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材料题》专项复习
122班 八年级历史上 《材料题》 专项复习
第一题:
材料一 :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
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的主要危害。
(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3)以上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
(4)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正逐渐上升,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么做?
第二题:
材料一: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
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
第三题:
他在一个奏折中说“自己年已六十有五,正苦日暮途长,乃不自忖量,妄引边荒艰巨为己任,虽至愚极陋,亦不出此!„„若此时即便置之不理不问,似后患环生,不免日蹙百里之虑。区区愚忱,窃有不效不尽者。”(1)他是谁?他上奏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写奏折的背景?
(3)这份奏折透露出他怎样的情怀?
(4)此次出师的结果怎样?
第四题:
材料一
乾隆给英王的敇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清朝后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三
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3)根据材料三,我国正在实行的伟大国策是什么?
第五题:
3.观察下面A、B两幅图片
A
B 请回答:
⑴ 这两幅图片分别指19世纪末的哪两位维新志士?他们代表当时的哪一政治派别?
⑵ 1895年春,他们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⑶1898年夏,他们又积极筹划了什么变法?结果如何?有何历史影响? 第六题: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请回答
(1)“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3)是谁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的?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第七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2)图二是《青年杂志》,该杂志从第二卷即改名为什么?它在这场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3)图三中的人物给这场运动添加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色彩,他是谁?
(4)从整体来说,这场运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认为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
9、讨论: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4分)
10、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讨论:《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华民族的危害?(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6分)
(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2分)
(2)你认为“贼”是指谁?为什么说“无力回天”?(6分)
(3)你认为他“死得其所”吗?(2分)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上选择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
1、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2、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清帝退位 C、湖北军政府成立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 统
3、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华
4、中国近代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是()
A、严复 B、林则徐 C、魏源 D、李鸿章
5、割让台湾岛给日本是 的内容()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6、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1871年 B、1884年 C、1875年 D、1876年
7、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于 爆发后()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柳条湖事件
8、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9月2日
C、1945年9月9日 D、1945年10日
9、洋务派最早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属于()A、航运业 B、采矿业 C、冶铁业 D、纺织业
10、孙中山曾自称“洪秀全第二”,他同洪秀全思想的共同点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按人口平均分 C、武装推翻清政府 D、修改不平等条约
11、洋务运动之所以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 B、西方列强的破坏
C、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根本目的是()
A、改造传统的儒家思想 B、倡导西方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C、倡导新文学和白话文 D、反对思想领域的尊孔复古
1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4、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15、南京国民政府不代表 的利益()
A、民族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国民党新军阀
16、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
A、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B、东北抗日义勇军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 D、新四军
17、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活动的加剧
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
18、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相比,共同特点是()
①都有中国共产党领导②以青年学生为先锋③背景都是面临着民族危机④始于北京,后扩大至全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19、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陈炯明反动势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B、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产阶级
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D、进一步多大国共合作的基础
20、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A、百日维新 B、康、梁创办《万国公报》
C、强学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21、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资政新篇》 D、《天演论》
22、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田汉 B、冼星海 C、聂耳 D、徐悲鸿
23、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滇越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24、宋代以来形成的妇女缠足的陋习,被废除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抗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后
25、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是()
A、《屈原》 B、《棠棣之花》 C、《虎符》 D、《雷雨》
26、宣布中国科举制度废除是在()
A、1905年 B、1906年 C、1911年 D、1919年
27、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A、中原解放区后 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大别山后 D、陕甘宁解放区后
28、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9、“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首民歌中的“红头军”指的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 B、宁波的黑水党
C、徐骧组织的义军 D、刘永福的黄旗军
30、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③讨论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④决定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下列哪一个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2、右图的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
3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开发新疆的业绩 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事迹
C、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情形
D、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3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洛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3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6、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官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3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
