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大家风范--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
读完这本书,虽然多有不懂之处,仍绝得受益不少.史家之笔,毕竟与文学家有别.为文学许笔端常带感情,而治史学则需要冷静的头脑和明辩的理性.这样才可以力求避免感情用事的偏颇.而史家之行文据理性但并非无感情.如蒋先生此书就是把枯燥的历史写的言简意赅又不乏动人的文笔.这本书不象一般介绍历史的“宣传册”,那样容易让人心生排斥感.作者确实把汗牛充栋的史料吃透后简明扼要的诉诸笔端,使出学者也能从中读出趣味,激发情感.这种治史的境界应是我们后学者楷模.时常亲近这样的大师之作,必然会有览名胜入宝山的感受与收获.读了这本,心中欢喜,只读了这一本,却已是大学岁月的尾声了.想象过去的日子,想想许多该读而未读的书,不禁感慨万千,悔恨不已.然逝者已永不可追,来日尚有许多事要做,自然不可坐而期待,左思右想,只有踏踏实实地抓住真切的现在,安静浮躁纷乱的心情,认真的从好书中吸取营养,是为当务之急.人生之大事,乐事,也该是一生不懈追求的事.感受大师风范,眼界为之一宽,心中审美的高度也拔高了许多.未读之前,仿佛井底之蛙,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多大,再三品读之后,不由的惊叹佩服,学林中原来有这般醒人耳目的精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透过文字,领略大师的风采,感受学海浩瀚,分辨作品的高下.渐渐地审美的眼光也不断提高.此刻,心中浮现了王国维先生关于境界的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我将在这条路上奋斗,求索不息
第二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铭 记 历 史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上周我阅读了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原著于1938年艺文研究会作为《艺文丛书》的一种出版发行,我所阅读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4年发行的版本。三天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并深深折服于作者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及深刻而不失风趣的文笔。他对中国近代史所做的透彻的分析不同于一般的史书读物,读完后让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以下是我结合作者的叙述,根据自己的读书笔记整理出的各章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为剿夷与抚夷,专讲外患。处在“中古”状态的清王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西方侵略者,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接连被西方列强打败而不知民族危机,白白浪费了20年的光阴。这期间,清政府内分为剿夷派与抚夷派,剿夷派虚骄自大,抚夷派服输不图振作。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末同初时,恭亲王奕与文祥认识到时代的不同才想到改革。
本章中让我有深刻体会的是以下几点:
一.近代的邦交是一把双刃剑,是当时的大困难,也是大机会。如果当时能进行高度的改革,而不是否认日益强盛的西方国家,这样也许可以继续维持历代我们在东方的光荣地位。
二.在鸦片战争以后没有人立即维新。我想中国人守旧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士大夫阶级又缺乏大无畏精神与独立性,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不可动摇的。这就使我们民族白白浪费了20年的光阴,在更多年的以后让民族受到压迫与歧视。
三.这期间我们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些不平等条约的根源我认为是当时民族的无知,我们的法制达不到近代文明的水平,放弃了一些很重要的主权却以为无关紧要。
在看到民族浪费了20年光阴后,我感到痛心,近代中国人迂腐的思想阻碍了民族的进步,让国家在以后备受压迫。
第二章为洪秀全与曾国藩,专讲内忧。清王朝受到了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曾国藩领导湘军为了清王朝的统治而战。洪秀全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却忽视了社会革命,最终以太平天国的失败告终。曾国藩在维持清政府为政治中心的前提下,一方面革新,接受部分的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守旧,恢复中国固有的美德。
我认为太平军在初期顺利的原因不是本身的优点,而是因为是一股新兴的势力,而洪秀全并不是想建设一个新国家,他想建立一个新朝代,他的失败,证明了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 物,他最注重精神教育,认为政治的改革必须先有精神的改革。其次他利用宗族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最重要的是他注重为人,不忽略做事,对所做的事情尽心尽力。他的事业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虽然他进行革新守旧,对我国近代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他不明白清朝是不能救中国的,而他所操练的湘军私有军队的精神更是传给了以后的北洋军阀,阻碍了国家未来的统一,这些都是曾国藩守旧的弊端。
第三章为自强极其失败,专讲洋务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失败。奕与文祥从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认识到中国应该接受西方文化的军事部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认为应“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成立北洋海军,以国防为目的开设学堂、造船厂、招商局等设施。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不彻底,最后还是失败了,而后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们全面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为了近代化的军器,要培养技术人才去驾驶,为了近代化的交通,要有电报局与造船厂的设立,而新式国防需要更多的费用,所以创办招商局。而他们却忘了近代化的国防最需要的是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所以洋务运动进行的并不彻底。不仅领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无需改革,时代与人民更是不允许他们彻底改革,民众的迷信是民族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极大阻碍。书中还讲到了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贪图在外国投资,而这种投资混合政治作用的就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注重商业的推销,而国际贸易的自由减小,就会引进市场竞争。最后资本主义国家要竞争原料,绝大部分要行使帝国主义。这些都是帝国主义的实质。
在由于朝鲜的内乱而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因为在战略战术上都低于日本,我国最后只能以签订《马关条约》告终,为以后的瓜分狂潮埋下了伏笔。
第四章为瓜分及民族之复兴,讲了瓜分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割据和北伐战争。其实主要讲了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三个救国方案。
以下是我整理的读书笔记:
康有为等人在变法运动中抓住孔子作为思想傀儡,因为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其次他抓住皇帝来行新政,就是抓住了政治中心,他调整了行政机构,废除了考试中的八股文,但是由于满清皇室顽固派势力庞大,康有为还是失败了。而义和团运动是反对民族近代化的,与洋务运动及变法运动是背道而驰的,失败是其必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革命方略则应时而生。
