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去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次大会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我们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就现在来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代中国人新的时代责任。
其实,生态文明的理念早已经孕育在党的行为纲领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为纲领,这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生态文明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概念,对意气风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中国人来说,既感觉遥远又显得紧迫,我们既不愿过早的提及而影响发展的速度,又担心代价过大而伤及发展。对待生态文明,我们应该如何定位呢?现在,我们人类已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高举生态文明的这面旗帜,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现时代人类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刻不容缓!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直是我们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同时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治理的同时,伴随着多方的破坏,破坏的速度远远高于治理的速度,所以,总体看来,破坏的程度在加深,范围在扩大。总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生物多样性锐减,大量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草地开垦不断,森林,草地的生态功能严重衰退;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愈演愈烈。这些严峻的现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生态文明,我们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所以,我们必须加紧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于各行各业的生产部门,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大监督和惩罚力度,促使生产部门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改进生产技术,增强创新能力,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负起应有的责任。
第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公民的生态环保意思,树立生态文明观。人类与环境是一体的,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意识上升为道德伦理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是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不道德行为,这样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从而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
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科技人才,增强创新能力。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去探索,开发新的资源,而这开发新资源,就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又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依靠教育。只有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才能更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能建设的更加美丽!
第二篇:马原论文(建设生态文明)
用历史唯物主义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学者从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生态文明进行理论探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反思当前的环境问题,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出发,并与生产方式相联系,才有可能真正看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所在。”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审视和思考生态文明观,对当代生态问题及其出路进行进一步的哲学讨论,此举对于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八大
1982 年联合国高级专家委员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战略。生态文明是我国学术界站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高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拓展或诠释。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的《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谦吉教授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随后其理论研究才逐渐兴起。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其概念界定学界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分歧。郭洁敏提出,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黄爱宝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众多的生态文明定义,反映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理论视野不断深化的过程。虽 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但总体说来都强调自然具有其内在的价值与 权利,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应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生态问题的探讨不仅涉及理论领域,它更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造成了环境和生态上的问题。我国学者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生态文明进行理论探讨。正如恩格斯说,“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其实,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反思当前的环境问题,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出发,并与生产方式相联系,才有可能真正看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所在。”
中共十八大也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审视和思考生态文明观,对当代生态问题及其出路进行进一步的哲学讨论,此举对于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保持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理论是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也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之后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向度研究上,少数学者认为,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中根本不存在生态思想,美国当代社会生态学家詹姆斯·奥康纳在其著作《自然的理由》中指出:马克思哲学是理性的,不包含现代生态哲学思想,尽管他谈论过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但他只是从理性的角度加以考察,并未涉及生态学的问题,更不可能建构生态哲学的研究视野。而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着生态学向度,例如佩珀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能够容纳生态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其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但我们也不能采取简单的、武断的否定态度。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只不过他们的生态思想较零散的存在于其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之中。具体地说,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其生态思想,通过整理可以发现这些生态思想主要蕴含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大关系的研究之中。我们在梳理这些生态思想的同时,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超越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探寻其生存困境的根源、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正如弗罗洛夫曾指出过的,“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说,马克思恩格斯处处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丰富的生态思想,既是我们深刻地认识当代社会危机的思想指针,也应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自然界是人存在的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
人的产生、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自然环境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只有在合适的自 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下来。
(2)自然界因人的存在而改变,人通过实践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劳动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最基本形式。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来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使得自然物发生了改变,成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用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3)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性。人在改变自然以适应自身生存过程中的能动性与 自然被动性接受的矛盾,必然地包含了人类活动破坏自然平衡的可能性。马克思 说:“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 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 恩格斯也指出,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的过程中,“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 间以及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 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人对自然界的改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关系。前者属于生产力范畴,后者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 质和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劳动的异化,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扭曲。马克思曾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可见,劳动与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也就是他同整个自然界、整个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异化。在异化劳动中,人类丧失了自己的目的,异化为自私的个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劳动的异化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也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3)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然而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必须首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因此,马克思提出了 “使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历史使命。恩格斯也提出了克服私有制社会中人与自然冲突和人与人冲突的任务,以便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转变,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多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蒙秋明,李浩著.------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6(2)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卢风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8(生态文明丛书)
(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6(4)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彭国著,2010.6.9(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本书编写组
第三篇: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论文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学校:大连交通大学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茅以升121班
报告人:李道儒
2013年11月11
日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李道儒
(大连交通大学)
摘要: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未来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的两个亮点关键字。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脉特征,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家园。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对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从生态意识文明的角度出发,阐述生态意识文明对构建美丽中国的影响,及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关键字: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谐发展、社会主义
Abstrac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beautiful China are two highlights key relevantChina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the next 10 years of the eighteen big report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body vein feature of human social science development, beautiful Chines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China features beautiful homes.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no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The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scribed the impact onChina beautiful,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eautiful
China,harmonious development,socialism.第 1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0 引言
