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 作者:张玉红 杜红平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
物流研究 2010年 第6期
目前,发达国家的生鲜商品80%-95%都是通过超市销售,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只有6%。究其原因,生鲜商品物流低效率、高成本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尽快转变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建立高效的生鲜商品物流体系,对于促进超市成为生鲜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保障人民食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
(一)经营理念落后且尚未从供应链角度管理生鲜物流
首先,从上游生鲜商品供货渠道来看,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未能与上游产地或供应商建立稳固的伙伴关系,甚至与农贸市场的个体户一样,简单地从本地批发市场购进企业经营所需的生鲜商品。结果是,既无法保证稳定的商品供应,也无法保证采购商品的质量。其次,生鲜商品的物流环节多,超市企业与生鲜商品物流提供者之间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目前很多超市的生鲜商品物流依赖于供应商,这样不仅增加了超市生鲜经营的成本,而且由于供应商数量众多、经营能力不一,在增加超市各店铺的工作量,加大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使连锁超市企业的管理能力面临挑战。此外,由于目前市场上缺少专业化的生鲜商品物流提供商,而各连锁生鲜超市企业自己拥有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比例又很小,造成生鲜商品的储存、加工、配送功能的缺失,在生鲜商品的产销之间形成无法有效衔接的盲区,结果造成生鲜供应链的整个链条可能在任一个环节发生脱节。
(二)物流技术薄弱且缺乏必要的冷链系统
生鲜商品易腐坏的特点对物流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生鲜商品从田间到餐桌,至少是到零售终端的货架之间的整个流通过程中,不仅要求物流速度快捷,尽可能缩短物流时间,同时,要求物流保鲜技术高,保证生鲜商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不发生品质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生鲜商品经营来说,缺乏必要的冷链系统。物流技术的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生鲜商品流通的重要因素。
(三)物流成本高
导致超市生鲜商品物流成本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上述生鲜商品自身特点以及物流技术薄弱、冷链系统缺乏造成的生鲜商品物流损耗高。其次,中间环节多,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少良好衔接也是生鲜商品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最后,超市尤其是连锁经营超市的规模效应不明显,自建生鲜配送中心投入产出比小,在第三方物流缺乏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供应商自送的方式,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四)规范的生鲜配送体系尚未成型
目前,国内超市生鲜经营的配送服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主体承担:一是超市自担配送。少数大型超市企业采用这种配送方式。由于超市自建生鲜商品配送中心的投入大、风险高,管理复杂,因此,对于多数企业来说,还是不敢贸然自建生鲜商品配送中心。二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这种生鲜配送方式是随着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下游延伸,利用其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优势,发展面向零售环节的加工配送服务而出现的。但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实际上是农产品的物流中心,承担着大宗农副产品的集散和转运功能,而超市的生鲜经营对配送的要求是多频次、小批量的,两种业务之间的差异和复杂程度相差较大,对大型批发市场而言,协调自身大宗集散功能与连锁超市企业分散配送需求之间的矛盾,困难较大。三是供应商或中间商配送。这是目前超市企业生鲜商品配送的主要方式。由供应商直接配送表面
上看可以大大降低超市企业的投入成本和运作的复杂性,但实际上,由于目前为连锁超市提供生鲜配送服务的多数是个体中间商或供应商,经营规模小,实力弱,经营地域范围小,不仅配送能力和配送服务质量有限,而且与超市企业之间不能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为超市企业的生鲜商品配送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促进我国超市生鲜商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加大物流技术和设备投入
生鲜商品的物流,对于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物流技术的要求都远高于一般商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入,是突破生鲜商品物流瓶颈的关键环节。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需要政府给予更大的支持。2009年年初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列为物流业振兴的十大主要任务之一,国内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将得到较大改善。从超市企业自身来看,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生鲜商品的保鲜和食品安全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冷链系统尚未建立,目前我国生鲜商品物流中的损失率是发达国家的4-6倍。但是,冷链系统的建立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供应链上下各个环节的逐步培育和衔接,因此,当前对于超市企业来说,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逐步增加冷链运输设备,以实现生鲜商品的冷链运输,最大限度地降低生鲜商品损失率。
(二)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多样化选择生鲜商品物流模式
1.“专业批发市场—超市”模式,是指以专业批发市场作为连接生产者、批发交易主体、专业物流服务商与超市企业之间的桥梁或纽带的一种生鲜商品物流模式。这里所说的专业批发市场不同于传统的批发市场,它的服务功能是综合化的,形成了包括生鲜产品批发交易、仓储保管、冷冻冷藏、流通加工、包装、分拣、配送等物流功能的综合化物流服务体系,特别是必须具备通畅快捷的网络化物流信息平台,以准确及时地在各渠道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超市生鲜经营选择这种物流模式的前提是,渠道中存在具备这类综合化物流服务体系的专业批发市场。此外,在连锁超市与其它渠道主体之间还必须建立起稳固的渠道关系。一种有效可行的渠道模式是,连锁超市与批发市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与批发交易主体、专业物流服务商之间则通过专业批发市场间接形成紧密关系。专业批发市场与进驻市场经营的批发交易主体和专业物流商之间不仅仅是场地、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关系,还要形成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由专业批发市场对进驻市场的批发交易主体的商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对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审核和准入管理。
2.“农业生产基地—超市”模式,是指超市企业直接与生鲜商品产地建立紧密联系,即所谓的直采模式。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这种模式将是未来生鲜商品经营最合理的一种流通渠道模式。生鲜商品的新鲜度和食用安全性是其价值所在,为达到保鲜和保质的目的,要求生鲜商品必须快速进入消费环节,因此,流通中的流转环节越少越好。直采模式恰好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此外,生鲜产品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对其价格的敏感度非常高,通过直采甚至自建生鲜产品生产基地,超市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价格和品种上的竞争优势,还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一旦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生产基地这一供应源头。采用这种生鲜商品物流模式的风险在于会增加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成本,同时必须具备与之相配套的生鲜配送中心。此外,也对连锁超市生鲜物流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农业合作组织—超市”模式,是指超市企业与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农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生产者、社会物流提供商相连接的一种生鲜商品物流模式。这种模式与“农业生产基地—超市”模式相似,只是“农业合作组织—超市”模式具有更强的组织化程度。我国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家庭化以及分散性,决定了依靠农户家庭自身很难获得市场信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更难以与市场接轨,实现农产品的顺利销售。通过与农业合作组织
建立合作关系,超市企业不再需要与独立分散的农户打交道,而是由农业合作组织按照超市企业提出的统一的质量标准直接组织和指导农户生产,实现小规模、分散化、品质不一的农产品生产形态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组织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转变。通过这种模式,超市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又能够获得标准化、高质量的产品供应。但是,采用这种模式,超市或者需要配备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或者需要充分利用农业合作组织在物流方面具有的资源和服务功能,在产地将产品进行分级、流通加工及包装处理后,运到超市企业的生鲜配送中心或者直接送到连锁零售网点。
