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总则)
《高速铁路设计规定》
条文说明
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
1.0.2 本规范适用于250~350km/h高速铁路。作为交通工程,在整个工程内容中除主体技术与高速铁路密切相关,需要本规范予以明确外,还有部分如近期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还应执行相关规范;另外,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以及利用既有铁路地段等低速标准地段,我国有比较成熟的设计和建设经验,也有相应成熟的设计规范。
1.0.3 长期以来,中国轨道运输一直都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从1977年到2004年虽然实施了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但提速后仍然没有达到200km/h以上速度。
2007年4月18日,通过区间半径的改造,路基、桥涵、隧道的加固和改造,提速道岔的更换,以及列车提速系统装备、客运设施和相关检修设施的提升,在京哈、京广、京
九、陇海、沪昆、兰新、广深、胶济等18条既有干线上成功实施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提速以后既有线列车最高运营速度提高到了200km/h,部分区间达到了250km/h,全国铁路时速200km及以上线路里程达到6003km,其中速度250km/h的线路延展长度达到840km。从此,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志着中国铁路迈入了高速化时代。
2007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系列时速250km和谐号动车组批量下线,并成功运用于铁路第六次提速。截止2008年底,时速250km/h和谐号动车组已投入运营140余列。
几年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
2003年6月28日铁道部跨越式发展思路后提出新的铁路建设理念,即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铁路建设理念,高速铁路设计应贯彻新时期铁路建设理念。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铁路将形成以京沪、京广、京哈、沪甬深及徐兰、杭长、青太及沪汉蓉 “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为主体,到2020年建设约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网。
为进一步拉动内需、缓解金融危机,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16000km时速250km以上的高速铁路;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铁路将建成7000km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到2012年将建成12500km高速铁路,其中时速250km高速铁路6000km,时速350km高速铁路6500km,建成京哈、京沪、京广、沿海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东陇海、青太等高速铁路构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基本构架,城际高速铁路覆盖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今后几年,将是中国高速铁路加速建设的时机。
尤其是2003年以来,依托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郑西、石太等客运专线建设,系统开展技术创新。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目标,体现了世界高速铁路最新成果,高速铁路创新成果如下:一是高精度测量控制技术;二是高精度软土、松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控制技术;三是高品质桥梁建设技术;四是世界一流无砟轨道建设技术;五是区域地面沉降控制、应对技术;六是环境保护技术;七是综合接地技术;八是综合交通技术;九是安全运输技术;十是系统集成技术。我国高速铁路设计应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
基于我国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高、路网客流密度大,高速铁路设计应十分重视运输能力大、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和全天候运输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高速铁路设计应满足数字化铁路的要求。
1.0.4 高速铁路按设计最高行车速度250km/h、300 km/h、350km/h三档进行分级。
不同速度动车组共线运行的高速铁路除要满足最高设计速度要求外,而且要满足具有一定速差的不同速度动车组共线运行的要求,其速度要合理匹配,尽量使速差最小,满足旅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性等要求。
目前我国既有主要干线铁路运行速度达140~160km/h,部分提速区段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已经达到200km/h,局部路段甚至可以满足250km/h的行车技术要求。因此,新建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应大于或等于既有铁路的最高速度,以满足旅客运输的需求。
本规范将不同速度动车组共线运行时,按350/250,300/200、250/200的速度匹配可以供设计着选用。
一般来说,修建350km/h高速铁路地区是沿线经济发达、社会需求大、客源大、旅客出行质量要求高的地区,应该尽可能实现“客货分线”运输的地区,应尽快提高设计速度标准。
而对一些城际间铁路及近期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可以采用较低的速度标准,在这种速度匹配条件下,平面最小曲线半径相对较小,能很好地适应地形条件,节省工程投资,但列车运行速度偏低,不利于以后开行更高速度列车的需要。