38、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周恩来
40、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41、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去()
A、延安 B、井冈山 C、西北坡 D、北平
42、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4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44、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45、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46、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A、徐州 B、连云港 C、济南 D、南京
47、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48、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9、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50、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之一是()
A、聂耳 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鸿
51.《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这都是为了纪念()
A、虎门销烟 B、中国禁烟运动 C、鸦片战争 D、林则徐
52.现在去北京参观圆明园,只能看到大水法和远瀛观等残迹。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强盗是()
A.英国侵略军 B.法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53.在中国近代史上,携带棺材行军,誓死抗击俄国侵略,收复新疆的清朝爱国将领是()
A、邓世昌 B、左宝贵 C、林则徐 D、左宗棠
5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55.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5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58.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59.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还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⑤内部的分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60.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1.下面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张学良和杨虎城夺取领导权 B、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
C、通过武力解决地盘划分问题 D、导致国共两党长期对峙
62.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63.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64.正确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七七事变 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6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
A.中法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66.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一百多年来帝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抗日战争胜利 C.三大战役胜利 D.孟良菌战役胜利
67.下列战役中,被陈毅称为 “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8.为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战役是()
A、孟良崮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69.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歌曲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70.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女子可以不缠足 ②使用洗衣机 ③照相、看电影 ④男子剪辫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1、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五四爱国运动
7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7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收复新疆
74、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一论述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顽固派
76、“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湖南浏阳人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77、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78、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79、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80、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81、下列哪一事变的性质根本不同于其它三项()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83、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A、黄浦军校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84、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85、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86、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8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88、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89、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
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D、修建了京张铁路
90、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①《屈原》②《狂人日记》③《小二黑结婚》④《黄河大合唱》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91.19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92.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谁给道光帝的上书内容
A.李鸿章 B.张之洞 C.林则徐 D.魏源
93.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4.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牟取暴利 B.毒害中国人民 C.争取以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D.为发动侵略战争寻找口
95.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政府严厉禁烟 B.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C.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D.中国农民起义爆发
96.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部的是()
A.上海 B.宁波 C.厦门 D.福州
97.《南京条约》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A.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B.向英国大量赔款 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
98.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夷”指的是()
A.外国人 B.中国的少数民族C.汉族人 D.侵略中国的人
99.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相隔约多少年()
A.14年 B.15年 C.16年 D.17年
100.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进一步增加在华的英法侨民
C.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 D.进一步向中国勒索赔款
同学们加油啊你们是最棒的1.D
2A 3A 4B 5D
6B 7A
8A 9A
10C 11C 12B 13B 14A 15A 16.C 17.C 18.B 19.C 20.D 21.A 22.C 23.A 24.B 25.A 26.A 27.A 28.B 29.A 30.A
31、A
32、B
33、D
34、D
35、B
36、C
37、B
38、C
39、B 40、A
41、B
42、D
43、B
44、C
45、B
46、A
47、A
48、D
49、D 50、A
51A、52C、53D、54B、55B、56C、57B、58D、59B、60A、61B、62C、63D、64B、65D、66A、67B、68D、69B、70D、71.A
72C
73D
74C
75A 76A 77D 78C 79C 80B 81.B 82 D 83 C 84 D 85 C 86 B 87 B 88 B 89 D 90 A 91.B 92.C 93.C 94.A 95.B 96.A 97.C 98.A 99.A 100.A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上讲义
第一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 第一课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答: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存在贸易逆差 鸦片泛滥的危害?
答: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危害民众身体健康,军队战斗力低下。虎门销烟的过程?