4.“农业企业集团—超市”模式,是指超市企业与农业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凭借农业企业集团在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产品深加工、营销及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以农业企业集团为桥梁,连接生产者、专业物流提供商和超市企业的一种物流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农户自主经营,农业企业以契约形式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指导和监督,按合同收购产品,农业企业集团发挥着连接市场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超市企业与农业企业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借助农业企业集团的多方面优势,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实现生鲜商品经营的包装标准化、流通加工精细化、保鲜保管科学化、分拣配货自动化、配送快捷化。但是,这种物流模式的形成有赖于可以利用的农业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成熟程度。当前国内各主要农业生产区域都在大力发展和培植集农产品生产、贸易、科技、流通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企业集团,为超市企业发展以农业企业集团为纽带的物流模式创造了条件。
(三)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
配送是生鲜商品产销衔接的关键环节。如前所述,从批发市场承担的主要经济功能以及中间商、供应商已有的发展成熟程度来看,批发市场配送和中间商、供应商配送都存在着短期无法解决的各种矛盾和弊端。在目前市场上缺少高水平、专业化的生鲜商品物流服务商的情况下,超市自建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将是实现大宗生鲜商品物流与超市生鲜区之间有效衔接,改变连锁超市生鲜经营上游运作不顺畅、不稳定状态的现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但是,超市企业通过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来解决超市生鲜经营的配送问题,对超市企业的规模、投入和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大型综合超市,还是连锁经营的小型超市,如果其生鲜经营不能达到足够的规模,那么,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就是不现实的。目前,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已成为国内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生鲜经营的一种趋势。而对于规模较小的超市企业来说,则可以实行多家企业联合兴建和共享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资源的途径,以突破企业自身在规模、资金和管理方面的瓶颈。
(四)利用第三方物流
从理论上来讲,第三方物流是理念更先进、资源利用更合理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超市企业如果能够实现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紧密合作,不仅有利于减少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所必须承担的巨大投入,集中精力于主业,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优势。相
对于一般商品而言,超市企业的生鲜商品经营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要高得多。但是,如前所述,目前绝大多数超市企业的生鲜配送是由供应商承担的,而由供应商承担生鲜商品配送的弊端明显。即便是自己拥有功能比较完善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由于生鲜商品经营的特殊性,在某些业务方面仍然需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业务合作,特别是在冷冻品及生鲜产品仓储方面,由企业外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承担,优势比较明显。上述这种情况,在客观上为一些规模较大、运作规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超市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此外,对于实力较弱的超市企业也可以通过委托管理的形式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以自身现有的物流设施为基础,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实现自身生鲜商品的高质、高效物流。
第二篇: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分析
毋容质疑,生鲜经营是超市功能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生鲜食品”是驱动整体卖场的灵魂,是超市经营的命脉,是商场集客力的重要来源,是门店吸引来客数的重要因素,社区型超级市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生鲜商品销售营运的好坏。同时,蔬菜、水果在整 个生鲜部是个极其重要的部门,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都是人们每日必须消费的食品,因此蔬菜、水果等的质量和价格,成为生鲜经营商品质量、价格以及形象最 敏感的温度计。商业上有句名言:蔬果带动肉类、海鲜;肉类、海鲜带动面包和熟食。可见蔬果经营在整个生鲜经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生鲜部门是超市中最具特色的部门,同时营运的特点也是难度最大、跨度最广、专业性最强,而在生鲜品经营中难度最大的恐怕就是蔬菜了。由于蔬菜 本身的物化性能,怕磕碰,水分易丧失,保鲜不好易影响卖相与鲜食的效果,甚至腐烂变质,以及现阶段蔬菜储存、运输、加工条件的落后与流通方式的不配套,使 得现在超市蔬菜经营存在着很大的困境。
问题与困境分析首先要确定主要竞争对手,确立参考系,找出不可避免的损失因素与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单纯从蔬菜经营的角度来讲,超市 蔬菜经营最直接、最根本主要竞争对手是农贸市场、早市以及马路商贩。果蔬产品不同于服装、家电等其他耐消费品,顾客会多跑几家超市,好货比三家。每个生鲜 超市都有自己的服务半径,为了采购的便利性,顾客一般都会就近购买。因此,由于服务半径的影响,同行不是主要竞争对手,其他超市并构不成太大竞争。
可以说,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超市蔬菜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是:鲜度控制不好与过大的物损。“新鲜度”是鲜销蔬菜的生命和价值所 在,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质量判断主要还停留在形状、色泽、新鲜程度等为主的感官判断上,在同样的采购成本条件下,鲜度最终可以影响到销售的价格。但由于 蔬菜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怕磕碰,难储存,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水分散失与货物损失,这些是产品的物化性能带来的必然损失。但是,由于管理水平、流通销售方式的不同,即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差别却很大,这些因素是改进经营状况中需要控制的重点,需要认真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与产生差 距的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管理上的原因。由于蔬菜类商品的产品化程度低,以及其本身怕磕碰、易变质、不易保鲜的物化特征,在配送、摆放、销售、指标核算等 各个环节,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与不同的管理流程细化程度,会对蔬菜的鲜度保持与物耗控制产生很大的差异。其中的重点是责任心管理,不可能要求蔬菜经营各个环节的人员做到小商贩那样的责任程度,关键是如何最大可能的用指标核算、物质奖惩、规范流程来提高各个环节所有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 性。
2、销售方式。销售方式涉及到蔬菜商品的设施、灯光、摆放、保鲜,以及供应商合作方式、定价原则、折扣等各个方面。
3、采购。货物采购的方式与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销售。现在超市蔬菜绝大部分的货物来源还是批发市场,不管是超市的自采还是供应商 供货。不同于工业产品,蔬菜类商品的分级质量标准,描述起来非常模糊,难以明确,蔬菜本身在生长过程也不可能大小规格统一,所以采购与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 对接,性价比的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几点,往往是超市蔬菜经营管理者注意最多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却不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鲜度与物损问题的 最有效途径。因为单纯从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上述几个方面无论超市管理做的多么好,不可能超越小商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鲜度与物损,还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 认真应对:
4、二次包装与配送。为了便于管理与降低成本,现在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生鲜品配送中 心。生鲜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有(针对蔬菜类):统一采购,依靠规模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与堵塞采购漏洞;对采购的蔬菜进行初步分级与加工;蔬菜的临时保鲜储 存;根据各个门店的需求将蔬菜配送到各个门店等。可以说,生鲜配送中心的设立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在分装与二次配送的时候,却不可 避免的出现了没有引起管理者足够注意的物损的问题。在二次包装的过程中,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剔除残次果、烂叶是必须的,但是笔者认为对大部分蔬菜分包,包 裹保鲜膜的工序是没有必要的无奈之举、多此一举。
包裹保鲜膜的主要目的是蔬菜的保鲜与防止顾客随意挑选带来物损。其实蔬菜本身就是鲜销产品,依靠保鲜膜来保鲜,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办 法,还没有加湿的效果好,保鲜的最好方式就是及时把蔬菜销售出去。虽然没有包保鲜膜,小商贩的菜比超市的新鲜,就是一个明证。另外,消费者在采购产品的时 候,都有一种主动挑拣的欲望,你把产品都给他捆好了,让他被动去消费,缺少了一种挑拣的乐趣,岂不让他非常的不爽。有过超市促销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大堆 头的随意挑拣促销产品,场面非常的火暴,价格是一个方面,随意挑拣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原因。归根结底,采取这种包装方式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与 管理水平没有信心,产品如果比较统一、标准,看上去都很新鲜,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再强一点,象小商贩那样,难道还怕顾客挑选?
