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科学家是否应当读史的辩论稿
关于科学家是否应当读史的辩论稿
XXXXXX大学 XXXX专业 XX一班 XXX
正方:科学家应当读史
我方认为,科学家应当读史。
为什么读史
读史,对大众来说,本就是一件好处多多的事情。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典故,更深层次的,还能从史书中得到一些自己的体会,跳出固定思维。若是能把史书当做方法论的读本,从中对人生或者历史发展规律能有一个深刻见解。那么,便有很大几率使自己能够避免走入与漫漫历史长河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以更高的姿态看待问题。特别是对于科学家,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而言,读史,更是有着重要作用。
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就曾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的观念。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科学与历史的关系
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历史,是对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现在正在发生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在历史长河中,都已经发生过。我们所知道的多么伟大崇高、多么天纵奇才、多么卑劣可恶的人,以前也都有过了。只不过这些人和事换了个包装和形式。所以在历史中,遇到的难题总是可以找到类似的事件,从而学到相应的失败经验和解决的方法。
历史和科学,看似毫不相关,读史似乎也不应当是科学家做的事。但这实际上是众多人认知中存在的误区,许多科目看似差别很大,实则内在相通。正如培根先生,他既是一名哲学家,也是一名科学家。
历史与科学,二者联系紧密。研究科学,更需要以史为鉴,从前人的失败经历中总结优点,从前人的成功经历中总结智慧。这对于研究钻研的人来说,是有实际帮助的。我们决计不能说,读史对于科学研究没有意义。
同样,纵观历史,我们可知,许多拥有大成就大贡献的伟人,皆为通才 例如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等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亚里士多德--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
艾萨克·牛顿--物理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神学家,哲学家。
这些百科全书式的“全才”的存在,更加证明了各个领域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历史和科学间如是。
读史对科学家的意义
读史使人明智,读得浅者,可以了解过去;读得较深者,可以对应当下;读得更深者,甚至,可以预测未来。而对科学家而言,我想,读史可以让科学家从历史源头认识到对应的社会环境是什么,将一些问题反映出来,有助于在他们找寻研究科学过程中,闪现出能够解决问题的灵感火花,也是对本人精神生活的升华。
所以科学家应当读史。
反方;科学家不应读史
我方认为,科学家不应读史
当下这个时代,是人才日益趋于专业化、精细化的时代。社会培养的人才,分别对应着各种细化的职业和需求。不可否认,在近代科学时代的开始初期,许多科学家不仅只是科学家,更拥有着多种身份,他们可能同时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等等。但在今天,这个快速更迭、知识技能快速更新的社会中,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不断深入,也不断缩小,精细到具体的一小块系统。
当科学研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上的建设制度,科学活动出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后,科学的定义随之从小范围扩大到大范围,科学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这就是为什么说科学从业人员也像社会中其他人群那样,有白领,蓝领,师傅,学徒,领导者,被领导者,剥削者,被剥削者,甚至也有资本家,工人,甚至还会有无赖,骗子,夸夸其谈者和滥竽充数者这等的原因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是所有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员都可以被称为“科学家”。只有那些获得了“自主性”,独立性,并且可以参预科学研究和交流等活动的科学研究人员才能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科学家。但话又说回来,一个人不管是否是一位具有独立能力的科学家,只要他从事的是科学研究,那么他就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也就是具备求实、敬业精神。
而求实、敬业的精神,绝不是读几本史书,发发感想,就可以产生的。科学家的本职工作,还是应当放到科学研究上来。专心深入地研究相应的领域,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社会不要求一个科学家同时必须是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甚至心理学家等什么什么家,社会更看重的,不是短处,因为个人的短处,可以靠团队中这方面为长处的人给你弥补,而你所具有的长处,可能就是唯一的,无法被别人替代且社会又需要的能力,科学家就是这样的存在。
如果说历史是回顾过去,那么,科学就是在开创未来。在这个过程中,读史,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读史可以总结前人失败或是成功的经验,但同时,容易让人形成固化思维,只知道遵行守旧,而忘记开创、创新是需要新思维新活力的。况且,许多人读史,仅仅停留在浅层,了解到一些历史知识和典故,而无法真正从史书中有一些体会。想要有深刻的见解,以高姿态高角度来看待世界,这样的境界,可能有的历史学家都达不到,更何况是其他人。
所以,科学家不应读史。
第二篇:辩论队队史
辩论队队史
辩论队自建立之初直至今日,未有一完整历史,余暗自揣测,历史者,传承也。先有传而后有承。余不自量力,望记叙一二,以启后人。
辩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4世纪的雅典,当时在辩论学上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是被后世称为“奠定西方文化基础”的三位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国辩论始于三代。《汤誓》《甘誓》是最早的辩论。而古代中国严格意义上的辩论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开始的。在今天,我们所进行的辩论比赛,是源自英国议会辩论,辩论时要穿正装,按照一定的礼仪进行的一种高雅活动。
在我们的医科大学,一直都有着新生辩论赛的传统,但是在2012年之前,辩论这项活动,一直仅仅停留在新生赛,和少数几位热爱辩论的辩士的自发活动上。新学期伊始,6位河北医大校辩队的元老级人物在思索着,是该建立一个独立的辩论协会了。这六位元老分别是时任河北医科大学社团联合会副主席的蔡晓琪学长、同样为社联副主席的王元学长、社团联合会秘书处主任程红莲学姐、河北医大基础医学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李厚伸学长、河北医大艺术团曲艺团副团长刘思凯学长、以及资深辩士杨雅迪学姐。这六位元老在2010 年入学参加新生辩论赛时就已崭露头角,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历练,对辩论的认识可谓更深了一层。就在这几位的通力合作下,河北医科大学演协校辩队成了!
