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完整辩论稿

时间:2019-05-14 09: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完整辩论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完整辩论稿》。

第一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完整辩论稿

立论部分:

正方:第一部分:概念界定:读书不等于看书,读书是带着求知欲进行的阅读

辩题解释:对于读书态度的一种倡导,告诉大家,当读一本书不能理解他的意思的时候就多读几遍

点评:第一部分可以讲做得很完满,符合立论概念界定和辩题解释的要求,语言简练明晰,为全场定下一个好的基调

第二部分:从认知、理解、价值三个层面来进行论述,从认知上看,多读书是悟道的基础,只有书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才会在某一天恍然大悟。从理解上看,自己读书才能真正理解书的意义,靠别人告诉你是很难理解的。从价值上看,读书百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点评:客观来讲,论证的主体部分逻辑缺陷比较大,正方只是告诉我们应该要多读书,但没有论证多读了以后其义能不能现的问题,正方实质上将双方立场矛盾设定为要不要多读书,而我个人观点是,立场矛盾应该是仅仅多读书是否足够让其义显现,正方的立论其实是忽略了对辩题中“自”的解释。

反方:第一部分:对辩题进一步进行界定,强调今天我们讨论的是那些有意义的书,没意义的书我们不讨论

点评:这里要大赞一下,这个界定做得很大气,不少年轻辩手会强调书有有意义的和没意义的,没意义的书读再多也没用,这种定义游戏就显得很无聊,反方主动放弃这一块的纠缠是我很欣赏的一点

第二部分:读书必须要有思考才能理解其义,只读不思考,读再多也没用

点评:这一点就做得不够大气了,虽然这一点也是我的第一感觉,但看到了正方已经对读和看作出了界定和区分,那么其实也没必要就这点再去纠缠,事实上,读书到底用不用心一来不好界定,二来也和反方的主体论证没有什么联系

第三部分:书中的真义不是读出来的,而是要靠实践中获取。

点评:狂拍大腿啊。。可惜可惜啊,反方距离要害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其实是反方的表述不够精确,应该表达为书中的真义是需要读书与实践相结合获得的,没有实践的体验,再怎么读书也不能理解书中的真义。而反方实战中的表述很容易被对方归谬为好像只要实践不要读书一般。

第四部分:读书需要应用于实践才能体现读书的价值,纸上谈兵是没用的

点评:再次狂拍大腿。。理由同上

驳论部分:正方:第一,拿用心读书和不用心读书比较是不合理的。第二,用心读书读个一两遍也是不行的。第三,我们不是讨论读书和实践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点评:正方的驳论做得很精到,把反方立论中几处不严密之处都给点出来了,其中也不乏断章取义之处,呵呵呵

反方:第一,今天不是讨论要不要多读书的问题。第二,我们对于书中真义的恍然大悟是因为生活而不是多读书。第三,读书不一定用心。第四,死读书同样不是好的价值。

点评:此时反方的思路是最清晰的时候,呵呵,除了第三点不够大气以外,另外三点的反驳都非常到位,而且也都直击正方要害。攻辩部分:

正方:谢谢主席,请问对方辩友,见义勇为好不好?

反方:见义勇为当然好,可是我们读书多只知道见义勇为是好的,却不知道很多时候歹徒很强大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冲上去拼命啊!点评:提问开放度比较大,给了对方很大的回答空间,反方也充分发挥论证本方观点,但这个回答问题比较大,因为正方是要论证读书读多了能明白书中的道理,而反方的回答似乎并没有反驳这一观点,而是在说即便懂了书中的道理也未必知道怎么去做,这似乎是偏离辩题的。

正方:好,对方辩友承认了见义勇为是好的,那请问对方辩友,我今天看到小偷在偷东西,我就上去一刀把他杀掉,我所有为的方式就是杀,对方辩友你告诉我好不好?

反方:你杀了小偷的结果当然有点偏激。所以我们才光靠读书是明白不了其中真正的义的。我们得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具体判断。读书百遍的书呆子可能会有你这种做法。

点评:正方的问题如上一样开放性比较大,而这次反方的回答相比之前一次就要明确了许多,强调只读书是会误读书中的真义的

正方:对方辩友想必已经明白我要表述的意思了,所以他选择继续曲解我方意思。其实大家都明白了,一件好事,用错误的方法去做也会变成错事。所以对方辩友讲不用心读书和用心读书去比较,对方辩友您是不是犯了逻辑起点不同的错误呢?

反方:对方辩友今天的辩题是读书百遍是不是其义自现,可没说用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啊?你方的论证的前提就是用心读书。是不是和辩题不符呢?我们说用心读书是读书,不用心也是读书。你只用其中一个来论证你方观点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呢?

点评:看到这里才明白正方原来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从正方来讲,为了这么个问题用掉整个攻辩似乎有点不值,其实在第一个问题就抛出这个问题在效果上并不会有什么不同。而作为反方来讲正是因为之前在驳论中去强调这样一个与本方立论没什么关系的点,导致现在被正方纠缠。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攻辩应该要有一定的战略意图,但也大可不必为了体现战略设计感而使前面的问题攻击力太弱,正方的习惯是喜欢把杀招留在最后一问,但只要对方辩论素养不错,这样的杀招在文字辩论中是很容易被化解的。

反:我们都我知道读书和看书的差别在于,读书是出声的,而看书是不必出声的。怎么对方辩友立论的读书和看书不同之处是是否带了求知欲呢?看书就不带求知欲吗?读书就一定带求知欲吗?