同时,二次包装对蔬菜的损害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蔬菜非常怕摩擦与磕碰。在运输过程中,些须的摩擦与磕碰是难免的,但是,在二次包 装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二次的磨损,甚至更大的磨损。就拿黄瓜来说,在第一次运输过程中,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会有轻微的压痕,这是必然的,当在第二次包装 时,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必然发生了变化,不可避免的又会出现第二次压痕。更糟糕的是,当进行了二次包装后,重新装箱配送,装箱一定不会紧密,会比较蓬松,而蔬菜运输时最怕的就是装箱不紧实,这样在运输过程的颠簸中,给蔬菜带来的磨损是致命的。大家可以观察农贸市场商贩的蔬菜,怕磨损的蔬菜一般都是原箱,象 呵护婴儿那样的保护蔬菜,这也是黄瓜可以保持“顶花带刺”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二次包裹保鲜膜必然会增加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二次包装是得不偿失。
5、偏重设施建设,忽略了与上游蔬菜供应环节的紧密联系与协作。连锁超市的蔬菜经营管理,一般都会比较关注面对顾客销售的蔬菜经营形 式,包括经营品种项目、卖场布局、设备配置等。在蔬菜经营管理流程设计时也会更多考虑蔬菜加工和经营过程本身,而对蔬菜供应上游的采购环节、来源和物流配 送的影响却疏于认真考察与应对,实际上蔬菜流通渠道及采购配送现状等外部因素对超市蔬菜经营的影响非常之大。
对于生鲜产品来讲,商品的产品化程度越高,管理的难度越小,例如面食、分割冷冻肉等。如果蔬菜产品在进入流通与销售之前已经最大限度 地标准化和产品化了,超市蔬菜经营者就会大大减少为蔬菜产品加工核算,以及损耗控制之类的问题所困扰。这就需要现在的超市经营管理者,要重视与加强与上游 的蔬菜供应商的协作,借鉴供应链管理思想与“零库存”思想,把蔬菜的产品化程度尽量前移,向基地化采购、加工方向发展,真正的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 系,而非单纯的竞价打压政策。传统的购买运作与现代采购战略在观点上的差异可以集中归纳为致力于所有权总成本最低而不是购买价格。尽管生鲜商品的购买价格 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仅仅是蔬菜总成本公式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考虑蔬菜的二次配送、成本核算等服务成本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产 品周期寿命成本对生鲜商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从批发市场进货,和竞争对手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如果能够从蔬菜种植基地直接进货,就可以节省 1-2天的货物周转期,这1-2天的时间对蔬菜的保鲜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就具备了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
6、价格虚高,依靠高价格弥补管理与供应链的弊端,牺牲了大批顾客群体。超市明亮、干净、卫生的整体形象是传统农贸市场无法比拟的,这本来是超市经营很大的优势所在,但几乎所有的超市都没有好好利用这一优势,在经营上基本走入了一个“怪圈”。由于场地设施分摊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影响,在 还没有把顾客群体从农贸市场争取过来,销量还没有上去的前提下,可以说,超市蔬菜的平均销售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几乎大部分超市的价格定位都在高端上:超 市的环境好,干净卫生,所以蔬菜的价格理应就高一点,挣的就是有钱人的钱。殊不知,这样会赶走大部分的顾客,从而造成销量不能在一个阶段内有一个明显的上 升,销量上不去,蔬菜不能够及时的销售出去,必然会不新鲜,越不新鲜越没人买。同时,销量小,平均销售成本必然会居高不下,更需要用高菜价来维持成本,甚 至更加逼着去走高端,出现了天价的无公害与绿色、有机蔬菜,试问:无公害与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种植成本真有那么高吗?这样,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把好的 经营项目变成了“鸡肋”。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只要降低了流通配送成本,提高必要的管理水平,把物损降下来,把销售数量做上去,即使价格和农贸市场持平,蔬菜经营的利润率也是非常客观的。同时,蔬菜经营的销量如果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对其他生鲜品的销售,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会提升超市的综合经营效 益。
如果想彻底弄清楚现阶段生鲜超市蔬菜经营存在困境的原因,从根本上改善生鲜超市蔬菜经营的现状,就必须了解蔬菜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现有的果蔬类农产品基本上以下面的渠道流通:
通过图中可以看出,现阶段,终端市场中蔬菜类农产品销售的主要产品来源是批发市场,即使通过连锁超市或者农产品配送企业配送产品,其来源也主要是批发市场。上述流通方式的形成与存在有其必然性。其他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我们暂且不论,仅从物流成本方面来分析。由于农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在保鲜期上有严格的要求,可以把相当长的时间段内销售的产品集中起来运输,所以,在流通中需要有一个基本运输量的要求,否则,分摊运输成本会很高。所以,便形成了现在依托于批发市 场的传统流通渠道,即通过产地小运输户把农产品集中到产地批发市场,然后由大的运销户运输到销地大的批发市场,再由销售地大的批发市场分散到小的二级市 场、农贸市场或者小商贩、超市。远距离运输通过大的交通工具,短距离运输借助小的运输工具,以此来实现运输成本的较合理化。但是,这样,容易出现以下弊 端:
首先,产品的加工、分级存在很大的困难。大家都知道,批发市场批发的果蔬类生鲜产品,都是“通货”,产品没有经过严格的分级。而对于超市生鲜的零售来讲,没有经过严格分级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浪费。因为,在开放式的货架销售中,没有那个顾客会去选择品质、级别不好的产品,如果货物不严格分级,不仅会影响到货物的整体美观度,而且品性不好的产品,总归会被“拣剩”下来,耽误了处理的最佳时机,造成巨大的浪费。如果把产品的严格分级由连锁企业的自 己的配送中心来完成,或者转嫁给供应商、配送商,一样会增加成本。另外,从批发市场来的货物,由于环节的增加,其新鲜度会大打折扣,也增加了成本。
其次,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承诺机制无法建立,批发市场来的货物,由于其产品来源的不确定性与流通的随意性,其无公害、绿色品质很难保障。现在依托批发市场的 松散型、不定向型流通方式,同时形成采购方式随意性,无品牌、无包装,法人不明确,责任就不明确,生产环节造成的污染在无控制地进入流通环节后仍然会面临 二次污染的威胁,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判断基本上停留在形状、色泽、新鲜程度等为主的感官判断上,质量追溯机制无从谈起。消费者对超市销售的产品质量有信心,从根本上讲是如果采购的货物出了问题,可以找到销售的主体——超市,可是蔬菜出了质量问题,如果超市或者配送企业是从批发市场上随机采购的,又去找谁来承担责任呢? 第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价格形成机制,无序流通使得供求关系成为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尽管在长期的传统流通过程中,市场价格的调节从总体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价格也基本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在局部范围内的价格,过多的体现在供求平衡因素,偏离商品价值。这种无规律的价格波动,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加大了超市与配送企业采购环节的管理难度,容易产生财务漏洞。第四、容易产生城市垃圾与无效物流。没有经过严格分级与标准包装的农产品,特别是蔬菜,许多没有使用价值的菜叶与残次果,不仅会占用运输的吨位,增加物流 费用,在销售、食用过程中扔掉后,还会造成大量的垃圾。一般每个城市的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往往是垃圾成堆、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区域。
因此,作为超市与农产品配送企业来讲,仅从物流运输成本的角度考虑,这种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优的方式。在一个固定消费区域内,农产品的销售主要是 由分散的、无组织的小商贩主导时,上述传统的运输、流通方式是必然的。但当超市、物流企业等销售农产品的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其某些品种的销量可以满足 运输的基本要求后,上述流通渠道就会变的不合理,这些企业必然会绕开批发市场等环节,转向种植基地定向采购货源,在减少流通环节与运输时间,降低成本与提 高新鲜度的同时,定向采购也可以确保农产品品质。这种方式代表着农产品流通的未来趋势。
所以,无论是超市还是农产品配送企业,其根本的竞争力在于产品资源的产地化,即在产地经过严格分级、包装的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或终端销售环节,而不经过中 间任何的流通环节。而这种方式,在允许的最小保鲜期内,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运输、销售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生鲜产品的经营中,如何建立与优化自己的 供应链,是每个企业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对于依托于批发市场的超市与配送企业来说,在与传统商贩的竞争中,根本无法确立竞争优势,甚至是死路一条。
第三篇: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摘要:电子商务的实现包括了对信息流、商流、资金链和物流的整合运作。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的物流模式带来深刻的变革,同时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系统的的落后已经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政策。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物流;物流模式
一、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rnet的不断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呈现着一种跳跃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不仅是一次伟大的商业变革,也对传统的物流模式带来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对物流的要求逼传统的商业模式对物流的要求更高,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更加依赖物流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能否以高效率,低沉本和低错发率地实现物流配送是电子是否能够很好的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如何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不断地优化电子商务系统,创建先进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使之与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现适应,使双方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物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
