录,对评分表进行汇总,并将评分结果、答辩记录及时上交答辩委员会,经答辩委员会审定,做出答辩委员会决议,填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八.学生

1、在写作论文期间,学生要遵守纪律,保证出勤。有事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缺勤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将其评定成绩扣10分。

2、按计划认真完成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任务。

3、论文做到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内容充实,材料可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4、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否则毕业论文成绩按零分处理。

5.毕业论文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否则不能参加答辩。

九.指导教师

1、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由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指导教师具体职责是:

(1)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

(2)介绍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指导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听取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并对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建议。

(4)及时解决学生撰写论文中提出的问题。

(5)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按时进行答疑与指导。

(6)审阅论文,修改内容和语言方面的不当或错误之处。

(7)指导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8)填写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毕业论文任务书》,按要求给论文评定成绩,填写“指导教师评语”。

3、指导教师既要指导论文,又要指导学风,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的工作能力和高尚的学术品质。

十.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毕业论文工作须按以下程序进行:

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归档

1.选题

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在第7学期应根据师资情况、学生人数,召开专题研讨会,确定出毕业论文课题,并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动员,组织学生选择课题,公布选题结果。

2.开题报告

学生在调研、充分理解课题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用英文写出1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毕业论文工作。在开始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第一周内,将学生选题结果汇总报教务处。

3.检查

要有计划地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进度、质量、出勤、纪律;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对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整改等。

中期检查结束后,将检查总结交教务处。教务处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动毕业论文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4.结题评阅

答辩前一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交指导教师检查评阅。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评阅意见修改后,在答辩前将毕业论文按规定装订。指导教师检查要点为:

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的行为是否规范,有无严重违纪现象;是否按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完成全部工作。

指导教师根据检查评阅结果,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写出评语,给出成绩。结题评阅未通过的学生要限期整改。

5、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毕业生返校,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定稿。毕业论文应同时有中英文摘要。

(1)第1周交论文题目(中英文对照)。

(2)第2周确定题目

(3)第4周交论文提纲,开题报告,送指导教师审阅并修改

(4)第6周确定提纲,开始搜集材料并动手写论文。

(5)第10周交论文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

(6)第13周交出论文定稿,一律用A4纸打印。

(7)第14周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8)第15周毕业论文答辩。

英语本科学位论文选题方向

01、英美文学

02、英美文化

03、跨文化交际

04、英语语言学

05、翻译理论

06、英语教学法

第三篇:法律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法律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刑法教研室

1.刑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每个原则可以分别拟你要写的标题)2.我国刑法溯及力若干问题研究 3.论我国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 4.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5.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

6.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 7.试论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 8.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9.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10.正当防卫的条件与防卫过当 11.教唆犯的认定

12.共同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研究 13.论刑种的立法完善 14.非刑罚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15.论死刑的存废与我国刑法的选择 16.论我国刑法中的立功 17.论我国刑法中的假释 18.论环境犯罪若干问题 19.论财产犯罪的客体要件 20.婚内强奸的刑法分析

诉讼法教研室

1.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研究 2.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3.论民事执行监督的范围和方式 4.我国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研究 5.论我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民事诉讼机制 6.论刑事被害人的地位及其权利保障 7.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及完善 8.试论辩护人的诉讼地位与职权 9.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10.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11.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保障

1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办理死刑案件中的具体运用 13.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14.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5.论刑事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 16.论刑事侦查程序中律师的法律地位

17.刑事侦查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老师,老师Q Q:1156566573 老师电话:*** 18.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及程序完善 19.论网络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与审查 20.论言词证据的特性及适用 21.论间接证据的特点及其运用 22.刑事辩护人的调查取证权 23.污点证人作证免责制度研究 24.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明问题探讨 25.刑事案件中的法官裁判策略分析 26.关于量刑建议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27.民事与刑事交叉案件的协调处理

理论法学(含法制史)

1.中国古代神判制度的社会基础 2.西周宗法制度对于司法诉讼的影响。

3.西周政治和法制中的原始民主因素 4.中国传统法制中的礼、法、刑的关系 5.试论春秋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6.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法治意义 7.论秦代法律制度对西周法制的创新 8.秦的兴亡与法家治国方式的关系 9.试论汉朝的刑法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0.从汉朝刑法原则和制度看法律的儒家化

