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时间:2019-05-14 08:4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第一篇: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汕府„2008‟3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业经2008年1月29日十二届十九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市科技局反映。

二○○八年三月十五日

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十一五”时期,是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是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法治社会、和谐汕头,实现人民富裕安康总目标的关键时期。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强烈科技需求,为汕头科技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预示着汕头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科技资源、引导科技市场资源、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的职能,扩大汕头科技资源总量、快速提高科技资源增量,有效发挥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建设、城乡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科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是汕头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为“十一五”时期汕头科技跨越式发展和自主创新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1.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

“十五”时期是汕头社会发展领域深刻变革的五年,也是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得到不断加强的五年。全社会学习科学知识的氛围初步形成,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思想、适应时代要求的开放与改革创新观念已经成为区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各个层面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指导工作的能力大幅度

提高。科技体制架构进一步完善,从事科学知识普及、技术研发、成果引进和产业化的社会组织体系在快速发展。

2.发展科学技术的经济基础较为坚实

“十五”时期是汕头经济系统整体重大调整的五年,是经济资源和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年,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加速、第一产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三次产业格局的变化和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科学技术在支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形成了“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的基础。

“十五”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科技资源的力度和效率不断提高,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配置科技资源的体系,为“十一五”科技发展奠定了牢固的体制、机制基础。

“十五”期间,汕头的社会生产力结构大幅度提升优化。第一是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由科技型企业家、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研发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组成的劳动者队伍。第二是经济和产业的资本技术构成大幅度提升,设备水平普遍提高,研发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已成为企业界的共同行为,自主创新在优秀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三是企业吸收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科技信息资源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凸显。第四是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管理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管理能力增强,产业内部企业间分工、协作需求强烈;产业间分工合作发展较快,三次产业之间作用加强、分工协作趋势明显,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第五是产业界科技投入势头强劲,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气魄和力度。

“十五”期间,汕头的社会生产关系结构不断健全和完善,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劳动者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科技研发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以感情留住人才、以待遇稳定人才、以事业用好人才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十五”期间,汕头产品经济、企业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的科技竞争

力大幅度提升,成为“十一五”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是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2001年的12.7%提高到2005年的15.46%。第二是科技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从2001年的73家发展到2005年底的150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资产规模显著提高,全市产值超亿元的民科企业有42家以上。第三是特色产业科技实力稳步提升。包装与印刷设备制造业、印刷业、食品产业、日用化工、新材料产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并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第四是区域特色产业经济优势逐步显现。汕头高新区、汕头软件园、金平民科园、龙湖民科园、金平农科园、国家电动汽车运行试验示范区等园区的产业特色逐渐明朗,成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全市有17个镇(街道)被列为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成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区域。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在国内、省内已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国家科技部批准汕头为国家火炬计划光机电产业基地、轻工机械装备产业基地,广东省科技厅批准汕头澄海玩具特色产业基地和汕头金平印刷包装特色产业基地为广东省火炬计划基地。

3.发展科学技术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

“十五”时期是汕头城乡建设相对稳定的时期,是汕头科技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时期。各级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加大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投入,显著提高了区域对科技发展的服务功能。第一是全面加大了信息通讯能力建设,粤东信息大厦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科技信息交流条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动科技信息有效及时的传播。第二是2003年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市区面积从301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4平方公里,大大地改善了科技普及和科技研发条件。第三是制定并落实了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用地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各类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第四是全面扶持建设汕头高新区、汕头软件园、金平民科园、龙湖民科园和金平农科园等科技园区,确保产业集群不断聚集扩大、特色产业稳定提升层次。第五是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部门的工作条件,科技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4.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保持稳定

“十五”期间,汕头城乡生态环境系统整体保持稳定,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

得到初步控制,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城市的生活、生产功能区建设得到加强,丰富多彩的特色生态示范区、绿色社区建设不断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生态环境比较优势,为吸引高素质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构建了高效的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网络

“十五”期间是汕头对外科技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网络效能明显提升。第一是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国家有关产业协会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第二是加强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对外科技合作为满足汕头技术需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产品、新技术大量引进并实现产业化,成为汕头新的经济增长群体。

6.政府宏观调控科技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

“十五”时期是汕头政府宏观调控科技资源能力全面提升的五年,是政府创造良好科技发展环境、运用政策调控、财政资金调控、行政管理服务调控取得重大科技发展成效的五年。第一是构筑政府宏观配置科技资源的深厚基础。加强和深化区域科技发展调查研究,培育区域科技增长极和促进区域科技协调发展。开展农业、海洋产业三次产业的系统科技发展调研工作,形成完整农业、海洋一、二、三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开展和完成了包装机械装备制造业、食品产业、玩具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产业、造船修船业、风力发电、光盘产业、海藻产业等十几个产业的科技发展调研报告;明晰了政府宏观调控科技资源的区域、产业、产品对象构成和重点任务。第二是政府宏观调控科技资源的能力和手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形成了由法律手段、政策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和服务手段构成的有机统一的宏观调控系统。

“十五”时期是汕头政府宏观调控科技资源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五年。市、区(县)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有所增加,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大量争取,有效地起到了宏观调控资源作用,对引导企业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构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区(县)政府大力建设科技园区、科技专业镇,打造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产学研系统,对汕头相关产业专业分工、提高产业关联程度、强化产业组织效能、构建产业链起到了催化作用。

“十五”期间是汕头市科技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第一是技术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1~2005年,全市共推广转化科技成果535项、创产值

92.02亿元;2003年汕头市科技局获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单位。第二是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汕头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生产力促进网已初步形成,成为科技服务的重要力量。第三是企业科研机构和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全市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和80%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第四是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层次明显提高,2001~2005年,全市共有272个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科技发展计划,共获科技扶持资金7954万元。第五是专利工作走到了全省的前列,2001年至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0705件和8085件,列全省第五位。第六是科技成果取得跨越式发展,2001~2005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358项,其中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以上325项;全市获市科技进步奖259项,获省科技进步奖4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数量和等级在全省列第四位,在粤东地区列第一位。

通过“十五”期间五年的奋斗,汕头科技发展实现了在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在重点领域质的飞跃,为“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发展打下了体制、机制、人才、装备、产业和产业组织、资本等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物质形态到价值形态的全方位坚实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汕头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整体追赶、重点领域努力实现超越的历史阶段。各国的成功经验表明,科学地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赶超目标是完全可能的。从国内的发展态势看,“十一五”期间,国内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总体格局为汕头实现赶超发展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将在汕头安排广东省第五石化基地、火力发电等超大项目,将对区域增强科技实力产生重大作用。

“十一五”期间将是汕头科技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从国际发展态势看,世界范围的科技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科技进步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将成为各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在高科技领域加剧竞争的同时,应用技术领域的科技合作将得到加强。经济全球化将直接拉动汕头产业的科技综合实力提高。汕头企业在参加全球化经济竞争中,将进一步明确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方向,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以适应竞争的要求。对我市科技发展而言,科技和信息全球化将为汕

头产业提供丰富的科技成果和充分的信息资源,有助于汕头产业科技综合实力的提高。国际间的合作和粤港澳台、大珠三角、泛珠三角、海峡西岸区域的经济合作,有助于汕头接受先进产业、改进落后产业。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汕头实施人口压力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转变提供了可选择的光辉前景。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全面统领科技发展工作。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科技普及和自主研发创新工作,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构建区域产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高级化和规模化,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与环境和谐,加快建成创新型汕头,为实现汕头全面振兴和崛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与动力。

(二)发展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活动支撑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充分发挥宏观调控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导和推动产业、企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区域经济产业科技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科技活动服务能力,发挥支撑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2.优先发展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承担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历史使命,要集中政府和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以优先发展。

3.融入开放原则

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动向,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构筑开放环境;紧密联系国家和广东省科技发展规划和各类科技攻关计划,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加快技术要素与市场、资源、人才、资金的融合。

4.创造科技环境原则

创造激发科技创新主体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的环境。突出创造制度环境,加大力度营造有助于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法规环境。

5.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原则

在继续做好对引进技术消化创新的同时,加强集成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重视原始性创新以获得更多技术发明;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和专利申请。

6.突出重点原则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在战略必争领域和具有相对优势和基础的领域集中必要资源,力争取得重点突破。

7.以人为本原则

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提高人才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能。

8.协调发展原则

在着力于支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运用科技作用推动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有机系统的形成,促进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发展;在着力于重点产业、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9.科技持续发展原则

充分发掘和利用“十五”奠定的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和物质条件,实现“十一五”科技跨越发展和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有力支撑,着眼于“十二五”及今后科技的中长期发展,引导未来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汕头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实现全市人民富裕安康为总目标,实现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和重点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全面推行信息化,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注入各领域发展之中,形成科技与经济、社会、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全省创新、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成为粤东地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区域科技创新基地,引领社会、经济、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开展自然生态、城乡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数据资源系统建设工作,全市科技发展指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处于全省前列。主要技术指标有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7

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GDP)达1.8%,每万名社会就业人员从事科研活动人员达35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00件/百万人口,技术自给率达48%左右。

“十一五”期间,汕头市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

1.支撑和引领社会发展目标

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根植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支撑社会全面进步。将科学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作为汕头精神的核心内容加以铸造,使之成为汕头精神的核心内涵。促进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和现代的社会文化有机融合,构筑海纳百川、自强不息、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构建适应市场流通全球化、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专业化科学分工合作的社会环境。发掘经济特区优势,在社会发展领域全面开展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实践,建设创新型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构建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建设充满活力、繁荣富强的和谐社会。

2.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目标

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目标,科技工作紧密结合大港口、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大服务的建设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以产业科技发展为主线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汕头产业发展动态,了解国际上与汕头产业密切相关的最先进产业和技术发展情况,了解国际上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情况,为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加大力度创造区域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环境,全面提高宏观调控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益,全面发展科技服务产业,实现科学技术全面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目标。

(1)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强化中心城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的核心地位,加快澄海、潮阳、潮南区治所地科技基础建设,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与服务的副中心作用,强化南澳县作为城市前沿的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到2010年,把汕头大学、汕头高新区、汕头保税区、金平民科园、龙湖民科园、金平农科园、汕头软件园建设成为汕头市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孵化辐射与产业化、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继续加大特色产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壮大国家光机电一体化火炬基地、轻工机械装备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发挥科技园区、基地的政策优势和科技资源配套优势。形成以汕头大学和科技园区为核心,以澄海、潮阳、潮南区

治所在地为副中心,以科技专业镇为节点,三条经济带为支撑的创新产业化梯度布局,实现科技创新要素在汕头市的规模化集聚,使汕头成为全省和全国技术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引领构建新兴产业目标。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32%以上。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发展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劳动密集型先进适用产业。

(3)支撑和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目标。全面支持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汕头传统产业。全面提高汕头产业、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在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并可能成长为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塑料材料产业、玩具业、印刷业、服装业、日用化工、光盘业、文具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建立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攻克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重振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传统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推动发展大型企业集团。

(4)支撑和引领农业发展目标。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村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产业化效率,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大力推动果蔬、禽畜、花卉、名贵植物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巩固水稻等粮食作物的传统优势。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科技实力和带动作用。全面构建由食品制造、食品原料加工贮藏、农产品生产构成的产业体系,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技术和产业系统。

(5)支撑和引领海洋第一产业发展。加强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对海洋渔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巩固和提高汕头在鱼、虾、蟹、贝、藻类养殖技术上的优势,培育、引进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发展深海养殖技术,拓展科技耕海牧渔空间。构建从海洋食品制造、海产品加工、贮藏、海产品生产构成的产业系统,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海藻的养殖和加工技术水平,拓展海藻产品的市场空间和应用领域,建设广东省海藻产业基地。以广东省第五石化基地配套建设的氯碱工程为目标,发展盐业基地。

(6)支撑和引领服务业发展。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提高服

务业的科学管理、技术装备和组织化水平,满足第一、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要。

3.支撑和引领城乡建设目标

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城镇化为目标,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开展辖区陆地和海洋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规划,构建城市和农村、陆域和海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高起点规划城市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合理规划中心镇功能。大力推广绿色、环保、节能型新产品、新技术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把科学技术内化于城镇化进程。建设数字化城市,提高管理经营城市科技水平,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城市污染、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等现代城市病。

4.支撑和引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目标

建设辖区陆域和海域生态资源环境要素和指标数据库。掌握陆地土壤微生物、植物演替规律;掌握海洋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演替规律。开展环境要素和质量的动态监测,研究和掌握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自净规律和环境容量。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防治城乡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污染。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运用科学技术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以循环经济模式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科学技术体系建设目标

科学技术由促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向支撑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变,是一种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转变,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全面、更高层次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城乡建设和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政府和全社会必须投入更多资源构建符合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能力体系。

(1)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建设目标。建立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特点、有利于科技创新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充分发挥和聚集人力资本的必要组织制度和社会文化条件;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2)科技投入目标。全社会科技投入显著增长,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风险资本发达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保持高于全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区县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

同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R&D/GDP)的1.8%;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年销售额的5%以上。

(3)科技人才目标。扩大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和潜能;在区域内聚集一批汕头优势产业的国内知名专家和各类型科技创新人才,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在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建设一支服务于汕头产业发展的流动科技人才队伍;鼓励科技人才跨国、跨地区创新、创业,形成开放、竞争、流动、合作的人才发展新格局。到2010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从事R&D活动人员25人。

