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和途径。
论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和途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但这种成就的取得却是以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等为代价的。所以,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天蓝、山绿、水清。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引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问题。[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政策的失误、历史生态债务过多过重等原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虽然近几十年来,我们也进行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对抑制局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整体分析,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1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讲,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既有历史的积累,也有现代的破坏。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造成了生态环境体系的先天不足、脆弱不堪,北方地区大风与干旱严重,易产生风沙,水土流失强烈;南方地区降水集中,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而历史上不断的毁林垦荒和屯兵征战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使生态环境负债累累;现代人口压力的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原因均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但总的来说,人为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建设等经济活动是造成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2] 1.1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1.2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3]。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1.3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如黄河流域年入海输沙量高达 20亿吨。[4] 1.4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1.5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2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而存在的生态文明,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其前提是尊重和保护自然,宗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着眼点是引导人们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活之道。自省、自觉、自制是生态文明极为看重的,重视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永远无法逃脱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但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更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生态的和谐。“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对于自身发展道路、模式和理念的之所以能够产生历史性的飞跃,是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进程的理性认识分不开的,是整个人类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原则,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人类社会必须停止任何改造自然的行为是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的所追求的;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无视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性,片面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人类生存面临严重的危机。而生态文明虽然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但不主张人要主宰自然,而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也是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一致的。
2.2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我们在开发使用自然资源时,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要抛弃,经济暂时的繁荣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人人都要以尊敬、爱惜和保护自然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信守没有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人类的明天这一基本准则,只有有了生态的文明才会有人类的真正文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我国目前现状,“人一自然一经济一社会 ” 健康发展的现代文明之路应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2.3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上写人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表明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随着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也会越来越牢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3.1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社会群体间应推进相互监督这一举措,在全社会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氛围,为发展绿色经济制定各种文化约束机制和体制。政府的执政理念也要进行变革,制定政策应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考虑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也要转变经营理念,把低碳技术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引进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产能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科学发展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使人人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积极投入到环保活动之中。3.2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无疑就要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生态经济。考虑我国的实际,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先进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内的生态经济的发展和普及。国家应从法制、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大力推进包括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内的生态经济建设,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打造美丽中国提供重要支撑。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才能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的美好家园。3.3生态文明建设要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法治的力量
在我国长期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 “企业是犯 罪者,百姓是受罪人 ”。一些 工业企业是主要的污染源(比如工业垃圾、工业污水等),但企业只注重赚钱,而对自己的污染行为不同不问或者是敷衍了事,一些化工厂周围几乎不适宜居住,百姓苦不堪言。对于这些企业,一定要责任落实到人,严抓严管,否则限令企业停产整顿。同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必须严格执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如有可能提升环保方面的法律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屡教不改的一些个人或企业行为,应用法律的手段在解决,让环保的法治理念得以普及和深入人心。3.4倡导生态文明全球共建
“蝴蝶效应 ”表 明生态文明是无国界的,我们要积极与国际社会一起发起全球化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整个世界资源的无情掠夺与使用和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残酷污染的基础上的,这些发的国家应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有义务为全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尽力尽责。比如,他们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治理污染提供技术、人才上的帮助;在国际环境大会七不要再搞双重标准、地区保护主一,以此来推卸责任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国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全球化而努力,为实现整个世界的天蓝、山绿、水清而奋斗。
4结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李爱贞编著,生态环境保护概论,气象出版社,2005.03,第6页
[2](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组织编写)赵廷宁,丁国栋,马履一主编,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第52页.[3]朱震达,陈广庭,等著,中国土地沙质荒漠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4]过孝民,张慧勤主编,公元二〇〇〇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5]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 7期。
第二篇: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审视的整体性。传统的工业文明所关注的重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致命的弱点是,不顾地球生态圈大循环的整体、全局。而现代生态文明,则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生态文明理念所强调的是,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调控的综合性。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尽管都蓬勃发展,但其最大的弱点在于,相互独立分割,切断了相互间固有的内在有机联系。而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就是集各个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物质的循环性。实践证明,循环型生态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从根本上节能降耗减排,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意义: ①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②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第三篇: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专题后,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后,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有些许浅见。
一、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想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文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的进步的状态和成果。生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构成的系统。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从纵向的维度,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后在工业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之上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超越其上的文明;是全方位的,其包含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种多元的、互动的、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稳定的、循环的和可持续的。因此我认为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生态文明其应当包括:富足、循环的物质文明,多元、宽容的精神文明,民主、有序的政治文明,公平、公正的社会文明,以及良好、持续的生态文明。而从横向的维度,是把整个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 1
几个方面;这时生态文明概念主要是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它与其他文明互为前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这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也是不行的,没有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不能持久的。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建设如果最后造成人类自身家园的破坏和丧失,是谈不上文明的。因此,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它构成了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其次,我们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大专题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有哪些?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比如:1.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为2。8万亿吨,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2.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20世纪70年代,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到2003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千米;3.森林资源贫乏和草地退化: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但天然林和成熟林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人工林面积虽然有所扩大,但林相单一,保护生态的功能要逊色许多;4.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目前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状态,据联合国《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名单中,我国就占156个,约占其总数的1/4;还有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及海洋生态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
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党的十八大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均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比如: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2.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3.大力开展媒体宣传: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4.政府体制改革:在过去建设的不足方面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单纯地以GDP作为政绩考核的唯一依据;5.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6.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需要明白,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和所有生物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 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建立
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我愿意为建设美丽的中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过分包装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新闻网,2012-11-08.〔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10-28.〔3〕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范俊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苏大课堂讲座.2012-10-7.〔5〕陈慧.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应对措施.中文期刊网.2012-09-17.