11.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法在中国古代刑法史上的历史地位 12.唐律与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 13.唐律与中国法律儒家化的终结 14.论“十恶”制度的特征与实质 15.试论宋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创新 16.宋代审判制度改革的现代意义 17.试论元朝法律对唐宋法律的反动 18.明朝重典治吏的措施与借鉴意义 19.论明代法制中的“重典治国”精神 20.试论明代婚姻和继承制度的变化

21.试论唐宋到明清三法司职权的变化及其意义 22.明清会审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23.论清代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 24.论民国时期的保安处分制度 25.中国近代刑事法律的改革及其启示 26.论北洋政府时期法制中的封建性 27.论南京国民政府的检察制度

28.司法独立原则在近代中国的形成与演变 29.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法 30.中国法律起源的特征及其原因 31.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启动及其体现

32.论中国古代民法的的基本特征

33.试论中国古代工商经济法制的主要特征 34.中国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35.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36.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律近代化的制约 37.论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宪法学

1.如何理解“宪法为根本法” 2.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功能的再认识 3.试论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4.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完善问题研究 5.选举制度之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6.论我国行政区划的改革及完善

7.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及其优越性 8.论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特点

9.对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评价与展望 10.试论经济制度在宪法中的地位 1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权利的发展 12.互联网时代的言论自由 13.论新闻自由的界限

14.论我国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的完善 15.安乐死与公民生命权的保障

16.劳动教养制度与公民人身自由权的保障 17.信息安全立法与公民知情权保障的协调 18.我国关于公民出版自由立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论我国公民权利的救济制度及其完善 20.正当法律程序对公民权利的保障问题研究 21.我国人民法院的设置及其改革问题研究

22.论公职人员名誉权与公民监督权的冲突与协调 23.对我国“监督法”的评价 24.“上访”与信访制度的完善 25.领导问责制之宪法思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部分: 1.试论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体系 2.论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 3.论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意义

4.论行政相对人权利对行政权的制约作用 5.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化问题研究 6.论行政契约的性质和地位 7.关于公务员权利救济方式的思考 8.论我国的行政问责制 9.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

10.论行政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问题 11.论政府对弱势群体保护——从行政法视角

第四篇: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院 系: 法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4 月

浅析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摘要:防卫过当制度是正当防卫制度的重要补充“我国97刑法,紧随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之后,在第20条第2款规定了防卫过当制度”研究防卫过当制度对于正确理解正当防卫!保障刑法中规定的公民防卫权的行使!以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防卫过当行为的必要构成要件”而且,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防卫过当行为主观罪过的表现形式存有较大争议,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在对防卫过当制度进行学习研究时,笔者认为,对防卫过当制度的正确理解,应当从它的基本定义出发”笔者认为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特殊防卫一样,都属于公民的防卫性行为,都是具有防卫意图的行为“由于防卫人行使防卫行为时,存在故意或过失的主观罪过,并造成了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触犯了刑法,符合刑法中规定的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才有别于正当防卫行为和特殊防卫行为,成为违法行为”因此,在具有防卫性的同时,防卫过当也是一种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做为一种犯罪行为,防卫过当主观罪过的表现形式与一般犯罪相同,包括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等”但是,防卫过当在量刑方面又不同于一般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行为实际上具有防卫性和犯罪性两种特性”防卫过当的防卫性,即防卫过当行为人防卫意图的存在,是防卫过当行为在量刑方面区别于一般犯罪行为的根本原因“.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防卫人在行使防卫行为时,基于刑法意义上的故意或过失,实际上使得防卫效果超过合理范围,造成了触犯刑法的危害后果,并基于此构成犯罪的心理状态”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同样包括一般犯罪罪过所要求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防卫意图只是表明防卫人行使过当防卫行为是出于对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并因而在量刑方面有别于一般 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的犯罪行为在主观罪过方面的内容和一般犯罪是一致的,可以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或疏忽大意的过失等构成".关键词: 防卫过当;防卫性;防卫意图;罪过形式

目 录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 1.防卫过当制度概述………………………………………………… 1.1防卫权的历史 …………………………………………………… 1.1.1西方世界防卫过当制度的历史 ……………………………… 1.1.2防卫过当理论在我国的历史演变 …………………………… 2.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 ……………………………………………… 2.1正当防卫的概念………………………………………………… 2.2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是不同性质的防卫行为 ………………………… 3.防卫过当与特殊防卫……………………………………………… 3.1特殊防卫的概念…………………………………………………… 3.2特殊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关系………………………………………