正:对方辩友今天果然锱铢必较,对于读和看的区别如此分明,想必正式读书百遍所带来的吧?好,我来解决对方辩友的问题,对方辩友很理解读和看的区别,却没有理解读书和看书,我们讲读书为什么是相对于看书是比较专心的,因为他读的过程中,精力相对而言不能够分散去注意其他的事情,要不然,对方辩友您一边读书,一边画画给我们看一看?

点评:这个问题确实是让正方比较为难,但反方太过纠缠这个问题显得格调不够高基于反方立场应该有更加根本的逻辑问题可以去攻击的

反:对方辩友,赵括同学孙子兵法读的不少吧!他确实明白其中的精髓吗? 范进同学孔子儒学也读了十几年吧,可是他明白其中的仁的思想吗?

正:对方辩友,那是因为他们读得不够多,还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啊,正是如对方辩友讲的,他们读到自以为懂了,然后就不读了,所以他们的理解是有歧义的,是误解,甚至是曲解啊,所以他们才去生搬硬套,对方辩友,还是不够多的原因的。此外指出一点,百遍不是讲读的书多,而是一本书读的次数多,何况儒学经典那么多,范进十几年就只是在读论语吗? 点评:这个问题就好很多了,正方用读得不够多来解释显得有些勉强,基于正方立场,不妨用个人资质差异使得读书的效果也会不同,他们没有完全理解书中真义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收获。

反:对方辩友陶渊明曾经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样不求甚解的读书算是读书吧!读上万遍恐怕也不能明白其中的义吧!对方辩友还告诉我们,对书本的理解程度取决于读书的次数。读的次数越多理解的越深。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知道对书的理解取决于人的阅历,资质等多方面。一个极其愚笨的穷其一生来读老子,能读得懂老子的天之道在于损有余而不足的真谛吗?

正:对方辩友,好读书,不求甚解还有下句啊,下句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地去读书,读多了,都能有所会意,是否正好证明了我方观点呢?另外,对方辩友后面所讲的,是要证明没有资质的人去读书,会“其义不能自现”吗?可是天子再愚钝的人,去读老子,也会在一遍又一遍地读当中,慢慢体会到其中含义的啊!对方辩友不能因为他没有完全理解,就讲他完全没有理解啊!

点评:正方的这轮回答就很好了,反方试图用一些极端的个例来证否正方观点显得不怎么明智。不过到攻辩结束,个人认为反方略占上风 自由辩论部分:

正:请问对方辩友,我今天做加法1+1=几做错了,是否代表我不会做加法?(不知道正方想干啥)反:对方辩友我是学数学的。一加一是数学的根本。一切数学问题均基础都是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了。你不会一加一当然不会数学了(反方居然还真的搭理正方,呵呵)

正:对方辩友今天可以因为一个加法没做对,就讲我方不会做加法,难怪今天对方辩友也会因为一本书一个人没有完全理解,就讲这个人完全没有理解了,可是对方辩友,您是不是以偏盖全了呢?(后面那个道理是对的,但前面那个类比我觉得不恰当)

反:对方辩友无非想说明白一点点书中的意思就是明白书中的义。是不是我读懂了出师表中的一个词,我就明白了它的义呢?(反方的归谬很到位,但把道理的那个“义”偷换成字词解释的那个“义”似乎也太明显了一点)

正:对方辩友,我方从来没这么讲,您又断章取义了。难道对方辩友读出师表读了几百遍,理解的只是其中一个词的意思吗?(正方的反诘力度不够,没有能够直接指出反方的概念偷换过程)你刚才亲口说的理解了其中的一丁点意思就是理解了其中的义啊。

反:老子告诉我们,道可道非常道。是说真正的道理在书中是得不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明白。你如何让理解呢?(我想到一个很经典的悖论,套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反诘,那么“真正的道理在书中是得不到的”这个道理是不是对方辩友从书中得到的呢?)

正:对方辩友,我哪里有讲一丁点啊?这个一丁点怕是您没有多读我打的话才加上去的吧?另外,对方辩友您告诉我,实践可以出真知就能证明读书不能现其义了吗?对方辩友的这个逻辑推理过程倒是帮我演绎一下啊~(搞不清楚对方在说什么的时候就要求对方演绎逻辑过程,这是一种很不错的临场应对手法)反:我刚才已经说了,由于我们的阅历资质限制书中的真义是没法靠把书读无数遍来明白的。实践中才能彻底知道。

对方辩友范进的例子你还没有解决,你认为范进只是读书次数不够的原因才不能明白孔子学说中的义吗?(这个问题很在点)

正:所以对方辩友您今天还是在讲没有完全理解就是完全没有理解啊。对方辩友今天来势汹汹,问题一个接一个,可是不要急,对方辩友您先把您的逻辑过程向我们理一理好吗?(正方这个“多少现一点”的观点可以说是正方最后的防线了)