(一)电子商务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物流的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许多,主要表现在运输成本和仓库成本。据统计,我国的物流成本是西方的许多发达国家的3倍,而且汽车的空速率高达37%。由于电子商务的特点比较特殊,因此决定了它的客户群十分广泛,从而决定了在进行物流配送的物都比较分散,造成单件商品的运输成本太高,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运输成本。具体表现在:物流的基础建设的布局很不对称,大多数的物流基础设施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因此造成了跨区域货运,从而提高了运输的成本。另外我国的物流的仓库成本的费用也十分的高。据商务部数据分析显示,2008年我国库存商品及闲置物资的价值总量远远的超过了10万亿元,约占GDP的近30%,而国际上公认的库存商品和GDP的比例是发达国家不超过1%,而发展中国家不超过5%。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对市场需求不能够进行准确的预测,造成需求市场上信息的牛鞭效应,从而产生大量的库存成本或是缺货成本,在仓储量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货运的空载率却是居高不 1
下,仓库的利用率十分的低,从而带来的电子商务物流的成本大幅的增加。
(二)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发展水平低。现代化物流是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关键,因此物流基础设施是其重要保证。物流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以及网络通信的基础设施等等。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
物流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比,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是较为落后的,其配套性、兼容性、协调性都还比较的差,还有运输工具、装卸
工具、包装工具等基础设备都还不够先进,无法实现一体自动化,从而无法从根本上
提高效率,在运输方式上,国家运输系统和地方运输系统没有一个很好的枢纽进行连接。电子商务要求相对均衡的运行环境,要求企业有强大的后台来支持系统和来响应对方即时的服务请求。然而目前,市场根本达不到应有的经济网络的规模,网络的基
础薄弱,网速慢,出口带宽不足 资费过高,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设备不够普及如:
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从而造成了我国信息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客服要
求,信息时效性差,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这些都成为了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障碍。
(三)物流管理机制存在障碍,相关政策不完善。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技术设备、投资融资、产业的政策、运输与税收标准等各方面,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但各个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并不统一,缺乏有机的协调思想。各个部门对物流的规格的标准也不统一。另外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还处在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中,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制度还有待完善。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还处于
起步阶段,与企业的发展有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用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
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制度与法规的缺陷也
很大程度的阻碍了企业在改善物流效率时对物流资源进行再分配。
(四)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的理念。当今的物流管理理论和实际都已
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理论和方法,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管理研究者刚刚接触这些理论,对物流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深化,还需要消化和吸收。我大部
分企业对现代物流在如何去提升运输产业的水平、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加经济收益方
面作用的认识不足。观念的落后导致不论是企业管理或国民经济都不重视物流,缺乏系统的规划,投资严重的不足.现有的储运被看成物流的全部内容.把电子商务简单的看成单纯的商流运动,认为电子商务就是进行(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在互联网上进行
订货或者购物.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真正的电子商务还应当包括商品使用价值的实
现,也就是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到推行电子商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我国绝
大部分的物流工作者对现代物流的理念都还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深化的去了解。
(五)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缺失。人才短缺.也是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巨大阻碍。物流人才的短缺,无法为新的物流体系提高足够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要求从事物流的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物流知识和实践的经验。国外物流的教育体系和培训非机构都非常的发达.形成了较合理的物流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在大部分的高等学院中都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相关的各专业学生开设相关的物流课程,部分院校还专门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士学位教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并在各国物流业协会的领导和提倡下.全面开展了物流的职业教育。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许多国家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和配送方面的工作。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物流人才的培育体系,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物流飞速发展的需求。
三、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合理布局。国家除了要加快对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外,各物流企业更应加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科学布局。各地方政府应该统筹规划,正确的引导物流企业布局和建设物流中心,包括配送中心、物流仓库、通信网络基础等等。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物流中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物流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捷的物流配送,覆盖面广的配送范围,较快的反应能力.更加优质的服务水平。物流正在向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进展。政府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将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物流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物流业起点比较低,发展速度比较慢.政府应尽早构建顺畅的物流体系.出台物流运作标准及相关政策,必要时还要给予一定的资金的支持,包括政府直接的投资、政府优惠性贷款等等。从而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消除改革物流体制的障碍.建立政府部门协调机制.颁布相应的物流方面的法规,打破目前的分割状态.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牵头.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参加,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全国性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布局,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
2、对物流企业进行战略重组。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存在着“小、少、弱、散”的特点,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改革所有制的结构。大力促进非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物流管理技术经验的,促进外资独资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以促进物流行业的竞争。其次是要优化资本结构。对资本经营和资产存量进行调整,加大物流行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力度,使国有物流企业逐步从分散化向规模化、集团化推进,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实现企业之间优势互补,扩大规模经营,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现代物流配送业的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化的进程。、现代物流管理中的许多方面应用了电子商务技术,如跨区域的物资仓储管理、客户服务管理、与委托方企业和内部的其他生产计划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结算等。另外,还可以将电子商务计算融合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或供应链管理系统,为物流企业在财务、分销资源计划(DRP)与调配等方面提供各种不同的网络支持与帮助。利用电子商务技术的优势不仅可以给物流业务领域拓展新的经营思路和商机,同时要实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辅佐和完善还需要电子商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四)加强电子商务物流的人才建设。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高等院校设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及物流研究机构或者科研项目,但这些工作基本是分散的,而独立的物流业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统一协调、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按照系统发展的要求开展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研究.