生态意识文明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这个概念在苏联哲学界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的讨论中较为多见。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合。
作为一种兴起的现代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不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依托与主线,取而代之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存共荣。文明形态演进的表象往往是发展模式的选择变更,但在本质上则依赖于人的观念与意识的发展。可以说,积极成熟的公民意识将成为整个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灵魂与源动力。
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牢牢树立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各种小事做起,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态意识文明提出的背景
从当前生态环境现状 人口资源环境难题 经济社会发展困境 人民期待与现实选择差距 未来文明转型 研究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成果和未来的战略部署
1.1 政治背景
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中共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来讨论。
1.2 社会背景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处于关键时期;人们的生态理念进一步转变;社会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突出。
1.3 国际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正处于异常时期,各国呼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突出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更是对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
第 2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会和谐、民生改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培养生态意识文明的作用及意义
2.1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先贤先哲都把丰富的森林作为国势兴旺的标志,把栽种树木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黄帝陵中有黄帝手植柏,孔庙中有孔子手植树。《国语》曾记载,单襄公借道陈国去楚国,当看到陈国“道无列树,垦田若艺”等现象时,他断言“陈国必亡”,三年后陈国果然衰落灭亡。10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十分深刻的论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2.2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是在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中提出并丰富发展的。面对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随后,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2.3 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
第 3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态承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4 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足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3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生态意识文明
3.1健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 还停留在认识领域,还不完善, 不成熟, 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据调查,目前非生物、环境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 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加强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1)在主渠道中融入和渗透生态文明理念。注重课堂的渗透, 将生态文明融入德育的主渠道,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将生态文明观内容纳入思想政治课教材设置,开设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概论等相关选修修课。
(2)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行为的具体作法与一些技巧。诸如节约水、电、资源的技巧、绿色消费的行为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等。有很多大学生从理论上已经知道了生态文明规范要求, 但不够具体,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规范要求和技巧知道的很少,需要一些专题教育。
(3)汲取中华民族生态文明思想精华。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体系中, 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孔子提倡仁爱万物, 主张“不时不食”。《 孟子·尽题教育心上》 说: “ 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并且提出通过“ 仁民而爱物” 这一途径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 关于“ 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宋代张载在《正蒙》 中首先使用“ 天人合一” 四字, 并提出“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3.2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 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1)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特别是绿色消费观的树立。树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境意识。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袋, ,自觉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处理,控制污染。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和替代消费。
(2)支持相关社团组织活动。公众参与是大学生提升生态文明素质的有效 途径,而大学生的社团组织,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参与的团体,是公
第 4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载体。在校园内,大学生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世界性纪念日以社团为核心在校内外辐射性地开展生态道德宣传活动,如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通过举办环境宣传月、环境文化节, 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比赛。结语
生态意识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建设生态意识文明既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要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重要目标,研究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及其路径选择,通过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协调运转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能够扬起智慧的风帆,驶向历史的长河,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李鸣:《绿色财富观: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理性选择》,《生态经济》2007 年第8期,第152-157页。[2]赵小贤:《用生态文明引导生活方式的变革》,《理论导刊》2005年第10期,第25-27页
[3]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生态环境的思考——《猫的摇篮》新解-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
[4]布朗族生态环境与生计方式探析——以临沧市邦协村为例-黑河学刊-2013年 第1期 [5]文化诗学视域中的“历史性”问题考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
第 5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第 6 页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精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人类是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重自然规律,推动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
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从必保底线看,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资源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稳定,避免重大生态危机。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充分表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长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保障举措等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完整的认识成果,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生态文明理念及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特征:在价值观念上,强调以平等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实现路径上,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倡导和推行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繁荣;在目标追求上,注重增进公众的经济福利和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在时间跨度上,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
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观念上的更新、消费行为的改变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绿色价值观引导的绿色政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逐步到位,一个美丽的中国才会如约而至。
第五篇: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章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节美丽中国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艺术美。美丽中国,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
一、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
美丽中国首重自然之美。从忽视生态到重视生态,从遭受自然报复到享受自然馈赠,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化。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千万年来,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和相处中,由被动地为自然所支配,到逐渐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历经了从自然的奴隶到自然的主人,从畏惧自然到人定胜天,从无视自然到敬畏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几经位移,几度变迁,几番起伏,终于形成目前的全球性共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没有大自然庇佑,人类终将走向末路;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的未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是人类永远的家园。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切生存之必需,人类在自然中繁衍生长,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哺育了人类,也培养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依恋,人类从自然中培植了对自然的审美和美感。自然之美是人类对自然感恩、发现、崇敬的原生、本能的情感和判断。没有或失去对自然的美感,就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背叛,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误判,意味着人类的自恋正把自己导向毁灭而不自知。所以,把自然美学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美感之中,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情感基石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天人和谐、道法自然的时代性阐释,更是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紧迫课题。这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之上,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是两者的统一。美丽中国首先应该美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山、湖泊、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平原、高原、丘陵、沼泽;美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动物植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霜雨雪,等等。大自然生机勃勃,阳光雨露恩泽万物,它们的天然原生态,美得令人心旷神怡。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产空间集约髙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才是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意味着生态要让人得到享受,意味着较高的生态文明水平,体现在人的生态价值观要进一步提升,并将生态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以弘扬。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要美起来,国要强起来。生态文明建设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节能发展紧密相连。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是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青水秀却贫穷落后,而强大富裕但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朋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为后人投资更多绿色资产,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学旗帜和生态理想。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个理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美丽中国及其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
二、美丽中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美
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形势下党的使命和宗旨的新要求。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自有美学以来,一直是美学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美学从来就关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精神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美学的意义、美学的使命。生活本身是人类的生存、斗争、实践、创造,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生活创造着美,劳动创造着美。生活也培育、规范、形塑着人类的美感和审美判断。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向往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美是生活的灵魂。审美是人类生存、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没有美的享受,不能感受美的事物,缺少美好的情感,人类的生活就沦为动物式生存。人类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复杂、艰辛,也洋溢着崇高、悲壮、优雅的美学精神。追求与向往美好的生活,就是追求和向往诗意的栖居,追求和向往生活的美。把生活的美提炼出来,升华出來,强化出来,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就会更加趋近美的生活。