第四篇: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的探讨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的探讨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类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的超越。中共前所未有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以及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个定义既包括了人与自然,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还包括了物质和精神及持续发展的内容。要对生态文明做出较为全面的界定,应在理论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界定,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考察。广义的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是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取得的各种成果。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十分艰巨和紧迫,这些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国际等众多领域和范围,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全面深入剖析这些面临的问题,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正确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途径。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9.4%。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经济发展受到了的根本约束,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约束。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的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其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在我国,传统工业的龙头产业如矿产、纺织、化工、冶金、造纸、建材等,几乎都是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资源枯竭和环境成本加大,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问题的要害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二)公民生态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众对生态意识发展与环保现状认知存在严重反差,即公众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度和关注度较高,而对具有广泛意义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了解度和关注度较低。公众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生态垃圾污染、耕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了解度和认知度较高,而对具有广泛意义的生态问题比如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沙尘暴、荒漠化等的了解度和认知度较低。其次,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实际知晓率偏低。公众大多听说过一些与生态环境科学相关的知识,但对其准确的含义了解不深,造成公众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认知程度偏低的状况。调查显示,公众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越密切的生态环境知识越具有较高的知晓度,如白色污染、垃圾分类等;而对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相对较远的生态环境知识的知晓度偏低,如温室效应、世界环境日等。再次,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广度偏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产生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纵观我国所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难发现,部分环境保护立法仍存在缺陷,与我国目前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环境立法体系结构不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环境立法体系显然不能包容现实经济社会中所出现的、需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大量客观现实,现有的环境立法体系结构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其次,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可持续发展来指导环境立法已经成为必然。我们应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环境法律法规。
再次,环境立法行政干预色彩浓重。“我国现行的若干环境法律法规,提倡性的规定多,约束性的规定少;原则性的要求多,可操作性的规定少;行政命令控制性的规定多,经济激励性的规定少;对政府部门设定的权利多,制约性的规定少;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多,权利少。”
(四)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对于国际环境保护事业来说,国际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制度框架体系,各国各自为政,特别是个别国家对全球霸权的追求以及部分国家不断的局部战争及地区冲突,对全球和平带来严重的挑战。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稳定的国际秩序下由所有国家齐心合力,环境问题不是一国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共同的问题,需要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务实,进一步扩大国际环境合作的范围和层面,进一步拓展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丰富内容和形式。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加强环保国际合作。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动是全球性的,所有国家都应当参与其中,没有世界各国的最广泛参与和合作,环境问题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国际合作机制的出发点就是降低全球减排成本,即高减排成本国家投入资金或技术在低减排成本国家或地区减排,实现全球成本效益最优。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合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关系的紧张导致国际环境合作阻碍重重,主权问题阻碍着国际环境合作深入进行,污染转移给国际合作造成阴影,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期,我们不但要完成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方面的转型,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应努力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在全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前,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观,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片面的发展观,它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实说明,经济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须同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我们国家根本不可能承受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资源能源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当前,我们要想改善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整体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不仅将社会发展看成是社会本身的发展,而且还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发展之中,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培育公民生态意识 综观这些年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收效却不理想,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生态文明教育也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以全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旨在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也只有全社会成员对生态文明理论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并身体力行,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横向上说,生态教育应以日常学科教学为载体,贯穿于课程体系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程领域;从纵向上说,生态教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和实践过程之中,成为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和普及,才能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首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社会的危害,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学校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生态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责无旁贷。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应把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再次,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单位,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起基础作用,其作用往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依靠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早期教育,在点滴中培养孩子保护大自然的观念、关爱小动物的情怀、不破坏环境的意识以及不浪费的生活方式等等。同时,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树立公众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是培养和提高公民生态意识的关键措施,也是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
