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超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5 12:3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型超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型超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篇:小型超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小型超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受经济危机影响,许多大中型企业也出现经营危机。但当整个世界处于经济危机中,却有一股私营经济力量蓬勃发展起,它就是以小型超市为主要形式的个体工商户!

关键词:小型超市发展 对策研究

寒假一开始,我就去了乡镇的新合作超市,向他们申请在那里打零工,并通过了他们的面试,在那里进行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通过此次实践,不但增强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而且自己对小型超市的发展现状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见解。

近年来,因为经济危机,出现就业危机。与此同时,又出现大学生自主创业,下岗工人自主创业等就业形式。他们成了新的个体工商户的主力军,其创业门路主要是经营小型超市,但要经济危机中,小型超市地发展也出现许多问题。

一、小型超市的发展

1发展的原因 如今各地县迅速发展起许多的个体户,其主要以小超市,其最早是由于农村城市化征地,或农业经济不景气而又不愿意到民营企业打工,或没有一技之长,在城里根本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农民开的。早期地小超市主要开在居民区,主要销售对像是城镇居民。随着城镇工作发展,民营业企业也迅速发展,形成许多有完整规划的工业区,引进许多外地工人。主要农村里一些不愿务农的年青人,在工业区开起小型市,主工销售对像是民营企业工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型超市也获得很好的效益,之后,出现跟风效,许多失业人员也开起小超市。

2、小超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小超市在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超市规模小,商品品种不全。大部份的小超市只有两至三家店面,商品也紧限于食品和日用。第二,分布过于密集,一个工业区内有好几家规模相同的小超市。第三,经营过程中采用降价不合理压底价格的恶性竞争。由于小超市分布十分密集,许多老板采取降价方式与对物竞争,结果不仅没有打败对手,也让自己的正常收益受到很大的损失。第四,依赖性太强,没有自主发展潜力。相当大的部份小超市,开在工业区内,主要依赖于民营企业,一旦民营企业倒闭,小超市便无法继续生存。第五,销费群体主要是工人。

二、小型超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小型超市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 投

资风险高许多小超市在开业前没有作过市场分析,地理位置分析,出没有对消费群体进行分析。投资者只是盲目跟风,别人在这里投资了,他也来投资。结果,出现由于地理位置不合理,没有最大限度地开发消费群体。没有根据消费群体选择商品的组合模式。融资困难,规模发展受限。大部份地小超市发展主要靠私人资本,没有办法向社会集资,或因金额小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没有办法扩张,老板建立不起自己的品牌。竟争战略不合理。由于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小超市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大部份超市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压价,启途经价格优势吸引顾客。竞相压价地结局并没有让自己增加销售量,也没有稳定住顾客,更没有打败对手,只是让自己利润变性流失。销售群体不稳定。由于小型超市主要紧依附民营企业而生存,消费群本也主要是企业工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受到很大的冲击,工人大量减少,而且流动速度超过以前,造成小型超市的消费群体很不稳定。商品质量危机。许多小超市依靠工人生存,而工人消费水来实在有限。小超市为了销售的便主要是价格低廉的劣质产品,更有甚者与不法商家合作,销售假冒商品。经营者自身能力不足。依附于民营企业的小型超市,其经营者主要是失业人员,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经营者没有能力为超市全面发展作出合理规划。没有办法作出对自有利的税务分析与筹划,也不懂利用法律知识正确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小超市在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持不足 下岗再就业,自主创业等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到位。政府干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现象仍然存在,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三乱”行为还没有根除,“吃拿卡要”、以罚代管、只收钱不服务、环节多、效率低、态度差的坏作风仍时有发生。

三、优化小超市面的对策研究。

(一)小超市自身如何合理发展

1、规模发展,连销经营,树立自已的品牌。小超市发展的目标不应该只限于生存,而要想办法做强做大。经营者应该认真并且合理地规划,充分分析店面位置,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超市地利润率等因素合理地扩张,采用连锁经营。这样可以在消费者心理树立自已的品牌,树自已良好的公众形像。从而降底经营成本,获得更好的效益。

2、合理制定价格。小超市的价格机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成本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环境因素包含了,市场供求状况,消费者,竞争者,经济及法律等。因此经营者要充分地分析,合理规划,才能制定出于自身经营策略有利的价格机制。

3、合理开展促销活动。促销活动可以聚集人气,吸引客流,提高销售额。同时,也可以增进自身形像,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小超市可以合以开展促销活动,增进自己的客源。一般来说,促销活动要根据季节,月份,节日等开展。可以形式多样化,借助媒体传播,组织公众活动,当众表演等等。而不一定要采用降价,送礼品等比较传统的形式。

4、采用正确的人事管理机制度,降底管理成本。合理的分配人手,合理的员工激励政策,可以节度人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降底管理成本,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公众形像,从而提主效益。

