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高效课堂 勇创小组文化建设
打造高效课堂 勇创小组文化建设
太和县第八中学 阮海兰 2014、11、12
打造高效课堂 勇创小组文化建设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课改,高效课堂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欢,而班级文化建设下的小组文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来,使小组合作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小组文化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的研究,这既包含小组建设的隐形文化也包含显形文化。可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小组合作的高效,建设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 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的打造,需要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学生们的配合,而小组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班级制度的完善和学生的创建。因此,为了使高效课堂更高效,小组合作更发挥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组文化建设的创建进行初探:
一、小组文化建设机制
1、小组的构建
每个小组的人数最好为6人,多者达到8-10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平行分组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作特优生,B类学生称作优秀生,C类学生称作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组内成员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这样按成绩平均分配,方便公平竞争;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达到能力互补,知识互补;学习小组长最好坐中间,方便讨论和检查组员作业;为了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同学能参与管理,每个小组配有组长,副组长,学科组长,记分员。学习组长抓学习,组长抓纪律,常规;学科组长由本组单科最好的担任;学科组长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记分员及时记录各项情况。(记分员应该轮换组记录)
2、每个小组要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小组的口号、目标(小组以及个人)。每个小组制作一个组牌,上有组名、组规、各学科代表等,让每位同学都明确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干。
二、如何选好小组长,才能勇创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组建好了,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小组的合作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高效课堂得以发挥好,选好小组长是关键,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 选聘好小组长的标准: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有很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③学习习惯好,成绩优秀;④最重要的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乐于助人、有服务组员的意识.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2、每个小组还可以设立一个副组长,辅助组长作一些工作,分工为学习组长和纪律组长,组长主要负责学习和小组的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小组的值日和日常的其它一些事.为了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小组的每个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负责一个学科的学习,这样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为小组建设力量.三、小组培训
1、小组长培训,要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有很强的号召力.(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3)小组长要研究解疑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争取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5)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A、B、C分层完成导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6)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做好小组的评价工作。
2、定期召开组长会议
定期召开组长会议是必要的,有时一周或两周一次召开,把班里出现的问题通过开会、讨论能够及时解决。当小组长的思想开始出现倦怠时,或不负责任时,要及时给小组长加“思想餐”,让小组长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周周评出优秀小组长给予肯定、表扬、激励其他组小组长进行学习。
3、组员培训
先有小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如果有一个小组老是成为最差小组时,老师要给这一组的所有成员进行开会,让他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小组团结是成为优秀小组的关键,所以组内成员要齐心协力,为了自己的小组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互帮互助,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小组。
四、小组评价
高效课堂的上课环节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学生和老师评价、学科代表总结。而这些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评价,它关系到小组文化建设中的每周对小组的评价,按照及时性、公平性、团体性对小组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有:
1、课堂评价
这个评价是小组得分最多的评价,学生回答问题、上台展示,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每科任课老师的要求不同,给小组进行1-10分的奖励。因此,哪个老师给加的分多,学生在那门课上的积极性就高,就越喜欢上那门课,但评价时要当堂进行评价 要做到客观公正性,尽量照顾到每组的公平性。
2、课外评价
