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汪群初中八一班小组合作积分办法
汪群初中八一班小组合作积分办法(试行)
管理原则:
我爱汪中,我爱八一;诚信做人,勤奋学习。团结互帮,一荣俱荣;放飞梦想,共同成长。
1.积分以小组为单位,学期结束时积分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2.每天小组基本分为10分。
3.自学维护班级和学校的美好环境,卫生检查不合格一次扣三分。4.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作业一次不完成扣一分。
5.团结友爱是同学相处的第一原则,发现打架的一次扣10分。6.班级荣誉高于一切,有不文明举动影响班级形象的一次扣5分。7.早读、自习课等交头接耳、大声喧哗的分别扣1到2分。8.平时测试的成绩按平均分的高低分别加6、5、4、3、2、1分。9.独立作业成绩按平均分的高低分别加12、10、8、6、4、2分。10.月考成绩按平均分的高低分别加18、15、12、9、6、3分。11.期中考试成绩按平均分的高低分别加24、20、16、12、8、4分。12.期末考试成绩按平均分的高低分别加30、25、20、15、10、5分。13.在市、区竞赛中获奖,为学校和班级取得荣誉的,分别加10分、5分。14.平时有好人好事,视情况给予适当加分。
15.组内惩罚办法,各小组自行执行,望每人以团结合作为重,自觉遵行。
第二篇:初中小组合作试行办法
学习小组合作评价办法(试行)
为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让学生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中取得共同进步,实行小组合作捆绑评价。为进一步推进合作评价改革,通过科学的评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队划分:
1、4人组操作办法:
将全班学生按每组4人划分成若干小组,按综合能力将各小组成员排序为1号、2号、3号、4号,其中1号为组长,2号为副组长,座位顺序排列为: 课堂合作讨论时,每4人组分两小组进行讨论合作,一组由1号(组长)和4号进行结对,一组由2号(副组长)组织3号进行结对。小组评价按4人表现进行分数累计。
2、座位相邻的两个队成为对抗小队,对抗小队的同号队员成为对抗成员对抗小队和对抗成员可以互相检查监督学案、背诵等。
二、评价内容:
1、学习习惯与能力:
具体包括家庭作业、课堂学习各环节合作、交流、展示的表现、课堂小测、学案、正规作业。
2、基础素养:
具体包括:纪律、卫生、责任心与诚信、文明礼貌等《班规班法》规定的方面。
三、评价方式: 学习习惯与能力:
说明:将全班同学分成A、B、C三个等级,根据该同学的表现等级给予相应的奖励。
1、课堂参与量化
(1)A层的同学每展示、点评、质疑1次积一分,B层的同学每展示、点评、质疑一次积2分,C层的同学每展示、点评、质疑一次积3分。
(2)任课老师根据课堂表现情况,对每节课的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各加2分(3)展示或是质疑必须是自己的、有价值的或是受到老师和同学肯定的,否则无效。
2、常规落实量化
(1)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且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每次积1分,作业不及时上交或是作业不认真每次扣1分,抄袭作业每人次扣5分。
(2)每位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常规落实表现,每周给几位优秀学生和优秀小组加2分。对常规落实不好的学生和小组扣2分。
3、成绩评价量化(1)根据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情况,成绩排名1-10名给予5、4、3、2、1分。
(2)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退步较大的学生或小组扣除5分。
4、基础素养:全体教师要熟知《班规班法》,严格按照《班规班法》规定的标准考核学生日常行为。任课教师要改变“教育学生只是班主任的事”这种偏颇的观念,主动担负起教育、教学的责任,与班主任一同形成教育合力。在评定学生基础素养的过程中,原则上任课教师要与班主任保持一致,加减分不得有太大的随意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习后进生其它方面的优点,对于他们身上的突出优点如审美表现能力强、善于体育运动、富有责任感、富有爱心热情助人等在评价时要适当提高加分幅度。
四、分数记录及上报:
1、各小组一周的考核分数全部积累在黑板左侧表现一栏,让学生随时看到分数的变化以持续不断地刺激竞争。具体操作办法:每天每节课任课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都要对各小组作业、课堂表现、测验等给予及时评价,并得出一个确切的分数,每节课下课后由值日班长依次累加到“表现栏”。班主任在班级公布的加分扣分也随时累加。为确保真实无误,值日班长在累加分数时需要在各小组组长的公开监督下进行,各组组长要随时关注并记录小组得分情况,防止有过于心急的队员私自改动
总分造成评价不公。
2、各小组评价得分记录采取小队间循环记分方式(如1小组记录2小组,2小组记录3小组,依次类推)。各小组长将对方各组员每天、每节课加分扣分情况详细记录在班主任提供的记录表中。(此表由班主任根据周报表自行设计,要避免过于繁琐,一切要有利于操作,要多动脑筋,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对各小组组长进行指导)。一周时间跨度为每周五下午至下周五中午放学前,截止每周五中午,各小组长汇总出个人和小组的总得分,并记录好。
3、每周五下午,值日班长汇总各小组和个人的本周总得分记录到周报表上,班主任评出并公布本周的冠、亚、季军小组,并在月报表(此表由学校提供)中记录好各组的分数、名次及周冠军队队名。周五傍晚放学前各班主任务必将周报表上交政教处,并将本周的考核结果(包括冠、亚、季军小队队名及队员名单,)形成电子稿,打印并张贴在教室外右侧“我们的风采”栏目右上角。
4、如此循环一个月到月末,班主任按照月报表上记录的各小组每周名次,算出名次之和,确定并公布月冠军队获得者,同时将月报表上交教务处。(如果出现名次和雷同现象,则将每周分数累加统计,为便于激励学生,平日月报表要张贴在教室后班务公开栏里,每周一记录结果,月末由班主任拢出总成绩填写完整后送交教务处。)
五、评价奖励办法:
(一)周冠军队奖励办法:
1、各班将每周冠、亚、季军小组(含队员)、张贴在教室外“我们的风采”栏公示,(各班教室外设置)班主任保存电子稿。
2、周一升旗时,学校在集会上宣读每班级周冠军组名,周冠军小组组长上台合影留念。
