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帮助小班刚入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1
如何帮助小班刚入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张璐伟
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幼儿园
摘要: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幼儿和社会的交往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有的幼儿在父母面前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一到生人较多的场所便藏前躲后、畏头畏尾。刚入园的幼儿,大多数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常常哭着喊着要妈妈,闹着要回家。有的还不吃饭,不午睡,整天哭闹不止,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也忧心忡忡,因此,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显得尤为重要。
新入园的幼儿爱哭闹的原因,主要是幼儿感到爱的缺乏和环境的陌生,对幼儿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生活上一个大的转折,本来他们在家里习惯有很多人围着他转,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幼儿园里却要和同伴分享老师的爱,本来在家总是独享玩具、食品,现在却要与同伴分享;在家里,周围的环境那么熟悉,那么习惯,一到幼儿园,一切都是那样陌生,于是产生不安全感。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主要总结以下方法:
一、入园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在未入园之前家人给幼儿铺垫好思想准备,告诉幼儿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以及游戏的场所,多说一些幼儿园的情况和好处,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好感和向往,使幼儿有想来幼儿园的欲望,此外还可以带幼儿到将要上的园所参观玩耍。这样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以后上幼儿园更好的适应环境还是特别有好处的.2.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尽量让幼儿自己吃饭如厕喝水,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希望家长能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他就不会有想依赖别人或者想着别人帮自己做的想法。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全家照顾,希望更多的家长明白包办代替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孩子都能自己做他就不会去想爸爸妈妈这样就减小了依赖的机率。
例如:今年新生入园有个小朋友叫安安,从小婆婆带大的,自己能力比较差,不会喝水、不会上厕所、不会吃饭、挑食特别严重。遇上什么事情都说你给我怎么怎么样、你给我喂我喝水、你喂我吃饭、你帮我洗手、他就丝毫不明白这些都是他自己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就没有自己要做的想法和概念。认为别人帮他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这样无论他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想婆婆,因为他不会这些事情都是婆婆帮他做的。这样就增加了他的依恋情节。我在想假如他什么都会,就不会对某一个人这么依恋,没有那么大的依恋分离焦虑也就不会产生。
3、家长的心理做好心理准备幼儿新入园换一个环境生活肯定会有哭闹现象,就算是大人换个环境生活也会有不适应的现象。所以要做好幼儿哭的准备,在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坚定每天送幼儿入园的决心。这样才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刚入园的时候回家后要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这样避免幼儿上火生病。
4、家长的分离焦虑要克服,幼儿入园不光是幼儿有分离焦虑要克服,家人也有分离焦虑老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吃不好?会不会穿的不合适?会不会渴着?会不会饿着?离开家人会不会睡不着觉?会不会受小朋友欺负?等等。永远有好多好多担心,焦虑着急想的上不成班只要孩子没有在眼前家长总是在担心种种焦虑。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样孩子的适应能力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强的多。幼儿入园大部分是家长比孩子焦虑,孩子哭家长也跟着哭,孩子哭完该活动活动早就没事儿了但是家长还在焦虑。
例如:和合从小就是爸爸带大的,无论上哪里都带着出去开会也带着,这进幼儿园了和合哭爸爸也跟着哭,孩子哭着看见好玩的好吃的就不哭了,可是爸爸焦虑的上不了班就在幼儿园门外走过来走过去焦虑的走来走去简直是度日如年。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好得多看到幼儿园的新鲜事物早就被吸引过去了。二:转移注意力
当幼儿入园后,会有哭闹现象严重的会满地打滚儿,有的哭的额头上会起红色的点点。每个孩子面对新环境的表现不一样,有的会大哭,有的特别安静也不爆发,有的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丝毫不意识到上幼儿园了,当幼儿明白过了反倒比那些满地打滚的孩子还爆发的厉害。遇到这些情况时要让孩子发泄出来,这些不好的情绪爆发出来反而会好些。当孩子哭的时候家长会舍不得也跟的掉眼泪。这时候家长应该理性的离开不能感情用事。当遇上哭的幼儿时,先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拿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让幼儿缓解情绪。在孩子哭的时候通常嘴巴里总是说我要妈妈我要找婆婆我想要回家,而且是不停的重复这些话一边哭一边说。为了缓解幼儿这些紧张的情绪我们一般都会开解幼儿或者说等着妈妈一会儿来,等着下午就来接你了。刚入园幼儿哭的比较严重不太爱吃饭也不适应环境就是一味的哭泣。这时候老师要想办法让孩子多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水果什么的,免得孩子生病。用沟通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 幼儿刚入园还不太熟悉可以与幼儿交谈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妈妈叫什么?家住在那里?喜欢吃什么?告诉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初步了解。可以带幼儿参观教室以及幼儿园的环境选择幼儿喜欢的地方让他们玩耍。
和家长做沟通了结幼儿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这些照顾幼儿的饮食。让幼儿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每天放学和家长简单的说一下孩子的情况。共同配合。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在户外大型玩具那里游玩,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好感.六、有的放矢,助新生度过“依恋关”
(一)动之以情法
幼儿对依恋物往往具有较深的感情。为此,教师可从爱护依恋物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暂离依恋物。比如,给毛毛熊、布娃娃等建立一个“托管所”,让幼儿感到自己的依恋物在“托管所”里“生活”的很安全舒适。我一般是引导幼儿将带来的物品放到托管所里。当幼儿和依恋物暂别后,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有趣的活动,如游戏玩拼图等来充实幼儿的精神世界,否则幼儿可能会索要依恋物。在幼儿索要依恋物时教师应先允许幼儿接触依恋物,然后再想办法让幼儿离开依恋物,比如。张浩博向我索要依恋物汽车后,我看到他把小汽车涂上颜色后,关心地说:你看小汽车被你弄脏了,咱们先洗洗车吧!要不汽车该脏了。没办法赛车了。虽然心有些不干但是还是把小汽车放了回去。