(4)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各类技术评估、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代理、律师服务等科技服务体系。建好重点产业技术、人才、资金三大科技要素的对接平台;建成一批技术交易市场与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充分发挥以汕头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生产力促进网作用,发挥汕头金科网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网上公共实验与测试平台的作用。

(5)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实力目标。保持科技成果和专利数量等指标在全省的先进行列地位。五年间取得科技成果400项以上,获上级政府科技进步奖45项以上。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10%,每万人获专利授权量保持在全省地级市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率达到80%。

三、重点任务

围绕“十一五”汕头市科技发展目标,重点进行六个层面的工作部署:一是创造以制度环境为核心的科技发展社会环境。加速构建对科技创新有激励促进作用的生产关系体系,加速调整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应科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加快文化转型、市场转型、社会转型步伐,为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形成科技与经济社会互相推动、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二是构建汕头市科技创新体系,为产业和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推动和促进产业分工、提高产业组织效能。三是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经济带动作用。四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作用。五是培育和发展先进适用的新兴产业,推动由人口压力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的转变。六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广

东省的经济发展布局,加强重大项目的前期科技研究,为加快特大项目、重大项目落户汕头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按照六个层面的工作部署,“十一五”期间安排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创造以制度环境为核心的科技发展社会环境

“十一五”时期,汕头市各级政府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把创造科技创新环境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建立和完善以激励科技人员充分发挥创新潜能、企业充分释放创新能量、产业专业分工、产业组织效能高效发挥为目标的社会环境。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配置资源,完善促进和推动科技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运用法律手段、政策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和行政手段构建科技发展制度体系、制度运行机制和制度操作体系,创造支撑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文化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市场转型、社会转型进程。

(二)构建汕头市科技创新体系

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为主线,以中小企业群体为科技发展服务对象,以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动产业专业化分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培育能够支撑汕头繁荣富强的产业系统和大型企业集团为目标,架构汕头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园区和汕头大学为中心、科技专业镇为节点、三条经济带为支撑的,带动全市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力量的空间布局。

1.加快科技园区建设

加快汕头高新区、汕头软件园、金平民科园、龙湖民科园、金平农科园和国家光机电产业基地、国家轻工机械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园区体制,建立由法律法规以及证券、税收、会计、公司治理结构、破产、研发等规范组成的制度体系,完善科技园区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与汕头大学的科技合作,加强园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立足汕头、面向粤东地区的科技成果孵化与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商务商贸基地和高素质人才基地。促进各园区根据比较优势和产业定位,发展特色产业和技术,形成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突出的主导产业和高技术名牌产品。推动科技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发挥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2.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汕头转化中心的作用,加强与全国各地方院校的合作,加快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汕头转化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强与国外各著名科技协会、高校等科技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汕头产业发展调研工作,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把握科技成果需求方向;研究科技成果引进渠道,大力发展科技成果中介组织,实现科技中介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制度和机制,提高产学研合作攻关效率,保证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标准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进度,建立专利技术与技术标准相互促进机制,将技术标准工作融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全过程。

3.整合汕头科技研发资源、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服务

鼓励大中型企业将其企业的研发中心或精密加工中心从企业中剥离出来,成为行业的研发中心或加工中心,为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促进汕头企业加强和汕头大学的科技合作。汕头大学已经具备十分精良的科研仪器设备、形成较强的基础研究队伍;新建的多学科中心更是把技术开发、应用基础研究作为重点,初步形成了应用技术研发队伍;汕大在机械制造、生物技术、软件技术、食品制造等方面已具备和企业合作的技术优势。培育我市高等技校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促进其参与产业科技发展活动。汕头高级技术职业学院、林百欣科技中专等技术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要加强汕头技术院校科研条件和能力建设,促进技术院校参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实现技术院校的素质提升、增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要充分发挥市农科所、林科所、蔬菜所、禽畜所、水产研究所、果蔬所等科研单位的科技研发和创新作用,创新机制、稳定队伍、突出特色。整合汕头检验检疫部门、汕头市质量技术测试部门、汕头市环境监测部门等科研、检测单位的科研测试设备资源,建设网上测试平台,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整合汕头企业的科技研发装备资源,创新合作体制和机制,激活和发挥潜能,参加产业界科技创新活动。

4.建设以特色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根据汕头产业种类多、企业规模小、科技水平低的产业发展特点,必须选择具有一定产业规模或具备一定科技服务基础的产业,建设特色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特色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要做好产业调研、企业培训、科技成果中介等科技

服务工作。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产业,探索建设服务于中小企业开发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装备平台。

5.建设高效率的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体系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加快建设高效的法律、金融、信息、专利、人才培训、商业、会计、咨询等服务体系,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

(三)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十一五”期间,要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对汕头经济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路径选择上,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比较优势的产业,要重点加强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有产业规模优势而缺乏核心技术的产业,要走自主创新与引进、合作相结合的道路;对基础薄弱但前景好的产业,要加强跟踪和引进。积极实施科技兴贸计划,拓展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

1.先进制造业

集中力量发展包装印刷装备制造业、输配电设备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重视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日用化工装备制造业等汕头具有强烈市场需求的先进制造业。

2.新材料产业

积极发展汕头已具备一定优势的环境友好型高性能功能材料和二氧化锆等基础材料,积极发展特种玻璃、特种功能包装及装饰材料、特种功能高聚合物复合材料、轻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数码相纸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集中力量扩大产业规模。

3.能源产业

积极发展风力发电新能源产业和电动车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锂电池产业、生物能源产业,重视跟踪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重视发展节能技术。

4.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坚持适度超前发展,重点发展生物发酵产业、农业生物技术。重视引进国内外先进制药技术、重视原料药的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现代化中药产业。

5.软件产业

发展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医疗行业应用软件,产品设计与制造自动化、半自动化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及系统,基于信息和网络化的制造业管理软件模块和系统,突出智能化软件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

(四)支撑和引领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传统工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信息技术作为传统工业结构升级的强大推动力;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先进管理技术和科学生产组织模式改造现有工业,延长产业链,解决工业升级面临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实施火炬计划、重点攻关计划、新产品计划和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实现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大幅度提高传统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汕头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1.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各级政府要用宏观调控手段支持和推动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需求,建立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省级工程研发中心、市级工程研发中心和企业研发小组等不同层次的科技研发机构。

2.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

重点推广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等一批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通过推进虚拟制造、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方式,带动企业提高开发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形成企业、区域间动态有机的相互协作,促进汕头工业结构调整。

3.做强做大传统工业

汕头传统工业整体上处于赶超阶段,通过开展产业规划工作,明确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的发展方向;要依据不同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需求特点制定系统对策,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对于包装印刷装备、电控设备装备、印刷业、塑料材料业等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规模的产业,要从提高政府资源的有效供给入手,构建大企业、集团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形成大企业发展环境综合竞争力的区域比较优势,注重集成创新、突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对于玩具业、日用化工、电子元件制造等具有一定规模但技术处于低端的产业,要根据产业集群空间分布,构建发展环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有效的合作

与竞争机制;对于具有较高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但缺乏设计能力和品牌的文化用品、服装等产业,要加强和科研设计单位合作,强化品牌建设;对于音像传媒制品等市场通畅、技术装备先进、缺乏自有技术的产业,要强化技术吸收和再创新;对于食品产业等具有一定产业规模、技术不具优势、市场本地化的产业,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合作、全力开拓外部市场;对于造船、修船等具有市场前景、整体上处于萎缩的产业,要注重资源整合、强调合作、走出低谷;对于潮汕美食、潮汕小吃、潮汕文化等独有产业,要特别强调自主创新、强调相近产业的技术应用,运用现代技术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五)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城镇化进程

综合汕头人口数量、土地资源总量和功能配置、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等因素,发展城市成为区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十一五”期间的必然选择,要高度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工作,以社会稳定为大局,科学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1.提高农村社会化程度

实施农村乡镇信息化工程,加强现代社会文化宣传,提高广大农村的现代社会化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素质和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社会治安、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支持工作,推动农村社会化水平的提高,构筑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基础。

2.加大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力度、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支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工作,高度重视农业和工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1)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支撑引领全市农业发展。要围绕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加快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认真实施《汕头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部署和实施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工程、良种引进和培植工程、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工程、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工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工程、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普基地)示范工程、农业技术产业

化创新工程、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工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工程。通过各项工程的实施,带动全市农业实现新的发展。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保障农业健康发展。要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农田水利设施、农田保护生态林等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要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科技水平,增强对台风、洪水等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应急处理能力。大力加强科技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汕头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效益。大力推行特色农业园区的基地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构建由食品制造业到粮食、果蔬、禽畜原料贮藏、保鲜、加工环节,再到农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建立整个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实施产业链系统科技创新工程,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形成对农产品强大的消费力,实现农民增收目标。运用现代技术提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体系的素质,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加快花卉、名贵植物、中草药规模化进程。继续发展红树林等综合效益良好的产业。

3.开展农业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建立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库

重视农作物物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尤其要注重支持建设潮汕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库,对本地原有优良农产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逐步开发新品种,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优良农产品品种,加速各类农产品标准的制订和实施。

4.提高科学技术对农村工业的支撑能力、推动城镇化发展

在全市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发展布局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对农村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对村镇工业企业和家庭作坊技术需求的调研,及时为这些处于萌芽阶段的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其迅速成长。重视对散布于潮汕广大农村的小产品、小工艺的调查整理,有选择地进行工业化生产。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务工,支持务工农民回乡兴办工业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农村经济的工业构成和工业人口构成,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六)打造海洋农业产业链,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国土是汕头最具潜力的资源条件,是支撑汕头未来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高人口密度的汕头,发展海洋产业,实施陆域海洋经济一体化战略具有

特别重要的意义。

1.打造海洋农业产业链

(1)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十一五”期间,要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围绕促进构建海洋农业产业结构和体系、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推进海洋农业产业化进程,部署海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示范,推进海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初步建成具有汕头特色的海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海洋环境要素资源和生物资源调查,开展海洋植物、动物演替规律研究。

(2)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重点研究海洋动植物新品种引进与选育技术,研究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海洋农业中的应用,研究新型海洋动植物培苗技术、养殖技术和海产品贮藏加工技术,研究深海养殖技术和工艺,拓展海洋养殖空间。

(3)构建海洋农业产业链。构建由海洋食品制造、海产品生产、动植物品种选育完整的产业链。注意发展海洋产品深加工工业和龙头企业,重点提高海藻、青蟹、太平洋牡蛎、鲍鱼等具环境资源优势品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加快建立以海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关注海洋药业的发展,提高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

2.加大力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海洋工业的发展趋势,加大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构建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工业体系。高度关注汕头作为广东第五石化基地的进展,及时建设服务于其配套氯碱工程的盐业基地。引进以海藻为原料的食用、工业用胶生产技术,发展海藻胶工业。重视通过引进技术发展海洋药和保健品产业。

(七)支撑和引领现代化城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汕头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随着“三条经济带”的建设,将形成“东西扩延、南北对称、中心带动、区域协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城市空间的扩张和城市中心区功能的提升,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

1.加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科学规划,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要充分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开展辖区陆地和海洋国土资源功能区划,形成陆域-海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架构。高起点进行城市中心区规划,适度超前合理规划次中心区。要充分重视城市科技创新设施的空间布局和能力配套,全面提

高城市体系的综合服务功能。

2.提高城市建设科技水平

大力推广新产品、高新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在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以及道路、城市供水等城市设施建设中,大力推广环保、绿色、节能新产品,将现代高新技术内化于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之中,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城市是科技创新活动物质载体,在构建新的城市格局中,要充分考虑科技园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普场馆的规划布局;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科技创新活动的特殊需要,形成良好系统功能配置。

3.提高城市管理经营能力

开展数字化城市建设,开展城市基础资源数据的勘测、收集、集成、发掘、应用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综合能力。要运用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交通工程技术、监控技术、停车管理技术组织规划城市交通,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设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矩阵式城市管理网络、交通指挥中心,提高交叉路口、多路口联合指挥调度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路网通行能力。重视新技术在城市绿化、城市照明、城市节水、地下管网中的应用,重视雨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

4.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开展农村科技工作。加快“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专项”工程,加快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的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步伐,加快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

(八)支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1.提高防治环境污染科技水平

开展空气、水、噪声等环境质量要素的动态监测,开展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加强环境监测科技能力建设。开展海洋水质、土壤、河流基质的定点定期监测,建立环境要素数据库。运用先进技术治理城市和农村的空气、水环境、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通过发展和推广沼气技术,减轻农户生活和禽畜养殖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减轻农户用能负担;推广立体养殖等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19

治理练江、榕江等河流的水体污染;通过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区,减轻噪声、工业废气的污染危害;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采用先进的垃圾资源化技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促进循环经济健康有效发展,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系统总结南澳藻、贝、鱼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技术及经验,形成技术规范加以推广;总结金平农科园禽畜、鱼相结合的生态养殖经验,形成技术规范加以推广。

2.提高保护生态系统的科技水平

提高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陆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重视生态要素变化趋势研究,重视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等宏观和微观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的研究。重视红树林等生态效益好的生物物种的引进与利用。开展生态要素、生态系统的资源数据库建设。加强城市森林体系建设。

提高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重视海洋生态环境要素变化趋势研究,重视海陆交界区、入海口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的研究,重视研究深海、近海生物群落变化。开展海洋环境、海洋生物资源数据库建设。

(九)加强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信息技术的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医疗卫生、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社会事业水平;发挥科学技术在建设“和谐汕头、法治社会”中的作用。

