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修订说明

时间:2019-05-14 09:0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修订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修订说明》。

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修订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修订说明

税收征管法修改的主要问题

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分为七章。分别是总则、税收管理的基本规定、申报缴纳、税源管理、税收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章节及条款的安排基本按照税收征管过程的正常流程进行,以符合现行征管模式和实际征管程序与过程的需要。

主要条款的修订说明如下:

(一)关于完善纳税人权利体系、保障纳税人权益和优化纳税服务问题

现行税收征管法未全面建立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体系,一些必要的权利尚未在立法中予以体现,纳税人权利保护规定较原则,对权利实现的具体程序、途径和救济方式等均缺乏必要的规定等问题。此次修改,一是增加“依法纳税权”的规定。依法纳税权是指纳税人仅依照法律规定承担纳税义务,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国家不得行使征税权,纳税义务仅在税法规定其为应税行为时才成立。在税收征管法中明确规定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权,在法律层面对征税权的行使予以限制,避免征税权的滥用,不仅是宪法关于公民依法纳税规定在税法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纳税人合法经济权益受税法保护的体现。

二是增加“诚实纳税推定权”的规定。诚实推定权是指在没有证据并经法定程序,税务机关不得推定纳税人不诚实。纳税人的经济自由权是一项基本权利,只要诚信纳税,就应当免受不当行政干扰,这是法治国家的通例。许多国家在其纳税人权利保护立法中均规定了纳 税人的诚实纳税推定权。

三是增加“参与税收法律法规制定、修改权”。作为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税收法律法规,应该体现作为税收法律关系一方主体的纳税人的意见,纳税人表达自己意见的途径是参与税法立法。因此,在税收立法过程中,明确纳税人参与权,使其了解征税的背景、原因和方式,充分表达意愿,既符合税收法律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有利于纳税人提高对自己参与制定的税法的遵从度。

四是增加 “正当程序享有权”的规定。纳税人享有正当法律程序,不仅指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未经合法程序实施的行政行为具有拒绝的权利,更蕴含着纳税人通过法定程序,来监控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收征管行为,合法表达自己意愿,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精神,是知情权、要求回避权等许多纳税人具体程序权利的依据和统领。

五是修改“税收保密权”的规定。此次修法对现行税收征管法第八条保密权内容予以适当的修改补充,明确规定“保密”的具体范围、涉税信息的用途。

六是增加“拒绝重复提供资料权”的规定,体现保护纳税人权益和减轻纳税人负担,降低纳税人申报成本的精神。同时又相应规定了税务机关不得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设立税收征收管中基本程序性义务而侵害其合法权益。

七是增加了“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税法遵从度,降低税收风险”的内容。明确优化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程序中应坚持的理念和思想,规定税务机关应通过优化服务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从而达到降低 税收风险的目的。

(二)关于扩大纳税主体范围的问题

现行税收征管法仅对纳税主体原则性规定了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践中除直接承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外,其他第三人也可能因纳税义务的继承或转移承担缴纳税款的义务,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处于与纳税人相当的地位。此次修法,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和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对特殊情况下的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的承担予以明确。

一是引入“连带纳税人”的概念。连带纳税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同一纳税义务同时负全部履行义务的人。连带纳税人的设臵,在于保障国家征税权的充分实现,扩展税收债务关系所涉及的主体范围,使与纳税义务有关的人,都能以其财产做为税收债务清偿的担保,而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其中人员或债务比例选择追缴税款的对象,每个连带纳税人都应对全部的纳税义务负责。具体条款表述为:“对同一纳税义务,数人共同承担清偿或担保责任,为连带纳税人。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各连带纳税人对全部应纳税款负清偿责任。连带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其效力及于其他连带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连带纳税人,对于超过自己责任的部分,可以向其他连带纳税义务人追偿。”

同时,针对改制重组新设立企业的税收债务承担问题,在修改稿中做了“企业改制重组设立的新企业,以承受的资产为限,与改制重组的原企业对未缴清税款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以此解决长期以来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重组时,将优良资产用于重组新企业二将企业欠 税转移给无纳税能力的老企业,导致国家税款长期被拖欠、面临损失的问题。

二是引入“第二次纳税人”的概念。该名称来源于日本税法,此次是在我国税法中第一次引入。第二次纳税人指在税法中规定某些关系人对于纳税人的义务承担补充责任。当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强制执行仍无法实现税款时,可要求第二纳税人承担补充纳税责任。第二次纳税人与连带纳税人的区别在连带纳税人承担连带纳税义务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第二次纳税人与纳税人存在履行义务时间的顺序,只有在纳税人未能履行纳税义务后第二次纳税人才补充履行。引入该制度,有利于保障税款的最终完全实现。增加的条款表述为“纳税人滞纳税款,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财产强制执行仍无法实现纳税义务时,其纳税义务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关系人承担。独资企业业主及其家庭、总公司、清算组织、财产实际管理人、遗产执行人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关系人,为税法上的第二次纳税人。”