才能使我国物流业发展走向正轨.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做好组织工作。以大专院校为基地,加大物流管理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同时要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培养,把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另外要积极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加强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物流研讨会,从而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物流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石,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我国应该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物流的建设,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企业进行整合,加快物流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的进程,不断地普及先进的物流理念,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从而使我国的物流业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海斌.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J].中国商贸,2010,12(2):112-112
[2]方秦盛.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发展策略[J].经营方略,2010,10(29):66-66
[3]倪天林.论电子商务与现在物流的协调发展 [J].企业活力,2010,9(50):35-37
[4]赵国庆.物联网在物流运输中的探讨运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3(6):30-31
第四篇: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加入WTO后,中国建筑业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结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提出了建筑承包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WTO 中国建筑业 发展对策
Abstract: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its contract building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extensive developmentspace and stronger market competi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ontract building enterprises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building industry.Key words:WTO;China's building industr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2001 年12月 10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国。加入WTO,将使我国建筑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对我国建筑承包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客观地说,中国建筑业对国际建筑业的通用规则、行业惯例知之不多,研究不透,这对于中国建筑承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很不利的。而且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百分比为3.11%~6.84%,因此加入WTO后,如何发展中国建筑承包业已成为当务之急。WTO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
1.1面临的挑战我国承诺加入WTO后 3年内允许外商开始成立合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能承揽一些特殊工程,加入WTO后 5年内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从而国内建设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外商凭借在融资能力、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优势,将使我国建筑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不尽快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将很难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1.2 建筑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存在差异我国现行的建筑业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和国际同行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入世后,我们必须遵守WTO的原则和规定,增强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公开办事程序,调整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和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使之与WTO的规定相适应,促进国内建筑企业的发展。
1.3面临的机遇加入WTO后,我国将自动享有所有缔约国之间的最惠国待遇。随着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逐步融合,我国的建筑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向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和劳务市场进军的机会。
2国内与国外承包商的竞争力比较
入世后,我国建筑企业(国外称承包商)与外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这种竞争归根结蒂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来看,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是相当脆弱的。根据2001年《工程新闻记录》的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最大的几家承包商的国外营业额部分都几百倍于我国最大几家的相应部分,远远地超过了我国上榜公司海外营业的总和。并且2001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5.6%,在亚洲市场的份额总和也只为17.5%,还未真正涉足市场容量巨大的欧美市场(占国际市场的47.4%)。从表1中的数据看出,我国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已是事实,倘若加入WTO后这样的情况依然得不到改善,我国的建筑企业在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竞争力不强。国外承包商的优势反映在其承包特点上,主要表现在:①具有咨询、设计、设备材料采购、项目实施管理、开车指导、售后
服务等综合功能和建设项目总承包能力,业务涵盖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②组织管理机构科学、精干、高效,采用国际先进模式,对项目实施科学管理;③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或以金融机构为后盾;④跨行业、跨国经营,产权结构多样化,营销等策略全球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项目管理科学化,低层作业本地化;⑤采用EPC、BOT等国际通行的经营模式拓展业务;⑥以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采用信息技术矩阵式项目管理结构,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动态、量化和进度/费用综合管理和控制;⑦有国际范围的销售网和采购网;⑧拥有专利技术,能反映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方面恰好是我国的弱点。
3中国建筑承包企业入世发展对策
3.1优化组织结构并形成规模经济
(1)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从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来看,建筑业产业组织的有效态势应是一种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并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大型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结构。这也是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因此,加入WTO后,建筑企业应朝着总承包方向发展,以管理、技术、资金、知识为经营基础,为业主提供整体综合服务。顺应这种趋势,应扶持和组建一些大型总承包企业,重新进行资质定位。2003年建设部也下达了文件,为企业指明了方向。中小型建筑企业应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做专做精,从而形成了企业不同层次的竞争空间,重构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大梯度塔式结构形态。
(2)规模经营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建筑产业大军(建筑业劳动力占世界的25%),但企业规模太小,因此应通过企业的兼并、合作、收购、联合、联营等形式,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程承包集团。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的集中和重组。如今一些大型建筑企业通过不断地分离改制重组,然后与具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金融机构,材料设备供应企业,以及与自己形成互补竞争力的建筑业企业(包括国外承包商)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参与国际竞争。承包企业承接到项目后,再通过竞标把项目分包给各专业承包商,自己从事承包管理工作。当前集中、重组的形式主要有:(1)合并企业。例如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的重组(SEI)。1999 年7 月14日,经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批准,原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北京设计院、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和中国石化集团勘察设计院等6个单位进行战略性重组。重组后的基本模式,以设计为主体进行EPC或 EPCC工 程总承包。(2)银企合作。如2001年 10月 30日,中建总公司将从中国农行得到6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这60亿的授信额度为中建总公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3)联营承包。联营承包是国际承建商进入新地区市场或工业市场时经常采取的运作模式。如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就有成功的实例。以联营承包形式和香港承包商承包了地铁公司香港东区/篮田隧道及地盘基础建设工程(合同金额6.8亿港元)。因此可见合并重组、合作、联营都是为工程承包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唯有如此才能使工程承包管理模式发扬光大。