辩论队之所以叫做演协校辩队,是因为辩论队在建立之初,是在演讲协会这棵大树下面生长着的,我们作为演讲协会的一部分,正式开始了辩论队的发展。
在辩论队历史上的第一次招新,有人60余人报名参加面试,经过挑选,有19名选手脱颖而出,成为了辩论队历史上的第一批正式队员。如此高的淘汰率是为了保证辩手的素质,也是为了保证每一位辩手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训练和指导。在那时,几位元老达成了一个共识,也是当今辩论圈的一个共识,即辩论是一种精英活动,参加辩论队,必将经受艰苦的训练,没有这等觉悟之人,还是放弃的好。
基于这样的共识,招募的队员也并没有让学长学姐们失望,获得2012级新生辩论赛总冠军的队伍,4人之中有3人加入了辩论队,他们分别是:一辩王玉寒,二辩陈寒冰,三辩刘津尧。以及新生赛最佳辩手陈培,魏博豪等相继加入。待招新结束,辩论队已初成规模。
新生赛结束了,新的征程开始了。我们的训练,主要由蔡晓琪,李厚伸,刘思凯和王元四位学长负责,李厚伸学长任辩论队队长,蔡晓琪学长任总教练,刘思凯学长任一辩教练,王元学长任攻辩教练。四位学长日后被我们新生辩手尊称为四位导师,大家习惯上称他们为伸哥(李厚伸)、蔡导(蔡晓琪)、王导(王元)和三哥(刘思凯)。
蔡导是上海人,在高中时代就开始打辩论,可以说是辩论队里资格最老的辩士,他在担任辩论队总教练期间,训练的方法和强度,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惨绝人寰,但是当我们慢慢走近辩论这个巨大的圈子之后才明白,那些,不过是皮毛中的皮毛而已。曾记得蔡导留过这样一份作业,20个陌生的辩题,每个辩题的每一种持方要写出20个可打的点,也就是20乘以2乘以20等于800条,要求一个星期写完。那次的结果就是,写得最少的人只写了150多条,最多的也只写了400条,然后大家都被蔡导狠狠地骂了一顿,他对我们说,就你们这个样子,出去打什么比赛也得被虐残,作业也不写,视频也不看,就等着打比赛准备几天,上去当炮灰啊!
