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家寄语中学生作文创作》阅读答案
作家寄语中学生作文创作 彭友东: 面对当今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学生在写作时,如果要想写出好的作品,需要准备的很多。要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需要长期的学习、磨砺,需要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写作时,能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笔来记录青春的印记,来描绘美好的未来,来观察世界,来思索人生,便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积累和准备。余华:写作是一种乐趣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的乐趣。最初写作时的主要乐趣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寻找,那时候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自己坐下来,让屁股和椅子建立友谊,我刚开始写作时才二十岁出头,这是一个坐不住的年龄。想想当时我的同龄人在到处游荡,而我却枯坐在桌 前,这是需要极大的耐心来维持的,必须坚持往下写,然后突然有一句美妙的语言出现了,让我感受到喜悦和激动,我觉得自己艰难的劳动得到了酬谢,我再没有什么可抱怨了,我枯坐桌前也同样有无穷乐趣。对一个长期从事写作的人来说,有时候写作已经不单纯是在写作,更像是一种人生经历,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长达一年或者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写作者的情感往往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同舟共济,共同去承受苦难,也共同去迎接欢乐。这时候得到的乐趣会让我们相信,虚构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加引人入胜。我要谈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写作者必须重视自己读者的身份。正是在阅读很多经典作品时带来的感受,才会不断纠正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错误。王蒙:写作要真实地袒露自己 中学时代非常重要,而且一个喜好文学的人往往在中学时代就表现出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个性,乃至处于萌芽状态的才华。我希望中学生把作文写好,但是我不喜欢看那种年轻人做老年语、做未老先衰语的作品。我希望中学生能保持青少年的单纯和朴素,不要说空话、套话。如果太像大人的作品,等于瞄准了一些作家的创作,让人感觉到有一些勉强,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文章应多一点朴素的、单纯的、直抒胸臆的语言,不需要加太多的修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大家应多写这样的文章。最真实地袒露自己,用许多辞藻、妙笔生花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我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名家的短的散文,非常好,像冰心的《笑》,还有朱自清的《背影》等。钱理群:写作要说自己的话,说真话 我想抄一段鲁迅的话,赠给年轻朋友: “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引自《三闲集·无声的中国》)我希望我们的中小学生,从现在开始,一辈子说自己的话,说真话,至少说较真的话。15.作家彭友东给中学生写作的建议是:。(3分)16.阅读余华的寄语,完成下列题目。(7分)(1)余华认为写作的乐趣是:(4分)① ②(2)请你谈谈对“任何一个写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写作者必须重视自己读者的身份”一句的理解。(3分)17.阅读王蒙的寄语,完成下列题目。(5分)(1)王蒙不喜欢“年轻人做老年语、做未老先衰语的作品”,这里的“老年语”、“未老先衰语”指的是:。(2分)(2)王蒙说“我小时候读过一些名家的短的散文,非常好,像冰心的《笑》,还有朱自清的《背影》等”这句话的作用是:。(3分)18.在作家王蒙和钱理群的寄语中,都说到了写作需要“真”的问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蒙的“真”是指写作语言要朴实、率真。B.钱理群的“真”是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C.王蒙认为“最真实的袒露自己”就是写作时不需要有辞藻的修饰。D.钱理群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阐明作家和中学生都要写真话。15.写作需要积累。(3分)若只抄 “有意义的积累和准备”得2分。16.(1)①对词语和句子的寻找(2分);②在写作过程中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同舟共济。(2分)(2)每一个写作者都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作。(3分)17(.1)文章语言有太多的空话、套话(或文章的语言不单纯、不朴素1分),太像成人的作品(1分)。(2)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只有用朴素的、单纯的、直抒胸臆的语言写就的文章,或最真实地袒露自己的文章(2分),才能打动读者,给人以长久的、美好的记忆。(1分)18.C(3分)
第二篇:中学生舞蹈创作[范文]
对中学生舞蹈创作的思考
[摘要]舞蹈是人们表达生活感想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中学生舞蹈应是能够反应中学生所处年龄层的精神生活的,但是目前各校中学生在艺术节表演舞蹈节目时,所选取的舞蹈往往不能够切实地反应中学生自己的思想与生活。[关键词]中学生 舞蹈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人们借以舞蹈的曼妙舞姿来抒发其内心情感。优秀的舞蹈作品应该是能够使舞者在舞动中不经意流露其真实情感的,是能够使观众在台下与舞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而那些无法在精神层面上与舞者本人以及观众产生交流的舞蹈动作都将是苍白无力的。
在中学校园举办的各类艺术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舞蹈节目。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显得蓬勃而有生机,他们充满热情、积极向上,但是这些精神面貌却很难从中学生所表演的舞蹈节目中看到。这是因为目前中学生所选取的舞蹈节目往往是与其年龄段所脱节的舞段,使中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无法将自己融入,而观众自然也无法从单一机械化的舞蹈动作中感受到青春的蓬勃朝气。要知道,合适的舞蹈练习是能够培养中学生的社交礼仪,并提升其自身气质的,所以如何选取适合中学生自己的舞蹈节目就成为了中学生在舞蹈创作之时的关键问题。就本文看来,中学生在其舞蹈创作过程中应当融入以下几个要素:
1.将生活体验融入舞蹈主题