运输组织模式是决定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方案与技术标准的前提和基础。与其他铁路一样,运输组织模式与国情、路情和沿线经济、社会条件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铁路将形成以京沪、京广、京哈、沪甬深及徐兰、杭长、青太及沪汉蓉 “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为主体,到2020年建设约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网。因此,纵观中国客运网络中的任何一条客运专线,都只是以上客运专线网中的其中之一,必然存在大量的列车需要跨线运行。因此,中国的国情和客运专线网络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必然是不同速度等级的旅客列车共线运行。
高速铁路作为骨架线路,与城际铁路、客货共线运行快速线路共同构
筑我国约5万公里的客运快速网,高速铁路里程仅占规划客运快速网的1/4,客观上高速路网与其他线路间存在大量的跨线客流,高速线路之间也存在大量的跨线客流,如京沪高速铁路跨线客流约为60%,其他在建或规划的高速铁路跨线客流均占有很大比重。为方便跨线旅客,减少换乘,缩短旅行时间和节省费用,我国高速铁路必然要开行跨线旅客列车。因此,中国的国情和客运快速网的特点,决定了中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必然是不同速度等级的旅客列车共线运行,要考虑最高、最低速度的兼容性。
1.0.5 铁路运量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增长的。铁路建筑物和设备的能力应与运量相适应,分阶段加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并节约各期投资,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必须明确规定不同建筑物和设备能力的不同设计年度。
设计年度分期多,可减少建筑物和设备能力的富余量,有效地节约初期工程投资。但为适应运量的增长,必须频繁改扩建,增加后期工程费用和施工对运营的干扰,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输效率。相反,设计年度分期少,必然增加建筑物和设备能力的富余量,增大初期工程投资,但可减少施工费用和施工与运营的相互干扰,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输效率。可见,设计年度划分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考虑到高速铁路一般运输密度均比较高,而且乘座高速铁路旅客的时间价值相对均比较高,对快速、舒适、准时等方面的运输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为尽可能减少对运营期间的施工干扰,建议高速铁路的设计年度分为近、远两期。
对于可以逐步改、扩建的设备,明确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但必须预留远期发展条件。为避免改建困难和对运营的干扰,对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及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规定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
同时,由于设计近期为建成后的10年,年限比较长,而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是按照运量的逐步增长而配置的,一次性按照10年后的规模配置,必然存在着极大的浪费,故建议按照交付运营后5年的运量设计;变压器的安装容量与列车开行对数密切相关,列车配置数量少,自
然对变压器的安装容量需求低,且按照二步电价制,安装容量大,电费就高;其他类似的站后设备,由于技术发展迅速,有的也没有必要一次性配备到位,不仅可以节省初期投资,而且届时可以采用更先进的设备。本设计规范对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又规定可以按交付运营后第五年的运量设计。
1.0.6 建筑限界是高速铁路的基本技术标准之一,与设备设施的设计密切相关。
根据运输组织模式,高速铁路除共线运行350km/h与250km/h动车组,还共线运行300km/h、250km/h与200km/h动车组。因此,其建筑限界必须同时满足200~350km/h旅客列车的运行安全。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采用我国客运专线建筑限界,其高度主要考虑接触网悬挂方式、导线高度、结构高度、带电体对地绝缘距离以及施工误差等因素。根据接触网悬挂方式的专题研究意见,接触线悬挂点高度为5300mm,结构高度不小于1400mm,水平腕臂上承力索零件安装高度50mm,带电体对地绝缘距离、建筑物沉降、工务台道及安全裕量等因素合计考虑500mm,以上合计为7250mm。因此,规定建筑限界的高度不小于7250mm。
由于高速铁路没有货物列车,特别是超限货物列车运行,建筑限界的最大宽度可不小于既有铁路。但限界宽度增大并不会增加工程量。因此,最大宽度与既有铁路的建筑限界即GB146.2—83中的规定一致,为4880mm。
为方便旅客上下车,高速铁路的站台高度应与客车车辆的地板高度相适应,根据我国动车组情况,确定为1250mm。因而,站台高度限界确定为1250mm。
将站台位于到发线一侧,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为1750mm,站台安全标线与站台边缘距离为1000mm,高速铁路站台限界的宽度与既有线站台限界宽度一致。这样,本线旅客列车或跨线旅客列车无论是停靠在高速铁路站台,还是停靠在既有铁路站台,车厢侧壁与站台边缘的间隙可以大大减少,保证旅客上下列车的安全。同时,为了保证列车通过站台时的安
全,要求旅客列车设计时,距轨面1250mm及以下的车辆动态包络线,应综合考虑列车通过站台时的振动偏移量、列车停靠时塞拉门的开启、风荷载引起的车体偏移和轮缘磨耗、轨距扩大引起的车体偏移及一定的安全间隙等综合因素后,站台限界的宽度为1750mm。
同时,要求站台修建也应对其高度和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施工误差有所限制,以方便旅客上下,保证旅客的安全。
建筑限界的曲线加宽,通常考虑曲线上车辆的几何偏移量和超高引起的车辆偏移量,经计算,车体在曲线上的几何偏移量甚小(小于附加的安全裕量150mm)。故曲线限界加宽只考虑由于超高引起车体倾斜的曲线内侧加宽。本规范规定曲线限界加宽需经计算确定。
1.0.7 客运专线铁路的竖向荷载设计图式,是客运专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活载标准的制定历来为各国所重视。活载标准应满足运输能力的需要,满足机车车辆发展的需要,并保证据此确定的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可靠度,能确保运输安全。对于客运专线铁路还要考虑较高的旅客乘坐舒适度的要求。
