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分析

时间:2019-05-14 08:4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分析》。

第一篇: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分析

毋容质疑,生鲜经营是超市功能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生鲜食品”是驱动整体卖场的灵魂,是超市经营的命脉,是商场集客力的重要来源,是门店吸引来客数的重要因素,社区型超级市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生鲜商品销售营运的好坏。同时,蔬菜、水果在整 个生鲜部是个极其重要的部门,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都是人们每日必须消费的食品,因此蔬菜、水果等的质量和价格,成为生鲜经营商品质量、价格以及形象最 敏感的温度计。商业上有句名言:蔬果带动肉类、海鲜;肉类、海鲜带动面包和熟食。可见蔬果经营在整个生鲜经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生鲜部门是超市中最具特色的部门,同时营运的特点也是难度最大、跨度最广、专业性最强,而在生鲜品经营中难度最大的恐怕就是蔬菜了。由于蔬菜 本身的物化性能,怕磕碰,水分易丧失,保鲜不好易影响卖相与鲜食的效果,甚至腐烂变质,以及现阶段蔬菜储存、运输、加工条件的落后与流通方式的不配套,使 得现在超市蔬菜经营存在着很大的困境。

问题与困境分析首先要确定主要竞争对手,确立参考系,找出不可避免的损失因素与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单纯从蔬菜经营的角度来讲,超市 蔬菜经营最直接、最根本主要竞争对手是农贸市场、早市以及马路商贩。果蔬产品不同于服装、家电等其他耐消费品,顾客会多跑几家超市,好货比三家。每个生鲜 超市都有自己的服务半径,为了采购的便利性,顾客一般都会就近购买。因此,由于服务半径的影响,同行不是主要竞争对手,其他超市并构不成太大竞争。

可以说,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超市蔬菜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是:鲜度控制不好与过大的物损。“新鲜度”是鲜销蔬菜的生命和价值所 在,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质量判断主要还停留在形状、色泽、新鲜程度等为主的感官判断上,在同样的采购成本条件下,鲜度最终可以影响到销售的价格。但由于 蔬菜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怕磕碰,难储存,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水分散失与货物损失,这些是产品的物化性能带来的必然损失。但是,由于管理水平、流通销售方式的不同,即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差别却很大,这些因素是改进经营状况中需要控制的重点,需要认真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与产生差 距的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管理上的原因。由于蔬菜类商品的产品化程度低,以及其本身怕磕碰、易变质、不易保鲜的物化特征,在配送、摆放、销售、指标核算等 各个环节,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与不同的管理流程细化程度,会对蔬菜的鲜度保持与物耗控制产生很大的差异。其中的重点是责任心管理,不可能要求蔬菜经营各个环节的人员做到小商贩那样的责任程度,关键是如何最大可能的用指标核算、物质奖惩、规范流程来提高各个环节所有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 性。

2、销售方式。销售方式涉及到蔬菜商品的设施、灯光、摆放、保鲜,以及供应商合作方式、定价原则、折扣等各个方面。

3、采购。货物采购的方式与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销售。现在超市蔬菜绝大部分的货物来源还是批发市场,不管是超市的自采还是供应商 供货。不同于工业产品,蔬菜类商品的分级质量标准,描述起来非常模糊,难以明确,蔬菜本身在生长过程也不可能大小规格统一,所以采购与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 对接,性价比的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几点,往往是超市蔬菜经营管理者注意最多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却不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鲜度与物损问题的 最有效途径。因为单纯从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上述几个方面无论超市管理做的多么好,不可能超越小商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鲜度与物损,还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 认真应对:

4、二次包装与配送。为了便于管理与降低成本,现在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生鲜品配送中 心。生鲜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有(针对蔬菜类):统一采购,依靠规模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与堵塞采购漏洞;对采购的蔬菜进行初步分级与加工;蔬菜的临时保鲜储 存;根据各个门店的需求将蔬菜配送到各个门店等。可以说,生鲜配送中心的设立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在分装与二次配送的时候,却不可 避免的出现了没有引起管理者足够注意的物损的问题。在二次包装的过程中,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剔除残次果、烂叶是必须的,但是笔者认为对大部分蔬菜分包,包 裹保鲜膜的工序是没有必要的无奈之举、多此一举。

包裹保鲜膜的主要目的是蔬菜的保鲜与防止顾客随意挑选带来物损。其实蔬菜本身就是鲜销产品,依靠保鲜膜来保鲜,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办 法,还没有加湿的效果好,保鲜的最好方式就是及时把蔬菜销售出去。虽然没有包保鲜膜,小商贩的菜比超市的新鲜,就是一个明证。另外,消费者在采购产品的时 候,都有一种主动挑拣的欲望,你把产品都给他捆好了,让他被动去消费,缺少了一种挑拣的乐趣,岂不让他非常的不爽。有过超市促销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大堆 头的随意挑拣促销产品,场面非常的火暴,价格是一个方面,随意挑拣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原因。归根结底,采取这种包装方式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与 管理水平没有信心,产品如果比较统一、标准,看上去都很新鲜,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再强一点,象小商贩那样,难道还怕顾客挑选?

同时,二次包装对蔬菜的损害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蔬菜非常怕摩擦与磕碰。在运输过程中,些须的摩擦与磕碰是难免的,但是,在二次包 装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二次的磨损,甚至更大的磨损。就拿黄瓜来说,在第一次运输过程中,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会有轻微的压痕,这是必然的,当在第二次包装 时,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必然发生了变化,不可避免的又会出现第二次压痕。更糟糕的是,当进行了二次包装后,重新装箱配送,装箱一定不会紧密,会比较蓬松,而蔬菜运输时最怕的就是装箱不紧实,这样在运输过程的颠簸中,给蔬菜带来的磨损是致命的。大家可以观察农贸市场商贩的蔬菜,怕磨损的蔬菜一般都是原箱,象 呵护婴儿那样的保护蔬菜,这也是黄瓜可以保持“顶花带刺”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二次包裹保鲜膜必然会增加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二次包装是得不偿失。

5、偏重设施建设,忽略了与上游蔬菜供应环节的紧密联系与协作。连锁超市的蔬菜经营管理,一般都会比较关注面对顾客销售的蔬菜经营形 式,包括经营品种项目、卖场布局、设备配置等。在蔬菜经营管理流程设计时也会更多考虑蔬菜加工和经营过程本身,而对蔬菜供应上游的采购环节、来源和物流配 送的影响却疏于认真考察与应对,实际上蔬菜流通渠道及采购配送现状等外部因素对超市蔬菜经营的影响非常之大。

对于生鲜产品来讲,商品的产品化程度越高,管理的难度越小,例如面食、分割冷冻肉等。如果蔬菜产品在进入流通与销售之前已经最大限度 地标准化和产品化了,超市蔬菜经营者就会大大减少为蔬菜产品加工核算,以及损耗控制之类的问题所困扰。这就需要现在的超市经营管理者,要重视与加强与上游 的蔬菜供应商的协作,借鉴供应链管理思想与“零库存”思想,把蔬菜的产品化程度尽量前移,向基地化采购、加工方向发展,真正的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 系,而非单纯的竞价打压政策。传统的购买运作与现代采购战略在观点上的差异可以集中归纳为致力于所有权总成本最低而不是购买价格。尽管生鲜商品的购买价格 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仅仅是蔬菜总成本公式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考虑蔬菜的二次配送、成本核算等服务成本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产 品周期寿命成本对生鲜商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从批发市场进货,和竞争对手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如果能够从蔬菜种植基地直接进货,就可以节省 1-2天的货物周转期,这1-2天的时间对蔬菜的保鲜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就具备了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

