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课件

时间:2019-05-14 08:1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步步高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步步高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课件》。

第一篇:【新步步高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课件

学案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2.召开

(1)第一届:1949年4月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选举约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2)第二届:1950年11月召开,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其原则。(3)1952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4)原则:“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5)意义: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深化探究] 材料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这次大会共有2 287名代表参加,代表72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会议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1950年3月发表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有五亿多人在宣言上签字。思考

(1)请从历史上找出人们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原因。(2)为什么同时在两个地区举行大会,而没有合二为一?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人民饱受折磨,双方损耗大量财力、物力。战争的灾难性后果,使二战后的人们特别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2)地理位置不同再加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最终造成这一次大会在两个地区举行。[教材互补]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大会的宗旨是团结一切要求裁减军备、争取国际安全、禁止核武器以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人,共同保卫世界和平。(人民版)[拓展延伸]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反战运动出现的背景是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世界面临新的战争 威胁。这一时期的反战和平运动对朝鲜战争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背景

①美苏冷战的加剧,战争的威胁增大。

②1954年罗素发表《人类的危机》的著名演说。(2)时间:1955年7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

(3)内容: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2.罗素等保卫世界和平的行动

(1)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特别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2)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3)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深化探究] 材料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思考

请判断材料出自何文献?其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文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内容: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的目的。

影响:宣言的发表得到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教材互补]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表达了科学家们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此后,一些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定期举行集会,推动裁军和禁止使用核武器的事业,对世界和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民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宣言上签名,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岳麓版)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1.背景: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陷入泥潭。2.表现

(1)学生:①大学生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②更多的青年把反战思想带入军 队。③1970年抗议美军侵入柬埔寨。

(2)国会:对越南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的人越来越多。(3)民众:1967年,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深化探究] 材料 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其后期,西方世界在经历了战后20多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发展迟缓。美国的侵越战争激起了全世界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传统运动愈演愈烈。《法国1968:终结与开端》一书中写道:“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人权运动、青年学生运动的同义语。”此后学生、工人运动席卷多数发达国家,主要发达国家到处都是一片激烈的造反之声。激进的造反者们甚至已在设想“后资本主义”的新秩序。思考

(1)60、70年代美国反战和平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这次反战运动有何特点?

答案(1)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滩,成千上万的美国军人葬身越南战场。

(2)参加阶层广泛,时间长,规模大;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反战情绪;反战运动与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重点精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动给美国带来的影响。

(1)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并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2)反战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连续不断,时间长、规模大。(3)反战运动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

(4)推动全世界的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

四、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日: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的大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2.国际和平年:1982年,联合国大会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3.纪念国际和平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深化探究] 材料 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大会宣布,这一天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思考

联合国推动国际和平的纪念活动说明了什么? 答案(1)说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增强。(2)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3)和平思想深入人心。[教材互补] „„冷战时期的反战运动影响深远:牵制了美苏军备竞赛,特别是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使和平观念深入人心,强化了人们的反战意识;壮大了世界保卫和平的力量;抑制了局部战争的扩大和升级。(人民版)

1.下列对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代表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B.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担任大会主席 C.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

D.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答案 C 解析 世界和平理事会成立于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2.下列国家曾参与战后第二、三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的有()①澳大利亚 ②日本 ③加拿大 ④新西兰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参加了战后第二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参加了战后第三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3.罗素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有()①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 ②发表题为《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③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斯德哥尔摩宣言”是1950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A.朝鲜战争 C.第二次中东战争

B.①②④ D.②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B.越南战争 D.美苏争霸 答案 B 解析 二战后,美国对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冷战”中虽有核威胁,但它只是一种战争威胁。而局部战争则使美国人民有了切实的体会,以此否定D项;在时间上否定A项;在战争对象上否定C项。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5.反战和平运动在二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①以学生为主要力量 ②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③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④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在组织上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故D项符合题意。

B.①②④ D.②③④

[历史纵横] 点拨 中国代表团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并对巩固世界和平提出了建议,体现出共和国建立后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资料回放] 点拨 根据《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内容分析,宣言明确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说明该宣言首先针对的目标是核战争。[历史纵横] 点拨 《随风而逝》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兴起,以及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背景下出现的。这首歌曲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似乎表达出青年一代对未来无尽的迷茫和对当权者愤怒的控诉。[学习延伸] 提示 可选择毕加索的画《和平鸽》、《格尔尼卡》或教材照片《战火中的越南儿童》等,选择的时候注意是以“反战”“和平”为主题。

