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16:1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刘金荣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称的驻马店市,发展现代农业迎来了的难得的机遇。近几年来,驻马店市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驻马店

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该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称的驻马店市,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驻马店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

一、驻马店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驻马店市的基本概况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2º18’-33º35’、东经113º10’-115º12’。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人口860多万。地貌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面积为19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气候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市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水库162座,水面52万亩,年均水资源总量约为63.6亿立方米。

(二)驻马店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0.66亿元,增长4.7%;粮食产量670.36万吨,比上年增长1.1%,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8;棉花产量1.84万吨,下降8.7%;油料产量93.51万吨,增长6.5%,居河南省第一位;年出栏生猪860万头、牛200万头、羊430万只,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四位;养殖总水面52万亩,占全省总水面的7.4%,居全省第三位;林业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上蔡、西平、正阳为全国产粮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为全国油料百强县,西平、正阳为全国肉类百强县。平舆是全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泌阳是全国香菇生产第一大县,正阳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88家,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农业机械总动力1326.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4%;农用拖拉机61.15万台,增长0.3%;农用运输车11.02万辆,增长3.7%;农村用电量15.61亿千瓦小时,增长5.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70元,增长17.2%。

二、驻马店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分析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推力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层面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将制定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农业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加快人口和经济集聚,培育一批新的大城市群或区域性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产业;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对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各种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必将为河南省现代农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推动驻马店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区位优势

驻马店市地处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结合地带,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交通发达,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北靠“郑汴洛”城市群200公里,南距武汉城市圈30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大广高速、石武客专和107、106国道纵贯南北,新阳高速横跨东西,上武高速和焦桐高速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京广铁路大动脉和国道107,106线贯通全境,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展的交通区位优势,有利于发挥多层经济辐射的功能。交通条件的便利对驻马店市扩大开放度,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资源优势

驻马店市年均降水1000毫米以上,年均日照2208.2小时,年均气温14.9℃,无霜期220多天,全年大于0℃的活动积温平均在5400℃以上,丰富的光照和降雨资源有利于冬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等作物的生长发育。驻马店已查明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有300余种,大田种植的达50多种;驻马店是全国小杂粮的主产区,所产小杂粮品种繁多,绿豆、豇豆、豌豆、大麦等深受市场欢迎,也是花椒、桃子、山杏、核桃等干鲜果品的重要产区。2010年底全市农村从业人员为480.2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比重约为87%,占全市乡村人口的64.8%。从事种植业的大量劳动力经常处于季节性闲置状态,全市劳动力呈现过剩状况,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吸收劳动力就业,而且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劳动力资源在低层次劳动力市场有竞争优势。驻马店地处中原,是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创建旱作农业为中心的观光农业、开发农家风 2

情旅游,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发展结合。

(四)政策扶持优势

驻马店市发展现代农业是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家加快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中部崛起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政策,对于驻马店市发展现代农业有着显著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国家重点投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这有利于驻马店市改善发展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问题分析

(一)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驻马店市农业基础薄弱,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大,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驻马店市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

(二)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驻马店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有限,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农业投入少,难以为农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因资金缺乏,一些农业科研项目、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无法正常进行;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老化严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虽然驻马店市在农业产业结构上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其结构仍然不合理。2010年驻马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66亿元,而农业产值就占到65.56%。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虽然“订单农业”,“特色农业”有所发展,但农业生产大部分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经营,造成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商品率低,农产品品牌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弱。

(四)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农业在现代产业链中的弱质性,土地所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特性,在没有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农民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追求最大化利润是他们的必然选择,必然会放慢和减少对农业的投资。近几年,由于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农业投资的比重仅占20%,80%的农村资金流向了非农产业,农村资金大量流向非农产业,造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资金不足的现象。农业投资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了驻马店市现代农业的推进和发展。

(五)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过剩

驻马店市现有人口860多万,全市工业化率37.6%,比全省低9.12个百分点,工业对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全市城镇化率28.63%,比全省低9.04个百分点,城市带动农村能力弱。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虽然政府实施了劳动力输转工作,但真正离开农村和农业的比重很小。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很难从固有的土地上获得更高的效益,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六)科技服务与推广滞后,“现代农民”缺乏

由于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和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技术服务和推广人员流失严重,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多种原因,农业技术服务与服务功能滞后,现代农业所需的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农民”孕育和成长困难。尽管这几年政府阳光工程的全面启动,部分劳动力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劳动力素质偏低,缺少现代农业建设技能型人才队伍,直接影响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无法满足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七)土地流转困难,农户分散经营严重

现代农业要求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推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只有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农业技术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专业化经营和社会化分工才得以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的效率才会大幅度提高。由于驻马店市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他们轻易不会放弃,况且国家不但免除了农业税,而且还给予农民补贴。农村大部分仍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必然带来高成本和高风险,况且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也无法运用全套的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驻马店地处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落后,造成了龙头企业数量少、个头小、带动力弱的局面。驻马店市在河南省乃至全国来说都算是农业大市,无论是农业生产规模还是农副产品产量在全省都遥遥领先,而龙头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与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农产品绝大部分以原料或初级加工品形式出售,附加值很低,这也是驻马店市农业生产规模全省前列,而农民收入却处在全省中下游的重要原因。

(九)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

近年来驻马店市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农户参加各种农业合作社的比例不超过30%,不仅影响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的发展。驻马店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或机构为主体,或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存在,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削弱了市场竞争力。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政府承办,民间科技力量不足,民间技术推广体 4

系尚没有真正建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性服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驻马店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