反:范进考了那么多年才考上举人。读的四书五经显然次数是够了。可是他明白孔子仁爱的精髓吗? 对方辩友范进的实例你解决不了。为了转移战场,就让我论证逻辑,那么赵括的同学的例子你总该解释一下吧!(反方就范进赵括轮流折腾,呵呵)

正:对方辩友,我早就讲过了,范进正是因为像您说的那样,自认为懂了,没有再去多读,才会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啊,您这两个例子我攻辩就已经解释,您今天好像就是因为不肯多读,才屡屡忽视、曲解我方的回答的哦。再此有请对方辩友演绎您的逻辑过程(大家鼓掌)(不知道这个大家鼓掌是怎么回事。。不过反方对于两个例子的轮流使用反而给了正方反击的机会)

反:赵括同学虽然自幼熟读兵书却只会死板硬套。他读的次数按说是够了,怎么还是不能理解其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道理呢?

对方辩友说他们只是自认为读的书次数多了。那么读多少遍算多呢?是不是像范进赵括那样读了几百遍都不够啊?

我方逻辑很清楚,立论中已经提到。对方辩友不要再追问了。还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吧!(这是很不错的攻击方向)

正:对方辩友,多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啊,要知道没有最多,只有更多啊~更何况您讲的所有,无非是他没有理论结合实际,可是理论他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懂到懂是不是一个现的过程呢?您不要因为理论没有运用到实际,结合到实际中去,就去否认这个理论“现”的过程啊。您方立论讲的是因为实践可以出真知,所以书读百遍,其义不自现。可是这个逻辑过程您没有给出哦(那个多的问题解释的比较勉强,但之后正方的这个逻辑剖析非常精彩,这时大家应该鼓掌了)

反:对方立论提到他人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读书。我们知道这句话的原话是什么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的到书中真正的义啊!

没有对书本的认真思考,没有对生活的理解,没有再现实中去体验,就算读的再多遍也得不到义啊?就算都得到得到的也只是假义啊?这就是我方的逻辑。请对方辩友看清楚。(自由辩论打到最后打出了高水平,反方的反击同样精彩有力)

正:对方辩友讲书里得到的义是假义,既然是假义我们还要读书干嘛?大家何不干脆全部从原始社会重新来一遍?对方辩友这个逻辑过程显然站不住脚哦。(正方利用反方表述中的不严密进行了一些骚扰性的反击)

反:我是说没有认真思考去读书,没有对生活的理解,没有在现实中体验使得不到书中的真义的。请对方辩友看清这一观点。

自由辩论总结:正方由于立论主体是价值性的倡导,逻辑性存在比较大的欠缺,所以在自由辩论中本方的观点论证显得愈发薄弱,相比之下,针对反方观点的证否则做得相当精彩。而反方的攻势很盛,但很多时候显得还不够精确,一方面表现为攻击点选择的不精确,另一方面表现为语言组织的不精确,给了正方不少反击的机会 补上最后结辩的点评

反方:反方的结辩分为几个部分,先是指出正方论证前提和论证方向都是不合理的,接着对攻辩和自由辩的问题进行了强化和阐释,最后重申了本方的逻辑体系

点评:反方的这篇总结陈词做得相当出色,整体感很强,对整场比赛的重点把握也非常准确清晰,只是在最先的反驳部分驳得还不够清楚透彻,但已经是值得广大新人学习的结辩佳作了

正方:首先化解反方施加的逻辑压力,把辩题重新拉回价值高度的讨论,接着对两个主要事例重新进行了解释

点评:这篇结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体现了正方新剑宗辩手的风格,看正方的结辩文字甚至都可以想象出正方辩手说这篇结辩时的语音和神情,同为新剑宗辩手,我看着感到十分亲切,但由于正方在开篇就是以价值开场,而到了最后又无法拉到一个更高的价值,所以在给观众语言文字美感的同时却缺少了心灵上的

第二篇: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

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

——古诗文教学需重视字词教学 东莞第六高级中学 刘洪生

[摘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历来为人称道,我却认为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古诗文教学中不能以读代讲,以读文章代替背诵文言文字词含义,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字词教学。学习古诗文弄懂了文意后再读再背会更好。

[关键词] 朗读 古诗文 教材教法 中学语文

一.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

古诗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公认,从古到今的语文老师都非常希望学生熟读背诵所学过的内容。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绍振教授谈到他小时候读书时说,“教法很简单,就是第一天把生字讲一讲,把那没有标点的句子用红笔点断。一天也就是点一页左右。分量并不重,剩下时间,就是自己翻来覆去地念。„„第二天,爸爸还没有起身,就让我们弟兄三个轮流在他床前背诵。”[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要求。

我也非常赞同对所学内容要熟读甚至背诵。但问题是,是不是熟读甚至背诵了的东西“其义”就能“自见”呢?