5、充分利用财税政策,大胆合理地避税。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小超市一般采用定期定额征税,结果造成税负过重,经营效益不好。其实,对于下岗工作等特殊群体,自主创业,国家地财政税收方面给予很多优惠。经营者应咨询清楚,充分利有这些政策,提高自己的经营效益。

(二)政府政策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个体户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而小超市是个体户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发展状况也会影响的经济的发展。

1、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当前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的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可操做性较强的具体措施,将工作做到实处。应增强为小超市的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研究,切实解决问题,为小超市地发展构筑良好的发展平台。在支持引导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小超市在政策、法律方面的指导,有效避免一些不利于其发展的短期行为,2、拓广小超市的融资渠道,为其规模扩张创造条件。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制度和信用担保体系, 畅通民企直接融资渠道。坚持“不问出身、重在表现”对小超市的实力、发展前景、经营能力、信誉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档等实行信用贷款。

第二篇: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马亚翠

(中共眉县县委党校 陕西眉县 722300)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在创新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在规范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上实现突破;在推进旅游区开发建设上实现突破;在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效应上实现突破;强化队伍,在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

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 旅游业;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旅游业是眉县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强力推进“旅游兴眉”战略,为突破旅游发展尽智出力,近期,我们对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努力地方向等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地对策和建议,供各部门在工作中参考。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旅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眉县旅游业快速壮大,2001年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7年成功创建成为陕西省旅游强县,目前眉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太白山旅游为龙头,张载祠文化游、扶眉战役纪念馆红色游、西部兰花园观光游等多种旅游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大旅游格局。太白山旅游区目前由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和汤峪旅游服务区三部分组成。汤峪旅游服务区目前拥有宾馆、饭店30余家,其中三星级3家,二星级5家,区内从业人员2万多人。从经营状况看:近五年,眉县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多元,上交税金2000多万元。近十年间,每年入园总人数一直徘徊在20万人次左右,两园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景区门票。从客源市场看:客源市场主要以本省西安、宝鸡、咸阳旅客为主,省外游客多集中在甘肃天水、山西运城、河南、宁夏一带。客源对象均以中、高收入为主,多为周边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组团游玩,兼顾学生。年龄多以15—45岁为主。综合分析眉县旅游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规划编制超前到位。2009年,县委、县政府重新编制了《秦岭·太白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为太白山旅游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景区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太白山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景点建设等已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客源市场稳定延伸。目前,已形成了以关中地区为基础市场,陕北地区、西北地区为近程辐射的一级客源市场,以西南地区、华中地区为远程辐射层次的二级客源市场和以及以沿海地区、海外市场为主的三级客源市场。

———产业效益日趋凸显。通过发展旅游业,眉县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近3千余人,间接从事旅游从业人员近2万余人,使眉县人的市场经济意识远远超前于周边县区,太白山、红河谷森林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切实有效保护。

2、发展优势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眉县山青水秀,风景名胜颇多,特别是太白山,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名山大川的独特魅力,“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第四纪冰川遗址世界罕见。二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眉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是西周部落发祥地之一。历史名人众多,人才辈出。2003年在杨家村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器,被考古界称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三是气候适宜物产富饶。素有“水果之乡”之称,是全国猕猴桃基地县和名优杂果县,提子葡萄、草莓、大樱桃、辣椒、核桃、甜柿子以及“太白酒”远销省内外,丰富的物产为发展旅游购物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眉县东距古城西安120

公里,西距宝鸡50公里,陇海铁路、西宝高速、310国道、法汤高速、关中旅游环线穿境 而过,西宝高铁已正在筹建之中,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9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3、发展机遇

一是休闲旅游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新机遇。从现实看,我国休闲消费已步入大众化阶段,连续十年的“黄金周”使人们逐步养成了休闲消费的习惯,连续三年全国人均出游率超过1次。二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正式颁布实施,眉县处于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地带,特别是关天规划提出要建设五大文化产业园区、五条精品旅游走廊、六大旅游精品区。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突破太白山旅游业可谓正当其时,大有作为。三是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央高度重视旅游经济发展,省上也制定了《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将太白山列为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四大品牌之一,加快建设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这些都是我们突破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

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突破发展的氛围不够浓厚,整体合力不足

一是政府主导型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二是旅游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创业精神亟待提高。眉县旅游工作者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超前,尤其缺乏敢拼敢创,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三是干部群众对突破旅游发展的参与意识不强。

2、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是旅游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太白山森林公园开发初期由于处在创业阶段,许多宾馆、饭店随意建造,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加之服务区内宾馆、饭店大都是在90年代前后建设的,多年来很少进行装修改造,设施老化陈旧,与4A级景区的要求差距较大。二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深度挖掘,产品组合度低。从眉县旅游业发展实际看,缺乏攀岩、蹦极、水上娱乐、演艺、民间文化展示等互动性的体验项目,缺乏对温泉资源的深度挖掘,从战略上没有把太白山的景区与温泉的娱乐开发项目很好地组合起来,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独 有的品牌效应,限制了产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不够。太白山森林公园和红河谷森林公园门票收费没有实现“一卡通”、“一票制”,从而无法形成整体经营的合力