五、加快推进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前提下,科学规划,增加财政支持力度,从农村实际出发,着力扶持一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吸引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通过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及早完善驻马店市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驻马店现代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要依靠科技进步。一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工业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有机构成,实现传统农业改造;二是要增加科技投入,发挥驻马店市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有重点的攻关主要农业适用技术,力争重大技术的突破,以带动其他相关和衍生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三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和平台。各级政府要强化职能,支持、监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技术员、组有科技示范户、户有科技带头人的网络体系,促进科研成果尽快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合作经济

要实现现代农业所需的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势在必行。虽然驻马店市近几年在土地流转方面有了较快进展,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应该大力推动土地的流转。首先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广大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参股或出让形式,走土地规模化经营之路。营造土地流转的氛围,对牵头流转的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按流转集中的土地面积对其农田基础设施投入进行适当补助,以鼓励他们承租农民土地,带动农民增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大力发展各种性质的合作经营组织,提高农民适应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合作经营,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投资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把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多少、速度快慢又取决于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工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城市化水平。通过城镇体系建设与布局优化,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实现产业结构在空间的优化,带动城乡人口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通过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对进城的农村人 5

口实行一视同仁政策,并相应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引导农民兼业,促进土地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把聚集在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吸引到城镇,尽量减少农村劳动力过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消极影响。

(五)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不能单纯依靠农产品数量扩张和价格的提高,而必须向提高农产品品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特色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驻马店市的农业资源、产业、发展路径等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必须发挥优势,塑造特色,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特色产业,要走品牌化经营的路子,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把当地优势特色产品做出规模,把品质创优、品牌叫响,并以此为平台,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争取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投资驻马店农业,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步伐。

(六)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实现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后,要建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运行的新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对成长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要积极通过战略培育、资本运作、品牌战略等各种途径,使企业做大做强,使之发展为带动某一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立足于产业化优势,围绕农产品深加工,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市场+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凝聚产业发展的各类资源,形成自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七)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使辐射面大、成交额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农业现代流通网络的形成,带动金融、信息、农业技术等现代农业服务的行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实现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有机衔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八)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使用者和接收者,是农业技术市场化的主体,其对农业技术的掌握、市场经济意识、思想观念的解放、以及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高驻马店市农民的整体素质必须坚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行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短期培训相结合,抓好农村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养农村科学技术骨干和带头人;借助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校、文化技术学校、乡镇科普协会、技术培训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农民转化为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丁华.新农村背景下农民投入农业的困境与对策[J].农村经济 2009,(1):32-35 [2]吴方卫,杨壬飞.进入开放经济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展望[J].农业经济 2001,(11)[3]吴海峰.加快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3):75-76 [4]仲利娟.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垦 2009,(4):60-61 [5]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J].中国发展观察2007,(2)13-15

作者简介:刘金荣,男,1970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遂平县;现为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

联系方式: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9号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联系电话:0396-2853660(办)***(手机)E-mail:ljr689@126.com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1B454)的阶段性成果。

邮政编码:463000

第二篇: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势互补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弱质产业、效率低下、农民贫困的局限性,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其必要性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国际上一般采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体系,综合衡量一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还有较大差距。

1、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来看,一方面,200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1.9%;美国只有1.3%,日本为1.7%,韩国为3.2%,巴西为5.1%,印度为17.5%,全世界平均只有3.4%

2、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0.3公顷;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63.7公顷,是中国的200多倍。从农业土地生产率来看,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例,除小麦外,中国的水稻、玉米、大豆等单位面积产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3、从农业资源利用率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施用量为341吨,墨西哥只有69t,印度129吨,巴西137吨,日本270吨,美国110吨,澳大利亚仅44.8吨。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都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步伐。

(二)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都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大规模转移农民为基本特征的。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在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又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具有必然性: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吃饭问题将长期成为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维护粮食安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各种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2、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现有耕地仅1.22亿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9 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并以每年93.33万公顷的速度锐减,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2亿公顷耕地,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

3、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基数巨大,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的空间有限,必须坚持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4、我国农民科技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必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体系建设。

5、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十分复杂、条件相对落后,必须坚持走农业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

二、发展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承包制,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小平同志预言的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反映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方针,也为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指明了道路。

(一)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所谓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就是指要从大资源、大生态、大食物、大技术、大市场、大农业的广阔视角,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指导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为农业提供基础性保障。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强化现代农业科技进步措施,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一要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加快农机具推广运用。要在重要的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一些大众农产品主产区积极推广农机具。四要加强科学使用化学投入品

(三)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从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实际来看,到2020年前,要突出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即“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建设。在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当前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动植物检疫等专业办学规模严重萎缩。据统计,2006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传统农学专业招生规模与1986年相比,缩小了80%以上。建议国家参照大学生当“村官”的模式,为广大农村培养和输送大批农业技术服务人才,这是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

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公共财政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篇: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是以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湖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全球竞争中确立湖南农业的重要地位,增强湖南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并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事关国家农产品安全、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

1湖南现代农业战略定位及其发展思路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于湖南自身的特有优势条件,根据国家总体战略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即“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国家粮仓基地,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业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其战略重点是实施好“六大工程”,即优质稻米产业工程、农产品深加工工程、现代生态安全农业建设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农业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着眼于提高五个水平。一是生产规模化水平。相对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来讲,湖南省农业生产单位规模很小,一家一户几亩地,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规模水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除了鼓励土地的有偿转让、推进合理流转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村一品、一片一业”的方式来形成规模化生产。二是综合生产力水平。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建设的需要,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减少将不可逆转,靠外延扩大生产非常困难,只能走内涵扩大生产的路子,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单位产出率,以确保大宗农产品的稳定增长。这主要是通过两个工程来解决:一个是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另一个是设施农业装备工程。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建设大基地,扶持大龙头,狠抓深加工,聚集产业群。要把湖南的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出路在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这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要实施名牌战略,突出发展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注重区域农产品的绿色品牌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农业循环发展水平。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要坚持合理开发资源与循环利用并重,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促进我省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五是现代服务水平。政府是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为推进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要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上有重大突破,突出抓好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信息与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把产前、产中、产后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农业技术服务产业化。