6、价格虚高,依靠高价格弥补管理与供应链的弊端,牺牲了大批顾客群体。超市明亮、干净、卫生的整体形象是传统农贸市场无法比拟的,这本来是超市经营很大的优势所在,但几乎所有的超市都没有好好利用这一优势,在经营上基本走入了一个“怪圈”。由于场地设施分摊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影响,在 还没有把顾客群体从农贸市场争取过来,销量还没有上去的前提下,可以说,超市蔬菜的平均销售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几乎大部分超市的价格定位都在高端上:超 市的环境好,干净卫生,所以蔬菜的价格理应就高一点,挣的就是有钱人的钱。殊不知,这样会赶走大部分的顾客,从而造成销量不能在一个阶段内有一个明显的上 升,销量上不去,蔬菜不能够及时的销售出去,必然会不新鲜,越不新鲜越没人买。同时,销量小,平均销售成本必然会居高不下,更需要用高菜价来维持成本,甚 至更加逼着去走高端,出现了天价的无公害与绿色、有机蔬菜,试问:无公害与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种植成本真有那么高吗?这样,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把好的 经营项目变成了“鸡肋”。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只要降低了流通配送成本,提高必要的管理水平,把物损降下来,把销售数量做上去,即使价格和农贸市场持平,蔬菜经营的利润率也是非常客观的。同时,蔬菜经营的销量如果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对其他生鲜品的销售,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会提升超市的综合经营效 益。

如果想彻底弄清楚现阶段生鲜超市蔬菜经营存在困境的原因,从根本上改善生鲜超市蔬菜经营的现状,就必须了解蔬菜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现有的果蔬类农产品基本上以下面的渠道流通:

通过图中可以看出,现阶段,终端市场中蔬菜类农产品销售的主要产品来源是批发市场,即使通过连锁超市或者农产品配送企业配送产品,其来源也主要是批发市场。上述流通方式的形成与存在有其必然性。其他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我们暂且不论,仅从物流成本方面来分析。由于农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在保鲜期上有严格的要求,可以把相当长的时间段内销售的产品集中起来运输,所以,在流通中需要有一个基本运输量的要求,否则,分摊运输成本会很高。所以,便形成了现在依托于批发市 场的传统流通渠道,即通过产地小运输户把农产品集中到产地批发市场,然后由大的运销户运输到销地大的批发市场,再由销售地大的批发市场分散到小的二级市 场、农贸市场或者小商贩、超市。远距离运输通过大的交通工具,短距离运输借助小的运输工具,以此来实现运输成本的较合理化。但是,这样,容易出现以下弊 端:

首先,产品的加工、分级存在很大的困难。大家都知道,批发市场批发的果蔬类生鲜产品,都是“通货”,产品没有经过严格的分级。而对于超市生鲜的零售来讲,没有经过严格分级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浪费。因为,在开放式的货架销售中,没有那个顾客会去选择品质、级别不好的产品,如果货物不严格分级,不仅会影响到货物的整体美观度,而且品性不好的产品,总归会被“拣剩”下来,耽误了处理的最佳时机,造成巨大的浪费。如果把产品的严格分级由连锁企业的自 己的配送中心来完成,或者转嫁给供应商、配送商,一样会增加成本。另外,从批发市场来的货物,由于环节的增加,其新鲜度会大打折扣,也增加了成本。

其次,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承诺机制无法建立,批发市场来的货物,由于其产品来源的不确定性与流通的随意性,其无公害、绿色品质很难保障。现在依托批发市场的 松散型、不定向型流通方式,同时形成采购方式随意性,无品牌、无包装,法人不明确,责任就不明确,生产环节造成的污染在无控制地进入流通环节后仍然会面临 二次污染的威胁,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判断基本上停留在形状、色泽、新鲜程度等为主的感官判断上,质量追溯机制无从谈起。消费者对超市销售的产品质量有信心,从根本上讲是如果采购的货物出了问题,可以找到销售的主体——超市,可是蔬菜出了质量问题,如果超市或者配送企业是从批发市场上随机采购的,又去找谁来承担责任呢? 第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价格形成机制,无序流通使得供求关系成为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尽管在长期的传统流通过程中,市场价格的调节从总体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价格也基本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在局部范围内的价格,过多的体现在供求平衡因素,偏离商品价值。这种无规律的价格波动,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加大了超市与配送企业采购环节的管理难度,容易产生财务漏洞。第四、容易产生城市垃圾与无效物流。没有经过严格分级与标准包装的农产品,特别是蔬菜,许多没有使用价值的菜叶与残次果,不仅会占用运输的吨位,增加物流 费用,在销售、食用过程中扔掉后,还会造成大量的垃圾。一般每个城市的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往往是垃圾成堆、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区域。

因此,作为超市与农产品配送企业来讲,仅从物流运输成本的角度考虑,这种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优的方式。在一个固定消费区域内,农产品的销售主要是 由分散的、无组织的小商贩主导时,上述传统的运输、流通方式是必然的。但当超市、物流企业等销售农产品的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其某些品种的销量可以满足 运输的基本要求后,上述流通渠道就会变的不合理,这些企业必然会绕开批发市场等环节,转向种植基地定向采购货源,在减少流通环节与运输时间,降低成本与提 高新鲜度的同时,定向采购也可以确保农产品品质。这种方式代表着农产品流通的未来趋势。

所以,无论是超市还是农产品配送企业,其根本的竞争力在于产品资源的产地化,即在产地经过严格分级、包装的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或终端销售环节,而不经过中 间任何的流通环节。而这种方式,在允许的最小保鲜期内,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运输、销售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生鲜产品的经营中,如何建立与优化自己的 供应链,是每个企业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对于依托于批发市场的超市与配送企业来说,在与传统商贩的竞争中,根本无法确立竞争优势,甚至是死路一条。

第二篇:生鲜超市蔬菜经营现状分析

生鲜超市蔬菜经营现状分析

毋容质疑,生鲜经营是超市功能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生鲜食品”是驱动整体卖场的灵魂,是超市经营的命脉,是商场集客力的重要来源,是门店吸引来客数的重要因素,社区型超级市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生鲜商品销售营运的好坏。同时,蔬菜、水果在整个生鲜部是个极其重要的部门,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都是人们每日必须消费的食品,因此蔬菜、水果等的质量和价格,成为生鲜经营商品质量、价格以及形象最敏感的温度计。商业上有句名言:蔬果带动肉类、海鲜;肉类、海鲜带动面包和熟食。可见蔬果经营在整个生鲜经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生鲜部门是超市中最具特色的部门,同时营运的特点也是难度最大、跨度最广、专业性最强,而在生鲜品经营中难度最大的恐怕就是蔬菜了。由于蔬菜本身的物化性能,怕磕碰,水分易丧失,保鲜不好易影响卖相与鲜食的效果,甚至腐烂变质,以及现阶段蔬菜储存、运输、加工条件的落后与流通方式的不配套,使得现在超市蔬菜经营存在着很大的困境。

问题与困境分析首先要确定主要竞争对手,确立参考系,找出不可避免的损失因素与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单纯从蔬菜经营的角度来讲,超市蔬菜经营最直接、最根本主要竞争对手是农贸市场、早市以及马路商贩。果蔬产品不同于服装、家电等其他耐消费品,顾客会多跑几家超市,好货比三家。每个生鲜超市都有自己的服务半径,为了采购的便利性,顾客一般都会就近购买。因此,由于服务半径的影响,同行不是主要竞争对手,其他超市并构不成太大竞争。