1.提高社会事业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和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解决影响居民健康和疾病的重大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需求。

提高社会安全水平。实施科技兴警工程,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安全防控体系,重点建设智能监控和报警系统,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建成以区域整体为对象的综合安全体系,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保障体系。

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加强防风、防涝、防海潮、防雷电、防震和消防等主要灾害防御技术研究,建立城市自然灾害信息系统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高汕头运用高新技术监测、预测和抵御灾害的能力。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重点实施常见病控制工程、医疗卫生安全保障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发展工程、卫生信息建设工程等社会科技示

范工程,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科普工作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把自主创新作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汕头精神的核心内容加以铸造。加大科普投入、繁荣科普宣传和科普创作,全面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努力形成崇尚科学、弘扬创新精神的社会风气。

营造科普工作良好环境。深入贯彻《科普法》,制定汕头市市民科技素质基本标准,抓好干部科技培训。实施科普示范工程,推出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项目。拓展社会科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建立科普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支持科普事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科普投入体系。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汕头科技馆和各界科普园区、科普基地的作用,发挥汕头大学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办好市区高级科普画廊,加强科技教育队伍和科普创作队伍建设,加强科普协会建设,努力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普工作,健全市、区(县)、学校三级科普促进机构。

办好各类科普活动。重视科普创作,加强对优秀科普读物创作、出版的支持和宣传力度,加强引进国外优秀科普书籍;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科普栏目或制作科普专题,做好科普宣传。积极开展有影响、有特色、效果好的各类大中型科普活动,继续办好汕头科技活动月。利用世界人口日、环境日、卫生日、电信日、地球日、植树节等节庆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十)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科研工作

重大项目建设对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重点开展以下两类项目的前期科学研究:第一类是中央政府、省政府和汕头市着手规划的项目,第二类是能拓展汕头工业产业链的项目。

开展汕头大石化等大项目的前期科研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已将汕头列为全省规划建设的五大石化基地之一,开展大型石化项目的前期科研工作。第一是收集和整理基地拟选址的地质、地貌、局地各类环境要素数据资源;第二是研究以大型石化项目为基础构建汕头新兴产业系统;第三是研究构建与大型石化项目配套的三酸两碱等产业系统;第四是研究以大型石化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需求为市场的产业建设。

开展汕头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产业的产业链拓宽科研工作。如印刷包装业的原

材料产业、服装加工业的原料产业,食品产业的原料和添加剂产业、日用化工的原辅料产业,电控设备制造的元配件产业等。充分利用本地市场的需求,延长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四、规划布局

《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十一五”期间全市的发展作了比较详细的布局,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突出特色、遵循规律、需求拉动、政府推进、整合资源、优化组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按照“东西扩延、南北对称、中心带动、区域协调”的要求,以“一市两城三带四组团”和中心镇及技术创新专业镇的城市格局布局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

(一)强化中心城区北区的科技创新和科技综合服务功能

提高北区的科技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北区科技创新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文化环境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金融、商务会展、法律服务、科技研发和检测、科技咨询、科技中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基础建设,使北区成为全市乃至粤东地区科技服务功能最强的区域。

强化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载体作用。加速发展高新区、金平民营科技园、龙湖民营科技园、金平农业科技园和汕头软件园,使之成为我市科技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主要载体。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强化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产业聚集方向,建立高效能的产业组织体系,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做大做强园区特色经济。充分利用国家火炬计划汕头光机电产业基地、国家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火炬计划金平印刷包装特色产业基地的科技政策优势,发挥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经济产出、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的人才聚集功能。

北区的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产业,兼顾环保、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

要充分发挥汕头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促进汕头大学与科技园区基地、企业的合作,提升汕头大学在区域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核心地位。

(二)加快中心区南区临港工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围绕石油化工、能源和港口运输等临港工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加快信

息服务能力建设,加快石油化工、能源工程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支撑系统研究工作。做好临港工业区科技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

(三)加快“三条经济带”科技服务设施和能力建设

东部经济带(沿海滨路东延、跨新津河口延至莱芜岛,通过南澳大桥连通南澳主岛):围绕城市景观带建设目标加强绿化树种的科学选育工作;围绕城市中央商务区和物流商务中心建设目标,规划与之配套的科技与信息服务设施。

临港工业经济带(东起广澳港、沿深汕高速公路至潮南陇田):围绕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潮南工业经济带,高起点规划建设具有综合性的科技服务设施,兼顾临近镇对科技服务能力的需求。

绿色经济带(从南滨路西延包括榕江南岸和牛田洋湿地西侧区域):围绕生态经济廊道建设目标,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工作,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围绕生态旅游加强观光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和自主研发;围绕生物制药和环保产业构建科技服务设施。加强与汕头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四大城市组团的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澄海区、澄城镇的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以满足澄海区经济全面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要。重点构建玩具、工艺毛衫等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的服务平台。加强蔬菜、水果、花卉、狮头鹅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潮阳区棉城镇的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以满足潮阳区经济全面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潮南区峡山镇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以满足全区经济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要。重点构建精细化工、文具用品等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南澳县海洋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对特色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五)加强中心镇和技术创新专业镇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配合关埠、谷饶、和平、两英、陈店、陇田、莲下、东里、隆都等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实施《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专项计划》,推行城镇建设技术,重点是城镇规划与设计、生态与环保设施、新型建材等应用技术;推行城镇

管理技术,重点是信息技术在城镇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外来人口管理以及城市治安和交通管理等;推行社会公共服务技术,重点是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教育水平提升等技术。通过先进实用技术在城镇的集成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及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增强辐射力和集聚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我市中心镇的综合竞争力。

加快技术创新专业镇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以镇村为单位的产业聚集在我市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专业镇。为加速推动专业镇由产业聚集向产业生态系统转化,打造产业链,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要加速建设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平台,满足中心企业对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服务的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依法开展科技工作,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法治环境,构建良好的科技工作法制环境

全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广东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贯彻落实《汕头经济特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推动科技园区、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法规出台,建立以制度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二)全面贯彻执行科技政策

1、科技投入政策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同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相适应。

确保行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各级政府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支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社会公益研究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前沿技术研究。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政府科技计划和科研条件建设等资金。优化政府科技计划体系,明确支持方向,重点解决全市、行业和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创新投入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要引导和支持区域特色产业的骨干企业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建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2、税收激励政策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认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他符合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实行税收扶持政策。

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基金的捐赠,属于公益性捐赠,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3、金融支持政策

引导商业金融支持自主创新。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

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商业银行对国家和省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应根据国家投资政策以信借贷政策规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对有效益、有运货能力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钉根据信贷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对资信好自主创新产品出口企业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根据信贷、结算管理要求,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与科技中心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对创新活力强的予以重点支持。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促进各类征信机构发展,为商业银行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支持。

政府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

支持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支持保险公司发展企业财产保险、产品责任险、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断保险等险种,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险服务。

4、政府采购政策

建立财政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设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建设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加强预算控制,优先安排自主创新项目。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采购人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标明自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在预算审批过程中,在采购支出项目已确定的情况下,优先安排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预算。

(三)健全和完善科技计划系统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在科研开发基地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使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

完善科技计划组成结构。根据国家、省科技计划设置和汕头产业经济发展特点来设置科技计划组成结构,按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和社会发展三大领域和软课题、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项目的纵向结构设置科技计划。

完善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加强科技规划对科技计划的指导作用,按照规划方向选择重大项目,实现科技规划与年度计划的有机衔接,增强科技计划的系统性、26

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行科技项目立项、过程监督与后期评价的闭环管理模式;大力推行项目课题制,保证研究项目高质、高效完成;逐步实施重大项目招标制度,形成面向各类创新机构,以竞争力为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科技项目立项机制;完善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价制度。

(四)建设高效能的产学研合作机构

建立由汕头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广东教育厅共同建设的汕头市产学研合作机构。产学研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学校为技术依托、以产业化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市运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建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的资源,解决我市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资源比优势不足的问题,全面推动我市产业经济、企业经济、产品经济的提升。

(五)完善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

培养和造就良好的科技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措施。把发现、培养和稳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研机构、科技计划、科技项目评估的重要标准。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要大力宣传科技人员拼搏奉献精神,对在汕工作的科技人员,要一视同仁。在人才政策上要向科技产业界倾斜,鼓励优秀人才进入科技产业界。加强人才市场建设、优化人才队伍规划。发挥汕头大学和其它高等学校,特别是汕头的各类专业技术职业学院的作用,动员社会各类办学培训资源参与培养汕头产业急需的各类及各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博士后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京粤博士后汕头科技开发基地的孵化和桥梁作用,构建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的服务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的人才培训机构,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培训机制。

(六)切实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和制定技术标准工作

掌握区域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市科技部门会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战略分析,为知识产权的制造和市场开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积极推动制定技术标准工作。政府科技计划支持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引导

产学研联合研制技术标准,促进标准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机结合。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制定重要技术标准的指导协调,支持企业、社团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技术标准。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权益。

(七)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制度。完善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机制。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等宏观控调职能引导科技发展;加强软科学研究,提高政府决定的科学性;加快科技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电子政务,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创造条件;加强镇、村两级科技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加强政府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建立全面、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发布部门:汕头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年03月15日 实施日期:2008年03月15日(地方法规)

关于印发汕头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5-3-2 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汕府办[2005]25号 发布日期:2005-3-2 执行日期:2005-3-2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汕头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五年三月二日

汕头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为确保圆满完成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任务,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4‟117号)精神和省发展改革委的工作部署,在“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提出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编制原则

编制“十一五”规划,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1、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重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更加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把改善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放到重要位置。

2、坚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应符合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及重点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已颁布的有关区域规划为依据。“十一五”规划期从2006年至2010年,部分主要预期目标可展望到2020年。预期目标的设置既要充分体现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宏观管理指标,又要注重与社会发展、提高人的生活素质相关的指标。

3、坚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十一五”规划要充分体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实施结构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技术创新,增强产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能力;实施制度创新,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与流动;实施环境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高效低耗,少污染,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

4、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内外源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着力构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临港重化工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加速经济扩张增效;加快构筑“三条经济带”,推进“东西扩延,南北对称,中心带动,区域协调”的城市化进程。高度重视人口、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履行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和谐汕头。

二、编制任务、程序和时间安排

1、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由市发展计划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参加。具体程序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5年4月底前,综合“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和“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研究”成果,提出全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送审稿),报市政府审定。

第二阶段,2005年5~7月,根据市政府审定的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形成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讨论稿,印发各区县政府和市直单位讨论,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进行衔接。

第三阶段,2005年8~10月,综合市直部门和区县政府反馈意见,修改形成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征询意见稿。在市政府信息网等媒体上公开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同时组织进行专家咨询。

第四阶段,综合社会各界网上反馈意见和专家咨询意见,修改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的评审稿,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形成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送审稿,上报市政府审定后,于2006年初提请市人大审议批准。

2、市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分重点专项和一般专项两类。市重点专项规划由市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共同编制,各区县政府参与,报市政府审定(编制目录及牵头编制部门见附表一)。程序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到2005年4月底前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由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写提纲。

第二阶段,到2005年8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根据全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总体要求,编制形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与省、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衔接后,报送市发展计划局综合平衡。

第三阶段,2005年10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的咨询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展计划局会同市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一般专项规划由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编制目录及编制部门见附表二),于2005年8月完成规划草案,与有关部门衔接和论证后,于2005年10月报送市发展计划局备案。除已安排的专项规划外,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能需要,同步组织编报本部门(行业)的“十一五”专项规划。

3、区域规划

我市区域规划主要包括经济功能区、重点工业园区和“三条经济带”的相关规划。汕头高新区、保税区发展“十一五”规划分别由其管委会组织编制:“三条经济带”的相关规划和南区石化工业区规划分别由市规划局和市经贸局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共同编制,有关区县政府参与,报市政府审定。编制进度和程序参

照市重点专项规划的安排。

4、区县“十一五”规划纲要

各区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由区县政府组织实施。编制各区县“十一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应符合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已颁布的有关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与市重点专项规划相衔接,编制进度尽量与市同步。区县“十一五”规划纲要经区县政府审定并提请同级人大会议审议批准后,送市发展计划局备案。

三、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

各地、各部门在编制“十一五”规划工作中,必须在全面客观地评估本地区、本部门(行业)“十五”时期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与具体对策措施。重点抓好三方面:

1、按照国家“先编规划、后审项目”的新要求,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研究和论证,筛选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列入规划安排实施;

2、加强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间的衔接协调,做好上级有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争取获得国家和省的更大支持;

3、加强规范化的规划咨询、论证和评估,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规划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四、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

为保证“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开展,并增强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市政府成立汕头市“十一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十一五”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规划编制和衔接过程中有关问题,协调和加强市与省相关部门、周边城市的联系和交流,加强各重点专项规划与省的有关规划的衔接,重大问题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决策。

市“十一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附后)。各区县政府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把“十一五”规划工作做细做好。

编制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区域规划所需的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规划的编制经费在市各部门预算经费中统筹解决;各区县编制规划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附件1:市“十一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

附件2:汕头市“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及牵头编制部门

附件3:汕头市“十一五”一般专项规划编制目录及编制部门

附件1:

市“十一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罗仰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翁镇希(市政府副秘书长)

陈秀潮(市发展计划局局长)

成 员:廖小平(市发展计划局)

蔡怒潮(环保局)

林建新(市经贸局)