4.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 4.1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 4.2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 4.3过失心理的主观罪过形式…………………………………………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第五篇: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融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及提高企业效率为目的一种集成化的人机系统。MIS系统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人们称MIS学科是一个交叉综合性的学科。企业人事管理是一项琐碎,繁杂而又非常细致的工作,一班是不允许发生差错的,它直接影响着劳动者队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企业活力的基础,在以往手工进行的办公工作中,需反复的进行各种抄写,计算等工作,不仅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往往会出错。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的人事信息处理处理,不仅可以使企业各类人员以最少的劳动和最短的实践取得足够的、可靠的、准确的信息。而且可以使他们从简单的数据统计、收集、汇总等重复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人事管理 信息化 目录

第一章 MIS的开发背景„„„„„„„„„„„„„„„„„„„„„1 1.1 课题的提出„„„„„„„„„„„„„„„„„„„„„„„1 1.2 采用的体系结构„„„„„„„„„„„„„„„„„„„„„1 1.3 具体的开发方法„„„„„„„„„„„„„„„„„„„„„2 1.4 系统的目标„„„„„„„„„„„„„„„„„„„„„„„2 1.5 开发工具的选择„„„„„„„„„„„„„„„„„„„„„3 第二章 系统分析 „„„„„„„„„„„„„„„„„„„„„„„„4 2.1 初步调查„„„„„„„„„„„„„„„„„„„„„„„„4 2.2 可行性分析„„„„„„„„„„„„„„„„„„„„„„„4 2.3 现行系统分析„„„„„„„„„„„„„„„„„„„„„„5 2.4 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6 第三章 系统设计„„„„„„„„„„„„„„„„„„„„„„„„10 3. 1 系统功能设计 „„„„„„„„„„„„„„„„„„„„„10 3. 2 数据库设计 „„„„„„„„„„„„„„„„„„„„„„11 3.3 代码设计 „„„„„„„„„„„„„„„„„„„„„„„11 3.4 用户界面设计 „„„„„„„„„„„„„„„„„„„„„16 第四章 系统实施„„„„„„„„„„„„„„„„„„„„„„„„21 4.1 系统实施主要活动、地点和作用 „„„„„„„„„„„„„21 4.2 程序设计 „„„„„„„„„„„„„„„„„„„„„„„22 4.3 系统测试 „„„„„„„„„„„„„„„„„„„„„„„23 4.4 系统运行的管理与维护 „„„„„„„„„„„„„„„„„24 结束语 „„„„„„„„„„„„„„„„„„„„„„„„„„„„„26 参考文献 „„„„„„„„„„„„„„„„„„„„„„„„„„„„27

1.1 课题的提出

企业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部分,它能够为查询人事信息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一直以来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且容易丢失。

自20世纪50年代将计算机引入数据处理以来,历经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夭折了,或者根本没有实现原定系统开发目标,或者根本没有实现原系统的开发目标,而把计算机用作了打字机。这是长期以来困惑着人们的一大问题。现在人们日益深刻认识到,把信息技术应用与应用环境分离是办不到的。管理信息系统根本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系统。

使用计算机对企业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一个代替手工操作的新型的计算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对本公司来说刻不容缓,这也是本课题的由来。

1.2 采用的体系结构

本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C/S模式结构的MIS体系构建。

Clients/Server结构(简称C/S结构)是九十年代流行的信息系统结构,在C/S结构下,应用系统被分为前台(客户机)和后台(服务器)两部分,其作用分别是:应用处理由客户机完成,数据访问和事务处理由服务器完成。这种方案实现了功能分布,即由客户机端提出查询请求(执行SQL语句),而服务器完成对数据库的查询任务,并把查询结果通过网络返回给客户机 C/S模式响应速度快,网络通信负担小,适用于企业内部局域网,在企业内部的集中管理模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 开发方法

本系统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发。1.4 系统开发的目标

本系统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 1)操作简便,节省大量人力;

2)可以方便的存储员工档案,安全、高效; 3)可以迅速计算员工的各种工资费用; 4)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便于管理。

企业要较好的管理其人事信息,就必须要建立完善、准确的原始记录。有关人事信息的原始凭证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工资记录、考勤记录、工作评价记录、员工基本信息记录等。1.5 开发工具的选择

本系统使用VB6.0作为前台设计和SQL Server 2000管理数据库。编程环境的选择:

