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入园不再难

时间:2019-05-14 09:1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入园不再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入园不再难》。

第一篇: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入园不再难

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入园不再难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让入园不再难

采访人:董洪亮 解读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近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强调发展学前教育的五条原则,核心是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为解决“入园难”,《意见》提出制定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分解年度任务,落实项目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省(区、市)的行动计划要在明年3月底前编制完成。

减免税费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多种形式扶持社会力量办园,通过创新支持方式,鼓励和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

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扩大公办资源,在公办资源短缺的城乡地区,要新建一批公办园;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的方式扩大公办资源;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园在审批登记、1 / 4 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具有同等地位。

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是解决城镇“入园难”的关键。《意见》强调补建、同步建、强制建。补建即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同步建指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强制建即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

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意见》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日前该项目已经在河北、山西、云南等10个省份启动,投入经费5亿元。地方各级政府在园舍建设、师资队伍、公用经费、资助困难群体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独立建园、设分园、联合办园、配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等方式,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

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加大财政投入的措施主要是“五有”。“预算有科目”,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增量有倾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投入有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要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在未来三年有明显提高。“拨款有标准”,各地要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资助有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 4 关于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待遇,要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切实维护教师权益。按照社会保障改革的政策和方向,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办法,特别检查和督促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落实教职工的社会保障。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在五年内完成对园长和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

国家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项目,明确管理职责,加强收费监管。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严格执行幼儿园收费公示制度。幼儿园要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内容予以公示,加强社会监督。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1%(链接)

2009年,全国幼儿园共有13.8万所,在园儿童2657.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1%。其中,公办幼儿园约占40%,在园儿童约占60%。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入园难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农村入园率低于城市近30个百分点;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不稳定,编制、待遇等问题亟待解决;收费不规范,有些幼儿园收费过高,群众意见很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 4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1月10日和17日,教育部分别在天津市和南京市召开学前教育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认真交流了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下简称《若干意见》)和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进展情况,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做了讲话。

刘利民指出:以县为单位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各地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的重要举措。做好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不仅关系到落实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具体“行动”和措施,还关系到今后十年学前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各地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刘利民强调,当前,正值编制“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财政预算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扎扎实实做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一要做到“三个落实”。落实目标任务,将三年有效缓解“入园难”的总体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区县;落实政府责任,将相关的项目纳入当地政府逐年实施的民生工程;落实政策措施,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在扩大资源、加大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二要建立切实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机制,调动和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明确任务分工,加强对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组织领导。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职能。三是要注重内涵发展。各地要把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作为编制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城乡幼儿园建设的同时,统筹考虑师资配备和内涵发展,做到建设一所,合格一所,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四是要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加大对行动计划编制和实施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加强对各地行动计划目标、项目投入、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跟踪与监测。

/ 4

第二篇: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入园不再难

采访人:董洪亮 解读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近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强调发展学前教育的五条原则,核心是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为解决“入园难”,《意见》提出制定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分解任务,落实项目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省(区、市)的行动计划要在明年3月底前编制完成。

减免税费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多种形式扶持社会力量办园,通过创新支持方式,鼓励和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

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扩大公办资源,在公办资源短缺的城乡地区,要新建一批公办园;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的方式扩大公办资源;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具有同等地位。

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是解决城镇“入园难”的关键。《意见》强调补建、同步建、强制建。补建即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同步建指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强制建即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

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意见》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日前该项目已经在河北、山西、云南等10个省份启动,投入经费5亿元。地方各级政府在园舍建设、师资队伍、公用经费、资助困难群体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独立建园、设分园、联合办园、配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等方式,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

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加大财政投入的措施主要是“五有”。“预算有科目”,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增量有倾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投入有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要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在未来三年有明显提高。“拨款有标准”,各地要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资助有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关于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待遇,要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切实维护教师权益。按照社会保障改革的政策和方向,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办法,特别检查和督促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落实教职工的社会保障。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在五年内完成对园长和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

国家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项目,明确管理职责,加强收费监管。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严格执行幼儿园收费公示制度。幼儿园要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内容予以公示,加强社会监督。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1%(链接)