舞蹈的主题将是整支舞曲的灵魂,一旦舞蹈的主题确定下来,整支舞的风格也便确定下来。不同于写作与唱歌,作品的主体能够通过文字以及言语准确地表现出来,在舞蹈艺术中,每一个舞者必须清楚自己所表演舞曲的中心主题,而后才能在肢体语言中向观众透露这个信息。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其舞蹈创作过程中,理应确定一个与中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主题。例如对于中学生而言,友情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在其舞蹈创作中可以以友谊为主题,描述一个一对同伴如何相互扶持,积极向上的故事;又例如中学生在接受的教育中所提倡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那么我们亦可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设立为舞蹈主题,在中学生通过其肢体表演想大家传输中华美德。只有选取了与中学生的身心生活紧密贴近的主体,才能让中学生在其舞蹈表演中自然地流露情感,并从表演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2.针对中学生特征设计舞蹈动作
在有些中学学校的艺术节目中,我们发现一群中学生敲着鼓在舞台上表演秧歌节目,虽说艺术互通,秧歌表演也是舞蹈节目的一种,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让中学生扭秧歌就好似于让老年人跳街舞,都是与其本身年龄特征不符的节目选择。不同于老年人跳街舞可能会扭伤筋骨,虽然说中学生在表扬秧歌节目时不会伤身,但是这类中老年的舞蹈节目着实会为中学生蒙上一层垂暮之气。
舞蹈动作的编排是整个舞蹈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环节,舞蹈动作不仅要能够展现舞蹈主体,也是要在舞蹈表演者能够完成的基础之上设计。例如让缺乏舞蹈功底的中学生在舞台上盲目表演翻跟斗等动作就是不合实情的过度动作设计,又例如让没有芭蕾基础的学生表演《天鹅湖》也是缺乏考虑的安排。而另一方面,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中可多加入较为活泼、激昂的动作元素,以与中学生其年龄层特征相符。舞蹈编排者需事先了解表演者的舞蹈功底,根据中学生的舞蹈基础以及其年龄特征制定相关的舞蹈动作。
3.选取与主体呼应的舞蹈配乐
观众在欣赏中学生的舞蹈表演时,将会同时结合来自舞蹈动作的视觉效果与来自现场配乐的听觉效果,因而如何选取与舞蹈动作完美融合的配乐也是中学生舞蹈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古人云琴瑟和谐是一种来自两种乐器的和谐,而在舞蹈表现中,也必须达到“舞乐和谐”,让舞蹈跟着音乐走,音乐同时也与舞蹈动作齐步。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往往都有自己喜欢的歌唱明星,例如几年前几乎全国中学生都比较痴迷于台湾男歌手周杰伦,另外他们也有自己较为钟情的音乐作品,因而在中学生的舞蹈创作环节中,编舞者可以事先对目前中学生普遍的音乐喜好进行调查,尽量地安排广受中学生欢迎的音乐曲目作为其舞蹈配乐。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中学生处于其喜爱的音乐背景下,他们更能够舒松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敞开心扉地融入所要表演的舞蹈节目,从而能够向观众表现一场真正属于中学生自己的舞蹈。
尽管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舞蹈作品数不尽数,但是真正能够触发到观众心底,引起观众真正共鸣的舞蹈作品并不多见。虽然我们不能够保障让中学生的舞蹈作品成为触动观众的优秀作品,但是我们也相信只要中学生在舞蹈节目中能够真正地做到表现自己、表现青春的蓬勃力,那么观看其节目的在场观众一定能够受到这种来自青春的冲击,将会感慨青春的美好。另外,对于中学生的舞蹈创作过程来说,除却精心选取合适的主题、配乐以及动作之外,编排者还应提高中学生对于舞蹈的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满热情的表演才是能够打动观众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 [2]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桂迎,赵丹,舞蹈欣赏与创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三篇:浅谈“8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孩子气
以郭敬明《1995—2005夏至未至》为例,浅谈“80后”作家小说创作的孩子气
标签: 郭敬明 小说 韩寒 夏至未至 作家 2009-06-12 14:51
“80后”,顾名思义是出生于1980-1989年之间的新一代年轻人,最早的“80后”专指这个时代出生的网络青春写手或者是作家,以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等为代表,大多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走进公众的视野并受到关注。由华中师范大学孙文宪,王先霈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一书中曾写道“所谓的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上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与文学思潮一样,文学流派 也是一种与文学的创造性活动密切相关,对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80后”作家的创作活动目前为止还只能被视为一种文化活动,还不能说是一种具备了文学思潮或文学流派特点的文学倾向,因为只能以“80后”这样一种年龄或者年代的概念来概括,虽说不能全面的表达这个作家或者说是写手团体的创作特点,甚至连“80后”作家本身对此称呼也不满意,如韩寒在与白烨网络pk的时候曾用了一句话来表达他对“80后”称呼的看法---------“作为我本人,我非常讨厌以年代来划分作者。”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最好的划分方法,因为整个“80后”作家风格各异,性格各异,基本上找不到一个更好概括的词语来表达这一代人的特点。下面我们将以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为例,简要的分析一下“80后”作家小说创作中的“孩子气”与“明星化”。之所以说“80后”作家创作具有“孩子气”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其作品并未表现出文学所需要的深度与广度,或者单纯的说,“80后”的创作不够深刻,如果是“80后”文学是一个生命的话,那么现阶段她仅仅是处于一个孩童的阶段,没有成熟,没有长大,充满希望却又满载稚气,也就是我所说的“孩子气”。
首先从生活环境来看,“80后”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最早一代的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加之所成长的外在社会环境也是安定和平的,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因而“80后”基本上是在一种“60后”,“70后”无法想象的安逸环境中长大的,这就决定了“80”后不可能有多少伤痛深刻的记忆。但是“8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没有姐妹,大多生活在城市的单元楼里,缺少童年的玩伴,在一个相对孤独的环境中长大,因而在其作品中常常透漏出忧伤的气息,具体来说是伤而不痛的气息。以郭敬明为例,从小生活在一个安逸的家庭,衣食无忧,上学期间也是成绩优良,这就注定了他写不出“70后”那一代所特有的“伤痕小说”,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严格来说就没有所谓的伤痕。