答:1838年底,道光帝认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译编《四洲志》,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索):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掠夺生产原料,倾销商品。起止时间时间:1840年到1842年。
过程:注意琦善,关天培,抗英定海三总兵。
《南京条约》的内容: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中英协定关税等。
《南京条约》的影响:是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
起止时间和标志:开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结束: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起义失败
运动过程中关于南京的三件大事:1853年攻陷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运动过程中创立的教会:拜上帝会
颁布的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主张计口授田,力图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洋枪队的性质:官绅与侵略势力勾结的武装。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统治者内部的分裂斗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年到1860年 参与国:英国,法国,沙俄
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导火索:“亚罗号事件”“西林教案”
结果:清政府战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
沙俄趁火打劫:掠夺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洋务运动
背景: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下兴起的。起止时间:十九世纪六 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目的:为了维持清朝的统治 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代表人物: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自强,求富。
目标:富国强兵 领导机构: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
军事工业: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第一个军工企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最大的军工企业。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作用:客观上刺激和催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失败原因:没有改变中国的封建政体(根本原因);洋务企业内部的腐败。民族工业的兴起
背景:洋务运动的刺激
代表:1866年方举赞和孙英德在上海设立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沅在广东设立继昌隆缫丝厂
特点:轻工业为主,分布于通商口岸,依附于外国资本和本国的封建势力。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时间:1894到1895 导火索:1894年朝鲜的东学党起义
过程: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邓世昌)
结果:清政府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
1895《马关条约》内容: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赔偿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日本独占辽东半岛,侵害其他列强利益,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后,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维新变法运动
背景: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面临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有群体意义上的民族觉醒由此开始。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拉开序幕:“公车上书”
准备:康有为上述书光绪帝,提出“自强雪耻”四策——“富国 养民 教士 练兵”。《日本变政考》《俄国大彼得变政记》
起止时间和标志: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结束:1898年9月21日,慈溪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内容:书上18页 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现和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在近代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失败原因:中国资产阶级本身软弱和官僚顽固势力的强大。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 1895到1913初步发展
一战,黄金时期(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忙于厮杀,无暇东顾)一战后,沉重打击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走向萧条
代表:张謇,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实现国家富强之大本,主张“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第四课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旗帜:反洋教
地点:兴起于山东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到1901年 目的:保护列强在华利益
1901年《辛丑条约》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严禁中国民众组织或加入任何反帝性质的团体;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各国从北京到山海关的战略要地驻兵;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影响:《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 第六课
近代新式文化教育的兴起
科举制废除时间:1905年清政府宣布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的;1912年改名北京大学(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经出现——京师同文馆)
学制:1904年清政府实施第一个学制;民国进行修改,以西学为主,强调自然科学;1922年参照美国学制再次进行改革。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起来。《申报》:1872年创办,史量才接手,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商务印书馆:1897年夏瑞芳创办,张元济加入,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与其齐名)
第七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早期革命组织:1894年,檀香山,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日本东京,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孙中山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 民权 民生”
《民报》为同盟会机关刊物。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使中国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史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改用公历,中华民国纪年,成立临时参议院,用五色旗为国旗。
同年3月,临时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第八课
袁世凯称帝与军阀混战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加强独裁统治的措施:解散国民党,捕杀国民党人与民主人士;查封报馆,禁止言论 集会 结社;解散国会,撤销国务院,取消责任内阁,炮制《大总统选举法》。
复辟准备:大造复辟舆论,宣传尊孔复古;勾结帝国主义,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复辟时间:1916年元旦到1916年3月23日。失败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军阀混战: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1916年到1928年结束。第九课
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
变化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变化表现: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注意中山装)第十课
新文化运动 背景:封建复古思潮泛滥
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实质: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悟内的继续 主要阵地:《新青年》