可以说,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超市蔬菜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是:鲜度控制不好与过大的物损。“新鲜度”是鲜销蔬菜的生命和价值所在,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质量判断主要还停留在形状、色泽、新鲜程度等为主的感官判断上,在同样的采购成本条件下,鲜度最终可以影响到销售的价格。但由于蔬菜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怕磕碰,难储存,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水分散失与货物损失,这些是产品的物化性能带来的必然损失。但是,由于管理水平、流通销售方式的不同,即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差别却很大,这些因素是改进经营状况中需要控制的重点,需要认真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与产生差距的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管理上的原因。由于蔬菜类商品的产品化程度低,以及其本身怕磕碰、易变质、不易保鲜的物化特征,在配送、摆放、销售、指标核算等各个环节,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与不同的管理流程细化程度,会对蔬菜的鲜度保持与物耗控制产生很大的差异。其中的重点是责任心管理,不可能要求蔬菜经营各个环节的人员做到小商贩那样的责任程度,关键是如何最大可能的用指标核算、物质奖惩、规范流程来提高各个环节所有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2、销售方式。销售方式涉及到蔬菜商品的设施、灯光、摆放、保鲜,以及供应商合作方式、定价原则、折扣等各个方面。

3、采购。货物采购的方式与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销售。现在超市蔬菜绝大部分的货物来源还是批发市场,不管是超市的自采还是供应商供货。不同于工业产品,蔬菜类商品的分级质量标准,描述起来非常模糊,难以明确,蔬菜本身在生长过程也不可能大小规格统一,所以采购与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对接,性价比的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几点,往往是超市蔬菜经营管理者注意最多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却不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鲜度与物损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因为单纯从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上述几个方面无论超市管理做的多么好,不可能超越小商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鲜度与物损,还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认真应对:

4、二次包装与配送。为了便于管理与降低成本,现在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生鲜品配送中心。生鲜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有(针对蔬菜类):统一采购,依靠规模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与堵塞采购漏洞;对采购的蔬菜进行初步分级与加工;蔬菜的临时保鲜储存;根据各个门店的需求将蔬菜配送到各个门店等。可以说,生鲜配送中心的设立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在分装与二次配送的时候,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没有引起管理者足够注意的物损的问题。在二次包装的过程中,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剔除残次果、烂叶是必须的,但是笔者认为对大部分蔬菜分包,包裹保鲜膜的工序是没有必要的无奈之举、多此一举。

包裹保鲜膜的主要目的是蔬菜的保鲜与防止顾客随意挑选带来物损。其实蔬菜本身就是鲜销产品,依靠保鲜膜来保鲜,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办法,还没有加湿的效果好,保鲜的最好方式就是及时把蔬菜销售出去。虽然没有包保鲜膜,小商 2 贩的菜比超市的新鲜,就是一个明证。另外,消费者在采购产品的时候,都有一种主动挑拣的欲望,你把产品都给他捆好了,让他被动去消费,缺少了一种挑拣的乐趣,岂不让他非常的不爽。有过超市促销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大堆头的随意挑拣促销产品,场面非常的火暴,价格是一个方面,随意挑拣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原因。归根结底,采取这种包装方式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与管理水平没有信心,产品如果比较统一、标准,看上去都很新鲜,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再强一点,象小商贩那样,难道还怕顾客挑选?

同时,二次包装对蔬菜的损害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蔬菜非常怕摩擦与磕碰。在运输过程中,些须的摩擦与磕碰是难免的,但是,在二次包装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二次的磨损,甚至更大的磨损。就拿黄瓜来说,在第一次运输过程中,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会有轻微的压痕,这是必然的,当在第二次包装时,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必然发生了变化,不可避免的又会出现第二次压痕。更糟糕的是,当进行了二次包装后,重新装箱配送,装箱一定不会紧密,会比较蓬松,而蔬菜运输时最怕的就是装箱不紧实,这样在运输过程的颠簸中,给蔬菜带来的磨损是致命的。大家可以观察农贸市场商贩的蔬菜,怕磨损的蔬菜一般都是原箱,象呵护婴儿那样的保护蔬菜,这也是黄瓜可以保持“顶花带刺”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二次包裹保鲜膜必然会增加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二次包装是得不偿失。

5、偏重设施建设,忽略了与上游蔬菜供应环节的紧密联系与协作。连锁超市的蔬菜经营管理,一般都会比较关注面对顾客销售的蔬菜经营形式,包括经营品种项目、卖场布局、设备配置等。在蔬菜经营管理流程设计时也会更多考虑蔬菜加工和经营过程本身,而对蔬菜供应上游的采购环节、来源和物流配送的影响却疏于认真考察与应对,实际上蔬菜流通渠道及采购配送现状等外部因素对超市蔬菜经营的影响非常之大。

对于生鲜产品来讲,商品的产品化程度越高,管理的难度越小,例如面食、分割冷冻肉等。如果蔬菜产品在进入流通与销售之前已经最大限度地标准化和产品化了,超市蔬菜经营者就会大大减少为蔬菜产品加工核算,以及损耗控制之类的问题所困扰。这就需要现在的超市经营管理者,要重视与加强与上游的蔬菜供应商的协作,借鉴供应链管理思想与“零库存”思想,把蔬菜的产品化程度尽量 3 前移,向基地化采购、加工方向发展,真正的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非单纯的竞价打压政策。传统的购买运作与现代采购战略在观点上的差异可以集中归纳为致力于所有权总成本最低而不是购买价格。尽管生鲜商品的购买价格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仅仅是蔬菜总成本公式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考虑蔬菜的二次配送、成本核算等服务成本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产品周期寿命成本对生鲜商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从批发市场进货,和竞争对手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如果能够从蔬菜种植基地直接进货,就可以节省1-2天的货物周转期,这1-2天的时间对蔬菜的保鲜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就具备了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

6、价格虚高,依靠高价格弥补管理与供应链的弊端,牺牲了大批顾客群体。超市明亮、干净、卫生的整体形象是传统农贸市场无法比拟的,这本来是超市经营很大的优势所在,但几乎所有的超市都没有好好利用这一优势,在经营上基本走入了一个“怪圈”。由于场地设施分摊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影响,在还没有把顾客群体从农贸市场争取过来,销量还没有上去的前提下,可以说,超市蔬菜的平均销售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几乎大部分超市的价格定位都在高端上:超市的环境好,干净卫生,所以蔬菜的价格理应就高一点,挣的就是有钱人的钱。殊不知,这样会赶走大部分的顾客,从而造成销量不能在一个阶段内有一个明显的上升,销量上不去,蔬菜不能够及时的销售出去,必然会不新鲜,越不新鲜越没人买。同时,销量小,平均销售成本必然会居高不下,更需要用高菜价来维持成本,甚至更加逼着去走高端,出现了天价的无公害与绿色、有机蔬菜,试问:无公害与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种植成本真有那么高吗?这样,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把好的经营项目变成了“鸡肋”。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只要降低了流通配送成本,提高必要的管理水平,把物损降下来,把销售数量做上去,即使价格和农贸市场持平,蔬菜经营的利润率也是非常客观的。同时,蔬菜经营的销量如果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对其他生鲜品的销售,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会提升超市的综合经营效益 农产品超市化经营模式决定成败

农产品进超市还是进农贸市场,表面上是农产品进入哪个销售渠道的问题,更深入地看,它涉及到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整合与完善的问题。我们既要把握住发展趋势,同时也不能超越国情和国人现阶段的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而以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来实施农产品的超市化,则是亟需业内人士关注与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关乎城乡人民生活和农产品销售的大问题。

经营模式面面观

我国农产品的超市化经营虽然也借鉴了国外超市的相关经验,但因为国情和市场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基本上是在摸索中前进。具体来看,农产品超市化目前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