和规模,在与外地网络、旅行社联络以及宣传推介上,还存在各自为政,散兵作战的现象。同时,全县有价值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整体旅游网络。

3、宣传促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人力财力投入不足。眉县的旅游市场营销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旅游宣传营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难以实现“蝴蝶效应”。二是对主客源市场的潜力挖掘不够。对客源市场中现实的、潜在的客户群重视不够,如果能将本县的农村游客市场、甚至全市、全省的农村市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

4、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

一是管委会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未能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整合和管理。二是企事不分也束缚着两个公园的健康发展。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运行机制。

三、突破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举县一致,在创新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

一是形成举县一致抓旅游的生动局面。二是找准发展重点,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在开发眉县特色自然资源、特色地方文化、特色旅游产品方面下功夫,使旅游业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2、激发活力,在规范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上实现突破

一是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政府主导、高端发力、书记县长一齐抓”的工作机制。建议成立眉县旅游局,对全县的旅游进行统一开发和管理。二是强化太白山旅游

区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权。三是树立大太白山观念。建议把营头镇———汤峪镇沿山(现环线 以南)地区划入旅游区范围,扩大太白山旅游区的规模和容量,按县级市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建设,为太白山旅游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四是要解决好企事不分的问题。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干事热潮。

3、规划引领,在推进旅游区开发建设上实现突破

一是设立突破太白山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300—500万元,加大对太白山服务区的宾馆、饭店、游乐、交通、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二是加大温泉旅游开发建设力度。通过开发休闲、度假、康体健身、观光娱乐、疾病疗养等产品,使“温泉”成为太白山新的卖点。三是抓好太白山景区景点包装。要精心策划包装世外桃源、四嘴 山、七女峰、泼墨山等景点,完成三国古栈道修复。同时,要通过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记载给太白山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以现场情景歌舞戏剧、历史经典故事影视作品展演、社火、篝火晚会等文化快餐,增添文化底蕴,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看点、季季有亮点、年年有主题”,全方位打造体现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四是加快张载祠的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加大张载祠的建设力度,积极举办张载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挥“名人效应”,增强旅游文化内涵。

4、创新载体,在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效应上实现突破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扩大旅游品牌效应。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各企业共打“太白山”品牌,鼓励开发太白牌旅游纪念品和小商品,使企业借太白山的知名度来扩大市场,太白山借成熟企业的市场来提升人气,通过借势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二是加强旅游文化的发掘研究,不断提炼更多形象生动、脍炙人口的宣传词,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宣传效果。三是对外宣传上既要体现整体性,又要强调层次性。建议对县内的旅游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政府统一包装、整体对外宣传;针对游客中的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大力度的宣传 促销活动。四是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要继续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手段,进行高密度、广覆盖的宣传促销,加大在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特定区域、特殊人群的宣传,重视对学生、文化名人的宣传,通过他们的口碑扩大宣传效应。创新宣传的载体,在搞好“两节一会”的基础上,积极策划举办特色主题活动,扩大太白山的影响。五是加强旅游精品线路的宣传推介。以建设“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为契机,积极开辟旅游精品线路,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借梯登高,借势发展,借力突破。

5、强化队伍,在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上实现突破

一是切实加强旅游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切实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推进旅游业突破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0.1.12.眉县县委十四届八次全委会报告.[2] 2009.太白山旅游区工作情况汇报.

第三篇: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成为增强校园科研学术氛围、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普遍实施学分制管理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以后,学校中的班级意识逐渐淡化,学生管理工作阵地逐渐分流,高校学生社团作为联系学生和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日渐凸现。但是,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的正常全面发挥。本文主要分析论述了高校学生社团的现实意义,并重点就高校学生社团当前建设中存在的管理体制、活动内容、经费来源、指导教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分析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得高校学生社团真正能够走健康向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 意义 问题 对策

所谓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经过学校批准的由“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 ①,也就是由部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在校学生,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有益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活跃在校园中的一种学生组织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同学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成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当前来看,甘肃省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宽,而且学生参与也更加广泛活跃。据笔者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各大高校大约有85%以上的在校学生都曾经参加过一个或多个学生社团。高校学生社团以其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发展迅速等特点,对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现实积极意义

(一)对于加强学校和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场所和组织形式,是大学校园和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加强学校党政机关和学生的联系、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学生与外部社会的交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殊力量,培养一批具有政治觉悟较高、业务素质优良、战斗力强,能充分发挥知识才华的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目的所在。”②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基本实施学分制管理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以后,学校班级意识逐渐淡化,高校学生社团作为联系学生和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日渐凸出。