[基础达标] 1.名画《和平鸽》出自著名画家毕加索之手,和平鸽成为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象征。《和平鸽》是献给()5 A.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B.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D.国际和平年 答案 C 解析 1952年12月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毕加索为大会献上了这幅佳作,表达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③美苏冷战的威胁 ④局部战争的存在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核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局部战争的存在直接威胁了世界和平。这些都是导致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答案 D 解析 世界和平反战运动对限制军备竞赛起了积极作用,但没有制止军备竞赛。4.下列运动中明确提出反对核武器的有()①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②世界和平理事会 ③《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 ⑤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答案 C 解析 题中五个事件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是反对越南战争,并没有提出反对核武器。其他四项均提出了反对核武器的主张。

5.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B.①②④ D.②③④

B.①②③④ D.③④⑤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答案 C 解析 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2年12月,宋庆龄作为新中国的和平使者,率领一个59人的代表团去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宋庆龄当选为会议执行主席之一。在会上,宋庆龄以有力的声音发表了题为《人民能够扭转局势》的演讲,她指出:“各国人民有力量扭转事态的进程,恢复人们对和平未来的信心。”她还对巩固世界和平提出了建议。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

材料二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请完成:

(1)材料一中宋庆龄所指的“局势”是什么?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是否一致?

答案(1)“局势”:二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实施热战,使世界和平面临威胁。说明了中国的正义立场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中国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响应,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2)思想:现代化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世界各国必须放弃战争,通过和平办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一致。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感情上并不是中立的,但作为人类,我们必须记住,决不可以用战争去解决这些争端„„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牢记住你们的人性,忘掉其他。材料二 1967年10月21日,众多示威群众呼喊着口号向五角大楼冲去,使得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反战和平集会变成了暴力冲突。此次游行示威活动中有近3 000人被捕,其中包括小说家梅勒和集会组织者德林杰。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请列举二战后在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界人士(至少四个)。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中提及的反战和平集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3)简述二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表现及其特点。

答案(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爱因斯坦、罗素、宋庆龄、约里奥·居里。(2)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及人员伤亡,国内民众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作用:反战和平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制止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最终迫使美国政府从越南撤军。

(3)表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八十年代,西欧人民掀起反核和平运动的浪潮,和平运动高涨,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特点:在内容上,由于核武器的出现,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更多地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范围上,反战和平运动参与阶层广泛,声势浩大,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具有真正的全球性;在组织上,反战和平运动越来越成为有组织的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第二篇:2015-2016高中历史第6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23反战和平运动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3(新)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 第6单元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23 反战和平运动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3

一、选择题

1.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考查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主要内容。A是在1954年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B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罗素、爱因斯坦在1955年7月9日于伦敦发表的一个宣言。D是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

【答案】 C 2.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下列对此大会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A.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B.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C.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D.强调核武器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解析】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答案】 B 3.如图所示全球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 B.两次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觉醒 C.已经消除了战争因素 D.争取和平的斗争并不顺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C不符合史实,故符合题意。【答案】 C 4.战后第三次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的起因是()A.苏联入侵阿富汗

B.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发射场

C.北约决定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 D.印巴进行核试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西欧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战意识,抗议美国在本国领土上部署中程导弹。

【答案】 C 5.下图是1965年一位基督教教友会的和平主义者在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前用汽油自焚,表达反战情绪的照片。美国60、70年代的反战运动形式不包括()1

A.游行示威 B.拒交战争税 C.以战反战 D.召开宣讲会

【解析】 反战运动本身不包括战争形式。【答案】 C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①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参与阶层仅是学生 ③具有全球性特征 ④由分散走向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是由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参加的,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不仅仅只有学生参加,D是正确的。

【答案】 D 7.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解析】 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答案】 C 8.下列对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表述正确的是()①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 ②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可以和平共处 ③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④反战和平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内容、影响的理解分析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准确再现是解答的关键。①是课文明确表述的内容;②在课文中有明确表述,这是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成立的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的原则之一;③表述错误,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并不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④显然是正确的。

【答案】 C 9.下列历史事件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的是()①世界和平理事会的成立 ②《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④《国际和平年宣言》的通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世界和平理事会以“和平共处”为基本原则,对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故①符合题意;《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中指出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危险,而应该“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故②符合题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国家蜕变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在世界上消灭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国际和平年宣言》是在和平运动推动下通过的,故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10.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实际上反映了()A.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C.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