2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开发,着力打造湖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1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一是优质稻产业,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7万公顷以上,其中优质稻面积扩大到267万公顷,重点抓好42个粮食生产大县(场)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格局。二是“双低”油菜产业,要抓住国家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带的机遇,加快推进专用品种集中连片种植,重点建设衡阳盆地和湘西北等优势区域。三是生猪产业,要以提高生猪瘦肉率、商品率和加工率为目标,主攻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质量检测、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扩大产品外销。重点建设35个外销生猪基地县和1 000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

一批年屠宰加工100万头以上生猪的加T企业,并重点布局在107国道沿线优势产区。四是柑橘产业,要以提升果品质量为重点,加快品改步伐,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四大产业都必须紧紧依托相应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开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

2.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一是草食动物产业。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产业。重点建设湘西南、湘西北、湘中、湘东南等优势产区,形成“南奶、北肉、东西羊”的格局。二是竹木产业。重点抓好洞庭湖区杨树、湘南地区桉树、湘中地区楠竹等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浏阳河花木带建设。三是种苗产业,打造世界级杂交水稻良种品牌。四是马铃薯及新能源产业。

2.3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一是特色蔬菜。适当调减大路菜,扩大反季节、无公害、名特优蔬菜特别是外向型蔬菜的生产。重点抓好食用菌、辣椒、黄花菜、香芋等特色蔬菜的规模化基地建设,建设洞庭湖水生蔬菜生产基地、湘西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和湘中、湘南食用菌生产基地。二是特色家禽。依托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和加工,培育形成湘黄鸡、东安鸡等一批地方特色家禽品牌,加快发展临武鸭、攸县麻鸭、武冈铜鹅等水禽品种,重点建设环洞庭湖水禽养殖基地。三是特色水产。发挥淡水养殖的优势,突出发展名特优鱼类和珍珠、河蟹、中华鳖、乌龟等特种水产。以洞庭水殖、益华、东江鱼、省水产公司等为龙头,实行规模养殖,扩大加工出口。

2.4建设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形成湖南区域性优势产业带

一是长株潭集约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二是洞庭湖区的规模化适水农业,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形成湖南农产品的集中产区。三是衡阳、永州、郴州、娄底的专业型优势产业。四是怀化、湘西和张家界的资源型特色农业。

2.5加快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努力拓展非农产业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顺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保健品产业、花卉园林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立足湖南各地独有的自然和人文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培育当地主导产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特别要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另外,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区、洞庭湖湿地区、“四水”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控制性保护和合理开发。

3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推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3.1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从兴修道路、改水、改电、改厕、改厨等农民受益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实事人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保护,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重点扶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加工、运销、代销、生产资料供应、农技推广等服务,积极扶持和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建立一个以基础教育为依托,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体,以科技普及、培训和推广为重点的农村教育体系,造就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农业专家、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法律法规等社会科学专业人员,为农村创作、出版一批科技普及读物,以适应当前农民对科技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利用创建“专家支农”形式,实现专家与农户、技术与生产的直接对接。要按照市场经济思路,-以经济为纽带,架起专家与农户之间的科技大桥。要构思政府指导,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主导,各个经济利益主体广泛参与的具体操作实施路径,做到交易费用的最大节约。

3.3不断创新新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规模经营

在不同生态区域和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立土地集约经营试点。发展现代农业,最迫切的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业的就业比重,不断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改造农业的微观基础,以提高农业生产率。目前这种小规模经营,无论装备条件多好或科技水平多高,农民增收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更不可能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各地的有益探索,总结好经验。另一方面要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如加快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在现有的各项农业专项补贴基础上,增设农地流转补贴专项资金,对出让土地的农民给予补贴。要培育一定数量的能够承担市场风险的农业龙头企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推进生产资料向生产能手和大户的集中,建设好包括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内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3.4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农业科研院校,紧紧围绕湖南省大宗农产品,积极开展产业化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启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着力支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和推广。二是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带动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三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型现代农业企业。四是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相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相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五是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大补贴力度,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5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现代农业的发展,光靠自身的积累是很困难的,必须借助一定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主要表现为政策支持、项目投入和招商引资。所以,要尽快形成和完善这种政策扶农、社会助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共建机制。各级有关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现代农业的战略作用,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形成关心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浓厚氛围。

黄大金1,陈良凤1,陈烈臣2,刘正清2

(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农学会,湖南长沙410125)

湖南农业科学2010.1

马桂莲采集;张琴加工;程彬彬编辑上传;江洪涛审核。

第四篇: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减少化学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最近,中央决定设立成渝新特区,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新途经和发展模式,为四川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本质及特征,把握四川现代农业的现状和问题,对于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快四川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从农业发展史来看,迄今为止,人类农业生产共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相对于传统农业和原始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在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究竟何谓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呢?