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既是客观世界的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也是主体实践之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自然化,更是主体与客体的间性之美,是主客体统一于实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生活美的重要范畴。西方18世纪、19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美学,至20世纪、21世纪的环境美学,呈现出一个互动、关联、转型的趋向,其中突出的美学转向是: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日益从专注于自然环境,扩展到思考人类环境和受人类影响的环境,直至发展到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探讨。其中,曰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成为引人瞩目的审美或美学思潮。比如环境美学已经提出:让艺术回到生活,让生活艺术化,即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并没有截然不同的界限,日常生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地进入审美状态;生活事件也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生活的人也可以成为审美的人;如果人能够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走向生活世界,那么,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一样带给人审美的感受。德国美学家席勒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也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使审美的象牙塔转变为大众的审美广场和公共的审美空间,使美学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转向,也标志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普遍提升,预示着一个新的审美时代和一个新的 生活时代的到来。
美的生活需要美的创造。生活的美既来自于历史的传承,更来自于新的生活创造和实践。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人民的中国梦,昭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追求和目标,也是美丽中国的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追求和目标。
美的生活使美更加具有人性和人情。民生是美的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民主是美的生活的社会氛围与社会环境。美的生活使美更加趋向至真和至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尽善尽美。生活之美揭示的是社会之美。社会美是美学的重要法则和范畴。
三、美丽中国体现着当代中国的艺术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艺术是文化的结晶和精神硕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不仅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国家、民族的精神标杆和形象代言。假如说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环境景观和我们的自然家园,那么优秀的艺术和温馨的文化就是美丽中国的艺术形象和我们的精神家园。假如说美好生活有赖于丰富的物质产品,那么它同时也必须有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才成其为美好生活。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新目标。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也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的光明图景及伟大使命,纳入到文艺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之中。
艺术美自美学诞生以来就是其核心命题。美与艺术紧密相联。艺术是美学长期关注与思考的对象,美学是艺术的哲学,艺术的思想结晶,艺术的深度解析和规律研究。美学从艺术中发现了人类的审美趣味,发现了人类的审美感情,发现了人类的创造活力,发现了艺术的魅力与奥妙,发现了艺术想象的伟力和形象思维的意义,发现了艺术与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关联,发现了艺术与天才、群体、民族、国家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法。经由美学的解读与揭示,艺术美的生成、形成、发展、演化、特性、规律等一一呈现在思想的舞台上。尽管美学对艺术的定义、描述、思考歧义百出,流派纷呈,观念多样,但所有的美学观点都承认艺术是美的集中呈现,艺术是美的重要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和呈现形态。尽管美学趣味千差万别,但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化语境下的美学境界是可以被奉为人类高尚的审美境界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中华文明伟大传统、兼容优秀外来文化、充溢时代精神的中国艺术,以及它所展现的美丽中国的艺术风采,必然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美学境象和美丽形象。一个民族只有能够不断创造伟大的艺术才是伟太的民族,才是令世界尊敬的民族。
总之,美丽中国之美是全中国之美,是全民共享共创的美,是立体呈现的美,是有形景观与无形内秀相结合、相统一之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生相谐的大美,是大雅大俗之美,是中国形象之美,也是中国精神之美。
四、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
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尽快改变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倾向。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总体设计。
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第三,从环境的角度,通过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美丽中国首度进入十三五规划,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体现和试金石。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既相互促进,又存在一些矛盾。问题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行不行?不顾环境生态被破坏而只有纯粹的经济速度行不行?
经济增速与环境生态如何兼顾是急需回答的问题。十三五规划给出了答案和最优解决方案。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中,深层次反映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与落实经济转型的力度。
经济增长固然重要,没有一定的速度无法实现GDP和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翻一番。不过,也不必过于在意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目标或高或低,而应通过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来赢取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更加重要。
在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这一做法令人鼓舞,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也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同时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绿色增长,创新驱动增长,以此来维持经济增速。
美丽中国进入十三五规划,接下来落实更加重要。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像过去重视经济类指标那样,重视社会民生和资源环境类指标,这样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二节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协调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紧密相联,与之相应,要确立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的文明意识。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联。
一、自然生态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人类生活的倚赖
1.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问。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一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
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带生态系统、外海带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包括大大小小的众多子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这样一种整体性结构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的自然力量,也使它十分脆弱,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因素相应地变化,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它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常常导致整片森林死亡。森林消失后,蓄水固土的功能消失了,又必然加快水土流失。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存在,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的,完成新陈代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而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韧性机制较差,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
生态资源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生命元素的转化和再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再生、环境资源的转化和再生,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如果地球生态资源被破坏,丧失它对人的价值,如空气和水被污染,土地破坏失去了有价值的生产力,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恢复其使用价值,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治理被破坏的土地,需要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可以说,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
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还有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阳光、水分、温度、大气、土壤等)。各种因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有序的、自组织系统。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具有一定的軔性机制,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生物的发展,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组成,深刻地改变地球的面貌。
生态系统的特性 ⑴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是在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
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
自然界中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
生态系统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
(2)多样性。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生物遗传物质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自组织性。
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大自然中并不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特异组织原理或组织之熵,也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将要构成系统的成分聚拢起来的特殊力量。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如果确有一个组织原理,那么它就生于灾变,生于随机偶遇,是无序与有序构合之果,也就是形式的改变。这也正是形态发生学的奇迹,涌现出来的相关性、组织和体系构成了同一现象的三个面。
(4)复杂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依据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
自然不是无序、被动、无定形的环境,它是复杂的整体。人对于这个复杂的整体不再是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以组织形态上的自主一依存的关系处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生物种群之间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组织特点的复杂的统一体,这就是生态系统。
(5)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依赖生态的存在始终有着双重身份,因为它在身份原则的核心中融入了自己的杯境。
(6)动态性。
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着的,是一个有机的进化过程。詹奇指出: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以来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有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
2.生态平衡与生态建设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不能反自然。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类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只能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范围之内。
要努力认识和掌握生态规律,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生态安全是针对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生态危机是我国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必须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化解生态风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生态安全。
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规划设计体系。生态优先的含义是:一切活动都要首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各个系统的运行要服从于生态系统不遭到破坏、以实现生态平衡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要研究中国不同类型地区生态演变的原因和机理、规律,找出导致不同地区生态变化的内在成因和主导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具体措施。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由于位于一条断裂带上,自然灾害频繁,洪水、泥石流肆虐,县城几次搬迁,曲山镇被列入2005年全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程,但在这次地震中被滑坡和泥石流埋葬,此前的努力灰飞烟灭!为此,人们必须警醒,更清楚地认识到所能为和不能为,不能跟自然界硬抗,而要想法规避自然灾害,选择宜居的地方建设家园,而不能跟自然界赌气,用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情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要发展生态科技体系,如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保护技术、生态农业组合技术、森林健康保育及综合管理技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技术、海洋监测技术与资源更新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清洁能源与能源再生技术,等等。尽快建立起适应生态治理要求的科技创新开发体系。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包括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恶劣地区的生态系统条件。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
