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说课稿(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9:0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雨点儿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雨点儿说课稿》。

第一篇:雨点儿说课稿

《雨点儿》说课稿

《雨点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郑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雨点儿》。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说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情境中合作,在情境中学习。一年级要求生字认写分开,认字教学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好课文,有所感悟,让学生走进文本,并进行拓展和累积。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雨点儿》是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了,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是雨水滋润了万物,让学生懂得雨水与万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结构层次分明,情节性强,语言浅显易懂,适于学生的阅读。2.教材目标

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关键,紧扣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写3个生字。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以读为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了解雨水与植物的生长关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妙。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难点: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字卡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四个多月的学习,对带拼音的课文基本能读通,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在朗读方面,因为前面接触的大多是诗歌,韵文,这样的童话还是第一次涉及,朗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多时间,多形式,多层次朗读,让学生读中有所悟,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我采用情境法、发现法、质疑法、朗读法,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理解课文内容。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用“读—说—创—赏—画” 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领悟课文主要内容,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我的课堂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借助情境,复习导入

上课一开始我就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昨天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雨点儿,这些雨点娃娃啊,可喜欢旅行了。今天,就让我们背着降落伞和雨点儿一起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可是旅行前要先过字词关,想挑战吗?”。然后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复习巩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承接上面的情境,以“云妈妈”的形式给学生送出旅行前的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三遍

1、一读:读通顺句子,读出感情。

2、二读:知道大小雨点儿分别去哪里?

三个环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读中悟铺设基础。一年级正是进行养成教育的良好时期。在阅读之前给他们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让他们能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这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而且有利于行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自主探究 朗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启发学生说:“生字朋友手拉手,组成新朋友,请能干的小朋友读读这几个词。”(课件出示:“数不清 云彩 飘落)。我又进一步引导:“雨点儿把这些词都藏在课文中的一个句子里,赶紧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找到了就大声地读读这句话。” 我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凭借课文语言理解词义,并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因此等接着“生字关”,引导学生闯“词语关”把“数不清,飘落”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数不清的,哪些东西是飘落是什么样的?通过率生活体验明白“数不清”是“飘落”是轻柔要慢读。通过重音停顿的指导,采用同桌听读,个别读,小组读,评价激励的形式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并依据课后作业的安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用________从 ________的句式练习说话。

第二、三、四自然段

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见面了,听!它们在说什么呢?”。二至四是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也是教学的难点。用幻灯片出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对话的情景。指导朗读对话(特别是问话的语气)并进行角色朗读课文。接着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我采用质疑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去的地方不一样?”同桌交流,使学生明白了小雨点儿可以滋润花草,大雨点儿可以帮助干旱地方的花草生长。使学生明白了。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关心友爱的情感。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教师繁琐的讲解分析,最后再一次让男女生分角色读,使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张扬。

第五自然段

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分别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过了不久,大地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课件显示雨后美景,加深理解雨水和植物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创设情景中表达内心感受。媒体创设了情境,而情境助燃了感悟,让学生再读第五自然段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欢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释,放到朗读中,这时我不失时机的问:“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对雨点说什么?”

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积极挖掘教材,确立第5自然段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是重点段。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设计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和升华。

五.表演课文,回归整体

在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以后,引导学生如请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朗读和表演体验。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因此,在课文结束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拓展的空间,设置了两道课外延伸题

1.今天的旅行可真快乐!不过我要请你们帮我查一查“我是怎样变成雨点儿的?”