三是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向股东追缴欠税制度。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本为公司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指为了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与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的法律制度。在税收征管法中引入此项制度,是针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进行的规制。在修改稿中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纳税义务,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公司承担流失税款的缴纳责任,股东对此承担连 带责任。从法律层面解决了对所欠税款纳税人的股东追缴税款缺少法律依据的问题。

(三)关于修正申报问题

申报修正制度是指纳税人在向税务机关就应纳税款进行申报后,认为申报有误需要对前次申报进行修正的规定。许多国家都有修正申报制度。本次修法,我们从保护纳税人权益的角度考虑,引入纳税申报修正制度,规定纳税人在申报之后可以修正,是对税收征管法的完善。表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现纳税申报内容有误的,可以进行更正申报或补充申报。”

此外,我们认为在税收法律中,应该给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我更正因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申报不实的机会。如果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以前纳税期内少缴的税款在税务机关实施税务检查之前进行了补充申报并补缴了税款和滞纳金,可视为纳税人对自身违法行为进行了纠正,这样的行为,无论其原来少缴税款的原因如何,都应该予以考虑允许其进行补充申报并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对其处罚也相应减轻,这样的处理方式,符合国际税制惯例,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 体现更加宽松的执法环境。

(四)关于减轻滞纳金负担问题

按照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对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或解缴税款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此项规定对督促纳税人按期缴纳税款,确保税款及时入库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滞纳金累计过高、纳税人负担较重、纳税人因承受不 起而采取“软”抗税、税务机关清缴滞纳金难度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此次修改税收征管法,从减轻纳税人负担和方便基层实际操作考虑,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参照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二次审议的《行政强制法》(草案)关于对罚款不得超出本金的表述,对滞纳金加收数额设定上限,增加“滞纳金加收不超过所欠税款的数额”的规定。

针对非因纳税人原因造成的超期限解缴税款的情况,在修改稿中一是增加滞纳金中止计算制度,即(1)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务检查所查补的税款,从税务检查通知书送达之日起至税务处理决定书送达之日止,滞纳金中止计算;(2)因不可抗力,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的税款的,从不可抗力发生之日起至不可抗力情形消除之日止,滞纳金中止计算。二是增加不予加收滞纳金的有关规定,减轻纳税人负担,表述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加收滞纳金:(1)非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代征人的过错,致使其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2)纳税人预缴税款小于实际应纳税款的;(3)经特别纳税调整补征的税款。(4)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情形。”

(五)关于电子申报资料法律效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子技术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纳税人采取网上申报纳税方式的推广,纳税人电子申报资料的法律效力问题日渐突出。税收征管法第26条规定,纳税人可以采取数据电文方式办理纳税申报事项,而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又规定“纳税人采取电子 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没有解决电子申报资料的法律效力问题,给征纳双方都增加了成本。一方面,随着精细化管理的推广,税务机关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储存纳税人各种纸质申报资料,另一方面,纳税人在电子申报成功后再另行报送纸质资料,额外增加了人力和财力支出。目前,广大纳税人、人大代表和基层税务机关纷纷呼吁立法明确纳税人电子申报资料的法律效力。

电子申报纳税属于电子政务的一部分,电子申报资料法律效力问题,关键在于确立电子签名在电子政务中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可以依据本法制定政务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具体办法”,但到目前为止,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并没有颁布具体的适用于电子政务问题的电子签名具体办法,但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如果在税收征管法中明确电子申报资料的法律效力,既从法律层面解决了税务行政管理中的电子政务数据电文效力问题,同时也给税务机关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活动提供法律依据。

从技术方面看,如果电子申报纳税在整个环节能保证其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实际上就具备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因此,根据各地电子申报的实践和相对成熟的技术支持,在修改稿中规定:“根据征纳双方认可的安全方式,使用电子化签名报送的各类电子申报资料具有与纸质资料同等的法律效力”,既体现了立法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有机统一,又符合减轻纳税人负担的要求,体现 了为纳税人服务的立法思想。

(六)关于第三方信息报告问题

以纳税人自我申报为主体的征管模式下,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纳税人的涉税信息。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有效的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把来自与纳税人应税行为有关的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作为现代征管实现税源分析、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如美国国内收入法典有信息申报制度要求一些特殊主体应向税务机关申报与其交易或其他经济行为有关的纳税人信息,日本税务机关要求第三方提供纳税人付款记录及类似的信息,有效核实纳税人申报表的真实性,韩国更是通过使用第三方信息,进行比对、审核扣除项目而减轻纳税人申报负担,英国也有通过第三方自愿披露和税务机关直接从第三方进一步获取信息的规定。因此,在我国税收征管过程中,应该建立以法制化为前提、以信息化为依托、以交易方和管理方为信息提供主体、以纳税人识别号或身份证号为纽带的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第6条第二款也规定了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但此规定原则性较强,缺乏实际操作性,而且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缺失,导致税务机关缺少第三方实质配合,直接影响到税源监控能力的提高。一些掌握纳税人信息的单位以各种理由甚至是以法律障碍为借口拒绝为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严重影响税务机关准确掌握税源情况,比如税务总局在与有关部门商谈建立纳税人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时,对方一直以相关法律有保密规定为由,拒绝提供可能影响对纳 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的涉税信息,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建立,可见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明确指定,难以执行。再比如,现行税收征管法第17条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但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并没有在纳税人开立帐户时逐笔登录其账号,给那些纳税遵从度差的纳税人利用隐匿账号进行大量资金往来游离于税收监管之外形成可乘之机,这说明现行征管法对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清。