早读时,我们班的学生都是自觉得找我背书,因为背一篇课文给他们加分,组分和个人分同时加10分;自习时,为了挣分他们找我做数学题。在这个时候他们很看重组分,因为小组的评价都是捆绑式评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是每个小组成员都心知肚明的。当有小组组员犯错误被扣分时,小组内的其他成员都会指责他,他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更加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3、成绩评价
高效课堂的实施,主要还是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根据算小组成员的总平均分,每次考试都评出最好学习小组进行奖励。让小组长给各个成员施加压力,或进行结队子学习,一帮一的帮扶活动,让组与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竞争,成绩好的学生能发挥他的学习优势,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得到补差补缺,这样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整个班级的成绩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4、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可设立最佳小组合作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励作为对个体的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
分是学生的命根子。因此,每到星期五进行综合评价时,各个小组都开始紧张起来。每周都要对小组进行奖惩,优秀小组进行奖励,并张贴在优秀小组栏内;得分最少的小组(最差小组)要罚扫一个星期班内的卫生。
总之,打造什么样的高效课堂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小组文化建设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成败的关键在于我们努力一搏。
第二篇:推进小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推进小组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胡参军
来源:《教师·下》2014年第09期
摘 要:针对江苏省新沂市(以下简称“我市”)提出的《“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学讲计划”),笔者就如何构建学习小组,落实“学讲计划”,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心得体会。
关键词:“学讲计划”;小组教学;合作学习
为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市提出了“学讲计划”,此计划的主要目标在于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将原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模式,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学讲计划”的实施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而合作学习要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为此我认为,“学讲计划”就是小组教学模式的升华,要想有效实施“学讲计划”,首先必须推进小组教学模式的落实。推进小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新课改所追求的目标。下面我就结合我市第三中学实施“学讲计划”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有效地推进小组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加强小组建设,强化合作意识
小组建设是“学讲计划”的有效实施和小组教学得到落实的前提。学讲方式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学、互帮互助学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问题探讨的深度。
学习小组一般由六个同学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成绩、个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这样可以使各小组之间具有相似的竞争实力,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切忌按类划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无法达到小组合作学习之目的。
为强化组员的合作意识,我们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第一,要选一个成绩好、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做组长;第二,每组要有一个响亮的组名和口号;第三,制订小组共同的奋斗目标;第四,建立小组内的互相监督机制,等等。在“学讲计划”实施的初级阶段,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不配合的冷场的局面,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来扭转这一局面。小组合作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二、明确教学环节,打造高效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讲计划”要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就是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学习讨论的问题、学习程序和环节;设计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知识基础,既要有难度又要有梯度;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分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所布置的学习内容,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然后组内合作探讨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将组内合作没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由教师带领全体同学一起来共同探讨解决,最后教师进行系统教授。
针对“学讲计划”的要求,我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新课堂模式的操作方法,掌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我教的高中英语学科为例,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1.以预学案为抓手,自主先学
在课前或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将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学案上内容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发现疑难,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2.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在学讲教学模式中,小组讨论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们带着在第一个教学环节当中所发现的疑难,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通过组员之间探讨可以解决的问题。3.交流展示,汇报成果
