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试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试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自()起施行。A.2009年4月29日 B.2009年5月11日 C.2009年10月1日 D.2010年1月1日 2.()负责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A、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务院卫生部
3.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内提交婚育证明。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4.《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使用有效期为()。A.1年 B.2年 C.3年 D.4年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施行后,()同时废止。A.《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C.《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6.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所指年限是()。
A.15-40周岁 B.15-49周岁 C.18-40周岁 D.18-49周岁
7.流动人口未依照《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通知其在()内补办。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8.《条例》取消()的规定,改由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互相通报、核实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信息。A.由已婚育妇本人邮寄避孕节育报告单 B.已婚育妇在现居住地参加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C.流动育龄夫妻在现居住地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登记 D.由已婚育妇本人回户籍地参加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9.办理婚育证明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是否可以收取费用()。
A.可以 B.不可以 C.地方人民政府确定 D.收取根本费用 1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共有()条。A.30 B.25 C.35
11.负责查验婚育证明的机构是()。A.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B.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2.《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自()起施行。A.2009年10月1日 B.2012年12月1日 C.2013年2月1日
二、多选题:
1.《条例》的立法宗旨是()。
A.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B.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C.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D.稳定低生育水平
2.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的基本原则是()A.各司其职、责任共担; B.协调配合、多方共赢; C.规范管理、优质服务; D.突出重点、稳步推进。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是()。A.以户籍地为主 B.两地共同负责 C.以现居住地为主 D.户籍所在地配合
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除外。
A.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 B.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C.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三、问答题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是什么?
2.《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第二篇:计划生育流动人口试题
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流动人口)
一、单项选择
1、属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所指的流动人口是 :A
A、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B、因出差、就医、上学、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返回户籍地的人员;
C、在直辖市、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2、《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使用有效期为B年。
A、2年B、1年C、3年
3、B地方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A、乡级以上B、县级以上C、市级以上
4、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和户籍地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之间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C。
A、双向管理制度B、区域协作制度C、信息通报制度
5、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所指年限是D。
A、15-40周岁B、15-49周岁C、18-40周岁D、18-49周岁
6、流动人口中A是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重点,现居住地点为其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
A、已婚育龄妇女B、未婚育龄妇女C、育龄妇女D、育龄子女
7、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后,每C按时反馈孕检证明。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
8、办理婚育证明等流动人口材料是否可以收取费用B
A、可以B、不可以C、地方人民政府确定D、收取根本费用
9、《婚育证明》与A同时有效。
A、身份证B、结婚证C、暂住证
10、年龄在A周岁的流动育龄人口,应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A、18-49B、18-55C、20-4911、已婚流动人口的节育情况,由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向其户籍所在地乡镇
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现居住地A后,不得再要求其回户籍所在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A、《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B、三查证明
12、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B流动人口。
A、属于B、不属于
1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原则是A。
A、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B、以流出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C、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14、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
A、证明流动人口的职业;B、证明流动人口的婚育状况;
C、证明流动人口的身份;D、证明流动人口的生育、节育状况;
15、《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丢失应到A申请补办并注销原《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A、户籍地B、现居住地
16、要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A新体制。
A、统一管理B、分类管理、免费服务
1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重点对象是A。
A、已婚育龄妇女B、18-49周岁育龄妇女
18、流动人口未依照《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
应当通知其在C内补办。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
19、流动人口从什么地方获得免费避孕药具A。
A、流动人口可以到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或部分企业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宣传网点免
费领取
B、回原籍办理
2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立法依据是A。
A、《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理》C、《流动人口工作指南》
21、A负责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A、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务院卫生部
22、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D内提交婚育证明。
A、10日B、15日C、20日D、30日
二、多项选择
1、现居住地ABC等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流
动人口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如实提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信息的义务。
A、房屋租赁中介机构B、房屋的出租人C、物业服务企业
2、用工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包括ABC。
A、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
B、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采集和通报计划生育信息;
C、避孕药具发放、提供相关服务等;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对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提出的要求是ACD。
A、对于核查无误的即时办理;B、即时办理,不得延期;
C、对于核实结果与当事人提供证明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应暂缓办理,并书
面说明理由;
D、对于不符合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条件的不予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
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的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市辖区,以
工作、生活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ABC除外。
A、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
B、预期返回户籍所在居住的人员;
C、在直辖市、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是BCD。
A、以户籍地为主B、两地共同负责
C、以现居住地为主D、户籍所在地配合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主要包括ABCD。
A、免费技术服务、宣传教育B、信息统计、考核评估
C、奖励优待、工作人员报酬D、其他相关工作经费
7、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必须BCD。
A、要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
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B、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
度;
C、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D、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认可总数,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
8、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的基本原则是ABCD。
A、各司其职、责任共担B、协调配合、多方共赢
C、规范管理、优质服务D、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立法宗旨是ABCD。
A、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B、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C、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D、稳定低生育水平
10、申请办证人员应提供 ABCD证件及材料。
A、本人居民生份证B、村居或所在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审批表;
C、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2张;
D、已婚育龄妇女还必须经乡镇服务站查体,证明已落实节育措施方可办证;