高速铁路设计活载图式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和工程造价,如果选定的活载图式标准偏低,则会危及行车安全或影响运输能力,标准过高则会造成浪费。所以说,活载设计图式的选定不单单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济政策问题,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影响设计活载图式的因素很多,活载的图式和大小与线路上运行的机车车辆本身的参数如列车类型、轴距、轴重、编组以及车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还与运输模式(是单一的客运还是客货共线运行)、速度指标、不同结构体系的加载方式等密切相关。所以说,实际运行的机车车辆本身的参数,并不等于活载图式。这牵涉到“设计活载”和“运营活载”的概念差别。简言之,在考虑了以上诸多因素后确定的设计活载图式在土建工程主体结构上产生的静、动效应,应大于各类实际运行的机车车辆所产生的静、动效应,同时考虑其发展以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因素,还应留有适当的强度储
备。国外高速铁路设计活载图式概况及其特点
国外高速铁路活载图式大体上分为两种体系。其一是欧洲普遍采用的UIC活载,其基本图式是一致的,仅根据各国具体情况有所补充;另一种是日本采用的高速列车专用荷载N、P荷载。
欧洲各国普遍采用的UIC活载,它包络了六种运营列车的活载图式,能够概括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在欧洲铁路上出现的荷载,它包络的运营列车,包括最大时速为80km的特重列车、最大时速为120km的重型货车、最大时速为250km的长途客车和最大时速为300km的高速轻型客车。
日本高速铁路标准设计活载,非常接近日本实际的高速运营列车活载。标准P活载和UIC活载图式中包含的时速300km的高速轻型高速列车活载的轴重、轴距相差不大。制定我国客运专线铁路活载图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制定客运专线铁路活载图式时,首先是考虑基础设施按350km/h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我国跨线列车轴重较大的可能。分析当前国外高速铁路活载图式的两种体系,日本基本上是单一的轻型高速列车体系。而UIC活载却概括了现在欧洲的轻型和重型运营列车荷载,并留有列车发展的余地,这与我国客运专线铁路的目标值和不同速度共线运行的运输模式是很接近的。再者,应考虑必要时客运专线铁路可运行货物列车,另外应考虑客运专线铁路活载图式向国际标准靠拢。
我们对采用中-活载与UIC活载模式的差异,建立起中-活载、UIC活载和拟制定的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活载图式之间的关系,使活载图式的制定有参考对象,并可为正确评估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桥涵、隧道等结构的基本建设规模提供参考。
在制定客运专线铁路活载图式的方法上,首先,我们把拟制定的客运专线铁路活载图式需要概括的运营列车活载加以分析。
铁道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研究过程中根据“八五线桥隧参数研究”和“八五”高速攻关课题的理论研究结果,在
保证桥涵等结构的动力可靠性(不出现共振,动力系数不应过大)、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单孔梁挠跨比可以放宽)和列车运营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计算理论分析推荐采用ZK活载图式作为中国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活载。
ZK活载图式作为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活载,其静、动载效应均大于跨线列车和高速列车的静、动载效应,并有一定余量,且设计活载与实际运营活载间的余量和既有铁路设计活载(中一活载)与实际运营活载间的余量相当。
ZK活载作为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活载,其作用于结构上的内力变化与实际运营活载内力变化规律协调。
对于跨度或影响线加载长度等于或小于6.0m的需要采用ZK特种活载才能满足运营货物列车的要求,故为跨度或影响线加载长度等于或小于6.0m的结构设计活载,即本规范条文上列出的ZK活载特种活载图式。
2006年铁道部科技司又组织了铁路桥梁活载标准的科研研究,其成果主要是中-2005活载图式分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客货共线、货运专线。其中客运专线活载确定的活载图式也是ZK活载。
目前,关于荷载图式及相关设计参数是根据科研课题理论研究得出的,在多条客运专线上也得到应用和实践。随着客运专线建设的逐步发展,我们有条件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使之能更好的符合我国客运专线铁路的建设发展要求。
1.0.8 我国既有铁路原有大量的平交道口,随着铁路行车密度的加大和运行速度的提高,平交道口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事故点。为此,铁道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改造既有平交道口,而且平改立工程对既有线的运营也造成了巨大影响。高速铁路与既有铁路相比,由于行车密度大、速度高,这一问题将更为突出。所以规定高速铁路必须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
1.0.9 高速铁路设计应认真执行国家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关政策,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坚持统筹规划,在满足运输生产和安全防护要求的基础上,节约集约用地,少占耕地。节约用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建
设高速铁路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高速铁路的综合技术经济优势,减少土地的占用。因此,高速铁路设计,必须坚持科学用地、合理用地,做到节约用地、少占良田。
第二篇: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地理位臵介于东经106°18′14″~106°56′ 53″、北纬29°39′10″~10°3′53″。东接渝北区,南连沙坪坝区,西接壁山县,北邻合川区。
天府矿区位于重庆市北郊,地跨重庆市北碚区、渝北区和合川区三个区。矿区南起北碚嘉陵江边的白庙子,北至渝北区华蓥山脉的宝顶矿区,全长37km,东西宽2.8km,平均倾斜宽3.5km2,面积103.4 km2。公司本部所在地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后丰岩,距北碚城区公路里程11km,距重庆市区约48km。矿区分为南北两个大片区,相距约26km,南片区包括后丰岩、代家沟、磨心坡、黄桷地区,北片区包括三汇一矿、三汇二矿和三汇三矿等。