此环节是学生将自己或本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各种媒体,帮助其他同学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4.质疑拓展,深化学习
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共性的问题、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拓展探究的问题,通过互教互议、教师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以解决。5.当堂检测,反馈效果
“练”是教和学的最终落脚点,是评价和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当堂检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检测,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当堂目标达成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总之,“学讲计划”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把握“学讲计划”的具体要求与实施办法,不断探索新型课堂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老师“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讲计划”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摸索,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最终将“学讲计划”全面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
第三篇:抓好小组建设 打造高效课堂
抓好小组建设 打造高效课堂
小组建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北川中学在上学期学习实践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总结讨论、实践改进等环节,成功探索出了一套以小组建设为突破口,较为切合学校实际的课改机制,逐步将学校课改推向了深入,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建立小组积分制
开学初,郭校长亲自深入各个教研组,就学校学习实践杜郎口模式取得的已有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扎实认真的调查研究后,决定以小组建设为突破口,在七、八年级尝试建立小组积分制。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校在小组建设上已初步构建了自己的模式,小组建设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的优势日益彰显。其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
1、均衡分组:将各班学生按成绩、性格、优弱学科、性别等均衡分配到八个小组之中。
2、组内分工:选拔小组长(学习组长、监督组长、计分组长等),给组员编号(1、2„„后进生号靠后),组内建立帮扶对子。
3、建立规则:由学科教师、班主任自行在一定范围内(每一项分值在1——5分之内,如某一组内有一名学生一次作业未交,给本人及其所在小组分别扣1分)制定该学科或班级的积分规则,将组员个人的表现直接与小组考核评价挂钩,建立连带机制。
4、展示积分:在各组黑板的醒目位置画出积分表,各组组长及时(每节课后、每天放学前)统计个人积分和小组积分,并将本组积分变化情况分学科在黑板积分表上展示出来。
5、评价奖惩:每天各班每个小组的成绩要及时统计,要求各班对8各小组做到每周一总结、一评比、一奖惩(奖惩措施多样:流动红旗、献花、打扫卫生、获奖感言、整组加奖励分等);每月一总结、一评比、一奖惩(学校对各班每月表现最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各班对进步最大的小组进行奖励)。
6、改进完善:根据小组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改进完善。
二、跟进配套措施
配套措施之一:开展听评课活动
坚持开展听评课活动是学校教研的常规工作之一,为了保证听评课的实效,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在排课时,给每个学科组留出半天的教研活动时间,保证了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在反复研究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并试行新的课堂评价标准,要求教师严格按课堂评价标准评价课堂教学。三是抽调专人全程参与各个学科组的教研活动,适时引导教师通过听评课提高自我。四是在听评好常态教研课(教研组教师参加听评)的基础上,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安排对杜郎口模式运用得心应手的教师上示范课(全体教师自愿参加听评),学校对每节示范课进行全程录像,并及时上传至网校,供更多的教师学习借鉴。截止5月20日,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听评课100 余节,安排23位教师进行了校级示范课教学,教师人均听评课12节以上,达到了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配套措施之二:落实好每周一议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教研室以每周一议的形式就发现的问题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展开讨论,寻求最佳解决途径,讨论结果经整理后直接反馈给教师。每周一议的议题来源于课改实际中遇到的共性的、典型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每一个议题经过教师的讨论完善之后,又及时地作用于实际。这种做法,既增强了问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又缩短了研究推广和实践的周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许多教师通过教研活动的讨论,直接将先进经验借鉴到了自己的教学实际之中,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总有预想不到的收获,从教研活动上学来的东西,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目前,学校已完成了对以下11个议题的探讨,及时化解了课改过程中的难题,保证了课改的顺利推进。
(1)本学期教研活动如何开展更有效?课桌凳如何摆放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听评课活动如何开展?(第二周)
(2)现行导学案设计方式存在那些不足?如何改进?(第三周)(3)小组建设如何抓,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第四周)
(4)导学案如何设计才科学有效?(第五周)
3(5)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就自己在小组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综合分析。(第六周)
(6)你在小组建设方面制订了哪些规则,执行效果如何?(第七周)
