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及其营销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从1995年广发银行发行首张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开始,中国信用卡市场进入了初步启动阶段,但是却一直发展缓慢。到了2002年9月,尽管银行卡发卡量已达4、69亿张,但真正的信用卡很少。而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速度越来越快,信用卡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并日益受到外资银行的竞争威胁。
信用卡是银行卡产品中回报较高的重要品种。从2001年开始,国内银行开始大举进军信用卡市场,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人民币贷记卡,甚至推出“一卡双币”贷记卡,尤其在2003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截至2010年8月底,我国信用卡发行量已经突破1.9亿张,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在信用卡飞速发展的同时,其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信用卡业务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信用卡有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之分。近几年来,贷记卡也就是持卡人可在发卡银行给予的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信用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发行量不断增大。但是银行面临的信用卡风险也相当的大,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信用卡的使用流程是持卡人消费时签字,然后由特约商户向银行提供签购单,发卡行凭以向特约商户付款,然后发卡行向持卡人发付款通知,持卡人向发卡行归还贷款。由此可见,信用卡业务不同于一般的信贷业务,在发行、使用、结算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信用卡风险。而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同时表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危害性大的特点。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信用卡作为一种贷款凭证,实质上是一种贷款业务。信用卡的主要利润来自于透支利息收入,即消费信贷创造的收入。由于在个人消费信贷中,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准确判断客户的风险度,通常只能通过提供利率来抵补坏账风险,致使信用卡循环贷款的利率居高不下。随着信用卡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各家银行积极主动参与到国际信用卡市场上来,为了获得高收益而发行了各种高端信用卡,如各银行纷纷推出了白金卡、钻石卡、无限卡,最高授信额度无上限。可见,信用卡业务是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
二、信用卡风险类型与成因
(一)信用卡发卡行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信用风险
中国被认为是全球信用卡发展最具潜力的市场。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外资金融机构几乎都向中国人民银行递交了开办信用卡业务的申请,希望从中国广阔的市场中获得高额回报,而中资商业银行也为了占据这一前景诱人的市场,不惜高额投资投入到信用卡业务上,导致重复建设的现象已经在中国信用卡市场中蔓延,也由此出现了恶性竞争。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雷同、单一,服务缺乏特色,没有一家具有
明显的竞争优势。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有的银行把发卡量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考核信用卡中心的绩效。为了完成发卡任务,各银行出现了街头摆摊的现象,随时随地向人们提供并推出打折、积分奖励、减免信用卡年费等各项优惠,甚至减少风险评估程序。有的商业银行甚至将信用卡发卡业务外包或者委托单位集体办卡,包括没有个人收入的在校大学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曾冒用学生信息办理了上万张信用卡,而学生却毫不知情,银行连最基本的办卡需要“本人签字”的程序都省略了。这种重规模、轻质量的盲目竞争,对申请人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门槛,仅凭客户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发卡,对客户授信没有严格把关的情况,不仅形成了大量的睡眠卡,增加了发卡行的发行成本,而且带来了非常高的风险,使得过度消费、套现经商,无力还款等高风险事件经常发生。
但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产生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在信贷市场上,由于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客户(信用卡持卡人)特征和行为来甄别客户的资信状况,因此银行将向客户索取足以补偿所有贷款平均风险的费用。同时,通过要求客户出具职业收入证明或财产证明、设置最低消费次数等方式来规避风险,使得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不愿意支付比应当支付的价格高的利息,而资信状况不良、没有能力还款或并不打算还款的借款人来说,利率高低无关紧要。换句话说,无论利率高低,他们借贷需求不变,利率对于不守信甚至是恶意的借款人没有任何影响,所以高利率对于良性贷款需求产生了“挤出效应”,这使得信用卡的发卡对象有向无稳定工作收入、高风险群体扩展的现象,也就加大了信用卡的信用风险,韩国和香港就曾出现信用卡市场拖欠比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从此可见,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上比较落后,社会征信体系正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在信用卡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真空,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所以从持卡人角度来讲,银行为减少恶意透支现象,有必要尽快完善个人信用体系,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卡风险。
此外,过度授信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普遍现象。由于银行在技术上缺少对信用卡申请人在同一银行或不同银行间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的监控、监测手段造成同一或不同商业银行的多家分支机构分别为一个信用卡申请人提供透支额度,形成过度授信,导致授信风险。有的银行提供授信额度是客户每月刷卡开支的8倍,甚至高达20万,这将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本储备和风险敞口,给业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很难实现预期占领信用卡市场和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目的。尤其是宏观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信用卡的呆坏账率往往将会出现明显的上升。正是出于以上考虑,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信用卡业务应保持谨慎态度,防止恶性竞争,充分考虑这项业务的成本和风险,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同时扩大信用卡市场占有率。