(二)以物代物法
教师可提供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的物体来替代幼儿的依恋物,尤其是那些不安全、不卫生的依恋物。比如四晨安经常将奶嘴吮吸,即使在如厕时也不肯放下奶嘴。为了改变他的这一依恋行为,我先仔细观察四晨安的爱好。经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四晨安特别喜欢看有关巧虎的图画书和动画片。我想何不利用与巧虎有关的物体来解除四晨安对奶嘴的依恋行为呢?于是我自制了一顶可爱的巧虎帽。我拿着巧虎帽对安安说:“如果你同意把奶嘴交给老师暂时保管,我送给你这顶可爱的巧虎帽。”安安犹豫片刻后就和我做了交换。为确保巧虎帽能对暗暗有持久的吸引力,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关于巧虎的游戏促使他逐渐爱上巧虎帽。为了防止安安对巧虎帽产生依恋行为,我又用巧虎T恤衫巧虎手帕等来替换巧虎帽,然后再逐渐用与巧虎无关而安安又感兴趣的物体来替换巧虎有关的物体。
运用游戏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用轻松的亲子游戏帮助幼儿逐渐与教师、同伴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亲子游戏能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良好情绪的形成。一般在新生入园时我们会开展亲子游戏。用丰富的教育游戏帮助幼儿享受幼儿园的生活的快乐,如温暖的肢体接触性游戏、放松的涂鸦游戏、好吃好玩的游戏、温情的娃娃家游戏、快乐的音乐游戏等。这些都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的快乐。
1、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爱,让幼儿在园体验到“家”的感觉
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由离开父母而产生的焦虑,让他们从依恋父母转变为依恋老师。因此,老师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入园后,教师应以行动和语言满足他们情绪上的需要,用爱尽快
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老师可以抱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蹲下来同他们轻声说,甚至亲亲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爱,渐渐从依恋父母转变为依恋老师。
有些幼儿不管怎么哄他,都无济于事,整天哭闹不止。对这些特殊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粗暴、恫吓,以免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爱,我们可以在开学的几天里,组织“一对一”大带小的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跟他们同吃、同玩,以弥补班级老师带许多幼儿的不足。
2、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寻找快乐,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我们觉得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因为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活动最能吸引幼儿、留住幼儿,尤其要以幼儿园同龄幼儿集中的优势,让幼儿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如:为了满足幼儿喜欢户外活动的需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玩大型玩具,如:娃娃城、滑梯、迷宫等,组织幼儿玩沙土等;我们还可以开设活动区,在活动时老师参与活动,并且到各个活动区内照顾组织好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完全放松地去活动,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
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带他们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充当角色,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无限的乐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一丁点儿进步时,教师要及时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愉快度过每一天。
(三)、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幼儿将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走出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物质基础。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儿年代,应当特别主张习惯的养成。”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和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受不了常规、纪律的约束,而不愿上幼儿园。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幼儿必要的自理能力,让幼儿习惯幼儿园的制度、生活和学习纪律。而常规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常规教育溶于各种活动中。如:许多孩子在入园前没有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教儿歌等方式激发他们自己吃饭的愿望,我们可以采用“喂动物吃饭”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掌握吃饭的方法。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要求,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地帮助他们向学前期顺利过渡,为他们在整个学前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三:不能一味迁就
在孩子入园的阶段可能会遇到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们会习惯跟着一个老师如果这个他们喜欢的老师在就会比较有安全感,但是不能离开一会儿看不见就哇哇大哭,将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在老师身边寸步不离。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幼儿跟着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能一味迁不能毫无原则的退上,老是宠着幼儿,顺着幼儿,该干什么就得让孩子去干什么不能搞特殊化,这样反而是害了孩子。他会比其他的孩子适应的更慢。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老师或者家人是大家惯的。孩子特别聪明他知道跟谁撒娇有用,知道谁比较好“欺负”。例如:丹尼每天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哭,时间长了我发现妈妈送他的时候他哭,爸爸送的时候就不哭,只要妈妈在就撒娇就哭闹,当家人一走该干什么干什么就跟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六: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和个别性表现
在入园这个问题上还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与个别性的表现,每个孩子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环境有所不同,所以、性格、脾气、爱好、习惯、年龄等都存在差异,根据这一点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因幼儿来进行因材施教,用不同的办法方式,来对孩子进行了解,针对这些情况,再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快速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且喜欢上幼儿园,这就更需要教师用加倍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孩子,让幼儿更好的快乐健康的成长,拥有一个七彩并且快乐的童年时光。放慢脚步等等孩子
