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京剧说课稿
大班综合活动:闪光的国粹---京剧说课稿 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京剧脸谱、京剧唱腔、京剧表演五彩纷呈,精彩奇特,是具有民族性、夸张性的艺术。让幼儿接触一点京剧,欣赏京剧的经典片段,制作京剧脸谱,过一把京剧表演的瘾,可以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感受中国京剧艺术特殊的美,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再加上我班本学期的环境布置走中国风路线,富有民间特色的窗花、纸雕、京剧脸谱随处可见,为进一步丰富幼儿对传统民族瑰宝的认识,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基本环节具体展开:
一:说说京剧。
1、看京剧录像。
2、向幼儿简单介绍京剧:京剧是我国的一种戏曲,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叫国粹。唱京剧的人要在脸上涂上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京剧脸谱。因为京剧好听好看,不仅中国人喜欢,很多外国人也很喜欢。
3、介绍京剧脸谱的名称、性格和特点。
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二:唱唱京剧。
1、幼儿观看录像后回答,唱京剧的人脸上涂上各种漂亮的花纹,他们说话、动作、走路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放京剧录像带,让幼儿感受京剧曲调的优美,并跟着哼唱。
3、幼儿戴上脸谱,自由地表演。
三:画画脸谱。
1、观察京剧脸谱的颜色和花纹,区分红脸、白脸和黑脸。
2、幼儿画京剧脸谱。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亮。
3、幼儿戴上自制面具玩游戏《黑脸敲锣》。
玩法:黑脸一个,红脸、白脸若干。黑脸慢敲锣,红脸和白脸就开始走圆场步;黑脸快敲锣,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看谁躲得快。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当孩子们头戴自制的脸谱,脚下迈着不太娴熟的圆场步,认真地模仿着自己喜欢的一招一式时,他们都被这传统的艺术深深地感染了。自本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就可以随时看到小朋友在自由自在快乐地唱着:“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花脸的孙猴、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看着小朋友唱的那个认真劲,会使你特别的开心!让你感受到童年的幸福。有的孩子甚至还在说晚上回家要教爸爸妈妈学唱京剧呢,自己俨然成了个小戏迷。篇二:走近京 剧 说课稿
《走近京 剧》说课稿 学情分析:
学生爱唱歌,但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些遥不可及,但对脸谱略知一二,对唱腔不太感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当中的脸谱、行当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等知识有所了解。
2、通过对唱、念、做、打等表演动作的模仿,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并能模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重点:
在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们学习京剧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中调动学生欣赏、模仿京剧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教学用具:课件、自制京剧脸谱、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播放民乐合奏《京调》,学生边欣赏边进入音乐教室。
2、教师范唱《苏三起解》(以教师范唱经典名段激发学生好奇心)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是我国众多戏曲中的哪种剧目?(生答:京剧)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它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就连外国人都非常喜欢它,将京剧与西方的歌剧相提并论,可见京剧在世界舞台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京剧资料)
二、介绍京剧脸谱
1、欣赏京歌《唱脸谱》,了解京剧脸谱。
小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
黄色——勇猛、凶暴;红色——刚正、忠义;蓝色——刚强、粗犷;白色——阴险、奸诈;黑色——忠贞、耿直。
2、请五个同学各选择一张脸谱,表演《唱脸谱》。注意不同的脸谱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三、链接知识网站,认识四大行当。
1、师问:都说京剧有四大行当,你们知道这四大行当是指什么吗?(生先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2,链接“中国国家京剧院”网站,查看“生、旦、净、丑”的介绍和有关剧照。
四、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例)
1、简介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2、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故事梗概,并欣赏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3、说一说:在《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中,演员运用了几种表演形式?
(一)念——念白:奶奶,您听我说!(教师带着学生学一学)
交流比较:京剧中的念白与生活中的对话是否一样?