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中,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共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从发达国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采用科学合理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大、低劳动、高产出、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形态,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实质上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它是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其显著的特征。

1.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2.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3.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商品化程度高,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已达到100%。

4.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5.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6.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全面完整、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形成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形成完善、高效、运作规范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科学有效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7.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掌握大量科学、文化、经营管理知识。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8.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达到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目的。9.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如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保证现代农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二、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早在3000年前,传统农业就已经比较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全省现有耕地5875万亩,居全国第5位。盆地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复种指数高,已基本形成了小春、大春、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种植的耕作习惯。全省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亿亩左右,其中粮食9800万亩左右,经济作物2050万亩左右,其它农作物2400万亩左右,是我国西部最可靠的粮食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常年粮食总产3400万吨左右,居全国第3位。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蔬菜、水果、茶叶、油菜、棉花、药材、蚕桑具有相当优势,柑桔产量居全国第2位,油菜籽产量居第3位,茶叶产量居第4位,蔬菜产量居6位,“双低”油菜、柑桔、棉花列入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川不仅以占全国4.7%的耕地,养活占全国6.8%的人口,常年还调出稻谷130万吨、食用植物油10-15万吨、蔬菜120多万吨、水果70万吨、酒类30-40万吨,以及蚕丝、中药材等农产品及加工品。同时,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居全国第1位,每年调出杂交水稻种子3000万公斤,占省际间调剂量的60%。由此可见,四川农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四川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农业基础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素质,为四川现代农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农业投入持续增加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近年来,四川经济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支持“三农”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业投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四川财政对农业的一般预算支出由2000年的7.76亿元增加到53.98亿元,年均增长38.2%。其中,2006年比上年增长29.7%,高出财政收入增幅 3.0个百分点。

2006年,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省级财政支出积极向“三农”倾斜,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据省财政厅资料,2006年,省级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总额为76.58亿元,增长63.35%。筹措资金2.1亿元,支持渠系配套、旱山村集雨节灌、病险水库整治、红层找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筹措各类救灾、疫病和虫害鼠害防治资金3.61亿元,全力支持农业生产防灾救灾。投入3.35亿元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投入9.53亿元大力实施新村、产业、劳务等扶贫工程,稳步推进扶贫工作。投入50.75亿元继续支持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解决森工“四险”问题,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促进生态四川建设。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引导性资金3200万元,整合财政资金近8亿元,在8个县开展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据悉,今年(2007年)我省财政对农业的一般预算支出将增加到77.9亿元,增长36.4%,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近年来,在省委省府的重视下,在国家、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四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四川现有水库6678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5座),比2000年增加21座,农业排灌动力从2000年的313.49万千瓦增加到2006年的381.64万千瓦,增加61.85万千瓦,增长21.74%,有效灌溉面积从2000年的246.9万公顷增加到2006年的248.7万公顷,增加1.8万公顷。2006年末通车行政村46770个,行政村通车率达92.2%,比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农户通电率99.2%,农村用电量从2000年的82.83亿千瓦小时,增加到117.74亿千瓦小时,增长35亿千瓦小时。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200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44.87万千瓦,比2000年增加39.6%,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播面积达到115.04、20.63、49.63万公顷,分别比2000年增加22.8%、16.6%和1.52倍。二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电话入村率大幅提高,2006年末四川通电话的行政村达45816个,行政村通话率达90.5%,比2000年提高28.6个百分点;自来水受益村18502个,受益率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5.8%和96.9%。三是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2006年四川新建沼气池45万口,总量达340多万口,数量高居全国第一。农村大力发展沼气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带动了农户改圈、改厕、改水,从而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既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又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四川各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大力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民科技素质稳步提升,科技对农村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近年来,全省农业科技领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32项,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等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十五”期末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54%,比“九五” 期末提高13.7个百分点。在农村科技服务方面,广泛组织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技人员下乡入户,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近年来,全省13个试点县先后派出科技特派员1000多人,推广应用新技术329项,帮扶龙头企业40余户,带动当地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积极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全省155个县(市、区)、1000多个乡镇实施了星火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部分县实现了“乡乡通”、“村村通”,“农业科技110”覆盖全四川,初步建立起星火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全省有30多个市、县开展了利用“三电”(电视、电脑、电话)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的示范活动,示范面积达800多万亩。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色农业方兴未艾

进入新世纪,四川农业注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一是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十五”末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比“九五”末下降10.1个百分点,牧业上升了8.1个百分点,达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一半;“十五”末种植业内部结构粮经作物生产结构由“九五”末的74.8:25.2调整为31.4:68.6,经济作物产值超过粮食作物;在肉类总产量中,牛羊禽肉的比重已达到27.9%,比“九五”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二是品种品质结构得以优化。全省优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十五”末,全省优质粮食作物产量达1701.5万吨,优质油菜籽产量达118.6万吨。全省生猪三元杂交面已超过51%,猪、牛、羊、禽、兔优质品种面分别达到50%、20.1%、47.1%、58.3%、65.1%。全省猪肉外销基本告别了“白条肉”历史,提高了档次和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发展迅速。从四川各地区地域和气候特点出发,四川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即:成都片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以优质粮油、畜产品及粮油、畜禽、果蔬加工为主;川南片区(自贡、宜宾、泸州、内江、乐山),以优质林果、畜禽、茶业为主;川东北片区(南充、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广元,以优质畜禽、丝麻、中药材为主;川西北片区(甘孜、阿坝)以优质中藏药材、牦牛为主;攀西片区(攀枝花、凉山、雅安),以优质反季特色果蔬、蚕丝、茶业、畜禽为主。2003年初,四川颁布了《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水稻、“双低”油菜、饲用玉米、柑桔、茶叶、蔬菜、蚕茧和棉花等8种优势农产品。2004年3月颁布《四川省丘陵地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丘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十五”期末,全省初步建成了四川柑桔产业带、“双低”油菜产区、棉花产区、优质水稻、饲用玉米、商品蔬菜、茶叶和蚕桑等16个优势产区,逐步形成全省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今年四川省委下发的《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10年,我省优质粮油比重要达到60%以上,生猪三元杂交和配套系普及面达到80%以上,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800万亩和1600万亩左右,食用菌发展到25亿袋,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80万亩,药材良种化率达到50%,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250万亩,出口量占到总产量的20%,名优茶比重达到50%,经济林面积达到1700万亩,人工种植竹林面积达到1200万亩以上。《纲要(草案)》对我省现代农业2020年发展目标也作了详尽规划。

