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

时间:2019-05-14 09:5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

第一篇: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

浅谈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

On food safety problems,food is what matters to the people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更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的高度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Make a summary: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ceaseless and thorough development of diet culture, people increasingly diversification, food hygiene and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 hot topic.“Tonyred events”, “avian flu ” and “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jority of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Continuously occurring malignant food safety incident caused people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to reexamine this has risen to national public safety height problem, must increase pair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 现状 存在的问题 解决的对策

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是指政府为了保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所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是衡量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工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以这样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

从曝光的“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瘦肉精”猪肉、“牛肉膏”事件,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头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暴露出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不到位。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从当年3月起三鹿集团、有关部门就陆续接到消费者反映,在前期长达四五个月时间内,各级检测机构先后多次对三鹿奶粉进行检验,“均未发现问题”。直到9月被媒体曝光后,地方政府和企业才开始“彻查”。2010

年底的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事件”中,当地的假葡萄酒业存在多年,形成了“造假一条龙”,甚至带火了当地的酒精、食品添加剂及制作假冒名牌葡萄酒标签厂家,而当地的监管部门竟“浑然不觉”。直到被曝光,才开始“迅即”介入„„“瘦肉精”事件中,“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今年3月,媒体报道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染色馒头” 2011年4月初,央视报道,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超市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后,温州等地也发现类似染色馒头。“牛肉膏” 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市场上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成牛肉。2011年4月有报道称南京市场“牛肉膏”疯卖。“毒生姜” 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生姜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总之,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牛奶中的三聚氰胺、猪肉中的苯基乙醇胺类药物(俗称瘦肉精),还有最近在多种食品、药品中被查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俗称塑化剂)„„这些对普通人来说原本非常陌生的专业名词,如今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这些名词所代表的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除了使国人“被普及”了化学知识,更应当催发我们去追问:除了谴责黑心商家,抱怨政府,被动地旁观、等待,我们能为自己的食品安全做些什么?

首先应当对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

一是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不够健全。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国家食品安全法规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好食品安全防线的基础。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暂时分别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组成,各类食品安全标准又分散在农业、质监、卫生等多个部门,不尽统一。又由于一些食品的安全标准尚未出台,规范食品生产和经营还没有个准据,在监管时职能部门也无法准确地把握食品内在质量是否合格,无法认定是否违反了食品安全标准以及问题有多严重,从而也就无法进行处罚。例如,仅仅对食品中的添加剂或农产品中使用的化学药剂,如果只是从质上来看都是有副作用的,但在实际使用中,量的概念非常重要——— 稀释多少倍后就没有危险了?置放多长时间后、残留多少就可以达到食用的安全标准?即使生产、销售者注明了添加剂的具体含量,但你不知道含量的安全值限范围,同样也无法判断是否安全。就是说,面对复杂的动态市场,如果不依赖一个统一的并不断科学化的标准,食品安全监管是无法进行的。

二是现有的监管手段有局限。自4月下旬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在今年5月底前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予以公示以备抽样检验。但是,由于技术特性,有一些添加剂并不一定能检测出来。例如火锅底料中有的添加剂加热后会挥发掉,无法在加热后的锅底中检测出来。另外,就添加剂在餐饮环节的使用而言,食品安全法并没有作出相关规定,对于餐饮服务单位里出现的添加剂超量、过量、超范围使用等情形,很难从食品安全法里找到相应的条款来规范。

三是现行的法律监管制度体系有缺失。食品安全法实施已经两年,但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仍然滞后。例如,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只要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执法部门就应当对造成食物中毒的肇事者进行处罚。但是现在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只对发现食物中毒未及时报告、未采取相应措施等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对于食物中毒所造成的后果本身,并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就是说,只能针对(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处罚。这个要求就非常高,因为根据流行病学理论,食物中毒事件并不一定都能够找得到明确的原因。况且从进食到中毒症状的出现往往有时间差,消费者即使有证据意识,也往往没有保留所有的食物留样。那么,查找原因的检查就很可能因为无样可抽而无法进行,从而也就不能对肇事者进行处罚。