许君亮(市外经贸局)

黄廷琪(市农业局)

陈 榕(市海洋与渔业局)

陈伟松(市水利局)

郑映华(市交通局)

林耿明(市建设局)

朱家栋(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

张平(市科技局)

胡 冬(市教育局)

蔡典歆(市文化局)

卢建和(市人事局)

陈少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鄞腾杰(市统计局)

林毅荣(市财政局)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计划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廖小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区县政府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把“十一五”规划工作做细做好。

附件2:

汕头市“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目录及牵头编制部门

序号

牵头部门 汕头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

市环保局

汕头市土地利用“十一五”规划

市规划国土局 汕头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市经贸局

汕头市综合运输体系“十一五”规划

市交通局

汕头市水利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

市水利局

汕头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市科技局

汕头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

市教育局

汕头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市文化局

汕头市人才资源开发“十一五”规划

市人事局

汕头市社会就业“十一五”规划

市劳动保障局 汕头市城镇化“十一五”规划

市建设局

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市信息产业局 汕头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划局 汕头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业局 汕头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汕头市社会保障发展“十一五”规划

障局 汕头市防灾减灾“十一五”规划

附件3:

汕头市“十一五”一般专项规划目录及编制部门

序号

称汕头市专利工作“十一五”规划

权局 汕头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外经贸发展“十一五”规划

局 汕头市口岸发展“十一五”规划

局 汕头市工业产业“十一五”规划

划局 汕头市“十一五”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汕头市“十一五”粮油工业发展规划汕头市商贸流通业“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工业技术创新“十一五”规划汕头市工业质量工作“十一五”规划汕头市环保产业“十一五”规划

市发展计

市经贸局

市海洋渔市发展计划局

市劳动保

市水利局 编制部门

市知识产

市旅游局

市外经贸

市外经贸

市发展计

市粮食局 市粮食局

市经贸局

市经贸局

市经贸局

市经贸局 汕头市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

市信息产业局 汕头市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

市信息产业局 汕头市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

市卫生局

汕头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市农业局

汕头市扶贫开发“十一五”规划

市农业局

汕头市林业“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汕头市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十一五”规划

障局 汕头市文物保护“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公安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汕头市消防工作“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渔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渔业局 汕头市农业标准化“十一五”规划汕头市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汕头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

督局 汕头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林业局

市人事局

市人事局

市劳动保 市文化局

市地震局

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

市海洋与 市质监局

市质监局

市安全监市档案局

第二篇:257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推荐)

双流县卫生局文件

双卫发[2007]257号

双流县卫生局 转发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的通知

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遵照执行。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由网络传送)

主题词:卫生 十一五△ 规划 抄 送:市卫生局 双流县卫生局 2007年12月11日印 双府文准字149号 共印20份

双流县人民政府文件

双府发„2007‟101号

双流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府各部门:

《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七年十二月三日

双流县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为加快推进全县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根据《双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一)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十五”期末,我县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40个,医疗机构床位0.25万张,卫生工作人员0.37万人,县属医疗卫生单位万元以上设备0.127万台,总资产5.67亿元,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全县医疗机构年接诊243.88万人次,出院人数7.08万人,实施各类手术1.16万人次,全年出院病人治愈率53.71%,好转率95.66%,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8.18%,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二)卫生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组建了县疾控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所,在全省率先建立各镇公共卫生所,三级防保网络进一步巩固。镇卫生院上划管理全面完成,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农民参合率达96.3%,充分体现了合作医疗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四)医院建设发展不断巩固。2003年,县一医院、二医院、中医院分别创建为国家“二甲”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并连年保持“优”级标准。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建 县疾控中心,全面开展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增强。县级医院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镇卫生院药品统一配送,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

(五)传染病防治扎实有效。加强对非典、人禽流感、Ⅱ号病、人猪链球菌病、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近几年传染病发病率均控制在300/10万以内。

(六)卫生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认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打击违规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全县医疗市场不断得到净化,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得到保障。

(七)中医工作卓见成效。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实施农村中医药人员学历教育和中医临床技术培训项目,开展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八)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升。2006年,我县人口死亡率为5.87‰,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44岁,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2.5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2.03%,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95‰和13.51‰,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60%以上,主要指标与“十五”初期比较,进步明显。

二、“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卫生统领卫生改革和发展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县委“35223”发展思路,全面 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卫生综合改革,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制,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工作,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建立健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使群众享有质量优良、费用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实现西部卫生强县的宏伟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1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建立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民看病就医问题。

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主要发展指标: 到2010年,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5.8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

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32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1.85人,千人口床位数达3.8张;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法定报告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70/10万以下;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

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85%以上,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控制在7/10万以内;

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三、“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主要任务

(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2007年全面完成公立卫生院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县第二人民医院医技楼工程。启动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2、2008年完成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启动县一医院急救综合大楼工程。启动县卫生执法所迁建工程。3、2009年启动并完成万安精神卫生院住院部新建工程、县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工程。4、2010年启动并完成公兴镇卫生院扩建、大林镇卫生院扩建工程、黄水镇卫生院迁建工程、三星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县中医医院扩建工程。

(二)公共卫生工作

1、卫生应急 ①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重点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医疗急救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②建立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和组织严密的急救网络,根据急救半径和双流县实际科学布点,完善紧急救援中心功能。

③建立健全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提高应急指挥协调能力,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有力、协调良好、控制有效。

④制定和完善各种预案,做好预案的培训、演练,建立卫生应急处置专用资金制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疾病预防控制

①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重点增强疾病预防系统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

②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霍乱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和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强化疫情预测预警和报告制度,落实干预和防控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④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行为干预。

3、卫生执法监督

①县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在所辖区域内统一执行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科学配置人员、经费、装备,实现“一个窗口”对外。

②加强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

③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建立片区执法机构,完善基层卫生执法监督管理网络,实现卫生监督管理重心下移。

④加强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等为重点的卫生监督管理,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4、妇幼保健

①建立“产科质量管理中心”、“妇幼保健信息管理中心”、“妇幼保健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健全信息检测系统,加强妇幼保健和产科执业机构的监测和监管;巩固和发展妇幼保健网络,培养和造就一支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技术全面的妇幼保健队伍。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全县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和监测网络体系。

②压缩产科执业机构,全县产科执业资格控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卫生院,严格控制产科技术人员的准入,提高产科质量,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③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做好三级预防,推动铁和叶酸等食品强化工作,做好产前诊断、孕期保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5、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县健康教育所功能,使之成为健康教育的技术核心;巩固发展健康教育阵地,每个村(社区)卫生站以上医疗机构建有一个健康教育固定橱窗或专栏,提高社区(村)医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技能;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增强市民的疫病防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倡导健康有益的行为方式。

(三)农村卫生工作

结合我县城市规划实际,按照《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要求,科学编制《双流县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调整布局,合理布点,预留发展用地。从严控制医疗机构总量,提高服务质量,适度壮大现有机构的规模。完成需调整布局的医疗机构迁建工程。

建立以县一医院、县二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为载体的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标识、统一设备配置“五统一”标准,配齐建制镇公立卫生院必备设施、设备,做好医疗垃圾及废水处理设施等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工作,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农村 就医格局。

加强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县级医院与镇公立卫生院结对帮扶,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等方式对受援医疗机构进行扶持。

积极开展帮困助残活动。大力实施援助行动、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行动,在医药卫生系统营造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加大惠民门诊工作的力度,让广大贫困患者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四)城市卫生工作

1、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向既有农村医院特点又有城市医院实力的方向迈进,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需要,做大做强医院,确立向“三乙”医院目标奋斗。县一医院、二医院要大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增强疑难病症的诊治水平和危重病症的救治能力,在县120医疗急救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分别承担东升片区和华阳片区的医疗救治工作任务。县中医医院作为二甲专科医院,要扬长补短,在现址适度扩展规模,满足更多人的医疗需求。

2、加快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调整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设置,每个街道办事处或5—8万居民由政府设立一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凡镇在场镇人口达到5万人或撤镇建街道时,其镇卫生院应整体转型或改扩建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建中,根据需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列入规划建设。2007年完成华阳街道和西航港街道由镇卫生院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2008年完成中和中心卫生院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2009年,启动东升、华阳和西航港街道各新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每个街道完成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中心标准。

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完成东升、华阳、西航港和中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和标准化建设,并纳入社区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情况,对农民集中安置小区的村卫生站参照社区卫生站的标准改造,并开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

到2010年,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覆盖全县城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3、加快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对全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各专业全科转岗培训率达90%,全科医师培训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配合劳动保障、民政、残联等部门,做好城市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和残疾人康复保健工作,当好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守门人”。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数字化信息系统。推动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建成1—2个中医药服务示范中心和特色名医堂。

4、抓好对口支援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完善社 区卫生服务功能,实现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六位一体”服务,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五)中医工作

2010年完成国家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重点巩固、发展农村中医药工作三级服务网络。健全体系,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和本地中药材的资源优势,依托县中医医院,着力培养一批名医,建设一批名院、名科,基本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需求。

按照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设施配置标准完成镇卫生院中医科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中医药专科专病特色,充分发挥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隆镇卫生院在同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医药服务样板作用,在五年内再打造2-3所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完善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基本设施。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每个村卫生站至少配备一名中医或是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向群众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

完善中医药人才引进和培养标准体系。到2010年,力争全县中医药人员中本科生比例达20%,专科生达30%,中专生达50%。逐步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中医药人员,大力改善我县中医药人员的学历结构状况。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专业覆盖面和专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覆盖面均达到95%以上。为市级名 中医药专家和名老中医配备继承人,总结继承其学术经验和技术,编辑出版中医药期刊,让我县中医药的优势及专家学者的学术经验得以传承。

(六)爱国卫生工作

以创建为载体,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以卫生防病为核心,动员组织全社会、各部门深入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完善爱国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力争县城2008年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黄龙溪镇2007年创建为省级卫生镇,2010年前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华阳街道2008年创建为省级卫生镇,2010年前启动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力争创建3—5家市级卫生镇,10个省级卫生村,10个市级卫生村,60个县级卫生村(社区)。

围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农村沼气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县所有场镇及新农村示范村、管网能达到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使用清洁安全的自来水,散居农户家家建卫生井,并按照《双流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农民新房屋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100%;用三年(2007年—2009年)时间,争创全省沼气化示范县,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和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置工程;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的模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工程。

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治理“四害”孳生环境,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七)科研教育与信息化建设工作

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规定学历的达标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科研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科研项目,提高科研学术水平。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

充分拓展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功能,实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和城市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一网多用,建成集卫生管理、药品管理、卫生服务、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公文输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通畅的城乡一体化信息传输体系,加强卫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城乡医疗机构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卫生信息服务,为社会和大众提供全方位的卫生信息服务。

四、“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主要保障政策和对策措施

(一)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目标,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把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要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工作机制。

(二)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 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增加卫生投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财政投入政策及时落实到位。逐年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

全力推进医疗卫生单位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农村镇公立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积极稳妥推进财政综合预算管理。通过在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方案后在政府举办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全面推行。

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多渠道筹措卫生事业建设资金的新机制,形成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申办的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办医格局。

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的政府资产有效运作机制,通过资产运作盘活存量,盘活卫生存量资源的资金要全部用于发展卫生事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三)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强化责任主体,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根据医疗机构布点规划,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增加效益、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采取调整、共建、合作、合并、委托管理及企业医院社会化等方式,调整医疗机构的网点布局,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从人口导出区或医疗资源过密区向人口导 入区或医疗资源缺乏区适量迁移;鼓励多元投资或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到医疗资源缺乏地区办医;鼓励举办精神、护理、康复等领域的医疗机构。

(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完善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架构。发挥政府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引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良性发展。

依法加强对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严格收费管理,实行住院、门诊费用“一日清单”制度,遏制不规范收费行为;推广成本核算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药品、高值耗材、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鼓励将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五)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名人战略,名人兴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制定我县名人培养计划、名人选拔标准,名人宣传策略。发展特色业务和专科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实施“名医生、名护士、名院长、名医院”战略,做到医院有品牌,科室有特色,个人有专长。

坚持“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 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充分发挥县卫生职教中心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多渠道培养卫生人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计划地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中高级医技人才,优化卫生人才结构,带动我县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为专业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格执行卫生部“八不准”、省卫生厅“五不准”等廉洁行医的规定,建立健全合理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继续搞好卫生系统“四优”评选活动,对医德高尚、医技水平高、模范遵守医德规范的医技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教育管理、投诉监督、考核与评价、奖惩等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医德医风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医疗机构药品、设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实施阳光采购、阳光配送。

(各镇、街道,县府各部门由计算机网络传送)

抄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双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12月3日印发 双府文准字001号

(共印30份)

第三篇: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武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抢抓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武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是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的第一个总体规划,也是我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上升期背景下编制的规划,是中国—东盟经济园区落户武鸣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南宁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及中共武鸣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本纲要。

第一篇 形势与任务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五”期间,我县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动力,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克服各种困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稳步发展。