内容: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1918《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最早较为系统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意义: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引导人民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创造了条件。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第一、二单元字词复习(板书填空)阻遏è、锐不可当dāng 寒噤jìn、仄zè歪、转弯抹mò角、(抹mǒ杀、抹mā布)瓦砾lì、箱箧qiè 肃穆mù、荒谬miù、孤孀shuāng 骇hài人听闻、掳lǔ、震悚sǒng、疮疤chuāng bā、诘jié问 奔丧sāng、狼藉jí、簌簌sù、颓tuí唐 尴尬gān gà 伛yǔ、攥zuàn、取缔dì、骷髅kū lóu、滞zhì笨、愧怍zuò 唏嘘xī xū、伎俩jì liǎng、颠沛pèi、吊唁yàn、文绉绉zhōu
二、学生朗读全部背诵部分,今日重点在于:
1、《桃花源记》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复习《桃花源记》先全文翻译,其次以概括练习来学习。
四、通假字: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五、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2、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及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六、一词多义:
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2、志:处处志之(做记号)寻向所志(记号)
3、遂:后遂无问津者(就)遂迷(终于)
4、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5、乃:乃不知有汉(竟然)见渔人乃大惊(于是)
七、加点字解释:
1、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2、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5、皆叹惋(感叹惋惜)
6、便扶向路(沿着)(从前)
7、诣太守(到)
8、欣然规往(计划)
9、未果(实现)
10、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访求、探求。津:渡口)
八、成语:
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怡然自乐:安闲快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处处都可以听到
九、句子翻译:
1、复行数十步,豁朗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十、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忘 / 路之远近
2、问 / 所从来
3、遂与外人 / 间隔
4、问 / 今是何世
5、此人 / 一一为具言所闻
6、不足 / 为外人道也
7、后 遂 无 问 津 者
十一、在括号里填入文中省略的成分。
1、(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桃源人)具言所闻,(桃源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十二、内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归纳本文主旨:
发现桃林(1段)——进入桃源(2段)——访问桃源(3段)——离开桃源(4段)——寻找桃源(5段)主旨:
1、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
2、桃源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生活和平、宁静;
3、在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阶级社会,这是农民求之不得的好地方,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世界。
4、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寄托作者对美好、自由、和平的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2、第一段描写桃林景色有何作用?暗示下文将出现奇境,渲染气氛,为下文描写做铺垫。
3、作者笔下桃源有何特点?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生活和平宁静,人民安居乐业,是作者心中理想社会。
4、桃源人为何叹惋?为何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外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频,人民生活痛苦。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6、“处处志之”与“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为何这样写?暗示桃源并不存在。
十三、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5、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十四、作业:
1、抄字词两遍,背诵内容两遍。
2、复印练习,准备小测。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2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估计上节课不能完成21课的复习,继续。学生就练习来展开,然后再小测。
二、复习《陋室铭》
(一)、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住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内容理解: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学生复习默写:
《长歌行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作业:默写抄两遍,要求完成双基内容(语言运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3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订正《桃花源记》的小测。(见前)
二、学生齐读《爱莲说》,先翻译全文,再引导内容理解: 《爱莲说》 一、一词多义:之:
1、水陆草木之花(的)
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主谓插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5、渔人甚异之(指桃花林的奇景)
二、加点字解释:
1、可爱者甚蕃(多)
2、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3、宜乎众矣(应当)
4、陶后鲜有闻(少)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6、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7、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
8、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三、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晋陶渊明 / 独爱菊
2、予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五、内容探究:
1、理解性填空:
(1)文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同《岳阳楼记》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意义相同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隐喻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句子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比喻君子品质高尚,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赞颂莲花正直又通达事理的名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莲、牡丹各象征哪种人?莲:君子; 菊:隐士; 牡丹: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
3、作者心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品质?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正直不阿,豁达大度等等。
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5、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学生默写上节课三首诗。
四、作业:抄《桃花源记》小测内容一遍,未完成双基的继续。复印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4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小测。
二、学生背诵三首诗
《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引导学生复习三、四单元字词,黑板填空: 跋涉bá shè、惟妙惟肖xiào、巧妙绝伦lún 轩榭xuān xiè、丘壑hè嶙峋lín xún、镂lòu空、重峦luán叠嶂zhàng
磬qìng、蟠pán龙、金銮luán殿 帷wéi幕、伧cāng俗 孕yùn育、销xiāo声匿nì迹(候hòu鸟、诸侯hóu、闽侯hòu)衰shuāi草连天、(鬓毛衰cuī、)风雪载zài途、(记载zǎi、)蟾蜍chán chú两栖qī 褶zhě皱、追溯sù、天衣无缝fèng、(缝féng补)藩fān篱、归咎jiù、面颊jiá、喷嚏tì、唠唠叨叨láo láo dao dao、(唠lào嗑、)