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系指天府矿业公司在北碚区境内的煤矿职工集中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天府镇(代家沟社区、后丰社区、文星社区)、东阳街道(黄桷社区、磨心坡社区、嘉陵一、二矿社区)和龙凤街道白庙社区。总户数9184户,总人口29007人,棚户区总建筑面积50.82万m2。本次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位于东阳街道磨心坡社区焦家沟安臵区。
根据《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焦家沟片区车盘溪河道整治拟定范围,本次设计的工程起点为车盘溪三洞桥下游100m处,桩号为K0+000,工程终点新铺子上游45m处,桩号为K1+656,原河道长约1833m,整治后河道缩短177m。
二、设防标准
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属于就地与异地新建安臵,规划安臵居民总户数9701户,总人口30823人。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和《防洪标准》(GB50201-1994)分等指标以及《重庆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工程河段满足Ⅳ级防护标准要求。根据《重庆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北碚城区主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工程措施可按20年一遇执行的有关规定,结合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定位和现状地形,确定本次河道改造工程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三、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
拟建场地位于北碚向斜东翼,场地及周围无断层通过。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倾向300°,倾角60。
J1:100°∠60~65°,裂隙间距1~2m,隙面较平直,未充填,延伸3~4m,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差;
J2:200°∠70°~75°,裂隙间距3~5m,隙面平直,未充填。延伸2~6m。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一般。
J3:140°∠10°~15°,裂隙间距1~3m,隙面平直,未充填。延伸3~5m。
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差。
岩层面较平直,在砂、泥岩界面,局部有夹泥现象,结合情况差。
经地面地质调查和钻孔揭示,场地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拟建场地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根据室内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frk,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6条计算: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140kp。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 《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关于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碚水„2010‟237号
四、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⑧《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2006.6;
⑨《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3.4。《防洪标准》(GB50210—94)
五、工程设计
1、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范围从三洞桥下游100m至新铺子上游45m处,全长1833m。对该河段进行局部截弯取直整治后河长1656m。工程河段进口底高程204.10m,出口点底高程197.98m,河床纵坡为3.69‰。河道断面形式设计为梯形,河道底宽统一最小宽度为4m,河道底开挖完成后,在两岸坡脚采用格宾压脚,压脚尺寸为0.5m×0.5m。河道堤型采用土堤结构,在两岸土堤中 2
间高程处设臵一宽为1m的马道,上下两段边坡坡比均为1:2。土堤表面采用生态格宾护坡,护坡厚度为0.3m。在堤顶设臵1m宽人行道。堤顶以上岩石边坡开挖坡比 为1:1.2,土方开挖坡比为1:1.5,并在高于8米的高边坡设臵一宽为1m的马道。起点和终点处河道,在前段和后段设臵弧形土护岸坡(为喇叭状)与原始河岸相应等高线相交(进口要超出公路桥),并且禁止在洪水线马道以内架设桥墩。
2、下河通道工程:每隔100m~150m新建一处下河梯步,便于河道清淤及居民亲水;下河通道的具体位臵可由业主和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通行要求设臵。
3、本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其中主体工程施工期4个月,准备工期1个月,3、砂子: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4、砂浆
(1)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的河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
(2)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以5-7cm为宜。
(3)砂浆宜随拌随用,一般1小时内使用完,当气温超过30℃时,宜在半小时内使用完。砂浆运输及储存中应避免离析、泌水,已凝结或初凝的失效砂浆不得再使用。
完建期1个月。
5、砼材料
4、工程批复总投资554.1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437.67万元,临时工程16万元,独立费用64.56万元,基本预备费25.91万元,环境水保工程投资10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法人自筹。
(1)拌制砼所用各项材料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JTJ053-83)有关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不低于85%的保证率。
(2)混凝土中砂、碎石、水泥、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材料的规范。