幼儿幼儿存在差异性与个别性,教师还应该给幼儿时间和空间,来接受和转化情感。有时候我在想幼儿是一张记忆卡储存卡,你说的话教的东西他们不会马上做出反应他们需要时间来接收,有些话得不断的重复和反复,这样才能储存到他们的记忆卡里,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会一股脑将所知道的知识以及才能全给你展示出来。所以放慢你的脚步等等孩子,耐心等待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一点点的长大,明白了,渐渐的和教师建立了依恋感有了感情,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我想当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是最开心的了,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会有莫名的成就感。
第二篇:小班幼儿刚入园注意事项
小班幼儿刚入园注意事项
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有短暂的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头两个星期,为此家长和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帮助孩子尽早的适应幼儿园的这个新环境,作为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给家长提几点小建议:
一、准时接送,不中途探望。送孩子入园,由于不适应引起的哭闹是难免的,但不管孩子怎么哭,走就走的干脆,“一步三回头”只会让孩子哭的更凶。有的家长走后不忍心,又中途返回,在窗口、门缝张望,这样做是一大忌,一旦孩子发现,不仅使您的孩子会整天心神不宁,无心适应,还会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另外,在开学初接孩子时,最好要准时或稍早一些,免得孩子在其他幼儿被接走后产生孤独感。
二、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要“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家长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轻松的情绪去感染幼儿
(1)用愉快的口气谈论与幼儿园有关的人或事,把孩子入园当作一件喜事来讨论与迎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
(2)给孩子正确的心理暗示,“姐姐本领真大,宝宝上幼儿园后也会这么能干的!”“一个人玩不开心,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真多,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让孩子对上幼儿园有期待、向往心理。
(3)尽早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想法:你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你要暂时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到幼儿园与老师、小朋友一起生活,因为小朋友长到这个年龄,都要上幼儿园,等等。
小二班 2011.9
第三篇: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金秋九月,新的小班孩子就要入园了,他们将面临新的环境和生活,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挑战,更是对老师的考验。因为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一些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哭!此外还会出现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玩幼儿园的玩具、不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等多种不适应行为。帮助孩子渡过这一适应期,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由于环境的转变而带来的不安的、如何让孩子快速而顺利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仅是家长们的愿望,也是幼儿园老师费尽心思要做好的工作。
一、初入园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孩子从家里来到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员,面对新的生活作息时间,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据观察,影响孩子入园适应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环境因素
与家庭环境相比,幼儿园宽敞的活动空间、丰富的玩具材料都会使幼儿感到新奇和兴奋,即使适应十分困难的幼儿最初也会被这种新奇感所吸引,但这种新奇感消失得非常快。一旦消失,他们马上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布置、物品摆放、使用方法等都是新入园幼儿所陌生的,而且幼儿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不能独占,只能与同伴分享,这在客观上对新入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挑战。
(二)人际因素
孩子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交往的对象都是自己最亲密的人。进入幼儿园后,无论是交往对象还是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孩子较多,保教人员可能无法及时了解和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在与同伴交往方面,幼儿对游戏规则不甚了解,也不会恰当的表达自己的主张,因而同伴之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这些情况必然导致新入园幼儿情绪对抗和心理不适应。
(三)活动方式因素
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活动范围扩大了,活动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活动方式从随意、自由转为需遵循一定的规则要求。例如,很多事情需要独立完成;作息时间与家里不同;各类有规律的活动交替进行等等。这些对于社会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自控能力尚未发展的幼儿来说是很难的。
二、帮助幼儿稳定情绪的方法
引导幼儿克服入园后的种种心理障碍,是帮助他们面对社会,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入园前帮助幼儿及家长做好入园准备
入园前,重在让孩子熟悉老师,熟悉幼儿园,产生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喜爱之情,以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1.身临其境
入园前,老师组织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入班级,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老师与每位新入园的孩子交流,并给与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如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水杯,和小朋友们一起喝水;坐在爸爸妈妈身边一起听故事;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认识了自己的老师;老师通过观察孩子、和孩子交流,初步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家长通过观摩,初步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2.走进家庭