(二)、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术气氛浓郁,人员文化素质高。而在校大学生是一个青年人比较集中的群体,他们绝大多数性格开朗活泼,没有过多的社会压力和精神负担,因此在相对轻松的氛围里总是渴望了解别人,同时充分尽情地展示自我;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努力追求生活情调和文化娱乐。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正是因此应运而生。学生思想活跃,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一向积极踊跃,丰富多彩。据统计,兰州现有高校中平均校级学生社团达20多个,院系级社团更多,他们活动形式争奇斗艳,而且具有较高的活动质量,很多社团在校内外有很大影响。如西北师范大学的“阳光服务社”、甘

肃政法学院的“金盾服务社”、甘肃联合大学的“涛声文学社”等高校学生社团,因其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分别被团中央和甘肃省相关部门进行过表彰。

(三)、对于辅助高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开展学习竞赛、读书征文、科技竞赛及其他各类有益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了本专业以外的知识或对本专业知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陶冶了情操,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③对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价值观念等都有着积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形式,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高校教育教学具有辅助的意义。

(四)、对于促进文化再殖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再殖作用。”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生社团能够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连为一体,成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课余生活以及社会应用等有机的连接枢纽;二是高校学生社团不断拓展其社会功能,力求与社会文化接轨、融合,从中获取作用力,并向社会发挥反作用力,促进社会文化再殖。

(五)、对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甘肃部分高校通过一些带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性质的学术类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学术讲座,举办研讨会、报告会等方式来推动在校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表明,这种方法不仅活跃了校园中的学术氛围,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另外,一些劳动服务性社团有利于其成员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例如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旗帜下便聚集着这样一群乐于奉献的人。他们不求名,不为利,显示出了新世纪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六)、对于学生张扬个性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以满足学生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为主要特征,为学生在某一方面展示、发展自我提供了发展空间。而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社会,审视他人的同时更加关注发展自我,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他们的要求。为此,他们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有待于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弥补。事实上,高校中部分校园社团组织已经显示了它们的这种功能。有些同学性格内向深沉,平时惯于沉默寡言,语言表达能力和日常交际能力较差,演讲协会向他们敞开了大门。有些同学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管理协会将着眼于培养会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样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会妥善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会员的组织活动能力。“取我之所需,补我之不足”是这类社团组织成员共同的潜在目的。同时,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与社会接轨,也为学生服务社会、适应社会、促进自我社会化等提供了机会,加快了学生社会化进程。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误区分析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高校在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明显。无论从社团的数量,还是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有人把高校学生社团称为学校的“第二基层组织”。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蓬勃发展,在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让人担忧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1、社团外部管理不完善。高校学生社团一般都进行粗口径划分管理,其中的大

部分挂靠在院系,一部分直接挂靠在校团委,一部分挂靠在校内其他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图书馆)。这种管理体制的优点是高校学生社团容易与挂靠单位密切配合,并在工作中受到较好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但是弊端也是很显然的,一是学校不容易掌握全校社团整体的发展情况,容易造成高校学生社团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二是主管部门和挂靠单位职责不明,容易互相推诿,造成管理真空。此外,部分高校在社团建立、活动申报、考察评价等方面也没有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

2、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不规范,社团对会员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目前高校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自由”,学生只要愿意参加,社团负责人同意,发个“会员证”就可以成为会员,大都不经过资格审查,也没有相关单位的推荐或不会具有什么有效力的身份证明。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社团活动想参加就参加,有事或只要感觉自己不乐意了,也不履行请假等手续,随时随地都可以退出。社团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一般的会员甚至退出都不宣布就销声匿迹了,产生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奇怪现象。导致高校学生社团出现“年年进人年年出,年年都是新面孔”、“大一进大二出,大三大四无人问”的现象。部分社团由于成立仓促,自身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不合理的现象。内部分工不明确,社团事务好像全是社团干部的责任。

(二)、社团活动简单化、商业化、娱乐化,缺乏持久性。现在无论是学术性、公益性还是体育性等社团的活动只停留在开会出海报、挂横幅的层次上,或者单纯以舞会、郊游等娱乐活动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内容,也就不可能让同学们从中受益。还有些高校学生社团做活动只是为了拉赞助,有太浓厚的商业气氛,让社员牺牲自己的时间,去被迫接受商家对产品的宣传,而对同学们却没有太大帮助。

(三)、指导教师有名无实,高校学生社团缺乏有效指导。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一般由社团直接聘请或由挂靠单位指定,但是老师的工作是纯义务的,不计工作量,没有劳动报酬,完全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支持着指导工作的进行。但是,由于指导高校学生社团工作量大,占用业余休息时间多,而且老师大部分都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很多老师不愿意担任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许多社团只是为了登记注册或为扩大社团知名度的需要才请老师挂个名。少数老师即使愿意,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很难持久地投入到高校社团工作中去,进行深入细致地指导。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社团都拥有1—2名指导教师,但是发挥的具体作用却不尽如人意,绝大部分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甚至连社团发展状况、是否存在都不知悉。只有一小部分社团,一学期才能邀请到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学术讲座或交流活动。