小结:它音调较高,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有节奏感,表现力、感染力,它不是普通的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出来的。
(二)唱——唱腔:
①再次欣赏,判断这段唱腔是西皮还是二黄。
二黄唱腔舒缓、平和、稳重、深沉,适合表现沉思、忧伤、压抑、感叹的情绪;西皮唱腔活泼、明朗、激昂、适合表现喜悦、高昂、愤怒的情绪。我们的这段京剧是西皮还是二黄呢?——西皮
②思考:音乐很有韵味,它有什么特点?——出示曲谱
交流,引出装饰音。上波音、前倚音、保持音、自由延长记号等
③对比:师示范演唱,学生听后比较有无装饰音的效果。
④模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感受西皮唱腔的韵味。
(三)做——做功
戏曲除了语言,还要通过动作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京
剧中的做正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而强调的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称做派。京剧中的唱时的眼、手、动作都是做。
学一学:兰花指、眼神、身段动作等。
4、结合唱、念、做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四)、打——武打
师:戏曲中的武打、对花枪、翻跟头,就是打,京剧中的武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武戏演员必须要自觉练功训练,提高自己的武打技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1、欣赏一段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中的武打,在精彩处叫好、喝彩。
2、再次欣赏,将伴奏声音关闭,学生比较有伴奏和无伴奏的武打效果。小结: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出示“锣鼓经”,学生念读,徒手模仿锣、鼓、钹演奏的动作 2/4仓台 七台 | 仓台 七台 | 仓台 七台| 仓台 七台 | 仓台 仓仓 | 仓仓仓仓 仓仓仓仓 | 台 台 | 仓 乙||(仓:锣 台:鼓 七:钹 乙:休止)
4、请同学上台演奏,为《穆桂英挂帅》武打场面伴奏,其余同学要学会做一名文明戏迷,为演员喝彩、鼓掌。
五、小结下课。
1、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所学。
2、向同学们推荐几个京剧学习网站,课后多听多学,为弘扬我国传统京剧艺术出一份力。篇三: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我们的国粹—京剧》说课稿
綦江县民族小学 娄加庆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单元主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从而生出民族自豪感。引人入胜的京剧是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中的第一个小主题。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他们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认识。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从心理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2、建立资料袋。让学生按合作小组把搜集的资料分类放入资料袋,培养学生分类整理资料及合作学习的习惯
3、课堂活动,体验京剧之美,建立情感联系。新课堂关注学生的体验,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利用欣赏录像京剧视频、动手画脸谱、学唱京剧等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拉近他们与京剧的距离。
4、多媒体辅助,提升兴趣。教学中选用了《大闹天宫》、《沙家浜》等多段视频,在学生沉静下来欣赏的同时,无需教师多言,学生耳听、眼看、心想,自然就能领会京剧的无穷魅力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2.技能目标: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六、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收集京剧的文化交流、京剧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并练习向大家讲解;
2.学生搜集的相关京剧资料; 3.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
七、教学设计
围绕以上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活动板块
1、激趣导入,说说国粹
2、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3、师生互动,体验京剧
4、欣赏片段,升华主题
第一板块 激趣导入,说说国粹
1、用流行歌曲《刀马旦》和京剧名段《苏三起解》选段导入 设计理念:我们的学生对京剧比较陌生,用流行歌曲来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苏三起解》也营造了浓郁的京剧气氛,感染了学生。
2、揭题、板书(京剧)
3、提问:你们了解京剧吗?
揭示课题之后我会问学生“你们了解京剧吗?”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阅读书中的资料以及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源,获取了很多京剧方面的知识。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孩子们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再加上
课堂上的交流互动,让孩子们对国粹有了初步的认识。既增长了知识,又激发了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第二板块 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a、感受京剧
在生活中感受京剧 在学生们对京剧有了初浅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我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受京剧,了解京剧。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会提问:“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可以感受到京剧呢?”同学们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印象京剧。
设计理念: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到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人们和京剧的关系,与今天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京剧,表演京剧等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b、了解京剧
对儿童来讲,京剧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从唱腔入手,孩子们不容易听懂,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粹,所以在这一环节我着重让孩子们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乐器及京剧名家。
以上四个环节我准备采用随机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孩子们交流到京剧的那个方面时我会适时的展开这一环节的教学。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要有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这种随即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1、京剧乐器
京剧的乐器这个方面的教学,我会让孩子们通过观看相关的图片,对乐器有个大致的了解。(播放课件)
2、行当(播放课件)
3、脸谱的教学是我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因为脸谱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的京剧。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活动。说脸谱、画脸谱。说脸谱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两种形式,可以介绍脸谱知识,可以展示脸谱元素的工艺品,让孩子们知道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京剧的影子,感受到京剧无穷的魅力。
说脸谱后,我播放京剧歌曲《说唱脸谱》,让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各种脸谱造型,进一步加深印象。与此同时穿插了一个画脸谱的活动,使脸谱教学达到高潮。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体现了品德课程的开放性与生活型,重视课堂内外,不同学科相联系,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得到身心发展。
第三板块 师生互动 体验京剧