孩子在入园前,老师进行家访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老师可以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特殊需求。如有的宝宝要小便时就会皱紧眉头;有的宝宝不喜欢穿黑衣服的人接近;有的宝宝午睡时要咬着被角或含着奶嘴等等。其次,可以让孩子感到老师和家长是朋友,消除入园后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
老师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提前接触,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起居习惯,观察孩子的体质及生活自理情况及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基本素质等。家长则可以加深对老师工作及幼儿园情况的了解,从而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消除顾虑和担忧,共同为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
(二)在园时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1.重视幼儿的来园与离园
来园与离园虽然只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两个短暂环节,却是初入园幼儿哭闹的重点时段,会对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入园前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要叫出每一个幼儿的名字,最好是能叫出幼儿的小名,这能让孩子感到老师对它的重视和亲切,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和学习。
在离园时,老师可抽出时间和家长进行交流,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一方面可以缓解孩子焦虑的心情,让孩子感到老师和家长是朋友。并与孩子进行简单的道别,如抚摸孩子的头、点头微笑着说再见、对当天的进步行为进行表扬等。这对第二天的入园也大有好处。2.提供幼儿喜欢的玩具材料,吸引他们投入有趣的游戏活动
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有趣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有力的支持孩子的心理调节与适应,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在游戏的放松、快乐与成功中,与同伴的积极有效的交往中,重新定位自我与恢复自信,加深对幼儿园环境、生活、学习、同伴等的积极心理体验,初步熟悉幼儿园的主要学习方式。
(1)提供安全而具有亲切感的操作材料,让孩子放松而投入
“家”是最具有安全感和令人放松的地方,尤其对于初入园的幼儿来说。老师可以通过在“娃娃家”中投放的娃娃、家具、餐具等,给幼儿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的环境。并可通过“我带娃娃回家”的游戏,让幼儿感到放松和亲切。
(2)开展新奇而富有变化的游戏,让孩子好奇而投入 老师用幼儿熟悉和喜欢的玩具材料,设计新奇而富于变化的游戏,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如《神奇的大树洞》、《摸宝贝》等。使幼儿在体验发现的惊喜和成功的乐趣的过程中,越来越主动而深入的投入到游戏之中。
(3)播放欢快而活泼的音乐,让孩子欢乐而投入
老师选用动感强、节奏欢快活泼的乐曲和歌曲,在身体韵律、音乐韵律中,缓解了孩子的紧张与焦虑,使他们感受到了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快乐。尤其是播放的音乐幼儿在家听过,效果会更好。
3.幼儿进餐时的组织与培养
2—3岁的幼儿进餐是个比较让老师头疼的事情,由于孩子手部肌肉发展还不很协调,进餐时掉饭粒、翻饭碗的现象时有发生。进餐时,对于那些使用餐具有困难或进餐习惯极不好的幼儿,老师可以一边喂饭,一边适时的教给他正确的进餐方法。老师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及进餐时,不时的提醒孩子正确的进餐方法及良好的进餐习惯。4.幼儿午睡时的照顾及习惯的养成
2—3岁婴儿刚入托时,往往会被新鲜的环境、玩具所吸引而暂时忘却对家人的思念,但一到午睡时间,他们又会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情绪,有的甚至哭闹着要回家。这种强烈的对家人的情感依赖以及对老师的排斥,使孩子不愿午睡,甚至惧怕午睡。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实践和反思,可以尝试采用各种哄睡法,使孩子尽量在较短的时间适应午睡。具体方法如下:
(1)情绪转移法 有的孩子不肯午睡,甚至连寝室也不肯进去,这时如果老师强行把他抱到寝室,孩子便会大哭大闹,影响其他孩子。2—3岁孩子情绪极易受感染,他们只要看到或听到别的孩子哭着要妈妈,就会随着哭闹,结果造成寝室哭声一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允许个别哭闹厉害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玩耍,由保育老师一边陪着孩子游戏,一边安慰其情绪。等孩子有点困了,再由保育老师抚拍着使其入睡。
(2)物质刺激法
当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不再排斥老师时,老师可带着孩子进入寝室,由老师抱着孩子坐在寝室观看其他孩子睡觉。当孩子又哭闹时,老师就用小红花、小糖果作为奖励,鼓励其不要哭闹。这时老师可不强求孩子睡觉,待其困倦后自然入睡。
(3)玩具吸引法
当孩子愿意进入寝室并不哭闹时,老师可将孩子从家带来的、熟悉的、喜爱的玩具放在孩子的床上,以此吸引孩子坐在自己的小床上玩玩具,老师要引导他轻轻玩,不要影响其他孩子的午睡。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玩着玩着就会困倦,这时老师就抱着孩子,一边哼唱摇篮曲,一边轻轻抚拍,让孩子渐渐入睡。
(4)肌肤亲近法
老师可逐步取走孩子床上的玩具,陪孩子入睡,边哼唱摇篮曲,边温柔的抚摸孩子的头、耳朵等,让孩子放松情绪,慢慢入睡。睡眠过程中,老师应留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惊醒,应在第一时间来到孩子床边,再轻轻哄拍孩子使其继续入睡。
(5)独立午睡法
经过上述几个阶段,孩子逐渐形成了午睡的习惯,老师要注意及时表扬孩子,慢慢放手让孩子独立午睡,并在午睡过程中继续给与关注与照顾。
5、幼儿入厕时间及习惯的培养
孩子刚入园容易出现尿裤、尿床、拉裤等情况。有的孩子因为贪玩忘记了入厕;有的孩子在家都是家长提醒入厕,从而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孩子在家都是用便盆,到了园里不会蹲便;有的孩子睡得太沉等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老师就应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培养。
首先,应定时提醒孩子入厕,尤其是对于贪玩的孩子和睡的较沉的孩子,应个别提醒。其次,对于不会蹲便的孩子,可以先为他准备一个便盆。然后逐渐让孩子锻炼下蹲,老师也可陪同他一起入厕,在旁边扶着孩子给其鼓励。总之,小班孩子刚入园,拉裤、尿裤现象比较正常,老师要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对待,一定要耐心、细致,不能着急。尤其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特别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无论是接送、进餐、午睡,还是入厕等,这些习惯的养成一定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请家长了解孩子各种正确的作息习惯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周六周日对孩子继续进行培养。千万不能觉得孩子周末在家休息就可以让其随心所欲的放松,这样不但影响老师在园一周的培养成果,而且对孩子行为的培养极其不利。这一点请老师和家长一定予以重视。
三、幼儿入园适应工作中的几点误区 1.让家长与孩子强迫分离