2009年,全国幼儿园共有13.8万所,在园儿童2657.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1%。其中,公办幼儿园约占40%,在园儿童约占60%。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入园难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农村入园率低于城市近30个百分点;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不稳定,编制、待遇等问题亟待解决;收费不规范,有些幼儿园收费过高,群众意见很大;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第三篇: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

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切实提高“入园难”

二、存在问题

当前学前教育俨然已成为我国的“最昂贵的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呼声引发,主要从以下几点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学前教育的作用逐渐减弱;二是入园需求刚性增长;三是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四是民办园得不到财政支持,难以体现社会公平;五是收费标准多年不变导致收费情况混乱;六是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解决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短缺化。

一、原因

社会高度关注重大的民生问题,一是学前教育资金短缺,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入园难的矛盾突出,尤其是入公办园。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农村入园低于城市的30百分点。三是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不稳定,编制,待遇等问题亟待解决。四是收费不规范,有些幼儿园收费过高,群众意见大。五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机制需进一步理顺。

三、解决的对策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多种渠道扩大学前教育的资源。

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公办为主,民办为补,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要特别重视发展农村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事业。

(二)、加大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编制合理确定师生比,健全幼儿园教师准入制,严把入口关。完善幼儿园教职工工资待遇保障。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

(三)、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

政府需要加大学前教育的的投入经济上政策上予以帮助,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加强临时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完善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让孩子们更加获得公平,高质的学前教育

(四)、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

建立以县级为主,县、乡两级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责任。确保适龄儿童公平,顺利入园。

终身学习的开端

关系万亿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第四篇: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着力解决“入园难”(范文模版)

着力解决“入园难”

“国十条”把学前教育摆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突出强调了它的教育属性和社会公益属性,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加大财政投入是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具体规定概括讲主要是“五有”: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9年,全国幼儿园共有13.8万所,在园儿童2657.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1%。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国务院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12月2日,记者就学前教育“国十条”发布的背景与意义、主要政策要点以及如何贯彻落实等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问:现在社会上都在热议学前教育“国十条”,请您谈谈“国十条”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在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人民群众意见较多,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这是国家在2000年基本普及义务教育之后,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而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把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入园难”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和紧迫任务,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对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重视。

“国十条”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破解“入园难”的动员令,必将对全社会提高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亿万儿童健康成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问:今后发展学前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国十条”把学前教育摆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突出强调了它的教育属性和社会公益属性,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请您具体谈谈怎样大力发展公办园。

答:“国十条”把“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作为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基于目前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文件提出加大政府投入,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扩大公办园资源:一是在公办资源短缺的城乡地区,要新建一批公办园;二是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幼儿园;三是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的方式扩大公办园资源;四是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请您谈谈扶持民办园的具体规定。

答:发展学前教育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园,为家长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文件突出强调了鼓励和扶持民办园的几点措施:一是要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二是创新支持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园。提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三是公办民办一视同仁,进一步强调了民办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具有同等地位。

问:关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是解决城镇“入园难”的关键。文件着重强调了四点:一是补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二是同步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三是强制

建。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四是建后统筹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证面向小区适龄儿童提供方便就近的普惠性服务。

问: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主要采取四条措施:一是纳入规划。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二是加大投入。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在园舍建设、师资队伍、公用经费、资助困难群体等方面加大投入。三是完善网络。通过独立建园、设分园、联合办园、配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等方式,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四是改善条件。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配备好保教设施、玩教具和幼儿读物等,逐步为农村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教育坏境。

问:学前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制约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请问“国十条”在加大政府投入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加大财政投入是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具体规定概括讲主要是“五有”。一是“预算有科目”。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制度要求。二是“增量有倾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三是“投入有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要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在未来3年有明显提高,尽快扭转财政投入不足的局面。四是“拨款有标准”。各地要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转。五是“资助有制度”。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问:幼儿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普遍存在,请问“国十条”制定了哪些措施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待遇?