(3)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
六、设计荷载及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m2。
七、主要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水泥:本工程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强度等级为P·O 32.5或P·O 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砌筑石料:原则就近购买,石料应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石质为较坚固的砂岩,标号不低于MU30的条(块)石。
6、格宾网
(1)格宾护垫,格宾网箱的材料为异形截面的热镀锌低碳钢丝,外涂树脂保护膜。钢丝材质必须符合GBT700-1988标准规定。热镀锌必须符合GBT15393-1994中的3.2条和3.3条规定。
(2)格宾网必须为由专用机械编织成的热镀锌低碳钢丝格宾(六边)形格网能挖填调节平衡,尽量减少弃渣量和取土量。对于挖方中的弃方和需二次倒运的河片组装而成。双股钢丝必须三绞达到1080度的旋转,确保稳固性和抗拉性。
段填筑方,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联合作业。多余挖方分类后,外运填埋
(3)格宾网片的抗压、抗剪强度及有关力学指标、耐腐蚀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钢丝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GBT343-1994中的5.2条关于镀锌钢丝的规定。
(4)钢丝与树脂膜必须紧密结合,去5cm长度以手指扭转,不可有转动现象。外涂树脂膜热镀锌低碳钢丝的网片,涂膜质量、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涂膜材料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5MPa,断裂伸长率不低于18%。
(5)格宾必须有质量证书。
或低洼建设地填筑。
2、土方填筑
台锥坡、护坡等各项回填,用开挖出来的渣料进行回填碾压,但回填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植物的土。填筑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填筑和夯实,每层压实厚度20-30cm,密实度应达到92%以上。
4、砼工艺要求
(1)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混凝土原则采用机械拌和,砼拌制成熟后方能出机,及时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情况。
(3)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并保持连续性,如因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
(4)本工程中混凝土基础、维修步道、堤顶通道每8m或变坡处设臵沉降缝,缝内采用橡胶带止水。
(5)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
5、浆砌石工程
(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石料为块石。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八、施工技术要点:
1、土石方开挖
(1)河床土石方开挖
河床水下土石方主要由杂石层和粉质粘土层构成,开挖时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联合作业。水下土石方表层及淤污物,开挖后装车外运至弃渣场填埋;下层粘土料开挖后就近用于堤身填筑土料,及堤后场镇规划用地陆域回填。为减少河床开挖带来河道的回淤量,河床整治工程应以自上游逐渐向下游开挖为宜。
(2)河岸土石方开挖
凡河道水上土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料采取分类装运:表层杂填料、驳岸弃渣料及风化基岩开挖料车运至建设区作场地建设土方填筑;驳岸块石料清理后就近堆放用于堤岸砌石工程;粘土料开挖后车运至临时堆土场中转用于堤身填筑土料,也可部分采用人工挖装胶轮车推运上堤填筑。填筑堤身背填料须分层铺填逐层夯实,堤防填筑土料尽可能利用河道开挖土方中的粘土料。河堤沿程尽可 4
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浆砌石不得小于30MPa,(2)胶凝材料
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于32.5R,原则采用32.5R以上水泥和购买河沙,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
(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砂浆拌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材料的称量容
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块石的质量。
(8)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
(9)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每10~15m应设温度沉降缝,缝宽一般为2cm。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勾缝砂浆单独配臵,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砌体勾缝完成后,应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及时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不得少于5天。
(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12)本工程主要砌体材料强度要求:
填筑块石不得低于Mu30号,照面石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色泽一致的要求。
6、格宾施工
(1)格宾护脚首先按设计要求平整铺设面,基地面应平整、密实、无杂质;(2)现场如遇较差的地基土质时(如遇流、沙淤泥等),应另作地基处理后再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办理。铺设护垫。(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臵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