许多人认为,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后,一旦孩子哭闹着不肯让家长离去,家长千万不能心软,必须马上离开。这就是所谓的“强迫分离法”。“强迫分离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只会加剧幼儿的分离焦虑,使那些焦虑程度较重的幼儿对入园产生恐惧,对第二天的入园留下不好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在幼儿入园时,家长可以与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并与孩子一起游戏。老师应热情迎接孩子和家长,并与家长主动交谈,让孩子感觉到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亲密关系。2.对哭泣的孩子只采用安慰的方法 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幼儿园的生活是否让幼儿有一种参与感,幼儿是否受到同伴和老师的关注,所有这些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与老师相互建立信任感和彼此适应的基础。大多数老师更愿意扮演妈妈的角色,安慰哭泣的孩子,以期与他们尽快建立新的依恋关系,这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但亲切、友善的关注,适时、适当的在集体中赞扬孩子,同时对他提出一定的要求,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夸奖孩子声音响亮,会自己穿衣服,会整理玩具等;请他分勺子,安排他们做更小孩子的哥哥姐姐,等等。3.以哄住孩子不哭为目的
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必须让孩子适度宣泄。如,宝宝在刚入园时哭闹是正常现象,老师应想方设法,利用各种移情办法,让宝宝停止哭闹。这种做法对于很多宝宝是有效的,但有的宝宝却还是哭闹不停。这时我们不一定要用各种办法来哄骗宝宝,因为其实宝宝在入园前基本上都已了解幼儿园的有趣生活,他们也不是不喜欢幼儿园生活,只是刚开始离家后出现了分离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度的让孩子宣泄,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处。让孩子适当的发发脾气或哭泣也有利于孩子心理上的放松。4.“冷处理”哭闹不止的孩子
处于心理不安全、情绪不稳定状态的幼儿,会感到不知所措,多数幼儿会抗拒或哭泣。针对有的孩子哭闹不止,安抚无效,老师有时会“冷处理”,既不理他,让他独处,以期达到终止哭泣的目的。其实,这并不是良策。而加倍关注孩子的需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他们沉浸新环境中,才是消除孤独感的最佳方法。引导幼儿玩电脑游戏、看动画片、户外活动等,都是转变幼儿不良情绪的好方法。5.忽视让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需要
离开了父母一对一的照顾,很多孩子会感到茫然。而这时老师往往会频繁的询问孩子是否有需要,而忽视让孩子主动向老师表达需求。一旦幼儿因为胆小或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无法主动向老师提出要求,就会惧怕上幼儿园。因此,老师应当尽早的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老师,我想上厕所”、“老师,我渴”、“老师,他抢我东西”等,以有效缓解幼儿因离开亲人而产生的心理压力。6.给孩子空头许诺
刚入园的孩子常会一次又一次不停的询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老师常常因不耐烦或为了督促幼儿完成某件事儿而承诺:你吃完饭就来啦;你睡醒就来啦„„一旦幼儿发现老师的诺言落空,就会更加失望,这不利于孩子与老师建立信任和依赖关系。其实,孩子之所以时常念叨,是因为担心妈妈再也不来接他了。这时,老师应耐心向孩子解释:妈妈不是不要你了,妈妈因为爱你才送你到幼儿园,相信你在这里会很快乐,妈妈下班就来接你了。如果孩子仍然不能平静下来,老师可以设法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比如,送给孩子一件玩具,给孩子一本好看的书,给孩子讲一个好听的故事,等等。7.对家长不安情绪不加引导与交流
不光幼儿离不开家长,家长也不放心孩子,他们时常在门口张望,一个劲儿的嘱咐老师,嘱咐孩子,甚至有的孩子在里面哭,家长在外面抹泪,这样怎能让孩子轻松愉快的进入幼儿园生活呢?遇到这种情况,老师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用鼓励与充满期待的语气与孩子道别,有意识的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上幼儿园是很自然、很愉快的事,每个孩子都要上幼儿园。换句话说,老师也要帮助家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8.忽视调节自己的情绪
新生入园分离焦虑同时也考验着老师的耐心、毅力。长时间、高压力的工作,有时难免让老师产生厌烦、挫折感等消极情绪,甚至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所以,老师间一定要协调配合,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张弛有度,避免上火、焦躁。如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应尽快找到适宜的宣泄途径,以便更好的工作。总之,幼儿入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教师细心观察,耐心解读,付出真心,就能和孩子、家长一起度过难关,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共同顺利成长。
怎样让小班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对从未经历过集体生活的新人园的孩子来说,哭和闹是最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所造成的。多数幼儿在刚入园时表现出依恋亲人;有的一路挣扎哭闹;有的到了幼儿园门口死拉住家长的手不放,有的看见老师怒目以对„„每个幼儿的表现特征不同,但原因却大致相同,新人园孩子的哭闹,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一种信号,这是孩子对所依恋的人和环境消失后的敏感性反应。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应该引起每一个教师的重视。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她)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家长,首先心态很重要。有的家长对送孩子入幼儿园自己就恋恋不舍,孩子哭,家长也眼泪汪汪,孩子不肯去幼儿园,家长也表现出依依不舍。当孩子央求“妈妈,我不上幼儿园,带我回家吧!”时,家长就往往心软、动摇。当孩子察觉到家长的依恋感和动摇心态就会强化他的要求,更不愿上幼儿园了。家长要认识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便是让他进入了儿童小社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在与伙伴交往中和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能培养起关心他人及与人友爱、互助、分享等良好的社会性心理品质。在这方面的发展是家庭环境无法替代的。另外,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也是给孩子一次适应新环境的锻炼机会。让孩子去承受这种锻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这对孩子日后成长也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所以,家长应该具备理智的爱,为了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狠狠心”,坚持送孩子入园,不要犹豫,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家长要多和孩子谈些幼儿园的趣事,还应多和老师联系,把孩子在园的进步和良好表现告诉孩子,如说“×老师说你吃饭有进步了!”“×老师说你午睡睡得很好!”„„以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良性感受。