11、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作用是ABCD。
A、证明流动人口的身份;
B、证明流动人口的婚育状况;
C、证明流动人口的生育、节育状况;
D、证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奖罚状况;
12、《条例》规定流动人口用人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是ABC。
A、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B、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
C、接受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
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篇:云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规定(修订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不含东川区)异地居住的人员。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的职责,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和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经费。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和户籍
-1-所在地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第四条规定的分工共同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职责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措施,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四)督促、指导已婚流动人口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督促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五)对办理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六)开展区域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协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及相关事宜;
(七)依法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按照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数量500:1的比例,选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配备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安排到村(居)民委员会履行
-2-职责。
计划生育协会应当协助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可以在流动人口中建立协会组织,发展会员。
第五条
县级以上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工商行政管理、教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了解流动人口中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时,了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并报告教育部门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第六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统计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3-
(三)依法登记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和查验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补办;
(四)为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证》;
(五)组织已婚流动人口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动员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应当及时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并协同处理;
(七)与流动人口的用人单位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议;
(八)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奖励、优待和综合管理的各项制度。
第七条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统计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4-
(三)为成年育龄妇女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出具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四)为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已婚流动人口核发《生育服务证》;
(五)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与已婚流动人口签订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合同,建立生育、节育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七)协同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计划外怀孕妇女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八)为实行晚婚晚育、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已婚流动人口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和优待政策,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
第八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下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一)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统计制度,为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计划生育档案,登记和报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三)协助办理流出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5-协助查验流入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四)发放国家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并做好相关指导和登记;
(五)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咨询,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
(六)向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
第九条
流动人口应当依法实行计划生育,接受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第十条 流动人口中18至49周岁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按照《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全国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村(居)民委员会)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向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第十一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已婚流动人口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现居住地财政分级
-6-予以安排。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已婚流动人口提供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
第十二条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按照《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证》。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申请再生育的,依照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流动人口中的孕妇施行孕期检查或者分娩前,应当要求其出示并登记《生育服务证》;对没有《生育服务证》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对经查证属违反规定计划外怀孕的,应当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的,应当主动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生育情况属实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
-7-员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行为,依照《条例》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二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未按照《条例》和本规定办理和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依照《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依照《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医疗、保健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其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九条 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追究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由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2004年2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2号公布的《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8-
第四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1998年9月22日颁布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现居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
或者以生育为目的异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人员(以下简称已婚育龄流动人口)。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
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本行政区域内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领导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就业、卫生、房产管
理等行政部门应当配合同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六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
府共同管理,以现居地管理为主。流动人口现居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
第五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
2012年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各设区市、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人口计生委(局):2012年以来,特别是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召开以来,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化“一盘棋”新机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情况
(一)流动人口概况。截止9月30日,全省登记建档流动人口总数767万人(其中男性379万人,女性38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05%。16岁以上成年育龄妇女378万人。跨省流出人口664万人,58.51%流向泛珠三角区域,36.96%流向泛长三角区域。
(二)平台相关指标。截止9月30日,全省应反馈协查信息41万条,及时反馈40.5万条,及时反馈率为98%,查无此人率11.66%;应接收三类服务通报18.9万条,已接收18.0万条,接受率95.22%,全员流动人口入库率、流动育龄妇女入库率均达到95%,全员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准确率达到95%。省级系统各级应用率达100%。基层人口计生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工作机制。
(三)服务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