(五)农村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四川在建设农村市场体系,努力使农产品顺畅流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按照商务部《关于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通知》要求,在2005年试点的基础上,2006年四川省试点面进一步扩大,参与试点的流通企业达到159户,分布在全省21个市州的125个县(市、区)。据统计,2006年全省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2000个,其中日用消费品6380个(乡级店1100个,村级店5280个),农资农家店5620个(乡级店1082个,村级店4538个),乡级农家店2182个,占18%,村级农家店9818个,占82%。今年新建和改造的农家店质量比去年有明显提高,总体较为规范。试点企业都统一了标识,基本上能反映企业的特色;大多数店铺店堂整洁、明亮;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并都上了墙;普遍实行开架售货,明码标价;配送品种、数量有所增加,配送率提高;配送中心建设受到重视,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营业的农家店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等问题,而且在扩大农产品收购、解决农民“卖难”问题、解决农村就业方面上取得了实效。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初见成效。四川参与国家“双百市场工程”试点的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3个农产品流通企业,经过一年的试点,对安全监控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封闭式活禽交易屠宰区、冷链系统等6个公益性项目和农产品交易棚(厅)、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4个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已初见成效。我省参与试点的企业,2006年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增交易额达41.22亿元,比上年增加35%;农产品流通企业新增销售额34.45亿元,比上年增加27%,经超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比例达100%,食品安全系数增加,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据统计,国家财政的1943万元扶持资金带动试点企业投资近3.6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5970人就业,使258575户农民受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可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0.5元/公斤,增加农民年收入3000元。交易范围可辐射甘肃、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江苏、云南、贵州、青海等20多个省市,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娱乐、汽车租赁、百货经营、车辆维修、加油站、美容美法等服务业的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降低了销售成本占销售总额的0.6%,这不仅很好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也为城镇居民带来实惠和放心消费,促进了我省农产品流通网络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一方面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在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农产品质量的检测以及市场的准入,信息的发布、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的监管制度,从而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

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农村工作总体思路,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2006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效:(1)龙头企业达5273个,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13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以上的240家、10亿元以上的13家,分别比2005年增长11.4%、21.9%、18.2%、5.7%;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以上的1家。(2)农民专合组织发展达到1.4万多个,比2005年增长9.8%;会员达282.3万户,带动农户数889万户,分别比2005年增长1.5%、10 %。(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基地种植业面积达4624万亩、牲畜饲养量达17494.9万头、禽类饲养量达6.75亿只、水产养殖面积达95.8万亩,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2.7%、43.8%、40.1%和31.8%。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523.4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达309.8万亩。(4)利益机制不断完善。引导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通过合同订单、按利返还、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方式。在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中,合同订单占77.5%,按利返还占10%,股份合作占3.3%,股份制等其他方式占9.2%。合同订单、按利返还、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例达到90 %以上,订单履约率达85%。(5)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带动农户面进一步扩大,助农增收作用更为突出。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增加到15万个,从业人数达到360万人,带动农户达1026万户,占总农户的52%,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受益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额高于其他农户50 %以上。其中龙头企业从业人员131万人,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达126亿元,比2005年增长4.1%。

(七)高度重视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2006年省级共计筹措教育资金53.17亿元,其中,省本级教育支出18.56亿元,增长20.36%,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安排资金31亿元,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993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25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坚持以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四川大力实施百万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省财政筹集资金3.35亿元,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各地通过开展“星火小康快车示范工程”、“星火致富直通车培训工程”等培训工作,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800多期,培训农民150多万人次,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三、四川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 现代农业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使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具有效益和竞争力。但是,我省的农业基本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严重缺乏技术、资金、制度支持,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产品结构变化也不大,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农业投入总量不足

比重偏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的价格,以价格剪刀差掠夺农业补贴城市工业,改革开放后,“剪刀差”仍然逐年扩大。剪刀差掠夺了巨大的农业利润,使农业的积累受到制约,长期停留在小农经营模式上。同时,政府扶持的科研项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业设计等方面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支持非常有限。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农民自身积累不足,加之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相对于工业投资而言,多年来农业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的生产状态,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明显滞后。

第一,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明显偏低。1994年至2002年我省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一直呈下降状态,从4.9%降至1.18%,直到近三年中央连续发出关于“农的1号文件才得以回升,但即使如此,2006年也才达到4.0%。2004年全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38.24亿元,比上年还减少4.05亿元,减9.6%。2005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47.52亿元,仅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2.94%,所占比重比2000年还下降了0.13个百分点,2006年虽然投资额增加较多, 2006年虽然投资额增加较多,达到61.75亿元,但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却还在下降,只有2.8%。第二,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不大,我省级财政对农业支出在1995年、1999年、2000年这三个年份比上年总量下降,其余年份也增加不多,最近两年才增长较快一些。不少贫困市、县是“吃饭”财政,农业投入严重依赖国家和省级投入。第三,金融支农力度不够。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能力弱,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窄,邮政储蓄在农村只存不贷,农民和涉农企业贷款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