一般说来,只要坚持送孩子入园,一、二周后孩子就可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但也有少数比较难适应,这部分孩子大多是平时饶膝于家长周围和外界接触太少,或是家长过于呵护、包办,使孩子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对于这类幼儿,家长首先要在家中注意克服那种呵护、包办的教养方式,其次要与班上老师取得密切联系,相互合作,针对孩子的不足方面,双方配合教育。在此过程中,家长还应留心注意观察孩子的进步,即使有小的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进行有效的强化。比如,家长可在家中贴上一张“宝宝进步了”的表格,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将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进步表现,用贴上奖励标志小红花或小红旗的方式鼓励孩子,以促进孩子的发展。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将有助于他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进而愿意上幼儿园。
第四篇: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活动计划
小班新生入园适应方案
小班幼儿入园前,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长辈们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可谓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入园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幼儿不但要适应新的环境、生活方式,还要适应新的学习活动。进入幼儿园小班,是幼儿一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开端,我们老师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正确缓解与疏导幼儿入园初期的不良情绪或行为,使之在最短的时间里愉快地适应新的群体生活、加入集体学习活动中。帮助孩子们渡过这一适应期,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园级准备工作
(一)小班组研讨会
为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新小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帮助教师梳理小班入园适应指导策略,我园组织新小班组教师提前与亲子班教师进行沟通,开展了小班幼儿分析会,在分析会上我们首先学习了相关理论文章和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归纳以往新小班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现象,分析幼儿情绪原因。通过分析我们有针对性的分为班级准备和园级准备。
(二)时间安排循序渐进
为了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有效缓解其分离焦虑情绪,我们在幼儿作息时间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我们科学安排幼儿在园时间,我们将9月份作为小班幼儿适应月,每周安排亲子活动、独立活动、午餐时光、香甜午睡等阶段,从2个小时到半天到全天逐步过渡,减少幼儿的焦虑。
(三)游戏活动贯穿始终 为了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小班组确立了从一日活动游戏化入手的专题研究,结合小班课程设计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如入园环节的“我和羊羊手拉手”,常规环节的“送毛巾宝宝回家”,在饮水环节的“我帮汽车加加油”“我给小花浇浇水”,同时,在游戏中为了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我们组织了“打电话”、“抱娃娃”、“我爱我家”。编排了亲子操“爱我你就抱抱我”。
(四)特色绘本舒缓情绪
为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我们选取了适当的绘本故事,通过丰富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把孩子吸引到故事中,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如《抱抱》通过猜猜学学动物的拥抱,增强认知经验,模仿动物的肢体动作,感受抱抱的快乐,体验老师、同伴的爱。《装在口袋里的妈妈》、《汤姆上幼儿园》、《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等等。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建立与教师和同伴的情感。
(五)注重调整家长心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幼儿园不仅要做好幼儿的小班适应,其实帮助家长做好入园适应也很重要。我们提前设计了家长调查问卷和家长信,在了解幼儿情况和家长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宣传《指南》精神,然后小班组教师针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有针对性的准备班级家长沙龙、其次,从园级我们准备开展专题培训,如《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园的营养与保健》、《幼儿园一日生活时间安排说明会》、《家长行为规范》等主题培训。再有,我们通过班级公共邮箱、微信、QQ等将孩子在园的照片传到网上,让家长了解幼儿一日的活动情况,同时,我们还采取家访、家庭小组聊天室等方式针对个性化幼儿进行家园沟通。
二、班级准备工作:
(一)活动室的布置以及玩具的投放: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耀眼、外形夸张逼真的图案,我们在活动室中多向幼儿展示不同的动物形象,吸引幼儿的注意。为了使幼儿园成为小朋友熟悉的地方,我们请家长们带来了全家福,张贴在了我们的墙上,小朋友们有思念的时候,就看看,缓解情绪。
再则,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并投放适宜的玩具,比如拖拉玩具、串珠玩具、娃娃家玩具、积木积塑、幼儿自带玩具等。让幼儿愉快的置身于既好玩又有利于幼儿智力发展的玩具世界中,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认识与交往,分散与排除依恋家长的情绪和行为。继而喜欢幼儿园的环境与同伴,就不会再因孤单和无助而哭闹了。
(二)教师每天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用微笑面对幼儿
在幼儿入园及生活中,都以微笑面对幼儿的发生的各种情况,减少说教,是幼儿能对幼儿圆产生好感,没有畏惧心理。给幼儿以母亲般的拥抱和亲吻,在幼儿无助或伤心惶恐而闹情绪时,牵牵他们的小手,及时的给孩子们一个热情而母性的拥抱,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对他说:妈妈是不是这样爱你的啊?老师也象妈妈一样爱你。
(三)合理安排适应周的活动。在幼儿第一周来到幼儿园的时候,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选择自己的毛巾阁、水杯阁,选择自己的小柜子,为自己做一个标记牌等等,贴上自己的照片。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家长和幼儿参观、熟悉、适应幼儿园;组织家长和幼儿进行亲子游戏。如亲子操《爱我你就抱抱我》,常规游戏:开火车等;让孩子和家长尽快与老师、幼儿园建立感情。第二周我们将着重从独立入园入手,用形象有趣的绘本故事、游戏等转移孩子的分离焦虑。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增强与孩子情感,如抱抱、摸摸、赞扬、奖励等:第三周我们将带领孩子与哥哥姐姐做游戏,喜欢在幼儿园进餐;第四周我们将适应较强的幼儿进行全天生活,个别幼儿采取半天,逐步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研究,探索适宜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幼儿和家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度过分离焦虑这一关。
2014、9
第五篇: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培训计划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年级培训
2014年8月
一、介绍培训目的:
小班幼儿在入园初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尽快的渡过分离焦虑期,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小班组所急需要解决的。那么,孩子最初来园的阶段,我们应当组织哪些活动,选择什么样的游戏、材料,更加吸引幼儿呢?今天我们就幼儿入园适应期间,教师组织活动的内容加以研究。以便在开学时候,老师们能够从容的应对幼儿的哭闹。