(四)、对高校学生社团和社团成员的活动缺乏评价激励。目前,在甘肃省高校中,学生的评优、入党、就业等一切事关前途的大事,都只和第一课堂的学分和成绩直接挂钩,而忽视高校学生社团的存在和学生在社团中的所学知识和表现。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学生既想参加培养自己爱好、特长、能力的社团活动,又想得到所修学分,两者必然产生矛盾。大部分学生是顾此失彼,在两者之间疲于奔命,所以效果很不理想。

(五)高校学生社团经费严重不足,活动场地等设施不够完善。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收取会费、学校拨款、挂靠单位的资助和社会赞助。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还不是太雄厚,高校教育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

需要,所以一般高校给予社团的经费十分有限,有的甚至没有经费。靠收取的会费,一个社团一年也不过近千元,唯一有潜力可挖的就是社会赞助,但社会赞助的随机性很大,有时一次可获得数千元或者更多的赞助,而有时却没有一分钱进帐。这样,社团就会忽冷忽热,一波三折,有时活动多,社团发展活跃,有时却死气沉沉,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社团经费的缺乏,导致很多活动策划无法付诸实施。此外,对于有限的社团经费,还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甚至出现个别社团负责人盗用或乱用社团经费的现象。另外,绝大多数社团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也缺乏必要的活动设施,都是以游击队的面貌出现,社团特色难以展现。

三、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对策研究 如何解决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学生社团真正成为锻造优秀人才的熔炉,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去改进和加强。

(一)、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社团各项管理制度,使高校学生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发组建的群众性团体,自身的不成熟性导致在某些问题上不可避免出现偏激思想或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所以学校就必须对他们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使高校学生社团能够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学校要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正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渠道,像高校学生社团的创立、重大活动的筹备、安排等均应按照一定的审查报批程序。其次社团的主管单位要统一,或者全部划归高校共青团组织,或学生处(工作部),总之要权责明确,责任到位。这样有利于高校社团规范管理,避免高校学生社团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不良现象。制订详细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等机构。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的成立注册、活动开展、经费管理、成员分布、考核评价、负责人的产生等诸方面内容。建立高校学生社团骨干、负责人培训制度。尤其对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应严格考评,把好“上台”关,可以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选拔人才,确保将高素质、热爱学生社团工作、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对不胜任学生社团负责人工作的学生要及时调整,对高校学生社团骨干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及骨干的较高素质,这也是高校学生社团能够健康发展的保证。其次,高校学生社团内部要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社团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成员的吸收、考核、奖惩等。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建立党支部、团支部组织,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社团的党建、团建制度,已经建立党团组织的,上级单位要注意促使其真正发挥效用,不能是空架子,成为摆设。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项目专业化、多样化,使高校学生社团真正成为“第二课堂”。高校学生参加社团,往往是兴趣使然,如果参加后学到东西,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兴趣,如果学不到东西,就会很快脱离出这个社团。所以,高校学生社团一定要自觉增强软件建设,提高活动的含金量,克服因其他各种因素开展的社团活动简单化、商业化、娱乐化不良倾向。高校学生社团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特色,适当加强活动形式的灵活性,要主动寻找与社团主题相关的课程为依托,聘请课程的主讲老师为高校学生社团的专业指导老师,通过开展讲座、沙龙、参观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同时,要加强和兄弟高校学生社团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校内校外高校学生社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搏采众长,提高质量,从而满足广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文化需求,使高校学生社团真正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三)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配备要有保障,加强对社团的有效指导。高等教

育要求高校学生社团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中心,以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并贯穿于营建校园文化的始终。所以,给予高校学生社团以正确指导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数量、工作量离社团的发展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所以很有必要把一些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转到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指导上来,将学生社团作为学生工作的一个主阵地来加强师资的配备。同时,帮助高校学生社团聘请专业教师担任业务指导老师,指导社团围绕专业特色,高质量开展活动,提高社团的专业化水平。每个高校学生社团至少配备一个专职思想政治、社团管理等工作的教师,一个兼职专业指导教师。为了保持指导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可以将社团指导教师的考察评估纳入高校行政人员考评行列,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政策倾斜,将指导教师的社团工作量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范围,在工资、福利、职称晋升中体现出来,激励年轻教师或专业教师踊跃投身到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上来。