我看未必。例如我初中学英语时,对“shirt”这个单词,读到背得滚瓜烂熟,也知道中文对应词叫“衬衫”,可是我脑袋中还是茫茫然的,不知道“衬衫”为何物,因为我当时(文革过后)并未看过,更没有穿过“衬衫”,都是穿中山装(还是烂的呢)。

学英语是如此,学汉语呢?语文老师、高一学生可能会背《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等句子,但若一开始就没有看注释,即使是把《离骚》中的句子读得背得再怎么熟,有多少人能把其中的含义准确解释出来呢?再如《三峡》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等句子高一的学生几乎都会背,可是对句中的“襄”、“沿溯”的意思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书愤》的“塞上长城空自许”学生也背得到,可是问他们课本上没有注释的“许”字是什么意思时,学生都不知道,若无注释就更不要问学生“塞上长城”这样的典故含义了。又再如曹操的《短歌行》“枉用相存”的“用”,书上也没有注释,即使是对此句读得再熟,此“用”字的义也是无法“自见”的。当然,至于是不是任何一个字都必须理解其义,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的句子可能表面上一看就知道其含义,可是事实上也未必是这样的。例如《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有句“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其中的“是女子不好”很多人(特别是学生)会理解为今天的“是女子不好”(而非男子不好)或者理解为“这个女子不好”。但是,实际上是说“这个女孩不美”。这里“好”指的是其本义“美,貌美”,而非品德方面的不好。

这样的误解词意的事据说也发生在苏轼身上。苏轼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王不在,见台桌上摆着两句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到合浦后,苏东坡才知道王安石诗中的“明月”是明月鸟,“黄狗”是黄狗虫。到这时他才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可见,连学识渊博的名人也不一定知道感觉上很熟悉的东西,以致于望文生义胡乱猜想而受罚。

由此可见,文章有些字词读熟了背熟了,不一定懂了;有的看似懂了,实则可能是另外一回事。由此可知,读书百遍,其义未必自见,一个人如果对所学的某些知识没有理解领会,即使是读了百遍,甚至更多,那些知识也还是不懂的。

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提出有其特定背景

“《魏略》曰:董遇好学,人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当先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曰:当以三馀,冬者岁之馀,雨者晴之馀,夜者日之馀。”[2]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董遇说“当先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虽然不无道理,但首先不是因为他想教别人读书的秘诀,而是因为他“不肯教”,想让“从学者”读很久,消磨一下时间(“苦渴无日”),才不至于问他太多的问题,使得他心烦。因为董遇是汉末三国魏国人物,当时的人本来就讲文言文,书面语和口头语基本一致。这跟我们今天的人学习现代文一样,语言和言语相差不会很大,读读报纸杂志不至于要读许多遍(“百遍”)其义才自见吧?因此,也没有读这么多的必要。再者,“(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3]从其自身的工作成果也可以看出,既然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为何又要“为《老子》作训注”“更为作《朱墨别异》”,很明显他是知道即使读了很多很多遍,也有人不能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的。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照此推理,那这个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不需要字典、词典,不需要百科全书之类的了,只要读一读,读上百遍就万事大吉了。更不需要到老师那儿去“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主要适用于现代人读已经教授过的弄懂了意思的文言文。

我不反对读,但要把握好一定的量,因为学生除了学习语文,还有很多其它知识要学习,时间很宝贵,不能一味地以太多的读来代替老师的教授的作用,若一味让学生读一读就以为解决了问题的话,这位老师无疑有怠工之嫌。

第三.古诗文字词的教学中究竟要注意什么

徐卫东教授在他《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误区》一文中写到:“一部分教师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在‘人文’上大做文章,结果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从摒弃人文性,只讲工具性,走向摒弃工具性,独树人文性。”“很多教师开始视‘讲授’为‘满堂灌输’,视‘练习’为‘死记硬背’,把‘少讲’‘少练’,甚至‘不讲’‘不练’为平时教学的原则。教师‘讲’‘练’多少成为评判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以致不少教师开始在课堂上追求教学的浅层面上的热闹:不切实际的‘戏说’,花拳绣腿的‘表演’,等等。”[4]徐教授的话一语中的,很好的总结了现今古诗文教学的流弊。

我以为,我们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先把字词的读音、文句的意思搞懂了,再读熟以致于成诵,效果会好得多。在某种程度上说,要颠倒过来说,其义“已”见,再读百遍,有利于记,有利于联。

教古诗文的时候,首先很有有必要先过字词(含读音)关,再过句子翻译关,然后才能理解文章意思,去鉴赏评价,再把课文读熟、背熟。特别是对比较难懂的文章,像《离骚》,不仅不反对教师讲解字词,而且还要讲透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背诵。没有弄懂的内容,跟背别人的电话号码一样,难记易忘。

学习古诗文的重点、难点是词汇的掌握。这点跟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一样的。特别是古诗文常用实词(含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一篇古诗文能读懂多少,主要由其所掌握的文言常用实词决定。字通则句通,句通才能文通,理解文字是理解文章的前提,积累并掌握基本词汇才能实现培养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目标。学生在翻译和断句中遇到困难,在做信息筛选的选择题出错,主要就是由不理解句子意思、不理解文章的意思造成的,实际上这又是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导致的。

例如,“封狼居胥”的“封”,句中意思是“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表示庆功”,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就容易领悟“(元嘉)草草”还想“封狼居胥”的不可能性,结果也只能是“赢得仓皇北顾”,学生就易于理解作者告诫当权者要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的道理。上面提到的“襄”(上)、“沿溯”(顺水下行与逆水上行)不理解字义,就无法理解句子的内容。