潘岳在《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一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维护和保障生态安全,最根本的是要唤醒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确立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在满足人、自然的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才能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得以稳定平衡,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发展。生态文明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人类才可能有光明的前景。
人类必须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尊重生态,尊重自然,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①潘岳:《关于环境问题的若干思考》,166页,北京,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2006。10 •
二、社会生产对自然的开发和对人类生活的保障
1•社会生产的起点
社会生产是立足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物品,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社会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如果社会生产出了问题,人类生活就会陷于混乱之中。
社会生产是一个复合系统,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三种生产之间要保持相互协调、适应,形成一种有序运行的状态。
广义的生产是指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过程。生产包括两大要素,即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资料、精神生产资料、人自身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要素一般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西方经济学则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土地、劳动和资本。马克思说: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①实行这种结合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方式•.一种是实行这种结合的主体即劳动和技术的条件,只有通过劳动活动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社会生产的基础结构是劳动者的数量和素质同生产资料的数量和素质的结构关系;另一种是实行生产要素结合的社会条件,即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实现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结合。自然的存在并不天然地就是资源,只有当它能被生产者利用时才是资源。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包括质料、能量和信息。
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联,但并不等于经济。社会经济结构是使一定社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时经济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说: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
2•社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由于社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施加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技的不当利用,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安全,出现了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急剧恶化,资源曰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面临着生态危机和不可持续的态势;环境立法不够健全、环保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执行不力,有的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利益或出政绩而袒护甚至纵容污染行为。生态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带来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甚至危及人的生存。
当今社会生产引起的生态危机主要体现为:
第一,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我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排放二氧化碳量仅次于美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已占空气二氧化碳污染负荷的50%。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全国现有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水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3的城市供水和大量的农业灌溉依靠地下水,但不少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有的形成漏斗,有的地区地下水已瀕于枯竭。由于长期掠夺性开发、围垦、淤积,我国湖泊面积日渐减少,每年约有20个湖泊消失。全国七大江河水系中,可以作为水源的河段仅占29.1%,劣五类水质河段占40.9%,只有38.1%的河段达到或好于地表水3类标准,1/3以上河段的水体丧失了使用功能。全国主要湖泊氮、磷污染较重,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流域(如海河、淮河、太湖、滇池)水污染越来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40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海洋环境恶化,渔业资源日渐衰退,部分海域成为海上沙漠。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垃圾、粪便处理率只有61.8%。垃圾成灾,特别是塑料包装物导致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未经无公害处理的垃圾集中堆放,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严重的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第二,资源、能源危机突出。据调查,我国目前95%的一次性能源和80%的工业原材料依赖于开发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造成资源、能源的_度消耗和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能源、矿产等重要战略资源日渐紧缺。如煤炭、石油、铝铁矿石和淡水、林木等日显短缺。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20年,石油自给率将只有42%。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已近枯竭,400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林草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一旦这些资源退化、枯竭,将危及社会经济系统。特别是耕地的退化和减少,威胁着粮食供应安全。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耕地、草场、森林、水资源等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如果生物物种继续大量消亡,人类的生存危机也将为期不远。淡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经济基础就会随之衰退,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引发人们不满和社会动荡。
第三,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是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在国际社会统筹解决。全球和国际环境问题,特别是关于气候变化、荒漠化、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多样性等国际公约的履约,对我国生态环境安12全和社
•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起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增长,持续的社会经济压力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巨大压力。一些大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跨海大桥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如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跨流域工程,对水系及自然资源的影响需要关注。对经济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要转变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和生态化的道路。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是人类劳动与自然资源结合的过程,它是一种运动形式,是一种发展模式。人们投入生产资料、消耗自然资源—再通过劳动创造产品4排放生产废弃物4利用废弃物进行再生产—再创造产品,这个过程循环往复。目的就是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资源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量减至最小。循环经济强调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循环经济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节约和保护,即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应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考核评价与管理体系。在GDP的考评指标中,增加生态优化和资源保护等绿色内涵。生态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环境的切实保护。遵循生态经济的原则,就要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它适用于全部经济领域。实行生态经济,就要按照生态原则来筛选和改造现有的产业,如果不能改造的就坚决淘汰。发展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等。
以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处于被动的状态,因为污染严重,不得不控制污染;有些工业项目影响生态环境,不得不予以限制;生态资源、能源被过度消耗和浪费,不得不加以保护。这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的行为方式。必须转变观念,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转到积极的、主动、预先的、建设性方面,不局限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而更加强调对资源的积极利用。把环境问题与资源开发联系起来,通过技术的重组,使资源可持续地得到利用,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以前,人自以为是自然的主人,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大肆开采自然资源,蹂躏自然,自然界也给了人类毫不留情的报复!结果引起严重的生态危机,直至危及自己的生存。痛定思痛,人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迷阵,尊重自然规律,努力掌握自然的奥秘,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解。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倡导有机整体观,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大系统,资源与环境问题必
•13•
须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必须建立公正、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人类生活对生态的影响和对社会生产的控制
1•人与自然、社会共存
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恩格斯早就发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1987年,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提议,所有人都拥有为了健康和幸福享受自然的权利。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指出:人类拥有获得与自然调和的、健康的和生产生活的权利。
人类参与到自然环境生成、改变或创造的过程中,打破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也给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变异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人类掠夺了许多自然资源,又生成了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不曾有过的物种,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毁灭和难以修复的结局。
人类应当准确地认识自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人类不应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的消费者和管理者,是与自然共命运的利益攸关者。人类必须对社会生产予以控制,与自然生态相适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而不能破坏生态,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文明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目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是同向同轨的,是同一个过程。全面发展的社会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2•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关联
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与文明社会、和谐社会是一致的。所要实现的功能目标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活力,政治民主,法制完善,公平正义,经济发达,文化多样,诚信友爱,安定有序。
y
7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这种统一是在人的实践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通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实现的积极的和谐,而不是通过回归自然而实现的消极的和谐,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后的和谐。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关怀人和社会;生态关怀的核心则是关怀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关怀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和人类社会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人类同自然的争斗导致生态危机;人类本身的争斗导致社会危机。通过残酷的现实,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省,认识到和谐、和解的可贵。和谐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共生共存、全方位的和谐。在相互关系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因而也有利于自身;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统一,因而也有损于自身。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导致生态危机,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恶化影响人类的健康。许多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源于生活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据环境保护部门监测,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已达130多种,长期生活在颗粒物污染的环境下,人体会明显增加患病的几率。在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全球有近1/4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很多传染病与生活环境改变密切相关。
