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角度分析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9:2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哲学角度分析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哲学角度分析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精)》。

第一篇:从哲学角度分析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可能从哲学角度进行命题。涉及到的原理主要有: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从我国具体的生态国情出发作出的正确举措,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要求我们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2.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面向未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要搞好经济建设,又要搞好环境建设。

3.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4.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解决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5.实践决定认识。在长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第二篇: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顶层设计的三

大亮点

2012年11月13日 07:4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景福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5年来,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近半数的省份积极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创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喜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下大力气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很有远见、很有深意的重大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选择这样一个宏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就是针对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转方式、调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应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搞好制度建设。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是高的。所以我们必须节水、节地、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一要改革干部考评制度,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代之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评标准,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要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并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三要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上,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责任编辑:梁靖雪)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哲学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漫长的考研生涯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考研政治课的学习,其中有一章重点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深刻了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放在是人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和应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必须从全球大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局部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个体的人或集团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为人类社会可能创造一时的物质文明,但也可能损害区域环境,使得公共资源和环境受到威胁。现实中无约束地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然而比较庆幸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真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马丹1300212

第四篇:十八大报告原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本段简介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十八大报告原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编辑本段重要地位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编辑本段重大意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编辑本段严峻形势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编辑本段思想理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编辑本段本质特征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编辑本段政策方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编辑本段途径方式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编辑本段重要目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编辑本段战略任务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是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节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保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编辑本段根本目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编辑本段各省情况

山东

2012年,山东财政筹集资金近30亿元,大力支持实施造林绿化、生态能源、资源修复、面源治污和乡村文明五大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筹集资金7.25亿元,在荒山区、风沙区和平原区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奖补和农村中小学校园绿化,全省新增造林面积200万亩以上;对2046万亩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林木良种补贴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150万亩林地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努力提高林木资源质量。

实施生态能源工程。筹集资金2.06亿元,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全省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31万户;在25个县开展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区域化推动农作物秸秆、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支持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农业生态和农村能源建设的新样板。

实施资源修复工程。筹集资金3.72亿元,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范围由6个县扩大到13个沂蒙革命老区县,支持省级重点风沙区水土保持项目实 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5平方公里;启动小清河调水补源工程,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湿地公园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实施面源治污工程。筹集资金2.94亿元,继续在所有农业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扩大土壤有机质提 升补贴范围,指导农民科学用肥,降低施肥不当造成的环境破坏;全面实施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减少动物疫病传播和面源污染;支持开展农产品标准 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减少农业违禁品使用和废弃物随意排放,促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文明工程。筹集资金13.56亿元,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推进山丘区找水打井,全省新增解决460万农村居民和4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 饮水安全问题;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建”方式,扎实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鼓励各地依托资源、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科学实施,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

第五篇:建筑行业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会议已经圆满结束,举国上下掀起一片学习十八大的热潮,沸沸扬扬,红红火火,我们公司党支部也不例外,项目党支部召开了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会议,xx项目全体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通过项目书记刘xx在会上对十八大报告主要内容的讲解,让我对十八大的主体和纲领有了进一步理解。

在接下来几天,我利用下班时间学习了十八大报告的有关内容。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里讲到了十二个大问题。第一是对过去五年成绩和十年工作的基本总结;第二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第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第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五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六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七是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第八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九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十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第十一是继续促进人类和平和和谐发展的崇高事业;第十二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这十二点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很多方面还要认真学习,其中我重点关注了第八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讲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这次大会报告提出的新理念。美丽不光是外在的美,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时尚漂亮,人们的富裕,内在美更重要,人内心的善良正义,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都是内在的。“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也不是美丽中国。”做到内外兼美,才是真美。

而十八大报告的内容中最让我关注的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内容。

作为一名建筑行业单位的员工,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自然是比较上心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近年来,由于各种环境问题的日益显著,世界各国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日益重视,我国当然也不例外。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思想和政策作为指导,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并不显著,也没有在基层得到很好的开展。但十八大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大会同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做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通过学习十八大中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使我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更大的信心,也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抱有更大的期望。我也将继续关注我党今后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将坚决拥护。

十八大关乎国家的发展,也关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每个人都应该关注。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报告内容,继续谦虚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同时也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载从哲学角度分析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哲学角度分析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哲学角度分析中国梦

    习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定义的“中国梦”,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从历史任务的角度,中国最现实、最迫切的......

    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体现,也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全面解读1

    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全面解读 “十八大”报告中有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12处和两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依赖走向对立,从改变环境到破坏环境,从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抑制了......

    从哲学角度分析雾霾天气

    从哲学角度分析雾霾天气 内容摘要:本文从联系和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解释雾霾的产生,接着指出了解决雾霾天气的对策,分别从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和社......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料整理

    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