(7)小组建立后,为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你采取了哪些措施?(第八周)
(8)为了将小组建设渗透到班级管理中,你做了哪些努力?(第九周)
(9)你在导学案设计上取得了哪些突破,还需做哪些改进?(第十周)
(10)在小组建设中,你“培优补差”的措施有哪些?还存在哪些困惑?(第十一周)
(11)你在小组长培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第十二周)
配套措施之三:建立研究推广机制
为了全面推进课改,从整体上加快课改步伐,学校教研室专门负责研究改进和推广工作。一是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调查、跟踪、随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整体解决。先后完成了课堂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导学案形式的确定与改进、班级小组积分制的建立、小组积分规则的制定、小组记录和积分评比的统一等工作。二是及时发现课改典型,通过教研活动学习研讨、教师例会组织学习等形式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促成了百 家争鸣的课改局面,逐步建立了良好的竞争机制。三是小组积分制运行后,教研室经过反复研究与思考,创造性地将班级纪律、卫生、路队、养成教育等内容渗透到小组建设之中,制定班级管理积分规则和评价机制,有效地将学科小组建设的成果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之中,促进了良好教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正如班主任老师所说的那样:小组建设一张表,效果却不同一般,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尽在其中。
配套措施之四: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应是小组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和首席执行官,任何学科、任何小组成员的积分,都应通过班主任的统计,最终整合成小组的积分。换句话说,正是班主任,才让每个学科的每1分在小组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此,学校一改往日由班主任在每天20分钟的班务活动时间处理班级事务的做法,每周给七、八年级各班安排两节班会课,其中一节专门用于小组建设,由班主任组织统计各小组积分、兑现奖惩、召开小组建设主题班会等,各班小组建设的成效直接与班主任考核挂钩。
配套措施之五:培养好小组长
一是选拔学习成绩较好,性格外向,组织管理能力强,自我要求高的同学担任小组长。二是在班内设立纪律班长、卫生班长、监督班长,对各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督察和评价。三是权力下放,树立组长的威信。如组长可以针对问题难易选派组员展示学习成果、有权根据组员的表现决定组员的去留等。同时,组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做好表率,组长犯错,扣分加倍。四是加强对组长的培训,主要从思想认识、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组长分析组员的特点,鼓励组长有针对性地对组员进行管理。如展示(基础性题目)尽量让内向的学生、后进的学生进行,尽量想法激发组内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组内的团结等。通过培养,一个个小组长脱颖而出,成为老师最得力的帮手,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配套措施之六:抓好导学案建设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之一,为了加强导学案建设,学校在开学初对上学期试行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然后借鉴各地导学案设计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初步制定了北川中学导学案设计初稿并试行。试行两周后,学校根据师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了包括北川中学导学案实施方案、导学案样式、导学案规格、导学案设计原则、导学案清单、导学案检查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将导学案真正纳入了课改实践之中。本学期以来,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已超过300份,而且质量较高。导学案的良好运行,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方面发挥出了巨大作用,全体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的热情倍增。
配套措施之七: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一是充分利网校资源,鼓励教师进入网校学习。在校园网上,许多教师把自己在课改方面存在的困惑以问题的形式发布在网上,寻求网校教师(全国116万名,平均在线1万名左右)的帮助,取得了良 好效果。有些教师把自己在课改方面取得的成绩或经验(小组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导学案、课件、论文等)通过网校及时发布,让其他教师及时分享借鉴。有些教师还通过网校直接与课改专家对话交流,提高了自己成长的速度,拓展了有效教研的时空。学校对教师进入网校学习交流的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专项考核,对优秀教师予以奖励。经过半学期的运行,学校网校排名已进入全国300强,居陇南市网校排名之首。进入网校学习交流,已成为全体教师生活工作的常态。二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白板和校园广播系统的作用,及时将先进的课改元素(导学案、课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课改典型报道)传递给全体师生,简洁高效。
配套措施之八:召开专题研讨
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同时发现课改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安排全体师生围绕“杜郎口模式改变了我”和“小组建设改变了我(或班级)”两个专题进行了研讨,并精选优秀稿件作为师生国旗下演讲的材料,校园广播站还专设了“课改在线”栏目,及时报道学校的课改情况。
三、小组建设成效
成效之一: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变化深刻
一是小组积分制的运行,直接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便于操作的小组积分,经过实践,教师明显感受到了课改的实际效益,对课改的盲动感逐渐消除、认同感逐渐增强。二是小组内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日益明显,促使教师不断审视自己原来 的教学,自我学习改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三是教学成绩的不断提高,让教师尝到了课改的甜头,参与课改的热情不断高涨,许多教师把教研活动当成了学习交流、借鉴提高的有效载体。特别是一些教龄较短的教师,在谈及课改时信心十足,成就感溢于言表。四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许多教师想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奖惩措施,甚至自己掏腰包买奖品奖励学生小组。