(二)农业基础设施差 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

四川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绝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中型水利设施由于更新和维护改造投资严重不足,而小型水利设施承包给经营者后又疏于维护管理,目前设施老化普遍存在,工程对农业生产的支撑力脆弱,保障能力下降。四川可谓十年九旱,全省除大中型水库、渠系的保障能力相对较强外,众多的、主要的小型和微型水利设施却年久失修、带病运行,蓄水能力下降,有效灌溉能力下降。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一些山平塘也变成了“白天关太阳,晚上装月亮”的废塘,已基本不能发挥作用。虽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五” 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资金投入总体上有所增加,但由于四川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投入总量偏少,之间波动较大,地区之间也极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脆弱。2005年四川共有病险中型水库13座,小I型水库243座,小II水库542座,分别占各型水库的12.5%、24.1%、9.7%;全省大型灌区支渠以下渠系共68380公里,其中防渗13208公里,仅占总长度的19.3%,在已渗的13208公里中,已损毁6754公里占已防渗的51.1%。渠道建设和养护差,输水损失平均超过50%,严重制约了大型灌区效益的发挥。2006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面积的63%,旱涝保收面积只占50%,机电排灌面积仅占9.5%,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四川农业不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与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据统计,2006年全省机耕面积115.04万公顷,仅占耕地面积29%;机播面积20.63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5.3%;机收面积49.6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12.7%。200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2181.7万千瓦,分别比山东、河北、河南低了3.2倍、2.9倍、46.2%;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四川仅为2.38千瓦,比全国5.26千瓦、山东11.96千瓦、河北12.33千瓦、湖北4.16千瓦、湖南8.07千瓦,分别低1.2倍、4.0倍、4.2倍、74.8%、2.4倍,差距十分明显。实施了星火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后,四川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就全省而言,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装备还十分落后,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农业科技力量不足 科技应用和推广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使全省农业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十五”期末,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45.54%,比“九五” 期末提高13.7个百分点。但农业科技力量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重科研轻应用和推广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了20到30个百分点。目前四川每一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农业科技人员0.6人,而全国平均达到15人,四川差距巨大。“十五”期末,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虽然达到45.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了20到30个百分点。同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在30%左右,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如今年大春四川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只有1300万亩,仅占全省大春总播种面积的18%。农业科技及其推广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低,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四)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健全 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文化服务、资源开发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营是以农业生产专业化为基础,不断推进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创新。从目前四川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营情况看,在产前领域,农业机械、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化肥、农药生产总量基本满足,但产品结构不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在产中领域,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指导不到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缺乏有效措施;在产后领域,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营销等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再从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看,四川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与其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据省农办资料显示,2006年我省龙头企业5273个,平均每个县(市、区)不足30个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带动889万农户,仅占全省农户的44.9%;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基地种植业面积占全省总量的32.7%、牲畜饲养量占全省总量的43.8%、禽类饲养量占全省总量的40.1%、水产养殖面积占全省总量31.8%;以 “龙头企业+农户”、“专合组织+农户”形式带动农户也只占全省农户的52%,还有近千万户农民靠一家一户来应对市场经济的风险,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脆弱。

(五)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 流通环节不畅通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方式落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薄弱,在根本上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制约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化步伐进展缓慢,特别是粮食和棉花,至今还没有完成流通体制的改革。只有包括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在内的所有农产品流通,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我国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才真正算是基本完成。此外,妨碍公平竞争的行政壁垒,如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等行为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制约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和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

2.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并投资建设市场体系,目前我省农村商品市场的总量仍感不足,分布也不尽合理,截止2006年,我省乡镇总数是39199个,平均每个乡镇的市场数仅1.6个。农村市场总量不足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有的市场选点局限于行政区划,未能充分考虑商品流通的流向、流量和市场辐射范围等问题,最终出现“有场无市”。而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农产品产地,由于缺乏资金建设市场,又存在“有市无场”的情况。

3.注重形式硬件,忽视内容软件。在市场建设中,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注重硬件,忽视软件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大多数农村市场建筑简陋的大棚式、露天市场,连基本设施都不完善,就更谈不上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统一结算、信息传递、价格形成、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性功能很薄弱。农产品批发市场中,98%以上是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代理结算还不普遍,会员制、竞价拍卖、远期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方式还处于萌芽阶段;多数地方注重批发市场场地的建设,忽视流通服务(运输、邮电通讯)、市场主体的培育以及市场规则等建设。

4.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不规范。除了1994年公布的《批发市场管理办法》,至今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出多门,市场准入管理不到位,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高于城市。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诸如农药化肥的残留等问题,在农村产地市场也不能及时准确检出。

(六)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乏力 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核心因素,要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人才、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为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慢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人才溃乏与大量流失的现象同时并存。

第一,农村人才溃乏,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的发展不适应。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与农村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2006年四川省农村人口(6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仅6.86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多数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全省文盲半文盲占6.5%。小学占32.8%、初中占51.3%、高中占6.8%,中专及以上占2.6%。二是农民接受继续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的人次少、时间短,2006年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27.8%,一般只培训几天;三是农技人员相对较多,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太少。据有的县反映,目前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从事的职业,80%已改行从事经营活动,如出售农资、商业、餐饮等,仅有20%的还在从事农技服务。

第二,农村人才大量流出,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经过务工等方式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农业、农村已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739.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5.2%。在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中,20-40岁占70%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率为46.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转移率为55.3%。留守的劳动力大部分是素质较差的妇女和老人,对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适应能力较差,有的新技术在使用中走了样,科技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宁愿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也不愿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的耕作方法,严重影响了农村科学知识的普及、良种的推广、新技术的采用,导致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现代农业发展缓慢。长此下去必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和农村经济地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据大邑县调查,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纯农业劳动力只占到27%左右,这部分劳动力又以40岁以上,80岁以下的妇女、老人为主,受教育程度80%以上的只有小学文化,许多人看不懂农药、化肥、除草剂的说明书,从而经常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接受调查的妇女和老人说:“现在农村懂技术有能耐的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我们在家种田、管娃娃,能种多少是多少,种下去后能收多少算多少”、“种田买农药,我看别人用啥,我用啥,或问卖农药的老板,他说咋用我就咋用”。四、四川发展现代农业措施