3、周冠军队组员拥有期末“班级之星”的评选资格。
(二)月冠军队奖励办法:
1、利用升旗集会时间,学校宣读每班级月冠军组名,并为月冠军小组所有成员颁发荣誉证书。
2、各班班主任也要发动教师想点子,创新奖励方式,通过组织月冠军队所有成员进行实践活动等,给予精神奖励。
(三)校明星组奖励办法:
1、一个学期,每月的小队名次最高的小组成为校明星组。
2、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升旗时,或利用开学典礼时间,学校表彰校明星队所有成员并颁发奖品。
(四)其它: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的发展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也是有原则可遵循、有发展空间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补充、完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加分奖励机制: 考核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月考成绩、卫 生情况五个方面进行,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情况为依据,课 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发言、展示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作业完成质和量 的情况为依据,小组内每人每科作业全部交齐加 1 分,凡作业未交每人每次扣 0.5 分。积极发言并回答正确的每次加 1 分;月考单科前三名加 3、2、1 分,后 三名依次扣 3、2、1 分,总分前 5 名加 3 分,总分前 6—10 名加 2 分,总分前 11—15 名加 1 分;每进步 2 名加 1 分,每退步 2 名扣 1 分;为班级的建设出谋 划策并被采纳,每条加 1 分;主动为班级服务的每次加 1 分,如洗窗帘等,为班 级争得荣誉每次加 1 分。
2、扣分惩罚机制: ①纪律:组员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整齐,安静等待上课。课堂上不得 有说话,睡觉,看小说,吃东西,违者扣所在小组 2 分操场跑 5 圈,写不少于 800 字的检查,次日在全班同学面说宣读;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 参加班级和组内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做到入室即静;进入教室 后,不管上课还是下课,学习风气浓厚,无追打、闲聊等不良现象,组员如有 违反上述要求及班规班纪班训者,每次扣 1 分;课堂以及自习课上,顶撞任课 教师及班干部者,扣除该小组 5 分,并令小组所有成员写不少于 800 字的检查。②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 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 科目的平时检测。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 1 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 2 分,并给予 合理解释,写 800 字检讨;不穿校服者,每人每次扣 1 分,提醒后不改者,扣 3 分;教室内乱扔垃圾,小组范围内脏乱差的扣 1 分,罚值日 2 天;如任课教师 对所上课堂不满意,扣除扰乱纪律者所在小组 5 分,每逢该科停课整顿;破坏 公物者双倍赔偿;扣达 5 分的小组,组内男生罚跑 5 圈,女跑 3 圈;扣分达 10 分的小组值日一周,每人写 800 字检查一份,并在办公室宣读。扣分达 20 分的 小组停课整顿。③合作交流: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 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一天内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 外者,扣 1 分;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 1 分;积极发言、展示每次加 1 分。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分数,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
3、评价结果 各
班级每周汇总一次,每周对各小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每周积分排前三 名的组得一颗星,三颗星换一个月亮,三个月亮换一个太阳。并评出优秀小组 长一名。下周归 0,从新计算。年级每一个教学月汇总一次。下个教学月归 0, 从新计算。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并由班主任以短信的方式通知 家长进行表扬。学期末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小组。
第三篇:汪群初中简介
汪群初中简介
泰州市汪群初级中学现坐落在泰州市高港区胡庄镇汪群村麻桥六组,校园占地面积31874㎡。校舍有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其中有12个教室,3个实验室,1个微机室(内有电脑50台),1个图书室(内藏图书4227册),校内现有教职工43人,学生454人,共11个教学班级。
泰州市汪群初级中学的前身是泰兴县大刘荡初级中学,创建于1958年,校址在胡庄镇刘荡村刘东九组,首任校长栾银生。1971年学校增设高中部,更名为泰兴县刘荡中学。初高中合办至1982年。其后更名为泰兴县汪群乡中心初中,首任校长田文昂。1996年5月10日,汪群乡中心初中与汪群乡汪群初中合并,更名为泰兴市汪群乡初级中学。合并后的首任校长孔国年。原汪群乡汪群初中创建于1984年,由海潮、团结、薛垛三所五七学校的初中部合并而成,首任校长夏荣泉。
办学5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许多精英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文明办主任韩松林,江苏省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刘建,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孔娟、高港区人事局副局长毛照明等都曾就读于本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刘平、张庆元、陶绍斌、叶亚兵、凡等现均定居国外,陈西林、刘杰、卢勇、孔德林、徐亮等博士在国内各领域大显身手。还有五十多位硕士,他们均在我校接收了基础教育。近10多年来,学校奉行“两个全面”的教学理念,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坚持因