在实践中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必须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而不能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有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
第三节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也是发展的底色。绿色更代表了人民群众的
①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及其对策研究》,142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的创新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完成第一要务的重点领域和有力抓手,为我们党切实担当起新时期执政兴国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后劲的发展,是着眼于长期的、有利于代际公平的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是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的执政目标和努力方向,而生态美好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美好生择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薪新认知里,生态是否美好、能否尽享绿色,与幸福感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由环境事件引起的邻避效应和群体抗争行为多次出现,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地方秩序。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也将深刻影响地方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
从2004年到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有关讲话中先后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要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确立绿色发展理念,要有一种大生态系统的意识,必须统筹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防灾减灾,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来建设。绿色发展,就•16•
是要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要求实现均衡、节约、低碳、循环、清洁、安全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绿色生产、绿色经济
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支撑、主要载体,直接决定绿色发展的成效和美丽中国的成色,是我们党执政兴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康庄大道。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就是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产业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致力于提供少污染甚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产业,要求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废弃物处理,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产业链绿色化,以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绿色经济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经济学家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皮书》(1989年)中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大部分学者认为绿色经济应该与绿色新政、绿色工作相结合来讨论,也有基于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思想。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呼吁经济范式变革的意义上提出了绿色经济新理念,提出了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思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地球边界和自然极限;要求绿色经济在提高人造资本的资源生产率的同时,要将投资从传统的消耗自然资本转向维护和扩展自然资本,要求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积累和提高有利于绿色经济的人力资本;将社会公平纳入绿色经济概念之中,强调每个人同等权利的享有自然资本。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
•17•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经济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强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2015年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绿色环境
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在浙江舟山农家乐小院考察调研时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绿色富国
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绿色发展理念鲜明提出绿色富国的重•18• 大命题,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富国之道的科学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
^ 业,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富国,将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将加速扩散和应用,从而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综合来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
绿色惠民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
绿色政治生态
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习近平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纪念日前夕,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在此后多个场合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
•19•
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营造绿色政治生态,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2015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绿色生态也是生产力,绿色政治生态同样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绿色政治生态的巨大效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急不得,等不得,要统筹推进,踏石留印的去落实,最终才能实现我们党和人民所期待的效果。
绿色文化
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进一步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要推动绿色文化繁荣发展,第一,要树立绿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习近平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第二,要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用之无节,取之无时将后患无穷;第三,要树立绿色GDP文化,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习近平指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避免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第四,要树立绿色法律文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努力破解环境污染难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树立绿色法律文化,形成全面、完善、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体系,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保驾护航。
二、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绿色发展理念洞悉发展规律、深察民生福祉、彰显执政担当,是全体人民在发展20
•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之一。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形成绿色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决定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是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绿色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三个言简意赅的重要论断,对此作了生动阐释和系统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会财富,凸显了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绿水青山是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的财富;当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时,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坚持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形成绿色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延伸和具体化,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影响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成效。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具体说来,应形成绿色问题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思考,着力解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形成绿色创新思维,用新方法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问题,克服先污染后治理、注重末端治理的旧思维、老路子;形成绿色底线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不突破环境承载能力底线;形成绿色法治思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绿色发展,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引领、规范、促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系统思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来把握,把绿色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避免顾此失彼、单兵突进。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我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度、践行力,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具有基础意义、关键作用。习近平同志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发展,人人应为。这个应为,就是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坚持节约优先,强化集约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集约的行动自觉;
21•
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时时可做、处处可为。大到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产品,小到减少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使用,以至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都是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都是在为绿色发展作贡献。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一、从我做起,坚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换来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就一定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三、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提出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被写入十八大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推进绿色发展
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装点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党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M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包含美丽中国这一重要内容的中国梦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无论东部沿海省份,还是中西部地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如果说过去我们抓经济主要靠22
•^基础建设、发展产业、招商引资,那么今天追求绿色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做好关停并转、节能降耗的减法,学会生态修复与补偿的加法,探索发展生态经济、新兴产业的乘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场革命,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阻力。无论是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还是深化改革、理顺能源资源定价机制,每一项具体的转变,都要面对深刻的利益调整,也可能带来新的矛盾问题,甚至暂时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克服患得患失的利害权衡,摒弃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以对子孙负责的精神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同时学会借助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平衡社会利益关切,构建环境公平正义。过去几十年,中国人以扎实的苦干和不懈的创新,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今天,站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以同样的勇气和实干推动绿色发展,我们定能逾越环境生态的瓶颈,走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
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我国应采取切实举措解决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是一种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又是一种新的具体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经济发展是由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构成的单向运动过程,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并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把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反映了人类社会正在不断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道路。当前,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把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