四、作业:字词与默写抄两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5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学生默写。
二、复习句子翻译:《核舟记》 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3、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7、嘻,技亦灵怪矣哉。(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大道之行也》 句子翻译: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有归宿。)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三、学生抄句子翻译一遍。其余时间订正小测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6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学生背诵:
《三峡》 郦道元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二、引导学生复习《三峡》
一、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中断)二、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2、绝:绝山献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沿溯阻绝(断)
三、加点字解释:
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日光)
3、至于夏水襄陵(上)
4、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5、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6、不以疾也(快)
7、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8、飞漱其间(冲刷)
9、清荣峻茂(高而陡峭)
10、虽乘奔御风(快跑的马)
11、绝山献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四、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五、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自三峡 / 七百里中
2、自非 / 亭午夜分
3、或 / 王命急宣
4、虽 / 乘奔御风
5、故 / 渔者歌曰
6、其 / 间千二百里
六、内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1)三峡山势高峻(2)夏天的三峡水流湍急(3)春冬之时的三峡水缓流清,景色优美(4)秋天的三峡高猿长啸,凄婉萧瑟。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山——高、大、多 水——夏:猛急;春冬:清绿奇;秋:凄凉
3、用原文回答: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三、复印练习,准备小测。抄默写内容两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7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小测。
二、复习课文:《答谢中书书》
一、加点字解释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晓雾将歇(消散)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争相)(跳出)
6、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二、句子翻译: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内容探究: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山水相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色彩配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之美(晨昏变化)
三、上节课三首诗默写
四、作业:抄句子翻译一遍。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8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默写: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订正小测
四、复习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词: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到。遂:于是。至:到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
5、月色入户 户:窗户
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七、句子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五、作业:默写抄两遍。完成阅读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9 教学目的: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课文默写、翻译和内容探究。教学难点: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教学步骤:
一、句子翻译复习: 《观潮》 句子翻译: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2、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6、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而且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空闲。《湖心亭看雪》 句子翻译:
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二、名著指导: 《西游记》 【阅读概括】
一、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主要描写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全书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的故事,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及取经的缘由;第13回--100回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真经,修成正果。
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相关故事情节:
1、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正直勇敢、机智顽强,疾妖如仇。善于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作斗争。
①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神、四海龙王前来效劳;有时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有时对佛祖、观音也常常出言不逊;对人间之王更加蔑视。他对乌鸡国的国王说:“我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九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
②不畏惧艰难险阻退缩,失败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如:三打白骨精、在火焰山三调芭焦扇、在盘丝洞斗蜘蛛精。
③明辨是非、除强扶弱、疾恶如仇,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如:三调芭蕉扇,熄灭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天竺国识破了月宫玉兔变成的假公主,救回了真公主;在朱紫国斗败了观音走失的金毛狮,治好国王的病。
2、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
①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如:高老庄招亲;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变成美女试探师徒四人取经诚心,结果猪八戒上当,愿为女婿,其余三人都经受住考验);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甚至还藏了私房钱,塞在耳朵里。
②忠勇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如: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八戒趁机进馋言,使唐僧终于赶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
3、唐僧:是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时昏庸顽固,是非不分,一遇妖魔就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不谢反赶;让孙悟空背红孩儿;盘丝洞七妖作法,唐僧自作主张去化斋,徒弟们好言相劝,无奈唐僧十分固执,结果成了七个女妖的“上门午餐”。
4、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
5、神仙:
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武艺,教给长生法术、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观音(医治人参果树、收服红孩儿、真假美猴王、收服通天河鱼怪、收服麒麟山吼子怪)玉皇大帝(收服黄袍怪、识别假猴王、收服狮驼洞三怪)太上老君(将孙悟空关进炼丹炉、收服独角兕大王)
镇元大仙(五庄观种人参果)东来佛祖(即弥勒佛、降服黄眉童儿)二郎神(捉住大闹天空孙悟空、打败九头怪)
托塔天王和哪吒(征讨齐天大圣、捉住金鼻白毛老鼠精、助降铁扇公主与牛魔王)