2.了解我,请做一做,种一盆花或观察种子的成长过程。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此课我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课文进行一次提炼。同时,我将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动手画出雨后植物的变化。把板书进行丰富,让他们在画中领悟有了雨水,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八.教学评价

老师们,综上所述,本课教学我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有效的教法和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地环境中充分地读,自由地说,大胆地创、尽情地画,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张扬个性的课程价值。

第二篇:雨点儿说课稿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雨点儿》。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说教材

《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实验版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二 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通过三个多月的拼音、识字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大多数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是受他们的欢迎。所以我把识字教学渗透在课文朗读理解中。避免了因识字而识字。但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好动、好玩。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让看 听 说 想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学生在读书时有唱读,断词破句的现象,轻声读的比较重,不会恰当的停顿,所以阅读能力需要一步步提高。三 说目标

(1)理解“数不清 等词语。正确的读准”雨点儿、地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四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注意好逗号句号的停顿 五 说教学程序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文题目)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快打开书来读一读吧!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六 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即是对课文的 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

第三篇:雨点儿说课稿

雨点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雨点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读好对话。读懂课文,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情境法、发现法、质疑法、朗读法,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同时,倡导从老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例如:为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2—4自然段时,我采用质疑法和讨论法,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为什么”提个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小雨点要到有

花有草的地方?为什么大雨点要到没花没草的地方?等等,在学生反馈时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并通过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解疑。让学生初步明白了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出示上节课的词语,学生认读。2.导入新课

1、猜谜语: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课件3出示:千条线,万条线,落河里,看不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儿,快看小雨点和大雨点向我们打招呼呢!

3、读课题,3、理解课文重点内容

1、师范读课文,领读,学生朗读。并思考、听听大雨点和小雨点在说些什么?

2、提问:你知道大雨点和小雨点去了哪里?如果你是雨点,你想去哪里?为什么?

3、那么大雨点和小雨点去了不同的地方以后,会是什么样?我们赶快去看看吧!学生读课文。

4、回答前面的问题,:读到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美景。

5、指导朗读:课件出示图片,看看大雨点和小雨点来的地方,真美呀。你能读一读

4、拓展延伸

1、我们去采访一下同学们。问问你们想对雨点儿说什么?

2、夸夸大雨点和小雨点吗?

六、小结:

大雨点和小雨点真是好样的。我们也要和他们一样,乐于助人!

七、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即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龄儿童的审美情趣。

八、课后反思

第四篇:雨点儿说课稿

雨点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雨点儿》。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及学情 教材分析:《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让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水,而更美好。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对带拼音的课文基本能读通,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好玩、好动,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紧扣教材特点,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教学设计,我主要是针对第二课时进行。为此,我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条线,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读懂课文。(二)能力目标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水,而更加美好。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课我采用情境法、发现法、质疑法、朗读法,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例如:为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2—4自然段时,我采用质疑法和讨论法,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雨点是怎么问小雨点的,小雨点是怎么回答的,大雨点又要去哪?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讨论,朗读感悟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明白了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因为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所以在第一课时所学的生词,需要在第二课时开始时进行复习检查,我运用语言激趣,“雨点儿要带大家去旅行了,要先和生字宝宝打招呼,不然就会拦着我们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用字卡检查学生的生词掌握程度(开火车读),在检查学生写字情况,指名个别学生上黑板书写,主要检查学生在书写时的笔顺是否正确。语言过度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朗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范读课文,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了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分段学习,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在第一课时中已经讲解过“数不清,飘落”的意思,在学第一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到雨点儿的多,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雨点儿多不多?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再一次点名了“数不清”加深学生对雨点儿多的概念。之后,我请学生读出雨点儿多的感觉,再把飘落的轻读出感觉。学生经过多次阅读,从阅读中感悟到了雨点儿的多。最后,我又进行了语言基础训练,并且练习句子 “

。”最后让学生再次朗读。

2、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这几段主要是大小雨点之间的对话,我首先质疑故设悬念:“嘘!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听,雨点们在说悄悄话呢,想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吗?”通过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求解的欲望,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感悟大小雨点之间的对话。读完后我马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雨点是怎么问小雨点的?小雨点要去哪呢?小雨点又是怎么问大雨点的呢?大雨点又是怎么回答的。然后我通过指名读,指导读,全班分角色读,个人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读的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