再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子”,“是”,前者容易错解为“儿子”,后者易于错解为今天的“是”。有的老师还把“是寡人之过也”翻译为“是我的过错”而不知错。

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在表面上一看就懂,但实际上未深刻理解的字词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揣摩文本细微语言。

例如《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字,为什么作者不写“声”?本来就是在听琵琶声的,可是作者却从琵琶女的身世叙述和所弹奏的琵琶声音中听出了琵琶女的“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凄凉身世,对琵琶女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并引发了他“始觉有迁谪意”,作者与琵琶女之间有了感情的交流,如同说话一搬,于是用一“语”字就很恰当了。

再如《阿房宫赋》开头“蜀山兀,阿房出”,课文有对“兀”的注释“山高而秃,指山上树木被砍伐光了”。学生一看就以为读懂了。实际上远没有理解作者的本意。阿房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而蜀是在四川,从西安市到四川与陕西交界处(更不要说到四川的中南部了),哪怕最短直线距离也有230公里以上。伐木者一般是就近取材,可是为什么不到陕西建阿房宫附近的地方去砍伐呢?可能是能用的木材都砍伐完了,也许是留着做风景树(这也用不着很大范围的树)。即使是到四川的山上伐木也是先砍伐山脚处的树木,可是文中说是蜀山“兀”,即四川的山顶上的树木也砍光了。四川到陕西的路是非常难走的,230公里以上的路又很长,古代交通工具又不先进,扛一根树木都难,不要说扛完那么多(连山顶的树都砍完了,不多吗),可见当时为了建造阿房宫,花费了多少钱财,征调了多少老百姓去服役,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古诗文教学中,对诗词的理解要着眼于总体,而非片言只语。

孙绍振教授分析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时说,去年他们把赵师秀的《约客》拿来刁难中学生。赵诗的最后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考题标准答案错误的一条是:“‘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且不谈其理论基础如何,就是就事论事,对作品作微观分析,其答案也是荒谬的。诗人等朋友不到,如果像一般人那样焦躁起来,不安起来,就没有什么个性,没有什么心灵的魅力了,也谈不上诗的意境了。诗的妙处,恰恰是朋友半夜不来,诗人表面上并不焦躁,而是悠闲地、从容地、消消停停地敲着棋子。越是一副闲适恬淡的样子,越是能表现诗人的涵养非同小可。[5]

孙绍振教授的分析看起来很有道理,可是他也只是过于“微观”分析了。眼中只看到一个“闲”字。我们分析一下,“黄梅时节”的一个晚上(古代没有很好的照明工具)家家户户下着“雨”,“池塘”中“青草”处都是蛙声。“有约”又“不来”还“过夜半”(夜半即晚上11点至凌晨1点),以前农村人晚上八九点钟就已经睡觉了,夜半时人家睡觉都好几个小时了。此人还在“闲敲棋子”,也不怕吵着了已睡之人,以致于“落灯花”。雨已经使得人心情不佳,蛙声又使得人烦躁,有约不来更是没有一点诚信可言(也许是下雨来不了?那也叫人担心啊!),搞得人家“闲”等了好几个小时,以致于用棋子来敲桌面打发时光,越敲越重,以致于震落了“灯花”!灯是放在桌子上的,棋子应该不是直接敲在灯上,而是敲在桌子上,若没有大力、重力,放于桌面上的灯上的灯花是不会被震落的。此时此情此景还是表现“闲适恬淡的心情”?肯定是烦躁不安啊!甚至是怒不可遏也有可能的。因此当年的答案应该是准确的,可见孙绍振教授也只看到“闲”字,并未认真分析整首诗特别是“落灯花”三字的含义。

总之,我以为,多读书是对的,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值得商榷的。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遵循先弄懂文章意思,然后再熟读成诵,这样后续的分析、鉴赏、评价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著 《对话语文》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6 第115页 [2][3]欧阳询等著 《艺文类聚·上•岁时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5 [4]徐卫东 《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误区》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08期 第9~10页 [5]孙绍振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4 第17~18页

第三篇: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文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读书。中国有句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没错,要想获得知识,读书是最好的捷径。读书能让人感到生活充实,读书能给人灵魂的震撼和心灵的慰籍。但是,如果只囫囵吞枣,纸上谈兵,尽信书还不如无书。欲穷大地三千里界,需上高峰八百盘。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是要每天积累,不断进取才获来的。读书一定要能吃苦,不然怎么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呢?

你可能会说:“你说了一大堆道理,百闻不如一见呢!”就以我为例吧,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学期,我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平淡无奇,别人看了都想打瞌睡。一二年级无所谓,到了三四年级,我就为此很矛盾,总是闷闷不乐,爸爸也开始察觉到我不对劲,知道了真相后,意味深长地说:“你为此着急,说明你还有上进心,现在亡羊补牢还为时未晚。”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爸爸接着说:“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吗?”我摇摇头。“大文豪鲁迅写的《最先与最后》里关于”叛徒‘一词’的特殊含义:指反对旧思想、揪道德的人。现在你的作文总是固定着一个框架,把你的思路,你的想象能力都钉死了,乍一看每篇作文都一个样。你有些作文初看语句通顺,还说得过去,但细看却内容空泛。如那些‘啊!某某地方真是迷人哪!’的表达方式,已经是上世纪老掉牙的东西了,保质期都过了,还可能新鲜吗?这就是你的作文一直拘泥于形式,而没有新颖突破的根源所在。要想把这个病根铲除,就要做传统的‘叛徒’,书为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就要多读书,看看别人是怎样写同一件事情的,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这样才能药到病除,才能站得高,望得远。”这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打那以后,我每天大量地阅读课外书,我不怕苦,因为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成果,那是神话。渐渐地,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提高,直至如今我写什么文章都得心应手,耐读耐看。我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只有尊重他人的作品,虚心学习别人文章的`优点,再综合自己的思维、想象,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有就是勤练笔,光说不练假把式,百见不如一干。不过,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信心,慢慢地就能发现你的水平正起着微妙的变化。