(四)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社员的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使高校学生社团走上快速发展道路。对高校学生社团要进行分阶段、分项目的综合评价,可以将学生参加社团纳入学分制体系。学校要不断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宏观管理,引入激励机制,可在每一学期或一学年对校内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进行考察评价,建立晋级制度,好的高校学生社团在级别上优先升格,并在活动经费等支持上予以倾斜;社团活动开展不积极、质量不高,不能发挥作用的社团,进行降级或根据情况予以撤消或合并,在社团之间进行资源重组。学生参加一个社团,就如同已经选修一门课程,参加一学期社团活动经过考核,合格就取得所修学分。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为了获取学分而放弃社团或者因为社团活动而耽误了“学分课”学习的矛盾,杜绝“年年进人年年出,年年都是新面孔”、“大一进大二出,大三大四无人问”的现象。如果条件成熟,可以尝试将社团活动学分纳入毕业条件之一,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额度的社团活动学分,否则不予毕业。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优秀社团干部、优秀社团骨干要进行定期奖励,并且奖励的程度要和学校其他学生干部、先进个人相当,不要厚此薄彼。同时,在入党、选干、评优等工作中考虑学生社团的名额。

(五)保障高校学生社团经费投入,确保活动场地等条件建设得到改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社员再努力,活动再有创意,没有经费支持,依然是空谈。前面谈到经费的来源问题,会费非常有限,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象征性的,而社会赞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高校学生社团要有活力,学校必须有稳定的投入,这是高校学生社团发挥效用的基础。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将学生学费的1%左右专门抽出作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专项经费。应该把各社团的经费统一由社团管理机构保管,经费的使用权归所属各个社团,管理机构和其它社团无权使用。这样还可以有效地监督社团的经费使用情况。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必须专款专用,社团负责人要定期向社团成员公布经费使用情况,严禁乱花乱用或挪作他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灵活的经费管理机制,将管理机构的流动资金通过奖励拨划,优秀高校学生社团可以得到经费上的倾斜支持。经费这一指挥棒要牢牢掌握在主管部门手上,这样就能够宏观掌握社团建设的进度和布局,并保证其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学校要利用大学生活动中心,或根据社团专业特点为社团提供、建造活动场所,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总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在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上进行改进,“高等学校在外部机制上要给政策、给人员、给经费、给设施,在内部机制上要寻找高校学生

社团的依托点、凝聚点、结合点,研究其发展规律”。⑤只有这样,高校学生社团才能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 释:

① 原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手册》 2003年

②、③、④余杰、朱湘红《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 高等教育学刊2002年12月第4期

⑤ 李新红《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问题及对策》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3月18卷第1期

参考文献:

①余杰、朱湘红《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J]高等教育学刊 2002年12月第4期

②李新红 《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问题及对策》[J]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3月18卷第1期

③胡 敏 《大学生社团之现状及思考》[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6月第2期

④冯友梅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网络

⑤刘金凯 《大学生社团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网络

⑥陈 明 《关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湖南理

第四篇:风能1003班班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风能三班班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黑色的六月因为高考的成功变得多彩,金色的九月因为开学的新奇变得快乐。怀着对大学的幻想和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来到华电,校园一览无遗的展示在我们新生的眼里,“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八字校训从我们踏入校园的一霎那,便深深地印入我们的脑海中。这就是我们期待许久的校园!

我们是风能1003班,现有27名同学,其中21名男生,6名女生。有汉族、回族、白族、满族、土家族以及维吾尔族共6个民族,来自全国23个省(市)。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省(市),虽然互相还不太了解,但有共同的梦想:我们都期待着汲取华电的精髓,期待着成为真正的大学生,期待着有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憧憬与期待齐驱,挑战与机遇并存,开学的我们跃跃欲试。紧张而充实的军训开始了,同学们练的都很辛苦。在烈日下,顶着酷暑,却站得笔直,没有人说放弃。当豆滴的汗水湿润了滚烫的大地,当整齐的脚步踩响了炽热的操场,我们都得到了收获。军训中,我们班艰苦训练,凭借着良好的作风和新奇的想法,我们成为风采展示班级。训练过程中我们共同思考,共同努力,以完美的风车变换造型赢得领导的肯定,我们班也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我们展示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无比的荣誉感,虽然我们都还彼此不了解,但是,我们军训时的转轴拨弦三两声,已经让我们这个优秀的集体未成曲调先有情。

满载荣誉,我们开始了学习生活。

同学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的、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上课无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没有课的时候班级大部分同学都会到自习室或图书馆自习。本班同学在军训时期被赞扬的团队精神也延续到了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学习资料也实现共享。

就像一首琵琶曲,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生活开始慢慢地走向下一个阶段,慢慢地已经进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节奏。

但是,我们班依旧有一些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

将近一个月的大学生活已过去,同学们相互之间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针对

班级在这一个月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班委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反思: 1.经历了残酷的高考的洗礼之后,同学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作风上都较高中时期有了明显的回落,整个人比较懒散,体现在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晚睡晚起、寝室卫生状况不佳、上课散漫等。

2.班级干部同学没有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模范带头作用不够。3.班级由于平时在一起沟通时间较少,造成了同学之间多少有一些生疏或不信任。