答: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主要措施有四个方面:一是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要按照规定的配备标准对公办幼儿园进行核编、逐步配齐。二是落实工资、职称等方面的待遇。要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切实维护教师权益。三是完善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按照社会保障改革的政策和方向,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办法,这方面要特别检查和督促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落实教职工的社会保障。四是加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培训。3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在5年内完成对园长和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

问:针对目前存在的幼儿园乱收费现象,有哪些具体解决办法?

答:国家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一是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项目,明确管理职责,加强收费监管。二是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三是加大对民办园收费的监管力度。完善备案程序,实行分类指导。四是严格执行幼儿园收费公示制度。幼儿园要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内容予以公示,加强社会监督。五是坚决查处乱收费。

问:目前,一些幼儿园有“小学化”倾向,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国十条”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何要求?

答: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遵循规律。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二是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必须坚持以游戏

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三是要创设良好环境。加强对幼儿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要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四是强化监管。国家将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监管和指导,建立覆盖各类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教育质量。

问:“国十条”中提出“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请您谈谈有何具体要求?

答:制定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当前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的重大决策,一定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这场攻坚战。一是要准。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测算未来3年学前教育需求和供需缺口。二是要实。确定发展目标,分解任务,落实项目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是要快。各省(区、市)的行动计划要在明年3月底前编制完成。四是要督。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第五篇:学前教育“边远山区入园难”毕业论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本科

目:边远山区“入园难”问题 级、专业:2011级数学与信息工程系

名:

邓沅雨

号:11058254(自考号010612304226)

2014年4月9日 论

要 边远山区“入园难”问题(提要)

写作 背景:基于对家乡重庆市忠县乡镇学前教育入园率低的调查; 目的及意义:普遍农村儿童没有进行学前教育的意识、乡镇教学环境达不到要求等等原因(提出问题--重);

对此现状作出自我的看法及解决方案(解决问题--重)。论文参考书目

《当前“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其解决》,《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 11 期。《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新形势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 年第 8 期。

《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论文开始 与完成日期

自 2014 年 月 日

至 2014 年 月

论文评分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 辩 评语

答辩评分

答辩组长(签名)

****年**月**日

边远山区“入园难”问题

--基于重庆市内边远山区的调查

邓沅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重庆。400067)

指导教师:王善安

绪论:相信大家都看过湖南卫视一档名叫《变形记》的节目。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儿童,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不难看出双方儿童生活条件,性格特点,学习环境等方面强烈的对比。就孩子学习方面而言,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当今大部分城市家长不惜代价地为后代的成长和发展打基础,但是在边远山区成长的农村孩子却难以享受这看似应该拥有的学前教育,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人才极度匮乏以及对儿童教育和学前教育重要性的不甚了解等原因,最重要的是很大部分农村儿童为留守儿童,年迈爷爷奶奶根本没有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多让其“自然发展”--放放羊群,爬爬坡光着脚丫在田地间玩耍。看似无忧虑,但却使生长在同一蓝天下的农村儿童一直无法得到与同龄的城市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关键词:学前教育;边远山区;条件落后。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

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由于历史 和现实诸方面原因,农村学前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重庆市特别是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南接石柱,西界丰都、垫江,北壤梁平,三峡移民搬迁重点县有60多个乡镇属于边远山区,包括、忠县复兴乡、马冠乡、巴营乡、上垟乡,仙居县的安岭乡、溪港乡、湫山乡、淡竹乡、上张乡、广度乡,南屏乡、龙溪乡、三州乡、泳溪乡等。由于我自身是地道的重庆市忠县人,根据询问及网上查询知这些地区常住户数约 5万,人口 15 余万人,3 ~5 岁适龄儿童有 6000 余名。这些乡镇处于山地、三峡片区,远离中心地区,交通不便,人口分散,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幼儿“入园难”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口因素,大部分乡镇一直以来就没有一所村级幼儿园。据调查,前几年由于社会力量办学政策的驱动,少数乡镇的部分村建起了小型村级幼儿园。很快,部分村依托村小办起的幼儿班,随着校网的调整,连同村小一起被撤销。有些村,由村集体举办幼儿园,由于近些年部分村民举家进城务工,幼儿人数下滑,经济效益渐差,加上管理、师资等问题,生存岌岌可危。在一些村,由当地村民个体投资建立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包括未经审批的),但部分幼儿园资金紧、教师缺、场地窄、设施差,办园水平极低,个别还存在安全隐患,被列入撤销名单,不少学龄前儿童面临辍学。