当然,读书的好处肯定不止能提高作文水平,它的好处不计其数,它能让疑难的人豁然开朗,能让伤心的人破涕为笑,能让无知的人学富五车……像我现在已经看了不少书了,读书甚至读上了瘾,我终于明白了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读书给了我一种从未有过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乐。每当我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就会想起保尔、海伦等形象,从而获得信心与力量,有了一种奋发图强的斗志;每当我取得好成绩时,“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在我耳边回荡,让我脑袋清醒,不会自以为了不起;每当我失败了,心灰意冷、垂头丧气时,“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成功之父”就会不断地鼓励、鞭策我,让我不从此消沉下去……

人活在世上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而这种精神要从书里获取,而不是从游戏中获得。人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则无疑是一具行尸走肉,整天在无聊、空虚中度过。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即使你在金钱物质方面贫困了点,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你又是无比富有的人,读书苦,读书也福,这就是读书的乐趣,这种乐趣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我相信:古今中外,甚至将来,“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话是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知识的重要关键。

第四篇:正方辩论稿:见义应当勇为

见义应当勇为

一、立论陈词

谢谢主席、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方观点是:见义应当勇为。

“见义勇为”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在当今社会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二是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说:见义勇为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不难理解,见义勇为是一种正义的呐喊,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所以我方认为:见义应当“勇”为,理由如下:

第一,“见义勇为”的勇是一种“大勇”。《论语》有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谋而为之,大勇也。”勇是对见义勇为崇高性的高度概括,是行为人在有选择为或不为的权利下,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的积极行为。我们都是接受过教育和有生活经验的人,有着理性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在见义勇为时,具备应有的智慧和谋略。所以我方的“大勇”,它包含了勇气和智慧。

第二,“见义勇为”是坚定为之的态度。勇为,代表的是不退缩、不犹豫、不逃避,它更强调的是坚定的态度、灵敏的反应、果断的作为。众所周知,许多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很突然、不可预料的,况且事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时机往往转瞬即逝,我们没有时间去相机等待,等到时机找到了,就有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第三、“见义勇为”是社会提倡的正义之举。见义勇为的英雄不仅是全社会学习的典范,也是全社会关心爱护的对象。所以,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才会成立,中央才会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的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今年7月,北京召开了见义勇为专题会议,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 回到现实,“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莉莉、“最美司机”吴斌等都是对见义勇为最好的诠释。

请大家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当有人在街上与劫匪搏斗,没人帮忙;当有人掉进了湖中,上百人在岸上观看;当有人出车祸倒在血泊中,无人救助时,您有何感想?

所以,时代需要见义勇为。我方坚定的认为:见义应当勇为。

二、攻辩 二辩问题:

1.最美妈妈吴菊萍,接住从十楼掉下来的两岁儿童,请问此时,你们相的是哪个时机?

2.这种情况下,有且只有一个时机,不得不做。你没有选择,这还能叫相机么?

3.在紧急情况下,时机往往会转瞬即逝,在这种情况下,你又要相哪个时机?

4.在时机错过的时候,事故已经无法挽回了,又要如何相机而为? 5.没有良好时机的时候,是否还要相机而为?

6.相机的结果是否有两个,一个是抓住时机,另一个是错过时机?

三辩问题:

1.你在屋子里的时候,突然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办?

2.还是地震的时候,你没有走出房间,突然听见隔壁有婴儿的哭声,你会怎么办?

3.地震没有停止,你还在相机,但孩子已经被石块砸到失去了生命,请问你的相机还有什么用?

4.各地政府相继提高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标准,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待? 5.你如何理解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说:见义勇为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

6.你们在立论中说相机代表了“科学方法”,可是字典里对相机的解释却是“查看时机”,请问是字典说的对还是你们说的对?

7.请问对方辩友你方的见义相机而为是不是建立在见义勇为的基础上?

三、攻辩小结

第一,对方辩友强调相机而为是要选择时机,那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对方辩友如果选择不到合适的时机,就会导致不为呢? 第二,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方法、能力、时机,那么您有危险时,身边数十人,都不伸出援手,理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这不是给不为的人找到合理的借口。

第三、相机而为达到的良好效果是见义勇为也可以达到的,同时,见义勇为偶尔产生的意外状况,也是相机而为无法避免的。

第四,我方观点认为见义勇为并非赤手空拳,以牺牲自我为前提,我们有基本的生活经验,可以选择更多合理的方式,请对方辩友不要将我方见义勇为狭隘化,我方在立论中已经强调,勇是大勇,是大智若愚,大勇若怯。我方强调的见义勇为不仅是救助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更是弘扬社会正气。

所以我方更加坚定的认为:见义应当勇为!