当时队员都很气愤,作业这么多,怎么写得完,蔡导就像是高中班主任一样的存在,催着交作业,催着学习辩论。可当我们这些人在一起回忆的时候,都觉得,那是我们最最幸福的日子了。
我们作为代表学校的辩论队,第一次到校外区域其他学校的辩论队交流比赛还是在2013年的3月初,我们一行十余人奔赴天津,参加第一届津冀沪四校联赛,一起参加的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以及河北医科大学。说起这次比赛,完全是凭借着四位导师们的个人关系组织起来得比赛。华师大的校辩队副队长何仰东学长是蔡导的高中同学,自那时起就一起打辩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姜旭东队长曾经率领中警辩论队与四位导师组成的队伍在华语辩论锦标赛河北赛区的决赛上一决高下,也正是在那时结下了两个学校的辩论友谊;而中国民航大学辩论队队长严巍学姐,也与河北医科大学辩论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就在各位学长姐的通力合作下,这个比赛在中国民航大学开幕了。
由蔡导和三哥带队,我们一行十人分三批前往天津,也正是这次出行,奠定了辩论队出行一个打不破的魔咒。这个魔咒直至今天仍未打破,倒也成了辩论队队员津津乐道的段子。
记得那时是刚开学的第一个周末,比赛要在周六中午举行,其他班级的辩手周五下午没有课,所以中午就出发了。但是到了火车站才发现,其中一个队员没带身份证,由于时间来不及,只得让其他人先走,待回宿舍找到身份证在改签出发。可当这位队员回到宿舍仔细翻找时,竟发现身份证已经不翼而飞了。时间紧迫,容不得耽误,又只好临时决定坐高客前往,好在一路上较为顺利,也在天黑之前赶到了天津。
再说最后一批,乃是12级本硕班三名队员,由于下午有四节联排的系统解剖学理论课,初学医学,深感解剖学之深奥,不敢肆意翘课。只得等下午六点放学才拉着箱子飞奔向新火车站,赶去那七点二十的火车。三个连车票都没有取得人,悠闲地坐着公交车,竟然也在临开车前一分钟上了火车。晚上八点半左右到达北京站中转,预备乘坐城际铁路去往天津。但天色已晚,出来时匆匆忙忙,腹中无食,只好商量先去KFC填饱肚子,再继续旅行。谁这这一决定,导致这三人赶到北京南站时,最后一班城际铁路已经绝尘而去。这可愁坏了三人,时间已过晚上十一点,附近所有连锁酒店早已住满,住高档酒店又于钱包不忍,正在进退两难境地之时,他们看到了KFC三个大字,三人面面相觑,心照不宣,齐头并进走进了肯德基餐厅,找了张桌子,趴下就睡。但无奈,时值寒风三月,KFC总有凉风灌入,虽然困,但也睡不好。就这样,三个人轮流守夜在北京南站附近的KFC过了一晚。
第二天天还未亮,三人就早早出发,买了第一班城际铁路到了天津,到了酒店,简单梳洗,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准备之中,修改立论,演练攻防等等。直至下午6点打完比赛,又承蒙华师大队长邀请,两队在一起共进晚宴,把酒言欢。餐闭,又在酒店房间大开双升牌局,四方大战,又到了晚上十一点多,至此,这三位辩手,已经连续34个小时没有好好休息过了。累到极致,倒头便睡。
再说回这次比赛,医科大学排除两支队伍出战,一支与华东师范大学对阵,另一支则与东道主中国民航大学相遇。在这里又不得不再次提到蔡导,与华师大一战,辩题为机遇更重要还是奋斗更重要,比赛一结束,蔡导黑着脸将场上四位队员全部叫到门外,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猛烈批评,笔者虽未在其中,但却也能从之后的蛛丝马迹中,感受到批评的严厉。在那以后,蔡导这个称号就慢慢变成了菜刀,既是调侃,也是敬畏,并一直流传至今。自那以后,对待比赛,没有人敢有一丝松懈。甚至有“不好好打比赛,菜刀砍死你”的说法。就这样,我们又在4月份于保定迎战河北大学辩论队以及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辩论队,5月份由四位学长参加河北省青春.责任.成长辩论赛,首轮轻松击败石家庄铁道大学,但复赛败于河北师范大学以及河北科技大学两支队伍,无缘决赛。
那段时间在笔者印象中生活除了学习就是辩论,查资料,写立论,练攻防,划战场,一切一切都是为了能再进步一些。输过自我感觉必赢的比赛,也赢过感觉输定了的比赛,但仍然很难说看淡了比赛结果。曾有辩论圈前辈对后辈说,别总说什么看淡输赢,比赛就是要赢,还要赢得光明正大,没有实力的队伍,也没资格谈什么看淡输赢。这话一直让我们记忆犹新。
自我感觉良好的败绩,只是源于你还不够强大,赢得还不够多,别人会嫉妒的差距,都不是真正的差距。比赛也一样。没有赢,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够强。学长们也教会我们别总觉得评委不公,不懂辩论,吹黑哨;辩论本来就是为了说服评委,你说服不了,就是输了。
就这样,纷纷扰扰,辩论队的第一年过去了。而等待它的,将是它自成立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且说辩论队并非只有两届,四位导师为2010级,笔者等为2012级,中间隔着2011级,11级不乏优秀辩手,也有很多能独当一面,但基于种种原因,2011级尽数退出,只剩下12级的毛头小子们扛起辩论队的重担。
招新,表演赛,新生赛,华辩锦标赛,交流赛,队内赛,训练,一件事情都不能少,但还好12级能人辈出,任何一人都有能力肩负使命,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在12级和13级新生的通力合作下,圆满完成了一系列的任务。这其中的风风雨雨,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清,在新旧交替之际,又有许多队员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淡出这个圈子,又给刚刚露出些生机的辩论队蒙上一层薄薄的灰尘。
到今天,辩论队已走过2个年头,个中滋味,笔者深有感触,辩论之辛苦,管理之艰难,胜利之喜悦,友谊之深沉,一切一切,尽在心头翻涌。当再次看到诸位年轻的面孔来到辩论队,心中又不禁闪耀无限希望。想到自己可以向诸位学弟学妹谈一点对辩论的感受,分享曾经体会到的酸甜苦辣,不觉之中,自己又年轻了一些。
2014.09.13
第三篇:辩论大学排名应当废弃
大学排名应当废弃
我方认为大学排名应当废弃。
大学是为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并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排名乍看下,可以在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寻找一套共性的评价标准,并对大学的办学能力和社会影响进行评判。但是这样的评判结果真的可信吗?真的必要吗?真的是利大于弊吗?