(二)发卡行内部操作风险也是信用卡风险之一
发卡行自身操作上的漏洞也容易导致风险的发生,尤其是一些发卡行业务人员违法违规操作,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分子勾结,串通作案,引起发卡行和客户的资金损失。这是由于发卡银行内部管理和监督体制不健全,而业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容易出现违规和违法操作行为。发卡银行应该加强操作风险的管理,有效促进发卡行业务人员依法经营,防止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提高发卡行从业人员的业务
水平和维护发卡行权利的能力,同时加大对从业人员违规操作的打击力度。
(三)特约商户非法交易或违章操作引起持卡人或发卡机构资金损失的风险
这种交易风险主要表现: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通过虚假消费刷卡,为信用卡用户提供现金,并收取手续费,为犯罪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引发交易风险;少数特约商户及其经办人员通过伪造持卡人签单的方式诈骗发卡银行的资金,给发卡行和持卡人带来了损失;还有受卡人操作不当引发的风险。例如收银员没有按操作规定核对支付名单、身份证件和预留签名,接受了本应支付的信用卡,造成了经济损失。
(四)持卡人个人风险
主要表现为信用卡持有人安全用卡意识不强,信用卡丢失后不及时挂失;密码设置过于简单,丢失后很容易被破译或被熟悉的人掌握等。捡拾他人信用卡后取款的情形占到信用卡诈骗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充分说明持卡人安全用卡的意识有待加强。
三、加强风险管理,防范信用卡风险
针对随着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而引发的风险高、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的特点,银行应该衡量利润和风险的平衡,确实加强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在分析各种风险管理手段的成本、收益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尽量避免或减少信用卡风险的发生,实现发卡机构经营利润的稳定增长。
(一)强化发卡行的内部风险控制
第一,要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的关系,要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收益最大化,而不能仅仅靠规模取胜,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将风险控制在零水平,应该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第二,发卡行应该严把发卡关,严格审批权限和操作流程。在信用卡申请受理环节要全面落实亲访亲核要求,必须做到“三亲见”,即“亲见本人、亲见身份证件原件、亲见签名”,并做好对申请人的身份核查工作;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外包;对于单位团体办卡要按照规定加强单位准入资格审核,在其员工自愿同意办卡的前提下,统一收集申请表及证明材料,不得在未征得申请人同意的情况下与单位合作自行为员工办卡。第三,加强信用卡授信额度的管理。要合理核定持卡人的信用额度,防止出现超额授信;并积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第四,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防范持卡人信用风险。个人征信系统主要保存个人的银行借款、担保、信用卡等信用状况。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于2004年正式运行,但是纳入信息范围窄,信息资源无法在各银行间共享,造成各银行对同一客户的资信重复调查以及调查的局限性和不安全性,也导致出现银行多头授信的现象。所以,我国应该建立多种征信渠道,完善征信内容,实时联网运行,满足银行防范信用风险的需求。
(二)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防范欺诈风险
首先,要严格执行特约商户准入制度,审查特约商户的合法性及其经营资料的真实性,根据其性质、经营状况评估其风险水平,设置合适的风险控制参数。其次,要强化对特约商户的日常培训,加强对特约商户的日常监督管理,使特约商户增强风险意识,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带来风险。同时,对特约商户的异常交易要实时监管以及时发现风险,防范风险。
(三)加强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提高持卡人的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增加,信用卡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多,给银行和持卡人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银行应当重视对持卡人信用卡安全使用的知识的普及,不仅要宣传信用卡安全用卡的方法,还要让持卡人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并掌握相应的识别方法和防范手段,提高持卡人安全用卡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正处在信用卡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信用卡的发行速度非常快,但是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而风险管理的有效成果依赖于国家、银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我国信用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信用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迅速的发展,居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在消费观念的转变,信用卡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易方式,在国内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发卡机构也积累了部分管理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运营方式,但是,纵观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信用卡的业务运营方式和营销策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从而希望为国内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有所借鉴。