6、妖怪:
黄眉大王、六耳猕猴、通天河鱼怪、独角兕大王、白骨精、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狮魔王(假乌鸡国国王)、黄袍怪、九头怪(盗走祭赛国金光寺的舍利子佛宝)
狮驼洞三怪(老妖,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大口能吞十万人马;二怪——峨眉山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三怪——大鹏金翅鹊,被如来收服)吼子怪(抢走抢走朱紫国东宫金圣娘娘)、蜘蛛精、玉兔精(假扮天竺国公主)铁扇公主与牛魔王、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车迟国比法术)金鼻白毛老鼠精(半截观音、地涌夫人,被托塔天王父子捉住)
三、精彩故事情节:
1、大闹天空(第四回——第七回)
2、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
3、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四回——第二十六回)
4、三打白骨精、智降黄袍怪(第二十七回——第三十一回)
5、真假美猴王(第五十七回——第五十八回)
6、三调芭蕉扇(第五十九回——第六十一回)
7、小雷音遇黄眉大王(第六十五回——第六十六回)
8、朱紫国斗败金毛狮(第六十八回——第七十一回)
9、盘丝洞灭蜘蛛精(第七十二回——第七十三回)
四、阅读感受(推荐语):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三、作业:抄句子翻译一遍。完成复习,要求学生综合复习,准备考试。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中考专项复习精品试题——语文(精)
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语文人教新课标中考专项复习精品试题(5)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慷慨(ɡǎi)沧桑(cānɡ)酝酿(niànɡ)一劳永逸(yí)B.折服(zhé)魅力(mèi)绰号(chuò)任劳任怨(yuàn)C.澎湃(bài)侮辱(wǔ)应和(hé)水涨船高(zhǎnɡ)D.沉淀(dìnɡ)肃穆(mù)堕落(duò)彬彬有礼(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嘹亮 烘托 融洽 引人入胜 B.纳闷 脸夹 吹嘘 兴至勃勃 C.安适 酷爱 清辙 汉马功劳 D.气势 震摄 憔瘁 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二、阅读理解(Ⅰ)(20分)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匠人与大师 梁 衡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a 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有删减)
8.对文章各部分内容及相互关系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提出“匠人与大师有何区别”这一话题,引出下文。
B.第②到第④段阐述匠人和大师三个方面的区别,三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C.第⑤段指出追求成为大师的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紧承上文深入论述。D.第⑥段表明在思想方法上循大师思路对个人、民族和社会都有帮助,收束全文。9.根据上下文判断应插入文中第⑤段画横线a处的论据是。(3分)
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A.鲁班最初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
B.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科学、文学、哲学等。
C.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贝尔奖。D.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公认,但晚年仍笔耕不辍,又在散文写作上创出一片新天地。
10.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师”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师需要创造精神,突破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艺,不断构思新的东西。B.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之间,大师站在“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
C.在学科综合性运用方面,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大师比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师要求更高。D.大师不自持一技、不自炫一艺,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11.下列对第⑤段画线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画线句引用“古语”证明观点,使得说理有出处、有根据,更具说服力。B.画线句是证明“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这个观点的。
C.本段引用了画线句“古语”和拿破仑的名言说理,可知本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D.“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一句既有对第⑤段论证的总结,又与第六段的论证相互勾连。12.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③段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说理,诙谐风趣,说理生动。
B.文章句式多变,短句、长句兼用,错落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第④段。C.文章用语准确,如第⑥段加点的“可能”一词,既强调了“我们”和大师之间的业绩差距,又兼顾到特殊情况。
D.文章巧用文言,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等句子,富有文采而不失简洁明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3分)
13.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 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③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④ 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⑦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⑧ 《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行船之快的句子是“。”
⑨《〈论语〉十则》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的另一则是“。” ⑩ 曲不离口,(民间俗语)芝麻开花——(歇后语)
四、阅读理解(Ⅱ)(27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共12分)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 廿二日天稍和
② 泉而茗者 ③ 柳条将舒未舒 ④ 呷浪之鳞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① 若脱笼之鹄 ② 娟然如拭
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译文:
17.文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其特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3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共15分)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们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②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
③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
④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并盖上了新房,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由于缺乏先见之明,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也包裹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岁月,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我曾想自己为“老屋”画一幅画,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我曾寄望于儿子,让他好好学画,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因为儿子画技再高,他能画出我记忆中的海水情深吗?于是,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
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⑤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是他一砖一瓦一单一木用小驴驮料,帮咱家盖起南屋的。”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但母亲的话、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伏在一张大高桌上,面对南窗复习课程,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第四年我终于成功了。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更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