3、学习第五自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积极挖掘教材,确立第5自然段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点段。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分别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过了不久那儿的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想知道是什么吗?”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用课件再现雨前到雨后的美景。(相继板书花红草绿的插图)这样让学生在情景中加深理解雨水和植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4、想象延伸,揭示主题

当学生读完后我不失时机的再次发展学生思维,问“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你想当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为什么”。最后我让学生品读全文,回归整体。在这一设计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和升华。最后,我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雨点儿》这一课,知道了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草更绿了;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雨点儿真是可爱极了,它给大地穿上了漂亮的衣裳;但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才是最可爱的,因为有了你们,有了你们那美好的向往和心愿,世界将变的更美,人间将变的更美(借雨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5、指导书写

因为在第一课时已经写过两个生字“方和巴”,第二课时只剩下一个“半”字,我将写“半”字这一教学任务放在了学习第二到四自然段中,随课文识字,第二段的第一句“半空中„„”引出“半”字,利用字理学习“半”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之后直接进行“半”字的书写。我首先进行范写,随老师书空,能够正确书写笔顺,之后再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要注意的地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高低长短,把字写匀称。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龄儿童的审美情趣。

12、雨点儿

大雨点儿

小雨点儿

没有花

没有草

有花有草

长出红的花绿的草

花更红草更绿

这节课我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努力落实创新智能的培养目标,达到语文课程特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读的充分,课堂气氛活跃。

第五篇:雨点儿-说课稿

《雨点儿》说课稿

刘海静

一、说教材

《雨点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与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它花更红,草更绿。是雨水滋润了万物,万物的生长都需要雨水。本文结构层次分明,情节性强,语言浅显易懂,适于学生阅读。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四个多月的学习,对带拼音的课文基本能读通,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好玩、好动,同时对于故事性的文章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特点投其所好,积极地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妙。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说教学设计

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识字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识字教学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看,去发现字音,字形特点,在小组学习中,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体验发现之美,感受合作乐趣。真正做到新课程所提出的: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鼓励学生通过思考与协作主动地获得知识的理念。

2、指导学生在境中读,读中悟。孩子们学习语文应该是一种美丽畅想,在要求自主感受,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畅想的空间。教学中,我将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音画结合的效果,积极地给学生创设美好的意境,让他们在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个性,读出体验,在读中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由读到悟,理解课文,升华感情。

3、引导角色转换,发挥想像,体验情感。由于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活泼可爱的大小雨点儿。因此,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就以童话为平台,以我们和大小雨点儿一起旅行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来,与故事中的主角建立起情感的结合点,想他们所想,言他们所言,摒弃传统的为文学文的形式,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世界,卸去学语文的负担,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爱学”,使整个教学变得轻松且愉悦。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上课一开始,我就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蓝蓝的天上住着云妈妈,她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的雨点娃娃,这些雨点娃娃啊可喜欢旅行了。今天,就让我们背着降落伞和雨点儿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产生迫不及待想学习的兴趣。课题“雨点儿”是一个儿化音,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是一个较难读的音节。因此,我将采取范读及手势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并指导学生呼叫“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名字来多次练习,达到读准、读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年级正是进行养成教育的良好时期。在阅读之前给他们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让他们能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这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而且有利于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承接上面的情境,以“云妈妈”的形式给学生送出旅行前的温馨提示:要求学会三读。

1、一读:读通顺,句子较长的多读几遍。

2、二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三读:知道大小雨点儿分别去哪里?