关键词:信用卡市场;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引言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发展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卡市场。有于发展时间短、消费观念保守、征信系统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等原因,我国的信用卡市场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现状
信用卡是一种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签发,证明持卡人信誉良好,可以在指定的商店、服务场所消费或在各地的金融机构取现,办理结算的信用凭证和支付工具。
1952年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进入发行信用卡的领域,由于信用卡结算具有方便性、通用性以及可以进行善意的透支,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中国银行珠海分行于1985年发行的中银卡的诞生,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开始产生,经过漫长的启动阶段,从2003年开始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受理环境的改善中国的信用卡用户开始激增。根据央行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底我国各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为4958万张。2007年前3个月,信用卡发卡量每月平均增长100万张以上。截至2008年二季度末,我国信用卡总发卡量已经达到1.04亿张,占全国银行卡总发卡量的8%,透支余额1215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长40%,信用卡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虽然中国信用卡市场获得快速发展然而高速增长的背后依然存在这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我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问题信用卡的睡眠卡数量大
虽然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信用卡的总体渗透率依然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一人多卡的现象在中国较为普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称,超过40%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另外,信用卡中睡眠卡数量十分大。由于国内各家银行发卡目标人群的定位大致相同,且银行更多关注发卡数量,因此造成一人多卡的重叠发卡现象极其严重,活跃卡所占的比重大约仅占总发卡量的30%。从2003年至今,中国信用卡产业化走了一条豪放型发展的道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家银行不惜重金,甚至降低风险标准扩大发卡范围,过度宣传信用卡透支型消费间接助长了以卡养卡的“卡奴”现象,大量已发卡形成了庞大的“睡眠卡”群。而大量“睡卡”一边给银行带来资源浪费造成了信用卡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一边给客户带来各种损失。据了解,“睡卡”产生的年费会从信用额度里自动扣除,金额不够的将以欠费形式记在账户上。区区年费,可能成为信用记录上的污点不仅以后申办各种贷款或信用卡时遭遇阻碍,还可能背上“不诚信”的污点。社会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不健全
我国已经于2006年一月正式启动了个人信用征信系统,通过在这一系统可以查询到个人的信用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中国的信用卡市场。然而,中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依然面临着临“数据瓶颈”。目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基本实现全国联网,但这只是各商业银行历史信用数据的汇集,没有包含工商、税务、保险等其他社会公共部门的信息。加上我国个人收入不透明以及个人征税机制不完善,银行难以根据历史的或当前的信用数据判断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真实性、稳定性、还款意愿等关键性内容,对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造成了影响。
其次,目前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存放的数据只是客户的历史信用数据,商业银行在授信时,也只是查阅该客户的历史借款、还款记录,看是否存在逾期还款记录以及是否贷款过多,超出客户自身的还款能力。这只能杜绝已有违约记录或贷款过多的恶意贷款,对新发生的贷款和没有逾期记录的贷款不能实施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及管理。相应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第一,信用卡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由于征信数据使用、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尚不完善,政府部门在数据使用上便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对商业银行及发卡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信用数据的有效使用造成限制。另外,由于中国信用卡的系统化管理水平较为滞后,大量的授信决策和后端管理政策都是通过人工判断的,导致人为驱动执行在风险管理中占的比重过大,这不仅降低了风险管理的效率,而且增加了操作风险的机会。
第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相关法规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刑法对信用卡诈骗的界定十分简略无法全面覆盖信用卡业务的各专业环节中出现的犯罪行为。未将与信用卡风险管理密切相关的借记卡业务中的欺诈行为界定为犯罪,未将单位等团体纳人银行卡诈骗犯罪的主体,对内部人员作案的情况未形成明确的惩罚机制,缺乏对骗领银行卡、诈骗银行资金等行为的相关规定和处罚条款。受理市场发展滞后
一方面,目前在我国境内,与信用卡业务密切相关的收单业务及市场发展缺乏制度约束,长期以来都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收单业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
予以规范对非银行收单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有效监管机制缺位。由于对银联公司下属的专业化收单服务机构长期缺乏有效管理,收单银行在风险控制环节被逐渐弱化甚至架空,致使对商户的风险控制频频出现真空,为伪卡欺诈、商户欺诈、交易信息泄露、违规套现等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我国银行卡行业一直未建立起高效稳定的全国联网通用系统,使银行卡的发行和使用受到极大阻碍。信用卡业务是和TT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技术是基础建设,落后的技术水平会大大制约业务发展。缺少差别化服务,竞争力低下