首先我们来考察大学排名的可信度。从来源看,国内大学排名中,影响力较大的是武书连版中国大学排行榜,校友会版中国大学排行榜和网大版中国大学生源排行榜。(当前几大主流世界大学排名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THE世界大学排名、荷兰莱顿大学世界大学排名。)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排名只是民间进行的非国家官方数据,而其客观性及权威性一直以来受到了很多质疑。在武书连版的大学排行榜上,浙江大学力挫北大、清华,勇夺头筹;但武汉大学版2012年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显示,北大成榜首,浙大居季军;5月,中国校友会网发布大学排行榜,浙大连前三都未能挤入。更离谱的排名,还得往下看:中国政法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的排行榜上位居第76位,但在武书连版排行榜上跌出百强,位列109;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上排名是124,在武书连版排行榜上退居181位。如此大起大落,难怪有网友直呼“大学排行榜天天都有,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大学排行榜如果由学术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站在中立的立场,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对大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就可信了呢?先不谈成立这种机构的可行性,就大学的综合排名,尤其是区分科研实力强弱的排名,其依据的标准就很难确定。大学排名一般是根据各项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标准,以英文发表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针对相关大学在数据、报告、成就、声望等方面进行数量化评鉴,再通过加权后形成的排序。对于大家熟悉的论文,现在很多学校发表的论文无论是核心期刊,还是SCI很多都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写论文,无论是就论文数量还是就论文质量来作为评价标准评出的大学排行,真的是可信的吗。一个大学的优劣,不仅仅是可以通过这些可以量化的标准评价出来的。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学习风气,文化生活、是否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适当的教育与发展,等等,这些都不是大学排名可以体现出来的。所以说,大学排名首先在可信度上就存在问题。
接着,我们来看看大学排名的必要性。排名最初是由于本科生和其父母的关心应运而生的,后来延伸应用于大学招收优秀学生和扩大募款来源的用途上。在大学新生选择学校时,大学排名一目了然、简单易懂,可以做为直观的参考。但是,这种参考对选择大学并没有起到作用。填报大学,大多数是根据自己的成绩,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以及考生个人意愿进行填报。我相信很少有人会根据大学排名去选学校,就像北京大学在大学排行榜中位列三甲,我会为此去填报吗?在几个可以填报的学校中做选择时,我们更多的会考虑,这个学校哪个学科是优势学科,这个学校是偏文还是偏理的,这个学校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是不是离家近,等等。如果我们真的去考虑大学的排名,无花八门的大学排名,该去相信哪个?大学排名看似可以给选择大学做个参考,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学排名给出的意见对我们学校的选择是没有影响的。所以说,大学排名就选择学校来说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大学排名的利弊。大学排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一个学校的综合水平,但是并不能全面的体现大学的全貌。而且,对大学排名的追求,导致了很多学校的发展重点放在了一些可以量化的标准上。大学追求自身的发展无可非议,但是很多大学以提升自身排名为目标而做出的发展计划,真的就不会忽略或者弱化大学的培育人才的本质吗?2000年高校大合并,造就了一批综合性大学,他们多数是有几所专业性大学合并,一下子扩充学科,具体的学科整合发展并没有多少,只是简单的叠加。而在排名时数量上占据优势,排名比较靠前。而一些专业型大学,受到学科数量限制,自然排名较低。但是他们在某些专业学科上的地位非综合大学所能比,这就是忽视质量追求数量的结果。它们的比较不是建立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使得许多大学为了大学“更好”,一味的扩充学科,适当的扩充是好的,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扩充,花费了太多精力,导致其优势学科受到影响。综上所述,大学排名首先不能做到令人信服,而且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大学排名非但不能准确的衡量一个大学的水平,与发展情况,更容易诱导一种功利性的竞争。所以我方认为,大学排名确实应当废弃。
第四篇:辩论--小学生是否应多读课外书?