二、介绍今天活动的流程:
1.介绍开学初教师需要准备的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及要求。(1)介绍孩子最喜欢的几类玩具。
(2)了解幼儿最喜欢的音乐和律动,重点学习音乐的用法。(3)学习几种幼儿最喜欢的游戏。(4)推荐几个幼儿喜欢的故事。(5)教师必会的边弹边唱的幼儿歌曲。
2、班级教师配合与职责 3、8月29日送被褥幼儿一小时适应安排。
4、资料整理与发放拷贝音乐及故事
三、教研活动具体内容:
四、梳理和总结。
请教师针对今天的培训内容谈收获和体会。
介绍孩子最喜欢的几类玩具
一、室内玩具
1、成品玩具:串项链、拼插、积塑、绕线板、小球进洞、钓鱼、拧螺丝
2、半成品玩具:橡皮泥、印章
3、自制玩具:剥玉米、小辣椒、包饺子、系扣子、喂动物、小摸箱、拉拉锁玩具:布娃娃穿衣服
二、户外玩具
1、成品玩具:沙水玩具、泡泡枪、皮球、呼啦圈
2、自制玩具:尾巴、沙包、方向盘、流星球、降落伞、萝卜
三、对教师的要求:
1、室内过渡环节自制玩具一学期每个班做两种。
2、户外玩具一学期两种,数量是15个
3、玩具都以班级为单位上报玩具名称,制作不重样,以后可以年级内共享。
幼儿最喜欢的音乐和律动
一、过渡环节音乐:
小木匠、鸡蛋壳、母鸭带小鸭子、小钟说话、小花猫、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课间操音乐
身体音阶歌、十二生肖歌、好朋友、螳螂拳、照相歌、公共汽车、我们大家做的好
三、歌唱教学音乐
悯农、五架小飞机、小雨点、小马、咏鹅
四、进餐音乐
虫儿飞,茉莉花、彩云追月、丁香花、月光下的凤尾竹、大理三月好风光
五、律动 洗澡歌
学习几种幼儿最喜欢的游戏
户外游戏:
游戏一:懒熊睡着了
儿歌:懒熊懒熊在家吗?“在家”懒熊在家干什么?“睡觉呢”悄悄走到懒熊家偷吃蜂蜜。不要被懒熊发现哦。
玩法:幼儿围圈拉手,一起说儿歌,教师在中间画一个圈,蹲圈中做懒熊。儿歌说完,突然抱起一只靠近的熊。请这个幼儿蹲在老师旁边,等待别人拍他手救他。游戏二:老猫睡觉
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因为小猫爱游戏,偷偷的跑到外面去。
玩法:可以把最后的跑换成跳、轻轻的走,还能把外面换成指定地点。游戏三:网小鱼
儿歌:小鱼小鱼游呀游,上游游,下游游,东游游,西游游,游来游去乐悠悠。不好了!被鱼网网住了。
玩法:教师与幼儿互动问:捉到什么鱼?谁来救走他? 游戏四:大皮球
儿歌:我是一个大皮球,轻轻拍,轻轻跳;使劲拍,使劲跳。转圈拍,转圈跳,不拍不跳它就蹲下来(跳,跑)。游戏五:吹泡泡
儿歌:吹呀吹呀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泡泡泡泡变小了,泡泡泡泡变大了,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泡泡转一转,泡泡泡泡落下来了,啪啪啪爆炸了。
室内游戏: 游戏一:
名称:听音乐传玩具
目标:练习按指令进行传递。
材料:幼儿喜欢的毛绒玩具、幼儿喜爱和熟悉的音乐
玩法:幼儿听到音乐声开始一个接着一个传递毛绒玩具,音乐停止,幼儿停止传递玩具。玩具在哪个幼儿的手里,哪个幼儿要接受惩罚,如学小动物叫、表演节目等。
游戏二:
名称:和美羊羊一起做游戏 目标:练习抛接物体。
吸引幼儿注意力,减少哭闹。材料:美羊羊毛绒玩具
玩法:老师一边晃动美羊羊一边说儿歌:“我是美羊羊,又漂亮又可爱,谁想要我呀?”孩子们会说“我要”,老师把美羊羊对准一个幼儿抛出去,幼儿接住再抛给老师。游戏再次开始。
游戏三:
名称:桌面滚球
目标:练习在桌子上滚球,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三张桌子,一个大球。
玩法:将三张桌子并齐,两名幼儿分别站在桌子的两端,一名幼儿从桌面上把球滚向对面的幼儿;对面的幼儿接到球后,再从桌子下面把球滚回去。没有接到球或球从桌面上滚落下来的幼儿要下场,由下一名幼儿替换。游戏可以反复进行。建议:
提示滚球的幼儿掌握好球的滚动方向、接球的幼儿手眼要配合好。
游戏四:
名称:上上下下
目标:① 练习钻、攀爬,发展动作的灵活性。② 发展四肢的协调能力。
准备:两张桌子拼接起来为一组,设计两三组,间隔摆放。桌子下面铺设海绵垫子。
玩法:幼儿以桌子的一端为起点,先在第一组桌子下钻爬,再站起来从第二组的桌子上面爬过去„„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游戏五: 名称:停车场
目标:锻炼注意力。玩法:把小汽车放进一个纸杯,然后转动纸杯,请幼儿猜一猜小汽车在哪一个“停车场”里。可以由简单到难,开始两个纸杯,逐步再增多纸杯,以及纸杯转动的速度。
手指游戏
儿歌一:淘气的猴子
两只小猴子,互相打又闹,一不小心啪的摔在地,一个破了头,一个擦了皮,老师打电话,连忙叫医生,医生包扎好,批评小猴子,小猴子小猴子以后不许再淘气。
儿歌二:手指睡觉
大拇哥睡了,二拇弟睡了,中指头睡了,小妞妞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
儿歌三:包饺子
擀擀皮儿,和和馅,捏捏饺子,捣捣蒜,饺子香,饺子大,放到锅里煮一煮,尝尝饺子香不香。
儿歌四:小吊桥
右搭桥,左搭桥,搭了一座小吊桥,摇啊摇,摇啊摇,断了再搭一座桥
儿歌五:摊鸡蛋
大拇哥倒点油,两个手指打鸡蛋,三个手指放点盐,四个手指拌一拌,五个手指装进盘,尝尝我的炒鸡蛋。
推荐几个幼儿喜欢的故事
故事1:米老鼠的“魔术棒”(手偶)
有只米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能把大东西变小,把小东西变大。有一天,米老鼠来到草地上,看到小鸡和小狗在争吵,它跑过去问:“你们为什么吵架?”小鸡说:“我们都想吃这个苹果,可是苹果太小了,不够分。”米老鼠说:“ 别担心,试试我的魔术棒。”米老鼠用“魔术棒”指着小苹果,嘴里说:“变变变,大大大!”小苹果真的变成了大苹果,小鸡和小狗高高兴兴地吃到了香香甜甜的大苹果。
有一回,米老鼠到兔妈妈家串门儿,路上,被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它就拿出魔术棒,指着大石头,嘴里说:“变变变,小小小!”大石头立刻变成了小石头,米老鼠跨过了小石头,继续向前走。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阵“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喊声,米老鼠赶紧跑上前一看,不好!大灰狼正准备吃小鸡,它赶紧拿出魔术棒,指着大灰狼,嘴里说:“变变变,小小小!“大灰狼立刻变小了,米老鼠用脚使劲一踩,把大灰狼踩死了,小鸡得救了。
米老鼠救了小鸡后,来到兔妈妈家,兔妈妈正在犯愁:“唉,胡萝卜刚刚长出来,孩子们就吵着要吃。”米老鼠说:“别急别急,让我来试试!”它用魔术棒指着一颗小小的胡萝卜,嘴里说:“变变变,大大大!”胡萝卜就长大了,兔妈妈高兴得谢了又谢。
故事2:小红帽(手偶)
从前有个可爱的小姑娘,她很喜欢戴一顶红色的帽子,于是大家便叫她“小红帽”。一天,住在大森林里的奶奶生病了,妈妈让小红帽去给奶奶送一块蛋糕和一瓶葡萄酒。半路上,一只大灰狼挡住了小红帽,问到:“你要去哪里呀?”“我要去奶奶家。”小红帽回答。“你奶奶住在哪里呀?”狼接着问。“她就住在森林里的三棵大树下。”天真的小红帽如是说道。狼听了,心里打起了鬼主意:“我要想个办法,把小红帽和她奶奶都吃掉。”于是,大灰狼对小红帽说:“你看周围这些花多么美丽啊,去给奶奶采些花吧。”小红帽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她采呀采,就这样一直走到了林子深处。这时,大灰狼却跑到奶奶家,把奶奶吞进了肚子里,然后它装成奶奶的样子躺在床上。小红帽到了奶奶家,见到奶奶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帽子拉的低低的,样子非常奇怪。“奶奶,你的耳朵怎么这么大呀?”小红帽问。“为了更好地听你说话呀!”大灰狼回答。“可是你的嘴巴怎么也大得那么吓人呀?”小红帽有些害怕了。“为了可以一口把你吃掉!”狼说完就跳起来,一口把小红帽吞进了肚子。然后它重新躺倒床上睡觉,还打起呼噜来。一位猎人听到了狼的呼噜声,走进屋子,他看见狼肚子鼓鼓的,就用剪刀把狼的肚皮剪开,就出了小红帽和奶奶。小红帽赶紧搬来几块大石头,塞进狼的肚子里,然后猎人又缝上了狼的肚皮。狼醒来以后想逃走,可是那些石头太重了,它刚站起来就跌倒在地上摔死了。
故事3:小猪奴尼(手偶)
有只小猪,叫做奴尼,妈妈说:奴尼,奴尼,你多脏呀!快来洗一洗。奴尼说:“妈妈,妈妈,我不洗,我不要洗。
妈妈真生气,来追奴尼。奴尼真顽皮,逃东逃西,扑通——掉进泥坑里,泥坑里面,尽是烂泥,又翻跟头又打滚,玩了半天才爬起。一摇一摆回家去,吓得妈妈打喷嚏。“啊——欠,啊——欠,你是谁?我不认得你。”
“妈妈,妈妈,我是奴尼,我是奴尼。” “不是,不是,你不是奴尼。”“ “就是,就是,我就是奴尼。”“
“出去,出去!快出去,你再不出去,我可不饶你。扫把扫你,簸箕簸你,当作垃圾倒了你。
奴尼逃出两里地,路上碰见羊姐姐,织的毛衣真美丽。“走开,走开!别碰脏我的新毛衣。”路上碰见猫阿姨,带着孩子在游戏。“走开,走开!别吓坏我的小猫咪。最后碰见牛婶婶,在吊井水洗大衣。
“哎呀,哎呀!哪来这么个脏东西?快来,快来!给你冲一冲,洗一洗。”井水用了一百桶,肥皂泡泡满飞,洗掉烂泥,是个奴尼。高高兴兴回到家,妈妈真欢喜。“奴尼,奴尼。你几时学会了了自己洗?”奴尼,奴尼,鼻子翘翘,眼睛挤挤。
“妈妈,妈妈,明天我要学会自己洗!