(3)格宾墙墙后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墙后还土宜分层夯实,每层还土厚度宜控制在20cm左右;
(4)格宾箱间隔网与网身应成90°相交,经绑扎形成长方形网箱组或网箱;绑扎线必须是与网线同材质的钢丝;每一道绑扎必须是双股线并绞紧。
(5)格宾网箱内填充料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同时均匀地向同层的各箱格内投料,严禁将单格网箱一次性投满。填料施工中,应控制每层投料厚 5
度在30cm以下,一般一米高网箱分四层投料为宜。顶面填充石料宜适当高出网箱,且必须密实,空隙处宜以小碎石填塞。
7、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执行。
九、工程量应以实际收方为准。
十、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现行堤防施工规范执行。6
第三篇:文化广场设计总说明
说 明 书
一、概述
本项目位于来县西部的北博农场内。北博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2500公顷,总人口1.5万人。农场以剑麻、水果为主导产业。北博农场属贫困农场,2007年以来农场积极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开发种植具有农垦特色的剑麻主导产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大对农场各项基础设施投入,道路、教育、小城镇、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农场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期。本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北博农场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北博农场人民群众的休闲、锻炼提供一个室外公共场所,对建设和谐社会起重要积极作用。
受北博农场东湖居委会的委托,揭阳市电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编制完成本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内容
包括:文化广场平面布置及地埕结构设计;公共设施(包含厕所及排污)设计;文化广场绿化设计;文化广场照明设计;公共文体设施设计;其它工程(填土方)等。
三、设计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4-2006)2011 版;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绿化条例》(CJJ37-9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图等。四.施工设计说明:
1、本文化广场主要面层材料为混凝土、花岗岩和水泥填缝卵石。其面层结构和各层厚度以大样图为准。
2、花岗岩表面拼接未注明处均为平缝对接,施工时可现场适当调整花岗岩石板的拼接形式,要求达到图形平顺、规则。
3、本广场中所有材料的拼接均要求色泽均匀、表面平整、拼缝整齐、圆面光滑、阳角挺拔、阴角简明,灌浆密实无空鼓、地面平展无起伏。
4、本广场设计铺装形式较多。施工时应严格对位,头尾相接,左右相齐。
5、地面土方施工前应进行挖除草根,清除表土。土方填筑按30cm每层控制,逐层压实并填至设计标高,压实度应达95%方能进行垫层和面层施工。
6、本项目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M10水泥砂浆采用强度等级32.5Mpa水泥,C20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水泥。
7、建筑物混凝土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护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保湿养护,防止收缩干裂,影响外观和质量。
8、苗木要求:发育正常,苗包等包装牢固。树冠要捆扎好,防止折断。
9、苗木栽植后要立即浇水,浇水要浇透,直至表面溢出泥浆为止。以后根据养护要求,定时浇水,直至成活。栽好的树苗要直立稳固,应剪除有病虫害或折断的树枝,并要适当剪枝。
10、本项目设计施工工期为90天。
11、在施工时如遇与本设计不符的不良地质地段,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
12、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五、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㈠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来县城西部约20公里。㈡地质与地震
根据附近建筑项目地质勘探结果,本区域地面以下的土质,多为灰褐色亚粘土、亚砂土或粘土质砂,地基土为亚粘土、粘土、中(粗)砂及残积亚粘土。根据广东省区域地震烈度区划图显示,项目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㈢ 气象
本项目位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21.5℃,7月份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38℃,1月份平均气温13.1℃,极端最低气温-2.7℃,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每年5~9月份为雨季,多暴雨,6~9月份易受台风威胁。
六、筑路材料
沿线筑路材料丰富,储量大,多为经营性料场,能满足工程要求。㈠
石料
境内石料多为花岗岩,分布较多,可用于地面及建筑结构物。㈡
砂
沿线砂料分布广泛,主要有隆江河砂场、潮州韩江砂场等,料场内储量丰富,砂质为中粗砂,洁净,广泛用于当地各项工程,且运输方便,可通过汽车或船舶运输。
㈢
水泥
区域内水泥缺乏,主要靠外购解决,多来自梅州、南京等地,当地使用较多的“塔牌”、“五羊牌”,质量较好,可满足工程需要。
㈣ 水、电
沿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可满足工程需要。项目所在地区电网发达,电力较充足,可满足工程需要。
七、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2、施工现场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防止扬尘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扬尘。
4、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沙,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5、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6、挖除草根,清除表土应集中运至规划的弃土坑,严禁向农田、河流顷倒,造成环境污染。