虽然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年费、商户消费回佣和透支利息收入,但是体现一张信用卡价值的并不在于它的年费或者利息的高低,而是由持有信用卡所带来的增值服务。从发达国家信用卡产业的发展经验看,信用卡增值服务的多少和优劣对客户维护、市场拓展以及持卡人用卡频率的促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内来看,由于技术上缺乏一套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系统,影响了国内商业银行对客户的综合评价,不能科学地确定什么样的持卡人才是优质客户,所以优质客户的差别化服务难以体现。在现阶段,一名优质诗卡人,基本上还不可能享受到类似国外发卡银行所提供的各种增值服务。正是因为信用卡服务的无差别、趋同性,才造成了目前国内“像卖大白菜一样卖信用卡的”的营销战略,国内商业银行间的竞争还停留在信用卡年费的比拼上。
三、进一步发展信用卡业务的对策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所谓个人信用制度,是指由国家建立,用于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健康规范发展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基本内涵包括个人信用登记、个人信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化等制度。个人信用制度具有规范经济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以及扩大市场规模的作用。现代国家个人信用制度的简历和完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各部门管理社会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是我国尽快建立信用体系的关键。要建立信用体系,更需要全民普及信用道德教育。根据我国目前情况,要建设信用体系,仅仅建立几个征信系统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对全民进行信用观念的灌输和诚信道德的教育。还要大力推动信用管理教育,培育征信专门人才。目前国外在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模型等方面所取得的信用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都值得我们借鉴。还要注意的是,建立社会失信惩罚机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全面规范信用卡市场
现阶段,我们必须加快关于消费信用管理的法律建设。首先,制定的法律法规必须明确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货业务范围、经营原则、贷款利率、办贷手续,以及消费者必须提供的信息和抵押品,使商业银行的消费信用业务经营合法化,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化和制度化,以维护商业银行的正当权益。其次,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必须实行成本收益的原则,并采取各种措施来强化这个原则,使违约成本大大高于违约收益。通过法律及执法行动来教育人民,从而树立诚信守诺的社会风气。改善受理环境
第一,要加快建立业务处理集中模式。对于大集中完成得比较好的一些股份制银行,其跨行交易成功率也普遍较高;国有商业银行是以省为单位建立发卡、收单系统,因此造成行内系统不统一,同一行内的交易往往要通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建立。第二,完善业务处理系统。国内商业银行应通过系统版本的升级换代,逐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能力。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准确定位客户
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推出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以期在竞争中获取优势。要加大在信用卡研究开发上的投入,通过分析客户的特征,研究客户现在和未来的金融需求,设计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鼓励持卡人经常使用信用卡,并不断吸引新客户。此外,银行还应对客户进行信息管理,简历专门的市场分析中心和客户管理中心,以便更有效地为客户服务。
总结
随着2006年底个人零售业务对外资的全面开放,中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增强。目前,诸多商业银行如汇丰、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已经开始了对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渗透。它们不论是在资本实力上,还是在产品创新能力、技术或服务水平上,都拥有比我国商业银行丰富得多的经营经验。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快进行银行体制改革,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在不断加强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拓展信用卡营销策略,完善用卡环境,争取在柬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取到生存的空间。
第三篇: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分析
一、信用卡的本质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一)信用卡的本质及其特征
信用卡从产生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信用卡业务具有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透支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授信个体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其中,信用卡最核心价值和区别于其他银行产品的根本特征是提供小额循环消费信贷。一方面它不同于借记卡,借记卡是一种用于吸收存款、代理收付、支付结算的金融工具,属于传统金融工具的延伸,其业务本质是储蓄和支付结算;而标准意义上的信用卡(即贷记卡)作为复合型银行产品,是应用于日常费的个人无担保(无抵押)循环信贷。另一方面,与个人消费信贷、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个人贷款产品相比,信用卡贷款具有典型的无担保(或质押、抵押)和非计划性特征,银行根据持卡人的收入和信用状况为其核定信用额度,只有在客户持卡消费时贷款才实际发放出去。
信用卡在我国银行中仍算是一项新兴业务,业界普遍存在着对其特殊性认识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首先,信用卡是一种典型的离柜业务,能与电子银行业务实现完美结合;其次,信用卡的产品属性也能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信用卡是一种不过分依赖柜台销售的金融产品,它不同于单一的信贷业务,其业务环节涉及到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领域,和银行传统业务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是银行最全面、最复杂、最集中的特殊业务。
(二)我国信用卡的发展现状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已经由分散经营、无序竞争逐步走向联网联合的新阶段。总体上说,我国信用卡业务呈现出发卡数量多,速度快,但持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低,交易次数、交易额少,特约商户普及率低等特点。