“作家与人生经验,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种基本要素;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而这种遇合关系的建立,作为主体的作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孙文宪,王先霈主编《文学理论导引》),“80后”经验的“浅薄”也就注定了其作品创作的“孩子气”,以《夏至未至》为例,小说中创造两个极其优秀的男生傅小司和陆之昂。他们从小出生生活在安逸的家庭,不愁吃不愁穿,喜欢可乐,喜欢名牌,在一个贵族学校学习,有着傲人的成绩,这些我们只要细微的思考,大部分是郭敬明自己生活的一个映照。众所周知,郭敬明跟韩寒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学校经历的不同,韩寒是一个几乎科科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差生,而郭敬明则是一个优异的理工科人才,成绩出众。我们来看一下郭敬明的学习情况,1988年9月,郭敬明在自贡市贡井区向阳小学上学了, 1995年,郭敬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自贡九中,2002年8月中旬,高考成绩598分(理科:第一批重点本科544分;第二批一般本科479分),高出重点线54分的成绩算傲人了吧,再看一组数据: 复旦大学在四川省的理科招生分数线: 年 份 分数线 2002年 608分 2003年 601分 2004年 650分 2005年 690分
读过郭敬明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的人大概都不会不知道郭敬明一生最向往的地方是满地繁华的上海,而最向往的大学就是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中国三大名校之一的上海复旦大学。他曾经用这样的文字表达他对复旦的向往-------“唯有复旦,才能给我家的感觉。”从他的高考结果来看,他与复旦只有10分的差距。我相信这组数据足够显示出郭敬明在学习方面的傲人之处了。而在《夏至未至》中,傅小司陆之昂分别是文史类和理工科的状元,这也是作者将自己的学习经历附加在人物身上的结果。而与郭敬明本人有些相似的傅小司最后在小说中选择了文史科,也代表了郭敬明本人对文史科或者说是文学的向往。由此可见,“80”作家的创作首先都是从自己出发,描写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某种向往,又由于其本身经验深度不够,直接导致了其文学创作的“孩子气”。
其次,从“80”后成名的“手段”来看,除了新概念这一平台来看,还有模仿这一重要手段。吴墉先生在其《超级模仿 你确实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之文坛里的潜规则》一文中曾指出“无论你是否承认,几千年来,模仿早就成了文坛里不争的成名捷径和潜规则。回顾人类的历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作‟,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我国四大古典小说都有比较清楚的模仿的著作或者底本:《红楼梦》模仿了《金瓶梅》,《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有历代传下来的神话或者话本。郭沫若的诗歌模仿了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三位世界大诗人的诗歌,他还告诉大家„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在写。‟鲁迅的小说也有不少属于模仿之作,他的第一篇成名作《狂人日记》就是模仿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一篇小说。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则是模仿了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中表达父女关系的内容。对于模仿和借鉴,杜甫曾用这样的名句总结:„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以及“一切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未有不模仿而成为大家者,一切模仿都要有创新。”而“80后”也没有逃脱这一潜规则,就说韩寒,以叛逆著成,可是他的《三重门.也是模仿了钱钟书先生的名作《围成》。而郭敬明更是“80后”作家中的模仿大家。其好友一草曾在《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中写出了他模仿了安妮宝贝风格写出了一篇难辨真假的小说《一辈子观望的焰火》。具体描述如下“没两天就收到小四模仿安妮写的文章《一辈子观望的焰火》,我看后,傻眼了、心凉了、头晕了、服输了。我不知道,如果事先我不知道这是个男人写的东东,我会不会以为就是安妮的作品。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男人可以写出从文风到内容都无限接近安妮宝贝的小说,这个男人还只是一个年仅18岁的小屁孩。我只知道郭敬明他没吹牛,他的模仿能力确实很强,他可以轻而易举将一个人的作品庖丁解牛拆开来,风格归风格,内容归内容,文字归文字,结构归结构……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或多种加以无限复制,组合成一篇完全不一样的新作品。”众所周知的抄袭门,郭敬明的畅销书《梦里花里知多少》被指控抄袭京派作家庄羽的《圈里圈外》,大概也因此而起吧。为了这个论文,专门在期刊网上搜索了法院的终身判决,其实发现真相不像外人传的那样,说郭敬明全文抄袭,其实只是人物情节关系一样罢了,而且庄羽在很多投诉方面带有很多主观之词,谁对谁错不是本文分析的特点,不得不说,这一案子也是郭敬明太善于模仿的结果。而这一事件,直接成为小说《夏至未至》的重要题材,即傅小司的画册《花朵燃烧的国度》被指控抄袭《春花秋雨》,甚至小说里面连记者采访的内容都跟现实生活中差不多。不得不说,郭敬明有通过作品来替自己辩解的嫌疑。这不是一个高明的选择,把这种委屈当作题材在作品中表现也成为郭敬明以及很多“80后”不成熟的标志,类似的还有林萧跟郭敬明的对立事件,郭敬明在《小时代》中以林萧为主人公人命,而林萧在《苦夏》中也塑造了一个靠捡垃圾为生的郭敬明。用吴墉先生的话来说,以模仿为起点不为过,过多的模仿,且没有确定一个较高成就的作家为模仿对象就是一种浅薄的表现了,也就是我所要表达的孩子气。有人说《圈里圈外》和《梦里花落知多少》都是在模仿当代著名作家王朔的宏大叙事风格。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说关于“80后”作家对于宏大叙事的理解了。大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不管是郭敬明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还是本文要说的《夏至未至》,都是个悲剧的结果,都有人死有人伤。其实不是郭敬明蓄意要安排这样的结局,这只是他在模仿王朔宏大叙事不成熟孩子气的一面。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郭敬明的哪一步作品,其开头都是很宏大的,众多人物齐上场,大有唱一台大戏的风范,可是到小说的最后,剩下的永远只是孤苦无依的主人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开头过于宏大,到了结尾各个人物命运的安排完全都失去控制,为了更好的结局,或者说为了完成这部作品,只能将众多的人物下达生死令。