3.2培养复合型人才国际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建筑承包业需一大批能够适应WTO,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工程、管理、经济、金融、法律和商贸,还要求有较好的外语水平,熟悉电脑运算和操作。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我们唯有正确面对,从长远利益着想,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1)积极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加设相应专业,扩大本科、研究生的招收量或在高校在校生中挑选外语基础好的学生在后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快速培养人才。
(2)重视培训。这是目前我国培养总承包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毕业,拥有基础与专业知识,并不能说就是人才,因此要摈弃对学历的误解。象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它不在乎
一个人的毕业学校,家庭关系以及来于哪个国家,重视的是他在工作中的实干能力。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下放到基层,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管理才华,另外建立复合型人才培训机制,使人才具有跨专业知识,又有谈判索赔、编标投标和其他组织能力。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多邀请国际工程专家到我国讲学或采用交流交换机制以互利互惠为前提,与国际上有关企业或机构建立人才交流与培训渠道,使我们获得先进的承包商集成系统的管理方法、经济手段、技术、技巧等。并且我们还可以引进国外人才。象梦龙科技项目管理培训中心、北京启亚卓越管理顾问公司、国家外专局都是应WTO 产生的国内培训机构。
(3)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他的潜能,为企业为国家作贡献。那么,在分配上积极探索有利于稳定人才,促进人力资源进步的制度,从而留住人才,使人才结构合理化,高素质化,最终满足国际工程承包的需求,提高竞争力。
3.3重视科技创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企业的内部应建立起一套高科技管理机制,在硬件上能够承接各种高、大、难、新工程,在软件上能着眼未来,加大新技术开发、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工作。据1998年对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日本的大成建设、美国的福陆丹尼尔的比较研究发现,这三家大型企业虽然营业规模相差不远,但中建的人均营业额所表示的劳动生产率与其他两家相比差距较大,表示效益的利润以及人均利润也不可比拟,究其原因,效益之差主要出自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技术难度。由此追溯到我国的承包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据有关分析,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销售额的0.3%~0.5%。3/4以上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并且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9%左右,有的超过10%,一般企业也达3%。因此承包企业科技创新一要引进科技人才;二要自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三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好互利互惠关系,使资源共享,有效解决科技创新难题,提高我国承包商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
3.4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建筑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全新的手段。计算机的运用对工程报价的准确度、标书的质量、整体的工作效率、项目进度及成本控制影响较大,这是市场竞争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承包商投标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时间不足,此时使用计算机报价速度快,时间省,标书一拿来,全部输入计算机,程序一调结果就出来,并且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优的。同时注意软件开发,使之适应企业的运作管理,把计算机在报价、调价、索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包括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建立数据库、绘制图表和报价程序等,同时注意形成自己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建筑企业建立信息渠道,掌握市场信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市场来源较多的政府外贸部门、上级部门、国际知名企业等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他们广揽工程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使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加速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化,实现对项目工点的零距离管理,增强企业管理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因此承包企业经营管理因计算机的使用而改变,业务处理方式努力向计算机化靠拢,最终实现规范化。
3.5工程计价改革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建立的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承包商投标报价时,采用工程清单报价法。目前我国一些工程项目虽然采用了此方法,但大部分仍是将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分别计取。这种方法不直观也不适用,与实际情况差距大。例如在鲁布革水电站引水工程国际投标时,标底是我国做的,但大成建设公司以低于标底43%的报价中标,并且完成后还有赢利。因此必须采取改革措施。
(1)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理顺工程成本的费用构成。废止按预算定额进行报价及结算的做法,由承包商按自身能力、管理水平、市场材料、设备、劳动力价格自主报价,承担风险。
(2)鼓励和扶持建立承担无限责任的造价咨询机构。①要建立承担无限责任的造价咨询机构,则应提高咨询酬金,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的设计、咨询、监理等单位,承担的都是有限责任,即最高赔偿额为扣除税金后的全部酬金,其原因就是国家规定的酬金过低,且在实际运作中还会更低于国家标准,客观上造成了咨询机构无力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基于这个原因,也使得造价咨询机构不可能提供优质服务,对咨询机构参与国际竞争极为不利。②引入投保专业责任风险,一方面增加承担无限责任的咨询机构的信誉,另一方面对咨询机构本身也是一个控制和约束。
(3)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培养合格造价咨询人才。①对现有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学习国外咨询业的先进经验,尽快适应新形势。②在高等教育中设立工程造价专业,改变现在附属在其他专业中只作为一门预算课程的状况。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建立严格的考试、执业和注册制度。
3.6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承包方能否提供全部或部分建设资金越来越成为决定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长期分离,故资金短缺且融资能力差成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提高承包商融资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加企业资本金,通过债转股,发行股票等方式,补充企业资金,还可以与外国大公司合资。组建有活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融资能力。②银企合作。采取银行与国际承包商相互参股,资产置换,互派董事,银行自己牵头组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集团或大型对外承包企业创办自己的银行等方式,推行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或者与银行合作增大出口信贷量。③对于大型项目,通过国家政策倾斜,由国家政策性银行牵头进行项目海外融资试点。
3.7全面推行合同管理合同管理的好坏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合同各方创造多方面效益的关键。为了管理好合同,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认真学习国际惯例中的FIDIC合同文件和有关国际合同范本,通过网络下载有关文件及应用实例,聘请国内外国 际工程专家讲学,传授经验。②信守合同,讲究信誉,严格执行合同。③合同的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始终,要对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合同的技术文件和其他附件及会议纪要、备忘录等构成的合同整体进行分析,对合同中出现模棱两可、遗漏、含糊的现象,监督合同人员要及时发现,及时汇报,超前防范,避免违约。④签订合同掌握技巧,争取对承包商有利,强化索赔意识,据理力争,减少工程风险,避免损失,力争获得较理想的效益。需要指出的是,仅有工程承包企业改革和采取有效对策还是不够的,必须加上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扶持。国内建筑市场的完善,将会使中国建筑承包业蒸蒸日上,适应WTO的原则和规定,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倪书洪.涉外工程管理(第1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1.
[2]王孟钧,杨承懋.WTO与中国建筑业(第1版)[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5.
[3]田威.FIDIC合同条件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申月红.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J].建筑经济,2003(3):5.
[5]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建筑经济,2003(3):8.
[6]施红俊,雷鸿君,金维兴.大型建筑企业SVL组织模式构思[J].建筑经济,2003(3):28-29.
[7]李启明,杨杰,余健.2001 国际市场最大225家承包商和200家设计公司市场分析
[J].建筑经济,2003(3):19-20.