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并不仅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实质更是对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一次大跨越。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1)k和能源资源压力,我国当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前,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能源结构。近年来,以太阳能为突出代表的新能源在我国快速发展,正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统计显示,二氧化碳三个重要来源中,比例最大的就是火电排放二氧化碳,占排放总量的41%。因化石燃料过度消耗产生的温室效应已
•23• 愈加突出,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是我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战略选择。
(2)推广绿色建筑。在二氧化碳来源中,建筑排放占比达到27%,并且这一数据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还将继续增加。据统计,在我国城乡43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左右,而新建筑有80%以上属于高能耗。发展低碳经济,建筑低碳节能是重要环节之一。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继续攀升。推进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发展,通过系统的节能设计,利用新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实现低碳排放,显得十分紧迫。
(3)转向低碳产业。特别是汽车产业要转型。在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中,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高,这一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问题也更加引人关注。近年来,排放标准越来越严、小型车消费崛起、节能环保车型的研发步伐加快,无不体现出社会对低碳的重视。然而,汽车产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较量将是长期的,要努力实现向低碳的转型。
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第一节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形态,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眼于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旨,从维护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一、文明的界定
2000多年前的《周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孔颖达疏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文明也。
《偾卦》说: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颖达疏说: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
《周易•大有》中说: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尚书•舜典》中说:睿哲文明,温恭永塞。意为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文采。《尚书古文疏证》解释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为明。
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种进步状态,与蒙昧相对;是一种文雅意味,与野蛮对照。
梁启超在《文明之精神》中说: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孙中山说: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把当时由封建神权、习俗向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演变称为civiliser,即公民化过程。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把体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新的文化气象称为civilization,即公民化的文化,包含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意义,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
文明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有人按照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来划分文明:古代文明从人类起源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即从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中世纪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文明黎明时期(大约公元前3500年);从中世纪到开始工业革命的公元1750年称为近代 文明。
西方文明通常被划分为四大主要时期•.古代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500年),中世纪文明(公元500年一1500年),近代文明(1500年一1900年),当代文明(1900年至今)。
法国学者孔德提出,西方文明过去经历了两大阶段:宗教一军事阶段,即从有史记载到罗马帝国灭亡的阶段;形而上学一法律阶段,延续到了孔德所处的时代;而人类正在过渡到第三阶段。
从社会形态划分,如原始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
^ 以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对文明进行分期,如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二、全面理解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生态文明要求拋弃与自然对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26•丰裕、更和谐的时代。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在生态文明时代,科技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观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作用为中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地位。从生态文明观看来,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文明,威胁其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愚昧;只有在最少耗费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展现生态文明的辉煌。
就共时态来看,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包含所有这些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是髙于这几种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是在对传统文明破坏生态因而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整合、重塑和升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泰,是现代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
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
看到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导致的恶果,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万物是平等的,是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依靠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追求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
•27•
然所允许的范围。只有与自然平等、共生、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和发展。关键在于人类真正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人类文化和制度选择应该在保持自然生态和谐基础之上追求精神自由,如果超越了生态平衡的界限,人类自身也会陷入文化或制度的危机之中。
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
生态文明要求人的文明,主张人对自然承担道德义务,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伦理道德境界。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我党再次阐明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着力点,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到一个新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十个28
•任务目标之一,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论断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地位的提升,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倶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维度,也是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物质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倡导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选择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毁自然环境的健全发展,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从生产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从生活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就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言,完备的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即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生态文明本身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状况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广义的生态,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可以说,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有机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
•29•
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采纳了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的方法。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集约的特点,发展绿色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贵阳市围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把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挖掘贵阳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等绿色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以上努力都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之阐述得更加系统和完整。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臝,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工业文明那种利润最大化、财富线性积累的价值观必然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的不和谐,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和谐。而工业文明社会中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企业,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否定和破坏,继而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一部分人得到好处,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失,一部分群体和社会间形成矛盾,整个社会就得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如果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企业进行选择的话,一定会选•30•择那些能够促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投资或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提高对企业的要求和门檻,也会逐渐促进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的改造和提升,使得人类能够实现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能够提高经济效率、生态效率、社会效率,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尊重自然是指人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顺应自然,从字面上看,顺应即顺从适应,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里的顺从适应并不是消极地顺应自然、俯首听命于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化自然,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要坚持尊重和维护自然与塑造美化自然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两者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观念实际上在中国朴素的自然观里早有体现。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的根源,取之自然,归之自然。要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外物的无度占有。所谓取物限量、取物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适度使用自然,不破坏自然。这些朴素的自然观,我们当记取其积极的一面,摒弃其被动消极的一面。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词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需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
•31• 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的系列讲话都描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概括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针对当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实问题提出,目的是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水净、地绿的美好家园,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个层次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建设生态明,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好和坏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生态文明状况的实现程度,也是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认为人的需求不仅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且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需求,它超越了纯粹的功利目的,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这种发展理念是在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向人本主义的真正复归,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正统一。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想不谋而合。建设生态文明,以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为思考核心,以塑造人的完整性和人的自我实现为价值理想,力图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在统一。在此意义上,建设生态•32•文明与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统一在一起,并且,只有二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对人的总体性的全面占有,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宗旨理念和价值取向,这对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科学的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优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1: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