Visual BASIC是一种可编程的应用软件,其特点是具有生成功能,用户可方便的设计界面,是目前最为广泛的、易学易用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它提供给用户一种可以跨越多个软件平台的通用语言,还提供了大量的控件,这些控件可用于设计界面和实现各种功能,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也简化了界面设计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软件开发人员只要掌握一种核心的语言,而且看到的是相同的用户界面。实现本系统VB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公司最新开发的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关系数据库的创建、开发、设计及管理功能。与以前的版本相比,SQL Server 2000 彻底脱离的了 Sybase,它将数据库连接到 Internet,并通过Web浏览器显示数据操作,具有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并与Microsoft公司的其他产品及第三方面产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方便的实现无缝操作。此外,SQL Server 2000 还提供了对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支持,并具有对开发工具的良好支持,能为大型数据库项目提供优秀的企业业绩解决方案。第二章 2.1 初步调查

1)系统的外部环境。现行的人事管理系统有员工、车间、财务科、人事科、经理之间的工作联系,有各种表单、文件和资金的往来。

2)现行系统的概述。现行系统功能低下,管理水平落后,无人对整个流程负责,工作效率很低,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很差。

3)现行系统的重要作用。现行系统担负责管理公司的人事系统,它和公司的员工、各管理部门以及领导是通过频繁的表单和接触以及口头传达来联系的,它所掌握的信息和片面,不具有全局性。

2.2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是指在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条件下,这个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及其它条件。现对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技术可行性分析:

MIS系统技术成熟、可靠,VB6.0开发与老版本兼容性好、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高校稳定、灵活方便、适合现阶段业务规模发展的需要,技术上可行。2)济可行性分析:

当前,各单位系统为适应新时期信息发展的需要,紧密注意信息新技术的发展。为加强管理,各单位实现了计算机企业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因此,系统的硬件资源已经完备,系统开发只需软件成本预算,开发费用大大降低。3)管理上的可行性

管理人员已充分认识到使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对员工实现规范的计算机管理的重要性,用计算机管理企业人事信息能保证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准,真实。

2.3 现行系统分析

现行的系统是采用手工操作的,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手工所存在的误差,还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和准确度。由于信息有时乱七八糟地存在一起,十分分散。信息交换全赖于传递文件和口头表示,对数据的共享也非常的不便。2.3.1 现行系统统组织结构图

系统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划分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信息的流动关系是以组织结构为背景的,而且总是伴随着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资料流而发生的。下图是本公司的系统的组织结构图:

2.3.2 业务流程图

这是一种表明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迂回等。

2.4 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2.4.1 数据流程图

将本系统的数据用数据流程图表示,以员工的工资管理为例,见下图。经过对数据流程分析,揭示出五个主要处理:企业人事信息填制工资计算表、工资计算、工资汇总和工资发放。在数据流程图中显示出系统当前使用的数据存储有:工资卡(档案)、工资结算单(每个职工工资结算明细)、工资汇总表(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各项工资汇总结果)。如下图:

工资管理系统与五个外部实体有关:人事科、车间室、总务科、职工和财务系统,其中总务科是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即它们主要提供原始数据的实体。职工和财务的子系统是工资系统数据的外部取出,是接收系统数据的实体。2.4.2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在数据流程图之上进一步定义和描绘所有数据的一种工具,是对数据流程图的一个补充说明,它清楚的定义与解释了数据流程图上未能表达的内容,同时它能够帮助分析员组织数据,是同用户交谈的极好工具。此外,数据字典记载着每个数据项的关键条目,从中可以检查出个数据元素的内容或漏掉的数据元素。

数据字典是描述系统流程图中所有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功能等卡片的集合,其包括种条目:数据流、文件、数据项和加工。建立完善的数据字典是对所收集、整理数据的一种分析归档方式,为下一步建立数据库和处理数据作准备。

下面列出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字典的部分条目

1. 数据项 2. 组和数据项

3. 数据流 4. 数据存储

5. 处理逻辑

论文出处(作者):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企业人事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的。对本系统的功能进行集中、分块,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各模块实现的功能解释如下: 1)有关企业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基本信息、所在部门、工作信息和工作简历等。2)员工各种信息的查询。3)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4)考勤信息的输入等。5)考勤信息的查询。6)员工工作评价信息的输入。7)员工工作评价信息的查询。8)员工工作评价信息的修改。9)员工工资信息的输入 10)员工工资信息的查询。11)员工工作信息修改等。

