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一、食品市场主体准入登记制度
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申请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未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一)《食品流通许可证》审查批准。对申办许可证的经营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属地管辖原则,依据《吉林省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进行认真审查,按从事食品流通经营活动的经营场所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
(二)工商登记注册。必须坚持先证后照、依法登记原则。对未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前置审批文件的,不得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对未依法取得许可证照从事经营活动的,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对改变许可项目、许可证到期的食品经营者,要及时责令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重新办理,逾期不办的,要依法注销许可证。
(三)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经营者,不予办理市场准入登记:
1.未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和相关批准文件的;
2.已经取得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相关批准文件被吊销、撤销或者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重新办理许可审批手续的;
3.个体工商户吊销《营业执照》不满六个月的;
4.伪造、涂改、使用他人《食品流通许可证》的;
5.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的。
(四)接受社会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公示审批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相关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二、食品市场质量监管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加强食品质量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食品,应当采取责令停止销售、退回供货方、销毁等措施,清理退出食品市场。
(一)食品市场质量准入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做好下列工作:
1.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
2.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销货记录制度,鼓励有条件的经营者建立电子进货查验记录和质量自检制度;
3.监督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4.积极引导食品经营者建立“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协议准入制度;
5.开展食品质量抽样检验,重点强化对消费者申(投)诉集中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种类食品的抽样检验,确保上市食品质量安全。
(二)食品退市监管。对下列食品,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责令退出市场:
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3.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杂使假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6.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7.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8.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9.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0.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
11.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内容与实际不符的食品;
12.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进口预包装食品;
13.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三)食品退市的处理。
1.对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内在质量合格的食品,应当责令停止经营、退回食品生产者;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
2.对经检验确定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食品,要及时下架,并依法处理;
3.对已经售出的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有毒有害食品,要通过公告、通知等方式追回或责令经营者追回;
4.对其他行政机关公布的属于退市的食品,要依法处理,并采取退市措施,清出市场;
5.对不主动退市、责令退市后仍不退市或者名义上退市实际仍以其他方式继续销售的,应依法从重处罚。
(四)退市食品消费警示。对辖区发现的退市食品的有关信息,应当及时向社会公示,向消费者发布消费警示。
(五)退市食品跟踪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对退市的不合格食品记录在案,以备查询。要适时进行跟踪回访,确保不合格食品真正退出市场。
三、食品市场巡查监管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加强食品市场日常巡查监管工作,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一)食品市场巡查的组织。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基层工商分局(所)开展食品市场巡查工作。
(二)食品市场巡查的内容。食品市场巡查过程中要做到“七查七看”:
1.查经营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期限是否有效,是否按要求悬挂,是否出租出借证照,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具备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
2.查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看食品经营者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相关证照、发货票等相关证明材料;
3.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经销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是否建立食品退市制度;
4.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识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标明食品主要成分和含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等国家规定必须标明的内容;
5.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含有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的内容;
6.查市场开办者(包括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责任,看食品市场开办者是否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是否认真履行法定责任义务;
7.查食品贮存,看经营者经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及时清理超期变质食品。
(三)食品市场巡查要求。
1.必须两人以上着装亮证依法巡查;
2.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和处理,如遇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一级机关报告;需要查处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并将相关情况录入经济户口;
3.按照经营者自律和诚信经营情况,组织开展经常性市场巡查,重大节日期间要相应增加巡查次数;
4.积极创新巡查方式方法,采取随机抽取经营者经营的食品进行“倒查”的办法,检查其落实查验记录义务和建立执行自律制度情况。
