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
育
故
事
实验中学
古往今来,多少哲学家、诗人都曾饱含深情地讴歌过教师,他们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人梯”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更是人们对教师的期盼和要求。第一个教师节前夕,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和辛苦,更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告诉我: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学生就要爱得无私、无畏!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是的“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例如:一个生病的学生看到老师为自己着急得流泪,一定会倍感温暖而铭记在心;一个能对学生问寒问暖的老师,必定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面对学生的偶然犯错甚至是冒犯自己,你是宽容地就势引导,还是大发脾气或撒手不管呢?我总是选择前者,把关怀和宽容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涨。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与学生之间尽量进行多方面的互动。
二、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还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我觉得:热爱学生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一).爱要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褊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二).爱要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用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朽木不可雕也!”、“没出息,没法教!”、“我是教不会你了!”„„这种“心罚”严重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陶行知先生曾生动地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三).要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优等生易,爱劣等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为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愿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
第二篇: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淖毛湖农场学校
孟会荣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猛然间想想也没什么让人感动的教育故事。如果说工作中繁杂、繁琐的时事倒是一大堆。后来又仔细想想,可能我们被每天重复的工作遮住了眼睛。静下心来的时候,感觉故事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少。说几件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2011年,我带毕业班,当时在临近初中毕业2个月左右的时候。同学们开始不约而同的购买各种样式的漂亮的留言本和寄语册。每天我都会在作业本中发现学生夹在本子中的留言纸张,并附一张小字条:老师,请给我留个言吧。有时忙于工作,就会把它放一边。过几天学生来要时,多数我还没写完。而后来让我写留言的越来越多。我才感觉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班总共30多人,任课教师也有10位之多。每人一篇留言,光教师的就300来篇。还不算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生正在毕业前的冲刺阶段,这个时候做这件事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又不伤害学生的感情。忽然我想到了平时我在班级活动中照的一些照片。我要给他们做个电子相册。在征得学生的同意之后,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了。这问题的解决让我如释重负。
中考完的当天下午,我带着这群飞出牢笼的小鸟在校园里又照了一些相片。没有了中考的压力学生放松很多,表现的真切而自然。之后,我学习了一些幻灯幻影的知识,利用考完空闲的几天就把视频做了出来,虽然有些粗糙,但我感觉还不错。发到网上后学生喜欢的不得了。时间在繁忙而有序的工作中一天天流逝,这件事就在我的记忆中告一段落了。
2011年11月份我去五家渠参加班主任渠培训学习。当时我也不知道学生是怎么知道我的行程和时间的,极力的要求在哈密与我见面。因为走得时间他们在上课,所以我答应等我培训完去红中看他们。一个星期的培训很快过去,等我下了火车,我就接到了学生的电话,我知道我需要马上赶过去。与学生的见面自然是被感动和幸福包围着。那一刻我感觉到曾经的艰辛付出是值得的,学生真的长大了,也更成熟了。
看着他们成长成才,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选择。
第三篇: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泰戈尔曾说不是短暂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用一颗热情的心把无微不至的关爱时时送到每个学生的身边以真挚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所说的“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事实正是这样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学生便会从教师爱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二年级品社中的我爱家乡山和水》时我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畅谈生命同学在重获生命后会感激谁,我一直没有把握同学们是否能体会的出又是否能将最后一段的感情朗读出来,我在课堂上让同学交流感激谁,为何感激,并将这种感激用充满深情的读书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种方法使同学们在一次次充满感情的读书声中感受到挽救生命的可贵,还有所有关心和爱护同学的人。然后,我又男女生两组同学饰演一年后康复同学会说些什么。在引起学生好胜心与表演欲后,让同学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时引导大家体会血脉亲情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深意。最后在集体朗读中呈现这种深情。
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只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尽情欣赏学生的创造,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
城界学校
李春增
2017.8
第四篇: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予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传承性很强的家庭教育,今天的父母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从最初在学校进行教学,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儿子,人生的经历告诫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会决定他们的方向。对于每个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如同孕育生命的阳光和水一样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误区:父母过高的期望、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关心、过多的指责……这些扭曲的爱,会使孩子无望、无奈、无能、无情、无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做人的楷模,父母的形象、做人原则、思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现在已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我在享受为人父母快乐的同时,也在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教育培养好孩子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下面是我通过家庭教育得到的一些感想。