大学的学习才刚开始,虽然我们对大学学习还不了解,虽然我们的自治力还不够,虽然我们的凝聚力还不是很强,班级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但是,我们班是个优秀的班集体,我们深信不疑。

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们将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建设一个非同一般的优秀班集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班级制度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先后制定班级选举制度、班级财务制度、班级会议制度、班级值日制度。在班级工作中力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将整个三班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班委会争取做到让每个同学都能了解班里的工作,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参加班级计划,一方面能够协助班委搞好工作,另一方面又能拥有为班集体服务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同时提高我们的班级凝聚力,使班级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姿态,保持班级的青春与活力。

思想建设:思想是旗帜。在思想建设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定期专门召开思想工作会议,例如学习党章、校规等,使同学们了解国家时事,促进同学对党的了解,积极入党。二是班委、团支部学生干部要同大家打成一片,了解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并随时向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汇报情况,从而力求在思想上永远团结一致,做到人人绽放个人精彩,思想先进健康,学习目标明确。

班风建设:我们将拟订班训:“赞美集体,欣赏个人。立身谨慎,为学严肃。”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个人才能,展现每个同学的才华。在将来的大学生活里,我班同学将努力在学习、文体活动、社会工作等各方面获取优异成绩,争取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比如,在学校的数学竞赛、物理竞赛中我们将要争取拿到奖次。我想在班级干部的积极带动下,我班一定会形成

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良好风气。我班要形成一个感情融洽,同学们亲如兄弟姐妹的班集体。同时班里预计将组织几次集体郊游和集体聚会等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能够有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了解,增进大家的情谊。

学风建设:争取让同学们尽快减少经历初入大学的迷惘,让他们开始有目标地、科学地、有效地投入到紧张的大学学习中,自我定位、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将有很大提高。争取大家结伴上自习,共同探讨问题、相互鼓励、经常交流学习心得蔚然成风。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取得令人可喜的进步。让所有的同学都从刚入校时的不会学习、不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的困境中走出来,适应大学特有的学习方式。

课外活动:在抓好班级建设的同时,我们也不会忽视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开拓视野。班干部会定期召集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多项文体活动。比如,我们定期地组织一些宿舍篮球对抗赛,乒乓球友谊赛等。另外,还将邀外班的同学一起参加班级友谊赛,争取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参加到班级活动中。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感和班级的向心力。

在将来的四年里,我们全班27名同学同心协力,争取取得以上各方面的成绩。当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坚信,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克服所有的困难,创造佳绩。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获得优秀班级这项殊荣,这样大家定会信心倍增,热情十足,向更新的目标迈进!

前景是光明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我们还在路上„„

希望等到我们毕业时,我们定能创造出“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气势!

一起努力,一起加油,一起拼搏,一起汗水。都有这个信心,恩,都有!2010、10、7

第五篇: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梁永明 刘风芝 罗铭俊 黄晓璐

2012-6-29 10:28:34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期

摘要:针对中国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以及现状,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于农业受到风险影响程度调查以及 相关数据的统计,加上中国农保现状的剖析,查证保险企业内部对于农业保险的问题和企业外部环境关于消费者和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对于农保的法制建设等问题,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的认识,为未来农业保险发展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业保险,农保政策

引言

古往今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促使了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中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发生频率以及带来的损害对于中国农业方面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的道路频频受阻,前景亦不容乐观,但是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的发展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支柱,和实现国家富强和保证民生之根本。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现状的农业保险是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中国农业风险现状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之大是其他行业不可比的[1]。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变化莫测,人类在自然的面前给予现在的科学实力来讲还是很渺小的。我们对自然缺乏了解,无法提前预知和勘测自然气候的动向,也无法控制灾害。特别是中国地缘辽阔,且各地区间气候千差万别,使得农业风险更加复杂。中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中国的自然灾害不仅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而且还具有时空分布广,地域组合明显,受损面广,损害严重等特征。据国家部门统计,尤其最近三年,中国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发生明显性的变化,农业的自然风险有日趋增强的趋势。

2.市场风险。除了自然性的危害之外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风险,既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2]。一般发生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供求失衡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资本市场态势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或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信息不对称、市场前景预测偏差等导致农户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其中,价格波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既可能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有可能是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也可能是农业所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导致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农产品的价格易发生较大的变动。

二、中国农业保险现状

1.中国保险企业经营现况。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广阔,农业风险有较强的分散

特点:农业经营多以家庭经营为主,不可能制定统一的衡量风险的标准和操作规范[3]。而且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风险管理措施需要有效协调。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主要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风险的作用方式也不相同。这就加大了农业保险的可保性低。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茫然和不确定,市场风险不断加大。灾害高发提高了农业保险的风险,同时高赔付率使得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经常面临亏损,这使得保险公司对其设计较高的保险费率,而农民的收入有限,高费率使得大部分农民无法承担,所以企业又无法制定高费率。高风险,低费率是的农保的发展步伐举步维艰。