用郭敬明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开始有太多的人出场,到最后不知道怎么安排,只能让他们一个个死去。”就如《夏至未至》,为了青田和遇见的结合,段桥就必须以死亡为归宿。这样的模仿,我不得不说真的很孩子气。再次,“80后”小说创作体现了极端的主观色彩,通常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溢于作品之中,使得很多时候作品看起来不想小说而更像一部自传。很多人在看完《夏至未至》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小四(郭敬明网名第四维,被读者昵称为小四)自己的人生经历的一部分。首先说说傅小司,从姓名来看,小司与小四谐音。从其经历看,傅小司学习成绩优异,与郭敬明经历相似;傅小司擅长于绘画,小四擅长于写作,并且两人的成名都是依靠大赛,小司是津川美术大赛,而小四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两个大赛的地点非常巧合的都被安排在小四最向往的城市上海,以及后来小司成立工作室,被指控抄袭等都与小四经历极其相似。再说说陆之昂,小司的好友,与小四现实中最好的朋友小A经历一样都留学去了日本。关于小A,同时小四的好友一草在其作品中《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中曾有相关记录。如此的内容,还有很多。此外,“80后”作家的小说重友情和爱情也是其极其主观的表现,就拿《夏至未至》来说,期间傅小司跟立夏的爱情可以说根本就不是小说的主题,小说中不断的穿插着立夏与遇见、程七七,傅小司与陆之昂的友情纠葛,我们可以看到最后,陆之昂甚至为了友情付出了自己一生的自由,而遇见跟立夏的友情更是像很多爱情一样几乎是山盟海誓的。遇见和立夏的各种对白如“牵着你的手,无论向哪儿跑去,都感觉是在向天堂奔去。”等也成了现在中学生心中的名句,心中对于友情的定义。这些“80后”主观愿望与主观情感穿插在其作品中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妥。反而会增加小说的干青色彩,使之有更好的看点。然而就像我上文中提到的林萧与郭敬明的对立事件,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感情色彩带入作品,不是批评郭敬明和林萧,在我看来真的是很孩子气。给人的感觉就是小孩过家家,因为生了某一小孩的气,就把家家里最坏的一个角色让那个小孩扮演。这样的主观情感,带入作品,不仅显得浅薄,而且毫无必要。
此外,“80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普遍运用想象,幻想,臆想来回忆往事,表达对青春流逝的伤感以及前途未知的渺茫,使得其作品更加的“单调,乏味,枯燥”也是其不成熟的一面。我们先看看下面一段来自网络的评论《“80后”及其创作现象研究》的引文。“„80后‟及其创作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有意贬抑或过分宣扬都无必要。但它确是关系到文学的发展和传承。他们不像十年前的„70后‟,有“断裂”宣言,然而其作品在同代人中所获得的呼应却是前所未有的。商业运作、偶像制造、媒体炒作,于是人们往往不屑于从文学的角度对此予以观照;但如果我们把文学的作者、受众、出版、宣传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文学存在,它指向了同一个心理目标,那么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进一步认识,恰恰要从文学上予以探讨。„80后‟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是一个时代的和代际的标志。这一代写作者通常都是通过网络、通过大奖赛(如新概念作文大奖赛)、通过商业运作走向文坛。他们不是依靠别人的提携、依靠组织和意识形态传承,而是通过竞争走上文坛;那是我们曾经畏惧又向往、诟病又终究要面对的一种状况。他们赢得了众多的青少年读者,这意味着他们与受众建立起了一种同构的关系。这一代作家没有历史记忆,也就是说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没有什么经验能和过去那个十分政治化的岁月联系起来,便直接地进入了新的时代和市场经济。金钱已经开口说话,在沉默了近半个世纪以后。而它的另一面,则是精神的匮乏。这一代作家,常被批评为具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我认为这多少有些缺乏理解。他们出生的上世纪80年代正是我们开始提倡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奋斗的年代。“80后”要自己定义自己的人生。围绕着人生的写作便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在我看来,“80后”的写作也许较之以往成人世界的作品更为坦诚、真率、直抵内心,没有那种模式化的倾向。但它却依然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单调、重复,精神肤浅的缺陷。“80后”作家带着青春的气息、自由的气息、叛逆与朦胧的追求向我们走来,仅仅提供一个文化背景来解读他们的作品显然是不够的,从文化现象深入到文学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与其沟通、交流、平等对话。”
可以说“80后”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千篇一律的青春小说,或者说是青春文学,可说说道这里,很多人开说质疑了,青春文学真的是文学么?“80后”文学风格的迥异,是由他们特殊的经历形成的,可是“80后”文学发展了那么多年了,还是只是限于青春,作家们却没有想到,读者再看了这么多年的青春文学之后,对于青春文学的套路可能已经跟“80后”作家一样熟悉了,一看到开始,就知道结局,这样可能不枯燥乏味么。从文学理论中的创作心理而言,这种现象是符合“80后”的特性的,众所周知,作家的创作与其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80后”生活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他们不必担心物质上的缺乏,能让他们感觉到迷茫的也只有那些在他们看来伤感的回忆以及对于青春流逝和梦想迷惘的无奈了。文学理论中指出“不少作家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动机和群体的需求、意志联结在一起。”对于“80后”作家而言,他们则是在追求个人化的背景下通过描写自己的青春生活不自觉的影响了与他们经历相关的一代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80后”加上少部分的“90后”。“80后”与他们的前辈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没有经历重大的经济变革,可是他们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下,也就是说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于是他们的人生就失去了可知性,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面临着很多老一辈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压力,比如说大学、找工作、买房、买车……于是对青春的感叹和对理想的臆想就成为这一代人文学的主旋律。然而,当这种主旋律多到满地打滚的时候,也就慢慢变得通俗化了,孩子气了。就更加显示出了这一代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不成熟。就以《夏至未至》为例,小说的时间跨度为十年,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唯美的开始,加上一个凄美的结局,不知道骗了多少人。