此次修订税收征管法,借鉴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征管实践的需要,顺应政府信息共享、建立诚信社会的大势,在总则中对税收协助主体的义务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增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及所掌握的其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涉税信息”等具体义务性规定。

在税源管理一章规定了第三方应提供信息的具体内容。一是规定特殊经济行为主体向税务机关报告的制度,表述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向纳税人支付、赠与、提供、交付货币或实物及其他经济利益在一定数额人民币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税务机关报告”。二是规定政府职能部门的协作制度,即“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税务机关要求的内容、格式、时限、口径提供本单位掌握的涉税信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订”。三是规定相关法律对提 供涉税信息有不同规定的情况下以税收征管法为准,解决部门法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

此外,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按照义务主体分两类,对行政协助主体和非行政协助第三人分别规定了未尽相关提供信息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且责任明确,便于执行。

(七)关于纳税评估问题

纳税评估是近年来税收征管工作中一项创新手段,实践中越来越受到各级税务机关重视。现行税收征管法未规范纳税评估相关内容,实践中各地做法不尽相同,引起税务系统和纳税人以及人大政协代表对其法律地位的质疑。目前,有些地方将其等同于日常检查,强化实地评估;有些地方仅进行案头评估,但由于数据采集和审核范围单一,评估人员在征管系统中将纳税评估模块运作完毕即可,评估发现申报异常户很少,使纳税评估流于形式,纳税评估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悖离了纳税评估的初衷。

在进行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修改稿将纳税评估定性为与税务检查并列的一种征管方式,纳税评估的结果作为税务检查的案源;它既是税源管理的内容,也是服务方式的外在表现。将其作为税源管理的一部分,予以单独成节。

一是明确纳税评估的概念。对纳税评估进行法律定位,确定为纳税评估是对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的审核,既做定性判断也定量判断。同时将纳税评估作为税源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管理,也是服务,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提供法律保章。

二是明确当期评估原则,在时间上将纳税评估与税务检查进行区 别,表述为“开展纳税评估,在纳税申报期届满之后进行,评估以当年纳税申报的税款所属期为主”,这样将纳税评估与税务检查臵于并列地位。

三是引入税务约谈手段,强化约谈的法律地位。目前纳税评估主要有案头审核和税务约谈两个手段,与国外纳税评估原则相一致。强化约谈的刚性,摒弃实地评估,一方面避免了评估与税务检查混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税务干部提升纳税评估质量。

四是明确评估与日常检查及稽查的移交环节,确立纳税评估与税务检查的关系。纳税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移交日常检查处理;通过日常检查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缴纳税款、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移交税务稽查处理。

(八)关于降低处罚标准和界定逃税、漏税问题

现行税收征管法是2001年修订实施的,在当时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强化税务机关执法措施的大背景下,对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也相对较高,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主要强调通过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加强税收风险管理,营造和谐的征纳关系。同时,从征管工作实践看,对税收违法行为一直没有执行过税款本身五倍的处罚,上次税收征管法对处罚上限为未缴少缴税款五倍的规定一直形同虚设。此次从实际出发,并从体现税收法律严肃性的角度考虑,一方面,降低处罚标准,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有利于和谐税收关系的构建,避免过去处罚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合理规定处罚幅度。对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以限制,符合现代行政 11 法精神并有利于税务机关在实践中对同一问题做出比较一致的处罚决定。将处罚比例降低,对多数涉及罚款的条款由现行税收征管法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修改为“百分之二十以上二倍以下”。

此外,现行税收征管法采取列举式对一定方式下的少缴或未缴税款的行为定性为“偷税”,而取消原《税收征管条例》中“漏税”概念。使大量非主观故意造成的少缴未缴税款的情形被列入“偷税”,而受到过分处罚,这不符合法律对“偷税”规定的实质。此次修改税收征管法,一方面,为保持与刑法的衔接,按照刑法修正案

(七)把原来的“偷税”修改为“逃避缴纳税款”,其行为特征也由过去列举具体偷税手段改为概括式规定“采取欺骗、隐瞒手段”。另一方面,接受两会代表的意见和来自基层的意见,在税收征管法中明确规定“漏税”行为的定性和法律责任,结合刑法修正案,将少缴未缴税款行为,区分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和“非因故意造成的少缴未缴税款”(即漏税)两种情形,其处罚程度也不同。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单位犯偷税罪的,并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刑法201条的规定处罚。五 对偷税罪的处罚。

(一)据第201条、204条及最新司法解释的规定,偷税罪的处罚可分为:

(1)典型的偷税漏税。根据修订后《刑法》第201条规定,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数额达到法定起刑标准的行为。偷税数额占应缴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 0%,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偷税数额占应缴纳税数额的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2)扣缴义务人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且占应缴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按上述规定刑种、刑度进行处罚。

(3)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五年内多次偷税行为,但每次偷税数额均未达到第201条规定而构成犯罪而数额较低,且凡未受到行政处罚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4)对单位犯偷税罪的,并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201条的规定处罚。(5)纳税人、扣缴义务因同一偷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又被依送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依法定罪。并判处罚金的,行政罚款折抵罚金。

(6)实施偷税行为,但偷税数额在五万元以下,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已经足额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罚金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二)一罪与数罪的问题。

偷税后又有抗税行为的,以及为了偷税的目的而向税务人员行贿的,如何进行定罪呢?我们认为,如果构成偷税罪后,又有抗税行为或行贿行为的,假设后任一行为符合抗税罪或行贿罪的犯罪构成,宜认为是牵连犯,以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

(三)对偷税犯罪的处罚,在立法上的缺陷。

“97”对偷税罪,采取了比例加数额的定罪标准。换言之,偷税行为要构成偷税罪,必须先要符合比例和数额同时具备的法定条件,缺一不可构成犯罪。依第201条的定罪标准,如果一个行为人偷税数额符合了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的条件,却在偷税数额超过了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条件,偷税额在十万元以上;反之,偷税额在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却不满足百分比的条件,都不能构成犯罪,因其不符合定罪标准中的两个必备条件。考察本罪的第二个档次上的比例和数额的要求,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可见,偷税罪的处罚出现了真空地带,由此可能在实务中出现刑罚不公平甚至矛盾的局面。这一立法中的疏忽,只能留待修订案来解决。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新征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新征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

颁布时间:2001-4-28发文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税务管理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二节 账簿、凭证管理

第三节 纳税申报

第三章 税款征收

第四章 税务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 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

第七条 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第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第九条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管理制度。

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对下级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依法进行监督。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十二条 税务人员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四条 本法所称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

第二章 税务管理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十五条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六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第十七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将其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

税务机关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八条 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者伪造。

第二节 账簿、凭证管理

第十九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

第二十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

第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

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

发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

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第二十三条 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不得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

第二十四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

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

第三节 纳税申报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第三章 税款征收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第二十九条 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第三十条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第三十一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第三十四条 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开具。

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三)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六条 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第三十七条 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扣押后缴纳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扣押,并归还所扣押的商品、货物;扣押后仍不缴纳应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的商品、货物,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第三十八条 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二)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纳税人在前款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

第三十九条 纳税人在限期内已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未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一)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前款所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

第四十一条 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规定的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的权力,不得由法定的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行使。

第四十二条 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不得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第四十三条 税务机关滥用职权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或者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不当,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第四十五条 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

第四十六条 纳税人有欠税情形而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的,应当向抵押权人、质权人说明其欠税情况。抵押权人、质权人可以请求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欠税情况。

第四十七条 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收据;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清单。

第四十八条 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依法缴清税款。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十九条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第五十条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第五十二条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第五十三条 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将征收的税款缴入国库。

对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法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并将结果及时回复有关机关。

第四章 税务检查

第五十四条 税务机关有权进行下列税务检查:

(一)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二)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三)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四)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五)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六)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第五十五条 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按照本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

第五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

第五十七条 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第五十八条 税务机关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第五十九条 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五)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第六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二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规定的税收违法行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税务机关可以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

第七十三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四条 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

第七十五条 税务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涉税罚没收入,应当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上缴国库。

第七十六条 税务机关违反规定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的,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七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 未经税务机关依法委托征收税款的,责令退还收取的财物,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致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 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条 税务人员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勾结,唆使或者协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一条 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二条 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调离税收工作岗位,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税务人员对控告、检举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故意高估或者低估农业税计税产量,致使多征或者少征税款,侵犯农民合法权益或者损害国家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和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四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除依照本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五条 税务人员在征收税款或者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未按照本法规定进行回避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六条 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第八十七条 未按照本法规定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检举人保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八十九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

第九十条 耕地占用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征收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关税及海关代征税收的征收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第九十二条 本法施行前颁布的税收法律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本法规定。

第九十三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九十四条 本法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税收征管法练习

税收征收管理法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判断题

1.办理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第一步。()

2.纳税人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不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注销税务登记。()3.生产经营规模小确又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可以不设置账簿。()

4.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构成犯罪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5.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的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即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

6.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不得延期。()

7.采取税收保会措施后,纳税人在限期内仍未缴纳税款的,应立即解除税收保会措施。()

8.对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或者存放空白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收缴发票,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

9.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还按日加收所欠税款2‰滞纳金。()10.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或者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5倍以下的罚金。()二.单项选择题: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是领取营业执照后()A 10日内 B 15日内 C 20日内 D 30日内 2.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行为属于()。