一、从和谐家庭做起,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
要想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首先要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我作为丈夫,因工作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聚少离多,这一直让我心存愧疚,学前大班时,我把儿子接到了县城读书。孩子的爷爷奶奶离得较远,每到周末,我都带着儿子回到老家,干点农活,身教胜于言教,这一切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与人为善,现在已经能像小大人一样替我们关心照顾爷爷奶奶。
二、从点滴小事做起,锻炼孩子的独立人格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要融入社会,要独挡一面,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中孩子的自理能力也相当重要。从儿子很小起,我就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洗脸、刷牙、洗脚每晚必须要做的,到自己整理衣物、整理书包,再到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甚至独自上学,独自乘车回奶奶家。所以上学以后整理书包、带红领巾这类小事我们根本从没有操过心。我觉得做父母的不要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这些点滴教育使现在读二年级的儿子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很强,需要他自己独立完成的事作为家长从不溺爱代劳,适当的让他吃点苦、做点事,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大有裨益的。
三、多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一贯主张要教孩子成才先成人,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对儿子的整体把握是注重情商的培养,充分尊重和理解,做孩子的朋友。儿子小时候不擅于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尤其是不敢同陌生的小朋友接触,我就尽量创造他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机会,鼓励他和别人一起玩,没过多久孩子就能主动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回到家还能跟我分享他们之间的快乐,这种状态一直保持至今,经常跟我我交流学校里的一些趣事,我已经基本看到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具备了“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坦途有坎坷,我的儿子也不例外,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通过我耐心引导,以朋友的身份和儿子沟通,孩子自然能敞开心扉的交流。从小到大孩子一直以我们为朋友,遇到事情共同解决,所以,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走进他的心灵,和他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我的孩子出现了问题,或者遇到了烦恼的时候。我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问一下事情发生的原委,而不是直接的以家长的身份来训斥孩子甚至惩罚孩子。其次在我们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后,经过细密分析,从而来确定是不是自己孩子的问题,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训。如果是自己孩子的原因,也不应该直接惩罚,而是静下心来慢慢的帮他分析讨论自己的错误,让他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和可能会由于他的错误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这样做的效果肯定会比单纯的训斥孩子要好得多,而且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情况。
四、多鼓励,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
在孩子成长中能否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也是衡量父母自身教育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6岁时,幼儿园举行运动会,孩子有三项比赛,第一项吊瓶由于失败导致成绩倒数第一,结果孩子大哭,甚至要回家,恐惧参加剩下的比赛。为此,我对他进行了鼓励,给他讲明白道理,让他继续参加比赛,结果剩下的两项比赛都得到第一,让孩子明白在遇到挫折能坚持下来就能有收获这个道理。一直到现在,孩子都喜欢体育,喜欢参加比赛,比赛中也有失利的时候,不过孩子都能淡然接受再查找不足,为下一次的比赛做好准备。学习上也是如此,对孩子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孩子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至于一次考试分数那是次要的,只要尽力就好,所以遇到不满意的成绩,我并不抱怨他,而是同孩子仔细分析失分的原因,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避免以后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在于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更离不开学校这个大课堂,只有多方配合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
校
班
级
学生姓名
家长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第五篇:我的教育故事
陶行知陶老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在我刚接手这个班级不久就发现有名女生她叫小锌好像与这个班格格不入,独来独往,走起路来就像一阵风一样。我记得很清楚,在班级学习小组重新组建那天她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告诉我,老师我不去任何一个小组,我自己一个组。听后我没有惊讶,也没有生气,只是微笑着让她坐下。课后我第一时间找了她,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和其他人一个小组呢?她当时只是不说话,没有回答我,而我则告诉她,我们这个班级就像是一个家庭,我们同学之间就像是兄弟姐妹,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处好关系并融入到这个大家庭里,而且还会做的很好。现在可以告诉老师你比较愿意到那个小组去,老师会给你安排好。同时我还安排她担任了这个小组的副组长。
经过多方了解我才知道这个小女生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她说话比较直爽,容易得罪人,二是因为她的家庭父母离异,爸爸领着双胞胎姐妹生活,爸爸又经常不在家,靠低保过日子,比较困难。这造成了她的自卑心理。知道了这些,我就找了小组的其他同学。我也会不时的关心她,问问她和小组同学处的怎么样啊?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啊等等,我只要一发现她有所改变时我就是鼓励她,表扬她。渐渐地,我发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其实是有着正能量的,她善良,乐于帮助同学,她有一身正气,成了同学的知心朋友,老师工作的得力助手!