案例点击:七年级英语教师白燕,上学期由于请假,对杜郎口模式的理解、运用都很不到位。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她在认真学习学校出台的各期“学习杜郎口专辑”的同时,积极参加每次教研活动,努力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课堂教学效益大幅提升,在本学期进行的两次月考中,她的成绩始终处于同组前列。当谈及小组建设时,她总是充满着自信,在网校上,她总是将自己对课改的感受以随笔的形式发布出来。
成效之二:课堂教学变化巨大
1、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小组建设实施以来,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承担七、八年级22个班级教学任务的65位教师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懒”到上课几乎不给学生讲解任何知识,所有学习的内容都是由学生讲解、板演、展示、评价,而教师只做好了一件事:适时引导调度,及时组织学生给小组评价打分。
案例点击:七3班一堂历史课上,教师从未讲一句与知识有关的话,整节课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到5分钟,全部内容由学生自学完成,检测效果良好。本节内容为《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师活动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安排学生自学、给各组私下布置展示任务(6个小组分别从衣、食、住、行、娱乐、节日方面展示,另两组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布置检测练习。学生活动有:明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内容、完成小组展示、相互评价打分、完成当堂检测、相互批改纠错、小结本节内容。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小组积分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但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学生为了提高自己和小组的积分,积极思考探究、积极展示交流、积极合作互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
案例点击:八10班语文课上,一名女同学多次举手未被叫到,她变得很生气,硬抢着纠错却把别人对的答案改成错的。但她没有退缩,通过组内交流之后,她又代表小组积极展示,最终答对了一个较难的问题,为组内赢得了1分,当老师宣布给她所在的小组加分时,她兴高采烈,满脸自豪。
3、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的明显提高。小组建设的实施,课堂组织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小组比拼代替了原有课堂的死水一潭。小组内帮扶对子的连带机制和后进生代表小组展示的奖励机制等,在促进后进生转化和优等生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通过对月考成绩分析发现:小组建设开展以来,学科整体成绩和教师个体的成绩提高幅度巨大,后进生成绩进步明显。成效之三:班集体建设有条不紊
1、学生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小组内个人的表现直接与小组的积分相关,为了不因自己的不良表现而影响小组积分,为了提高自己的积分和组内排名,学生在课堂上、在班级事务中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尽力表现自我,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案例点击:八8班教室门口,一名后进生偷偷地抹眼泪,调查得知:她所在的小组在4月份积分最低(只有10分,第一名的组积分334分),而她的负积分最大,组长和组员都埋怨她,不愿意要她了,但别的组又不接纳自己(与自己同号的另一组组员不愿和自己交流、另一组组长不愿接纳,怕影响自己组的积分)。经过班主任的协调,她又回到了本组,但表现异常积极,本组近两周积分已位于全班中间。
2、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小组建设中,小组既是一个学习单位、又是一个管理单位,评价、奖惩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即“对组不对人”。但小组内个人的表现却与小组的积分息息相关,小组得到奖励或惩罚,最终都要体现在具体的组员身上。这种机制,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集体意识明显增强。特别在小组内刚刚结成帮扶对子时,许多优生起初不愿意给后进生讲题、帮扶,一味地个人表现,但在小组考评中却落后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只有调动所有组员的积极性,小组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案例点击:八2班一名优秀生(经常是全级第一名)从不愿给别的同学讲题,更不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学习方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积分规则中明确规定:优生回答一个基础性问题给小组和个人都不加分,但组内后进生回答却能得1分,同时给优生加1分,小组积分可以增加2分。为了小组积分,该同学不但积极给组内后进生讲题,而且还给全班同学介绍学习经验(班主任给她另加2分)。
案例点击:4月19日下午,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集会,举办“北川中学首届英语情景剧表演大赛”。比赛进行不久,天气突变,狂风四起,尘土夹杂着纸屑等四处飞扬。七8班一个小组的同学出现在了全体师生的视野之中,由他们组成的志愿者团体,四处捡拾被狂风吹跑的垃圾,脸上充满了自豪。当问及他们为何会这样做时,他们都说:“为了给小组加分、为了给班级加分。”
3、育人氛围十分浓厚
小组奖惩过程中,许多班主任将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等纳入了奖惩范围(如:每周最后一名小组内的所有成员承担第一名小组内对应成员的值日任务,排名最后两名小组给班级献花、排名中间靠后两组承担养护花木的任务,进步最大的组给小组另加奖励分等),营造了浓厚的竞争氛围,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各班教室内鲜花众多,香气馥郁,营造出了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环境。各班学生都能够积极投身到学习之中,教室内吵闹的现象消除了、卫生保持清洁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已经形成。
四、小组建设再认识
1、小组建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小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机会,消除了学生的自闭、自卑心理,提高了学生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事实表明:小组建设能真正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抓住了小组建设,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核心,也就能促成由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的转变。
2、小组建设是实现学生自治的有效途径
小组建设增强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责任心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是实现学生自治的有效途径。