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克服了无经费、无师资、无设施、生源差等重重困难。开全开足上好每一节课,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又掀开了辉煌的一页:1999年学生孔晨亮、孔鹏等同学获国家物理竞赛二等奖,省一等奖,2001年学生刘振宇以中考总分居泰州市前茅的成绩被泰州中学录取。2008年学生顾婷以泰兴市总分第二的成绩被泰兴中学录取,焦雯以泰兴市总分35名的成绩被泰兴中学录取。1998年,学校获泰兴市中小学会操比赛一等奖。2000年获泰兴市第三届全民运动会学生部体育道德风尚奖。2000年获泰兴市全民运动会篮球比赛第四名。2000年获“泰州市优秀家长学校”称号。2002年学校有近10名同学获国家美术竞赛一、二、三等奖。
在50多年的办学史上,许多校长和教师精英为教育教学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沈广圻老师,毕业于江苏省第一临时师范学校,具有过目不忘之才,曾任刘荡小学校长,大刘荡初级中学教导主任,能教语文、数学等学科,尤其擅教古文。以慈善和博学闻名于当时。深得学生爱戴和社会敬仰。因家庭出身问题,文革中被遣送回家劳动改造。1979年平反,重返教坛,兢兢业业工作。因劳累过度,1984年腊月初四晚,突发脑溢血猝死在办公桌前,桌上是他正在批改的学生作业。噩耗传来,校园内外挤满了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
田文昂,原为本校学生,1973年到本校代课,任教高中化
学,1977年恢复高考,被录取于扬师院,1979年毕业回校任教,继续任教高中化学,1982年出任校长,党支部书记。其间妻子病故,两个孩子幼小,他能做到学校家庭两不误,常常夜以继日工作。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倡导“严师出高徒”的管理理念,以“严”字著称,1991年兼任汪群乡教育助理,在全乡中小学推行“改革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的管理模式,带领全乡初中教师三赴洋思“取经”。由他撰写的《改革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的论文,曾作为学习洋思的成果在全泰兴展示。为改善办学条件,他四处筹集资金,兴建了汪群初中和汪群小学的教学楼和综合楼,为汪群乡和胡庄镇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获扬州市教学论文二等奖,1994年获奥赛扬州市园丁奖,1995年泰兴市授予“教师世家”称号。2004年因病去世。
王宗祥,1961年毕业于淮阴师专,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到本校任教,他博学多才,一直从事语文教学。英语、俄语他能借词典读原著,世界语、日语也能日常运用。在我校他任教过历史、地理、音乐,而他的理科学术水平令数理化老师佩服。常给人“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教育教学之余,他热衷学术研究和旅游,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在《中国语文》、《中学语文教学》、《敦煌研究》、《文史知识》、《语文知识》等刊物上先后发表高质量论文20多篇。担任洪氏教材校对近20年,退休后仍潜心于敦煌研究,曾应邀参加敦煌研究的年会,应邀帮助兰州大
学敦煌研究所所长伏俊琏先生修改其博士论文。
刘亚群,本校毕业生,1991年扬教院毕业分配至本校任教物理。因患严重的脊柱炎右腿残疾,行走不便,先后至上海、北京等多家大医院治疗,无效。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为战胜病魔,他自学了中医本科,自配中药自己医治,终于控制了病情。通过函授他获得本科文凭,他辅导多名学生获省、国家一、二等奖,撰写的10多篇论文获奖。2007年,他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8年他作为“泰州市有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团”成员参与全市演讲。他的事迹,江苏教育台“支点”栏目于2007年9月12日和《泰州日报》以“我的生命属于孩子”为题于08年9月16日分别予以报导。2009年8月他已被调到泰兴市济川初中任教。
现在,以陆河为现任校长的领导班子充满朝气和活力,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带领全体教职工,正在认认真真地续写着汪群初级中学的辉煌校史。
第四篇:高二一班学习小组评价办法
高二一班学习小组评价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全班十四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为一个小的合作团队,是全组成员利益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组基础分都为零分,表现积极优秀者得正分,出现问题的得负分。细则是如下:
1.卫生方面:
小组若未打扫卫生,则一次扣除5分,全组加扫一周;若未在规定时间前完成及打扫不干净一次扣除2分;小组若获得一次卫生流动红旗则加10分.(其他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学习方面:
本组有一人次未按时上交作业扣除2分;本组有一人次抄袭作 业现象扣除5分;本组上课表现优秀得到老师表扬一次加5分。(其他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纪律方面:
本组一人次迟到、未带校牌、校服扣除2分;上课玩手机、看闲书、睡觉、说闲话、课间加餐、仪容仪表不合格、重要集会说话者一人次扣除5分;被老师批评的小组一次扣除5分。(其他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成绩方面:
(1)全组考试总分平均成绩第一名的加100,第二名90,依次递减10分,第十一名加0分,第十二名减10分,第十三名减20,第十四名减30分。