故事4:“咕 咚”来了(看图)
湖边有棵木瓜树,树旁住着小白兔。一天,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风一吹,从树上掉下来,“咕咚”一声,正好掉在湖里。
小白兔听到那“咕咚”一声,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拔腿就跑。
一只狐狸看见小白兔慌慌张张逃跑,很是奇怪,忙问:“你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了?”小白兔一边跑一边喘着气:“咕咚--咕咚--”狐狸看到小白兔那副惊慌样子,以为“咕咚”是个很厉害的东西,吓了一跳,也跟着跑起来。
一只猴子看到小白兔和狐狸没命地跑,忙赶上去问:“你们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了?”狐狸说:“咕咚来了”猴子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心想,狐狸吓得这个样子,“咕咚”一定是很厉害的东西,也跟着跑起来。
路上,他们又碰到狗熊、梅花鹿、老虎。老虎看他们没命地跑,忙问:“你们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了?”狐狸说:“咕咚”来了!他们一个个都说不清“咕咚”是什么,大家也都跟着没命地跑了。
最后,他们碰到一只长毛狮子。长毛狮子拦住他们说:“什么东西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这时候,他们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不得了,'咕咚'来了!”长毛狮子又问:“'咕咚'是什么?在哪里呀?”他问老虎,老虎说不知道;问梅花鹿说不知道;狗熊、猴子、狐狸也都说不知道。最后问到小白兔,小白免说:“那个'咕咚'就在我住的那湖边。” 长毛狮子说:“那好,你带我们去瞧瞧。” 小白兔说:“不行!不行!那个'咕咚'太可怕了。” 长毛狮子说:“不怕,有我呢!” 小白兔没办法,只好带了大家来到湖边,大家东瞧瞧,西瞧瞧,咦,哪有什么“咕咚”呀!这时候正好有一只木瓜熟透了,被风一吹,掉到湖里,又响了“咕咚”一
声。这一来,大家才把事情弄明白。
故事5:红红的苹果(看图)
小熊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苹果树。小熊给苹果树浇水,小猴子看见了忙过来帮他抬水。小熊乐呵呵地对小猴子说:“等苹果熟了,我请你吃甜苹果。”
小熊给苹果树施肥,小花鹿看见了忙过来帮他挖坑。小熊乐呵呵地对小花鹿说:“等苹果熟了,我请你吃甜苹果。”
小熊给苹果树捉虫子,小山羊看见了忙过来帮他一起捉。小熊乐呵呵地对小山羊说:“等苹果熟了,我请你吃甜苹果。”
小熊的苹果树长大了。满树粉嘟嘟的花儿谢了,枝头上挂满了一个个青青的苹果。小熊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
可是一天夜里,突然刮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风,把苹果都吹落了。小熊望着一地的青苹果,伤心得哭了。
小猴子、小花鹿和小山羊听见哭声都跑来安慰他。大家说:“我们都好好帮你看管苹果树,明年你的苹果树一定会结出又红又大的甜苹果的。”说着,小猴子去给苹果树浇水,小花鹿去给苹果树施肥,小山羊去给苹果树除草。小熊呢,也爬到苹果树上捉虫子。捉着捉着,小熊的手忽然停住了,原来他发现在一片叶子底下还藏着一个嫩嫩的小苹果。苹果,这里还有一个苹果!小熊高兴得差点喊出声来。“就剩下这一个苹果了,小猴子他们摘了去我就没有了。”小熊想到这里,一声不响地用叶子遮住苹果,悄悄地溜下了树。
小熊的苹果越长越大,越长越红,小熊也越来越怕见小猴子他们。一天,他正在屋里想心事,小猴子、小花鹿和小山羊又跑来了。小猴子说:“再给你的苹果树浇些水吧!”小花鹿说:“再给你的苹果树上些肥吧!”小山羊说:“再给你的苹果树捉捉虫子吧!”
多好的朋友啊!小熊想想自己,羞得脸红红的,惭愧地低下了头。小猴子他们以为小熊还为没有红苹果而伤心呢,忙安慰他说:“别难过了,明年你的苹果树一定会结满又红又大的甜苹果的。”
小熊再也忍不住了,拉着大家的手说:“不用等明年了,现在我就带你们去看红红的大苹果。”小熊带朋友来到树下,大家扒开密密的叶子。“呀,大苹果,多红多大的苹果啊!”大家惊喜地叫着。小猴子攀着树枝,小花鹿伸长脖子,小山羊踮起脚跟,大家笑得一个个小脸蛋哟,也像红红的大苹果了。
注:要求教师能脱离书,有感情的配合手指偶进行讲述。
边弹边唱必备曲目
音乐游戏一:《拉个圆圈走走》(来园、教育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能跟着老师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并较合拍的走或跑。
2、遵守游戏规则,学习在歌曲的最后一个音做相应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在一起做游戏的快乐,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二)游戏玩法:
1、幼儿围站成一个大圆圈,在圆圈上随教师的口令做动作。
2、教师哼唱歌曲2~3遍,幼儿随歌曲做动作。儿歌: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最先蹲下。(看谁最先站好等)音乐游戏二:《小老鼠上灯台》(教育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2.教幼儿学会听节奏。
(二)游戏玩法:
幼儿扮演小老鼠,教师扮演花猫
前奏时,“小老鼠”就在原地蹲下,然后边唱歌边表演,当唱到“叽里咕噜滚下来”时,两手边做绕线状,边将双手从高处向下落,直到蹲下。歌曲唱完,“大猫”出其不意地大叫一声“喵”,同时追“小老鼠”,“小老鼠”要迅速的跑回座位。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音乐律动三:《找朋友》(教育活动)
游戏目标:
1、帮助认识新朋友。
2、建立师生的依恋关系。
游戏过程:开学初教师可以用来点名。邀请舞:找朋友
1-4小节:拍手踏步一拍一次,最后一拍在找到的好朋友面前站好。5小节:两人面对面做敬礼状。6小节:两人相互握手。
7-8小节:两人手拉手转一圈。
音乐游戏四:《合拢放开》(过渡环节、教育活动)
游戏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配合音乐指认五官的位置。
2、学习有节奏地唱准歌曲,喜欢和老师一起做音乐问答游戏。游戏过程:
1、复习游戏,听口令指五官:
(1)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并不断地变换口令,逐步加快速度,幼儿听完口令立即用手指点五官,如:教师说“眼睛”,幼儿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歌词:合拢放开合拢放开,小手摆一摆,合拢放开,小手放腿上,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头顶上,这是眼睛这是鼻子这是小嘴巴。
对教师的要求:所有歌曲教师要掌握玩法
《合拢放开》
拉个圆圈走走
大花猫和小老鼠
8月29日一小时活动安排
时间:9:00—10:00 场地:室内 内容:
1、教师组织幼儿倾听故事,教师利用手偶讲述。或者带幼儿玩亲子互动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请妈妈换不同的地方,让幼儿找。
2、教师分三批指导家长带幼儿认识自己的标记。尝试练习入厕、洗手、摘毛巾、接水;提示家长回家后重点练习挤两下洗手液、漱口。
3、另一批20名幼儿在班级和老师玩手指游戏,认识自己的小床标记,最后给幼儿奖励贴画。
4、发给家长一个便签,写下孩子的名字,并与孩子合影,帮助后期教师更快的记住孩子。
要求: 1.环节上,组织要严谨.自己设计好,两个班错开时间自己协调,不做统一规定。
2.先给家长提好要求:不必今天学会,了解后回家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带幼儿找毛巾水杯标记。
3、两位教师在室内,两位教师在水房和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