(四)食品市场巡查记录。基层工商分局(所)进行食品市场巡查时,应当翔实记录巡查监管情况,对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补充记录处理结果。巡查记录经执法人员
和食品经营者签字后归档,巡查记录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档案管理相关规定。
四、食品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制度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作出反应,配合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置,控制事态发展。
(一)食品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下列情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进行预警和处置:
1.发生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伤害或死亡的事件;
2.发生区域性销售危害人身健康的假冒伪劣食品事件;
3.发生其他引起市场波动或者严重危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二)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处理程序。
1.按《白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时限,应当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同时向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
2.迅速派出人员前往事发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阻止和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开展调查核实及相关处理工作;
3.按照事件波及的范围及时向相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出协查或者联查通报,并及时向上级工商机关报告调查和处理的进展情况。
(三)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处理方法。经核实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的食品安全事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1.责令经营者对涉案食品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封存,防止涉案食品扩散;
2.涉案食品已经扩散的,应当采取发布公告、责令经营者召回、组织追缴等措施予以追回;
3.需要立案查处的,应当及时立案查处;
4.完整记录预警和处置的有关情况,在应急状态解除后,及时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当地政府,并逐级上报上级工商机关。
五、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辖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并对其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法律性负责。
(一)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职责,可以向社会公布下列食品安全信息:
1.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和趋势信息。包括反映本辖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趋势现状及预测预警信息;
2.食品安全检验及监督检查信息。包括不符合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假冒他人商标、包装、装潢及虚假广告等信息;
3.食品安全事件信息。包括食物中毒、突发食品污染事件及人畜共患病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
4.其他影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信息。
(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的主要方式。
1.通过新闻媒体适时公示食品安全信息;
2.在办公场所设置“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板)”,并指导辖区食品经营者、市场开办者在商场、超市等大型食品经营场所设置“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板)”,向公众公示食品安全信息。
(三)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的要求。
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客观。对已经公示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当建档留存,以便有关单位或者消费者查询。
六、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根据食品经营者经营场所、特点和信用,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类监管措施,明确监管重点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
(一)商场、超市的监管。监督商场、超市等企业,在巩固进货查验、查验记录“两项制度”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履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义务。引导有条件的商场、超市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监管效能。
(二)食品批发企业的监管。严格监督食品批发企业建立和完善食品销货台账,履行好进货查验义务和查验记录义务,确保食品经营行为规范。
(三)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监管。监督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记载市场内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进货渠道、经营品种和供货商状况等信息。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培训。设置食品信息公示栏,及时公开市场内或行政机关公布的相关食品信息。
(四)食品店的监管。严格监督食品店履行查验义务,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确保食品来源合法。
七、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明确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严格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确保各项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到位。
(一)实行食品安全逐级负责制。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逐级负责制。
1.各级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上一级工商局负责;
2.市州局、县级局和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派出机构,对辖区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负领导及监督管理责任;
3.基层工商分局(所)对辖区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负直接监督管理责任。
(二)实行食品安全责任人制度。
1.各级工商局的主要负责人承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责任;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根据分工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的机构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组织、协调、指导等责任;分管负责人承担直接组织、协调、指导等责任;
3.基层工商分局(所)长承担本辖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直接监督管理责任;
4.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基层工商分局(所)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承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监管责任。
(三)责任追究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在《食品流通许可证》审核发放工作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2.对无证、无照等违法经营行为,未及时进行处理的;
3.对违法行为未依法处理,放纵违法行为,或者无法律依据减轻处罚的;