四是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当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我们采取过什么行动?例如,用肉眼看来都相当明显有问题的食品,我们拒绝“便宜”了吗?我们有保留作为举证、鉴定、索赔依据的购物票据的习惯吗?因发现买回家的食品有问题返回去交涉而不论是否“麻烦”,此类情形能占多大比例?我们作为受害人向应当承担责任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几率有多大?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这条规定,我们身边有多少人知道?大多数知名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是消费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民事纠纷,而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这样的法律概念,我们有没有?

那么,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呢?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1、立法。现今的食品安全法存在许多漏洞,如:奶粉生产源头的监管就是一个空白。对于小作坊摊贩的管理不够严格„„因此,完善食品安全法已迫在眉睫,只有加强法律监控力度,才能更有效地防止“三鹿事件”的重演。

2、加强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工商部门的调查、检验可以更实际地对食品安全进行监控,对不法分子进行严惩,对不合格食品进行销毁。

3、提高人民群众的辨别能力。市场上有很多不合格的食品,如何去辨别优劣就需要一双慧眼。提高人民群众的辨别能力,让其有一双慧眼,可以使不法分子没有可趁之机,以此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更可以减轻食品安全问题对人民的影响。

4、企业诚信经营。此次“三鹿事件”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影响,三鹿集团和审查不严和知情不报也是原因之一。赚钱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固然重要,但企业生产的产品是面向广大人民的,不能因一己私欲,而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而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塑造一个诚信的企业可以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安全的产生。因此,企业应更严格地检验产品从原料到出厂的过程,做到零失误。

我们需要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我们需要安全健康的食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在任何一个国家,食品质量及其安全性都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涉及到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声誉。由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事件还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为此,相关部门应该认真执法,严惩做黑,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诱发可依,同时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真正做到安定安全安心的文明社会,使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陈丽华,李光宇,王世琨 [2]食品质量安全分析, 王薇

[3]浅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及控制体系, 石毓梅

[4]推行农业标准化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张则钦 [5] 食为天论坛

浅谈食品安全问题——民

以食为天

On food safety problems,food is what matters to

the people

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班级:食安111班 姓名:王瑞莹

学号:2011057052 日期:2012年11月18日

第二篇: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金陵科技学院

有机食品的安全管理 金陵科技学院 13园艺1班 210038 朱堂莉

[摘 要]: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我国的食品生产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食品供给类型、数量和方式逐渐繁,人们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关系到食品产业的进出口,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随着近年来发展的有机食品作为目前国家最安全的食品,是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是人们消费的主要趋势,其生产与质量安全管理关系到整个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对所有食品品质保证起到关键作用。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和安全对增强我国的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地位十分重要,是当前乃至今后中国食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安全管理;发展状况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法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物质资源的不断充裕,人们越来越注意生活和饮食的质量。食品作为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安全性关系到食品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都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人们对饮食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质量适合人们消费需求的食品需要不断被开发,并要加强已有食品的安全管理。近年来有机大米、水果、蔬菜、饮料、茶叶、奶粉等有机食品不断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有机食品将在我国食品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是提高我国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有机食品的现状

1.1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有机农业迅速发展.到20世纪末,全世界194个国家中有141个国家发展了有机农业生产。同时全世界有机农业的生产面积逐年扩大,全世界有机食品贸易额与生产量也达到迅速增长。欧洲是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较快的地区。与国外有机食品产业的蓬勃态势相比,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起步较晚, 规模较小。1990 年浙江有机茶叶出口到西欧,1994 年辽宁有机大豆出口到日本。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有机食品贸易机构的推动下, 我国开始有少