信用卡产业可以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国的信用卡产业兼具有引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部分特征。从全国情况来看,特别在农村和许多小城镇,当前我国信用卡产业在总体上刚刚处于引入期,处于唤醒和了解信用卡产品概念的阶段。但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总的来看开始进入成长期,在这些城市,随着大众市场对信用卡的接纳,持卡人已从过去的少数高端客户往普通人发展,销售加快;更多的发卡机构开始进入信用卡产业,竞争加剧。从市场结构来看,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高中端市场的划分,也尚未形成一个基于不同持卡人的客户结构。目前几个领先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不同领域中各有千秋,各自在一些单项业务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是相互比较之下这些特色并不突出、优势并不稳固,更尚未有哪一家发卡银行已经取得了全面的综合优势。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便是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上借记卡仍占超过95%的比例,而且在贷记卡中准贷记卡仍占很大比例,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贷记卡仍属少数,借贷消费更属少数,因此就目前而言信用卡在我国的发展潜力仍是巨大的。
二、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特点及其问题分析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特点及优势
自2006年起,我国兑现入世后的承诺开始逐渐全面放开金融业,包括利润空间巨大的信用卡产业,这便给了国际顶尖的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同时,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感到了压力,开始越来越重视信用卡这一块业务,并通过中国银联成立等机会迅速推广信用卡,利用其天时地利等优势网罗了一大批的忠实客户。国内商业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联的迅速发展给客户提供了资金通存通兑的便利条件;二是在各大银行的高度重视下,银行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在管理模式及用人制度等方面日趋合理,并逐渐与国际水平接轨;三是国内银行拥有非常庞大的营业网点及雄厚的客户基础,这一点对于外资银行来说绝对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第四篇: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势互补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弱质产业、效率低下、农民贫困的局限性,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其必要性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国际上一般采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体系,综合衡量一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还有较大差距。
1、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来看,一方面,200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1.9%;美国只有1.3%,日本为1.7%,韩国为3.2%,巴西为5.1%,印度为17.5%,全世界平均只有3.4%
2、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0.3公顷;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63.7公顷,是中国的200多倍。从农业土地生产率来看,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例,除小麦外,中国的水稻、玉米、大豆等单位面积产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3、从农业资源利用率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施用量为341吨,墨西哥只有69t,印度129吨,巴西137吨,日本270吨,美国110吨,澳大利亚仅44.8吨。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都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步伐。
(二)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都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大规模转移农民为基本特征的。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在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又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具有必然性: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吃饭问题将长期成为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维护粮食安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各种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2、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现有耕地仅1.22亿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9 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并以每年93.33万公顷的速度锐减,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2亿公顷耕地,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
3、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基数巨大,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的空间有限,必须坚持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4、我国农民科技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必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体系建设。
5、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十分复杂、条件相对落后,必须坚持走农业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
二、发展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承包制,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小平同志预言的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反映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方针,也为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指明了道路。