“农改超”模式 这是我国各地纷纷推广的农产品超市化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是国家改善“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重要政策。“农改超”是将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后,建立在农贸市场基础之上的农副产品超市。它与农贸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产品有质量标准、包装标准,有商标并标明产地,但因为“农改超”后农副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这种曾欲向全国推广的模式并没有在我国取得预期的成功。目前似乎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亟需新的更有生命力的模式加以创新和发展。

“超市+生鲜区”模式 几乎所有的超市都设有专门的生鲜区,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日常生活需要。目前超市生鲜区大部分采取的是与供应商联营的方式,超市并不靠生鲜区来赚取利润,甚至亏本经营,而是靠生鲜区来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以其他商品的利润来弥补和维持生鲜区的经营。应该说,在农产品超市化的问题上,目前这种情况更普遍。

“农加超”模式 所谓的“农加超”就是在目前一些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建,采取农贸市场加超市的模式,在现有农贸市场中或旁边辟出一块超市,保留一块农贸市场,在适当的时候,用超市慢慢取代农贸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农改超的建设成本可以降低不少,同时在经营上也是商家和厂家有分有合。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对这种新型的农产品超市化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

上述的几种模式,除了“农加超”这种新型的模式目前正处于摸索和实践中,其他两种模式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年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都经营状态都不太理 想。与国外超市的农产品经营大部分都具备良好盈利能力相比,我国农产品超市化的这种经营状况是不正常的,经营方式也存在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更适合中国现阶段农产品超市化的模式呢?

优化供应链是关键

连锁超市比较关注面对顾客销售的生鲜经营形式,包括经营项目、卖场布局和设备配置等,却往往疏乎了生鲜供应链上游的生鲜商品供应和物流配送,而这些对超市生鲜经营的影响非常大,在某些方面还形成了制约作用。超市的生鲜经营不可能离开生鲜上游供应链尤其是农产品生产环节而独立存在。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博士认为,要把超市经营好,首先就是办好生鲜农产品,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经营。目前超市应该做好两点工作:一是优化农产品的供应链,大量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减低成本和零售价格,把消费者吸引过来;二是在生鲜农产品中取非常少的,或者不取利润,从超市经营的其他产品中的盈利来补贴生鲜农产品。

国内生鲜专家、深思顾问机构首席顾问方昕认为,虽然供应链上游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对农产品超市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给“农改超”带来的困扰也不会是短时期的问题。而生鲜超市差异化经营是其优势和活力所在,所以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和自有品牌开发是未来生鲜超市的两个基本支撑点,它是“农改超”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生鲜超市寻求局部细分市场上经营优势的基本手段。

探寻合适经营模式

尽管生鲜超市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盈利,但仍积极应推进生鲜超市建设,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取代低层次的农贸市场。

农副产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周期长,另一是销售周期短。这两点要求它必须有迅速、有效、快捷的加工基地。前不久在北京开了第一家生鲜超市的家乐福冠军超市,其经营秘诀就是靠低价和降低采购成本。而冠军超市在一个城市内至少要达到35家的规模,才有可能建立起统一的配送中心来实现规模供应,降低采购成本。要将配送中心的作用最大化,冠军超市的目标是在2008年能在北京开40家以上。因此,如果这个目标无法达到,冠军进入中国也会失败。

或许国外零售巨头的经验让国内企业有所借鉴,冠军超市在全球拥有近6 2300家店,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方昕认为,生鲜经营只要能有效地建立生鲜经营管理体系、商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定位和控制损耗,将可以达到20%左右的综合毛利。这比超市目前整体的毛利要高出数倍。而随着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超市生鲜经营已经普及化,满足消费者农产品消费需求的零售方式也趋多元化,任何一种终端经营方式都不可能独占生鲜消费市场,谁管理经营得好,谁的商品结构和销售方式更贴近消费者,谁就可能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农改超”也好,“农加超”也罢,抑或是更普遍的生鲜占很大比例的超市,都不例外。

在超市中,生鲜经营商品结构中品种数一般在千余种左右,近年生鲜区经营的品种数在不断扩大,有的超市生鲜区品种甚至已超过2000种,但无论品种数量多少,生鲜经营似乎更应该关注20/80法则下重点商品和辅助商品的构成比例,如果商品构成比不合理,单品数增加只会加大生鲜经营管理上的难度和损耗,未必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联营方式扩充的生鲜品数量,其销售能力和获利能力也同样令人怀疑。

生鲜超市取代农贸市场是必然趋势,但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渡阶段。有关专家认为,这个阶段里,“农加超”模式或许更适合中国目前农产品超市化的发展。在这方面,苏果超市走在了实践“农加超”模式的前列。据了解,今年苏果将对20个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其中一些可能将实行“农加超”模式。而整合供应链资源,降低成本和农产品价格是其重要步骤之一。目前苏果正在实践的这种模式,是否能为正在摸索中前进的农产品超市化找到一条新路,我们且拭目以待。

开家小型水果蔬菜超市有利可图

果蔬菜小超市赚钱不难

作为开办在居民区眼前的小超市,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巩固住一定的消费群体,经营中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商品品类齐全,货真价实能给居民带来实惠;另一条便是在经营上有附加的特色服务。特色是吸引顾客的惟一的鲜招,在一定程度上讲,附加经营特色是商家提高竞争优势的惟一手段。如今,许多大、中型超市都设有蔬菜、水果、熟食之类的专卖区,作为距离与居民最近的小型超市为什么不附加经营这类项目呢?世人皆知,蔬菜、水果、粮油、熟食之类是居民一 日三餐必需的生活消费品,人们下班后就近购买,既方便又新鲜,现买现吃,虽然多花块儿八毛也觉得花的痛快,因此附加这种项目会吸引一定的消费群体。

一般的住宅小区住有200户左右的居民,约7000人左右,小区附近如果办有两家小超市,那么每家超市一天就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照此计算,每人每天用在蔬菜方面的消费按几元计算,一家小超市每天仅销售蔬菜这一项即可收入近万元。而且这种收入比较稳定,附加这种项目,超市只需增加三四名专营人员,每月除去费用,老板仍可净赚。住宅区附近的小超市有其独特的销售优势和固定的消费对象,与乱哄哄的农贸市场相比,其信誉、质量和环境较好,居民就近购买既放心又节省时间,更不会担心像在农贸市场买来的食品发现质量问题或短斤少两时,去找卖主讨公道费窝火生气,有时甚至难觅卖主踪影。

由此可见,居民区小超市经营蔬菜是一项便利居民为自己增加收入的可办项目,从“便民”这一点上来说,不但优于繁华闹市区的大、中型超市,而且胜过农贸市场;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每天的获利要比经营其他商品赚得多,并且资金周转很快。因此,商家附加蔬菜经营项目,会取得较好的经济回报。

第三篇: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分析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分析

系 别:

商贸管理系

专 业:

连锁经营管理

班 级: 连锁1011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陆 凌

目 录

1.永辉超市的概况............................................................................................................................1 2.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现状....................................................................................................2

2.1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特点...............................................................................................2 2.2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地位和方法...................................................................................2 2.3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现状...............................................................................................3 3.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3.1永辉超市生鲜经营运作成本问题...................................................................................4 3.2永辉超市生鲜经营损耗问题...........................................................................................4 3.3永辉超市生鲜的品质保障问题.......................................................................................5 3.4永辉超市生鲜竞争加剧问题...........................................................................................5 4.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对策............................................................................................................5

4.1生鲜经营运作低成本策略...............................................................................................6 4.2生鲜经营低损耗..............................................................................................................6 4.3生鲜的品质保障策略.......................................................................................................6 4.4增强超市生鲜竞争优势...................................................................................................6 5.永辉超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7