在小说的开头,小司,小昂,立夏,遇见……他们都单纯的活在一个相对安静平稳的环境里,可是后来,遇见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却处处碰壁,当小司、立夏离开学校走入社会时,却见到了一个他们从不曾想过的世界,抄袭案件,七七对遇见的阴谋以及对立夏的背叛,一切都变了。这也是“80后”眼中未曾到来的世界,反映出他们对理想对生活的理解。其实我们翻看很多“80后”的作品,类似的情节,爱情友情的纠葛,社会的黑暗,对未来的无知与迷茫都是小说的主题。就像我前面说的,当这种现象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显示出了“80后”极端的不成熟。他们无法从相同的生活中找出不一样的东西。只能千篇一律的模仿。然而,当我们回头看一看我们的知青一代作家,也是同样的社会经历,然而他们可以演绎出不同的文学形式-----知情小说、伤痕小说、寻根小说……甚至后面的先锋小说也就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知青出生。“80后”小说创作主题的千篇一律从某种形式上来说,直接反映了他们思想的不成熟。是的,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思想不成熟,加之他们又生活在一个市场化的世界里,因而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对市场的高度追求和对纯文学的冷漠化也是他们整个创作的不成熟之处。可以说现在的郭敬明、韩寒的知名度以及出镜率丝毫不比任何一个大牌娱乐明星差。一草在《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一书中曾经指出郭敬明出了有高超的模仿能力以外,更主要的就是他对市场的把握,他永远知道市场上需要什么。韩寒郭敬明作为“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或者说该是“80后”一代人心中的偶像,他们其实是自己在自己的创作中树立了一个明星意识。就说郭敬明吧,他的成名就是通过当时具有很大知名度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来实现的。再说说后来郭敬明自己的成长过程,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上海大学,学着一个很是奇怪的专业,然而他却依然特立独行的坚持着自己的选择,这在他的一群“四迷”中树立了一个很不一样的形象,接着郭敬明成立自己的工作社,制作《岛》系列杂志,打破原有杂志的特点,他争对“80后”的小资情调制作了一本华丽的青春文学杂志。后来的《最小说》也是如此。以及现在他加入作协等都是他自己在给自己找一个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80后”一代的作家虽然跟以往的作家一样是勤于创作,可是他们在乎的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他们不再执着的追求所谓的纯文学,而是更注重市场,更加关注自己的书是不是畅销,是不是受读者欢迎,而不再说我的作品是否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席之地,具有改革或者启发的意义。从这个程度上来说他们思想的孩子气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在追求上的孩子气。
总而言之,“80后”的创作之路还需要他们继续往前走,如果继续这样孩子气,我不知道“80后”所谓的文学还能走多远。《夏至未至》只是“80后”文学作品中的一部,还是普通的一部,没有《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么耀眼的光环,也没有《三重门》那边深刻。可是就是因为她的普通,才能从她的身上看出一代人创作的缩影。从某种程度上说,《夏至未至》身上有强烈的“郭敬明式的忧伤”,也有强烈的“郭敬明式创造的弱点”,和众多的青春小说作品一样,从青春的角度上来看,她的确是一部很好很值得一读的作品,然而要站在文学的角度上,她是经不起分析与研究的。我想,也正是因为“80后”创作的不成熟,才使得他们的创作在社会评论界产生争议,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成熟,他们的孩子气,他们才有更大的发展潜能与发展空间。只有当我们的这批“80后”在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之后,他们才会长大,才会真正的成长。在此,我作为“80后”的一员,希望我们“80后”有天能真正的成长起来,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四篇:说说唐代作家创作的边塞诗
说说唐代作家创作的边塞诗
中文0931班29号吴桂泽
摘要:边塞诗创作渊远流长,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诗体类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边塞诗则是边塞诗中颇有代表意义的一部分。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而本文从边塞诗概念的研究入手,以唐代边塞诗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就其征战主题、乡恋、苦寒及民族冲突等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唐代 边塞诗 征战主题与民族冲突 乡恋 苦寒
一、唐代边塞诗的界定
边塞诗是按题材内容研究诗歌而产生的诗体概念。作为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诗体类型,边塞诗创作渊远流长,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而与其他诗体种类相比,边塞诗表现的是人的社会政治生活内容,是国与国之间、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相互争夺生存空间的政治行为在诗歌创作中的反映。戍边守土的政治军事行为,以青春热血为代价,经受血与火、生与死、灵与肉的痛苦考验。因此征戍生活远比一般日常的聚散离合、穷达祸福、伤春悲秋等生活内容更牵动人心,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荣辱存亡以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能否正常运作的根本问题,因而反映戍边守土内容的边塞诗也就比其他一般诗歌更感人,更具震撼力。[1] 从文学反映生活范围角度说,边塞诗也是其他诗歌不可替代的诗体类型。边塞诗以边塞为表现对象,“边塞诗本身就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无论是写边塞风光,还是写风俗民情;不论表现边地的生产生活,还是反映征战戍守的军事生活。不论咏史怀古,亦或咏物寄情,都突出鲜明的边塞地域性特征。因此边塞诗是反映异域生活的主导诗歌体式,它是对文学主体反映内地〔包括中原和南方)生活的一大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二、下面就其征战主题及民族冲突、乡恋,苦寒等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
(一)边塞诗的征战主题与民族冲突
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看,每一个王朝都会尽最大努力争取并维护这种和平友好往来的局面。
相比于和平,征战毕竟是暂时的。然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游牧民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或物质财富而大举入侵,当中原王朝为了边疆地区长治久安的需要而主动经营边塞之时,武力征战的方式就成为解决民族矛盾的主要手段。