3、小组建设是大班额班级管理的有力抓手
在大班额情况下,班主任完全可以通过小组建设将众多的学生看做8个人,8个人之外的管理则完全由学生通过小组自治完成,效果良好。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又有利于提高班集体建设的水平,更有利于良好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4、小组建设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的有效举措
“竞争出效益,协作促进步。”学校的管理效益、素质教育的全方位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都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体现出来。小组建设真正激发了学生个体与个体、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热情,实现了小组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对提高学校管理效益意义重大。
五、改进完善的方向
1、继续完善小组建设和导学案建设,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继续加强行动研究,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以小组建设为核心、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篇:强化小组建设 打造高效课堂2
强化小组建设 打造高效课堂
——在班级小组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材料
武胜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2010年初,我县实施“课改再启航”工程以来,一直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接纳,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在全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课堂逐步向优质高效迈进。下面,就我县开展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一些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班级小组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 管理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班级小组建设工作,成立班级小组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班级小组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学习《武胜县教育局关于班级小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召开专题研讨会,出台的关于班级小组建设的管理制度、评价量标、激励措施;开展小组建设评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 “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的探讨,解决“班级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推广“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先进经验;并随时对小组建设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绩效挂钩和作为评优晋级依据之一。广大教师更是积极主动抓好班级小组建设。
(二)课堂教学 高效灵动
教师改变了过去按部就班的传统教法,课堂上有效地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资源,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睿智地观察,适时地点拨,巧妙地引导,中肯地评价;学生冷静地思考、积极地交流,热烈地讨论,自信地展示,彰显了全新教学理念和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舞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律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自信,学习成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评价激励 彰显生机
我县形成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管理与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评价标准。教师对学生的多元性评价,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增量性评价。新课改的长效评价机制解放了教师思维,把师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中解脱出来,把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班级小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困惑
1.大班额学生分组的问题。我县的县城及条件好一点的乡镇学校,一般都在70人左右,多者甚至达到八九十人,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
2.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6-8人为小组,组员的选择随意性较大。这样分组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时间不足,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4.评价不全。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三、班级小组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切实消除大班额现象。各级各部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解决硬件缺乏和教师紧缺的问题。动态调整教师编制,有计划地增加教师数量,解决新增班级的教师需求。科学规划和合理、审慎调整布局,努力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增强农村学校吸引力,缓解城镇学校压力。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3.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5.创设学习环境。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处于团队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之中。如张贴班风、学风、标语口号,展示团队名片、团队积分、优秀团队等。时时告诫同学:一个团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必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才能共同成功。学习环境的创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案设计。所以,学案设计要充分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调动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热情。活动设计便于小组合作,利于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6.训练活动技能。