1、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初步预测,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54.67亿元,比2000年增长43.57%,年均增长7.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83亿元,比2000年增长32.07%,年均增长6.41%;第二产业增加值16.25亿元,比2000年增长49.12%,年均增长9.41%;第三产业增加值13.59亿元,比2000年增长65.73%,年均增长7.55%。人均GDP达到1037美元,在全市6县中首先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3.35亿元,比2000年增长52.27%,年均增长8.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2.29亿元,比“九五”期增长82.29%,年均增长25.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比2000年增长57.65%,年均增长9.5%。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预计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49.6:28.74:21.66调整为2005年的45.41:29.72:24.8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4.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9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3.21个百分点。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畜牧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畜牧水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32.89%提高到2005年的42%。工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规模工业产值由2000年的7.2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亿元,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25.54%提高到2005年的49.6%;工业集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伊岭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2005年,已有圣康药业等46家企业落户,完成工业产值1.85亿元。商贸、交通等传统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信息、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2005年,邮电业务总量1.4亿元,比2000年增长225%,年均增长26.6%;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42%,移动电话普及率25%,分别是2000年7.27倍和13.5倍,互联网用户达到2.3万户,比上年增长26.9%。

3、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全面推进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集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建设。新建了香山河公园、狮子山公园、县城文化中心广场、兴武大道、红岭大道、东鸣路、江滨路,拓宽了宁武叉路口、府城叉路口、太平叉路口等三个县城出城路段,完成了兴武大道、灵源路、2 东鸣路等街道的美化亮化工程,交通大厦、供水大厦、供电大厦、国土大厦、教师新村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县城道路面积由2000年的138.5万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的148.5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7.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8.9平方公里,锣圩、马头、太平等集镇得到进一步拓宽和改善。县城供排水设施较大改善,日供水能力由2000年的7万立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7.7万立方米,排水管道总长达20公里。

4、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以县城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建设了都南高速公路(武鸣段)、武鸣至里建一级公路,完成了罗波至宾阳思陇三级路及府城至仙湖、平良至板新、东江至邓吉等17条乡级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全县通车公路里程达1741公里。供电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投入3亿多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雷村220千伏变电站等供电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投入资金13425万元,建成项目1020处(项),完成水库除险加固38座、防洪工程3处、渠道防渗416公里、小型治旱工程617处,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10家国有工商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2家基本完成改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成立了行政审批办证大厅,审批程序逐步规范化、科学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设立了国库支付中心、政府采购办,政府报帐及采购制度日趋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及附加的农业特产税。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绩,“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0亿元,分别是“九五”期的1.37倍和13倍。

6、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410元,年平均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22元,年均增长8.03%。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的预期目标以内。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共投入扶贫资金1307万元,3 解决8.6万人交通难问题,建设人畜饮水工程160多处,解决12.12万人饮水难问题,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4%,比2000年提高22个百分点。

7、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进步工作成效显著,实施科技示范项目75项,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98%,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7%。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五年共投入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全县初中毕业升学率达64%。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修建了县城文化中心广场、316个乡村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场所,举办了“三月三”歌圩、九月新创民歌大赛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武鸣歌台演出活动,创建了131个文明村镇、8个文明社区、406个文明单位。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修建和改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更昌医院门诊楼及16个乡镇卫生院的病房;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3.38%。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的预期目标以内。进一步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及社区民主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建立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做好调处和信访工作,全县社会稳定。

二、“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形势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县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综合各种因素来看,这一阶段是我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从宏观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宏观环境总体趋好,全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经济园落户武鸣;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首府南宁市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等为武鸣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新的发展机遇。从我县来看,中央、自治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有力地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将为武鸣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区域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行政区划调整,武鸣作为毗邻首府南 4 宁市最近的县份,将进一步增强南宁市对我县的经济辐射,为武鸣承接南宁市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拓宽了发展空间;特别是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符合武鸣发展的新路子、新办法,提出了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坚持把扩大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投资环境逐步优化,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我县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实力和潜力。

未来一段时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县作为后发展地区,经济基础较差,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小;工业项目规模小,工业化水平较低;财源发展不足,财政收支困难;城镇化水平提高不快,仍处于较低水平;利用外资规模小,对外开放没有重大突破;“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不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平衡。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将增加我县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难度。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就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进富裕武鸣、文化武鸣、生态武鸣、平安武鸣建设,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把武鸣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具有壮族人文特色的南宁市副中心城市。

二、战略目标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全县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文明跃上新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

经济总量及结构。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GDP达到1870美元,比2000年翻1.37番;财政收入达到6.8亿元(其中县本级4.8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0亿元(其中县本级100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亿元,年均增长1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32:39:29。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28万人,城镇化率40%以上。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形成以国道、省道、县道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农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建立完善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供电质量不断改善。建立安全有效的供水保障体系,水利骨干渠道硬化100公里以上,输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森林覆盖率44%,城市绿化覆盖率42.5%,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95%。生态文明村达到50%以上,生态家园户达5万户以上。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一五”累计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00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万元,年均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年均增长6.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各项社会事业更加进步。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与经济得到有效结合,“十一五”期间,申报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 6 20%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98%以上,农作物新品种良种覆盖率98%以上。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99.9%,初中毕业升学率80%以上,实现高中进县城,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80/10万人以内,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镇人口达到90%以上,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85%以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二篇 建设富裕武鸣

第三章 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树立工业是城市经济脊梁的思想,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加大工业投入,调整工业结构,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调整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加快伊岭工业集中区和集镇工业小区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着力培植农产品加工、医药制造、建材等优势特色工业,培育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化学工业及配套工业,大力培植支柱企业。到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预期达到9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9亿元以上。

一、调整优化工业发展布局

按照产业体系配套、产业集群、个性发展的要求,未来武鸣工业布局分为伊岭工业集中区、华侨投资区和集镇工业小区三大工业组团。伊岭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8000亩,其中城南工业区规划面积3000亩,主要布局发展制药、农产品加工、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业等;城西工业区(含大皇后工业区)规划面积5000亩,与华侨投资区连成一片,主要布局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燃料酒精、金属材料加工等。伊岭工业集中区主要布局发展一类工业,控制发展二类工业,禁止布置三类工 7 业。

积极推进集镇工业小区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集镇(农场)建立工业小区,重点支持锣圩镇工业小区和东风农场工业小区等建设,鼓励发展一类工业,选择性发展二类工业,禁止布置三类工业。

二、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

围绕壮大工业集中区经济,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加强工业集中区投资环境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优惠政策,加快工业集中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便捷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创新集中区经营理念,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积极推行市场运作方式,吸收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滚动发展”的园区开发经营格局。切实抓好园区项目研究论证、筛选、储备、策划、包装等各项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项目及企业落户工业集中区,壮大产业规模与效益,使之成为环境优美、体制先进、设施齐备、服务高效的新型工业园区。到2010年工业集中区工业产值预期达到63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0%。

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立足农产品、矿产等优势资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大力培植制糖、淀粉、水泥、超细碳酸钙等特色工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1、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县蔗糖、木薯、粮油、果蔬和畜禽产品等丰富资源,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期达到25亿元以上。

制糖工业。在抓好“第一车间”生产,稳定甘蔗种植面积基础上,积极发展高产高糖新品种,确保原料蔗的供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把目前甘蔗日榨能力从9000吨提高到14000吨,年榨甘蔗总量达到180万吨以上,做强制糖产业。“十一五”期末,制糖工业产值预期达到8亿元以上。

淀粉工业。大力推广高产高粉新品种及套种技术,确保淀粉工业得到优质充足的原料供应。走原料基地化、生产集约化、产品系列化、产业集团化的发展路子,鼓励、引导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若干个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培育年产5万吨淀粉、总资产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集团3—5个;全县年产普通淀粉达到25万吨以上,变性淀粉10万吨以上;淀粉工业产值预期达到10亿元以上。

畜禽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县畜禽产品丰富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区内外大型企业,培育发展畜禽加工业,按照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要求整合畜禽业,形成饲料生产、种禽繁殖、屠宰、加工、内外销售、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提高养殖、加工的集约程度,增强产品竞争力。到“十一五”期末,畜禽加工产值预期达到5亿元以上。

果蔬加工业。依托我县果蔬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水果加工企业,发展果汁、果酱、果脯、果酒和罐头等系列产品。培育扶持蔬菜配送龙头企业和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蔬菜清洗、分级、包装、冷藏等大型配送加工中心,大力发展具有出口潜力的蔬菜罐头、速冻菜、脱水菜、蔬菜汁(粉)、蔬菜脆片以及膨化蔬菜和保健蔬菜。2010年,果蔬加工业产值预期达到1亿元以上。

粮油加工业。依托我县优质香米、油料资源优势,培育发展优质香米、油料加工业,积极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建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到“十一五”期末,粮油加工业产值预期达到1亿元以上。

2、医药制造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以中医药制造为主,生物制药、畜禽药物等共同发展的路子。以城南工业区为依托,建设制药工业园,支持德固赛、圣康、健丰、桃源、桂中等制药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制药产业集群,并尽快将其培植成新兴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制药业产值预期达到10亿元以上。

3、建材工业。把建材工业作为优势产业来培育和发展,采用干法旋窑工艺改造现有水泥企业,力争建设年产120万吨干法旋窑水泥项目;依托周边大型水泥企业,发 9 展水泥粉磨站、水泥制品;抓好石灰石建材产品的深度开发,力争建设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积极开发页岩砖、煤渣砖、水泥砖及其它轻质新型建筑材料,淘汰传统的粘土砖墙体材料。到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预期达到10亿元以上。

四、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化学工业。把发展精细化工作为武鸣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抓好蔗渣、糖蜜、木薯等综合利用,推进制糖、淀粉向生物化工领域延伸,力争建设年产30万吨燃料酒精项目;鼓励淀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造纸专用淀粉、纺织专用淀粉、饲料专用淀粉、食品专用淀粉、建材专用淀粉等系列精细化工新产品、新材料;引导化肥生产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开发尿素等新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丰富的澎润土资源,发展活性漂土等化工产品。到2010年,化学工业产值预期达到15亿元以上。

配套工业。抓住广西目前发展重化工业、铝材工业等大型工业的机遇,依托毗邻首府南宁市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大工业基地的带动和辐射,发展铝材及机械等配套型工业,发展与现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有关联的电子信息业。

五、大力培植支柱企业

落实国家、自治区扶持骨干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现有企业通过扩大增量、延伸产业、吸纳股份等多种途径,加速扩张,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企业。高度重视规模企业发展,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集中力量加以扶持,建设骨干企业梯队。力争到2010年,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50家以上,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家以上,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以上。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 10 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力争到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3亿元,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年均增长6.3%。

(一)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产业优势为依托,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围绕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形成粮食、糖料蔗、木薯、蔬菜、水果、速生丰产林、中药材、香料、花卉苗木、畜牧水产等十大农产品基地。

粮食产业基地。在城厢、太平、双桥、锣圩、府城、陆斡、两江等粮食主产区,巩固25万亩优质谷生产基地,优质谷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比重达到90%以上;在陆斡、府城、两江等建立5万亩连片优质香米生产基地;在城厢、双桥、太平、宁武等建立5万亩甜玉米生产基地;在两江、马头等建立3万亩优质红薯生产基地。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

糖料蔗产业基地。建立35万亩高产高糖糖蔗生产基地,在府城、仙湖、陆斡、宁武、锣圩、城厢等建立30个万吨原料蔗村,100户以上1000吨专业户。甘蔗良种覆盖率100%,全县甘蔗总产量稳定在180万吨以上。

木薯产业基地。在太平、宁武、锣圩、城厢等建设5个万亩高产高粉木薯示范区,全县木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鲜薯总产量90万吨以上。

蔬菜产业基地。在城厢、太平、双桥、陆斡等建立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在城厢、双桥、宁武、锣圩、陆斡等建立8万亩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在太平建立万亩西红柿生产基地。

水果产业基地。在城厢、双桥、府城、仙湖建立5万亩标准化龙眼生产基地,在 11 宁武、两江、陆斡建立2万亩优质菠萝生产基地,在宁武、锣圩、灵马、府城建立5万亩优质柑橙生产基地。

速生丰产林基地。在灵马、仙湖、府城、两江、罗波、马头等巩固现有速生丰产林基地。

中药材产业基地。在锣圩、府城、罗波等建立5万亩中草药材生产基地。香料产业基地。在两江、马头、太平建立3万亩八角、玉桂生产基地。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在城厢、双桥建立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畜牧水产产业基地。建立100头养猪大户1000户以上,1万羽养禽大户1000户以上,建设2000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立皇后标准化罗非鱼养殖基地,到2010年,全县肉猪出栏量达到130万头以上,家禽出栏2000万羽以上,水产品产量达到3.6万吨以上,力争到2010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以上。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狠抓农业产业化建设,以市场、加工、运销、储藏为重点,以特色和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带起一个产业(基地),连接一个农户(即龙头+基地+农户),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工农一体化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重点抓好粮食、甘蔗、木薯、果蔬、畜牧、水产、中药材等10个农业优势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率由目前的29%提高到40%以上。

(三)、推进农业科技化和标准化生产

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发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组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的覆盖率。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场,加快品种选育、改良和引进,全县农产品优良品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完善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使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其中机耕作业面积达到80%以上,水稻机械 12 收割面积50%以上。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管理,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品牌建设,推进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和动物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抓好免疫工作,加强产地检疫,强化动物产品检验;建立完善重大动物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疫情监控。

(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协会

鼓励、引导农技推广、购销合作、技术研发等部门和龙头企业、农村经济能人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制定和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协会管理制度,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协会健康有序发展。力争到2010年,发展注册会员100人以上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建立甘蔗、瓜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行业协会5个以上。