3.2 代码设计

代码是一组有序的数字或字母的排列,是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或属性的符号,代码设计就是给系统中某些实体及其属性于相应的编码。这些编码主要是为了对实体的表示、助记和方便检索。代码结构的类型有:顺序码、区间码、助记码。本企业对员工的编码使用的是区间码。

上述编码分别以“0”,“1”,“2”,„„开头,以表示所代表的员工分别属于管理人员、一车间、二车„„。3.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的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时既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另外,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将非常有利于程序的实现。

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该首先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

3.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

仔细分析调查有企业人事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将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

图: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3.3.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上图,就可以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这些实体包含各种具体信息,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数据的流动。根据上面的设计规划处理的实体有:员工基本信息实体、员工考勤信息实体、员工工作评价信息实体、员工工资信息实体。各个实体具体的描述E-R图如下: 下图为员工基本信息实体E-R图。

下图为员工考勤信息实体E-R图。下图为员工工资信息实体E-R图

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E-R图如下图所示。3.3.3 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经过前面的需求分析和概念结构设计以后,得到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现在就可以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中实现该逻辑结构。这是利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中实现该逻辑结构。3.3.4 创建系统数据表格 manrecord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允许空 说明 ygid varchar 8 编号 ygname varchar 10 姓名 ygdept varchar 20 √ 部门 ygsex varchar 2 √ 性别 ygbirthday datetime 8 √ 生日 ygplace varchar 40 √ 籍贯 yglevel varchar 10 √ 学历 ygspecial varchar 20 √ 专业 ygdate1 datetime 8 √ 参加工作时间 ygdate2 datetime 8 √ 入党时间 ygbusi varchar 12 √ 职称 ygdate3 datetime 8 √ 职称时间 ygstatus varchar 12 √ 原身份 ygoffice varchar 30 √ 原工作单位 ygduty varchar 10 √ 原职务 ygdate4 datetime 8 √ 进入公司时间 ygdate5 datetime 8 √ 起薪时间 ygdate6 datetime 8 √ 调入时间 ygno varchar 8 √ 挡号 ygremark1 text 16 √ 备注 3.3.5 创建员工基本工资分配表 pay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允许空 说明 gzid varchar 8 编号 gzname varchar 10 姓名 gzbase numeric 5 底薪 gzall numeric 5 √ 补贴 gzbonus numeric 5 √ 奖金 gzpay numeric 5 √ 加班 gzdeduct numeric 5 √ 扣考核 gzage numeric 5 √ 代扣养老金 gzmedical numeric 5 √ 代扣医疗保险 gzhouse1 numeric 5 √ 代扣住房公基金 gztotal numeric 5 √ 税前小计 gzduty numeric 5 √ 所得税 gzhouse2 numeric 5 √ 房贴 gzhouse3 numeric 5 √ 房租 gzlaborage numeric 5 √ 实发工资 gzdate datetime 8 √ 时间 3.4 界面的设计

本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采用Visual BASIC 6.0,他最大的优点是可视性,每个对象都以图形方式显示在界面上,我们不必建立每个对象的程序代码,只需用工具画在界面上。现将本系统的几个主要界面介绍一下。

3.4.1 企业人事信息系统的主窗体

这个项目我们使用多文档界面,单击工具栏中的ADD MDI Form按钮,产生一个在这个窗体上添加所需的控件,创建好的窗体如图所示:

下面对主窗体各选项实现的功能作具体介绍: 1)系统:该项只包括一个退出选项。2)员工基本信息

包括四个菜单项:添加员工信息、修改员工信息、删除员工信息、员工信息查询。员工基本信息的数据项有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部门、籍贯、学历、专业、参加工作时间、进入公司时间、起薪时间、调入部门时间、职称、入党时间、档号、原身份、原职务、原工作单位、备注等。3)员工考勤管理。

包括四个菜单项:添加考勤信息、修改考勤信息、删除考勤信息、员工考勤查询。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所在部门、员工姓名、出勤时间、工序时间、旷工时间、请假时间、早退时间、迟到时间、加班时间、出差时间等。4)员工工作评价管理。

包括四个菜单项:添加工作评价信息、修改工作评价信息、删除工作评价信息、员工工作评价查询。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所在部门、员工姓名、员工所在部门、工作业绩、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备注等。