A纳税人行使自主权利行为 B税收违章行为 C税收违法行为 D税收犯罪行为 3.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所扣缴或抵缴税款,不包括()。A应缴税款 B滞纳金 C税款的正常延纳 D罚款

4.税务机关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时,必须开具的依据是()。A收据 B发票 C税票 D清单

5.经税务机关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的,在批准的期限内()。A不加收滞纳金 B应加收滞纳金 C不收利息 D应收利息 6.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与税收保会措施比较()A力度相同 B前者更严厉 C前者稍缓和 D后者更严厉

7.某私营企业某月实际缴纳税款11740元,后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偷税1060元。除追缴该上交所偷税款外,还应由税务机关作出进一步外理。下列处理结果中正确的是:()A 处4年有期徒刑,并处5千元罚金B、处2年有期徒刑,并处1千元罚金C、处拘役一个周,并处2千元罚款D、不追究刑事责任,处3千元罚款

8.经批准可以不设置账薄或暂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税款交纳方式是:()A自核自缴 B委托代征 C定期定额征收 D预储扣税

9.对纳税人偷逃税或骗税的追征期限规定为()。A1年 B3年 C10年 D无限期

10.非法出售增埴税专用发票25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10万元以上的处以()。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B拘役或者管制 C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D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2万元以上以20万元以下罚金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纳税人的下列行为中,税务机关有权要求其提供纳税担保的有()。A外来临时经营者购买普通发票

B纳税人转移,隐慝应税商品、货物 C欠缴税款纳税人需要出境聚 D纳税人办理延期纳税申报

2.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方式征收税款 A查账征收 B查验征收 C查定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3.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税务机关在发票检查中享有的职权有()。A调出发票查验 B调出发票转让 C查阅、复制与发票有关的凭证资料 D借出发票自用 4.税务机关有权核定纳税人应纳税额的情形有()。

A依照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B依照规定可以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C虽设有账簿,但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D虽设有账簿但成本资料,收入凭证等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E不听劝告,逾期仍不申报的。

5.税收法律责任的形式按其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哪几种责任()。

A经济处罚责任 B经济连带责任 C行政处分责任 D行政赔偿责任 E社会影响责任 6.税务检查权具体包括()。

A查账权和询间权 B场地检查权 C责成提供资料权 D在交通要道查证权 E存款账户核查权

7.下列属于偷税行为的是()。

A以隐瞒手段多列支出 B以隐瞒手段不列、少列收入 C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D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 E以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8.税务机关保证税款及时、定额征收的措施有()。

A加收滞纳金 B税收保会措施 C纳税担保 D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E定期定额征收 9.税收征收管理主要包括()。

A税务登记 B纳税申报 C账簿凭证管理 D税款征收 E税务检查

10.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下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些行为有()。A未按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机关登记,变更或注销登记的 B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C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D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E拒绝、阻碍税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第五篇:税收征管法竞赛试题

税收征管法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中,每题1分,共计15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及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制度。

A.帐薄、凭证管理

B.税务登记管理

C.发票管理

D.纳税申报管理

()2.2002年6月,天伦制衣公司因财务人员调动进行帐目清理时发现有两笔收入用错了税率,多缴了税款,一笔系1996年1月的,另一笔系2000年5月的,马上向税务机关提出退税。根据征管法规定,()退还。

A.1996年和2000年的多缴税款均可

B.2000年的多缴税款可以退税,1996年的不可以

C.1996年的多缴税款可以退税,2000年的不可以

D.1996年和2000年的多缴税款均不可以

()3.当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税款,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行使()。

A.抵押权

B.留置权

C.代位权

D.撤销权

()4.当事人逾期不缴纳罚款的,行政机关可以按照《处罚罚》的规定,每日按罚款额的()加处罚款。

A.2%

B.3%

C.1倍

D.5倍

()5.对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财政、审计对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作出的决定,税务机关应当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B.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财政、审计检查出的税款、滞纳金征收入库

C.财政、审计机关发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执行

D.财政、审计可以将其检查出的税款、滞纳金征收入库,但是应该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6.对纳税人的偷税、抗税、骗税等税务违法行为,国家税务税务机关追缴其税款的期限是:()A.3年

B.5年

C.10年 D.永久

()7.对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

A.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B.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C.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D.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8.文天电器公司由于运用公式错误而在去年多缴了增值税,关于是否退还税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30日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

B.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退还税款时,不加算多缴税款的银行利息;

C.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要求退还的,税务机关应自接到纳税人退还申请之日起10日内办理退还手续;

D.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多缴税款退税,是指依法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和各种减免退税。

()9.关于纳税人帐簿、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管理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帐簿、会计凭证、报表,应当使用中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可以使用外国文字记帐;

B.帐簿、会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的制作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C.帐簿、会计凭证、报表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该保存10年,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D.扣缴义务人按照被代扣、代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明细帐。

()10.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税务机关可以查询()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