金陵科技学院

量地区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1]。目前国内权威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两家,一家是1994 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立的“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另一家是农业部批准建立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2002 年建立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 负责全国有机食品的审查、颁证和有机农业的研究、咨询等工作, 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粮食、蔬菜、油料、肉类、蛋类、奶制品、饮料、酒类、咖啡、可可、茶叶、草药、调味品等等100多个品种, 其中很多产品还畅销国外。现阶段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1.2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管理的问题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起步较晚, 规模较小,生产发展技术较落后。管理部门和经验较少,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相应的依据,在有机食品的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2.1 我国有机食品认证和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是一个法制制度较强的国家,很多事的进行都必须依照相应的法律。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相对一些发达国家较晚,法律等各方面的制度还较少,缺陷较多,体质制度不健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一部直接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对经质量认证的农产品的监管更是无法可依。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中心(OFDC)是我国目前负责有机食品认证的主要机构,但其认证并未获得美国、日本和欧盟的认可,知名度也并不高。为进一步确立有机食品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国家有机产品标准》,遵照国家认证认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也于2005年通过)执行。该标准确定了中国有机产品的标准、范围和认证规则。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标记“有机”和/或“有机转化”的产品必须符合《中国国家有机产品标准》的规定, 并经由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人员共同认证,从而减慢了中国有机食品认证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如德国专门成立了有机农业组织联合体。“有机农业工作组”(AGO)负责制定德国有机农业实施细则,建立自己的有机农业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目前德国执行《2092/91 条例》的有机农业认证机构共有59 家。

1.2.2 国际合作交流较少,国家政策支持不够

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德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德国专门成立了有机农业组织联合体。“有机农业工作组”(AGO)负责制定德国有机农业实施细则,建立自己的有机农业标准体系,明确有机农业生产中允许的投入,怎样对生产、加工、营销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以及从非欧盟国家进口有机食品的要求。而我国则没有相应专业性的负责有机食品生产管理的组织或机构,尤其在许多食品的发展中与欧盟要求的差距较大。

由于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转换期,在此期间,生产基地用于土壤改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所需要的前期资金投入很高,在一些发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发展,政府都给予高度支持和帮助,从生产制造开发过程中都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及技术的帮助,如美国为了进一步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和保护环境,联邦政府根据情况对部分有机食品生产者认证给予资金补贴,受益的每

金陵科技学院

个农场主甚至可以获得高达75%认证补助费,但补助金额绝对值每户一般不超过750 美元[2]。我国政府鼓励性政策还停留在政府文件中,只有少数地区对实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或企业给予了资金补助,但力度不大,还没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即使是制定了鼓励性政策的地区,资金扶持也是以现金奖励为主,部分企业为了奖励而认证,致使部分地区对于有机农业生产的投入虽大,但效果差。1.2.3 有机食品的管理及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有机食品的管理体系缺乏规划和行政管理职能,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关系不协调。在中国有机食品的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违规操作、多部门管理、重复认证等现象,看似管理较全,但出现问题后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脱不管,加大了对获证企业的监管难度。1.2.4 有机食品产业化优势不明显

我国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有充裕的物质资源,有机农业的发展迅速,加快了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有机食品的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等仍较小,并且品种较单

一、生产技术较落后,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化的优势并未显现出来,我国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并且产品的附加值不是很高。并且企业资金不足,运转不够灵活,不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缺乏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和组织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较短,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1.2.5 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诸多优点,如更为健康、含有较少化学物质、味道更好等。但是,有机食品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发展才十几年,目前总量占我国食品总量的比例太小,普通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了解还很缺乏。对健康饮食还不够重视,同时对国家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缺乏相应的了解,也阻碍了有机食品发展的和消费信心。因此使有机食品的知名度和知识及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向消费者传达和转化,引起广大消费者的了解和购买需求,培育出有机食品的需求市场。加强我国有机食品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有机食品认证体系