(五)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鼓励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发挥就业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协调作用,广泛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加强与广东等省的劳务输出合作,开拓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积极做好劳动力的市内、县内转移,为县内企业做好组织输送劳动力工作,促进劳动力合理规范有序的流动。加强外出务工农民的服务和管理,切实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作用,开展多层次的劳动技能、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以需求为导向,发展“订单劳务”,“十一五”期间,每年开展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0000人次以上。抓好返乡人员创业基地建设,营造有利环境,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子女就学、计划生育、生活服务、治安保障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便利条件。

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镇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努力提升村镇公路等级,力争到2010年实现镇镇通三级路、村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5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 13 道路硬化。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扩容建设,加快农田水利渠道防渗硬化建设,提高输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着力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中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

统筹推进村镇建设。强化村镇规划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重点镇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鼓励支持城厢镇国家级重点镇和双桥、锣圩自治区级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高重点镇辐射能力;继续推进以沼气、人畜分居、改水改厕、道路硬化、文化体育设施、环境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引导农民拆旧建新,改造民房,力争到2010年生态文明村占全县村屯50%以上,生态家园户5万户以上。

建立和完善村镇社区服务体系。调整教育、商贸网点,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供电、电视、电信等配套设施。到2010年,农村供电覆盖率达到100%,通讯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入户率100%,镇镇建有文化中心,村村都有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宣传栏、一个广播室、一个篮球场和一个卫生所。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农户间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加强对承包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反对伪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依 14 法妥善处置群体性案件;大力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村屯活动,倡导文明乡风。

第五章 围绕壮大旅游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以构建南宁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旅游业、商贸业、房地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旅游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培育发展信息服务业。“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一、发展壮大旅游业

抓住南宁市建设环大明山旅游圈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特色旅游精品,使旅游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旅游业主要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

坚持总体规划、分级实施、多元投资的原则,制定科学可行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成规模、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项目。以县城为中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建设壮族文化博物馆、大型主题游乐公园,加快推进灵水欢乐世界、凤凰城项目建设,构建武鸣旅游中心区。以伊岭岩、花花大世界及大明山为两翼,加大伊岭岩景区的二次深度开发力度,加快花花大世界园林示范园区二期工程建设步伐,使之成为集绿化苗木、养殖、餐饮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景区;加强完善大明山旅游专线道路及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环大明山热带雨林观光休闲游览区。

加强旅游形象策划,创新旅游推介促销方式,积极策划、举办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活动,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对外宣传,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兴办旅游项目。

二、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

改造和提升传统商贸业,发展连锁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等为主体的新型商贸业,着力抓好一批专业市场的改造扩建,完善商贸服务网点。积极推进超市连锁经营店进乡镇,统筹规划建设、改造扩建陆斡商品牛、府城龙眼、锣圩红橙等一批农产品 15 专业批发市场,完善乡镇流通网络。

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以食糖、淀粉、烟叶、农副产品装卸、中转、配送、加工贸易等为主要内容的物流业,抓好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管理,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将运输业、商家、货主、中介等联系在一起,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物流专业服务。

三、稳步推进房地产业

充分利用南宁市中心城市房地产业已经成熟、发展空间明显趋小、许多房地产商正在寻求新的突破口的机遇,以及城厢镇被定为全国重点镇在城镇建设方面拥有的政策优势,围绕构建南宁市副中心城市目标,稳步发展房地产业。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控土地供应,培育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扶持帮助投资商和业主,按照建设现代化、人本化、功能化人居城市的要求,发展多层次、多风格、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的居住小区,提高住宅品位,建设一批具有现代综合功能的标志性房地产精品。重点建设万隆国际广场、鑫源二期、怡景园二期、城东商业街二期、凤凰城、定罗湖渡假区以及标营新区等项目,“十一五”期间新建商品房150万平方米。

四、积极培育信息服务业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宽带接入网和IT骨干网扩容工程,加速建设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干线传输网,基本实现村村通光缆,村村通电话。加快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县、镇、村(部分)互联互通;积极推广电子办公自动化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办事效率;搭建农业、人口、招商引资等数据库,促进各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光缆二期工程建设,促进县城和双桥、锣圩、府城、陆斡等中心集镇有线电视数字化。“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服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第六章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充分利用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强交通、能源、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一、构筑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

以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完善县域内交通网络布局、缩短时空距离、增强交通运输能力为着力点,重点进行出境公路、通镇公路和通村公路的建设和改造。主要建设县城绕城公路、府城至雷江、武鸣至上林、武鸣至平果、武鸣(锣圩)至隆安(那桐)、武鸣至宾阳、武鸣(灵马)至马山(周鹿)二级公路;分阶段改造乡村道路,把镇南至从广、太平至天马、锣圩至伏王、腾翔至甘圩等69条共500公里乡村道路改建为水泥路或柏油路,争取农村道路硬化率达到65%以上。

二、建立完善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和县城电网改造,不断改善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扩大电网覆盖面,增容扩建雷村220KV、武鸣110KV、伏林110KV等变电站;新建平陆220KV、标营新区110KV、杨丁110KV等变电站。充分利用本县水资源,加快建设六马水电站、剑江水电站、青龙电站、龙腾三级水电站和三窑电站等一批水电站,缓解我县用电的压力。继续发展农村沼气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等再生能源。

三、建立安全有效的供水保障体系

抓好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快农田水利渠道防渗硬化建设,提高农田水利渠道输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加快重点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仙湖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元霄水库扩建;对仙湖水库、那打水库等灌区进行节水灌溉配套改造,完成灌区干渠硬化100公里以上,改善灌溉面积7.5万亩,实现区域内有效灌溉面积90%以上。

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逐步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提高饮用水安全,重 17 点建设锣圩高二村等一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十一五”期末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继续实施水源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完成全县大中型水库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城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建立完善水源监测和水污染预测预报系统,保证饮用水安全。县城饮用水源和乡镇集中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第七章 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城镇化建设

按照“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城镇体系发展要求,突出重点,加大县城建设力度;轴线拓展,择优支持发展沿公路干线的集镇建设,努力把武鸣建设成为首府南宁市的副中心城市。到2010年,全县城镇人口28万人,城镇化率40%以上。

一、优化城镇体系布局

重点培育一个副中心城市(县城)、五个区域中心集镇(双桥、锣圩、府城、陆斡、两江)和7个建制镇(宁武、太平、罗波、马头、仙湖、甘圩、灵马),到2010年,形成由一个副中心城市、五个中心集镇、7个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层次、结构分明的城镇体系。

副中心城市。突出重点,加大县城建设力度。向南推进,加快标营新区规划建设,联接双桥镇;向西拓展,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现代物流业,联接华侨投资区;向东延伸,实施“城中村”改造,以环城路、香山大道、兴武大道延长线为骨架,构建科教文体区和生活区。形成以香山河、武鸣河为主线的倒“Y”型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到2010年,县城人口16万人,县城面积18平方公里。

区域中心集镇。综合考虑经济、地缘、生态、资源、历史、文化等因素,科学规划各镇的空间结构、功能和规模等,重点建设锣圩、府城、陆斡、双桥、两江等五个区域中心集镇。

二、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干道。以快速干道、高等级公路联接南宁市、东盟经济园区及各乡镇。“十一 18 五”期间,建设县城绕城公路、兴武大道延长线、太平路拓宽、标营新区行政中心周边路网。

供水供电工程。实施县城电网改造,新建标营新区110KV、城西35KV等变电站;完善供水输配水管网,建设配套的主干管网和加压站,开发县城第二饮水源。

美化亮化工程。重点对县城“三纵三横”街道(三纵:香山大道、东鸣路、农坛路;三横:红岭大道、兴武大道、灵源路)的美化、亮化;对南门市场及周边、解放街和大同村进行改造与整治;加强公园、绿地带等绿地的建设和自然风景的保护,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重点将香山河、武鸣河、北部水渠以及淀罗水库、灵水、红岭水库等水系和遍布在城区周围的自然山体和公园结合起来,形成“青山环绕,绿水相通”的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型的园林城市格局。

三、协调推进区域集镇建设

充分利用双桥、锣圩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镇的政策优势,加快空间布局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镇建设管理体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逐步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吸纳农村人口能力。其他区域中心集镇和一般集镇,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本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创新城市管理

强化经营城市理念。盘活城市有形和无形资产,建立多元化城市开发建设机制。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建立和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城市综合整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和调整规划,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控。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

第三篇 建设文化武鸣

第八章 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推进 19 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

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托儿所、幼儿园,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困助学制度,全面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建立和完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整合义务教育资源,完成民族中学与城厢镇一中合并及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剥离,提高办学质量。到“十一五”期末,全县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0%;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9%以上;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

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围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统筹规划发展优质高中,多形式扩大优质高中资源,做大做强武鸣高中、武鸣中学,扩大办学规模,增强辐射能力;整合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加快武鸣第三高中建设;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源举办民办高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80%,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三、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推进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教育,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推动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至2010年,全县职高生达到1000人以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覆盖面达农业从业人数的85%以上。

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入体制,加大教育投入。“十一五”期间,建设教育信息网和武鸣教育网站,全县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安装中国卫星宽带网接收设备,建成覆盖全县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城镇中小学与农村完全小学以上“校校通”。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和饮水工程建设;完成武鸣高中教学楼 20 二期工程和城厢镇二中扩建工程,新建武鸣中学科技楼和武鸣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县职业高中科技楼、就业实习基地等项目。

第九章 加快科技与人才发展

深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全县的人才、科技意识与科技素质,不断增强科技与人才对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撑力度。

一、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实施科普工程,建立全县科普宣传、科普教育和科普服务有机结合的科普工作网络体系,为科技开发与创新打下群众基础;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发展民营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科技服务设施(包括产品检测体系、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科技培训中心等建设)以及科技推广能力建设(重点为科技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的建设)为重点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工(农)贸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科技投入激励机制以及科技发展风险投资机制、担保机制、信贷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资金保障体系,推动企业与社会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

二、提高科技对产业支撑的促进作用

大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全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培植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木薯深加工、桔杆生物饲料、纳米碳酸钙等高新技术项目建设,实施高产优质木薯、优质水产品和优质瘦肉型猪等生产基地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三、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

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与合理使用,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逐步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提高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面向区内外加快优秀人才的引进,重点引进教育、旅游管理、生态保护、制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高科技、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强化人才服务和管理,加强制糖、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的人才引进、集聚与培养。建立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农村技能人才开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十章 积极发展文化和体育事业

深入挖掘壮民族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完善文化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深入抓好武鸣“三月三”歌圩大型节庆活动和九月新创民歌大赛,积极开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活动,打造具有壮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抓好明秀园、起凤山等文物保护点的保护和抢救工作。整合文化资源,推进少年文艺蒲公英计划、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工程,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社会化、产业化及市场化。抓好广播电视数字化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到2010年,完成县图书馆、文化中心等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二、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继续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开展以体育健身娱乐、竞技比 22 赛为主体的体育活动,“十一五”期间,争取举办第五届全县运动会。建设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十一五”期末,完成县体育馆建设,实现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80%的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三、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形势政策教育,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营造一个文明、守德、诚信的社会环境;运用报刊、图书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文化馆(站)等媒体和阵地,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加强文明创建活动,把区域性精神文明连片创建和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推向深入。搞好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等地下出版物。加强网吧、电子游戏厅、录相厅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第十一章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一、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以确保基本卫生服务为前提,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重点提升县城、锣圩、陆斡、双桥、府城医疗机构的服务辐射能力,巩固和提高区域性中心医院的中心服务地位,基本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疾 23 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医疗急救中心和康复中心。建立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的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乡镇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大功能。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加强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和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到2010年,全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4.18人/千人以上,全县医疗床位达3.6张/千人以上,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镇人口90%以上,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80/10万人以下,孕产妇死亡率58/10万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二、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重抓好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大楼、县中医院门诊楼、县妇幼保健院病房楼扩建和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业务用房等一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全县防治水平。

第四篇 建设生态武鸣

第十二章 科学开发利用资源,构建节约型社会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大力倡导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

一、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利用

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以工业节能为重点,突出抓好化工、制糖、建材等行业企业节能,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大力推广使用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等技术,抓好工商企业和用电大户节电工作。实施城市节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24 加强公共建筑设施、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收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农业节水,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广旱作节水农业。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损失浪费,延长产品使用效率,加强木材节约代用,节约包装材料,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提倡绿色消费,鼓励使用能耗标识、节能节水认证和环境标志等绿色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以淀粉行业、制糖行业为重点,建成一批集淀粉废水资源化治理、木薯渣饲料加工、生态养殖、生态种植有机结合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进一步做好甘蔗加工的综合利用,积极探索蔗糖的深加工。重点建设木薯综合开发工程、糖蜜酒精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科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根据县城总体规划要求,适当调整县城周边基本农田布局,确保经济发展需求。通过盘活存量土地,以土地入股、参股、租赁等途径增加建设用地。加强后备土地整理与储备,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制定和实施建设用地使用标准,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水平。“十一五”期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1900公顷。

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确保农业生产需求。到2010年,全县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4项,实施总面积9100公顷,新增耕地1850公顷。

第十三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目标,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整治“三废”污染,25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强化森林生态功能,加强对大明山、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积极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抓好武鸣河流域源头,各大中型水库周边区域水源林保护;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采取有力措施,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以及250坡度以上山坡实行封山育林或退耕还林;严格按森林分类区划的要求,推进森林分类经营;鼓励商品林区开展多种经营,建成多树种速生丰产林用材基地。加强矿区生态治理,重点推进钨矿、锰矿、石材等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至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4%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