(1)学会倾听。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随意打断,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并适当记录,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
(2)学会讨论。组内讨论声音要小,全组成员听清即可,不能影响其他组讨论;要尊重他人,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当然也不能总是旁观者;遇到分歧,要心平气和,不要大声吵闹;要注意文明礼貌,不可恶语相向。
(3)学会表达。首先要克服害羞、怕嘲笑的心理,这可以从培养学生大声说话做起。其次要培养学生表达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语言简练、语句通顺,反驳或补充时善于尊重、肯定别人。
(4)学会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应不拘一格,根据情况灵活变通,更不能是简单的问答式。以语文课为例,学习成果就可以以分角色朗读、情景短剧、辩论赛、访谈互动等形式进行。
(5)组长学会组织。合作学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小组活动组织者能力的高低。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组内分工,如何开展组内学习,如何归纳意见,如何进行组内评价反思。组长也可以在组内轮换,可到先进组考察学习。
(6)组员之间学会互相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简化为自主学习、提出疑问、发表见解、成果展示、互帮互助、目标达成等几个方面,每一个评价要素又可以进一步细化。
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就没有课改的成功。只有浸润着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够自由自在放飞的课堂,才是最成功的课堂,才是课改的终极目标。
第五篇:构建学习小组,打造生态高效课堂
构建学习小组,打造生态高效课堂
警予学校 周云莲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刚上完课,走出教室时,心情是轻松愉悦的;可踏上了这个台面,脚步却是凝重的,因为本人今天要说的确实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本人在课改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这几天我回顾并记录了三年来我班实施高效课堂课改中组建课堂学习小组及本人在课改中的足迹,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在此与各位分享,不到之处敬请赐教。
一、抓住契机,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学习小组。
1、把握时机,筹建小组
一直以来,我信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早在参与课改前,本人也一直在尝试构建小组管理、小组学习模式,但因为小组成员的搭配不太合理,评价机制的不够完善,使小组常处于架空状态,没有落到实处。正当我处于迷惘阶段,找不到突破口之时,2011年4月,有幸去许市中学学习取经,他们的课堂学习小组让我眼前一亮,顿觉豁然开朗,有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回到学校,我就将许市中学的经验与本班已有的小组模式相结合,开始了新的学习小组的组建。正如咱们学校杨华校长所说“我们班课改的步伐迈得较快,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2、全面兼顾,划分学习小组。(1)、均衡互补,搭配小组成员
成员的搭配是关系到小组组建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编组时,我遵循的是“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平时表现等方面情况,我们班筹建了9个学习小组(6人一组,孩子小,便于落实管理),在组建过程中,我兼顾了这个因素:A、男女比例分配适中。B、学生性格搭配互补。C、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2)凝聚合力,选好正副组长。
在高效课堂中,组长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因而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非常重视正副组长的选拔及培养。
每个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担任小组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成绩相对优秀。B、性格相对外向。C、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相对较强。D、自我要求相对较高。E、服务同学的意识相对较强。“玉不琢不成器”,那么怎样培养小组长呢?我着力从小组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合作,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搞好组内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导培训,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第一,通过谈话,让他们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半个月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小组成员的动态,分享他们在小组学习、小组管理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及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第三,给小组长加“自助餐”,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 励小组长。第五,课堂中的现炒现卖:或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可以让小组长说说你打算怎样组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或在展示汇报前让本堂课合作学习做得最好的小组的小组长谈谈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交流的形式以及汇报的方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期的潜移默化,何愁小组长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得不到提高?(3)倡导正能量,建设小组文化