D.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 【解析】 社会现实决定人们的发展思路,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变化决定了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大会指出,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斗争,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郭沫若、马寅初等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

郭沫若团长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致辞时称:华沙二届世界和平大会是有很大成就的,它告诉全世界人民:绝不能等待和平,必须去争取和平!保卫和平一定要反对侵略,在今天来说,就是要反对破坏远东和平、威胁世界和平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新华社电讯1950年12月21日

材料二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980年2月,中国正式参加裁军谈判会议工作。中国提出的全面彻底核裁军,有核国家应无条件保证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有核国家签署不使用核武器国际公约等主张,得到大多数与会国的赞同和支持。为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中国于1996年7月29日郑重宣布暂停核试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和平大会兴起的原因及其重要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二中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解析】 本题以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读取信息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第(1)题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提供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派出代表、郭沫若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的致辞及中国对使用核武器的声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1)①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冷战兴起威胁人类的安全;一些国际组织和著名人士的号召。

②影响: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使和平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2)①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彰显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 ②抗美援朝,打击美国侵略,维护远东和平;

③20世纪60年代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④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参加裁军谈判会议,暂停核试验,推动了核裁军谈判进程,从而促进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尽管作为普遍裁军一部分的禁用核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来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就会减轻对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

——1955年7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材料二 1959年7月25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世界和平运动”邮票,共两枚。其中的一枚是黑、白、黄三种不同肤色人像剪影,他们胸前停留着一只白色的和平鸽,橄榄叶像一朵小花似的装饰在鸽子旁边。这三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案——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为争取和平与美好的生活而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材料三 美苏之间军备竞赛从战后就开始了。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枚,约占全世界核弹头总数的97%,爆炸量达130—160亿吨TNT,足以把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20次,使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可从材料中的“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来说都是有益的”和“销毁核武器„„就会减轻„„恐惧”等得到答案。第(2)题应从美苏势均力敌、反战和平运动、联合国的作用、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核战争的毁灭性等方面概括核战争没有爆发的原因。

【答案】(1)观点:东西方签署协议,禁止拥有或使用核武器,反对核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

(2)“冷战”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有识之士探索避免核战争的努力;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监督;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惨状和核战争的空前破坏性;世界人民反对核竞赛、核战争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制约;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等。

第三篇: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含答案

清单一 克伦威尔的早期活动

初露锋芒

1.1599年出生于英格兰亨廷顿郡的清教徒新贵族家中。2.1619年进入伦敦法学院继续求学。

3.1628年作为亨廷顿郡的代表出席议会,抨击天主教,反对专制王权。4.1641年,“长期议会”召开,认为武力是解决王权问题的唯一办法。

5.参与《大抗议书》的起草工作,抨击查理一世暴政,要求废除封建特权,保障工商业自由。[深化认知]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大抗议书》中的这一思想反映了议会与国王矛盾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与君主专制之间的矛盾。

清单二 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铁骑军统帅

1.军事斗争

(1)1643年,克伦威尔招募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称“铁骑军”,不断取得胜利。(2)1644年,率领骑兵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成为内战转折点。

(3)1645年,亲率以“铁骑军”为核心的“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摧垮王军主力。2.政治斗争

(1)1649年,签署死刑令,以“暴君、叛国者、杀人犯与人民公敌”的罪名处死查理一世。(2)1649年,成立英吉利共和国,以克伦威尔为核心的军官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

清单三 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护国主”与护国政体

1.条件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赫赫战功使克伦威尔的威望达到了顶点。(2)议会的软弱腐败。2.建立

(1)1649年,远征爱尔兰,占领德洛盖德,满足了英国的殖民需要,军队开始蜕变为他建立军事独裁的工具。

(2)1653年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实行个人军事独裁,护国时代开始。(3)企图称王失败后,1657年就任世袭护国主。3.去世

1658年,在伦敦逝世。他死后,英国陷入政治混乱。[深化认知]

克伦威尔执政期间,对外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与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本国的海上权威;对内改善法律,扶植教育,提倡宗教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经济超过了革命前的水平。

探究点 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1)材料一、二分别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

[答案] 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在克伦威尔领导下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 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