为了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在这一板块中,我设计了一个师生共同学唱《苏三起解》。学生通过模仿,以此来体验京剧的独特之美。
第四版块 欣赏片段 总结升华
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粹京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喜爱,纷纷学唱。体会书中一个外国人说的一句话“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了”。激起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接着我会顺势深情的总结到:
“同学们,中国的京剧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深深地扎根在中华大地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如今京剧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今天的京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随机板书(民族世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弘扬和传承这一民族瑰宝——中国京剧。
设计思路: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在感受过程中把握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欣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来探究,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营造了宽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又获得了体验,把“国粹京剧”这一浓浓的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
九、说板书
本节课板书设计力求突显教学重点,体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中心,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的说课,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各位评委老师的指点。
谢谢大家!再见!篇四:《京剧》说课稿
《京剧》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身边的小事出发,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向学生展现中华文明的辉煌画卷,使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高速传播的今天,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又走到了哪里?为此我选择以我们的国粹京剧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当前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甚浅,对京剧没有什么兴趣,要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手段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本节课前先让学生查找搜集资料,以学生为自我展示为主,感受京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再用大量的图片、影片、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选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京剧相关资料信息。
2、教师收集一些经典的京剧视频片段和京剧人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2、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3、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4、活动总结,升华主题(一)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1、播放“星光大道”选手李玉刚表演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京剧素材,营造了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他表演的是中国的哪种传统艺术?(京剧)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经典曲目,男旦扮相,唱、作、舞等京剧效果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们的国粹——京剧,感受它的精彩。(板书)
4、了解什么是“国粹”(国之精髓),京剧为什么被称为是我们的国粹。看书中的小资料和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寻找答案。(1)二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板书:历史悠久)(2)京剧虽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但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京剧的剧目很多,有上千出戏,有些已经失传了,现在演出的有三四百出呢。(板书:最大剧种)(3)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这说明京剧已经名扬世界了。(板书:名扬世界)设计意图: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京剧各方面的资料。学生的热情很高,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初步了解了关于京剧的一些知识以及被称为国粹的原因, 让学生对“国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刺激了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二)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a、感受京剧
1、课件展示人们在社区唱京剧、讲京剧中的故事和在家通过电视看京剧的几个画面,说说你生活周围的戏迷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京剧。2.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过京剧表演?看过外国人演京剧吗? 设计意图: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到生活中观察人们和京剧的关系,与今天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京剧,表演京剧等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也让学生感受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b、了解京剧
对儿童来讲,京剧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从唱腔入手,孩子们不容易听懂,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粹,我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片段,让学生来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通过图象和声音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为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打好基础。所以在了解京剧这一环节我又设计如下:
1、欣赏《雁荡山》、《三岔口》两个京剧片段,并让学生模仿剧中人的动作,以此体验京剧舞蹈的优美,激发学习热情。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加深对京剧的了解,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突出重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倾听、发言的能力。篇五: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课稿
第四单元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一,分析教材
这一节是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的第1个课时,它对于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以及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三方面)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情感目标: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教学重点是认识了解梅兰芳及其“梅派”艺术特征。四,教学的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来欣赏京剧艺术魅力。
五,说学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题导入----问题式导入法
我采用的问题是(你们知道‘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哪三大吗?)