据 《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调查,个别偏远高山乡镇还没有中心幼儿园,如忠县的复兴乡、野鹤乡等。几年前,在大部分乡镇政府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乡镇中心小学利用富余的教室、师资等挂牌办起了幼儿园或学前班,即所谓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这类中心幼儿园除了部分园舍独立(多数由校网调整后闲置下来的校舍改建扩建而成),其法人、财务、人事、管理均不独立,仍旧依附于乡镇中心小学,条件不足,规模有限。有些乡镇中心小学校长怕麻烦,索性把幼儿园承包给个人。有些乡镇中心小学缺场地又缺师资,干脆给当地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挂块乡镇中心幼儿园牌子。民办幼儿园因为性质局限,以营利为目的,收费较高,村民承受不起。因此,目前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服务范围有限,仅能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山村部分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由于边远山区人口分散、家园距离过远、交通不便或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仍有 2000 多名山村学龄前幼儿(包括留守儿童)不能入园。少数家长每天为孩子来回接送,但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交通安全隐患很多,而且增加了不少费用,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为此,一些家庭最终放弃了孩子上学的机会。所以,仅靠中心幼儿园,或少数乡镇政府所在地家庭作坊式的民办幼儿班,是解决不了本乡镇所有幼儿入园问题的。基于调查提出如下几点:(一)尽快扩大学前教育资源。1.建立、健全村级幼儿园。

乡镇政府与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持续发展为原则,科学预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到点: 村大人多的可以按一村一园设置;考虑到众多山村偏远分散、人口稀少、生源不充裕,可以把一个乡划分成若干个学区,根据方便幼儿、保证安全的要求,将相邻几个村归为一个学区,合理选址,建立一所村幼儿园。要广泛宣传、发动和引导,尽可能由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设立教学点或分园,或者由村集体筹建(一村独建,或数村联建),也可以村民股份合作方式筹办,还可以向外引资、企业冠名举办,或者由优质民办幼儿园连锁办园等。在特别偏远、贫困的山区要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由优质公办幼儿园设立送教点、活动站,或举办流动园、季节班等,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只有办园多体制、多形式、多主体,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才会快速增加。在组建村级幼儿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部门应给予指导帮助。要公开招聘园长和教师,根据准办标准规范办园,理顺管理,核定收费,有序招生。要制订实施方案,解决园舍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在用地、信贷、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过渡时期,可以将教育布局调整后闲置下来的村小校舍改建成幼儿园,减免租金。(摘自王迎兰: 《当前“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其解决》,《学前教育研究》,2010 年第 11 期。)

然而已经建有村幼儿园的,由于园舍小、资金缺、设施差、师资紧、水平低,再加上生源不足,难以为继。为保护其办园积极性,更为了避免孩子失学,出现新的“入园难”问题,乡镇政府和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形成合力,因势利导,调整布局,走集约化规模发展道路。即把相邻数村的幼儿园合并重组,整合为一,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选好园址。可采用股份合作制,在教育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优化资源,改善条件,理顺关系,有序管理,合格办园,逐步升等。

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应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让山区孩子享受公益性学前教育。对于村级集体办或民办幼儿园,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除了必要的鼓励、引导、保护、支持以外,还应当拓宽思路,激活机制,以多种途径来实现公益化。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实行财政补助,努力建立起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政府每年要设立专项资金,不断增加投入。对收费较低、学生数不足规定班额的,政府加以补助;对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政府予以奖励。

同时,还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部分孩子寄宿问题,政府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不落下一个孩子,政府还应制定政策,将经济特困家庭孩子、孤儿、残疾儿童纳入教育救助范围,让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在部分老少边穷山区,实施学前教育建设项目,建立一批希望幼儿园。(摘自王海英: 《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新形势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 年第 8 期。)