唐代战争的恒久与惨烈,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在心灵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极大的震撼。因此描写边塞战争的惨烈以及由此而生的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就成为边塞诗征战主题表现的重心之一。唐代边塞诗有许许多多对残酷边战的描写:“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年年征战不得闲,边人杀尽唯空山。”“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这种惨烈的征战,时间上具有恒久性:“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空间上有广泛性:“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往往造成巨大的牺牲与伤亡,这类描写几乎成了诗化的战争“诗史”,与史籍相辉映。如此大规模的民族征战,双方死伤都异常惨重,不难想像这些边塞征战的残酷与惨烈程度,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笔下写了那么多的流血牺牲:“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誓心清塞色,斗血杂沙光。”“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错。”“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这些触目惊心惨不忍闻的视听意象犹如诗文中不断出现的着重号,时时提醒人们对战争灾难与惨痛代价的关注。[2]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民族冲突与征战,强烈地震撼着唐代有良知的士人,使他们在歌咏功业理想、礼赞大唐帝国赫赫武功的同时,转入了对无休止边战的深刻冷峻的反思,凝成了唐代边塞诗中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
从边塞诗史看,唐代以前,由于文人对边塞征战之事的疏离与模拟虚构风气的盛行,加上人的自我意识刚刚觉醒,决定了边塞诗中难有悲剧精神的显现。唐代尤其是盛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鼎盛之时,也是对外战争最频繁激烈的时期。唐代统治者崇文尚武,奖励军功,努力经营边塞,他们倚靠雄厚的物质基 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北却突厥,南服蛮撩,东臣契丹,西拒吐蕃.边塞征战取得重大胜利,高扬了唐王朝的国威,使人们在“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的胜利歌唱中增强了自信自豪之感,但另一方面,这些边塞战争也带来了巨大灾难:连年征战,轻率用兵,不仅牺牲惨重,而且造成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的局面,加上军费开支庞大,使唐朝综合国力急剧下降。另外,重赏边功,又使边将坐大,成为唐王朝严重的政治隐患。[3]
而进入中晚唐之世,由于平覆安史内乱,边兵内调,边防空虚,陇右河涅之地痛失吐蕃之手,人们从“勒石燕然,威加海外”的空前自豪一下坠入到国土沦丧的深深隐痛之中,盛唐征战的负面影响与中晚唐失地难收的境况,促使众多志士仁人一方面密切关注防边政策和防卫状况的变化,心系对外征战的胜负得失,支持正义的卫边战争,反对默武的扩边战争。另一方面又深刻反思边塞防卫问题,从历史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审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探寻战争的本质,这些思考反映到诗歌创作领域,使边塞诗中具有了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
长期以来,由于受单一的社会学批评观念的左右,人们评价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总是局限于用政治和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诗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分析诗人支持或反对战争的具体表现,如支持正义的卫边战争,歌颂戍边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反对非正义的扩边战争,揭露穷兵默武、好大喜功给戍边将士造成的巨大痛苦和牺牲等等,以政治或道德标准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而摆脱上述思维定势重新审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我们发现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战争的思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中充溢着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而这种悲剧精神是唐人反思边塞征戍问题时的空前绝后的创造。这种具有超前意识的悲剧精神大大提升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和意义,它既是唐代边塞诗臻于巅峰的重要标志,也是古代边塞诗表现征战主题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体现.地位重要,价值极高。
(二)唐代边塞诗的乡恋特色
纵观边塞诗史,乡恋主题与古代诗歌相伴而生。
整个唐代边塞诗乡恋主题尽管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战士乡恋和军幕文士乡恋两类,但其情感内涵却都是具有“士意识”的“士人乡恋”的反映。这表明,边塞诗乡恋主题中隐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作为“士”阶层的诗人文士的深层价值取向。一方面,“士”人心灵深处具有先天秉赋的农耕生活铸就而成的乡土意识和恋乡情感;另一方面又具有“君子怀德”“志在四方”的事功追求。正是这相反的两种价值取向引发了诗人文士心灵深处激烈的情志波澜。[4]
唐代边塞诗创作虽已打破乐府旧题形式。开始因事命题,自由抒写,但乐府之作中乡恋主题仍显得比较集中,且以战士乡恋为主。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征战被围之时,战士思乡怀念妻子之情.“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也是战士与妻子间爱恋相思之情.这些诗作,虽然形式上或为长篇,或为律绝,已与南朝的乐府边塞诗有异,但其抒情的基本模式仍一脉相承,是诗人站在战士的角度替战士抒写的乡恋之情,既没有征夫乡恋的农耕文化特点,也没有军幕文士乡恋内涵丰富复杂的特点,而是士人复杂乡恋情感的简化与省略。
我们知道,雄奇悲壮是古代边塞诗特有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就美的展现来说主要包括外在的自然美和内在的精神美两方面。其自然美的展现较之一般的写景诗都具有荒凉、苦寒、奇险的特点,构成壮美或崇高的境界。
而悲壮崇高的精神美则是人之精神的体现.具有深厚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它包含着悲和壮两种相关又相反的两极悄感内涵,是由戍边守土的社会政治行为与个体情志的矛盾冲突造成的边塞征戍活动,既是社会政治的播要,也是个体的责任、义务与使命。[5] 因此乡恋就是个体思归欲求受压抑激起的情感波澜,它加重了边塞诗的悲慨气调,使之更加感人。
(三)苦寒的艺术特色