5.1做好销售记录和总结.......................................................................................................7 5.2做好产品二次开发工作...................................................................................................7 5.3做好人才的培训工作.......................................................................................................7 参考文献..........................................................................................................................................8

永辉超市的概况

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分析

摘 要:成立于2001年的永辉超市,在高速发展下,凸显出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生鲜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成本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生鲜经营损耗大、产品品质遭受投诉、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等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永辉超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微薄的建议。希望对于一些学者研究生鲜超市经营管理上,有所帮助。

关键词:永辉超市 生鲜 经营发展 1.永辉超市的概况

生鲜产品是超市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但难度极大,永辉超市将之做成了最大特色,在其百亿销售额中占了一半。成立于2001年的永辉超市,十年创业,飞跃发展,如今已将市场从福建拓宽到全国范围内。以其独特的“民生超市”发展定位,通过率先开创“生鲜食品超市”,本着“天天平价”的经营理念,建立起以经营海鲜、农副产品、餐桌食品为特色的超市和连锁店。

永辉超市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被国家七部委誉为中国“农改超”推广的典范,被百姓誉为“民生超市、百姓永辉”。公司已发展成为以零售业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为两翼,以实业开发为基础的大型集团企业。永辉超市坚持“融合共享”、“竞合发展”的理念开创蓝海,与境内外零售企业共同繁荣中国零售市场,在福建、浙江、广东、重庆、贵州、四川、北京、天津、河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6个省市已发展超过300家大、中型超市,经营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位居2010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30强、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10强。⑴

据巨灵数据统计,2007年~2010年,永辉超市一直保持着高速成长,2007年营业收入36.73亿元,2010年已达到了123.17亿元,三年时间业绩增长超过两倍。⑵这一成就,使得永辉超市如今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超市购买生鲜产品的第一品牌。根据永辉超市官网的介绍,公司2011年已开业门店达181家,已签约门店181家,计划签约的门店有291家,扩张速度非常迅猛。结合公司设立分公司,未来公司覆盖的省份将达14个,将成为内地超市企业中覆盖省份最为广泛的公司。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现状 2.1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特点

为了有别于农贸市场,真正的实现农改超,永辉超市在生鲜经营管理上,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实现超市生鲜经营的真正意义。

(1)规模大。寻访福州的永辉超市,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生鲜区的规模在整个卖场的面积比重大。绝大多数都占到了超市面积的50%。这也是永辉的特色。

(2)品类齐全。在永辉的卖场里,几乎网罗了所有的生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鲜肉和水产等初级生鲜商品,以及进行二次加工的新产品。在永辉,产品的时令性和新鲜感相当明显,除此之外,反季节的生鲜产品在永辉超市也是一应具备的。

(3)价格实惠。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到超市购买生鲜产品,而不是到菜市场购买?这其中除了产品新鲜这一亮点外,同时永辉超市生鲜产品的价格也是相当实惠的。价格优势已经鲜明地超过了竞争对手。

(4)易于取放。永辉生鲜产品的摆放,非常明晰。往往同类产品之间,都有很明确的摆放位置。走访了福州各家永辉超市,发现一个问题:似乎永辉超市的产品摆放也相当注重色彩的搭配。因此,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通过视觉取向来寻找所要的商品。这种摆放方式,无意间也增添了超市的美观度。

(5)促销策略形式多样。由于生鲜产品的保质期短,因此管理层在产品促销方面可谓足智多谋。例如限时抢购(每晚9:00~9:30,永辉超市经常会推出限时抢购活动,以此处理“尾菜”、磕碰的水果等)、捆绑促销、折价销售(通过红色胶带来提醒消费者折价的商品)等等,这些策略在增强产品的销售量,保障产品的新鲜度之外,为永辉的生鲜利润也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6)环境整洁。超市有别于菜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环境整洁。无论是被丢弃的菜叶还是践踏的湿漉漉的鱼类区,永辉超市一天下来,都会不间断地安排人员清洁,改造了超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人群。

(7)规范有秩序。无论是永辉工作人员,还是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在永辉,你总能看到尽然有序的秩序。工作人员统一身穿红色永辉服,佩带白手套。在热销产品面前,消费者也能自觉地排队购买。可以说,这在永辉是一套亮丽的风景线。2.2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地位和方法 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发展的现状

在永辉,生鲜产品是驱动整体卖场的灵魂,是超市经营的命脉,是商场集客力的重要来源,是门店吸引来客数的重要来源。因此,永辉超市十分重视生鲜经营管理。将生鲜经营看做是超市功能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生鲜商品、包装食品和家庭日用品的合理配置,将顾客到超市购买生鲜品的趋向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转化,使超市的食品和日用品销售比重也得到提升,也许在永辉超市生鲜商品的购买动机会比传统农贸市场略微偏低,但是永辉明白,要完全取代农贸市场是不可能的,只有在超市经营项目上,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稳定生鲜经营的地位,逐渐吞噬农贸市场份额。2.3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现状

作为“生”、“鲜”兼备的产品,保质期比多数产品都短很多,种类却又纷繁复杂,还要把品质分为高、中、低档。多数大型超市因此都选择与别的公司联营或者代理出去,这使最后的毛利普遍在6%以下,可以说,这是一个为了吸引客源而费力不讨好的角色。但是,永辉超市分析了这些原因后,构想了自己的超市产业链计划,将生鲜产品的进货渠道,通过直接采购、订单农业、自有基地三种方式,灵活运用。

卖场面积的50%是生鲜,销售业绩的50%是生鲜,员工人数的50%是生鲜,这就是永辉特色。从2000年开出第一家店起,永辉就将生鲜经营作为自己的立业之本、利润之源。永辉将农贸市场而不是同行作为竞争和要予以取代的对手,在销售方式、价格、品种结构、自选方式的开放度等方面进行赶超;用低于农贸市场10%的价格,作为永辉生鲜占领市场的“杀手锏”。传统生鲜观念是以提升门店人气,形成差异化经营为目的,而永辉将生鲜盈利的观念引入到现代超市生鲜经营,通过建立庞大的基地采购网络,不断地向上整合供应链,使采购成本降低;同时丰富商品结构、优化卖场营运管理,使其生鲜利润的最大化得以实现。在永辉卖场,几乎网罗了所有的生鲜品类,丰富的品种,真正实现了“用商品说话”。强势的生鲜经营为永辉开拓了市场,奠定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形成了在业内公认的“永辉模式”。

永辉超市负责生鲜的人员普遍要比规模相似的超市多出七、八十人,上货、挑拣菜都极其频繁,肉类贯彻“猪排骨只放五块”的原则,每小时销售两轮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左右,然后随时补货,力求减少损耗。这使他们生鲜产品的损耗最低可控制在3%左右。

3.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高,生鲜超市的连锁经营必将成为农产品销售不可取代的主渠道。然而,在规模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永辉难免在经营、管理、物流方面显露出大量问题。例如:在销量好的超市出现供不应求,在销量较低的门店,生鲜产品的坏损更加严重的现象,生鲜经营管理的完整性不够,管理和培训体系的不健全等现象。本人通过二手资料的查找和福州地区永辉超市的现场考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宏观上看,尽管永辉超市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生鲜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上的优化,但是由于政府政策变动,市场竞争激烈,超市管理层人员流动明显,工作人员更新换代快等问题,得出结论,永辉超市在经营、管理、物流这三方面的工作永远不能滞后。从微观层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永辉超市生鲜经营运作成本问题