第五篇:生鲜超市蔬菜经营现状分析
生鲜超市蔬菜经营现状分析
毋容质疑,生鲜经营是超市功能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生鲜食品”是驱动整体卖场的灵魂,是超市经营的命脉,是商场集客力的重要来源,是门店吸引来客数的重要因素,社区型超级市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生鲜商品销售营运的好坏。同时,蔬菜、水果在整个生鲜部是个极其重要的部门,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都是人们每日必须消费的食品,因此蔬菜、水果等的质量和价格,成为生鲜经营商品质量、价格以及形象最敏感的温度计。商业上有句名言:蔬果带动肉类、海鲜;肉类、海鲜带动面包和熟食。可见蔬果经营在整个生鲜经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生鲜部门是超市中最具特色的部门,同时营运的特点也是难度最大、跨度最广、专业性最强,而在生鲜品经营中难度最大的恐怕就是蔬菜了。由于蔬菜本身的物化性能,怕磕碰,水分易丧失,保鲜不好易影响卖相与鲜食的效果,甚至腐烂变质,以及现阶段蔬菜储存、运输、加工条件的落后与流通方式的不配套,使得现在超市蔬菜经营存在着很大的困境。
问题与困境分析首先要确定主要竞争对手,确立参考系,找出不可避免的损失因素与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单纯从蔬菜经营的角度来讲,超市蔬菜经营最直接、最根本主要竞争对手是农贸市场、早市以及马路商贩。果蔬产品不同于服装、家电等其他耐消费品,顾客会多跑几家超市,好货比三家。每个生鲜超市都有自己的服务半径,为了采购的便利性,顾客一般都会就近购买。因此,由于服务半径的影响,同行不是主要竞争对手,其他超市并构不成太大竞争。
可以说,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超市蔬菜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是:鲜度控制不好与过大的物损。“新鲜度”是鲜销蔬菜的生命和价值所在,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质量判断主要还停留在形状、色泽、新鲜程度等为主的感官判断上,在同样的采购成本条件下,鲜度最终可以影响到销售的价格。但由于蔬菜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怕磕碰,难储存,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水分散失与货物损失,这些是产品的物化性能带来的必然损失。但是,由于管理水平、流通销售方式的不同,即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差别却很大,这些因素是改进经营状况中需要控制的重点,需要认真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与产生差距的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管理上的原因。由于蔬菜类商品的产品化程度低,以及其本身怕磕碰、易变质、不易保鲜的物化特征,在配送、摆放、销售、指标核算等各个环节,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与不同的管理流程细化程度,会对蔬菜的鲜度保持与物耗控制产生很大的差异。其中的重点是责任心管理,不可能要求蔬菜经营各个环节的人员做到小商贩那样的责任程度,关键是如何最大可能的用指标核算、物质奖惩、规范流程来提高各个环节所有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2、销售方式。销售方式涉及到蔬菜商品的设施、灯光、摆放、保鲜,以及供应商合作方式、定价原则、折扣等各个方面。
3、采购。货物采购的方式与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销售。现在超市蔬菜绝大部分的货物来源还是批发市场,不管是超市的自采还是供应商供货。不同于工业产品,蔬菜类商品的分级质量标准,描述起来非常模糊,难以明确,蔬菜本身在生长过程也不可能大小规格统一,所以采购与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对接,性价比的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几点,往往是超市蔬菜经营管理者注意最多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却不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鲜度与物损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因为单纯从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上述几个方面无论超市管理做的多么好,不可能超越小商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鲜度与物损,还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认真应对:
4、二次包装与配送。为了便于管理与降低成本,现在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生鲜品配送中心。生鲜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有(针对蔬菜类):统一采购,依靠规模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与堵塞采购漏洞;对采购的蔬菜进行初步分级与加工;蔬菜的临时保鲜储存;根据各个门店的需求将蔬菜配送到各个门店等。可以说,生鲜配送中心的设立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在分装与二次配送的时候,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没有引起管理者足够注意的物损的问题。在二次包装的过程中,对蔬菜进行初加工,剔除残次果、烂叶是必须的,但是笔者认为对大部分蔬菜分包,包裹保鲜膜的工序是没有必要的无奈之举、多此一举。
包裹保鲜膜的主要目的是蔬菜的保鲜与防止顾客随意挑选带来物损。其实蔬菜本身就是鲜销产品,依靠保鲜膜来保鲜,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办法,还没有加湿的效果好,保鲜的最好方式就是及时把蔬菜销售出去。虽然没有包保鲜膜,小商 2 贩的菜比超市的新鲜,就是一个明证。另外,消费者在采购产品的时候,都有一种主动挑拣的欲望,你把产品都给他捆好了,让他被动去消费,缺少了一种挑拣的乐趣,岂不让他非常的不爽。有过超市促销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大堆头的随意挑拣促销产品,场面非常的火暴,价格是一个方面,随意挑拣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原因。归根结底,采取这种包装方式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与管理水平没有信心,产品如果比较统一、标准,看上去都很新鲜,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再强一点,象小商贩那样,难道还怕顾客挑选?
同时,二次包装对蔬菜的损害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蔬菜非常怕摩擦与磕碰。在运输过程中,些须的摩擦与磕碰是难免的,但是,在二次包装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二次的磨损,甚至更大的磨损。就拿黄瓜来说,在第一次运输过程中,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会有轻微的压痕,这是必然的,当在第二次包装时,瓜与瓜之间的接触面必然发生了变化,不可避免的又会出现第二次压痕。更糟糕的是,当进行了二次包装后,重新装箱配送,装箱一定不会紧密,会比较蓬松,而蔬菜运输时最怕的就是装箱不紧实,这样在运输过程的颠簸中,给蔬菜带来的磨损是致命的。大家可以观察农贸市场商贩的蔬菜,怕磨损的蔬菜一般都是原箱,象呵护婴儿那样的保护蔬菜,这也是黄瓜可以保持“顶花带刺”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二次包裹保鲜膜必然会增加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二次包装是得不偿失。
5、偏重设施建设,忽略了与上游蔬菜供应环节的紧密联系与协作。连锁超市的蔬菜经营管理,一般都会比较关注面对顾客销售的蔬菜经营形式,包括经营品种项目、卖场布局、设备配置等。在蔬菜经营管理流程设计时也会更多考虑蔬菜加工和经营过程本身,而对蔬菜供应上游的采购环节、来源和物流配送的影响却疏于认真考察与应对,实际上蔬菜流通渠道及采购配送现状等外部因素对超市蔬菜经营的影响非常之大。
对于生鲜产品来讲,商品的产品化程度越高,管理的难度越小,例如面食、分割冷冻肉等。如果蔬菜产品在进入流通与销售之前已经最大限度地标准化和产品化了,超市蔬菜经营者就会大大减少为蔬菜产品加工核算,以及损耗控制之类的问题所困扰。这就需要现在的超市经营管理者,要重视与加强与上游的蔬菜供应商的协作,借鉴供应链管理思想与“零库存”思想,把蔬菜的产品化程度尽量 3 前移,向基地化采购、加工方向发展,真正的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非单纯的竞价打压政策。传统的购买运作与现代采购战略在观点上的差异可以集中归纳为致力于所有权总成本最低而不是购买价格。尽管生鲜商品的购买价格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仅仅是蔬菜总成本公式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考虑蔬菜的二次配送、成本核算等服务成本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产品周期寿命成本对生鲜商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例如,如果从批发市场进货,和竞争对手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如果能够从蔬菜种植基地直接进货,就可以节省1-2天的货物周转期,这1-2天的时间对蔬菜的保鲜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就具备了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
6、价格虚高,依靠高价格弥补管理与供应链的弊端,牺牲了大批顾客群体。超市明亮、干净、卫生的整体形象是传统农贸市场无法比拟的,这本来是超市经营很大的优势所在,但几乎所有的超市都没有好好利用这一优势,在经营上基本走入了一个“怪圈”。由于场地设施分摊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影响,在还没有把顾客群体从农贸市场争取过来,销量还没有上去的前提下,可以说,超市蔬菜的平均销售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几乎大部分超市的价格定位都在高端上:超市的环境好,干净卫生,所以蔬菜的价格理应就高一点,挣的就是有钱人的钱。殊不知,这样会赶走大部分的顾客,从而造成销量不能在一个阶段内有一个明显的上升,销量上不去,蔬菜不能够及时的销售出去,必然会不新鲜,越不新鲜越没人买。同时,销量小,平均销售成本必然会居高不下,更需要用高菜价来维持成本,甚至更加逼着去走高端,出现了天价的无公害与绿色、有机蔬菜,试问:无公害与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种植成本真有那么高吗?这样,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把好的经营项目变成了“鸡肋”。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只要降低了流通配送成本,提高必要的管理水平,把物损降下来,把销售数量做上去,即使价格和农贸市场持平,蔬菜经营的利润率也是非常客观的。同时,蔬菜经营的销量如果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对其他生鲜品的销售,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会提升超市的综合经营效益 农产品超市化经营模式决定成败
农产品进超市还是进农贸市场,表面上是农产品进入哪个销售渠道的问题,更深入地看,它涉及到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整合与完善的问题。我们既要把握住发展趋势,同时也不能超越国情和国人现阶段的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而以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来实施农产品的超市化,则是亟需业内人士关注与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关乎城乡人民生活和农产品销售的大问题。
经营模式面面观
我国农产品的超市化经营虽然也借鉴了国外超市的相关经验,但因为国情和市场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基本上是在摸索中前进。具体来看,农产品超市化目前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
“农改超”模式 这是我国各地纷纷推广的农产品超市化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是国家改善“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重要政策。“农改超”是将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后,建立在农贸市场基础之上的农副产品超市。它与农贸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产品有质量标准、包装标准,有商标并标明产地,但因为“农改超”后农副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这种曾欲向全国推广的模式并没有在我国取得预期的成功。目前似乎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亟需新的更有生命力的模式加以创新和发展。
“超市+生鲜区”模式 几乎所有的超市都设有专门的生鲜区,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日常生活需要。目前超市生鲜区大部分采取的是与供应商联营的方式,超市并不靠生鲜区来赚取利润,甚至亏本经营,而是靠生鲜区来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以其他商品的利润来弥补和维持生鲜区的经营。应该说,在农产品超市化的问题上,目前这种情况更普遍。
“农加超”模式 所谓的“农加超”就是在目前一些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建,采取农贸市场加超市的模式,在现有农贸市场中或旁边辟出一块超市,保留一块农贸市场,在适当的时候,用超市慢慢取代农贸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农改超的建设成本可以降低不少,同时在经营上也是商家和厂家有分有合。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对这种新型的农产品超市化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
上述的几种模式,除了“农加超”这种新型的模式目前正处于摸索和实践中,其他两种模式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年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都经营状态都不太理 想。与国外超市的农产品经营大部分都具备良好盈利能力相比,我国农产品超市化的这种经营状况是不正常的,经营方式也存在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更适合中国现阶段农产品超市化的模式呢?
