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钟祥市官庄湖小学
王秀玲
张子龙
两千多年来,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铜墙铁壁”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即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这样一来,把本来充满灵性和生命活力的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克隆”成了一种模式的人。很显然,这种教育绝不是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我们认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走出上述传统教育观念藩篱的关键一步。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人道、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因为有了你,我才爱学习”。这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我们看到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和谐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和友爱的享受。师生只有互相尊重,彼此理解、信任和合作,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好朋友,学生在良好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迸出创新的思想火花。
(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主动地探究教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者和主动探究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2)、创设教学情景。(3)、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4)、利用课堂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自信心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所必备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克服自卑感。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各种困难,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正确面对暂时的困难,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要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发挥优点,发挥专长,吸取某一方面的成功,对学生的任何小的成功都要充分肯定,使学生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三)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教材是载体。教师应在课堂中不断变换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堂课都应做到:
1、师生交流,及时反馈
2、生生交流,合作探究
3、合理分工,取长补短
总之,在这种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课堂成了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了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成了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堂堂正正的做人,教师的地位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了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彼此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我们的课堂里,民主、合作、和谐、欣赏代替了以往的专制、被动、压抑和训斥,它向每一颗心灵敞开了温情的怀抱,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明媚阳光。
第二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
第三篇: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教育也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成了教育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主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及时把握生成两个方面对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88-01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素质教育、高效教育等字眼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改理念了吗?我们的教学是高效的吗?恐怕会有很多教师都会摇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穿“新衣”演“旧戏”的现象,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只留下新课改理念的空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无效。在此种状况下,我们更有必要探究一下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笔者就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也就是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而且高效的,亦或低效甚至无效的。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要实现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必须注意采取多种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乐学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被动接受知识,全无兴趣可言。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主动求知,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提高。有个美国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其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针对高中历史课程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挖教材中的趣味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境导入引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集中精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巧设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场白”,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情景教学法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历史上的动人故事及刀光剑影的壮观场面,尽情地展现历史本身的魅力,紧紧吸引学生,使其急切地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以及与此相关的都有哪些内容;还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场面宏大、内容丰富,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学生走进历史、亲历“历史”,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思维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新奇引人入胜。喜欢新奇是人的共同心理,更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每次的授课方式都是介绍背景、讲解内容、总结影响,学生一定会感到没有新意,即使是新事情、新内容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如果教师能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有所创新,结合教学内容变换一下呈现方式,即使是平常的事件、普通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眼前一亮,产生新奇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中就复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一课的时候,就曾经采用“角色扮演”法。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基本的史实,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关键点。然后让学生分为4组分别代表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经过几分钟的准备,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扮演本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介绍自己的权力、职能和本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只见学生个个激动万分,发言积极。通过“英国首相”“美国总统”“法国总统”“德国铁血宰相”的演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并巩固了基本知识,而且记忆深刻,效果良好。
另外,我还经常让学生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进行演讲活动,让学生提前搜集好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台讲讲和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或者历史故事。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以史为鉴,让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现实。以史为鉴可以明古今,古人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满腔热血,激情澎湃,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国家大事很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进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
二、及时把握生成,构建灵动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设到所有问题的发生。从某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就要注意灵活掌握情况,遇到没有预设到的问题时,教师也能够保持镇静,从容应对,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用心倾听,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并适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已经不只是在进行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感受课堂上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会绽放创造的光芒,这样的课堂也必定是高效的课堂。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智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走进”新课标,真正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自觉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四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经过网上资料搜集和文献查阅,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先后形成以下教学模式: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问答法”教学模式;夸美纽斯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前苏联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提出的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三模五环六度”模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多而杂乱,研究成熟的尚不多见。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现有教职工69人,在校学生1060余人,是汉沽管理区直属小学和窗口学校。学校80%的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他们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对工作充满激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这里的学生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分之二是非农业家庭,三分之一来自外地打工家庭和本地农村家庭,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自2000年开始,我校进行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实验,2003年又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明显攀升。但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班额过大,每个班人数在50——60之间,学生活动很难组织;二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章法,随意性太强;三是部分老师“穿新鞋走老路”,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四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习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课堂气氛沉闷;五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六是现在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从而造成部分学生滋生厌学情绪。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了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主课题,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希望在我校在多年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模式,为全区甚至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表率并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架设和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实验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