4.对群众举报、上级工商机关交办、督办及相关部门转办的食品案件,无正当理由未及时调查处理的;
5.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警和处置的;
6.对应当上报的食品案件瞒而不报,或者对其他重要情况瞒报、谎报、缓报、漏报的;
7.对应当移送其他部门的食品案件,不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交的;
8.因主观过错,导致有毒有害食品未能得到及时控制,造成危害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或者给本地区、本单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9.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发现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四)责任人的处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视具体情节给予相关责任人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因不认真履行职责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具体监管责任人,要按照《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要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八、食品广告监管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广告的监管力度,依法严格规范食品广告发布行为。
(一)食品广告内容要求。食品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广告内容真实、健康、科学、准确,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二)违法广告查处。对违法广告、特别是含有虚假内容的食品广告和涉及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违法食品广告,要严厉查处;对被确认为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食品,要立即责令停止广告发布行为;坚决制止和查处机关、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不法行为。
(三)食品广告监测和预警。应当加强对食品广告发布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广告发布动态,杜绝违法食品广告发布行为。
九、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作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一)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与卫生部门的协调机制;与质检、食品药品、农业、工业和信息
化、商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通报机制。
(二)相关部门协作问题的处理。
1.对监督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属于其他监管部门管辖的,应当及时书面通报或移交相关监管部门;
2.对申诉举报处理工作中发现应由其他监管部门处理的,应当及时转交并告知举报人,相关移交、转交材料要存档备查;
3.对其他监管部门通报和移交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的,应当及时依法查处或处置,并及时反馈结果。
(三)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涉及其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通报情况。
食品卫生规章制度
食堂工作人员应从食品卫生、餐具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等方面依据国家食品卫生的有关规定制定具体要求,并把各项要求纳入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尤其落实到岗位责任制中去。把各项要求纳入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作为对食堂各工作岗位考察评比的重要内容。
一、食品卫生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菜肴、原料、调味品等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无标识的食品。饮用水必须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洗涤整理原料时,污物杂质和废料必须清除干净。清洗要彻底。蔬菜与肉类、水产品须分池清洗干净,然后分类存放,供加工制作用。
3、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加工的刀、砧板、抹布、工具、容器等必须生熟分开,有明显的标记,用后清洗消毒,定位架上存放。
4、原料的取用、发放,应本着先进先出先用的原则,以防止日久变质。
5、存放在冰箱内的食物或半成品,要生熟分开,不留隔餐隔夜的饭菜。冰箱应经常冲洗,保持清洁干净。
6、发现饭菜不新鲜时,应妥善处理,不准分发腐烂变质的菜点,以防食物中毒。
7、加工制作好的成品一律放在备菜间内,工作人员必须经二次更衣间穿工作服,戴好工作帽进入备菜间。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时要戴口罩和手套操作,包装纸的食品,应使用各种工具拿取。
8、食品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及其他杂物混放,食品不得落地,要分类上架、离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变质或过期的食品。库房整洁无鼠迹、无蟑螂。
二、餐具卫生
1、公用餐具及盛装饭菜的桶盘等工具在用餐后,先将里面的残存物清理干净,加洗洁精洗涤,84消毒液浸泡,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再放入消毒柜内进行消毒,消毒后取出放在专用保洁柜并保持干净。
2、保洁柜、送菜送饭车及相应的器具应餐餐清洗消毒,餐具摆放整齐,关紧柜门。
3、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加工的刀、砧板、抹布、工具、容器等必须生熟分开,有明显的标记,用后清洗消毒,定位架上存放。
4、餐具洗消有保洁制度并有台帐记录。
三、环境卫生
1、周围环境应打扫干净,阴沟要常疏通,废物桶加盖并及时清理。
2、积极贯彻除四害要求,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害虫。
3、、厨房、餐厅及各操作间地面保持干净、干燥,无积水、无污垢、无垃圾、无卫生死角。
4、不乱倒垃圾,不乱倒污水。
5、门窗应有防蝇设施,室内经常保持通风。
四、个人卫生
1、常洗澡、理发、刮胡须、剪指甲。
2、上班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做到仪容整洁,不得佩戴首饰上班。
3、上厕所应脱下工作服,出厕应洗手。
4、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如患有传染性疾病,不应接触食品。
第二篇:食品安全监督
食品安全监督
日前,2010年中越东营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边交会”)圆满闭幕。“边交会”期间,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市政府的要求,通过四项措施,超负荷,高强度的开展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我局制定了详细的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做到任务、措施、人员、责任“四落实”。
二是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城区各宾馆饭店、周边餐饮单位、农家乐等重点区域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巡回监督,加强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
三是强化指导。在重大活动举办前,我局执法人员提前介入,主动与活动组委会沟通联系,明确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餐饮接待单位自身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准备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给予技术指导,着重对接待单位提供的菜单进行认真、详细、反复的审查,排除高风险食品。
四是全程监督。我局与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对现场的食品加工操作全过程,实行24小时驻点巡回督查,严格把好各个关键控制环节,严格落实现场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要求,从严把好食品原料进货渠道关、索票索证关,做好供餐食物留样工作。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督查其立即整改到位,确保供应食品安全。