国家应该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相应标准的制定,建立我国专有的“有机食品负责工作组”直接负责我国的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管理、及其市场和销售等等相关工作。同时对相关工作和各部门明确责任职责,避免违规操作、多部门管理、重复认证和相互推诿现象,充分行使各部门的职能,对没有达到标准或违规的生产经营者,一经查实,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其次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使用比较规范和统一的标准,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如原料生产环境要素对土质、气候、温度、水质、种植方法等等,其次对卫生指标的要求应该达到统一的结果。

要形成以“国家有机食品负责工作组”和现有的“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中心

金陵科技学院

(OFDC)”为中心的质量认证体系,同时加强私人和非盈利性机构的认证,通过国家认证中心授权发展其他认证机构且统一认证程序,以此来促进认证体系制度的发展,并且加强标签使用的管理。为了确保认证过程能够有力地支持有机食品的生产方式,有机认证需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制定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的框架;确保这些标准得到执行;批准生产者或加工者和允许符合标准的指定产品使用有机标签的有机许可。

2.2 加强国际交流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相对较晚,经验较少,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加强国际合作非常迫切,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规范化的认证形式接轨。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参与签订有关卫生措施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减少不必要的贸易阻碍;加强与各国在食品安全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风险评价能力;加强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处理有关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健全我国有机食品的管理办法和法规体系,在我国建立认证体系,使我国的认证既符合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产品进口国家的要求,又符合其他国家的要求,最终让中国的认证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从而降低认证成本,以利于大规模地组织生产。同时要发展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先进可行性的技术。

2.3 完善有机政策、加强宣传

由于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转换期,在此期间,生产基地用于土壤改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所需要的前期资金投入很高,一般的生产企业难以接受。为了推动有机食品的发展,国家应加大鼓励性政策,积极提供相应的技术、资金和管理措施的支持,并做好相应的推广工作。加大对有机食品产业化组织的调节力度,对产业化进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引导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扩大我国的有机食品产业数量和范围。

同时应加强有机食品的宣传力度,对国家优惠政策和相关要求做好宣传。努力提高全民意识,让广大消费者更多的了解有机食品,引导消费者购买需求,创造良好的有机食品发展市场。并让消费者做市场监督的主体,让他们加强有机食品市场的规范化,以此来完善管理体制和监督力量,是有机食品能更好的发展。

2.4 加强有机食品的产业化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发展,但有机食品的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等仍较小,并且品种较单

一、生产技术较落后,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只有发展自己的优势食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宝贵资源将有机食品产业化,以此来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增强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要提高其产业化需抓好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创造几个比较有优势的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有机食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制定相应的扶持性的贸易与金融政策,正确引导有机食品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引入竞争机制,赋予有机食品的研发企业进出口贸易权;壮大龙头

金陵科技学院

企业,促进有机食品产业化经营,把龙头企业和千家万户的有机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优化全国有机食品产业结构,进而提高有机食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有机食品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2.5 做好信息和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社会信息共享和信息透明,加强信息的交流和监管作用,建立比较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信息为主导向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和加工者提供及时、公开、平等和透明的信息服务,同时也搭建起了很好的网络购销平台,对有机产品生产和贸易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我们还应做好有机食品的科研、生产、服务和贸易一体化,建立有机农业的生产服务体系,并为有机食品创造一个适合国内外的销售服务体系,以促进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加强科技渗透,注重与科研机构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建立合作共同体。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体系,同时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农产品的特点,加强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构建完善的营销体系。构建有机食品现代营销体系。建立健全各种市场营销体系,聚集有机食品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努力实现我国有机食品的安全快速健康发展,加强我国食品行业的国际地位。有机食品发展前景

随着近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的频出,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食品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也日趋严谨化和国际化。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及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机食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食品质量和安全卫生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 具有发展有机农业的优良条件,有机食品是食品中的最高标准, 它具有无污染、纯天然、高品质的特点,极大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增强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也是今后食品发展的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 盛莉.打造循环型有机食品产业[J].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焦翔穆,建华,刘强.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J].农业质量标准.2009-3.[3] 郭春敏,李显军.国内外有机食品标准法规汇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 谢涛.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食品与机械,2001-5:6-8 [5] 孙璐,姚慧.我国有机食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6] 李正明.国际有机食品市场及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2(6).[7] 桑跃花.中国有机食品与德国有机食品之经济比较性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刊.2007:134-136.[8] 苏利民,王粉莲等.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概况[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7)