•33•
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34• 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
18、法国的1/
16、德国的1/
12、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
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1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极其迫切、紧要的,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行动上,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必会实现更完善全面的发展。
(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科学技术造就的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继续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发展,还是另寻他路,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大家所接受。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
III
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
•35• 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第三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和综合利用率低的何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但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法律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结构制约、融资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我国的生态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目的在于改变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另外,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36•
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若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 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虽然一直以来《环境保护法》都被视为环境资源领域的基本法,但是无论其名称还是内容更多倾向于环境污染防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生态环境问题规定较少,所以近年来理论和立法界一直在酝酿修订《环境保护法》,建议增加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规定,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和平衡。此外,在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保立法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立法一直比较重视,而农村生态环保立法存在缺欠和滞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必须加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环境税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环境经济政策的广泛运用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和运用,不仅可以节约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排污收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等,且主要以污染防治为主,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还在探索。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应用。
(三)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公众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理念,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力提倡公众参与生
i
文明建设,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引导公众绿色消费,规范公众在工作、生产、消费和生活过程中的环境友好行为等。如美国早在1970年就通过制定《环境教育法》,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联邦政府教育署专门设置了环境教育司。日本则通过政府、协会团体、教育机构、企业所开设的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洁的点点滴滴。和国外相比,我国民众生态环境意确立和强化。
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既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依赖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被动、朴素环境伦理观,更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从根本上拋弃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观、确立绿色发展理念。目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尚需时日。特别是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只有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i
只仍需加强,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须尽快
二、对策探讨
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政策指向性参考:
(―)加快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1•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监督职能。环境管理重心要向基层倾斜,全面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肩破坏和损害环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快开发和建设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环境管理新突破。
2•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尽快解决上游与下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同时,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积极稳妥推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积极稳步推进环楝管理市场化改革
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实行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交易平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以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加快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环保部门要发挥作用,加强环保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用法律手段调节治污市场,引导环境治理主体和治污设施运行主体规范行为、良性发展。
4.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
抓餐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强环境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提高污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5•建立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尽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环保系统内部,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推动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6•不断完善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目标,引导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孥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环保能力建设,努力建立与推进生态文明建相适应的人员队伍、装备水平和技术体系。
(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国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错误地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率当作经济建设的目标,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单位的能耗高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盲目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不但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妨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生态文明与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与
•39•
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中国经济增长才能实现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生态文化、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要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就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40•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这就要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 要树立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必须首先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必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弃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2015年,我国多地长时间反复出现雾霾,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据2015年第一PM2.5浓度排名。大范围PM2.5的首次公开,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城市第一季度的PM2.5浓度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十,分别为103.3和99.2微克/立方米。在我季度31省国空气质量急剧恶化的情况下,各级环保部门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引导人民群众主动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另一方面,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参与、共同行动。一方面,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X才外发布监测数据。推动
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实施,分别采取停工、限产、限排、限行等措施,及时准确发布大气污染信息,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
•41•
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
要保障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必须认识到公众参与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不是无足轻重的环节,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要注意群众路线和公众参与的差别。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在大型化工项目上,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群众路线思维,认为群众参与只是为了征求主意和办法,因此如果项目本身太过于复杂,群众根本无法理解之时,则应该由政府和专家包办,群众靠边站。利益无法分享,信息无法获取,双重闭塞之下,公众对风险的容忍度将降到冰点,极容易触发群体事件。
(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条特色鲜明的做法,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发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在国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自觉承担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全人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及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建设性作用与解决好国内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强化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进一步提高国际环境合作水平。同时,对外积极宣传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温室效应、臭氧层消耗、酸雨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任何经济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都是跨国性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都是国际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解决外界和自己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化进程更加使环境问题向全球联动性的方向变化。所以,人类因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因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能力以传承繁衍的需要,构成了共同的生态利益。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中,各国都不得不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好相互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只有在人类整体视野下才有价值,绿色核算、生态一经济利益权衡、代际公平等问题也只有在全球视角下才具有意义。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应负担起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协同。•42•
第三章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统筹解决人□问题
一、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五大挑战:
一是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未来20年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减慢,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按目前生育水平预测,到2020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4.5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二是人口健康素质和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9年,出生缺陷率为4%~6%,每年新增80万~100万出生缺陷人口。
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日益显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时间超出正常范围,势必对今后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目前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和8.4%,到2020年,预计将分别达17.1%和12%,农村地区因青壮年外流而老龄化程度更高。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问题,任务相当艰巨。此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