永辉超市之所以能吸引顾客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优势、舒适的购物环境以及良好的服务。为了满足顾客购物的便利性,永辉超市主要建造在小区附近。但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永辉超市数量的增加,导致生鲜成本投入的相应扩大,永辉超市在场地的租金及卖场的装修上的资金投入更多,同时空调、冷柜、购物车等设备的购入、运转费用都使超市生鲜区的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永辉超市生鲜严格的品质管理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也造成了经营管理成本的大大增加。面对市场环境,生鲜商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购买频率高,因此,永辉超市又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提高销售价格。最终导致了永辉超市生鲜经营成本的高投入影响整体生鲜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问题。3.2永辉超市生鲜经营损耗问题

生鲜产品具有保质期短、季节性强、存储难的特点。作为以生鲜为特色的永辉来说,许多生鲜产品在运输、装卸、储存、生产加工、上架陈列再到顾客选购这一过程中,容易发生破碎、变质等现象,很大程度加大了生鲜经营管理的难度 4 永辉超市生鲜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问题。要将损耗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把控超市整体的盈亏兴衰,永辉超市就应该注重生鲜商品精细化经营,即关注到其他同类超市并不关注的微小细节来降低损耗。

3.3永辉超市生鲜的品质保障问题

2012年4月14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2012年4月9号检验合格的蛋,结果拿回家,14号要食用时,发现已经坏了。可以说这样的消息只是媒介缺少报道,但是无风不起浪,永辉超市生鲜产品的品质一定存在着某些问题。同时,在超市,每天都可以看到几乎快要腐烂或是萎靡的蔬菜,超市都会进行折价销售,追根究底,也是产品的质量问题没能很好的得到保障。因此以“生鲜”为主打产品的永辉超市,必须要担忧和解决生鲜产品的品质问题。3.4永辉超市生鲜竞争加剧问题

随着实力的增加,各分店的涌现,永辉超市在不断向前发展。然而生鲜市场有一定的发展前景,这也是后起超市看到的。有些生鲜经营者,因为进驻永辉手续繁琐和费用昂贵等问题,与永辉抢占消费人群。例如,以原生态家禽产品为销售重点的大科集团,正逐步将门店开在永辉附近。还有另一种分流客源方式,就是使用免费的专车接送,如大润发,来争夺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永辉超市生鲜产品的竞争就更加激烈,很多产品面临着没有足够的消费人群,而加快腐烂。因此永辉的管理层对外必须要重视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对内必须调整生鲜产品的规模。

4.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对策

我国是生鲜品生产大国,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生鲜商品的品质及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生鲜终端走经营超市化发展道路将成为生鲜经营的主要模式,发展前景广阔。可以说,在同行业中,永辉超市是生鲜超市的典范,但是时代在前进,永辉超市更应精益求精,借此本人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4.1生鲜经营运作低成本策略

永辉超市生鲜的经营运作成本的问题,可以说出现在各个环节。这就可以通过寻找问题的根源,列出相关工作流程,进行严格地制度化管理。找出那些成本耗费最大的环节,找出问题关键点,以高标准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来降低支出。同时,对于成本开支较少的地方,也不容忽视,永辉可以将废物进行再利用、改装,来减少空调、冷柜、购物车等设备的购入等等。如将各个超市废弃的减少可能出现的损耗机会,降低损耗发生的几率,降低成本。4.2生鲜经营低损耗

生鲜产品的损耗问题,不能避免,但也不容忽视。减少损耗,除了根据各生鲜产品从源头采购到上架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流程的把控,制定出各项操作规范和管理工作制度外,还应该进行开发一些小技巧或研发新技术。例如,产品在运输问题造成的损耗,超市除了通过就近原则,进行货源的采购,还可以研发一些包装技术,使产品在运输的途中既能保鲜,又不会因磕磕碰碰而致损。4.3生鲜的品质保障策略

产品的品质只有实事求是了,才能留住更多的消费者。对于永辉超市产品质量被检举的问题。超市不仅应该进行检讨,更重要的是,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永辉超市官方微博来建立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客户的投诉问题,同时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如西班牙的Anecoop组织),为生鲜产品专门打造产品可追溯信息方案,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4.4增强超市生鲜竞争优势

市场的竞争必不可少。永辉超市可以加强产品内部的流通,把控好供、存、产、销之间的平衡关系,灵活的进行生鲜产品的管理。通过此消彼长的方式,将人流量较少的生鲜产品向人流量较多的超市转移,减少损耗的同时加大销量,增强竞争外,还可以通过比较、观察、探究等方式,学习别的超市管理的优越策略,例如定点定时专车接送等,取他人之精华为我所用。进行量体裁衣,加强竞争优势。永辉超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5永辉超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2012年永辉超市的目标是,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公司数,累计到390家。这样宏伟的计划,是一个大企业不断壮大的标志。本人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一些自己小小的建议:

5.1做好销售记录和总结

管理人员最好能与员工一起,做好同期销售记录的积累和销售总结,共同分析不同季节和节假日的各类产品的销售规律,平衡好供存产销的关系,提高原料和产品订货的的准确性。5.2做好产品二次开发工作

尽可能迅速的将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生鲜产品,进行提前备案,同时进行深度开发。换句话说,就是将即将过期或者卖不掉的商品,提前回收,转到其他生鲜部门去加工成熟食制品、半成品配菜,或者其他促销赠品等。例如:将切片面包转制为:面包干、三明治;蔬菜水果转制为:各式配菜、快餐、果盘、果汁;肉类转制为:调理肉、半成品肉菜;水产品转制为:半成品配菜等。增加品类的同时,获取利润。5.3做好人才的培训工作

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永辉超市除了吸取新鲜血液外,更应该将现有员工培养成人才。对生鲜区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一方面是生鲜区的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规范的培训、示范和演练;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员工对生鲜商品属性和管理的认识,着重提高员工的商品认知水平,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的商品保管、处置不当的损失就是由于员工对所经营商品缺乏基本了解所致,而这方面的业务培训却常常会被忽视。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永辉超市[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b347371c227916888486d7a1.html

[2] 永辉超市[EB/OL] http://www.xiexiebang.com/News/article.aspx?id=3872

第四篇:超市生鲜区的经营定位分析和管理

[生鲜管理]超市生鲜区的经营定位分析

近年来,在与国内连锁超市的经营管理人员接触和交流中,常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些问题:生鲜区应该经营一些什么商品?各部门如何进行商品组合?生鲜区的卫生、商品陈列和商品管理与一般超市商品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建立和达到超市管理标准?如何控制过期商品等等。从表面看来这些问题似乎与生鲜商品的采购业务和销售管理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却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超市在生鲜经营定位认识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经营运作中,生鲜经营定位是一个经常容易被忽视或混淆的问题,相当一些企业经营多年也未能形成一个清晰的经营思路。

对于生鲜经营企业来说,无论其超市业态是生鲜食品超市还是大型综合超市,准确而清晰地认识和把握生鲜区的基本定位,对其后的采购商品结构、生鲜区的布局设计、生鲜销售管理和标准体系建立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一看有关生鲜经营的定位问题。

一、生鲜经营产生的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流通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大型农业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集贸市场为依托的批发市场网络。但以数量型指导思想为主的农业生产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质量型生产的转变过程中,产销衔接问题仍是农业流通体系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随着农产品的产量增长迅速,产销之间的“小生产、大流通”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新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巨大,已超过生产总量的20%,部分单项大类产品如水果、蔬菜等,损耗率更达到了25%的水平,农业的产业链结构调整和流通体制的改革日渐紧迫。