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通过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优化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总结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使各学科教师的教学都有章法可循,使教学过程科学化,合理化。
3、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4、实现师生的解放。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研究学法。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4、研究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
(三)课题研究假设
1、通过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情感得到正面提升。
3、课题研究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课改执行力得到提升,专业发展上新台阶。
(四)课题创新之处
1、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个性高效课堂。
2、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高效课堂的制度保障等。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重点探索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力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理论等是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的理论营养。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思想的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和修订研究重点和方向。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4、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访谈、测评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寻找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率影响的规律。
5、个案研究法:通过年级个案、班级个案、个体个案的追踪分析,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成效。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7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3年2月—2013年7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4、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各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1月)
1、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月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5、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年级组、优秀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
今天教育局组织全县数学老师参加了国培计划第三阶段的送教下乡活动,对我们进行培训的是东莞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刘翥远老师。他讲解的主题是《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构建数学高效堂-——对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分享》。在刘老师的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我获得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现在我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也便于我以后的教学也能得到快步的提高:
一,分组,需要老师的精心准备:
当我们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我们第一要做的是了解该班学生的组成,在较短时间里通过点名,自我介绍等方式熟悉学生的名字,再与该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摸底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一定要强调异质分组,也就是说小组的学生构造要均衡,小组中学生要各种层次都有。小组分好了并不是就不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换。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指导分组。
二,组员要分工合作
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宜,可以①按任务分:组织者、记录员、操作员、汇报人等;②按学科分工、分别标号,选定为不同学科的组长;③还可以按问题分工,确定不同问题的组长;每个小组的整体情况尽可能相近,可以为小组间的竞争提供公平的参与环境。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责任的明确。
三,对合作学习的思考
合作学习的展示并非作秀,而是能力与智慧的升华,是对学生智商、情商及德商多重考验。
1展示者就是相应学习环节、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和责任人;
2一次好的堂展示,就是一次好的堂研讨;
教师与学生都应当学会倾听、欣赏和质疑;
4堂的开放性验证了一切皆有可能。
四,合作学习的内涵的认识
对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说,有五个共同的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
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
二是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
三是个体责任,即每个人应当承担的任务;
四是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
五是集体自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综述,合作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共同的学习环境,产生群体动力,以提高学习者个人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发展学习者多方面的能力。
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五,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应用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总之我们老师要站在巨人的肩上行动,要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好的教育,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多年,如何体现先进性,提高教学。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顺利进行、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工作,今天我就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总结。对韩立福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框架、操作办法通过培训、观摩、实践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这一实验的主题。认真制定了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明确此项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和要求。为教改实验的正常开展、真正实现“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聚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打下了基础。
课堂讲授突出重点、难点、新知识点,做到精讲和略讲相结合,学生能自主掌握的、不大重要的内容,可以略讲,反之则精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40分钟。同时,构建自学指导和课外训练体系,并布置适量的作业题、思考题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以便较快地获得新的研究成果,开阔学术视野,形成有限课内、无限课外的教与学生学习的新局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赛课、听课、评课,我学习别人的长处。构建高效课堂的几个环节:第一环节在课堂上学生读学习目标,教师加以讲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读学习重点、难点,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第二环节然后指导学生看书强化预习,每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生成单。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环节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最好。通过实践我认为在第二、第三环节上要夺下功夫,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教学生、学生管理学生的优点;以教促学,提高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逐渐培养成好学、乐学的学习习惯。
如何上好一堂优质高校课我有几点想法:首先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充分把握重难点,对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应力求全面,不要落下知识点。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我们应针对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要让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环节占用教学时间。例如:老师在上课时让学生喊口号,看似没有什么毛病,可细想起来这一环节是无效的,它和本课的内容没有关系,我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应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来服务。
三、要关注学生,进行课堂调控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学生对所讲内容感到疑惑时,我们要适当停止,问一问学生有什么疑问,然后重点讲解一下,这样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听课状态,发现有不注意听讲的孩子要及时地加以提醒,也可以想一些方法引起他们的注意。只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这样教师会教得轻松,学生会学得更加愉快。
五、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学会合作学习,能够进行深入地探究。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六、要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可以起到检测的作用,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题,发现学生有不会的地方要及时讲解。