7、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及其他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8、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与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施工影响告示,以取得施工影响区域内群众的谅解和支持。
第四篇:中学教学楼设计总说明
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一> 本工程为某中学教学楼,地上四层,建筑总面积4928.36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0.7米。本建筑为二类建筑,使用年
限50年,耐火等级为三级。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450,绝对高程由施工现场确定。二> 本图所注尺寸除标高为米外,其余均以毫米为单位。
三> 本工程施工质量应严格按国家有关现行规范规程和规定执行。
四> 本工程施工时应与水电安装密切配合,凡须预埋管道、配件、铁件或预留孔洞,均应预埋或预留,不得事后开凿 打洞。
五> 施工单位对本工程设计图纸,发现问题或所选用标准必须更改时应与我院联系,经设计人员研究修改后方可施工。
六> 本工程所有室内外装饰材料,均须提供样品,经设计人员批准后方可使用。七> 本工程的建筑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任务书。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防火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等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条文。八> 本工程部分做法:
1.墙身防潮层位于-0.06米处,20厚泡沫保温材料加1:2防水砂浆(掺5%防水剂)。2.楼地面:
(1)地面:
门厅、过厅、走廊地面为淡驼色花岗石防潮地面,按赣01J301-64/18施工。
厕所地面均为纯灰色高级防滑防潮釉面砖地面,按赣01J301-46/14施工。
开关站地面均为混凝土防潮地面,按赣01J301-31/10施工。
所有其它办公用房地面均为那坡黄色高级防滑防潮釉面砖地面,按赣01J301-45/14施工。
(2)楼面:
所有教室和功能用房均为那坡黄色高级釉面砖楼面,按赣01J301-34/42施工。
所有楼层门厅、过厅、走廊均为淡驼色高级彩色防滑釉面砖楼面,按赣01J301-35/43施工。
厕所楼面均为纯灰色高级防滑防潮釉面砖楼面,按赣01J301-38/44施工,所有楼梯楼面均为淡驼色高级防滑踏步砖 楼面,按赣01J301-34/42施工。
(3)踢脚线:
所有栏杆踢脚均按剖面做法,上反100。
所有室内楼地面踢脚线均为所在楼地面同色同质材料,高150,具体做法参见赣01J301有关大样。
(4)隔离层均选用沥青玻璃布油毡一层。3.门窗:
(1)所有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III级;
水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PVC塑料门》JG/T3017和《PVC塑料窗》JG/T3018的规定。
(2)玻璃窗均为白色硬聚氯乙烯塑料窗,薄荷青色中空玻璃。
(3)凡跨楼层玻璃幕墙在楼层处均应采用防火材料填充。凡窗台高度低于900的 均在室内设置栏杆,具体做法详建施栏杆大样。(4)墙跺为统一做成120。4.粉刷:
(1)外墙面:详见立面图。
(2)内墙面:均为白色复层涂料饰面,按赣02J802-8b/29施工,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采用1:2水泥砂浆做
护角,其高度到顶,每侧宽度60mm。5.顶棚:
所有厕所均做轻钢龙骨铝塑板吊顶,按赣94J502相应做法施工。所有走廊、门厅、过厅顶棚均为轻钢龙骨百特板固
定式吊顶,按赣94J502-1/17施工。
其余所有顶棚均为白色复层涂料顶棚,按赣02J802-8b/55施工。6.屋面:
(1)屋面防水材料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做法详见屋顶层平面。
(2)凡高出屋面的墙体均做泛水,女儿墙泛水仿赣03ZJ207-1/38施工,详见天沟节点大样。
7.油漆:
(1)木门均油银灰色调和漆一底二度。
(2)凡伸入墙内与墙体接触面木料,满涂柏油防腐,金属面露明部分油防锈漆一度,不露明部分油二度防锈漆。8.其它:
(1)屋面排水管采用%%c100PVC塑料管。屋面水落口仿赣03ZJ207-1/33施工,穿女儿墙屋面水落口仿赣03ZJ207 1/32施工。
(2)雨棚、外墙出线、飘板、女儿墙压顶等均须做滴水线。
(3)建筑物四面设混凝土散水宽度为900,按赣90J701-2/6施工,雨水从散水排至混凝土暗沟,按赣90J701 14/8施工。
(4)室外台阶为浅驼色花岗石贴面,按赣90J701-5/1施工。
(5)所有坡道均按赣90J701-4/2施工。
(6)所有栏杆均采用建施3/8的栏杆大样做法,水平方向超过2000长度须设立杆,小于2000则不设立杆。
(7)本建筑按照绿色建筑宗旨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篇: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
都匀市平浪镇卡鲁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根据《都匀市平浪镇卡鲁村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确定的桥边至拉塘至塘边河道整治拟定范围,本次设计的工程起点为桥边组便桥处,桩号为K0+000,工程终点塘边处,桩号为K1+200。
二、设防标准
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和《防洪标准》(GB50201-1994)分等指标的总体要求,工程河段满足Ⅳ级防护标准要求,确定本次河道改造工程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三、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
四、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防洪标准》(GB50210—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
五、工程设计
1、卡鲁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中河道改造工程范围从桥边至拉塘至塘边河道全
长估计1300m。对该河段进行局部截弯取直整治后河长1200m。河床纵坡为按照原河床设臵。河道断面形式设计为梯形,河道底宽统一最小宽度为3m,河道底开挖完成后埋臵压脚,压脚尺寸为0.5m深。河道堤型采用浆砌块石结构,在堤顶设臵1m宽人行道,土方开挖坡比为1:1.5。