第三篇: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论文

茶多酚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整理,综述了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引用了目前各界对茶多酚的急慢性毒理学性质以及遗传毒性的研究资料。最后提出了茶多酚作为一种低毒有效的添加剂,以后的发展前景以及应该改进的地方。关键词:茶多酚;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简称 TP)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1]。1989 年茶多酚被中国食品添加剂会列入GB2760-89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唯一被列入的天然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用油脂、火腿、蛋糕、巧克力等食品中做保鲜剂和抗氧化剂,起到防腐的作用[2]。

随着科技的发展,合成食品抗氧化剂对人体的潜在毒性渐渐被发现,许多国家在食品行业中正在逐渐淘汰合成的产品,而普遍接受天然产品。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低毒抗氧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医学、食品、化工等,其在食品行业中更是独当一面。于此同时,就更需对茶多酚作为食品添加剂而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一、国标用量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 用于含油脂酱料时最大使用限量为0.1g/kg 用于油炸食品、方便面时最大使用限量为0.2g/kg;用于肉制品、鱼制品时最大使用限量为0.3g/kg;用于油脂、火腿、糕点及其馅时最大使用限量为0.4g/kg[备注:以油脂中儿茶素计]。

二、毒理性质

食品添加剂最重要的是安全、有效。茶多酚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生产中,其安全性最为重要。对此,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将茶多酚对动物、人体及食品中机体的作用进行了考察,得出了以下对于茶多酚的毒理学性质的资料:

(一)肝毒性:

最近有关于茶多酚肝毒性的报道,Schmidt等运用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研究茶多酚毒性,发现茶多酚在高剂量对肝细胞有急性毒性,EGCG可能是引起这一效应的主要物质。Galati等用肝细胞原代培养和小鼠踢被实验研究发现,茶多酚所引起的肝细胞毒性,与线粒体膜损伤和ROS的形成有关。主要由EGCG所致。Chen等研究发现茶多酚可抑制肝星形细胞的生长[3]。

(二)急性和慢性毒性:

刘勤晋[4]等在对小白鼠进行普洱茶急性毒理学安全性试验中,小白鼠出现过两个死亡高峰期,从四个茶样使小鼠中毒及死亡的症状与这些茶的生化成分来分析:普洱茶使小鼠中毒死亡的原因可能与过高浓度的咖啡碱和茶多酚有关。但该浓度已远远高出国家标准。

宋小鸽等[5]在观察动物对茶多酚的急性和慢性的毒性反应试验中,得出结果:茶多酚LD50为2.499g/kg。动物长期服用茶多酚未出现体重、血常规、肝肾

功能及脏器组织的毒性变化。结论:茶多酚属低毒性,对大鼠0.8g/kg·d-1的剂量相当于成人用量的100倍以上,提示临床用药量是安全的。

陆益等[6]通过观察动物对茶多酚的急性和慢性的毒性反应研究表明,TP的LD50为2164 g/kg。大白鼠灌服TP 833mg/kg·d-1 180天后,未发现毒性反应,停药后2周亦未发现延迟性毒性,故认为TP具有低毒性。

陈国祥等[7]以茶多酚350、700、1400mg/(kg·d),给大鼠连续口服180d。观察用药期间毒性反应及停药14d期间恢复情况。茶多酚高剂量可轻度抑制大鼠体重的增长,引起部分大鼠肝和肾的损害,甚至个别动物出现死亡;中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减慢,且表现有毛色灰暗,精神萎糜,停药后均可减轻或消失;低剂量组动物未见毒性反应。结果提示茶多酚对大鼠是无毒的,剂量为350mg/(kg·d)。