第二,大中型城市原有的国有蔬菜副食销售体系逐步向连锁商业转型,但面向居民的零售网络尚未形成,而更多地被无证商贩或不够规范的街头农贸集市所取代。

第三,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白菜萝卜过半年”已不能满足现在居民的消费水平,流动摊贩和街头农产品集贸市场虽然方便,但对质量、服务、环境的担心和不满却始终挥之不去。

超市生鲜经营在这个时期的出现和发展可谓是应运而生,但问题在于多数连锁超市经营企业在生鲜经营初期没有真正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有效地建立生鲜经营的专业管理标准和管理方式,以至经营效果和潜力始终未能充分表现出来。

二、超市生鲜区的定位分析

对于超市生鲜经营的定位分析中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在超市中经营生鲜产品截然不同于在菜市场或者集贸市场中的销售行为。

生鲜区经营从表面上看就是在超市里卖菜,卖鱼肉和生鲜商品,换句话说就是把菜市场搬进超市经营。其实情况远非如此简单,开辟生鲜区的关键是要在超市的环境里经营生鲜商品,以生鲜经营吸引顾客,再将顾客的购买行为引导向超市的包装食品和家庭日用品。那么,在生鲜经营管理中大量地引用了超市管理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充分体现了超市对基础管理的要求,新鲜、高质量的商品,卫生、良好的购物环境,严格的商品管理、时尚的消费引导等等。

一般来讲,超市生鲜区在蔬菜水果、鲜肉和水产等初级生鲜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但消费者购买需求中对购物环境和生鲜品质量保证的要求明显较高,因此,超市生鲜区能否经营好?能否达到超市生鲜经营的目的,就取决于高水准管理和商品组织保障,否则将失去超市经营生鲜区的真正意义,同时超市的整体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生鲜品的品种,相对超市包装食品和日用品来说虽然不多,加之商品受季节性影响,品种不过千余种,但这样的商品总量规模如果加上对商品的单品管理和严格的有效期管理,再加上要求达到超市的陈列标准、卫生标准、损耗和库存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要求,这样一来,生鲜区采购管理、现场经营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无形之中被放大了好几倍,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就势必要加大设备、人员和管理力度的投入,经营上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些是超市的决策者在生鲜经营立项之前就应该充分估计到的。

三、消费者购买动机的比较分析

在一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比较分析资料中,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对传统菜市场或集贸市场和到超市的选择倾向。其中,一方面顾客到传统农贸市场采购鲜肉、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四类商品的购买动机依次为:26%、25%、25%、14%,而其他食品和南北干杂货等仅有10%。另一方面,到超市食品区采购的顾客,购买目的主要倾向于肉类生鲜品、水产品、蔬菜类产品、冷冻调理食品和水果类产品,购买动机依次为:14.5%、14%、10%、9.1%、2.1%,而其他包装食品、饮料、家庭日用品等比重则有50.3%。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传统农贸市场里的鲜肉类产品、水产品、蔬菜类和水果类产品为生鲜经营范围的主项,超市生鲜区里的肉类生鲜品、水产品、蔬菜类和水果类产品以及冷冻调理食品等项属于生鲜经营的范围。通过对以上经营主项购买动机的分析不难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1、消费趋向变化

消费者到传统农贸市场以购买生鲜商品特别是初级生鲜商品为目的的占绝大部分,合计占到了90%左右;而到超级市场生鲜区购买生鲜商品仅占一半,合计为49.70%。从几年前没有超市生鲜经营,到如今有近一半的顾客到超市购物的目的是为了生鲜商品,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它反映了生鲜经营在超市中的地位和顾客的消费趋向的变化,超市生鲜经营的崛起对大中城市传统农贸市场形成相当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

2、商品品类分析

在超市食品的经营品类上,无论是生鲜类商品还是包装食品都比传统农贸市场从整体上得到充分的加强,品类和品种要丰富齐全得多,生鲜类商品中加工半成品和制成品及其集成度高,而超市包装食品的商品配置则是传统农贸市场所没有的,而包装食品在顾客的购买动机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超市通过生鲜商品、包装食品和家庭日用品的合理配置,将顾客到超市购买生鲜品的趋向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转化,使超市的食品和日用品也可以具有相当的销售比重,所以才使生鲜商品的购买动机比传统农贸市场明显偏低,超市经营项目上的设计目的就在于这三者之间的合理平衡。

3、超市生鲜区的经营优势分析 目前大中城市中的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正处于从农贸市场购物逐步转向大型超市购物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中,经营良好的超市生鲜区在面点、肉类及其制成品、熟食凉菜、主食厨房等几个产品类别特别是深加工产品方面具有很大的集客能力和竞争优势。而在超市生鲜初级产品经营中则优势不明显,例如蔬菜水果部门,蔬菜由于价格敏感,销量是在毛利很低的条件下实现的;水果毛利相对高一些,所以水果销售对于部门毛利贡献上比较重要。

两种市场在水产品、鲜肉和蔬菜水果类销售上的反差很大,城市居民到传统农贸市场购买此类商品的动机很强,反映出顾客生鲜初级产品消费上的传统习惯仍在延续和保持。

基于以上分析,超市生鲜经营一定要在自身定位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对集客性商品和盈利性商品、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经营和销售策略,最终扬长避短,争取达到超市生鲜区应有的销售业绩和份额。

四、超市生鲜区的经营优势

在超市生鲜区的定位分析中,经营良好的超市生鲜区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是有效发挥了它在几个方面的经营优势:

1、消费信任度:超市生鲜区吸引顾客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所经营的生鲜商品在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上的保证,加上生鲜区良好的购物环境,这对于超市生鲜区经营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除明示服务承诺之外,对生鲜商品的顾客投诉、退换货及其赔偿等问题都会给予认真对待。

2、产品集成度:从上述定位分析中,超市生鲜区比传统农贸市场生鲜品的集成度大大提高,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的商品组合满足了消费者方便快捷、一次性购足的购物方式,特别是生鲜深加工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使超市生鲜区在经营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同时这类商品的经营也是生鲜区获利的真正增长点。

3、产销专业化:超市生鲜区,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生鲜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深加工方式的专门化,生鲜区的产品营销已经逐步成为沟通农产品产销环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流通渠道,它对于平衡生鲜产品的季节性波动,引导顾客合理消费,满足人们逐步提高的消费需求会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产销专业化也是超市生鲜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深入探讨超市生鲜区的经营定位及其在经营上的优劣比较,明确超市生鲜区在整个生鲜产业链条上的战略位置和作用,既是建立经营管理标准体系的立足点,也是在经营上扬长避短的出发点,这对于顺利展开后续环节的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

进而言之,由于超市生鲜区的定位分析涉及到生鲜经营的原则问题,只有明确经营定位,才能使我们的经营管理者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上分清什么是必须坚持的管理标准和原则,什么是可以灵活对待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法。

第五篇:生鲜超市经营方式分析报告

生鲜食品因为其产品的特殊性,经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大型商超的生鲜经营工作也是陈本高昂。这些生鲜经营环境同时也推动了整个经营环境的发展,同时生鲜经营的优劣也决定了超商业者的竞争力,下面冷链马甲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超市生鲜经营的分析报告:

先进先出 加速周转

诸多业者反映,生鲜是集客能力最强的超商经营板块,因为“民以食为天”,生鲜商品还能拉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首先当然是进货,现在大多数超市卖场采取的都是农民直供,即从田间开始以销定产。直供模式下,农民和卖场的利益都得以保障,对零售商而言,最直接的是进货成本降低,一种蔬菜假如售价是2.5元/斤,若不直供则进货价可能要2.2元,因为中间有很多蔬菜批发商要抽成,假如是直供则免去所有中间商环节,只需要2元进货价即可,那么我们的毛利空间就增加了。”一位长期在欧尚担任店长的王小姐告诉记者。