在去年的运动会上她一举获得女子800米第一名和1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班级挣得了荣誉,也为自己赢得了信心。在八年下学期班干部选举时她竟被同学们推选为纪律委员,不负众望,她会把班级的自习,女生课间的纪律管理的很不错。现在她会经常找同学研究问题,课下也会和同学们聊天,玩耍。在今年的师生联谊会上演出了脱口相声,由原来的孤独,自卑变成了现在的信心十足,乐于进取。在期末评优活动被评为校十佳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同时,我们还应不失时机的去激励、去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
小凯是我班的一名男生,他又胖又黑我们都叫他黑胖子。这个孩子品质不坏,单纯,可爱,爱干活,喜欢交朋好友。可就是不爱学习,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就如坐针毡;课间,一下课就离开教室;放学后,总喜欢和朋友出去玩。在与其它老师和同学交流后,我得知他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但从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窥探到了一丝希望。经多次与其妈妈交谈我才得知,在他刚上初中时家庭出了些变故,对孩子打击很大,再加上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就很强。好在妈妈对孩子比较负责,管理的还很严格,而且对孩子的期望还很高。这些原因就照成了孩子厌学的情况,而且对自己的将来毫无想法。
八年级下学期时,学校组建篮球队,他报了名而且还入选了。听篮球队的体育老师说他在训练期间表现很好,球也打的不错,最后还代表学校参加了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抓住时机,不但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而且还在小组评价管理中给他加了10分。趁热打铁,我找他好一顿聊天,先是就着篮球这件事对他身上的亮点给与了肯定和表扬,然后我又问了他的想法和打算,他说喜欢体育,爱打篮球,我就说这很好啊!那你可以报体育生考高中,不过体育生对文化课也是有要求的,你的智商不错,老师相信你!他高兴的同意了,于是我和他的妈妈再次沟通,家长也很赞同!
体育训练虽然很累,很枯燥,但孩子很有毅力,一个假期孩子减掉四五十斤。九年刚开学的时候他一见到我就问,老师,你看我是不是瘦了!借着这个契机我给他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汗水不能白流,文化课成绩总分必须在300分以上,他欣然答应了。不过孩子总归是孩子,只要是他表现好的时候我就会表扬他,鼓励他,让他信心满满。
而现在的他,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正能量,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班级里的大事小情他会主动承担,比如像垃圾分类,纪律管理,班级阳光长跑训练等都弄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在大课间和晩放学时长跑训练中还得到了其他班主任的表扬,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有了信心,得到了认可,他在学习上也有了主动性,一连几次考试总成绩都在300分以上。在期末评优活动中以43票之多被评为校十佳少年。
我认为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首先必须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生,认为跟他们在一块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其次,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呵护;再次,我们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的爱充满教育心智,让教育之爱闪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