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形成,是多种社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主因是边疆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作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合部,也是中部高原向东部丘陵平原转换的结 合部,中国的边疆自然地理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高山大川、险关要隘成为边塞防卫的天然屏障。万里长城借助边地的奇险地势蜿蜒横亘于雄峰高岭之上。
二是环境恶劣,不是瀚海沙漠,就是冰天雪地。人烟稀少,偏远荒僻为其基本特征,其荒寒酷庚的自然环境与内地的中原或南方的自然景观形成强烈对比,造成巨大的反差。这两点构成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赖以存在的自然地理基础。
当然,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形成,也是诗人艺术追求的结果。突出苦寒特色是边塞诗写作的抒情需要,既易于作者感动也容易感发读者,具有极强的情感震撼力.所以边地苦寒特色的突出,不仅是边地开发迟滞的问题,更是诗人有意选择有意强化的结果,是边塞诗的抒情需要。
静态地分析,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深层蕴涵包括四个方面:征行劳作之苦、有家难归的乡恋之苦、有志难酬有功不赏的苦闷、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的抉择之苦。
三、结语
唐代边塞诗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诗作多方面展现了戍边守土的艰难苦寒及悲壮人生体验,诗化地记录了周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由对抗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表现了两种异质的文明冲突导致的惨烈状况与生存竞争带来的民族征战的残酷现实,既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也有建功立业的理想歌唱,表现出勇于献身的尚武精神和报国情怀。特别是唐人对边塞战争的理性思考与诗化表现,不仅写出了民族冲突的战争悲剧、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更从历史的高度、人性的高度表现了农耕民族代代防边的生存缺憾,使边塞诗充满了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极大地提高了边塞诗的思想内涵和表现生活的力度与深度。[6] 那些表现征夫思妇思家念亲的诗篇,凝成了故土难离的乡恋情结,表现了以农耕为主的中华文化留恋故乡安土重迁的文化特征:而边塞风俗诗,则从边塞风光、风物特产、民情风尚角度。多方面展现了与中原内地风格迥异的边地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成为充满异域情调的风俗画卷.在慷慨悲壮的战争题材之外,又为边塞诗增添了神奇异趣的诗情画意,成为边塞诗地域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因此,从题材内容上看,唐代边塞诗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性边塞诗的爱国精神既是人类共有的归属感与角色意识自觉的产物,更是富有家国意识的华 夏民族特有的情感形式。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带来的尚武精神,不仅强化了唐代边塞诗的爱国情感,表现出勇于献身的报国热情,使唐代边塞诗充满爱国的歌唱;而且也为传统的任侠风尚提供了精神动力,侠义传统与尚武精神的结合造就了中华民族刚健勇武的文化性格,使早期中华文化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边塞诗所表现的爱国情感、尚武精神和侠义的民族性格,具有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与意义。
不仅如此,唐代边塞诗在诗歌艺术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从整个中国诗歌史来看,口头传唱的传播方式以及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娱乐功用,使得唐代诗歌艺术的历史格局以乐府诗为主体,配乐伴舞的歌唱方式对提高诗歌作品的抒情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题材的特殊性带来的抒情优势仍是边塞诗歌创作与传播不可忽略的因素。从整个唐代诗歌的艺术格局看,边塞诗的抒情性是极其突出的,在这一时期诗歌诸题材中是前卫的、重要的、引领时代潮流的。
此外,唐代边塞诗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史的前期阶段,不仅是边塞诗创作由定型走向成熟进而臻于辉煌鼎盛的时期,其创作在诗史上也具有艺术范型意义。乐府边塞诗创作中,《从军行》、《陇头水》、《苦寒行》、《白马篇》、《少年行》、《出塞》、《入塞》、《塞上》、《塞下》、《塞上曲》、《塞下曲》、《关山月》、《度关山》、《梅花落》等系列诗作在抒发征戍苦寒、尚武报国、豪侠任气、思乡怀归等思想情感时,都已凝定成一系列的可以把握和操作的艺术范式,许多边塞诗篇成为后世诗歌创作学习借鉴的样板与范本,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总著《唐诗史》〔全二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I版。
[2] 李炳海、于雪棠著《唐代边塞诗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吴湘洲著《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I版。
[4] 王军、李哗选著《边塞诗派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 余忽诚著《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 房日晰著《唐诗比较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五篇:寄语中学生
寄语中学生
1、人,不能没有希望。
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无论身陷怎样的逆境,人都不应该绝望,因为前面还有许多个明天。乐观的人,在绝望中仍然充满希望;悲观的人,在希望中还是绝望。生活中,常常破灭的不是希望而是幻想,因为他们把幻想当成了希望。希望,是最美好的。因此,世界上最残酷的事,莫过于扼杀希望。前途比现实重要,希望比现在重要。人,不能没有希望。
2、要有奋斗目标
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先建立目标,然后用冷静、执着、坚强、乐观来作为我们的法则。一个有目标的人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虽然在纷纭杂乱之中,但仍然不迷失方向,可以操纵自己,而不被别人操纵,最后能打开出路,走向成功。
3、走出自卑
自卑,实际上是处于自己编织的牢笼之中。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如谁,谁都比谁强,因为人都是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每一种不幸都包含着有益的种子,鼓足勇气,去寻找失败背后那美好的东西,是最重要的。人生苦短,谁不爱惜生命,追求成功和幸福?那又何必整日沉浸在自卑的烦恼之中呢?