A.案件的有关嫌疑人员

B.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

C.所有纳税人

D.被查对象

()11.根据群众举报,个体户张三丰存在采取虚假纳税申报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的行为。2003年3月,税务机关依法对张某实施税务检查。在税务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经县税务局局长批准,税务稽查机关可以查询()的储蓄存款。

A.张三丰

B.张三丰及其妻子

C.张三丰及其父母

D.张三丰及其妻子、父母

()12.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终了后()日内缴入国 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A.10 B.20 C.30 D.45

()13.李某因不服市国税局行政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国税局撤销了原处罚决定,高某遂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两天以后,市国税局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了与原来相同的处罚决定,高某应当如何处理? A.重新起诉;

B.申请再审,请求法院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 ;

C.撤回撤诉申请,请求法院恢复诉讼,继续审理本案 ;

D.对法院所作的撤诉裁定提出上诉。

()14.简易申报与简并征期方式的适用于()的纳税人。

A.查帐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

()15.某建筑材料商店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销售建筑材料同时兼营一小吃部,由于分别核算销售额,则该商店应当()。

A.销售建材缴纳增值税,小吃部缴纳营业税;

B.销售建材缴纳营业税,小吃部缴纳增值税;

C.销售建材和小吃部都缴纳增值税;

D.销售建材和小吃部都缴纳营业税。二.多项选择题(20分)

以下各题中,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计20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纳税人办理()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

A.开立银行账户;

B.领购发票;

C.签定营业合同;

D.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

2、一般情况下,具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也属于税收征管法所称的关联企业,A.企业与另一企业之间借贷资金占企业自有资金额50%或以上

B.企业的董事或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一半以上是由另一企业所委派的 C.企业与另一企业之间存在大宗商品交易关系的

D.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企业提供专利权才能正常进行的

()

3、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聘请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的机构或者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

A.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 B.建立进货销货登记簿 C.使用税控装置 D.不设账簿

()

4、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多缴税款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多缴税款退税不包括()。

A.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

B.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

C.出口退税

D.各种减免退税

()

5、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A.国家税务总局 B.省级税务局

C.计划单列市级税务局 D.县以上税务局(分局)

()

6、张天九是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在税务检查中发现张在2002年9月应纳税款4万元。由于该公司未申报交纳税款,于是税务机关在10月11日就向其送达了《催缴税款通知书》,责令其15日内缴纳上述税款。至10月31日,该公司仍未缴税款,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应()。A.责令张天九提供纳税担保

B.可以扣押张某正在销售的电器商品等 C.直接查封张某正在销售的电器商品等 D.对张天九处以罚款()

7、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对于非法印制发票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

A.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 B.由税务机关停供发票

C.由税务机关吊销税务登记证 D.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 E.由税务机关并处罚款

()

8、一般而言,税务机关可在()情况下,要求纳税人其提供纳税担保。A.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

B.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在限期缴纳税款的期限内有明显转移其应纳税商品的迹象

C.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

D.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需申请行政复议的

()

9、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所称账簿,是指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应当采用订本 式。

A.总账

B.明细账

C.日记账

D.其他辅助性账簿

()

10、对于纳税人的减税、免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表述有()。A.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

B.减税、免税的申请必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一律无效

D.享受减税、免税的纳税人应当自减税、免税期满的次日起恢复纳税

三.判断是非题(20分)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并将答案填写在题前的括号中,如果你认为正确,则写上“√ ”,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写上“×”,每题1分,共计20分。

()

1、纳税义务通常由税收的有关程序法作出明确规定后,经征税主体对其确认后才能履行。

()

2、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费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

()

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将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的基本存款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登记,但其非基本帐户(例如不能提取现金繁荣结算帐户)就不一定向税务机关报告登记。

()

4、固定业户外出经营的,也应携带税务登记证副本或税务机关发给的其他有关证件,亮证经营,并接受税务机关的查验。

()

5、税务登记表中的内容发生变化,且税务登记证的内容发生变化的,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不换发税务登记证件。

()

6、省级政府不得作出同税收法律相抵触的决定,但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决定在本省内适当变通执行税收行政法规。

()

7、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如果使用已经税务机关批准的计算机系统记账,并能够准确核算财务成果的,经过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不再建立总账等纸质账簿。

()

8、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

()

9、如果纳税人未及时查询延期申报申请批复结果造成的申报逾期、税款滞纳的,不承担相应责任。

()

10、税收征管中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无法及时纳税的,可以申请办理延期纳税,其中“不可抗力”是指纳税人自己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或者经济困难。()

11、当纳税人既有应退税款又有欠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将应退税款和利息先抵扣欠缴税款;抵扣后有余额的,退还纳税人。

()

1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

13、某淮海实业总总资产为1000万,资产重组时实际欠税100万元,资产重组已经分立成淮华贸易公司和海华贸易公司,淮华贸易公司分得资产800万,海华贸易公司分得资产200万。则税务机关在追缴欠税时,淮华贸易公司最多应承担清偿欠税80万的义务,其余应当向海华贸易公司追缴。

()

14、《税收征管法》要求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并将其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