2.中国农民投保现状。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中国又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加上农民是一家一户从事生产,抗风险能力差,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保险来分散风险,对农业保险的自然需求是相当大的。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风险意识落后,保险经营主体少,对农业保险的宣传也不到位,现实的保险需求非常低,现实的保险需求是不足的[4]。

三、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农业保险的可保性低,效益没保障。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保险自1990年以来有些大型的保险公司逐渐向商业保险转换,成为了规范的商业保险公司,由原来的政策性,服务型的保险转变成了为追求商业利益的商业保险业务。同时,中国是自然灾难高发地段,自然灾害是一种覆盖面大,影响面广,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和测量,发生的概率又特别的大。加上原本是政策性的保险业务在商业化的趋势下,使中国的农业可保性降低了很多,导致了很多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展此方面的业务。

2.农民支付保险乏力,政府保险方面投入力度不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但是,农业保险的收费很高,因为农业的风险较大。所以农民对于高费率着实负担不起。一直以来,中国政府扶持农民的方式都是通过财政部直接拨款,以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的形式来补助农民,一旦发生农业灾害,政府也只是直接拨款赈济灾民,很少有补贴农业保险这一块。对于农业保险的实际性支持缺乏法律制度的保证。

3.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自1982年起中国的保险业回复运转,作为政策保险的农业保险一直没有相关另行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他们的业务开展起驾保航。因此,农业保险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的建设缺失,极大的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正常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成为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着中国农保的正常运转的最大环境因素。

四、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1.着力提高农保企业的水平。农业保险公司的自身因素,是提高农业保险的关键性因素。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不但可以优化整个业务过程的程序,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操作的成本,控制农业保险的风险,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起到一个自身主动性的作用。除此,还应加大设备的提升,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他们的农业保险这一方面中所增加的投入和应用的高科技设备,在于农业保险的初期通过投入人力物力,在全国的范围内加强调查取证,应用访查,数据统计等各方面的技术进行科学的测量。同时加大财力投入,引进精算师等相关的技术人员,强化统计。于此排清了和划分了一些高风险的农业区进行特殊的监控和保护。降低了预期的误差,减少了支出。同时引进部分的现在高新技术设备,包括气象卫星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建立灾害发生的观察站,在灾害实况的全程观测跟踪,以资料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和预报警装置从而提高农业灾害的监测水平。在与监测和划分出的低风险,灾害的发生频率较低的地区,应当制定一些低档的保险费率来降低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在农业保险上的的保险率。拓宽公司保险的业务,促进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

2.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力度。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率特点,使得单纯靠商业性的运作很难发展。农业保险是商业化业务,它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与中国政府提出为农业保险提供的保障性援助的初衷存在着深深的矛盾。这其实就需要国家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对这方面的补贴。对于政府补贴可以根据需要和效力选择向经营农户提供消费补贴,或者同时提供生产补贴和消费补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生产补贴或向投保农户提供消费补贴,或者同时提供生产补贴和消费补贴,从生产方和消费方的两方面同时对农保实行补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面对的是农业,但其带来的利益却远非农业产量、农业产值等指标所能衡量的[5]。所以,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会增加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对国家的稳定带来好处。

3.加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农业保险法规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农业保险的当务之急,建设法规,应当从各个方面对农业保险进行规范和约束,把农业保险的发展轨道正常化。首先要确立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的地位,将他与商业性保险的业务划分开来。从而促进农业保险在与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的作用得到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业保险政策性的确立。逐步完成对于农民补贴机制。构建农保的法制建设,从而巩固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生活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兆基,冯子恩,叶柱均,等.农林经济管理概论[M].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309.[2]付洪芬.特色农业如何廊对市场风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3]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J].会计论坛,2011,(10):1.[4]何爽,王道龙,李茂松,王春艳.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J].自然灾害学报,2006,(12).[5]陈璐.中国农业保险业务萎缩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下载小型超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型超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小型中央空调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2011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呈现“倒V型”曲线,仍保持稳定增长,品牌格局与产品结构均发生些许变化。 2012年3月,新一年中央空调销售季刚刚开始,格力中央空调负责人、格力电器总裁助......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建设现代畜牧业。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乃......

    凯里市义务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凯里市城乡义务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板溪附中:龙安先一、课题的提出为了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思路和办学......

    社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munity E-Commerce Development 刘娜 工商管理经济师(北京达尔......

    巴林右旗学前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0

    巴林右旗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一、全旗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1、大板镇内学前教育情况 大板镇内共有幼儿园25所,其中国办园2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中持有办园许可证的18所,无证......

    我国医药零售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沈阳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对策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对策分析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前瞻 当人们初级的、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目前,我国主要......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关键词:湖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发展论文摘要: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丰富的农业资源使得湖南省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