(2)个人总成绩全年级前二百名本组加20分,前一百名本组加40分,前五十名本组加60分,前十名本组加80分。
(3)个人单科成绩前一百名本组加20分,前五十名本组加40分,前十名加60分。
奖惩:每三周进行一次排名,重新排座位,由综合评价第一名的小组至最后一名的小组依次选择座位。倒数第一、第二、第三的小组每位组员分别做出一千、八百、六百字检讨。
卫生方面的统计工作由小组长、卫生委员负责记录并报知班长;学习方面的统计工作有小组长、科代表及学习委员负责记录并报知班长;纪律方面的统计工作由小组长、副班长负责记录并报知班长;最后由班长、团支书负责汇总登分。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第五篇:浅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浅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浅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以学为本”的教学原则中提出这样几点:(1)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2)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入学习,提高课堂 学习的有效性;(3)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舞台,促使学成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设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我认为,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不应平均地对待各项素质,应该看到素质整体展,就会培养出具有主体性人格和能自觉主动发展优良素质人才。
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课堂上以前后两排桌四个人为一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在以往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情况下当老师满腔热情的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时,由于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和冷静、理智的思考,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多数合作交流仅停留在形式上,成了学优生的“一言堂”,学困生被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维性、启发性、探索性,学生没有讨论的兴趣,浪费教学时间、教学效率事倍功半。下面是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有关教学理论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路。
思路之一: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和教学方案,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数学学习离不开问题解决,学生合作学习的数学问题要难易适度,应具有层次感、探索性、可操作性,让他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应选择一个好问题,创设一个好背景,让学生面临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开放性性任务、探究性任务,操作性任务,对知识的查漏补缺任务等),这时凭学生的一己之力往往无法完成,合作学习的时机已经成熟,通常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新知学习的几何课,在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1)能把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吗?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通过对四边形的分析,学生提出:只要将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就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四边形的内角和。接下来继续提出问题:
(2)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3)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
这时学生自主探索(应留充足的时间)的积极性很高,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都能算出来。但n边形的内角和有部分学生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完成,合作学习的时机已经成熟,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阶段是小组活动:相互探索、交流,使自己的观点不断完善,并不断产生新想法。同时,让会做的学生对不会做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帮助。使小组各成员都能成功完成任务。
第二阶段是交流反馈:各小组汇报展示交流整理的结果。通过不同方法的分割,有的在形内找点,有的在形外找点,有的在图形的一边上找点,有的就用图形的一个顶点。思维体现了有序性、互补性。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释放,思维进一步深化,达到互相观摩、启发的效果,不仅可以聆听同学的发言,还可以不断的提出疑问或补充。小组合作使学生在思维的比较中取得了对问题的完满解决,萌发出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通过反馈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个人聪明,合作使问题得到最优化解决。