总之,我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出色完成了此次保障任务,未发生重大餐饮服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品安全事件,确保了参加“边交会”的国内外贵宾、游客及工作人员的饮食安全,为东营“桥头堡”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食品科)
宾客至上、服务一流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我们的追求理念。
第三篇:食品安全监督意见书
卫
生
行
政
执
法
文
书
编号:
卫生监督意见书
被监督人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地
址
联系电话
监督意见:
为保障2010年我市在校学生健康权益,预防大型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各大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传染病预防工作。在此期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证所采购食品原料能安全用于食品制作。肉类采购要保证所采购肉类来自正规肉类供应厂家;米、面、食用油、各类调味品采购要确认所采购食品未超出食品保质期,由正规厂家生产(卫生许可证号、QS标志、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蔬菜类采购必须保证蔬菜新鲜无腐败。
二、建议所有食品采购都定点采购,采购时还应向供应商索取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复印件,采购回来后所有食品要入台账登记。
三、加强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在硬件设施欠缺的情况下配备大件餐具配备消毒桶和消毒药品用于浸泡消毒,洁净餐具必须摆放在密闭且配备有活动门的保洁柜中。
四、加强厨房环境卫生管理。厨房内部铺设易清洗材料,及时清理工作案台、灶台、下水道的食物残渣,完善防虫蝇、防尘、防鼠设施,残漏处及时补缺。
五、每餐制作的每种食品必须留样不少于100克冷冻保存48小时以上。
六、制定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应急预案,设置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职责分工。
七、根据大型传染病流行规律,本春夏季可能会出现H1N1流行的第二个高峰期,各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发现群体性发热的情况要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补充意见:
被监督人: 河源市卫生监督所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食品安全监督考核制度
食品安全监督考核制度
修改状态:C/0文件编号:CX/GC19-2011
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安全监督考核制度
1、考核内容
公司的厂区卫生环境管理、原辅料管理、食品添加剂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员工培训与教育、仓储管理、不安全食品召回的管理。
2、部门及职责
由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考核: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牵头组织实施;其职责是:
(1)确保质量、食品安全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且有效实施保持。
(2)确保在企业内提高产品质量的意识。
(3)确保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和顾客要求。
(4)统一组织协调公司的食品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公司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5)配合政府各职能部门食品安全检查、督促和落实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
(6)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应急救援工作
定期听取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有关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分析公司的食品安全形势。
(7)开展食品安全信息(包括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的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工作,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3、考核程序
(1)每月例会,各部门将上月本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汇报,作为自我考核评价。
(2)食品安全小组长每月组织部成员工对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一次,作为例行监督考核。
(3)每季度末,食品安全小组对各部门整个季度内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汇总打分,确定最终考核结果。
4、考核标准
考核采用百分制,自我评价标准:
(1)部门内部未出现食品安全事件。10分
(2)部门内部未出现质量事件。10分
(3)未接收相关部门的投诉。10分
(4)部门内部质量、食品安全文件落实到位,记录填写完整、有效。5分
(5)部门内部未出现生产安全事件。5分。
(6)向相关部门提出投诉(质量、食品安全方面)5分
(7)提出可提高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工作改进方案,5分
例行监督标准:
(1)采用抽样方式,检查记录填写完整性与有效性10分
(2)采用现场检查的方式,检查各部门是否存在影响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的的不稳定因素。20分
(3)采用现场提问方式检查员工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0分 食品安全小组打分:10分
日常工作中是否出现重大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分数为零。各部门考核分数:自我评价分数+例行监督分数+食品安全小组打分。
5、考核奖励
(1)对连续三次考核分数为第一的的部门,给予200元以上的奖励。
(2)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部门,给予200元的处罚。
第五篇: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督
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日部分政协委员又对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1、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学校“一把手”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责任制度的落实。二是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与学校主管部门联手,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在校园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经营者和群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准入的义务和责任。同时让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来筑起食品安全铁壁,发现问题敢于找地方说理,改变原来那种自任倒霉的现象,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2、加大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检查力度。相关部门要将学校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监管的工作重点,特别要加强对放学后及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学校周边重点路段的小摊食品整治。严格排查流动饮食小摊点;小卖部证照是否齐全,有无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督促食品经营户严格落实进销货台帐、索证索票制度。从源头上把好食品质量关,切实杜绝过期、假冒、劣质、变质、腐烂、有毒及来源不明的食品流入学校
及周边市场。
3、建立对学校内食堂和小卖部食品安全管理、检测检
验、惩治打击机制。一是对承包食堂和小卖部的业主采取竞
争、测评、淘汰等机制,对那些销售过期、变质、不符合安
全标准食品的业主坚决清出。二是坚持统筹兼顾、长短结合,把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坚决杜绝为检查而检查,检查一过就无人过问、无人监督的现象发生。
4、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借鉴学习重庆“食品打黑”经
验,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做到一抓到底、决不手软,确保食品安全隐患不留死角,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