•43•长态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未来十几年16岁及以上人口的规模始终较大,总量在9亿以上,可能超过11亿,并呈增长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大,高峰持续时间长,对人口就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是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这主要是由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进入加速阶段所决定的。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单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实现,必然需要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五是在生殖健康服务方面还存在未被满足的需要,尤其是未婚人群、青少年、流动人口等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方面,差距较大。
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髙。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总之,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应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
二、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城市、交通占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为了能够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措施都有可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最终反而会使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减少。而且,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
(二)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由于人口的过分增长,有的地方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系统同时会遭到破坏,自然灾害也因而增多。
(三)人口对能源环境及其气候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迅猛增加,这样,在能源可能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使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如生产生活中燃烧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异常、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帽融化,等等。(而)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同时,城市绿地面积的缩小使城市环境自净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所以说,最为根本的措施是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
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人口均衡发展问题。
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在三者的互动关系中,人口居首,因为人口发展自身的状态以及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行为方式决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的多少、人类活动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生态环境的维系程度。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离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矛盾就会更加突出。
人口均衡型发展在生态文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人口问题,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不仅惠民生、促发展,而且打基础、立长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提升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人口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新目标,也要上升到社会建设的高度,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从而使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紧密相联的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人口均衡是人口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口数量多了不均衡,少了也会不均衡,人口结构不合理更难均衡。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跨越,缓解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已迎来一个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人民群众也非常注重追求生命质量、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口均衡已成为描述新时期人口发展目标的最佳选择。人口均衡发展和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思路的提出,架起了一座人口发展通向科学发展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共同为实现生育文明、家庭幸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依然严峻,十三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相对总体不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 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
•45• 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但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正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更加自觉地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自觉把人口均衡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合理的目标和措施并加以落实,切实提高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协调互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促进我国人口总量的适度调控和均衡发展,逐步使我国人口数量规模与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的要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均衡发展;要优化人口性别结构、人口老少比结构,促进人口结构的改善和均衡发展;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促进人口分布的优化和均衡发展。
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综合决策、统筹推进。
我国一直以来坚持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这使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分别推迟了4年,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使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形势。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总的来看,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46• 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和主要任务(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贡献与面临的形势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当前应着力促进四个转变:
1.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列世界第120位,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倒数第14位。因此,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份和流动人口较多省份,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促全局。
^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人口结构特征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按16
•47• 岁一64岁人口计算,2050年为8.7亿,比2000年还多2800万,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从市场容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这必将成为较长时期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到1/10,水平总体较低,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必须在继续挖掘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一是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国每年约有80万一12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要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探索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规模空前的流动。未来二三十年,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综合影响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整体及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做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对策建议。研究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带动人口转移的具体路径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要求,解决好人口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
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占总人口的22%。在农村,可考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依托的田园式养老方式。加快建立广覆盖、补贴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最需要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给予优先优惠。在城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对赡养和照料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老人给予适当的护理补贴。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用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二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干部队伍•48• 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X1•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口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制度。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与协调机制,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的统一协调。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探索建立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综合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对人口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和人口协调程度等的评估。
2.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全面实施和完善三项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框架。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
3•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人口发展领域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力度。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人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投入机制。
4.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权于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增强群众参与和自治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大众传媒和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公开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办事规程等。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分析与互动,接受社会监督。第二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乎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 从世界范围内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来看,有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生态演变也是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尽管历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不同,但其中的要义就是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合一,或自然与人的合一。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公平公正、共同富裕、道德进步、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由于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主体,不仅应该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际关系问题,而且要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有利于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其他物种的繁荣。应当看到,生物本身具有进化的机制,因而导致旧的物种不断消失,新的物种不断形成,使生物的多样性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滥采乱捕和掠夺式的利用,造成了许多物种的单一化和一些生物的灭绝。同时,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速度和强度超过了生物适应度的变化速度和强度,人类自身的不文明活动成为世界上生物灭绝速度加快的关键因素。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确具有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充分权利,但是,人类为着自身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必须自觉地保护、节约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稳定性。其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平衡的生态系统及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环境,而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又是有限的。因而,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强化生态补偿意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又反对极端(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内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