思路之二:合作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分组时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学生成绩均匀搭配、学生能力协作搭配、学生性格特征及气质类型搭配、学生性别搭配、家庭背景搭配等,然后按照“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合作小组由成绩为“一优二中一困”的四名学生组成。设小组长一名,选情绪饱满,善于交际,人际关系良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在自愿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调配。座位安排由小组长自行解决,只要有利于合作就行。组内可以让各成员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成效。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思路之三: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思考时间。合作学习要求每位学生能够充分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再通过组内的交流、探索,使自己的观点不断完善,并不断产生新想法。使合作学习呈现出“1+1=2”的累加效果,甚至产生“1+1 >2”的创新效果。自主探索则是这一行为及效果发生的基础,个人自主探索的质量越高,合作的实效性越强。在小组合作交流前,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探索,先把想法写下来,再在小组交流中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再发表见解,互相提问,共同讨论,形成小组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才更具实效。
思路之四: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规定组内各成员的个人责任。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学习,需要小组中每个人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总任务的完成质量取决于每一个成员各自任务完成的质量。这就像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方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
思路之五: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这包括倾听、鼓励、轮流发言、说话音量适当、有序表达,始终关注任务,而不远离主题等;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如尊重别人意见,有效接纳别人见解,有质疑和争辩,但不能讥讽和嘲笑;要分解任务,明确个人分工和职责,使小组里每个成员都能充分、主动参与并做出自己的贡献;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比如,当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发言时,老师可以鼓励同学:就近的同学甚至同桌之间都可以尽快的讨论,只要明白了就可以继续举手,老师再鼓励同学主动发言。这样灵活的运用了小组的优势,即同桌两人也可以自然的形成一个小组,遗解课堂上的“燃眉”之急。思路之六:“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评价机制。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靠教学评价来推动和实现的。因此教学评价必须蕴涵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到终结阶段的全过程中。必须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要个人努力上进,还要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方法一是随机提问。随机提问小组内的任何一个成员,由他们的回答来评价一个小组学习的质量。这样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好好学习,这种由集体协作产生的群体压力,促使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投入。
方法二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对学习的贡献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各组学习行为和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各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
方法三是小组自评与组与组互评相结合,让学生表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及产生的问题,更好地展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和活动过程。这样做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方法四是以学习小组团体的评价成绩为评价标准。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促使学生认识到,他门在某种程度上与组内其他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其他组员不成功,他也不可能成功(反之也然),也就是“同舟共济”。所以,要定期对任务完成好、合作共处表现好的小组评选“优秀小组”、“红旗小组”,以给其他小组树立榜样,形成相互赶超,在竞争中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这就强化了“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谈几点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明确学习目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单向的传输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多维交流的过程.