三个环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读中悟铺设基础。

(三)、自主识字,学会合作 识字教学是低段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要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共有11个生字需要识记,相对来说识字量较大。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我设计了雨点儿闯关的游戏环节,即以大小雨点儿在旅行途中遇到的难关为点,出示生字。要求学习运用以往的拼音知识,分辨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同时,启发学生用上部件、熟字和偏旁来识记字形,在旧知的基础上建立新知,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词句结合,读中理解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个不恰当的套用,把它套用到语文上,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生字词放入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学生更易于掌握。因此,紧接着“生字关”,引导学生闯“词语关”。把“数不清、飘落、回答”以生字手拉手的词语形式出现,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数不清的?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通过他们的生活体验明白“数不清”是指多,“飘落”是指轻柔,在生活与学语文间构架起桥梁。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通过重音、停顿的指导,采用同桌听读、个别读、小组读的形式。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同时,低年级的儿童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喜爱表演,由“回答”一词拓展开去,让学生想想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回答,再用不同符号划出大小雨点儿问与答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我设置分角色朗读,找朋友赛读,为动画配音读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情境,兴趣盎然地读,读出童真童趣。

(五)读中理解,读中升华 古人曰:“学而不思则罔”,“为学贵有疑”。能针对课文质疑是开启理解大门的钥匙。经过上面的练读,学生对大小雨点儿的行踪已了解,借此我创设小记者访问记的形式,启发学生根据大小雨点儿的对话用“为什么”提几个问题,如“为什么你们俩去的地方不一样?”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交流,明白:小雨点儿可以滋润花草,大雨点儿则可以帮助干旱地方的花草生长,理解了大小雨点儿的不同作用。接着,我用语言衔接情境:说着说着,大小雨点儿就到达了旅行的目的地,解下降落伞,让我们看看有什么变化。在此,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雨后美景,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表达内心的感受,如: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呢?如果你就是这里的一朵花,或一株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让学生尽情地表达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钦佩、或欢迎之情。同时,启发学生想像:雨点儿还会飘落在哪里?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森林里的树啊、小动物们会怎样想?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它概括了世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激发想像、发展创新,让学生的思维因想像而开阔,越是联想得丰富,对课文中雨水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理解就越透彻,回到对课文的朗读上就更能入情入境。

五、书写训练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间架结构及笔顺。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这三个字都是独体字,重点是指导学生注意起笔及笔顺规则,写的端正、匀称。

六、趣味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因此,在课文结束后,我给学生留下一个拓展的空间,设置了两道课外延伸题:

1、今天的旅行可真快乐!不过,我要请你们帮我查一查:我是怎样变成天上的雨点儿的?

2、了解我,请做一做:种一盆花或观察种子的成长过程。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一个缩影。此课板书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课文进行一次提炼。同时,我将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动手画出雨后其它动植物的变化,把板书进行丰富,让他们在画中领悟有了雨水,世界变得更美的道理。

八、总结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牢牢把握住教师创设的情境仅仅是一个场,学生才是场上的主角。让他们自由想像,挥洒个性,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下识字,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想只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们的课堂才能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

下载雨点儿说课稿(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雨点儿说课稿(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雨点儿说课稿(合集)

    8《雨点儿》说课稿 齐庆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雨点儿》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

    雨点儿教学设计、说课稿

    《雨点儿》教学设计 一(6)班 廖春钰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 2、以读促悟,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3、初步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懂得一些自然道理。 教......

    《雨点儿》第二课时说课稿

    《雨点儿》说课稿 温清岚 《雨点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第12课,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

    《雨点儿》说课稿(共5篇)

    《雨点儿》说课稿 汉滨区培新小学 王晓莉 一、说教材 《雨点儿》是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告诉学生因为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雨点儿说课稿(最终5篇)

    《雨点儿》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雨点儿》一文是继《阳光》后的又一篇较长的散文形式的课文,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大雨点儿和小......

    课12雨点儿说课稿(全)

    雨点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雨点儿》。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及学情、教学目标及重......

    雨点儿教案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了解多音字“数”,读好轻声词“地方”。 2. 借助动画媒体理解“数不清”,通过实物媒体理解“飘落”。 3. 借助音频媒体听对话朗读,学生能分......

    《雨点儿》教案

    《雨点儿》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