七、要注重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要突出重点,应体现主要内容,这样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八、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学案不等于题案,应重在学法指导学案作为教师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设计与编制,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九、学案应有利于学生的质疑、探究、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案在问题设置、素材提供时,不能满足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应关注引起了学生多少新问题,并以此来检验学案的成败。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质疑问难。可以让学生揣摩出题用意或意图,以激起学生的疑问;也可以将课本同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也可以将所学内容打乱顺序进行重新编排,激起学生创新的意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贯穿在学案编制的过程中。十、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兴趣和要求,所表现的学习的兴趣点也不相同,分层教学在中学教学喊了很多年,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该可以很好的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教师在编制学案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殊要求,可以通过必做题、选做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也可以提供学习的辅助材料,给有需要的同学以适当的帮助。虽说这样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但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这样的课堂也才是适应不同学生的真正有效的课堂。
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一直努力!风景就在我们前行的路上!理想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3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经过网上资料搜集和文献查阅, 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先后形成以下教学模式: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问答法”教学模式;夸美纽斯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前苏联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提出的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三模五环六度”模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多而杂乱,研究成熟的尚不多见。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现有教职工69人,在校学生1060余人,是汉沽管理区直属小学和窗口学校。学校80%的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他们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对工作充满激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这里的学生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分之二是非农业家庭,三分之一来自外地打工家庭和本地农村家庭,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自20xx年开始,我校进行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实验,20xx年又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明显攀升。但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班额过大,每个班人数在50,60之间,学生活动很难组织;二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章法,随意性太强;三是部分老师“穿新鞋走老路”,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四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习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课堂气氛沉闷;五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六是现在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从而造成部分学生滋生厌学情绪。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了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主课题,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希望在我校在多年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模式,为全区甚至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表率并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架设和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实验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
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通过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优化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总结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使各学科教师的教学都有章法可循,使教学过程科学化,合理化。
3、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4、实现师生的解放。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4、研究教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
(三)课题研究假设
1、通过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情感得到正面提升。
3、课题研究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课改执行力得到提升,专业发展上新台阶。
(四)课题创新之处
1、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个性高效课堂。
2、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高效课堂的制度保障等。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重点探索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力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理论等是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的理论营养。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思想的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和修订研究重点和方向。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4、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访谈、测评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寻找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率影响的规律。
5、个案研究法:通过年级个案、班级个案、个体个案的追踪分析,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成效。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xx年4月,20xx年7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4、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各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月)
1、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月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5、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年级组、优秀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4
高效课堂所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高效课堂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近几天的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既对“高效课堂教学”有了初步的理解,也纠正了以往对课改的片面认识,现将此次学习的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
对高效课堂认识上有三个误区:
一、重视教学方法的探寻却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升
如果把教学方法称之为一把“利剑”,那么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和教学经验就是“内功”,一个人要想成为“教学中的高手”,单靠外在包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为此,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爱----这是教育的真谛。好孩子是人人都爱的,去爱一个别人不爱的孩子,去教一个你认为教不好的孩子,这才是真爱、大爱、博爱。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之余,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和发展空间。营造一个学习的空间,多读书,即使读的不是本专业的书籍,也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培养个性就可以无视纪律。
高效课堂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可以有个性,但不可无纪律。高效课堂不是随意的课堂,没有纪律的课堂是无效的。
三、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改革。
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课堂固然不足取,但热闹非凡的课堂又如何呢?有些老师在讲公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搜集制作了好多课件,还有视频,上课像放电影一样,学生是在看,但实际上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只是看了热闹,用学生的话说----真好玩。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不突出,随堂练也不能完成,纯粹是“作秀”。值得提倡和效仿吗?我认为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选择适合本校学情的,选准自己的立足点,不断挖掘、改进,打造出自己独到的一面,这需要积淀与反思,需要时间的磨砺,更需要个人的奋斗与不懈的努力。所以说任何教学的改革都应是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不能只看到表面的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还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性的东西:包括学生的动是真动还是假动,它的动与所学内容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激发兴趣、深化学习内容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高效?高效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看到学生实实在在的进步。尽管每位教师采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同一个教育目的,即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成长奠基。在教学实践上的做法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是在课堂上学,老师开讲前,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自我实践、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后教指在先学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所以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放手给学生自学②学生不会的小组讨论学③老师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规律的问题。做到“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从而打造一个师生共生、共学、共赢的课堂。
优质高效的课堂是学练结合的。当堂训练即在课堂上为达成目标所做的训练。集中有序的课上训练,效果远大于课后作业,所以切记:前忙万忙,一定要做到当堂训练。
高效课堂的特征有三:真实、有序、紧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序指符合规律的序,在学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训练中再发现问题、在探讨中再解决问题,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紧张指的是课上学生应做到思维的紧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心全意。一言以蔽之: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有序是课堂高效的保证;紧张是课堂高效的标志。
学习本身就是艰苦的劳动,打造高效课堂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想赢得胜利,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和恒心;要做到“二益”,即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益于学校长远的发展。我总结为:“三心”之道促高效;“二益”之中求发展。
我们在激发培养学生潜能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惟其如此,才能与时俱进,为学校的发展,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开创和谐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