对于高中生,他们特别喜欢关注象这样一类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能快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利于接下来的授课。
2、新课知识
1、介绍京剧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常识 这一部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介绍京剧起源,二是介绍四大名旦,介绍京剧起源部分时,我采用的都是师生交流法,先问学生‘有谁知道关于京剧的起源’,从而引出京剧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四大徽班”,接着我采用相同的方法引出京剧四大名旦,出示图片,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以前的京剧旦角都是男性?’ 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先了解一些京剧的基本常识,并引起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初步兴趣。
2、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其“梅派”艺术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梅兰芳有充分的认识,我在教学上设计了三块内容,分别是生平介绍、代表作品介绍、“梅派”艺术特征介绍。首先,介绍梅兰芳生平,我进行了2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梅兰芳先生的认识’,第二项设计是观看一段视频,来让学生认识人物,从而引出我想让学生知道的两个内容(1梅兰芳不仅在京剧方面有特殊的造诣,他在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2梅兰芳曾在抗日战争期间“蓄须明志”,表现了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其次,是介绍梅兰芳先生代表作品。我同样进行了2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让学生回忆‘刚才视频中提到了哪些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品’ 第二项设计是通过看一组图片,来加深对梅兰芳先生代表作品的记忆。
最后,是介绍“梅派”艺术。我进行了3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让学生聆听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体验感受这两个唱段不同的音乐情绪及特点。
第二项设计是分析唱腔特点,引出“梅派”艺术唱腔特征。
第三项设计是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片段,让学生再次感受“梅派”艺术唱腔特征。
通过以上三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就会对梅兰芳先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七、知识拓展
介绍梅兰芳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我进行了3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采用讲授法,介绍梅兰芳在国外的一些演出经历。
第二项设计是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在国外的一些情况。第三项设计是让学生谈谈‘对梅兰芳在国外影响力’的个人观点。
这部分一是为了拓展他们对梅兰芳先生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敢于发表个人不同观点的学习习惯。
八、课堂总结
运用了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赞誉梅兰芳先生的一句话“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来结束本堂课。
第二篇:《京剧》说课稿
《京剧》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身边的小事出发,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向学生展现中华文明的辉煌画卷,使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高速传播的今天,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又走到了哪里?为此我选择以我们的国粹京剧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当前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甚浅,对京剧没有什么兴趣,要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手段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本节课前先让学生查找搜集资料,以学生为自我展示为主,感受京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再用大量的图片、影片、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选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京剧相关资料信息。
2、教师收集一些经典的京剧视频片段和京剧人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2、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3、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4、活动总结,升华主题(一)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1、播放“星光大道”选手李玉刚表演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京剧素材,营造了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他表演的是中国的哪种传统艺术?(京剧)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经典曲目,男旦扮相,唱、作、舞等京剧效果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们的国粹——京剧,感受它的精彩。(板书)
4、了解什么是“国粹”(国之精髓),京剧为什么被称为是我们的国粹。看书中的小资料和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1)二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板书:历史悠久)
(2)京剧虽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但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京剧的剧目很多,有上千出戏,有些已经失传了,现在演出的有三四百出呢。(板书:最大剧种)
(3)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这说明京剧已经名扬世界了。(板书:名扬世界)
设计意图: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京剧各方面的资料。学生的热情很高,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初步了解了关于京剧的一些知识以及被称为国粹的原因, 让学生对“国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刺激了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A、感受京剧
1、课件展示人们在社区唱京剧、讲京剧中的故事和在家通过电视看京剧的几个画面,说说你生活周围的戏迷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京剧。2.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过京剧表演?看过外国人演京剧吗?
设计意图: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到生活中观察人们和京剧的关系,与今天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京剧,表演京剧等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也让学生感受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
B、了解京剧
对儿童来讲,京剧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从唱腔入手,孩子们不容易听懂,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粹,我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片段,让学生来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通过图象和声音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为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打好基础。所以在了解京剧这一环节我又设计如下:
1、欣赏《雁荡山》、《三岔口》两个京剧片段,并让学生模仿剧中人的动作,以此体验京剧舞蹈的优美,激发学习热情。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加深对京剧的了解,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突出重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倾听、发言的能力。
4、播放多媒体图片,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京剧的来历。
(清朝的时候,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后来就形成了京剧。)
6、京剧伴奏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唢呐等,其中最重要的乐器是──京胡。
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
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
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京剧包含的知识很多,为学生理解京剧提供了知识基础。
(三)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1、播放京剧歌曲《说唱脸谱》,让学生听一听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历史人物。
2、将人物的名字与脸谱连线,欣赏各个脸谱。
3、猜一猜,这些脸谱分别表现什么样的人?
红色赤胆忠心
黑色耿直刚烈
白色奸诈自负
蓝绿黄勇猛暴躁
4、学唱《说唱脸谱》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京剧并不是很难听懂,所以把更能贴进学生生活的《说唱脸谱》拿来,调动其积极性和演唱欲望,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模仿所听的音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前也深入的研究了这首歌,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听了你们极具京腔京韵的演唱,老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唱上几句。(唱)”俯下身来与学生一同学习,教师的演唱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学唱京剧的兴趣和自信。
(四)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1、如今,京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的国粹,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我们一起感悟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我们国粹——京剧的魅力。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其他的剧种?