⑥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而且,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懊丧之事!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
⑦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飘落,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并给予它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的祭奠,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
19.纵观全文,作者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为什么会有“酸楚和愧疚”的情感呢?(3分)
20.分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1.概括第⑤段所写的事件,并分析作者写这些事件的目的。(4分)
22.仿写第⑦段画波浪线一句,要求句式相近,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句间要有联系。(2分)
23.文中叙写了老村和老屋的种种变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五、作文(50分)
2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每小题2分,共10分)
A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地吸引了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B数百年来,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C从“乌托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邦”到“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的平衡与和谐。世博会,D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而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① A句语序不当,正确的表述是:(2分)② B句句子成分不完整,修改后句子应为:(2分)③ C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改为(2分)
④ D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后句子应为:(2分)
⑤ 文中有一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不当,应删去。这个句子是:(2分)
25.作文(40分)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我的老师”,横线处可选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名称。要求:1.从你的学科教师中选一人来写,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3.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4.文体规范。
(二)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生活中我们不乏期望与目标,我们缺少的常常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你对此有何见解?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观点鲜明,说理充分。2.600字以上。3.文体规范。
2011年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B 2.A 3.D 4.C 5.A
二、阅读理解(Ⅰ)(20分)
(一)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6~7题。(共5分)6.C(2分)7.A(3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8.B 9.A 10.C 11.B 12.A
三、古诗默写与课外积累(13分)
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13.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化作春泥更护花 ⑥水中藻荇交横 ⑦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⑩拳不离手 节节高
四、阅读理解(Ⅱ)(27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共12分)14.① 暖和 ② 喝茶 ③ 舒展 ④ 鱼(每小题0.5分,共2分)
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
② “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17.水(春水)(1分)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共3分)
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
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共15分)
19.“酸楚”是因为记忆中村庄和老屋的景象已不复存在(1分);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1分);“愧疚”是因为没有留下老屋的一些可做纪念的物件或照片(1分)。(共3分)20.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狗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1分),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1分),体现了作者对老村的喜爱与怀念之情(1分)。(共3分)
21.母亲的谆谆教导(1分),我在南屋的不懈努力(1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1分),并说明故乡是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脉(1分)。(共4分)
22.句式相近,分句间有联系(1分);比喻恰当(1分)(共2分)示例:随着幕布缓缓拉开,亭亭的舞者如出水芙蓉般站立在舞台中央。
23.老村与老屋的消逝(变迁),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1分)。老村老屋(故乡)寄托着人们对往昔生活的留念,是远离故土的人们的根脉所系,应该珍惜(1分)。老村老屋的消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逝,使蕴含其中的古朴、宁静、温情随之消逝,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结合点,让社会和谐发展。(1分)(共3分)答题时,必须扣住原文回答,意思接近即可。
五、作文(50分)
2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10分)
①……吸引了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2分)
②数百年来,人们(我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2分)③ “、”(1分)改为“,”(1分)(共2分)
④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也是(更是、还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2分)
⑤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2分)25.(40分)作文评分要求及说明(见下表)要求 项目 等级 一(好)
40~36分二(较好)35~32分三(中)31~28分四(差)27~24分五(很差)15~0分 内 容
(16分)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正确。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充实。基本切题,中心不明确。严重偏离题意。语 言
(19分)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表达尚好。语言基本流畅,有少量语病。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文理不通。结 构
(10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构思新颖。结构完整,层次尚清楚。结构层次混乱。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
文面书写(5分)字体工整、美观,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字体端正,书写、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标点、格式正确,卷面干净。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和标点错误,有少量涂改。字迹潦草难辨,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有较多涂改。字体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涂改多。
说明:①文中每错3个字扣1分,重现不记,最多扣3分。②字数不足600字者,酌情扣分。
③文中出现考生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一经查实,扣3分。
七彩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上传资源获得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