四、自由辩论

1.见义勇为就一定要奋不顾身吗?

2.看到有违法犯罪行为,我打电话报警,这是不是见义勇为?

3.看到有人落水,我不跳下去救他,扔给他一个游泳圈,算不算见义勇为?

1.请问司马光砸缸是见义勇为吗?

2.他是如何相机的,请对方辩友给我解释一下。

3.请不要忘记,其他小孩子都已经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有勇气拿起石头,这种勇气,这种方法,正是我方说的大勇啊。1.一个小孩子被车撞了,我把她抬到路边,然后打120急救打110报警算不算见义勇为?

2.那为什么在小悦悦事件中,拾荒阿婆陈贤妹会被广东省阳山县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3.最美司机吴斌为何被授予“见义勇为英雄道德模范奖”?

1.你如何理解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说的“见义勇为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这句话?

1.对方辩友说要相机而为,如何保证不会错过第一时机呢? 2.相机而为不是给那些冷漠的人一个不为的借口吗? 4.如果没有好的时机,你要不要为呢?

5.那为什么对方辩友反复强调社会很险恶、后果很可怕、小心当被告呢? 6.如果大家在见义勇为前,都瞻前顾后,这不就成了相机而为,那还有谁会见义勇为呢?

1.请问对方辩友,假如我掉河里,你会见义勇为么? 2.请问对方辩友,假如您的母亲掉到河里,你救不救?

2.刚才您回答我方问题时,说母亲掉到河里就要立即去救,别人的话则要相机而为,那是不是相机而为也要看对象是谁呢?

1.玉树地震的时候,我们玉树州局的干部在第一时间进行抢险救灾,这个时候他们为什么不等上几天,等余震过去了没有危险了再进行抢险救灾? 老伯推自杀者下桥,最后的结果是法院判定老伯赔偿受伤者18万。如果老伯的行为是见义勇为,法院也不会判定老伯要进行赔偿。所以这个话题不在我们 今天讨论的范围内。

至今为止,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举办了11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截至目前为止,共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人物2300余名,发放奖励抚恤慰问金3000余万元。这不正说明了国家、社会对见义勇为的倡导和关注么。

据中宣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千个市、县设有见义勇为事业组织管理机构,从事见义勇为工作的人员近万人。近十年来,各级见义勇为管理组织已募集基金十几亿元。这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对见义勇为的倡导和关注。

生命都是无价的,生命的价值不是做加减法,面对危机时刻也容不得我们去权衡价值。

五、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在总结我方观点之前,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辩友的几个明显漏洞:

第一、对方辩友说,见义勇为也许帮不了忙反而让自己处于危险。我们想说的是,见义勇为不是硬拼,不是蛮干。鲁迅先生曾说:“无谋之勇非真勇也!”。就是说,见义勇为也是靠智慧,我可以打电话报警或是拿着石头砸缸,这同样都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在讲究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决心和勇气。

第二、对方辩友又说第一时间不一定是最佳时间,难道只有等到遇险者已经失去了生命就是最佳时间么?比如在面对有人落水时,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在救人之前先相机一下,去量水温、测水速、查看一下水草是否茂盛,那估计落水者是救不上来了。这种过于谨慎的做法,会使得我们丧失很多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而不是什么神雕大侠,路见不平,如果不是条件反射般的拔刀相助,而是事先想一想该怎么救,犹豫踌躇一番,往往就会沦为那个“冷漠”的路人了。

第三、“相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察看、等待机会,而对方辩友却一直强加进“智谋、时机、方法”来偷换概念、有混淆视听之嫌。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我方观点:

首先,我们说见义勇为,义在勇前,见义才会勇为,对方辩友一直把我方的勇视为鲁莽。论语有言曰:“谋而为之,大勇也。”可见,勇并不排斥作为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判断力以及谋略、智慧,也包含对方法、时机的选择。我们不是莽夫,见到应该做的事情才做,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做,见到有人落水,难道我们非要跳下去救人吗?扔一个游泳圈也是见义勇为啊!

其次,见到应该做的事,要勇敢的做,要有勇气去做。今天的辩题是一个态度之争而非方法之争。勇是对见义勇为崇高性的一种高度概括。难道没有生命的保障,我们就不敢和歹徒殊死相争了吗?请对方辩友告诉我,如果每个人在义面前都畏首畏尾,那么谁还会为生民立命,谁还会为天地立心啊!如果每个人在义面前都思前想后,这人间正义该何处伸张,这人间正气又该如何溢扬呢?

最后,见义勇为是一个整体,是一种精神,是我们内心渴望坚持正义的强烈表达,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难道对方辩友认为,这些精神财富是凭空而来的吗?难道对方辩友认为我们国家的见义勇为奖是虚设的吗?圣贤都讲勇于义而果于德,不已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所以,义者勇为,不义不为,何来相机而为之说呢?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见义应当勇为。谢谢!