3、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少儿戏曲联唱》
设计意图:“没有终点,只有永远。”了解京剧和其他剧种,这节课仅仅是一个起点,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学、多唱、多演,甚至是酷爱戏曲才是此次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三篇:《京剧脸谱》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艺术《京剧脸谱》。下面我将从教材、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教学法、活动环节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说教材: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京剧并非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京剧脸谱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美术材料,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也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我组织了《京剧脸谱》这节活动,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这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纲要》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
1、欣赏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2、在欣赏课件、谈话、创作中感受京剧脸谱中图案的对称,色彩的鲜艳和造型的夸张,并尝试装饰制作京剧脸谱头饰。
3、积极参与欣赏活动,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感受京剧脸谱中图案的对称,色彩的鲜艳和造型的夸张。
活动难点:尝试装饰制作京剧脸谱头饰。
四、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京剧选段《铡美案》,歌曲《说唱脸谱》。
2、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人一份)、颜料、油画棒、浆糊、毛线等。
五、说教、学法:
1、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在本活动中将采用感知欣赏法,多媒体展示法,观察、比较法,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演示操作法。
2、说学法: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引导幼儿用观察法、自主探索法、操作法、游戏法感知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的夸张,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体验装饰制作脸谱头饰的快乐,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六、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铡美案》。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看看这段京剧中唱了什么?(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的妆非常夸张和特别,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3)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以及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1)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这些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脸谱,它表示个性忠诚有血性,像京剧中的关羽、荆轲等就是这样的人。
(2)我们再看看这几个脸谱,它们和我们刚才在京剧选段《铡美案》中看到的包公的脸谱是一样的,他们都是黑脸,表示个性刚正不阿,富有正义感。
(3)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你觉得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脸上有些什么颜色?什么花纹?这些颜色搭配在一起怎么样?你喜欢他哪里?
(4)依次引出白色脸谱表示个性多计谋的人,是坏人,代表人物有曹操、赵高、司马懿等;还有黄脸,表示残暴凶猛,像典韦、宇文成都、土行孙等这样的坏人都是黄脸;蓝脸的窦尔墩和绿脸的程咬金都代表勇士等。
2、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1)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环节,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听教师讲解能够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法、启发提问法、直观教学法等,在活动中播放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京剧以及京剧脸谱,在活动中我充当引导者,通过启发性提问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件将京剧脸谱直观的呈现给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装饰制作京剧脸谱头饰。
1、教师示范脸谱头饰的制作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幼儿有选择的在教师提供的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上进行装饰。
3、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装饰制作脸谱头饰。
4、《黑脸敲锣》游戏。玩法:黑脸、红脸、白脸头饰若干,黑脸慢敲锣,大家慢走;黑脸快敲锣,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的多,看谁躲得快,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纲要》中提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因此此环节我运用了演示操作法、游戏法,通过教师操作示范材料,让幼儿完整地了解脸谱制作的过程又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对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的印象。
七、活动延伸: 观察生活中的京剧元素。
第四篇: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
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进京剧大世界》它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十五册的内容,适用于八年级的学生。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谈谈这堂课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意图。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仅靠老师的语言介绍,或听唱段欣赏,对学生认识其综合性表演艺术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能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京剧了解不多,他们对拖着长腔的京剧不是很喜欢,但他们具有求知欲望强、表现欲望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的特点。能熟练使用Internet,有较高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便于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这是满足学生情感与认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实用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以典型范例欣赏激发学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
(二)认知目标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表演特点及京剧的伴奏乐器。
(三)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音乐,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四大功夫等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难点: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四、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课的重点、难点,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谈话法、体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营造浓郁的京剧气氛。
为了营造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课前,多媒体播放京剧《苏三起解》视频片断,学生随京剧音乐进教室,营造课堂浓郁的京剧氛围。
(二)课中——创设情景,加深感受。
第一环节、谈话法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课开始,我问学生“你知道刚才播放的是我国戏曲中的哪个剧种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走进京剧大世界”。
第二环、自主合作,了解京剧常识。
课前我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他们提供了三个主题学习网站:“中国脸谱网”、“
走进京剧
”网、“