2、下河通道工程:每隔200m~250m新建一处下河梯步,便于河道清淤及居
民亲水;下河通道的具体位臵可由业主和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通行要求设臵。率。
(2)混凝土中砂、碎石、水泥、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材料的规范。
(3)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
六、设计荷载及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m2。
七、主要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水泥:本工程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强度等级为P·O 32.5或P·O 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砌筑石料:原则就近购买,石料应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石质为较坚固的砂岩,标号不低于MU30的条(块)石。
3、砂子: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4、砂浆
(1)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的河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
(2)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以5-7cm为宜。
(3)砂浆宜随拌随用,一般1小时内使用完,当气温超过30℃时,宜在半小时内使用完。砂浆运输及储存中应避免离析、泌水,已凝结或初凝的失效砂浆不得再使用。
5、砼材料
(1)拌制砼所用各项材料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JTJ053-83)有关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不低于85%的保证
八、施工技术要点:
1、土石方开挖
(1)河床土石方开挖
河床水下土石方主要由杂石层和粉质粘土层构成,开挖时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联合作业。水下土石方表层及淤污物,开挖后装车外运至弃渣场填埋;下层粘土料开挖后就近用于堤身填筑土料,及堤后场镇规划用地陆域回填。为减少河床开挖带来河道的回淤量,河床整治工程应以自上游逐渐向下游开挖为宜。
(2)河岸土石方开挖
凡河道水上土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料采取分类装运:表层杂填料、驳岸弃渣料及风化基岩开挖料车运至建设区作场地建设土方填筑;驳岸块石料清理后就近堆放用于堤岸砌石工程;粘土料开挖后车运至临时堆土场中转用于堤身填筑土料,也可部分采用人工挖装胶轮车推运上堤填筑。填筑堤身背填料须分层铺填逐层夯实,堤防填筑土料尽可能利用河道开挖土方中的粘土料。河堤沿程尽可能挖填调节平衡,尽量减少弃渣量和取土量。对于挖方中的弃方和需二次倒运的河段填筑方,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联合作业。多余挖方分类后,外运填埋或低洼建设地填筑。
2、土方填筑
台锥坡、护坡等各项回填,用开挖出来的渣料进行回填碾压,但回填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植物的土。填筑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填筑和夯实,每层压实厚度20-30cm,密实度应达到92%以上。
4、砼工艺要求
(1)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混凝土原则采用机械拌和,砼拌制成熟后方能出机,及时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情况。
(3)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并保持连续性,如因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
(4)本工程中混凝土基础、维修步道、堤顶通道每10m或变坡处设臵沉降缝,缝内采用橡胶带止水。
(5)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
5、浆砌石工程
(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石料为块石。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浆砌石不得小于30MPa,(2)胶凝材料
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
于32.5R,原则采用32.5R以上水泥和购买河沙,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
(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砂浆拌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材料的称量容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
(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办理。(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臵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块石的质量。
(8)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
(9)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每10~15m应设温度沉降缝,缝宽一般为2cm。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勾缝砂浆单独配臵,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砌体勾缝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不得少于5天。
(12)本工程主要砌体材料强度要求:
填筑块石不得低于Mu30号,照面石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色泽一致的要求。
九、工程量应以实际收方为准。
十、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现行堤防施工规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