[结论形成] 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

(1)功:克伦威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当时的欧洲社会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时期,他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积极投身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显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基本上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时代任务,即在英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过:克伦威尔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保守性又不断体现出来。这主要表现为驱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大权独揽,建立起护国主政权,开始脱离人民,实行军事独裁,为封建君主复辟开辟了方便之门,也局部破坏了民主共和原则。

(3)总评:克伦威尔并没有蜕变为封建君主,他所代表的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采取了若干开明措施,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早上我来到议会……一个领子粗劣而不太整洁……面部红肿,声调尖厉难听,不过他的演说却充满了热情。”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克伦威尔在议会中影响突现 B.柏拉图阐述他的《理想国》 C.亚里士多德与当时的学者激烈争论 D.魏征积极进谏唐太宗

解析:选A 抓住关键词“议会”。议会首先在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中出现,B、C、D三项与“议会”无关。

2.1651年,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克伦威尔颁布了()A.《大宪章》

C.《权利法案》

B.《航海条例》 D.《独立宣言》

解析:选B 《航海条例》是克伦威尔执政时期为争夺海上霸权而颁布的法案,故B项正确。

3.1653年,克伦威尔被拥戴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有关“护国主”政体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 D.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

解析:选D 从克伦威尔统治时期的内外措施看,维护了英国的海外利益,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但是他解散议会,建立起了军事独裁政权。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主要原因是()A.受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 B.克伦威尔军队威望较高 C.巩固新政权的需要 D.托利党力量单薄

解析:选C 军事独裁是当时客观环境下的产物,为巩固新政权之需要。

5.克伦威尔说:“我正在从事一桩不平凡的事业,并一定坚持到底。”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以后说的 ②“不平凡的事业”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一定坚持到底”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④1688年“光荣革命”后说的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B 1688年“光荣革命”时,克伦威尔已经去世,排除④。

6.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却使英国人比较充分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以下属于克伦威尔使英国繁荣的具体措施有()①发展工商业 ②颁布《航海条例》 ③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④建立责任内阁制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采取排除法。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是在英国“光荣革命”后,排除④,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第7题13分,第8题13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伦威尔生平事迹(部分)1616年 进入剑桥大学

1639年 被选进18个各种议会委员会 1642年 组建骑兵队 ……

1649年 敦促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53年 就任护国主 1658年 在伦敦去世

材料二 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不少人开始回顾起“为他们海外扩展开辟道路”的克氏(克伦威尔),觉得他格外令人敬仰。革命者像如今人们对切·格瓦拉一样将克氏塑造成为了图腾,著名的英雄史观作者卡莱尔顺势给克氏安上了“王者之雄”的美誉。

——《国家元勋还是独夫民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克伦威尔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出的努力。(6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克氏“令人敬仰”并被安上“王者之雄”的原因。(7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被选进18个各种议会委员会;组建骑兵队;敦促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海上殖民霸权和巩固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等措施方面分析其原因。

答案:(1)努力:议会中与王权斗争;建立骑兵队,整治军队,指挥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胜利;组建新模范军,指挥取得纳西比战役的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2)原因:颁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为拓展英国海外贸易开辟道路;与欧洲强国签订商约,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远征爱尔兰、苏格兰,扩大国内市场;通过奴隶贸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内容反映了克伦威尔一生中几个重要角色的变化: 1599~1642年,从乡绅到议员。

1642~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1649~1658年,英国的执政者(1653年成为护国主)。

材料二 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1)结合所学概述克伦威尔在担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时的主要贡献。(7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克伦威尔“堕落了”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堕落了”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从克伦威尔组建军队、训练军队、参与内战、平定叛乱、结束内战等方面概括其贡献。第(2)问,“堕落了”指的是其军事独裁统治,其原因从巩固政权以及其个人野心方面分析。

答案:(1)组建“骑兵军”等;取得马斯顿草原(或纳西比战役)胜利;平定王党叛乱。(2)事件: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原因:克伦威尔的个人野心;出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需要。

第四篇:政治:4.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①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

② 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四

基础知识梳理

(一)历史的沉思 时代的启示

阅读教材99页,思考并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1.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的态势有何不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应如何概括当代和平与发展的形势? 3.当今世界是否已经解决了和平与发展的问题?4.当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二)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阅读教材100页,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② ③

(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阅读教材101~102页的内容,思考分析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1.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阅读教材101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1)主要内容

阅读教材101~102页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的相关内容。思考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及其重要意义(2)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3)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的重要意义