15、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将有关纳税人的银行帐号主动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报告。

()

16、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

17、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8、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

19、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以下的罚款。()20、对于拒不缴纳罚款的纳税人,各级税务机关有权采取停付扣封的税收保全措施。四.分析案例并选择正确答案(18分)分析以下案例,并将答案序号写在题目前的括号中(单项或者多项选择)。

(一)雅安县某一般纳税人办理开业登记以来一直未申报纳税。针对该纳税人一直未办理纳税申报的事实,雅安县税务局稽查局在履行有规定的税务稽查手续后对其进行了税务稽查,经过检查确认,该企业上偷税40000元,在履行了规定的听证手续后,按照有关法规分别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并对其作罚款一倍处理,在责令交纳的期间内,发现纳税人有转移财产的嫌疑,于是税务机关采取了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措施。针对以上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针对纳税人的未进行纳税申报行为,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行政措施是()(2分)A.责令纳税人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B.责令纳税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

C.经过税务机关通知申报,纳税人仍不申报,属于违反一般税务管理规定的行为 D..经过税务机关通知申报,纳税人仍不申报,属于偷税行为

()2.案中所说的“税务稽查手续”,是指税务检查人员应当遵守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是指()(2分)A.出示税务检查证

B.应当至少两人实施税务检查

C.应当在检查前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 D.由县以上税务机关开具介绍信

()3.本案件中所说的“税收保全”,是指税务机关可能采取的下列措施。(2分)A.税务稽查机关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B.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须经县以上税务局长批准

C.如果纳税人未提供纳税担保,经县税务稽查局局长批准,可扣押纳税人的商品、财产和货物

D.扣押纳税人的商品、财产和货物,须经县税务局局长批准()4.针对本案所说的“税收强制”,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2分)A.强制执行的财产价值应当相当于税款部分的价值,其滞纳金可以同时执行 B.税务机关可对纳税担保人的担保财产强制执行 C.强制执行应当经过地市以上税务局长批准

D.税务机关可自己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二)2003年6月6日,某县国税局稽查局派税务干部小李和协税员吴全两人在下午身作便服来到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见到了平时比较熟悉的该公司经理洪山,小李在出示税务检查证后开始税务稽查。

经查,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2002通过虚列支出少缴增值税15500元。6月7日,县国税局向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送达《税务违章通知书》,对公司拟罚款3倍46500元。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申辩,并要求听证。小李认为,该公司偷税,证据确凿,无需举行听证。

6月8日县国税局对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作出了补缴增值税15500元的税务处理决定、罚款4倍62000元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并于当日同时送达裕伦公司,限期6月20日前缴纳。

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对罚款决定不服,于6月10日向某市国税局申请复议。

6月14日,市国税局以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没有缴纳税款也没有提供相应担保为由对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下达《驳回复议申请裁定书》。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对此不服,于6月19日向该市北江区(市国税局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6月20日,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缴纳了全部税款,6月21日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到县国税局申领发票被拒绝。

选择下列各题的答案(每题2分):

()

1、本案税务机关税务检查手续方面存在的错误的情形是()。A.不应当是一个税务人员实施税务检查 B.调查和检查未实行回避

C.税务人员未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 D.税务人员没有穿正式的税务服装

()2.本案税务机关处罚过程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做法主要有()。

A.未告知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税务机关有权收缴其发票 B.处罚告知以《税务违章通知书》形式下达,税务文书不规范 C.未按规定程序举行听证会,认真听取宏达公司意见 D.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陈述申辩后税务机关加重处罚

()3.本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告知裕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A.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自6月7日起算)B.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自6月8日起算)C.6月20日前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

D.自接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4.本案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偷税行为()。A.应当按法律规定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B.不得加收滞纳金

C.应当按法律规定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D.应当按法律规定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自全部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计算()5.税务机关如果认为纳税人提出的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应当()。A.作出《不予受理复议裁决书》 B.作出《不予受理复议决定书》

C.受理后作出《驳回复议申请决定书》 D.受理后作出《驳回复议申请裁决书》 六.分析案例并简要回答问题(20分)

某县国税局稽查局2002年12月14日在对税务登记纳税户进行比对检查时,发现经销服装的个体工商户吴理(定期定额征收业户)未办理11月份的纳税申报和交纳税款,就对其进行了税务检查,检查发现,由于吴理准备在12月底歇业回外地老家,为了逃避交纳2002年11月、12月的税款(10月及其以前的税款已经按照规定交纳),就没有进行有关纳税申报。

稽查局于12月5日向书面要求吴理于15日交纳11月份、12月份的2000元税款(每月1200元),按照《税收征管法》第64条,并按照“不进行纳税申报”处理,责令其限期缴纳税款,并对其处罚一倍共计2400元罚款。纳税人不服,12月20日,稽查局一检查员偶然发现纳税人吴理已经联系了搬迁用的货车,准备提前停业,将其所剩余货物和有关物品运走,于是立即上前阻拦,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第55条,当场填写了盖有税务稽查局公章的扣押证,将吴理准备运走的一批服装连同吴理租用的卡车扣押。