(一)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所谓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就是指要从大资源、大生态、大食物、大技术、大市场、大农业的广阔视角,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指导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为农业提供基础性保障。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强化现代农业科技进步措施,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一要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加快农机具推广运用。要在重要的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一些大众农产品主产区积极推广农机具。四要加强科学使用化学投入品
(三)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从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实际来看,到2020年前,要突出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即“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建设。在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当前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动植物检疫等专业办学规模严重萎缩。据统计,2006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传统农学专业招生规模与1986年相比,缩小了80%以上。建议国家参照大学生当“村官”的模式,为广大农村培养和输送大批农业技术服务人才,这是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
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公共财政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第五篇:我国体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体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4-3-28 来源:《市场周刊》 2004年第3期 作者:冯林燕
时下,是人们从传统的短缺经济向物质日益富足的转变的时代,产品的同质化,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单纯的强调产品的功效和特色的传统营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通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一日千里使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呼之欲出。体验营销由于其本身的特征及优越性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都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关注和青睐。那么究竟什么是体验营销,中国体验营销的现状是什么,其中存在那些问题,同时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成为中国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拟从上述几方面进行一一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对中国企业有所裨益。
一、体验营销内涵及特征
所谓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以产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为创造出令消费者难以忘怀的体验所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为消费者提供满足消费者体验需求的体验产品。
体验营销的目的是为顾客创造全面的体验,即通过塑造感官及思维,情感体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或思维认同,来诱导消费,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价值和生存空间。
与以有形产品为中心,强调产品的功能和特色及价格的传统营销相比,体验营销有如下几个特征:
(1)更加强调营销的人性化。体验营销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出发,不仅仅重视产品的功能,而且更加重视产品本身的审美和象征意义,并在产品的设计,包装上体现个性,引入情感因素,从而得到消费者的心理认同,给消费者以感官,情感以及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上的体验。美国椰菜娃娃的设计和星巴克所制造的环境氛围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点。
(2)更加强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体验是体验营销的核心,理所当然,企业为消费者创造的体验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同是体验营销能否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由于体验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与有形产品相比,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在体验营销下显得更为重要。
(3)营销手段更加灵活多变。体验营销使用的手段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体验营销人员从不固守某种方法,而是可以因不同的环境,产品的不同特点,所面对的不同消费者群体而异。即企业的营销手段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日前,沃尔玛在云南昆明所进行的“攀岩比赛”的促销活动,别出心裁,跳出传统促销以赠券、打折等惯常的做法,引起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中国体验营销的问题分析
1998年《中国日报》对中国手机购买者所做的调查中发现,51%的消费者在新机型一上市时就购买,只有37%的人考虑价格,11%的消费者考虑功能;另有资料表明,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以上,人均休闲时间比五年前多了一倍。事实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消费者对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已超越消费者对物质的需求而成为人们的主导需求,体验经济在中国已初露端倪。
体验营销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或者说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体验营销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实施体验营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