赵亚男等[8]研究家犬服用TP 90d及停药2周后的慢性毒性反应,结果表明,TP按0.65 g·kg-1/d剂量饲服,对家犬无明显毒性作用。

(三)遗传毒性:

刘冬英等[9]对大、小白鼠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30d喂养试验,对茶多酚的安全性进行了毒理学评价,得出结论:,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茶多酚属实际无毒物;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样品对哺乳类动物体细胞染色体及生殖细胞无损伤作用;30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动物未产生明显毒性作用。

(四)临床耐受性:

李叶云等[7]在TP的耐受性临床研究中,受试者定时口服TP片剂0.5g/d连续3个月,无中毒病例发生;采用TP 0.6g/d连续3个月,治疗CRF 31例,也未发现毒性及不良反应。

三、问题与发展

目前大多数实验都是体外模型研究,还需体内验证和外推到人。其次,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目前大量研究都是关于茶多酚对集体有益的方面,仅极少量研究发现其有肝毒性。因此,应加强其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全面评价茶多酚对机体的作用,使其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对近10 年来我国公开的茶多酚发明专利数量和分类统计分析,并将其与茶的发明专利、茶叶产量的变化相结合,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茶多酚在生活需要方面的发明专利在整个发明专利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占年茶多酚专利数量65%;茶多酚应用于保健食品是目前发明专利中的一个重点,茶的发明专利数与茶叶总产量的增长趋势基本相符。说明茶多酚的研究与茶叶生产相互推动[11]。这也是从侧面说明现在社会对茶多酚的研究热度,体现了茶多酚的广泛用途。

四、结束语

TP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高效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对人体多种病症预防与治疗起着重大作用。TP高效低毒,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抗氧化剂。但目前的绝大部分药效的研究仍局限于体外模型或动物实验中,临床应用报道较少,TP在机体代谢缺乏深入研究,而这却是TP临床应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TP的药理作用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从分子水平上加强TP药理学机制研究,对于TP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睿.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4 ,(5):1031-1033,1036.[2]宋冠群,林金明.茶多酚分析方法研究与最新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1):

41-51.[3]潘红梅,张立实.茶多酚研究发展[A].第二届中国西部营养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

摘要汇编[C] 2006:119-126.[4]刘勤晋,陈文品,白文祥.普洱茶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报告[J].安徽中医学院学

报.2003,23(2):141-145.[5]宋小鸽,袁静,唐照亮茶多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2):

37-39

[6]陆益,杨帆,梁宁生.茶多酚毒理学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6):831-834.[7]陈国祥,丁伯平,宋运英.茶多酚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0,19(1):

11-13.[8]赵亚男,柯永胜,郑青山.茶多酚对家犬的长期毒性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

学.2005(1):43-47.[9]刘冬英,傅颖,梅松.茶多酚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J].毒理学杂志.2009,23(1):87-88.[10]李叶云,江昌俊,王秀丽.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药理学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

报.2002,21(5):57-60.[11]张碧莲,梁燕,屠幼英.近10年我国茶多酚发明专利的统计报告[J].茶叶.2007(2):

85-87.

第四篇: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论文

食品质量安全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企业就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1、负责人岗位职责 :对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

2、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负责安排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负责监督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经营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

3、购销人员岗位职责 :严禁采购法律法规禁止上市销售的食品;严禁从证照不全的企业采购食品;进货时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确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下架,同时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二)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凡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三)销售管理制度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陈列设施合理,划定食品经营区域,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无”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4、散装食品销售必须按“生熟分离”原则,分类设置散装食品销售区。按销售品种配备足量的容器,并符合卫生条件。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有防尘材料遮盖。应在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设置“散装食品标识牌”,标识出食品的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做到“一货一牌、货牌对应”。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和包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5、生鲜食品销售应配备货架、保温柜、冷藏柜和冷冻柜等陈列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