辩论--小学生是否应多读课外书? 正方:小学生应该多看课外书
尽管有人认为小学生看课外书有许多坏处,但我认为多看课外书更多的是好处。我认为,多读课外书的好处至少有三点:
其一,多读课外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课内书上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课外书上的知识是无限的,如果把课内书的知识比作一桶水的话,那么课外知识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可以了解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其二,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我们在阅读课外书时,会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是不是话中有话?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读大量的课外书就会反复的思考这样的问题,长期坚持阅读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其三,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许多伟大的作家的写作水平都是依靠着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的,我们阅读课外书时会看见大量的好词好句,大量的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情景描写,以后写做时就会深受启发。
另外,一个人的兴趣和品味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正如高尔基所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的书越多,人的知识越丰富,爱好就越广泛,思想境界也得到提高,特别是读那些中外名著,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影响几代人。
所以,我认为小学生应该多看课外书,越多越好!
小学生应该多看课外书,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扩充视野!不是有个成语吗?——开卷有益。既然开卷是有益的,那小学生就应该多看书,尤其是课外书!小学生总是闷在学校的教材里,没有时间看课外书,才会厌学!既然开卷有益,那何不看多点课外书呢?就算是增扩视野也好,调节心情也好,课外预习,课后复习什么都好!小学生都应该多看课外书。就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也有写到,做人要多看书,才能成为有才之人!再说了,小学生正是求知欲高的时候,单是课本里的教材根本满足不了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既然如此,何不多看课外书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呢!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又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生活中是离不开书籍的,因为在书中可以让他们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
其实,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小学生对于一切事物的判断还不成熟,通过看有教育意义的图书故事,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我们这个社会,了解自然。这是针对与小一点地年底的学生;
高年级的同学就要多看一些有关于动手实践和有助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礼仪修养的书。这样就能够让我们读到益于身心的书籍。
所以我认为小学生要多看课外书,丰富自己的视野!
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 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现今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实,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比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等。
三、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还是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叶圣陶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淑湘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可见,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让我们都来重视课外阅读吧。
第五篇:高调慈善是否应当
感谢评委,感谢对方辩友,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慈善应该高调。开宗明义,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高调就是提高调门,强调。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一、高调慈善的本质也是慈善,所以我们也应该提倡高调慈善。高调的慈善和低调的慈善都是慈善,其本质是相同的,其不同仅在于慈善的方式,所以高调慈善和低调慈善并没好坏之分,只有高低之分。在现代社会中,显然是高调慈善更加适应时代的潮流。只不过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提倡做人要低调,而高调慈善是这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兴事物,而新兴事物必定会遭到传统文化的反对和排斥。再加上某些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了一些不实的,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导致公众被误导,戴有色眼镜看待高调慈善。例如号称“中国首善”的陈光标,他也是在做慈善,只不过他是以一个高调的方式和方法在做慈善,在被媒体报导之后却被人视作了炫富,被当成了商业炒作,被人抨击。而有些明星比他捐的还要多,同样也是被媒体报道了,但却没有被人视作是炫富,被人视为商业炒作,原因何在?很简单,媒体在报导时用了一些带有感情色彩和倾向的语句,从而使人认为陈光标的行为就是在炫富,而不是在做慈善。所以目前公众对于高调慈善的反感和排斥,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媒体的误导和受到传统认识的束缚。一旦媒体正确而中立的报导,公众突破了传统认识的藩篱,就会意识到高调慈善其实比低调慈善更加合适。
二、高调慈善逐渐代替低调慈善是历史的潮流。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历史的潮流。在古代,我们确实提倡做人要低调,可是当社会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低调慈善的一系列弊端就开始渐渐地显现出来了。其一就是捐款的用途不明,比如前些时候出现的郭美美事件,以及随之暴露出的中国红十字会管理上的混乱,令公众对慈善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使慈善事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二是公众在真正的需要帮助时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求帮助或者找谁寻求帮助。比如河北农民因无钱看病而自己锯腿等等案例,举不胜举。而在国外,如果你真的需要帮助,那么就可以给基金会打电话或者发邮件,他们会在核实情况后为你提供帮助。这正是外国多年来的高调慈善所带来的好处,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
其实,慈善的调门的高低是门艺术,分寸如何拿捏,要看时间、地点、人物和场合才能做到恰到好处。而就当前社会现状来看,慈善的风气还不浓,慈善气候还不大,立志于慈善事业的人在谈论自己的志向时,不妨高调、高调、再高调。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慈善应当高调,高调的慈善更有利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慈善行为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