(一)营销理念的滞后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实施体验营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企业营销理念的滞后.。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购买力的提高已使他们不在只满足于物质本身,而更多的倾向于心理和精神的需求,显然过去强调产品特色和功效的传统营销营销理念已明显滞后于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不再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体验营销在中国仅仅作为一种战术性的策略手段而存在。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业来说,体验营销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体验营销时,多数企业仍只把它作为一种战术性的手段来运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企业为了在短期内达到提高产品或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量的营销目标,而把体验营销作为暂时的一种策略手段而运用,却没有考虑把它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一项战略来进行;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体验营销的实施仅仅停留在营销过程的某一个环节,而没有贯穿到整个营销过程中。即仍没有把体验营销融合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最后的销售甚至是售后的过程中。
(三)品牌存在认识误区
虽然有像海尔这样的企业提出“真诚到永远”的口号,并深入人心,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肯定,但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企业品牌内涵的层次仍比较浅,对品牌的认识仍停留在品牌=知名度的误区中,而没有提升到品牌=体验的高度。
(四)顾客参与度仍然相对较低。
较高的顾客参与度和接触度是体验经济和体验营销最显著的特征。中国的企业虽然已开始注重让消费者参与到体验的制造过程及消费过程中来,但顾客的参与度仍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上。真正能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过程的企业少之有少。
(五)没有坚实的产品质量作基础。
产品质量是传统营销的核心,体验营销下产品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体验的载体而存在,而且在体验营销的高级阶段,体验甚至脱离产品而独立存在,如饮料的口味对于饮料销售并无完全的决定力,而它带给消费者的心理体验则成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忽视产品本身的质量。制造体验,没有坚实的产品质量做基础,体验犹如海市蜃楼,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尤其是在我国的体验营销还只是刚刚起步,处于产品体验这么一个体验营销的初级阶段,产品质量更是不容忽视。而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急于求成,忽视产品实体而空谈所谓体验。
由此可见,中国体验营销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当然,上面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只是中国体验营销中比较突出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中国体验营销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如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等问题,在这里由于篇幅的原因不作一一阐述。
三 中国实施体验营销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为顾客创造全面体验的体验营销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企业经营要迎接体验经济时代的挑战,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为顾客创造全面体验以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体验营销理念,从而达到企业获利的目的,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制定体验营销战略,实现体验营销的立体化。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求得生存和稳定发展,对企业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做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体验营销理念的树立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体验营销战略,实现体验营销的立体化,即体验营销时间上的持续化和空间上的系统化,能否作到这一点是企业能否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具体来说,体验营销战略是指企业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把体验营销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来实施,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时期,营销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的设计、制造、广告宣传、物流配送和最后销售过程中,甚至是员工的精神状态中都创造体验,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建立在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营销的持续化和系统化。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体验营销的网络化。
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一日千里和生产技术日益电子化、自动化、机械化都为体验营销网络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所提供的高便捷手段,建立企业与顾客沟通的网络系统。一方面,在加强与顾客沟通上,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BBS,E-mail或电话等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顾客资料数据库,同时引进柔性化的生产线,为开发和生产符合顾客个性化的产品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四)具体的营销策略组合的实施