但光是进货得以控制成本,并不能解决生鲜经营的核心问题——新鲜度。有业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进货价2元/斤的某种蔬菜,在新鲜时的确可以卖2.5元/斤,可一旦不新鲜出现部分烂叶则可能只能卖2.1元/斤了,再滞销则连成本价2元/斤也卖不到,因此加速周转是保持新鲜度,让生鲜产品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生鲜管理的主要原则,要加速周转首先要在每日销售高峰尽量售出生鲜品,避免成为损耗,新品和旧品一定要分开放置,不能混淆,不能给客人造成不新鲜感,也防止新鲜品与非新鲜品的„交叉‟,避免整体新鲜度下降。因此生鲜部的人员一定要时常做巡查,保持生鲜商品的适合冷藏温度。”在大型零售企业担任管理层约10年的沈先生强调,生鲜商品若要保持新鲜度和高速周转率,那就一定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严格控制库存,保持货品“先进先出”。

记者暗访了数家卖场后发现,其实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不容易,毕竟陈旧的货品比较滞销,而新鲜货容易出售,于是一些生鲜部人员有时会将新旧货品混搭,甚至是“后进先出”。

做生鲜一定要给人新鲜感,因此遇到变质或即将变质的生鲜品一定要处理掉,不要认为这是浪费,其实损失一部分的变质货品,让生鲜货架整体看起来更新鲜,反而会加速正常生鲜品的销售和周转,整体而言是有利于生鲜板块收益的。反而是不愿意处理滞销货的生鲜柜台前会门可罗雀,结果导致新鲜品也滞销进而变成变质品,造成更大浪费。”沈先生坦言。

研究一日三餐与毛利平衡

既然生鲜商品与百姓餐桌息息相关,那么究竟在生鲜产品上要卖些什么就一定要研究消费者的一日三餐,社区型卖场超市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这里有一个窍门,就是减少货品的品类,比如标准若是3000个品类,那么可根据不同的门店规模和面积适当减少品类到1200个、900个、700个,因为顾客有一个选择的过程,如果是1万多平方米的大卖场则品类要多,要给人以丰富感,但假如是数千平方米的标准超市甚至是数百平方米的小店则只要少数品类即可,品类越少则让顾客选择越快,加速商品周转。尤其是一些开设在社区边上的中小型门店,类似货品只要几个品类就行,比如鸡蛋,原本至少有5~6种不同品牌,但在社区好德便利店就只有一个品牌的散装鸡蛋,因为选择性小而购买便利,因此客人通常5分钟内就决定了购买。”沈先生指出,减少品类集中推出某些款的前提就是研究了顾客的一日三餐,知晓什么样的生鲜品是客人每天生活经常会购买的。

大润发的一位内部管理者透露,大润发的生鲜品之所以经营得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经过了对收银条的大数据研究,以此推断哪些生鲜品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与日常餐饮有关的生鲜品。

“在对一日三餐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顾客更愿意选择已经过加工的便捷生鲜食品,于是我们会重点推面点、熟食甚至是推出荤素搭配好的净菜生鲜品,这些都符合顾客日常需求,销售量不错。”王小姐坦言。

家乐福则将这项研究推向了极致。

“我们会将最吸引顾客的那类生鲜货品亏本出售,即做成负毛利商品,用这些低价且最吸引人的货品来拉动顾客购买,但要知道,往往顾客不会只买一件商品,我们会在商品架构和陈列设置上将负毛利、中毛利与高毛利商品混搭,如此一来,客人冲着低价商品而来,但结果还购买了大量中、高毛利的生鲜商品,其实是零售商赚到了,也加速生鲜品周转率。”曾在家乐福中国区任职高层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

辅助手段多多

除了上述各种法则,还有不少辅助手段也可以帮助生鲜商品管理。

“时间差”是世纪联华一家门店曾经使用的方法,该门店管理人员注意到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在早晨送完孩子上学后就顺便到卖场购物,此时顾客购买的大多是生鲜食品,但有很多卖场在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开门,于是该世纪联华门店就比其他卖场提前一小时开业,并且在这一个小时内做生鲜商品的限时特卖,这招吸引了诸多附近居民争相购买。而到了晚市即夜间8点后,该店很多生鲜货品也会打折出售。这种利用“时间差”来做文章的生鲜促销方式大大加速了货品周转率,减少损耗。

此外,生鲜品的摆放如今越来越体现促销艺术,比如OLE超市会以不同颜色将果蔬并列堆放,且堆放生鲜品时营造一种溢出感,让顾客觉得货源充足、货品新鲜。有些超市还会在果蔬上洒水,伴随着莹莹水滴的果蔬品尤其体现出新鲜感。据业内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陈列技巧能提升至少10%~15%的生鲜货品销售额。

最能直接影响生鲜管理的当数人的因素。“在卖场生鲜部,顾客看到的是已切割好的肉品,但在后台则是整个一头猪,这都是要经过专业刀手对整猪进行不同部位的切割后按不同的价格摆放在前台冰柜出售,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好的刀手可以将猪肉分割合理,尽量多地分割出有效出售的部位,将收益最大化。反之,缺乏经验的刀手则会造成肉材浪费。有时一个好的刀手可以比一个差的刀手在一头猪上多切割出约100元甚至数百元价值的猪肉。这直接影响生鲜部收益。”

为了激励生鲜部员工,华润万家近期推出了“生鲜合伙人制度”。记者在一份华润万家的内部资料中看到,不同生鲜员工的岗位设置,将有不同的计分点,根据各单项指标达成情况计算奖金,其中,目标奖金额可以根据团队的固定工资额,也可以由业务单元单独确定;季度指标达成100%~150%时,季度指标奖金金额为0~30%;指标达成100%~150%时,全年指标奖金为0~50%。这种“生鲜合伙人制度”也有利于生鲜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力拓生鲜业绩。

下载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超市生鲜区的经营定位分析(二)解析

    超市生鲜区的经营定位分析(二)三、消费者购买动机的比较分析在一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比较分析资料中,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对传统菜市场或集贸市场和到超市的选择倾向。其中......

    生鲜商品:如何解决超市生鲜食品经营问题(DOC)

    如何解决超市生鲜食品经营问题?一.明确经营定位 中外超市发展史表明,发展最快的是那些规模不很大,商品大众化,顾客购物频繁的商店。超市应把目标定位于当地居民,所经营的商品应以......

    【生鲜】超市生鲜经营管理知识测试(附答案)

    【生鲜】超市生鲜经营管理知识测试(附答案) 生鲜经营是个技术活,有很强的策略性,同时也包含非常系统性操作规范,事实上,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超市员工因缺乏这种技巧常识而导致失误......

    我国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张玉红 杜红平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物流研究 2010年 第6期目前,发达国家的生鲜商品80%-95%都是通过超市销售,而我国......

    超市生鲜承包合同范文

    篇一: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就乙方承包超市内经营生鲜、蔬菜、水果等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1、经营场地:甲方提供超市内面积80平方米左右......

    生鲜超市合同专题

    联营合作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

    生鲜超市市场调查

    《综超-传统菜市场生鲜基础商品经营比较分析》 一、大润发观察与初步总结 首先对我们学校附近大润发的整体概况简单说一下。周末是客流量暴拥期,川流不息的人群主要以上班族......

    超市生鲜工作总结

    (一)超市生鲜工作总结 计划与预算职责 1、 负责生鲜品类预算的制定和关键业务指标的达成,包括:生鲜销售额、生鲜毛利、营运可控费用、人工、物料、修理费、商品损耗 2、 熟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