在新形势下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还必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不抽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塑料垃圾等,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这是增强公民生态意识最有效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把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从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三)完善制度机制 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代表和具体执行部门,负责制定社会发展的规划与计 划。政府职能及其运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性体制因素和关 键。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及 生活方式巨大变革的社会工程,对政府职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政 府必须尽快适应这一变革的要求,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走出来,在继续搞好 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 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经济建设职能,将政府职能 的重点转变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当从传统的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模 式转变为由政府自上而下和社会公众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推进模式,建立政府与公 众参与、互动合作的机制,构建政府与公众互动合作的平台,实现政府与公众的 合力,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现代化战 略研究课题组27日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建议,我国应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等三大生态制度,以促 进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
诚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的最强音。一个诚信的社会是由众多社会主体的诚信构成的。诚信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各新闻媒体的报道,让诚信者美名远播、失信者臭名远扬,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诚信立法和诚信制度建设,使其同个人的诚信品德修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德法并重,重建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可以说,政府诚信是核心,企业诚信是重点,个人诚信是前提。笔者认为,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掌握着社会的公共权力,肩负着引导、监督和管理社会诚信的职责,这一地位决定了政府的一言一行都将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制度,首先要从政府做起。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不仅应该积极承担与发挥自身的责任和作用,还要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与生态理念的形成。目前,企业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政府、企业、个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行为主体,也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点对象。个人是最基础的行为“单位”,政府和企业都是由个人按照某种契约组成的,其行为活动也都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实现的。政府和企业的诚信行为最终可以追溯到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员工的个人行为中去,因此,社会诚信的建立归根结底是靠无数现实人的诚信建设来实现。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包括一整套的生态治理法制体系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立法方面,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尚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法律的具体调控内容可操作性差;执法方面,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执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司法方面,在处理生态治理案件时有时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等。
(四)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某一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它的全球性决定了其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基于此点,对于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行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际合作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分歧,影响了全球环境的治理。只有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中国的行为对全球生态有着特殊的影响,中国只有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才能解决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因此,中国必须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我们应当通过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际环境保护的国内立法等组成国际生态法规体系,作为协调国际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最有力的法规保障。近几十年以来,国际生态立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它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保障全球生态的安全。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本国自身的利益。为了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各国都应当为保护和改善全球生态环境而适当让渡国家的部分主权,牺牲本国的部分利益,在更高的层面上寻求共同的发展。让渡国家部分主权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的削弱,恰恰相反,这是有效地行使国家主权,并加强各国政府责任的表现。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的第二十四条原则就指出: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问题应当由所有的国家,不论其大小,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合作精神来加以处理。在生态霸权主义面前,发展中国家唯一的出路在于加强南北对话,推动南南合作,通过缩小南北差距和发展解决环境问题,在不损害国家主权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J].求是.2008(04)[2] 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江汉论坛.2011(02)[3] 赵国营.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发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 杨文武,李婉玲.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人民论坛.2011(08)[5] 张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情况的研究[J].前沿.2011(03)[6] 刘芳.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辩证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11(03)[7] 薛桂波.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11(03)[8] 张首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及现实运动[J].大连干部学刊.2011(03)[9] 阳丽波,廖桂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途径的探析[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9(01)[10] 蔡文.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现实选择[J].实事求是.2010(02)[11] 何福平.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1)[12] 张秀婷.浅议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生态文明[J].学理论.2011(14)[13] 马永华.论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导报.2009(01)[14] 宋一.从结构看生态文明的建构[J].实事求是.2009(01)
第五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生活方式是以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价值尺度 ,与自然界充分和谐的 ,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产力和资源劳动率以及绿色消费是阻扼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支持生态系统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以2004年为例,中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在50亿吨左右;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
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 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中国 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持续加大。据有关方面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因为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所以,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却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的方向发展。它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分发展。人的生态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手段和最佳途径。这里所讲的生态化是一个从经济学层面上规定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蕴涵有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生态化实现要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来,以人类经济发展为基础,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生态发展和建立在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人的生态化发展的立体模式。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就为人的生态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