2002年12月24日,吴理到交纳了应纳税款2400元,但是拒绝交纳罚款,并要求税务机关返还扣押服装和货车,12月26日,税务机关报请县国家税务局长批准,变卖了部分服装,以扣抵2400元罚款。其余服装予以返还,由于保管员吴义(协税员)盗卖了部分服装(800元),税务机关告知纳税人,缺少的装将在向吴义追回后及时归还。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1)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定性和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2)税务机关对扣押纳税人服装的行为在手续上是否完备?为什么?(8分)(3)税务机关在返还时的有关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8分)一.单项选择题(15分)

1.B(1分)2.B(1分)3.D(1分)4.B(1分)5.B(1分)6.D(1分)7.C(1分)8.B(1分)9.C(1分)10.B(1分)11.A(1分)12.C(1分)13.C(1分)14.D(1分)15.C(1分)

二.多项选择题(20分)1 ABD(1分)2 ABD(1分)3 ABC(1分)4 BCD(1分)5 BC(1分)6 BD(1分)7 ABD(1分)8 BCD(1分)9 AC(1分)10 BD(1分)

三.判断题(20分)1.错误(1分)2.错误(1分)3.错误(1分)4.正确(1分)5.错误(1分)6.错误(1分)7.错误(1分)8.正确(1分)9.错误(1分)10.错误(1分)11.正确(1分)12.正确(1分)13.错误(1分)14.错误(1分)15.错误(1分)16.正确(1分)17.正确(1分)18.正确(1分)19.正确(1分)20.错误(1分)

四.分析以下案例,并选择答案(20分)

(一)(8分)1.1.C(2分)1.2.ABC(2分)1.3.AD(2分)1.4.ABD(2分)

(二)(10分)2.1.AC(2分)2.2.BCD(2分)2.3.D(2分)2.4.A(2分)2.5.B(2分)

六、分析案例并回答问题(22分)

1.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定性和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定性和处理是不准确的。因为,第一,对于已经办理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来说,未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偷税,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第63条处理。而本案中,税务机关按照“不按期申报”的处理是不正确的。(2分)

第二,该企业12月的税款应当在次月10日前交纳,因此,税务机关不应当在12月作为偷税处理。当然,根据具体情况,纳税人可能要逃税,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有关税收保全措施,不应当将12月的税款作为“不申报处理”。(2分)

2.税务机关对扣押纳税人服装的行为在手续上是否完备?为什么? 税务机关对扣押纳税人服装的行为在手续上是不完备的。因为:

第一,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应当经过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本案只有稽查局的批准,显然属于越权行政;(2分)

第二,税收保全措施的执行行为应当有两人以上,而本案只是一个检查员,显然,违背了处罚程序的有关规定。(2分)

第三,税务机关不应当扣押纳税人租用的卡车,只能扣押纳税人自己的财产。(2分)第四,纳税人12月份的税款还在纳税期中,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第38条处理,在责令交纳的期间内发现有逃税嫌疑,应当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本案全部作为以前纳税期的税款处理,是不准确的。(3分)

3.税务机关在返还时的有关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税务机关在返还时的有关处理也是不准确的(1分)。因为:

第一,在纳税人交纳税款后,税务机关应当在1日内归还纳税人的商品,而本案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时间(1天);(2分)

第二,对纳税人的罚款是否可以执行,有时间的具体要求。依照《税收征管法》第88条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复议又不诉讼的,又不履行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本案纳税人尚未超过复议期间和诉讼期间,税务机关不能提前执行强制措施。(3分)

第三,保管员吴义盗卖了部分服装的行为是税务机关的责任,不能转嫁给纳税人负担,应当首先由税务机关补偿纳税人,然后由税务机关向吴义追补。(2分)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修订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修订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收征管法案例精选

    税收征管法案例精选 一、案情:如意美容厅(系有证个体户),经税务机关核定实行定期定额税收征收方式,核定月均应纳税额580元。2001年6月6日,因店面装修向税务机关提出自6月8日至6月30日申......

    解读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解读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一、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责任抵触税法的决定一律无效新《实施细则》第3条第一款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

    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

    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国务院令[2002]36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

    新《税收征管法》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新《税收征管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修订通过。 C,2001年2月1日,2001年3月15日,2001年4月28日,2001年5月1日 ( )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

    税收征管法修订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 (征求意见稿) 一、将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

    税收征管法题库(900多题)

    第1题:新《税收征管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修订通过。 A 2001年2月1日,B 2001年3月15日,C 2001年4月28日,D 2001年5月1......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题库-案例分析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题库 第一部分 一、案例分析:(共50题) 1、案情:某税务所在2001年6月12日实施检查中,发现星星商店(个体)2001年5月20日领取营业执照后,未申请办理税务登记。据此......

    新《税收征管法》存在的问题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终于对《税收征管法》进行了修订,其修订之处多达80余处,因此,可以说是比较大人一次修改。与原来的《税收征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