如在讲《七巧板》这节课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询有关七巧板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制作七巧板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上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课本第160页图4—31正方形中的点有什么特点,是怎么来的,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4人为一组),要求把查询的信息及归纳总结出的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再让学生尝试自己拼图,探索一些规律,然后允许他们自由进行讨论,看看能否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希望他们能互帮互助,最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愉快的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参与及合作意识,使他们的拼图富有个性和创意.
二、挖掘数学课本素材,探索自主创新方案
数学课本中存在着大量能力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他们充分地挖掘出来,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讲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对于这个一题多解的问题,我在上课时要求学生拿出自己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萝卜、土豆等实体,自已动手去体验、去尝试.当某个同学切出一种新的形状时,别的同学总会围过来进行热烈的议论,然后又试图从别的方向截切,希望得到新的形状,有时还出现了一个人拿正方体,另一个人拿刀截切的情景,甚至有的学生把自已的橡皮切成几个小正方体,把同组同学所讨论的情况都做了一个模型.最后全班交流,并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部画在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参考.
三、设计合作学习的主题,给学生自主探索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互相协作能力.
如在讲《蚂蚁怎样走最近》这节课时,一只在A处的蚂蚁想从A 处爬向B处,你们想一想,蚂蚁怎样走最近?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将学生分为4人活动小组,探究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充分讨论后,汇总各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范围内讨论每种方案的路线计算方法,通过具体计算,总结出最短路线.让学生发现:沿圆柱体母线剪开后展开可得到矩形,即研究“蚂蚁怎么走最近”就是研究两点连线最短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构图,计算.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合作气氛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如设计学习问题坡度太陡,知识过于复杂、难度过高,学生接受不了,无法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本节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先出四道相关的计算题:
(1)(2a+3)(2a-3)(2)(a-2)(a+2)(3)(2x+1)(2x-1)(4)(5-3)(5+3)
让学生先计算,再提问发现了什么规律?再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时,学生“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怠惰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合作分析、讨论,最后推导出平方差公式.难题被突破了,合作的成功体验使他们学有兴趣、轻松愉快,这样,便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气氛.
五、教师要处理好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进行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内聚力,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民主合作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经历成功的体验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可以说,合作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增强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学习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探究学习的意识,真正实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六、合作学习的问题表现及策略
1规则不明确.在研讨过程中少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参与小组讨论,或在讨论过程中好似得到一个放松的机会,自由自在对学习投入度不高,有时会导致每组只有组长发表个人的意见.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一个一个地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2)别人说过的,尽可能不重复;
(3)轻轻地说,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
(4)注意听,听不懂的马上问;
(5)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全班交流.
2.分组不科学.我们的小组划分大部分仍是按前后排的四个同学来组织,这样的分组虽然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所以在组建学习小组时,采用科学的分组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3.时机安排不当.从内容上来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研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教学内容较难,学生没有研讨的知识基础,从而使合作学习难以进行.因而在合作中,分工要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参与,并明白个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另外就是在设计问题时要难度适中,不应过高.如在讲《正方体的展开图》时让学生明确三种类型:(1).有四个面在同一层(2).有三个面在同一层(3).三面二行和二面三行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使学生目的明确,还大大降低了本节课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4.评价不准确.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三是偏重于小组整体,没有关注学生个体反应.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做到:
(1)既重视团体评价又关注学生个体反应;(2)注重情感因素,实施鼓励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创新;
(3)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促进小组间的竞争与协作,使学生形成“小组荣我荣,小组耻我耻”的观念;
(5)评价切忌程式化,避免俗套化.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