5)员工工资管理。

包括三个菜单项:计发员工工资信息、修改员工工资信息、员工工资信息查询。包括数据项有员工所在部门、员工姓名、底薪、补贴、奖金、加班、住房补贴、房租、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所得税、实发工资等。6)帮助:显示相关帮助信息。3.4.2 主窗体菜单

创建如下图所示菜单结构:

该窗体实现的是对菜单的编辑,主菜单有系统、员工基本信息、员工考勤管理、员工工作评价管理。下面的子菜单分别实现的是对这些主菜单的具体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3.4.3 员工基本信息模块。创建好的窗体如下所示:

下面对本窗体实现的功能作具体介绍:

该窗体分四个部分,左上边实现的是输入员工的基本信息,右上边实现的是输入员工的基本工作信息,下边是工作简历,最下边是其它信息。员工的基本信息的数据项有:姓名、部门、性别、生日、籍贯、学历、专业。工作信息的数据项有建参加工作时间、进入公司时间、起薪时间、调入部门时间、职称、职称时间、入党时间。工作简历包含的数据项有:原身份、原职务、原工作单位。其它信息的数据项是:备注,用于输入有关员工的其他备用说明。3.4.4员工考勤管理模块。创建好的窗体如下所示:

现将员工考勤窗体介绍一下:基本信息栏可输入员工信息、本月基本信息、调整工资。员工基本信息栏包括部门和姓名;本月基本信息包括考勤年月、本月天数、工休天数和应出勤天数。3.4.5员工工资管理模块 创建好的窗体如下所示:

该窗体的功能有输入员工的信息、基本工资、代扣项目和工资总计。员工信息栏的数据项是:部门和姓名;基本信息数据栏的数据项是底薪、补贴、奖金、扣考核、房贴和房租;代扣项目栏的数据项有: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工资小计栏的数据项有稅前小计、所得税、实发工资和计发时间。

第四章 系统实施

4.1 系统实施主要活动、地点和作用 4.1.1 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

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系统环境的建立、程序设计、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人员培训、系统的调试与转换和、文档的建立与完善。以上各工作几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4.1.2系统实施的环境建设与设备购置

由于在系统实施过程需要的人员和设备的数量及种类都很多,因此,在正式组织实施时必须首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计算机机房的建设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是指能够满足各项环境指标、安放计算机设备使其充分发挥功能的工作场所。

1)机房建设的要求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应该考虑到它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以及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指标标准,为系统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2)机房总体布局问题

计算机机房应该包括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房间和各类辅助性房间等。计算机机房的总体布局应该以安装计算机设备的主机房为中心,然后确定其它房间的多少和大小,并且依据各个房间之间的关系来综合考虑布局。

二、购置计算机系统设备。

1)购置计算机系统硬件设备。购置设备首先要考虑该是质量,并且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购置成本。

2)资料齐全、手续完整。购置设备要求供货单位提供的设备资料必须齐全、售货手续必须完整,同时要组织好验收工作。由于计算机设备技术比较复杂,验收工作必须十分认真仔细地进行。3)计算机设备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购置计算机设备必须还要考虑它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应尽量选购那些兼容性好、可维护性好、并且能够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设备。4.1.3 系统实施的作用

系统实施阶段既是成功的实现新系统,又是取得用户对系统信任的关键阶段。MIS的规模越大,实施阶段的任务就越复杂。在系统正式实施之前,就要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即确定出系统实施的方法、步骤、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并且要监督计划的执行,做到既有计划又有检查,以保证系统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工具。

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软件越来越复杂,同时硬件价格不断下降,软件费用在整个应用系统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从而使人们对程序设计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在过去的小程序设计中,主要强调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但对于大型程序,人们则倾向于首先强调程序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然后才是效率。目前衡量程序设计质量的指标要求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

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衡量系统质量的首要指标。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如数据存取、通讯、操作权限等的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是指程序运行的可靠性。2)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从用户的角度来审查系统的功能实用、灵活、方便。实用性是系统实施后投入运行的重要保证。3)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系统功能的划分、书写的格式、变量的命名等都有统一的规范。文档的规范化是今后程序的阅读、修改、维护以及相互交流所必须做到的。4)可读性

可读性是指设计的程序结构和命令语句清晰,使其他人容易看懂。可读性是今后维护和修改程序的基础,对于大型的系统软件开发尤为重要,没有可读性的程序就无法修改与维护,也就没有生命力。5)可维护性