1.在产品开发设计方面,体验营销要注重顾客心理需求分析和产品心理属性的开发。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心理方面的需要就会成为其购买行为、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营销应该重视顾客心理需求的分析研究,挖掘出有价值的营销机会。企业必须加强产品心理属性的开发,重视产品的品位、形象、个性、感性等等方面的塑造,营造出与目标顾客心理需要相一致的心理属性。比较典型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椰菜娃娃的设计。他们赋予普通的布娃娃以生命、以感情色彩,它随身附有出生证明,上面写着娃娃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点,让消费者购买时不象是在买一个玩具,而是象“领养”一个婴儿,由于它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所以在市场上大获成功。而最近中国移动通信在南京推出”个性充值卡”活动中,消费者可以到中国移动营业厅现场制作,卡面可以是任何消费者希望永久留存的瞬间或希望见证的场面,图片可由消费者自己提供,现场拍摄或是由移动公司提供,由于其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而受到广大顾客的好评。
此外,产品的命名也是产品开发设计的一个环节,有象征意义的产品名称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如哈根达斯在亚洲市场上推出一系列以浪漫爱情为主题的冰淇淋”华尔兹的浪漫”,”幸福的相聚”等由于给消费者创造了浪漫爱情的体验,而被受青睐。国内某果冻厂家推出的”水晶之恋”果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寓体验于产品的包装中。
良好的包装起着“无声的推销员”的作用。现在产品的包装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包装了,传统的包装只是作为产品的附属而存在。而在体验营销者看,产品的包装在很多情况下更是体验的直接创造者,它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其审美和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感官体验,同时决定着消费者的最终的购买行为。这就要求企业对产品包装物的形状、材料、图案颜色等的共同协调来塑造一种感官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并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以取得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创造一种体验,从而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3.制定体验价格。
与传统营销不同的是,体验营销下企业产品的定价基础不在是产品的成本,而产品为消费者创造的体验价值成为定价的基础。比如一种叫”十字绣”的欧洲古老刺绣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已成为一种时尚。十字绣主要是提供绣线,绣布和各种图案的设计稿,让顾客自己绣,其成本很低,但是在市场上却可以卖到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其原因就在于它给消费者带来很强的自己动手体验的成就感,从而让很多人乐此不疲。而2002年世界杯期间,众多的球迷更是放弃在家免费享受世界杯,而花钱到有氛围的酒吧里去体验世界杯,原因就是酒吧给消费者提供了体验的氛围。所以企业在对产品定价时一定要以他给消费者创造的体验的价值为基础,与消费者的期望相持平,但不能超越消费者心中的价格带。
4.开展体验促销。
体验促销是指通过体验广告和在销售促进中融入体验因子等向目标顾客传递体验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思维认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验促销的关键是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同时通过调动消费者的各种感官刺激,支持和增强主题,以达到制造和传递体验的目的。
可以通过广告画面所创造的美好意境,广告语中所蕴涵的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因子给消费者以美的感受和情感共鸣,渲染主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聘请形象代言人的方式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显示独特的个性来取得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上的认同,体现主题。事实上,广告在传递体验的同时也在制造体验。如柯达胶卷的”美好的一瞬间”,还有百事可乐所倡导的”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销售促进是企业为了达到短期的营销目标,包括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加销售量的目的所实施的活动。体验营销下也需要销售促进,但如传统打折这样的手段已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竞争的需要,更多的企业通过销售促进的创新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刺激的心理需求。如现在一些商场在新服装上市时进行的”服装秀”表演或是在特殊和传统节日时举行的文化表演就是如此。而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日前在云南昆明的沃尔玛广场举行的”攀岩比赛”,更是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5.创造终端体验
由于人们的体验通常是和一种氛围,一种场景以及完成一个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导致销售终端日益成为各企业商战中的“主战场”。这就要求各企业应通过对销售终端的环境设置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为顾客创造全面的体验。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特、家乐福、日本大荣等对空间环境的设计是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而对服务业来说,空间环境的设计对企业显得更为重要,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星巴克,从柔和的灯光到古色古香的雕花桌,星巴克在每一个细微之处为消费者提供着体验之旅。
上述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单独使用,但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运用时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通过将其结合使用,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结束语
当然,体验营销在中国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尽管它本身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已经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初露锋芒,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体验营销,开始尝试实施体验营销,体验营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体验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营销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有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