我们班的小组文化建设包括这些内容: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目标等。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口号、组规、目标等。在制定组名时,我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样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三年级时,我们班的九个小组名分别是:飞速、蒲公英、拼搏、萤火虫、精英、海鸥、智慧精灵、我能行、健乐。听听咱们班孩子们自己写的口号:“飞速飞速,永远超速,海阔天空,任凭我飞。蒲公英组:沐浴阳光,自由飞翔。健乐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当然,到了六年级,口号更有了深度。(4)多种评价策略,促进小组合作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客观准确的评价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咱们班共设了四种小组评价表:
①前黑板左侧的课堂评价表,其评价内容主要体现纪律、学习、展示、倾听、质疑、评价六大块。为了发挥其调动促进作用,我尽可能去做 3 到及时、公开、客观,体现激励性和团体性。一节课一小结,一日一总结。
②后面半块黑板上的小组一日常规评比,它分早读、课堂、两操、作业、中餐、卫生、安全文明、特殊、专时专用、归家队十大块。依据班规暨小组评比细则进行评价。每天放学前,班长和中队长进行分数统计及一日工作总结。如此,各小组成员对自己当天表现情况清清楚楚,哪些做得好,要发扬,哪些不足,以后要弥补。
③ 小组评比表,一周一评比。依据一日常规评比,值日本、班干部登记本里记录的分数总值,按总分从高到低,评出两个优秀小组,两个红星组,两个黄旗组,咱们班的孩子除了将分数登记上去后,还童心独运,给红星组的标志是红红的可爱笑脸,给黄旗组的标志是黑黑的哭脸。
④ 个人评比表,两周一评。分数居前五位的为班级之星,分数在后五位的为黄牌警告。
(5)赏罚分明,推动小组发展
奖励机制是认可,是肯定,它决定着小组建设的质量,没有诱人的奖励就没有发展的动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① 每周一评的红星组员可获得黄旗组组员“拜师”的一个本子,一支笔,组长翻倍;② 红星组组员可享有本周去学校阅览室看书或优先借阅图书的权力(黄旗组则无权享受)③半月一评的“班级之星”也可获得“黄牌警告”的拜师本和笔; ④ 十五本本子可以换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5)半期一评的优秀小组可参加郊游、烧烤、体验生活、等集体活动(记 得四年一期那一次,我带着两个优秀组“ 飞速 ” “ 精英 ”成员去岩湾烧烤,同行者还有几位家长。这两个组的同学星期一回到教室,将他们的趣闻、快乐津津乐道。加之我拍摄下来的精彩镜头在班内展示,引其他组的同学“垂涎三尺”,羡慕嫉妒到了极点。经我引导,这羡慕嫉妒便化成了一股动力,试与“飞速 ” “ 精英 ”比高低。)三年来,类似这样奖励性的活动还有很多,如:游潇湘第一庄、包饺子、打板栗、摘桔子等。
为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能力,三年来,我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了“跳蚤市场”,“绿色环保行动”“追寻名从的足迹---手抄报办报活动”“小组合作写调查报告”“我要上班会”“小组课本剧编排”“春天里最美的声音朗诵比赛”“难忘的岁月读书活动分享”“调查家乡的变化”等等。
二、以高效为目标,以务实是为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三年来,每一堂语文课,我是这么做的:
1、“潜心会文本”(课前,我努力做到正确、多元化、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这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我首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2、“精心巧设计”,这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设计课时,我遵循“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一原则,做到教简化教学环节,精选学习内容,巧妙处理整合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3、“灵活用方法”,这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我是这么做的: A、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课中,我常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B、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我是这样操作的: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对子之间相互进行交流,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8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C、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我在处理课堂提问时遵循了以下四个原则:
A、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B、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C、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D、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4、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倡导“教学重在学,‘教’要服从‘学’,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这一新课改理念,重视自学预习和反馈,努力做到“先学后交,当堂达标”,打造自由轻松的高效课堂,坦然地退居二线,只负责纠偏、点评、总结、释难,如此,便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弘扬了他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展示自己最精彩的地方,用咱们班孩子的话说,咱们周老师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这评价来源于我上《武松》一文后);还有孩子说:周老师坐山观虎斗,坐享渔翁之利(出自男孩VS女孩这一辩论赛);在前两天我们写的作文“一个这样的老师”中,有几个学生写到:我有一个懒老师,说她懒吧,确实是啊,要不,怎么一堂课 听不到她一句诸如:听懂了吗?会了吗?我再说一遍的话语,偶然只是在我们说不出来时,才不多不少地说上那么
一、两句。。。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咱们班的同学却越来越勤快了,学习越来越主动,思维越来越活跃,表达越来越精彩了,个性越来越张扬......呵呵,懒老师教出了勤学生,我的目的达到了!参与课改后的三年来,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看着他们在一堂堂课中精彩的表现(接受公开课、示范课任务达40多堂),看着他们在一次次考试中的优异成绩(每次测试名列榜首),看着他们在一项项比赛中夺魁,心中颇感欣慰。最后建议大家多看看“星光大道”,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星光大道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学学老毕,嘉宾点评的时机与分寸,节目进程的衍生与掌握,现场观众互动与利用......只要我们愿意动脑,愿意投入,教学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好了,今天本人仅是抛砖,旨在引玉。愿咱们警予学校的生态高校课堂春色满园,百花争艳,愿咱们县的课改工作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