时代国粹”网,让学生课外在网络上搜寻相关京剧常识,然后整理所查到的资料,分别做成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发到我的邮箱,我挑选其中几个较好的,由学生在课上给大家展示、分享,这时的学生俨然成了老师,教与学角色的变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热烈、高涨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自主合作,大家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四大功夫,脸谱特点,伴奏乐器等京剧基本常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也由然而生,初步达成了课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信息技术网络象本大百科全书,大大拓展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演示文稿展示方便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
第三环、创设情景,加深感性体验。
老师使用多媒体出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视频片断,为学生创设看得见、摸得着,京剧就在自己身边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跟着媒体示范念一念有音调的京剧韵白、看一看精彩的武打动作、做一做京剧的表演程式,这是学生感受和体验京剧的良好途径与方法,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多媒体视频的演示解决了一般音乐老师无法达到的京剧表演专业水准的难点,体验教学法能便于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更好地感受体验京剧的表演特点。
第四环、综合欣赏,提升能力
在前面各环节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试图利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在直观性、趣味性、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通过观其形,辩其色、听其声、会其意来学习欣赏。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展现了京剧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戏台的味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样化,能使学生获取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课后延伸
为了拓展京剧文化视野,提议学生在班里办个京剧艺术墙报。可提示学生在网络上搜寻有关京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剧故事,艺术家的轶闻,可用文字、图片、唱谱等各种形式。
六、教学反馈
1.教学氛围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有师生热烈的讨论声,也有学生激情昂扬的发言声和学生发自内心的由衷感叹“京剧,你真ok!”。这一切说明,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在这节课上起了桥梁的作用。
2.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实践成效显著。听一听、念一念、看一看、做一做,学生的实践活动串连了本堂课。
3.交流方式多样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机交流,生机交流,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必将带领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创新点是:凭借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京剧气氛,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您的指导。
第五篇: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课稿
《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4单元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环节设计和设计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至今也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因它久居京城这样的一个特殊背景下,逐渐在文学(剧本)、表演和音乐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吸收了各剧种和兄弟艺术的精华,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及全世界。他们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梅兰芳就是其中的一位。另外,大多数学生都对我国传统京剧艺术了解很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排斥京剧,他们只是不知该如何来欣赏京剧艺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聆听、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够有尊重我国的传统艺术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新课标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及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通过唱念做打进一步体会梅兰芳京剧艺术的魅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感受京剧不仅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国粹,更是一种文化,知道京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养民族自豪感。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设置了以下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聆听京剧唱段,在师生互动及唱段鉴赏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鉴赏、唱念做打等艺术实践活动。
四、教学与学法
为了让学生形象直接的了解和感受京剧,帮助学生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更好的掌握和感受音乐,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视觉图像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我将播放关于《梅兰芳》电影片段,让学生能更好的认识,引入新课。
2.、情感教学法:“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欣赏与学唱之后,体会京剧的唱腔特点。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选择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等因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只有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对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真正理解和掌握,实现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
五、教学环节设计
我将本课教学过程设置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环节。第二环节——欣赏与探讨环节。第三环节——拓展与延伸环节。第四环节——当堂达标环节。
为更快、更好的进入主题,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第二环节作为本课的重点讲述部分,以达到以点带线、以线代面,突出重点,取舍自如的效果。
首先,我来说一下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在本环节首先让学生欣赏电影《梅兰芳》片段,以此吸引学生好奇心,从而引入本节的内容。接着通过电影片段欣赏,给学生设置问题,使每个学生都面临具体任务,从而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本课我会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1、有人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时代,他是一座丰碑,他更是一种绝唱,他可以演绎出芳龄少女的娇羞神态、千娇百媚,他同样诠释着中华男儿的千古豪情,铮铮铁骨,他是谁呢?
2、通过查阅资料,你能介绍下梅兰芳吗? 第二环节——欣赏与探讨环节。
(1)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片段,初步感受京剧唱腔。
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从节奏、旋律、唱腔上思考两段京剧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学习)
(2)学唱《海岛冰轮出转腾》片段。学生只有在学唱时才能更好地理解京剧唱腔的特点。在这一环节,借助钢琴伴奏,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琴声轻声哼唱。并总结梅派唱腔的特点——唱腔醇厚流利、感情丰富含蓄。
(3)欣赏“梅二代”李玉刚演唱,感受不同风格演唱特点,同时,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京剧的认识。
第三环节——拓展与延伸环节。
这个环节是基于对本节知识学习和掌握以后,介绍京剧的唱念做打基本功和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手势及身段练习。在这个环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最后请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表演一下。
第四环节——当堂达标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为更好的达到巩固与验证本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会运用选择、填空、连线等题型形式来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办法是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派出每组的代表进行抢答,来共同完成此环节。最后,在让学生欣赏有京剧唱腔的《北京一夜》歌曲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设计反思: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板书设计是:
京剧大师梅兰芳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