第五篇:读其书如见其人关于人格教育的读后感

读其书如见其人

——对学友贾馥茗教授论著读后感

贾馥茗教授,是我1946—1948年北京师大教育系的同班学友,1949年赴台湾,在台湾师大毕业后,开始从教,后赴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64年返台,在台师大教科所任教,直至逝世执教约60年,培养的学生遍布台湾各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成为“教师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贾君作为五南出版社赴大陆的领队,我们又在北京师大相遇,尔后即不断联系,并时有书信及著述互赠。贾君所著,除《教育大辞书》(12卷)赠北京师大图书馆外,其余专著,大都先后寄我,约有十数本之多,成一家言。

2008年5月,趁涂元玲博士赴台访学之机,托为向贾君带去我的近著《历史经验与教育改革》一书及书信一封。孰料在涂博士6日抵台,7日晨贾君竟魂归西天。捎去信和书,只好作为祭礼,献君灵前,不胜悲恸之至!

江苏教育出版社,为加快两岸学术交流,出版了贾君主要教育论著,嘱余撰写书评,余慨然应允。但不是书评,而是简介,是对亡友的纪念。

现仅就《人格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教育学方法论》四书,串联起来写点读后感,为纪念贾君和增进两岸学术交流尽点绵薄之力。

贾君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人成人”。教育应当包括哪些方面呢?她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为什么要教?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所有教育问题,盖不出这四者之外。她的《人格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教育方法论》,就是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进一步阐发和具体说明。

《人格教育学》,明确地提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人成人”,回答了她提出“为什么要教”的问题。正如在本书的“自序”中所说的“教育的‘基本意义’,不在于‘升官发财’,而在于‘人的品质’。人的品质表现在行为和作为上。”也就是说“人也需要在‘自然人’(生物性的人)以外,为自己另加一份‘文采’,即人的品质。”“教人具备人的品质即是要使‘人而有格’,即是‘培养人格’。如果这个目的实现了,则人类的前途和人所生存的宇宙,都会出现人所想望的一面。”培养人格,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核心问题。在《教育人格学》中,从人的禀赋到人的后天作用,从人的经验、意识到人的自我认定,从人格的价值到人格教育的实施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完成这些工作,就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也就是贾君所倡导的“教育是成己成人的志业”。

为实现“教育成人”的崇高目标,《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两书,具体而详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教育伦理学》,是实现培养人格的重要举措。正如贾君在本书的“序言”中所陈述的:“经过多年思考,先是草成《教育的本质》,期为教育奠定‘形上基础’;后撰成《教育认识论》,以为‘实际认识’教育作指引;继而凑成此书,用作提升人的品质的刍言。非敢徒作妄言,实是有见于居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自我珍惜,自我提升,负起‘参天地造化的任务’。”并指出当今之世,“‘行为’不合‘中道’者也在所可见,遂使道德伦理在人的表现上,较之‘知识’之获得,瞠乎其后”。为此,她大声疾呼伦理教育的建设和实施的重要和必要性。在《教育伦理学》一书中,对道德伦理从概念到实施作了系统的论述,总结了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观念和理论,研讨了当前社会中令人担忧的问题,结合西方的经验和中国的传统论述

了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并根据不同教育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理论,有实际,对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认识论》一书中,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问题,而且提出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提出了教育学的实用学科的特点,认为这是“教育学命定的物质和特征”;但同时指出不能忽视对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作了很好的阐明。二是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指出对提高人的品格及行为的指导“又离不开知”,“知”与“行”很难截然划分开。(见序言)这种理论与实际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是教育研究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认识论》一书中,对认识官能的感知作用和心理作用,认识教育的基础知识,教材的认识与运用,教学方法及应用,教育环境与功能,教育研究的要点等,都做了具体的阐明。最后以“教育通观”作结,概述了人生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教育方法论》,虽不是贾君的专著,但确是在她的思想和设计下所汇集众弟子的成品,并为该书写了“序言”。本书企图通过对西方的教育流派的不同哲学观和方法论来探讨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以求得对诸多问题的解答。

贾君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深厚的修养,对西方的现代文化又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她总是谦恭地对待别人,广求友声。回想在她给我第一次寄书时,并附有一封短信:“黄济学长:这本书只是一得之愚,希望能由您的法眼鉴定,看看会不会贻笑大方,并请惠正。贾馥茗二月十七日。”其谦恭若是!她对学生,也是既严格要求,又不自以为是。在她的教学中,是启发、指点、探讨,而不是独断、强制、唯我是从。

贾君的道德文章,都堪为后学树范。为了继承她的这份遗产,我不揣浅陋,拉拉杂杂地讲了上面的所感,当否?已无法听到贾君的臧否,只好由读者去品评了。

下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完整辩论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完整辩论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科学家是否应当读史的辩论稿

    关于科学家是否应当读史的辩论稿 XXXXXX大学 XXXX专业 XX一班 XXX正方:科学家应当读史 我方认为,科学家应当读史。 为什么读史 读史,对大众来说,本就是一件好处多多的事情。读......

    读 书 情 况 反 馈 -成稿5篇范文

    读 书 情 况 反 馈赵奕帆很小就喜欢看书,我们做父母的对她的读书情况也十分关心。 在放寒假期间,也正是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启迪心智的最佳时间。我们综合老师留下的作业,孩子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