6、熟食制品销售间入口处应设预进间,设更衣及洗手、消毒设施,采用非手动式的水龙头。配备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食品冷藏设施和专用工具,食品要有防尘材料遮盖。

(四)仓库管理制度

1、食品仓库必须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出入库登记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库时,库管员应对其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并详细记录入库产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感官检查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入库。设有不安全食品暂存专柜,并有记录本。

2、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保持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3、食品存放设隔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离墙30厘米以上,最底层隔离地面40厘米以上。食品按照先进先出、生熟分开的原则分类贮存,并有明显标识。

(五)除虫灭害制度

1、食品销售场所内不得使用鼠药,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灯,并保证能正常工作。熟食制品销售间要配有充足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定期消毒。

2、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营业时间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

(六)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

卫生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和专人管理,制定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知识和有关法规,并组织培训考核,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到每天在营业前后有检查,检查记录完备。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检查中发现问题仍未改进的,按有关奖惩制度严格处理。

二、食品经营管理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我单位食品经营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进货查验制度

1、对采购的食品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履行检查义务,检查食品感官质量和标签标示的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志等内容,查验是否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食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销售进口食品的,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2、对进入商场、超市、食杂店悬挂“总经销”、“总代理”字样牌匾的必须查验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权文书,并将文书复印件留存归档备查。

3、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总部向所属经营者提供进货查验的证明。统一配送之外自行采购的食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二)索证索票制度

1、索证:进货时按规定向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索取“一照二证一报告”。即索取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或等证件和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对生产厂家或上级批发企业的上述证照及时更新,以保有限期内。经营进口食品的,索取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2、索票:进货时索取载有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进货票据。即经营预包装食品的应索取按照省工商局统一样式,运用电子台账软件开具的供货凭证;经营生鲜食品的应索取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开具的上市凭证。

(三)进销货台账制度

1、食品批发商建立食品进销货台账制度,食品零售商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2、建立食品进销货台账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票据。

3、批发商销货时按照福建省工商局统一的供货凭证样式,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运用电子台账软件开具供货凭证,凭证三联,第一联存根(批发商销货台账),第二联购货单位(零售商记账凭证),第三联随货同行(零售商进货台账)。

4、设立一个存放上一级商或厂家相关资质和台账的资料柜,按照供货商、进货时间、商品类别等不同,将供货凭证进行分类整理,定期装订成册,落实台账管理。批发商应将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及时扫描到电子台账软件中并上传许昌工商商品信息备案查询数据库。

5、进货查检记录、记录或者票据应当真实,不得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质量自检制度

1、经营生鲜食品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建立食品质量检测室(台),为主开展水产、蔬菜等食品的检测工作。

2、设置食品质量检测岗位,配备两人以上专(兼)职食品质量检测人员,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自行开展质量检测。

3、通过检测,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经检测不合格的食品进行退市处理,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流通环节,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录入到厦门生鲜食品安全信息系统。

4、在市场、超市内设立公示牌,对食品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公示。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1、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接到有关监管部门关于不合格食品退市通知后,及时按上述规定立即处理,并协助食品生产者执行食品召回制度。

2、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消费投诉处理制度

1、在经营场所设立相应机构和人员,处理本经营场所发生的消费者食品投诉。提供食品时向消费者提供有关销售凭证(发票、信誉卡),作出特殊承诺的提供书面凭证。

2、受理投诉时对消费者的具体投诉内容和要求进行登记、做好投诉人姓名、住址、邮政编码、联系方式、购买食品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计量、价格、受损害情况、消费者的要求等相关内容的登记记录,并由投诉人签字盖章,将投诉人提供的凭证和有关材料复印存档。

3、受理消费者食品投诉后,指定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处理,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负责调查人员首先将企业自身情况调查清楚,结合投诉人意见,分清责任。属经营者责任的,按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应当给消费者退货、换货、赔偿的,及时给消费者解决;经营者没有责任,认真向消费者解释清楚。