二、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实现企业达标排放。继续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行清洁与环保生产,严格控制各排污单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建立重点行业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积极推进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期间,重点抓好制糖、酒精及淀粉等废液的治理,实现废液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制糖、酒精、淀粉等废液的污染问题。

加强城市污染综合治理。抓好县城排污管网的布局规划,加快县城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规划期内,完成日处理4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率60%以上。加快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确保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加强大气和污染物治理,继续实施污染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有效控制粉尘污染、有毒有害工艺废气污染。强化固体废弃物处置,加快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积极推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分类处置利用,加快县城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工程建设,建成一座300吨/日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场;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置,实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建设城市噪声控制工程,加强县城建筑噪声、娱乐服务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为城镇居民创造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

到2010年确保县城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城饮用水源和乡镇集中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5%;工业“三废”实现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处理率大于9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于7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于65%;县城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85%;交通道路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50%;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污水排放达标率80%;县城建城区烟尘控制覆盖面积100%。

三、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逐步优化人口结构,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十一五”期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广泛、深入地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对农村“二女户”实行奖励扶助。加大对产前性别鉴定等非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着力保障生育妇女的身心健康,努力使出 26 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水平。构建农村基层计生服务网络,提高计划生育整体水平。

第五篇 建设平安武鸣

第十四章 扩大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就业结构,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努力促进就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各类社会群体利益。

一、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

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岗位开发,扩大就业再就业渠道;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服务网络,拓展就业服务功能;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帮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积极引导择业观念,指导和鼓励弹性就业、自谋就业、自立创业;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两个确保”、落实“三条保障线”,进一步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率,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社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积极探索多种保障形式,推进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高度关注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水平。到2010 27 年,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85%以上,工伤及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规划期内建设社会福利院老人公寓。

三、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制定贯彻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规章的办法和措施,提高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水平;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打造和谐的用工和就业环境。

第十五章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的执法能力。

二、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民事行政司法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政府财政保障的法律援助机构,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全社会公民法律素质。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三、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开展宗教、民族和侨务工作,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赋 28 予的各项权利和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健全政府民主管理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程序,拓宽社情民意反馈渠道,积极推行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健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质询和民主评议等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

第十六章 加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等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和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构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

进一步完善防洪设施。加强县城防洪设施建设,重点建设裕华小区片区、渡头桥片区等防洪设施,到2010年,县城防洪设施达到30年以上一遇的标准。建立武鸣河水情预警预报系统和仙湖等各大中型水库的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完善防洪通讯网络。完善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和乡镇气象站、雨量点;完善专业气象防灾减灾的服务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构建地质灾害预防减灾体系,实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建设项目要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完善地质灾害勘查监测、指挥救援机制。

二、推进消防和人防网络设施建设

按照平战结合和人防要求,完善以指挥通信工程为核心,防空地下室为主体、防消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各类消防设施,完善消防报警、通信、调度、指挥等有线和无线通信设施,提高消防安全能力。

三、强化安全监管工作。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监控和管理,开展企业全员安全管理活动,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十一五”期间全县各类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强化对食 29 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第六篇 规划实施措施保障

第十七章 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深化各项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各项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和机制;推进政府行政的公开化、程序化和法治化,建立完善政府决策咨询制度和听证制度;将负责决策机构与负责执行机构相对分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效率。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培育壮大承贷主体、开发主体和合作主体,盘活政府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整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各种财政性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防范财政风险。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运用财政贴息、项目补贴等手段,支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强支柱财源,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

二、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建立完善招商引资的体制和机制,实行领导责任制,形成部门协调合作、企业担当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运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精明强干的招商引资人才队伍。精心策划招商引资的重点,实施特色招商、优势招商、重点区域招商、专业招商、集约招商等,采取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个人或部门招商、媒体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招商引资方式有机结合,并实行招商引资的落实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便捷高效的项目工作机制,简化办理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30 大力宣传武鸣的投资环境,强化服务客商理念,营造“亲商、安商、富商、便商”的投资环境。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搞活城乡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紧迫感,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并落到实处。清理和清除各种歧视与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完善资产评估制度,降低费用,简化手续。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用和社会事业领域,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拓展加工制造业、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的产业领域。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贴息、担保、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第十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

一、制订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导向、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工业发展及各项事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适时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适时向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产业倾斜,增加产业振兴专项扶持资金,对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给予重点支持。

二、加强重大规划项目建设

据测算,实现“十一五”经济主要目标,“十一五”需累计投资170亿元左右,靠目前的投融资渠道无法解决,必须抓紧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发挥市场 31 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切实保障重大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坚持“政府统筹、规划指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借助外力、突出重点、协商推进”的原则,做好项目规划,筛选和储备一批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的选择、滚动、责任和激励机制,形成“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

三、强化规划地位

总体规划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通过后,即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调整的纲领性文件,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重大经济活动必须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和布局来开展,切实保障总体规划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调控作用。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制定计划,使专项规划和计划切实成为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重大项目安排进行分解,落实到主要行业和重点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中,促进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建立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互动实施机制,促进全县各行业的协调发展。

五、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

规划中提出的政策性内容,相关责任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落实,对规划的延伸和细化目标,相关责任部门要强化措施,坚决予以实施完成。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机制,由县委、人大、政府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分和中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建立规划评估修改机制

建立规范化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根据环境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情况及时适度修订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第四篇: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规划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沙坪坝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夯实基础、增强后劲、加速发展的时期,是基础建设和功能完善并重的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扎实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稳固、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指导和推动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和《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规划》。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效

“十五”时期,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再就业工程顺利推进,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十五”期间,顺利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累计帮助和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 1 — 再就业4.3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6%。社会保障工作机构达到街、镇(园区)全覆盖,基本形成就业和社会保障区、街(镇、园区)、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建成区级就业服务大厅,构筑“1+X”就业大市场,与全市所有区县实现网络联通,创办“天天职介超市”,为广大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业培训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就业训练、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了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推行力度,为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平稳过渡,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达到11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达8.4万人,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1.8亿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达8万余人;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参保职工13.5万人,较好地发挥了其“社会减震器”作用,确保了失业职工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实施,参保人数达19.1万人,初步建立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以大额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工伤保险发展良好,1100家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达10.5万人;生育保险顺利启动和实施,参保人数达到5.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参保单位154家,参保人数3000人;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业务,2742农村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积累保险

— 2 — 基金800多万元,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的模式和实现途径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取得实效。全面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协调劳动关系机制逐步向基层延伸,在街、镇(园区)和部分企业工会聘任38名兼职监察员和11名法律监督员,构建新的执法网络。清理整顿了劳动力市场秩序,大力开展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执法检查,主动检查企业1600多户,受理举报投诉2000多件,为劳动者追回工资报酬2100多万元。实施了建筑企业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有效地维护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深入了开展劳动保障法制宣传,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指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臵富余人员,切实做好国有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职工安臵工作,妥善处理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十五”期间,累计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4000多件,结案率保持在98%以上,工伤性质认定2300多件,劳动能力鉴定6100多人次,劳动合同鉴证4万余份。逐步推行企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形成了企业与职工自主协调劳动关系机制。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一区两高地”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完善我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有利条件

— 3 — 一是从中央到市、区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为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证。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前提下,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各级将更加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其社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为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十五”时期,我区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企业改革得到深化,经济增速大幅提升,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区坚持把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把科教文卫资源优势转化为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东中西部良性互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这就为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造更为有利的经济基础。

三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为“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打下基础。“十五”期间,市、区相继出台了包括税费减免、财政投入、信贷支持、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的积极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在解决国有企业下岗

— 4 — 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这就为“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条件。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仍然较大,矛盾较突出,工作任务依然繁重。一个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十五”期间,我区常住人口从“九五”末期的66.44万人增加到2005年底的85.53万人,净增19.0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82万人。加之外来劳动力进入,劳动人口增幅较大。相反,随着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增长,就业弹性值相应下降,就业岗位增长赶不上劳动人口增长。据预测,“十一五”我区每年提供就业岗位约1.1万个,而需要解决就业达2.5万人,岗位需求缺口达1.4万个。与此同时,下岗失业人员结构较过去几年发生了变化,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文化偏低,劳动者的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工作难度大。二个是在国有企业“并轨”,大规模下岗分流告一段落的同时,国有、集体企业关闭破产、改制重组、主辅分离的任务繁重,2005年末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结存1.6万人,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十分突出。三个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加大,在推进重庆大学城建设过程中,有大批“农转非”人员需要

— 5 — 转移就业。“十五”末,全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达15万人,“十一五”时期,这种劳动力流动规模将呈扩大趋势,预计每年将以1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加之,高校多、部队多,由此带来的就业压力也相当大。

二是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特别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压力在迅速增大。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破产、关闭、解体企业进一步增多,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下降,基金征缴困难,企业欠费问题严重(据统计,我区历年累计欠缴达2.04亿元),结构调整导致的提前退休人员的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障资金需求增大,确保发放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退休人员比例高,给基金支付造成压力,当期收支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已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平稳运行带来了影响。失业保险基金出现当期收不抵支(2004、2005年缺口分别为910万元和352万元),解决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偏弱的问题将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生育保险启动实施不久,工伤保险扩面推进难度大。“大学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显现,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迫在眉睫。

三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任重道远。“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结构仍然处于较大变动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用工主体将日趋多元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在“十一五”时期,一

— 6 — 些深层次矛盾将逐步显现,其遗留的劳动关系问题突出。非国有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较为普遍,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且变得日益复杂,仲裁诉讼比例增大,自1998年以来,我区劳动争议案件年均增幅达40%以上。非公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违反劳动者意愿安排超时加班,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无故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让职工超强度劳动以及劳动卫生环境差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依然存在。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继续贯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就业服务,努力扩大就业,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体系,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努力朝着“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分配格局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迈进,为我区经济社会

— 7 — 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城镇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万人,力争达到6万人。其中,“农转非”人员1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全区充分就业社区达到90%,基本解决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2、职业培训

——就业再就业培训2万人(其中再就业培训1.2万人,创业培训5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1000人;持证上岗人数达到职工总数的80%,就业准入工种持证上岗率力争达到100%。

——技能人才总数达到9万人(其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增加到1.8万人左右,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0%);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2万人。

3、社会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1万人、23万人、14万人、13万人和10万人以上。

4、劳动关系

——城镇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1、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

— 8 — 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臵,关注新生劳动力、“4050”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抓好再就业重点企业、再就业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等项工作。同时,适应新的形势,适当扩大政策扶持对象的范围,加大政策扶持“低保”人员就业的步伐,逐步建立起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2、协调推进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改善,努力扩大就业容量

加大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都市工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继续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中,通过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臵富余人员,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协调推进,增强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的作用。

3、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实施城乡统筹就业

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新变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将东部(天星桥)原来城乡分割的共计2200平方米劳动力市场从组织和形式上统一整合,调整市场布局,完善市场功能。在西部(陈家桥)再建一个区域性劳动力市场,集中为大学城征地拆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逐步形成区级劳动力市场与

— 9 — 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和街、镇(园区)社保平台信息共享,城乡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按照就业工作重心下移,管理服务进社区、到乡镇的思路,重点强化街镇(园区)和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库,统一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残疾人和困难群体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认真施行企业用工备案和空岗申报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招用本地和外来城乡劳动者及空岗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及时提供信息引导。

4、加快培育市场就业机制,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建立劳动者平等就业机制,打破城乡劳动者的身份界限,在签订劳动合同和工资分配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面向城乡劳动者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等基本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工和职业中介等行为。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行为的监管,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规范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

5、建立就业援助机制,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把建立和完善城市低保和就业的联动机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继续推行ABCDE分类指导就业模式,提供个性

— 10 — 化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引导、鼓励和帮助更多有就业能力的低保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制定特殊的扶持措施,实行推荐就业承诺服务,努力缓解困难地区、困难家庭、困难人员就业难题。积极推动三峡库区劳动力转移和移民就业,开展劳务对接,共同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问题。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到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加大对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扶持,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6、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创业促进就业

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把促进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全社会营造创业文化,培养创业精神,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建立创业指导中心,培养、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促进更多的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把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结合起来,引导劳动者通过创办小企业实现自我就业,并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

7、加强失业调控

建立劳动力供求模式和失业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失业统计制度,建立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实行动态分析监测,实现应用失业预测预警系统调控失业人群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缩短失业周期,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合理分散失业压力,防止失业过于集中,把失业登记率控制4%以内。统筹

— 11 — 规划、分步实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改制改组,把握破产关闭工作力度,鼓励企业破产重组吸纳失业人员,做好改制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职工身份转变工作。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规模性裁员,加强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裁员的指导。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臵富余人员,避免大量推向社会。

(二)加快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

1、建立培训网络

从全区技工学校、职业学校、成教中心、农广校、农机培训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中招标认定一批优质培训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区职业培训骨干网点。力争在2009年底,在陈家桥建立综合性培训基地,并积极引导井口特色工业基地、西永科技产业基地、覃家岗摩托车工业基地、青凤机械工业基地、回龙坝纺织工业基地按照市场化要求,建立各具特色的实训基地。在有条件的街、镇设立培训网点,加大投入,配臵教学设施设备,形成以技工学校、职业学校、成教中心劳动就业实训基地为主体,区、镇(街道)城乡一体的培训网络。

2、建立开放式职业培训体系

逐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联动机制,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倡导和鼓励企业与培训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培训制度,创新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工作模式。建立由“企业