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举办的分园或教学点等公益性幼儿园,及受政府资助承担部分公益性教育任务的村集体办和民办幼儿园,其收费标准应根据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村民承受能力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经当地物价管理部门审批。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杜绝各种形式的乱收费。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稳定至关重要,政府应出台政策,采取措施。要制定非公办幼儿教师管理办法;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严把录用关;完善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明确职称与工资挂钩;鉴于非公办教师流动性大,为稳定教师队伍,可以采用人事代理的方式;督促幼儿园依法与教师签订劳动协议,保证教师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与权益;可以实施山区幼儿教师津贴等倾斜政策;建立非公办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尤其要重视组织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同时,建立考核和评优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园长和教师给以表彰与奖励。(摘自郭中然: 《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2013 年第 8 期)

2.每个乡镇至少要建立一所独立、规范、上等级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乡镇中心幼儿园独立建制,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其依附性质,使其在人、财、物等基本条件方面走出受制约的困境,增强其办园自主权和办学活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应该由县级政府牵头,乡镇政府负责实施,建设经费以乡镇财政为主,县级财政大力支持,省市财政积极引导。要依据本县市区制定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分解的任务,落实项目经费和人事指标,并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依法保障计划的分步实施,取得实效。

要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投入保障机制,保证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运行、完善与发展。要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项目,核定收费标准,加强收费监管。中心幼儿园根据标准收费,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推行实施按等收费制度,激励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升等晋级。

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委派有管理能力的示范幼儿园骨干教师担任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或聘任乡镇中心小学有管理经验的领导经过培训担任园长。核定编制,逐步建立一支以公办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组织小学中有转岗潜力的富余的公办教师参加幼师专业培训,充实到中心幼儿园;以支教或交流等方式选派公办幼儿园教师定期到乡镇中心幼儿园任教;每年拨出一定的事业编制名额公开定向招考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及其以上毕业生;面向社会定向招聘相关专业大专及其以上毕业生,并要求其限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经过考评,择优进编。根据现有的资源及办园标准,制定并实施园舍新建或改扩建方案,以及教学、活动、生活等配套设施建设方案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玩具、图书等添置计划,落实卫生、消防、安全措施,努力改善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在教育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及等级标准,更新理念,规范办学,优化管理,丰富内涵,提升质量,努力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成所在乡镇学前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发挥其对村级幼儿园的示范、管理、指导作用,带动所在乡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二)完善必要的保障条件。

应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边远山区在破解“入园难”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有法律法规加以保障,才能得以解决。要建立、健全各级人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边远山区学前教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工作机制,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有效促进依法办园、有序管理、合理收费,健康发展。

强化政府责任,逐步构建起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省市统筹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对于边远山区,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因为无论是从国家的稳定,还是从人力资源开发来讲,缩小地区差距都应当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各级政府必须真正重视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将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科学谋划,政策支持,经费倾斜,重点扶持,逐步形成制度化,并进行目标考核,实行问责制。(摘自,《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2年8月)根据“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县级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管理的主体,负责制定本县域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目前,一方面应把建立独立的、上等级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近期的目标、重点推进的项目,列入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工程计划,积极筹划,财政支持,落实任务,指导实施;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优质公办幼儿园到边远山区举办分园、教学点,或扶持、指导社会力量,尤其是村集体举办村级幼儿园。特别是与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步建设的公益性、规范化幼儿园,要保障其合理地位和权益,实行财政补助、师资支持、业务指导,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实现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在建立和完善乡、村两级幼儿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应当承担责任,发挥主体作用。县教育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密切合作,大力推进。县计划、财政、国土、建设、人事、卫生、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畅通渠道,积极配合,大力支持。

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边远山区的广大村民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日渐强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未来 10 年学前教育普及目标的提出,以及包括重庆市及其所辖县市区在内的各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为边远山区普及三年学前教育描绘了美好蓝图。只有科学预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才能真正破解边远山区幼儿“入园难”问题,推动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以满足边远山区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维护弱势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1]王迎兰: 《当前“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其解决》,《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 11 期。

[2]王海英: 《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新形势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 年第 8 期。

[3]郭中然: 《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下载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入园不再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解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入园不再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