五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②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③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④南北发展不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发展 C.人口与环境 D.人口与资源 3.当今时代主题之一的和平问题是指

A 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B 维护各国安全,防止核扩散 C 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地区冲突 D 维护国内稳定,防止矛盾激化

4.发展问题是指()

A 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B 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老少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 C 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D 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亚、非、拉地区饿教育发展问题。5.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下列能反映这一内容的选项有 A.美英发动对伊战争 B.全球共同防治禽流感 C.中东和平“路线图”的实施 D.黎巴嫩局部武装冲突升级

6.中东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关注的焦点,而中东问题的存在则说明 A.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B.地区冲突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C.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D.总体紧张是当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 7.下列选项中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

① 恐怖主义 ②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民族、宗教矛盾和边境、领土争端 ④ 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8.当前,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A.资源枯竭 B.地区冲突 C.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9.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A.中国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B.各国都维护国内稳定,反对分裂

C.要建立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D.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10.目前世界上仍有13亿贫困人口,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如何解决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

12.(2004年天津文综)中国与欧盟同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从“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及意义。

9.1 参考答案:

1~5 A B A C C 6~10 C B D C A 11.(1)材料一反映了和平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十分艰巨。

材料二反映了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

(2)

第五篇:高中政治 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课时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2)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预习检测

一、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一)和平

1.和平问题的含义:是指①

的问题。

2.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②

,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形势:二战后国际形势③。

4.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④。

5.结论:世界和平面临着诸多难题和调整,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⑤。

(二)发展

1.发展问题的含义: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⑥

问题。

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及其表现:(1)二战后相对和平的⑦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⑧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发展问题没有解决的原因(或表现):(1)⑨ 差距越来越大;(2)不公正、不合理的⑩ 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饥饿现象普遍存在;(4)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

二、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1)基础:以。

。2.解决的有效途径: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为基础。

。(2)基本内容:“四个保障”。

3.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发展中国家的三、简答

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意义: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

2、如何理解国际新秩序?

重难点探究

一、材料一 当今世界,美国单边主义凸显;国际恐怖主义猖獗;中东局势不断恶化;印巴关系紧张;朝核危机未解„„

材料二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开支不到2美元,其中12亿人被认为是赤贫者,他们每天的收入相当于1美元,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如何解决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

二、看《饥饿的苏丹》

这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一只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待猎食女孩„„

通过此图你可以感受到什么?请你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建议。

当堂检测

1.当今世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威胁上升;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主要国家大力发展军事高新技术,抢占太空、网络空间等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主题 B.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安全高于一切 C.中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机遇期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这对各国的启示是()。

①A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B所有国家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③C任何一国都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 ④D追求和平应是各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3.目前世界上仍有近13亿贫困人口,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①A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②B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C外债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D必须建立国家共同体

4.(2012年四川卷)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

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参考答案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1课时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知识体系梳理

①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 ②基本条件 ③总体稳定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⑤十分艰巨 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⑦国际环境 ⑧经济全球化 ⑨贫富悬殊 ⑩国际经济旧秩序 南北发展不平衡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际新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谐世界 赞赏和支持 基础学习交流

D.中国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2.和平是时代主题的原因:(1)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2)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3.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的原因:(1)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3)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

二、如何理解国际新秩序?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2.建立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主体:世界人民。

目的: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 政治上:相互尊重,共推民主(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相互信任,共护稳定(不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环保上:相互帮助,共护家园。

中国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的意义: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4.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要经历曲折漫长的过程。重点难点探究

一、(1)材料一反映了和平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十分艰巨。材料二反映了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

(2)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第二,反对战争、反对武力,国家间的矛盾、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

第三,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逐步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不利地位。

二、世界经济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贫困在世界上依然存在,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持续使他们受到关注,努力摆脱贫困。

要解决发展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有许多工作要做,形成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思维拓展应用

D 当今世界,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以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据此可选出①④,②③与题意明显不符,故应排除,选D。基础智能检测

1.C 题干说的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威胁和挑战,C符合题意。

2.C ①的说法错在“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②③的说法符合题意;④的说法错在“中心任务”。3.B ④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

4.B 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材料的切入点和考查指向: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的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秀的民族文化, 各民族和国家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借鉴,才能推动人类的发展,因此选择B;A、C是从政治上论述国家关系和策略的;D则是从道德上对发展国际关系原则的阐述。全新视角拓展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下载【新步步高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步步高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