优化供应链是关键
连锁超市比较关注面对顾客销售的生鲜经营形式,包括经营项目、卖场布局和设备配置等,却往往疏乎了生鲜供应链上游的生鲜商品供应和物流配送,而这些对超市生鲜经营的影响非常大,在某些方面还形成了制约作用。超市的生鲜经营不可能离开生鲜上游供应链尤其是农产品生产环节而独立存在。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博士认为,要把超市经营好,首先就是办好生鲜农产品,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经营。目前超市应该做好两点工作:一是优化农产品的供应链,大量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减低成本和零售价格,把消费者吸引过来;二是在生鲜农产品中取非常少的,或者不取利润,从超市经营的其他产品中的盈利来补贴生鲜农产品。
国内生鲜专家、深思顾问机构首席顾问方昕认为,虽然供应链上游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对农产品超市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给“农改超”带来的困扰也不会是短时期的问题。而生鲜超市差异化经营是其优势和活力所在,所以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和自有品牌开发是未来生鲜超市的两个基本支撑点,它是“农改超”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生鲜超市寻求局部细分市场上经营优势的基本手段。
探寻合适经营模式
尽管生鲜超市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盈利,但仍积极应推进生鲜超市建设,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取代低层次的农贸市场。
农副产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周期长,另一是销售周期短。这两点要求它必须有迅速、有效、快捷的加工基地。前不久在北京开了第一家生鲜超市的家乐福冠军超市,其经营秘诀就是靠低价和降低采购成本。而冠军超市在一个城市内至少要达到35家的规模,才有可能建立起统一的配送中心来实现规模供应,降低采购成本。要将配送中心的作用最大化,冠军超市的目标是在2008年能在北京开40家以上。因此,如果这个目标无法达到,冠军进入中国也会失败。
或许国外零售巨头的经验让国内企业有所借鉴,冠军超市在全球拥有近6 2300家店,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方昕认为,生鲜经营只要能有效地建立生鲜经营管理体系、商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定位和控制损耗,将可以达到20%左右的综合毛利。这比超市目前整体的毛利要高出数倍。而随着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超市生鲜经营已经普及化,满足消费者农产品消费需求的零售方式也趋多元化,任何一种终端经营方式都不可能独占生鲜消费市场,谁管理经营得好,谁的商品结构和销售方式更贴近消费者,谁就可能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农改超”也好,“农加超”也罢,抑或是更普遍的生鲜占很大比例的超市,都不例外。
在超市中,生鲜经营商品结构中品种数一般在千余种左右,近年生鲜区经营的品种数在不断扩大,有的超市生鲜区品种甚至已超过2000种,但无论品种数量多少,生鲜经营似乎更应该关注20/80法则下重点商品和辅助商品的构成比例,如果商品构成比不合理,单品数增加只会加大生鲜经营管理上的难度和损耗,未必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联营方式扩充的生鲜品数量,其销售能力和获利能力也同样令人怀疑。
生鲜超市取代农贸市场是必然趋势,但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渡阶段。有关专家认为,这个阶段里,“农加超”模式或许更适合中国目前农产品超市化的发展。在这方面,苏果超市走在了实践“农加超”模式的前列。据了解,今年苏果将对20个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其中一些可能将实行“农加超”模式。而整合供应链资源,降低成本和农产品价格是其重要步骤之一。目前苏果正在实践的这种模式,是否能为正在摸索中前进的农产品超市化找到一条新路,我们且拭目以待。
开家小型水果蔬菜超市有利可图
果蔬菜小超市赚钱不难
作为开办在居民区眼前的小超市,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巩固住一定的消费群体,经营中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商品品类齐全,货真价实能给居民带来实惠;另一条便是在经营上有附加的特色服务。特色是吸引顾客的惟一的鲜招,在一定程度上讲,附加经营特色是商家提高竞争优势的惟一手段。如今,许多大、中型超市都设有蔬菜、水果、熟食之类的专卖区,作为距离与居民最近的小型超市为什么不附加经营这类项目呢?世人皆知,蔬菜、水果、粮油、熟食之类是居民一 日三餐必需的生活消费品,人们下班后就近购买,既方便又新鲜,现买现吃,虽然多花块儿八毛也觉得花的痛快,因此附加这种项目会吸引一定的消费群体。
一般的住宅小区住有200户左右的居民,约7000人左右,小区附近如果办有两家小超市,那么每家超市一天就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照此计算,每人每天用在蔬菜方面的消费按几元计算,一家小超市每天仅销售蔬菜这一项即可收入近万元。而且这种收入比较稳定,附加这种项目,超市只需增加三四名专营人员,每月除去费用,老板仍可净赚。住宅区附近的小超市有其独特的销售优势和固定的消费对象,与乱哄哄的农贸市场相比,其信誉、质量和环境较好,居民就近购买既放心又节省时间,更不会担心像在农贸市场买来的食品发现质量问题或短斤少两时,去找卖主讨公道费窝火生气,有时甚至难觅卖主踪影。
由此可见,居民区小超市经营蔬菜是一项便利居民为自己增加收入的可办项目,从“便民”这一点上来说,不但优于繁华闹市区的大、中型超市,而且胜过农贸市场;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每天的获利要比经营其他商品赚得多,并且资金周转很快。因此,商家附加蔬菜经营项目,会取得较好的经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