申请人签字:二0年月日

第五篇:食品质量与安全调查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由3430亿元增至60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更是首破12000亿元。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离不开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培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教育部的批准下,许多农业院校及原来具有食品相关专业的理工科院校纷纷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一)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

营养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本条件,营养的好坏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国民的营养状况作为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具体体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我国国民选择食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食品企业、餐饮业、集体单位食堂大多没有营养师,加之居民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我国国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利于健康的多脂肪、多热能、高糖、高盐、过于精细的饮食成为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的主流产品。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与营养不平衡有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食品的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威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因致病微生物污染引发的食源性中毒事件逐年上升,中毒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激素、瘦肉精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导致动物体内激素残留,对人体生理机能造成破坏,引起致残、致敏、致畸、致癌等后果的已屡见不鲜。

中国卫生年鉴汇总的各地疾病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发生了改变,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却在上升,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1

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需要。

(二)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001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论及的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改善的要求,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力量,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的发展。在论及促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政策措施时指出,加快食物与营养立法步伐,制定食品管理法规,保证食品安全卫生与人民身体健康。加强食物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标准化建设、加快食物质量、安全、卫生的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不同类别食物与营养标准,科学地指导食物生产和消费。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各方面更加认识到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卫生问题已经上升到食品安全的高度。为了确保食品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内在品质,我国正在加快食品质量与安全立法的进度,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并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从源头抓起,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生态食品、天然食品和绿色食品。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和管理体系,由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协调,农业、技术监督、工商和卫生部门分工管理。

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是《食品卫生法》、《营养师法》及相关法规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我国教育部特批的一个新专业。针对当前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根据中央和政府的指示和统筹规划,教育部于2001年率先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该校于2002年9月开始招收全国第一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随后,一批农业院校及具有食品相关专业学生培养能力的理工类高等院校也先后加入了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行列.()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相关专业人员数量相差较大,最多的企业有200~300人,而最少的企业只有8人,这显然与企业的规模有较大关系.从人员比例上来看,大多数企业中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数量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在20%左右,个别企业较高,企业的类型,特别是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对人员比例有较大的影响。

从学历背景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有大专生和本科生,而且大专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占企业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数量的比例普遍较高。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技校生的数量不多,有些企业正慢慢开始引进一些研究生。

从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在企业各部门的分布来看,基本上各部门都有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比较而言,产品开发及产品质量管理这两个部门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数量最多。因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

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就业部门包括全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农业部门的质检中心、工商部门的检测和监管机构、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食品企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管理部门,食品企业的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部门,社区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的营养配餐部门。

我们这次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未来三年每年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均有一定的需求,平均每个企业每年人才需求数量为1~3人;因此,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将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下载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建 食品质量与安全

    题目:从三聚氰胺和瘦肉精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谈我国的食品安全 姓名:肖冬冬 学院:法学院 学号:200948400511 指导老师:陈志成 时间:二零一一年四月二日 从三聚氰胺和瘦肉精引发的......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论文要求五篇范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论文要求本课程期末考核方式是考查。请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讲授的专业知识写一篇课程论文,可从以下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自......

    食品质量安全

    浅谈当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班级:英语1110班姓名:张亚梓学号:2011081019摘要: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近些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双汇瘦肉精引起的多起群体性食物中毒,地沟油变......

    食品质量管理学论文

    《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论文》 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 学生姓名:性 别:学 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 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简要分析了......

    有关于食品质量与安全自我鉴定(精选合集)

    随着现代科学仪器的发展,大型分析仪器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如有机质谱仪、无机质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的使用。其中由于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法而得到迅速发......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姓名徐洪彪性别男生日1988–11--2身高178籍贯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黄岗镇张堤口村民族汉政治面貌团员毕业院校青岛农业大学学历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联系电话15588612......

    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业[合集五篇]

    作业一:食品质量安全 1、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有何重要意义 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国内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等一系列与食品相关的疾病等;国外出现......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总结

    第一章绪论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侵害的一种状态,也指为确保此种状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