(一)牢固树立现代农业意识 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导

现代农业是以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是实现了农民组织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发展生态化,并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旧做法、旧体制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建设现代农业,主力在农民,关键在领导,特别是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加强现代农业的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发展纲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二)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金融须先行,投入须保障。四川农业发展历史欠账多、投入差距大,目前的投入水平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状况,要发展现代农业最缺的也是资金,为此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一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主要是调整国民收入和社会资金的分配格局,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力度,逐步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保证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级财政周转金应有一定的比重用于支持农业,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财政投入现代农业的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建立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国家财政对象四川这样的农业大省、财政穷省在农业补贴上应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二要增加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共同支农的新机制,按照增加总量、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合力兴农的要求,保持农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长率,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三要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四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多种投入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投入的多元化。

(三)加快农业基础建设 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四川农业基础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虽有所提高和改善,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水利、交通、土地、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十分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要下决心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上,应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上主要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支持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兴建一批重点灌溉供水工程,特别要针对四川目前现有水利设施老化、病险多的问题,加大更新改造和维护力度,从根本上转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绿色通道,加速流通;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发展农村通信;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发展新型农业工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现代流通设施和新型流通业态,努力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积极培育农村要素市场,提升市场的服务功能,解决销售难的问题;鼓励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工作。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四川人口多,耕地不足, 人均耕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此要提高认识,把科技兴农放到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增强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广辟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为农业科研、推广和培训开辟稳定的资金来源,国家对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要尽快提高到农业总产值的1—2%。各级政府每年都应在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10%和农业发展基金中安排15%以上的资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要把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重点放在优质专用高效作物新品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上。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走符合省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和造就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要适应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快发展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一要稳定粮食生产。四川是人口大省,必须立足省内粮食自求平衡,确保粮食安全。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非农建设用地,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革种植模式,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立足抗灾夺丰收,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二要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力调整粮经结构、种养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积极发展四川优质水稻、“双低”油莱、玉米、柑桔、商品蔬菜、蚕桑、茶叶、棉花等优势农产品,构建西部地区有特色、成规模的优质水稻、饲用玉米、商品蔬菜、茶叶、蚕桑等优势产区。发挥川猪优势,把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和小家畜禽。发挥我省宜渔水面分布广、面积大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业。加快发展经济林,推进林竹纸一体化。发展“一村一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产业县。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是集农产品生产与观光、休闲、度假、教育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加快发展。发挥劳动力优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继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适应劳务市场需求,加大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拓展劳务市场,加强跨地区劳务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率。三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业要扩大加工范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加工档次和科技含量,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效益。着力打造一批企业档次高、产品质量优、运行机制活、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四要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六)加快体制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从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入手,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行城乡统筹。加强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四川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在生产、加工、流通、贸易上实行分段式管理,在职能配置上,政府部门与市场之间、省级部门与市(县)部门之间、同级涉农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够清晰,缺位、越位、错位以及职能交叉重复的情况都有发生,影响工作效率。四川应学习和借鉴国外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打破条块分割、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的体制格局,构建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适应现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基础。但其经营规模小、产加销脱节、组织化程度低等局限性日益突出,如果长期处于“两亩地一头牛”的状况,就不可能提高耕地效益,也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继续探索完善。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快土地流转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土地向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适度集中,促进生产基地向优势名牌产品较快集中,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四川是退耕还林的重要地区,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继续搞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城乡统筹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强大的助推作用。今年成都市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定要抓住机遇,大胆改革创新,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新路子,为全省提供借鉴经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借鉴成都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推进,坚持在改革中走自己的路又能够切实解决自身问题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和模式,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五篇:黄石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黄石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A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of HuangShi)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黄石是个工业城市,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到8%,但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以上,而且阳新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三农”问题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分析了黄石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黄石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s to promote r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riority.HuangShi is an industrial city,in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agriculture in the proportion of less than 8%, but the city's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60%, and YangXin is a national focus 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the focu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uangShi,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HuangShi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e;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党中央对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黄石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担负着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使命。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现代农业,既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促进黄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黄石市农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市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是1978年5.3亿元的4.9倍,主要农副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3742元,与1978年的97.43元相比增长37倍。养殖业产值与种植业平分秋色,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已占农业经济总量的80%。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种植业向科技型、效益型、生态型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步步迈进。近年来,通过实施耕地依法有序流转,目前我市种植面积达2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305户,种粮面积达到

8.93千公顷,占到全市水田面积的22%。种粮大户不断涌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市的粮食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2、多种经营突破性发展。畜牧业作为多种经营的主体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政策、科技、产业化发展三个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肉类总产量、禽蛋总产量和牧业产值由1978年的17995吨、2973吨、7804万元发展到2007年的9.36万吨、2.98吨、1.52亿元,分别提高4倍、9倍、18倍。目前,农业板块基地总面积达97.33千公顷;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农村合作基金组织25家;农民通过产业化经营人均增收187元。

3、蔬菜逐步形成支柱产业。蔬菜产业化建设是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黄石市围绕市场要效益,以科技创新为纽带,着力发展高效安全蔬菜,开发利用野生蔬菜,培植龙头企业,不断加强蔬菜产业化进程。完善了江北科技园、陈贵科技园、宝塔湖农业园、率洲农业园四大园区的示范功能和带动作用;按照“一江”(长江沿岸高效蔬菜带)“二线”(106国道和金大沿线百里蔬菜带)、“三区”(大冶湖、保安湖、宝塔湖沿湖、垦区水生蔬菜带,枫林、大德高山秋淡蔬菜带,灵乡、金牛两镇加工蔬菜带)进行产业布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蔬菜规模化生产迅速发展,蔬菜的安全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灵溪、真有味等一批蔬菜加工企业的崛起形成了种、加、销产业链条,推进了蔬菜产业化进程。

4、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目前,黄石市各级农业部门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大力推广了农业适用技术,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在新品种的使用上,实行品种主推公告制,水稻品种实现了杂交化,油菜品种实现了双低化,生猪品种实现了三元化,新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应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形势,大力推广免耕直播、机耕机收技术,轻简化栽培技术应用率达到了40%,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新模式运用上,推广了稻鸭共作、虾稻连作、鸭鱼共生、150模式养猪等高产高效模式,提高了种养经济效益。