— 12 — 下单、劳动者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式培训机制,遵循“市场需求、企业需要、农民需要”的原则,购买认定一批家政服务、餐饮、建筑、制造等培训专业,对参加培训合格的农村劳动力给予培训补贴,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3、实施分类培训

充分发挥区域内培训网点的作用,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差的劳动力,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及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年轻的农村劳动力重点开展以机械加工业、电子电器专业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能力;对本区农村应届高中毕(结)业生,鼓励引导进入技工学校或职业学校接受以素质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对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组织开展以扩大就业为目的创业培训。组建创业培训专家志愿团,把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结合起来,引导劳动者通过创办小企业实现自我就业,并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积极为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提供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帮助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开展“订单型” 培训、“储备型”培训、“输出型”培训。

4、发展职业教育

充分利用科教文化名区的优势,鼓励区域内大专院校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

— 13 — 争能力;按照协调发展、提高层次、优化结构、促进就业的要求,动员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投入职业教育,支持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重点培养数控、模具、电子、通信、交通、石化、装备制造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于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和职工,资金来源多元化、缴费基数程序统一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以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保险、服务行业以及一些新兴行业作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重点,强化基金征收力度,做大基金收入总量,缴费人员参缴比达到90%以上,基金征收率达到95%以上,逐步缩小基金支出缺口。继续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和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逐步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到2010年初步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效分解老龄化的风险和压力。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探索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及编制外人员养老保险办法。

适应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要求,积极探索解决进城务

— 14 — 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可随参保人员转移、适应性和可推广性强的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扶持和激励失地农民参保,逐步形成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对拟被征地和已被征地的农民按照“土地换社保,退费进社保,政府给补贴”的工作思路,按不同年龄段实行分类保障办法,使他们长远生计有保障。积极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让农民工既能参加得了,又能享受得到。

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让更多的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享受到医疗保障。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医疗保险服务行为的监督,促使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规范化。按照“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思路,探索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重点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强化征收手段和宣传力度,增强参保单位和职工缴费意识,稳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加大工伤保险扩面力度,推进采石、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全员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工伤认定制度和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建立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调整工伤待遇水平的机制,扩展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的促进作用,建立起预防优先的工作机制。

— 15 — 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探索生育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同步推进、统一管理的运行模式。探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办法,使生育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所有职工。

2、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机制

强化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规范征收流程,各项保险费实现统一依法规范征收。建立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通过适当调整筹资标准和资金渠道对困难国有企业给予帮助,进一步妥善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来源。

3、强化基金监管,构建完善监管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强化社会保险监督职能,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维护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加强社会保障监督人员队伍建设,规范监督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提高监督执法水平。努力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信息化水平,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的制度化。加大对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核查力度,堵塞基金流失漏洞。进一步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切实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2006年建立和完善全区社会保险稽核和经办业务监督工作体系;2007年—2008年建立劳动、地税、工商等多部门联动的稽核检查机制,加强稽核工作手段,形成对基金支出环节的监督检查业务规范;2009年—2010年制定并推行社保费申报缴纳诚信制度,使稽核工作

— 16 — 全面实现日常化、法制化、科学化。

4、全面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到2010年,力争全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100%,社区管理率达到95%。指导各街镇(园区)、社区不断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大力发展老年社会服务。同时按照产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探索老年服务体系,满足退休人员社会养老需求。

(四)努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1、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在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基础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推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不断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继续改进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特别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国有重组改制企业、服务及加工企业、建筑领域等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指导,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基础台帐,逐步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规范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的劳动关系,加强对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职工安臵方案的事前指导、事中监督和事后督查。认真贯彻《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进一步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指导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和签订集体合同,逐步将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进

— 17 — 一步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三方协调机制的职能和创新运做模式,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依法在企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推进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全面提高仲裁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2、继续改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保持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

加强和完善政府对社会各类企业工资分配的规范、指导和监督,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缓解行业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切实发挥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信息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引导作用,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对企业确定不同岗位、职工工资水平的指导作用,使劳动力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适应。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平等协商制度,使工资平等协商逐步成为多数企业决定工资分配的主要方式,保障劳动者参与企业工资分配决策的应有权利,扭转和抑制部分企业人为压低职工工资水平的现象。加强对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督管理,改进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抑制部分垄断行业、企业工资水平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执行《最低工资规定》等工资分配法规规章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并逐步提高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推进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的建立,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收入权益。

3、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面贯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日常主动监察和举报投诉专查,逐步扩大监察覆盖面。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开展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打击非法使用童工、清理用人单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等专项执法检查,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在促进就业再就业,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劳动监察网络。与建委、交委、总工会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劳资纠纷区内联动应急机制,实行案件先导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制度、劳动监察分类监控制度、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将现有在建筑行业实行的工资保证金制度向摩配、纺织等重点存在欠薪问题的行业延伸,在企业申请工商营业执照时,按企业注册资金的相应比例提取工资保证金,解决老的拖欠,防止新的拖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福。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到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臵,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有关方面,形成合力,抓出成效。有关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入手点,切实抓好区委、区政府决策的贯彻落实,并立

— 19 — 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并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对用人单位守法诚信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对用工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基础信息和信用进行记录登记,实行动态评价、分级管理,督促用工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行业自律。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配合完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实现我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与市级主管部门联网。通过网络系统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建立规范的业务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全面促进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基金监管、公共服务和宏观决策的信息化应用,提高我区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整体管理水平,并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

健全街镇(园区)、村(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扶助困难群体再就业、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

(五)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着眼于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定和施行工作领域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通过业务素质考核等措施,逐步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专业化。

(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建立和完善与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技能劳动者培养的资金投入,积极扶持技工学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采取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从财政用于就业的经费和征缴的失业保险基金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落实专项经费,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实行补贴或奖励。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重点落实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以及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补助资金。“十一五”期间,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重在2005年基础上(28.5%)逐年有所提高。

第五篇: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摘要)

一、发展现状

(一)第三产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十五”时期,我市第三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0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0亿元,年均增长12.5%,2005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达到36.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2005年达到32%。

(二)第三产业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51.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66.08万人,年均增长5.0%,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也由25.5%提高到31%。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5年全市第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占全社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的比重达到了46.4%。

(三)第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利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得到逐步改造和提升。新兴业态不断拓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和营销方式迅速发展,房地产、物流、旅游、信息、通信、中介服务等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已成为全市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第三产业“三化”稳步推进,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我市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快,产业观念明显增强,其中商贸流通、餐饮、公路运输、维修服务等市场准入门槛低的行业,基本形成了民营、国有、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竞争新格局。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也存在不足。一是总量不大。二是比重偏低。三是结构不够合理。四是竞争力较弱。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业的改革,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不断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推进第三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扩张总量。“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0年达到3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

增加就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扩大,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持续提高。“十一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6%左右,到2010年达到9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35%,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

优化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新兴服务业和服务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力争到2010年新兴服务业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

提高效益。鼓励和支持发展大型第三产业企业、塑造知名第三产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服务业效益。力争到2010年全市形成大型第三产业企业10家,创造5个全国知名服务品牌。

三、主要任务

(一)以工业化为契机,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大力拓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不断扩大信息用户。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宽带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立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建立和完善数字安全认证体系和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加快建成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优化和完善电信主干网络、宽带接入网络、移动通讯网络,加强网络维护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大力推广光盘存储的应用与普及、数据库与联机数据库服务的专业化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多媒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数据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加强产业融合,创新业务品种,扩大市场需求。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到201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0%左右,初步建成立足长株潭,面向全省、辐射周边省份的中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完善提高基础设施平台和公用信息平台,建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节点体系,形成以市域物流为基础、区域物流为重点、国际物流为方向的综合物流体系。重点抓好清水塘(铁路北站)工业物流园、醴陵陶瓷烟花物流园、高新区物流园三大物流园区和长株潭国际物流中心、芦淞服饰物流中心、国储物流中心、醴陵陶瓷烟花物流中心、江南粮油物流中心五大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3.着力提升金融保险业。健全金融业组织体系,培育发展证券和保险市场,提高金融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十一五”时期,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加快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强化内控管理,改善资产质量,提高金融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我市。积极鼓励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加快推进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步伐,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的信贷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形成金融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时期,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0年达到720亿元;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500亿元。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能力。培育壮大证券市场。扩大保险市场,推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各类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和公估机构。加快发展新业务领域。

4.积极培育中介服务业。加强行业管理,建立中介服务诚信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拓展服务范围,努力提高公正执业水平。到2010年,在我市初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通行规则,功能完备,公正执业,管理规范,高度自律的中介服务体系。

(二)以城市化为依托,全面提升消费性服务业

1.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重点,以实现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战略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建立起能满足社会需求升级要求、体现城市现代化功能和发展水平的商贸流通体系。

加快商贸布局流通布局调整。全市商贸流通业按照“中央商业中心、区域性商业中心、专业特色商业街、住宅区和小城镇商业网点”四个层次进行总体布局和推进。

加强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功能。充分发挥“芦淞”品牌效应,按照“两改一提”整体规划的要求,加快芦淞市场群内外设施改造和经营组织改制步伐,加快建设服装展示交易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同时,抓好重点商品批零市场的改造和建设。

2.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0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

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打造“一中心(株洲市)、一环(城郊休闲旅游环)、一带(湘东旅游黄金带)”的旅游总体格局。一是抓紧炎帝陵文化旅游区建设。二是加快湘东休闲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三是积极开发近郊休闲度假游憩项目。重点建设株洲县空灵岸佛事区、空洲岛运动区和水上观光带、大京风景区以及市郊仙庾岭休闲度假区、九郎山风景区、天元区白莲温泉度假中心、太高乡村俱乐部等旅游休闲度假设施项目。四是完善城市商务、购物及工业旅游设施。重点建设株洲体育中心、高尔夫运动休闲场、农家乐休闲基地、东湖水上公园等项目。同时,积极开发电力机车、硬质合金等工业旅游项目和芦淞服饰市场购物旅游项目。五是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做好我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3.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资助、社会兴办相结合的原则,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推进社区服务业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创办养老、托幼、文化、健身、医疗、家政、维修、配送、餐饮、物业管理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建设,加快从福利型向经营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文体康乐服务,精神伦理服务,生理医疗服务,心理辅导服务,职业介绍,物业管理、婚庆服务,法律服务,安老敬老服务,扶幼、扶残服务,维修服务,日常用品、饮食供应服务等。

4.推进房地产服务业发展。根据城市人口聚居、发展状况及城市规划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推进房地产业的有序发展。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培育和完善二级市场,大力推行物业管理,提升房地产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竣工商品住房700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3平方米。

(三)以产业化为方向,着力改革社会公共服务业

1.加快发展文化服务业。“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5%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初步建成文化产品特色化、设施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新兴产业。

加快新兴文化产业经营步伐,建设一批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加快炎帝文化中心(株洲大剧院)、株洲广电中心、少儿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湖湘文化广场(市场)及图书音像制品交易市场(书城)搬迁扩建等项目的建设,盘活存量文化资产,加快天桥、人民、红旗及红旗影剧院的改制改造步伐;合理开发利用广播电视铁塔、炎帝广场资源,抓紧实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整体平移项目,增强文化、广电事业的发展后劲。巩固和发展乡镇文化设施,鼓励文化产业向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2.全面提升健康服务业。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创新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加快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引导不同形式的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建立一个专业齐全、技术先进、分布合理、规模适度,由市、县、乡(镇)、村组成的四级医疗卫生体系。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加快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医疗卫生合作机制。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居住环境质量。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市体育中心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积极推动公共健身场所、场馆建设,引导和规范健身场所经营,把公益性体育设施纳入小区建设规划。创新健身娱乐、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积极拓展老年服务,实施“银发工程”,发展养老、护理、保健、休闲等相关服务。加快市红十字会老年公寓建设和社会福利院的扩建改造。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保障公民享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改革教育体制,鼓励社会办学,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提高教育供给,使教育发展与未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同等城市先进行列。

做强做优职业教育。注重产、学结合,以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组建有优势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大力开展企业技术工人培训,建好“现代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年均完成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8万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5万人。

支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加快建设湖南工业大学,促使其尽快发展成为本科在校生达3万人的综合性全日制高等学校。

(四)以市场化为目标,继续优先发展基础性行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要按照实现市场化的目标优先予以发展,并适当超前。

四、政策措施

(一)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促进多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继续清理第三产业市场准入方面的政策规定,取消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

(二)努力壮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大力推动第三产业跨行业、跨区域整合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积极培育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品牌,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国有第三产业企业改组改造,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形式,逐步实现国有大型第三产业企业股权多元化。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国有第三产业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

(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管理、技术及服务品种。

(五)引导服务消费,努力扩大城乡市场需求。制定鼓励服务消费的政策,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引导城乡居民增加对信息、保险、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服务产品的消费。加强农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六)多渠道增加投入,增强第三产业发展能力。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七)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在高级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上形成规模。特别是大力培育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证券、保险、中介服务、服务贸易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八)加强宏观协调指导,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第三产业放在重要地位,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完善法规、明确重点、落实政策、搞好协调,促进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下载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制......

    泸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泸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7 “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将我市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范文合集

    “十一五”时期(~——2010年,下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了构建和谐XX,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下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了构建和谐XX,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为了加快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绿色、小康、和谐安康,按照国家、陕西省关于“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绿色安康规划纲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

    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大全

    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保证三大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下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了构建和谐XX,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xx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