4、学会忍耐
当你不甘心做命运的奴仆而又未能抓住命运的咽喉时,必须学会忍耐。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和调遣;忍耐也不是消极颓废,在沉默中悄然降下信念的帆蓬。忍耐是意志的磨练,爆发力的积蓄;是用无声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
5、努力去尊重别人
尊重,是尊敬,看重;是自尊,自重。尊重不是虚伪,不是吹捧;尊重也不是崇拜,更不是自卑或自贱。尊重是对他人人格、价值和自我人格的肯定。尊重是一种进取。别人成功,给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成功的赞赏、羡慕、佩服和追求,激励自己,这完全是一种积极奋进的人生。要知道,任何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从来不会忘记——努力去尊重别人。
6、多一点雅量
雅量,是一种美德。唯有对人慷慨大度,赞扬别人的优点,给予朋友精神上的温暖、关心和体贴,想着原谅对方,理解对方,你自己生活中得到的欢乐才会越多。相反,总想去报复别人,那么,你自己生活中的欢乐也就越来越少。雅量往往与谦虚、学识紧紧相连。年青人应该胸怀开阔,肚量宏大,有了雅量,会使你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7、正视嫉妒
对于庸人和蠢才,别人不会嫉妒。嫉妒,从反面证明了你的优秀。要知道,能够被嫉妒毁灭的人,其实根本不值得嫉妒;而嫉妒无法毁灭的人,嫉妒只能使他更加拔群超众。对嫉妒者你的态度不是轻蔑,而是宽容。
8、人生不售回程票
人生是一次性的,过去的就过去了,不可能重复,无论你怎样有钱、有权、虔诚,都得接受这一严峻的事实。人生只这一回,太苛刻了!但是时下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段短暂的路程,该怎样走过去?有的人养成了一种“下回再说”的习惯,如果真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弥补过失,当然是好的。但如果总是“下回再说”,就会使自己松垮下去。我们只有珍视这一次,用好这一次权利。
9、原你脸上常挂微笑
微笑,使陌生人感到亲切,使朋友感到安慰,使亲人感到愉悦。你给别人以微笑,别人回报你以友情。当你微笑着走向世界的时候,所有的艰辛和磨难不但不能奈何你,反而衬托出你那从容不迫的风度。微笑,是人类的春天;愿你脸上常挂微笑,永远拥有温馨的春天。
中学生寄语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欣喜成功,作为学生的你们,更应该深有体会。你们希望进入高一级学校,你们盼望上名牌大学,然而,这些愿望每个人都可以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这需要你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劳动,牺牲更多的时间。这也意味着你会失去更多与同龄伙伴游戏,游玩的机会。但,这并不遗憾,因为,成功往往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采撷到许多美丽的激越人心的镜头,奥运会上金牌得主的灿烂,接到大学录取通知的辉煌,甚至获得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的不凡,但我们却很少想想成功背后的代价。试问有几人去问过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是怎样学习的,有几个人肯主动放弃玩耍的机会去埋头苦干,有几个人给自己制定了的计划按时执行了,一部分学生,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白白浪费了如金似玉的好年华,到最后只有空悲叹。
一支箭要想射出去,离不开弓;鱼儿要想活得自由自在,离不开水;你若想思想开花结果,离不开你的行动——即勤奋。在这新学期开学的日子里,你准备好了吗?因为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结局。
中学生寄语八则
一、寄语中学生———人生要有信仰
只要有了信仰,土地再贫瘠,不会拒绝一锄一镐的耕耘;河流再干涸,不会藐视涓涓细流的汇聚;天空再阴霾,不会挥洒点滴阳光的给予;山峦再沉默,不会拒绝莽莽绿色的诱惑。信仰是灯,引你走向漫长的人生。
二、寄语中学生———热爱生命吧,生命之于我们只有一次
有人说,独处是美,沉默是金,在生命的进程中,你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说,凄凉是诗,悲壮是歌,在生命的现实中,你要耐得住挫折。珍惜生命,绝不是苟且偷安;饱食终日而无所作为,无异于慢性自杀。珍惜生命,就要惜时如金,待到硕果累累时,才有真正的快乐。生命的内涵在于进取,生命的意义在于拼搏!
三、寄语中学生———不要忘记奋斗
也许你航行一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攀登一世,也没有登上顶峰。但是,能触礁的,都是勇士;敢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不必太关心奋斗的结局如何。奋斗了,就问心无愧;奋斗了,就是成功的人生。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启程了,人的智慧才得以发挥。
四、寄语中学生———要珍惜机会
实力就是机会。机会是为才能准备的,才能是为成功准备的。一个人愈有才能,命运降临到他身上的机会就愈多;他得到的机会愈多,他距成功的距离就愈近。增长才干就是增加机会。生活中,我们个人的机会并不少,少的是勇气和能力。
把握机会,也就是把握人生。这可以使我们少生“恨满长安千古道”的遗憾。
五、寄语中学生——仰起头来生活
人要自信。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首先因为他有自信。
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不自信,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不可能变成毫无希望。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六、寄语中学生——要热情待人
热情待人也会得到热情的回报。热情待人,不单单是交际上的需要,更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是对生命的一种礼赞。时间长了,它会使你养成一种独特的令人羡慕不已的素质和气度。
七、寄语中学生——不要怕吃亏
吃亏,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品质,一种风采。不懂吃亏,就不能完美地领会人生;不懂吃亏,就不会有事业的壮丽辉煌。
人民教师具有吃亏的胸怀,像蜡烛无私地燃烧自己,作为一种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
许多平凡的人具有吃亏的品质,像海上的灯塔,甘忍寂寞,搏击风浪,作为方向,激励后人奋发向上。当然,吃亏是艰难的,它像咀嚼橄榄,先苦后甜,它像凤凰投火终于涅磐再生。
八、寄语中学生——充满希望地活着 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希望是最美好的。世上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扼杀希望,最善良的事情莫过于培育希望。现实无论怎样严峻,只要未来有希望,人的意志都不易被摧垮;现实无论怎样憩适,只要前景一片暗淡,人的心情都会悲观和消沉。
前途比现实重要,希望比现在重要。人生,不能没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