5、多功能农业蓬勃发展。目前,黄石市有各种休闲观光特色“农家乐”共56家。其中,还地桥的黄金湖、江北管理区、大冶、阳新城区近郊以垂钓休闲模式为主,共有47家,占85%以上;黄石市郊花湖一带,以美食休闲模式为主,约有11家;以园艺、绿化和苗圃为特色,并建有设施较齐备的住宿客房,供度假观光、商务会议的观光娱乐模式共有8家,典型代表有大冶陈贵的华泰农庄、还地桥的胡氏山庄,陈贵的乔家山庄、河口的亚海园林。

6、农业标准化稳步实施。我市自2003年成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两个中心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5年来共抽检蔬菜样品60154个,蔬菜农残超标率由2003年的23.8%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7%,农业标准化得到稳步实施。组织申报的25个无公害农产品已全部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组织申报的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劲酒、富川山茶油、珍珠果米酒、长丰米业、灵

溪豆豉、天天红蜜桔片、富春香米、月山茗峰茶等31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保安湖螃蟹、阳新蓠蒿、军垦农场蔬菜等45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富川山茶油、玉亮面粉、珍珠果米酒、黄石港饼、劲酒等8个农产品品牌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劲牌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

二、黄石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技推广体系破裂,科技进村入户困难。农业要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归根结底要靠科技。目前,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40%。究其原因,主要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虽有农业科技服务公益性经费,但很多乡镇是有钱养人,但无钱打仗。由于农业推广体系的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手段落后。随着大批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对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在农业中所起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无法掌握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2、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业抗灾能力不强。我市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都是“农业学大寨”时修的,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田水利工程近2.1万处,灌溉工程配套率为5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好率45%,90%以上的小型泵站机电设备老化,设备完好率不足50%;渠系水利用系数约0.43,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左右,灌溉保证率不足60%,农田排涝标准仅为五年一遇,全市有效灌溉面积每年以1~2万亩的速度递减。

3、农产品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仅约3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大部分农产品加工是简单粗加工,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如水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还地桥的黄金湖地区,但其加工水平低,仅限于冷冻及腌干制品,缺乏深度开发,企业处在低端水平,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我市本土龙头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即便是一些生产规模较大、市场知名度较高、在全国同行业较有影响的企业,其原料大部分来自外地,对本地农户带动作用也不大。另外 ,部分龙头企业仍处于初创阶段,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还比较低,无法带动基地和农户闯市场。

4、农村环保面临严峻挑战,动物疫病防治任务艰巨。随着雨润、永大及正在签约的中粮、精武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黄石,我市畜牧业取得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保与动物疫病防治压力大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这些畜牧大企业主要集中在陈贵、灵乡、还地桥等镇,企业生产规模大,产业密度高,畜禽产生大量的粪便,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对当地及周边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另外,动物疫病防治任务艰巨,一旦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如防治措施不到位,将对养殖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三、黄石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产业化体系上实现突破。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一种比较完善、发达的组织形式,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科研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有效衔接生产和流通,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市要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加工增值率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按照“稳粮扩菜、大力发展养殖业”的思路,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以龙头带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打造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的优势产业区。

2、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和企业集中,在规模经营上实现突破。一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优势,盘活资本,整合资源,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系与合作,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二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鼓励一些有投资实力的公司和个人,特别是一些从农村走出去的“老板”回乡创业,开发山水。要以乡镇、村组干部带头,种养大户典型引路等方式,结合我市“1+8”武汉城市圈副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向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标准化体系上实现突破。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引导实行标准化生产,从生产源头、生产过程、成品加工等环节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实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情况,确保全市农产品抽验合格率达标。

4、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品牌建设上实现突破。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证”,是市场竞争力和效益的标志。要紧紧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农产品精品名牌、企业名牌。依托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围绕福润集团壮大鸡产业、围绕永大和精武集团壮大鸭产业、围绕中粮集团壮大猪产业、围绕远东麻业集团壮大苎麻产业、围绕富川集团壮大食用油产业、围绕劲牌酒业集团壮大保健酒产业,逐步打造我市鸡、鸭、猪、麻、食用油、保健酒等优势品牌。

5、加快农村专业合作协会发展,在组织化程度上实现突破。要进一步大力宣传和全面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能人、龙头企业、村“两委”、乡镇站所等领办合作组织;积极引导合作社依法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健全规章制度,真正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重要力量。

6、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在流通体系上实现突破。发达的流通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根据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努力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全面提升

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紧紧把握武汉城市圈建设机遇,积极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改造提升黄石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为鄂东南地区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搞好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配送,连锁超市,交易中心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

【参考文献】

[1]李昌来.现代农业:当前“三农”的主抓手.[J].当代贵州,2007年第17期,第34页.[2]孙政才.“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J].中国禽业导刊,2009年第5期,第48页.[3] 张旭东.辽宁区域间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辽宁经济统计,2009年3期,第14页.

下载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我县的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国之根基”。农业一直是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主线,近几年,随着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惠农、利农政策的不断推出,各项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农业发展呈现......

    社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munity E-Commerce Development 刘娜 工商管理经济师(北京达尔......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建设现代畜牧业。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乃......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寿瑶族乡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发展情况延寿瑶族乡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7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8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580.5公顷,人均耕地......

    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总报告 课题名称:《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现状、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课题类别:中学音体美 课题批准号:GS[2011]GHB332 课题负......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大全)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万解秋 谢金楼摘要: 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摘要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的龙头,在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滨海新区的增长模式也同样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滨海新......

    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制度安排,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省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