可维护性是指系统程序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可维护性是和规范性、可读性等指标密切相关的。4.3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在假定系统中有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测试来尽可能地发现在系统分、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中存在的错误,也就是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解决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测试包括对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的效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所进行的测试。系统测试的目的体现在系统调试的各个步骤中。程序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设计中错误。也就是说,越是早期的错误,往往越是到最后才能发现。所以要非常重视早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工作,决不能草率行事,不然一旦出现错误,将使系统的开发工作大量返工,造成工期的延误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系统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黑箱法

黑箱法是指测试人员不考虑程序模块的内部结构如何,而只用测试程序来验证程序是否符合功能的要求,是否会发生异常现象。2)白箱法

白箱法是指测试人员根据模块内部的结构来导出测试数据,使模块中的所有测试路径都被测试到。

系统的测试很明显在程序测试中要用白箱法,在系统的统调试中要用白箱法。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是要互相结合运用的,因为无论是“黑箱法”还是“白箱法”都是无法将系统中的所有错误都测试出来。

4.4 系统运行的管理与维护

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以后,为了让MIS长期高效的工作,必须加强对MIS日常管理。我们把系统交付使用后的变更等工作成为软件维护。MIS运行的日常管理决不仅仅是机房环境和设施的管理,更主要的是对系统每天运行情况、数据输入和输出情况以及系统的安全性与完备性及时如实的记录和处置。这些工作主要有:

1)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录入、及处理结果的整理与分发。此外,还包括简单的硬件管理和设施管理。

2)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能够反映出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对于系统性能的评价与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MIS的运行情况一定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除了记录正常情况外,还要记录意外情况发生的时间、原因与处理结果。记录MIS运行情况是一件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从系统开始投入运行就要抓好。

系统维护维护是系统生存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个阶段。因为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发现一些在开发时期没有发现的错误;随着环境的变化,用户可能对原来的软件产品提出修改的要求,往往会对原来的软件在性能和功能上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所以说软件在交付使用后,还必须做好维护工作,使软件将更加完善,能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延长使用时寿命。

1)程序的维护。程序维护指根据需求变化后硬件环境的变化对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修改。修改时应充分利用原程序,需改后要填写程序修改登记表。并在程序变更通知书上写明新老程序的不同之处。

2)数据文件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有许多是不定期的,必须在现场要求的时间内维护好。维护是一般使用开发商提供的文件维护程序,也可自行编制专用的文件维护程序。

3)代码的维护。代码的维护应由代码管理小组进行。变更代码应经过详细讨论,确定之后应用书面写清、贯彻。代码维护的困难往往不在代码本身的变更,而在于新代码的贯彻。为此,除了成立专门的代码管理小组外,各业务部门要指定专人进行代码管理,通过他们贯彻使用代码。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明确管理职责,有助于防止和订正错误。

下载本科学生毕业论文(1-3级标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科学生毕业论文(1-3级标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本科毕业论文

    3权力制约及监督机制乏力 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是属于管理多数人的少数人,加强对权力的监 督和制约,更需要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管理。近些年,公务员中出现的各种不正......

    毕业论文材料(本科)

    通知 为了同学们及时毕业,现将毕业论文及毕业实习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毕业前要准备的材料(少一样不能毕业):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表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设计(论文)开......

    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On the temporal phenomenon was reflected by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论《汤姆索亚历险记》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系 名称:外语系专......

    本科毕业论文

    西安文理学院继教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游戏与早期教育 摘 要:近年来,研究早期教育的专家们,更多的人认为游戏是许多方式的学习中最有效、最好的一种学习。幼儿最喜欢的也是游......

    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贬谪文学 ----杨锦龙 【论文提要】:古代士人的入世情怀以政治为轴心,突出的表现为经世致用,为国分忧。当政治一旦与文学挂钩,就必定会衍生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系......

    本科毕业论文样稿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从行政法论中国电影分级制度 ——浅析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出路 学生姓名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侯云杰 法学院 法学 2......

    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参考选题

    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参考选题 法理学1.论理性与法律的关系 2.论公民意识 3.权力与权利辨析 4.法治论析 5.中国走向法治的问题与对策 6.维辛斯基与中国法理学 7.评“社......

    法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精选5篇)

    理论法学系论我国的司法原则法与人权法与自由法与平等法与秩序法律移植初探法与道德立法与正义司法中的正义问题法与利益法与廉政建设法律渊源论论立法体制的完善法学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