孙中山对近代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受过科学的教育,他的革命方案是精密可行的。他提出革命应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而这是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打倒了清朝,扫除了民族复兴的障碍,为国家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湘军演变的北洋军阀是民族宗族观念的体现,而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就是让我们国家走上正规的方法,但是当时并没有健全的革命军和革命党支持他,很少的人可以真正了解他的思想。民国十三年时,他曾改组国民党,联俄容共,创办黄埔军校,培养未来革命军的骨干。
这本书前两章叙述了我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大背景,后两章讲述了四个救国方案,脉络清楚,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重新的了解。这本书如同讲故事,让我快速读完并受益匪浅,在现代社会,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应该铭记历史教给我们的一切。
毛雅菲 英语0904班 学号:2009111635
2010年5月7日
第三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大家风范--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
读完这本书,虽然多有不懂之处,仍绝得受益不少.史家之笔,毕竟与文学家有别.为文学许笔端常带感情,而治史学则需要冷静的头脑和明辩的理性.这样才可以力求避免感情用事的偏颇.而史家之行文据理性但并非无感情.如蒋先生此书就是把枯燥的历史写的言简意赅又不乏动人的文笔.这本书不象一般介绍历史的“宣传册”,那样容易让人心生排斥感.作者确实把汗牛充栋的史料吃透后简明扼要的诉诸笔端,使出学者也能从中读出趣味,激发情感.这种治史的境界应是我们后学者楷模.时常亲近这样的大师之作,必然会有览名胜入宝山的感受与收获.读了这本,心中欢喜,只读了这一本,却已是大学岁月的尾声了.想象过去的日子,想想许多该读而未读的书,不禁感慨万千,悔恨不已.然逝者已永不可追,来日尚有许多事要做,自然不可坐而期待,左思右想,只有踏踏实实地抓住真切的现在,安静浮躁纷乱的心情,认真的从好书中吸取营养,是为当务之急.人生之大事,乐事,也该是一生不懈追求的事.感受大师风范,眼界为之一宽,心中审美的高度也拔高了许多.未读之前,仿佛井底之蛙,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多大,再三品读之后,不由的惊叹佩服,学林中原来有这般醒人耳目的精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透过文字,领略大师的风采,感受学海浩瀚,分辨作品的高下.渐
渐地审美的眼光也不断提高.此刻,心中浮现了王国维先生关于境界的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我将在这条路上奋斗,求索不息
第四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这本书被称为“诺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的确,这本五万字的小册子,在其他历史学家的巨著面前显的渺小,可是书中足够在近代史的浩瀚书海中独领风骚。
本书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此字字珠玑,却不疏漏任何史实,对历史的评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像现在许多历史学的教科书,千篇一律,被主流意识所驱使着,没有自己的观点。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一生研究近代史的思想精粹,他将本书看做是其近代史研究的序言。本书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在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之后,蒋廷黻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全盘西化”!这点与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思潮相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激进的人,这点在书中文字也可以看出。
但他的激进是进步的、理性的。
他对近代史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要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浓缩于五万字,可见他在面对这段历史的了然于胸,一个个历史片段、一个个历史人物精心安排,字字珠玑。可谓是一字千金啊。但蒋的这本书因与主流意识形态所不相一致,多年来一直为主流学者所忽视。难怪它会使我耳目一新,因为我们一直被主流的意识形态所控制着。
这就不免使人感到困惑,到底还有多少历史事实是被主流意识所控制,阻碍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蒙蔽在主流的阳光之下?
但好书如同金子,不会永远被埋没。如今,它呈现在我们眼前,是此书的愿望和读者的幸运。
读来整体觉得此书通俗易懂,完全感受不到大师与读者的距离。我们已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在读完此书之后感到震惊。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在脑海里颠覆了!
蒋廷黻对近代历史上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其中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我们眼中林则徐和琦善:一个是忠君爱国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收受洋人贿赂的奸臣。而蒋廷黻却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这评价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吧!但回头看看林则徐的作为,他将开眼看世界的成果交给好友魏源,魏源以此编成《海国图志》。林则徐已经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之处,却不敢自己公开提倡!所以蒋廷黻说他是中国旧社会的最好产品!如林则徐这类人都将自己的名声看得比国家更重,何况是别人呢!
反观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这样的震撼反差,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带来的。
在震撼之外,更多的思考。
他在这本《中国近代史》的总论里,把中国能否走出“中古”状态,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作为全书的理论主题,显然渊源于此。他写道:“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这句话是本书的主线,四个问号更是他对近代中国的期盼,这振聋发聩的反问,问醒了多少沉睡的中国人!
这两点是看我之后最大的体会,也是看完多本历史著作后有别于其他的感受。在此以后,看历史书需要多想一点,更进一步。在众多的异口同声的观点中要有自己的理解。面对主流意识所树立的楷模也需持怀疑的态度。这是学习该有的态度。
再看历史学家该做的!是堆砌史料,陈述千篇一律的观点,还是深入研究,敢于挑战正统呢?主流意识仿佛是太阳、引领者,跟在其身后的作家们,该看看事实了,为主流树楷模,为主流写“正史”,赞扬英雄,唾弃小人?英雄永远是英雄,小人永远是小人吗!史料不断翔实,历史课本该改的有多少!
相信会有更多的蒋廷黻出现,还历史的天空一片湛蓝!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后感4000字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后感
很早就知道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但认真拜读则比较晚。原因无它,但凡中国人,读近代中国的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缺乏一颗强大的心脏。一部血泪史啊,让人不忍卒读!常言道:知人论事。要想论其事,必先谈其人。蒋廷黻是中国历史学地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早年治学,中年以后志在外交。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作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了极大精力辑录的《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而是这本仅五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1]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他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充分反映了那一代受过西洋教育而深受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在反观中国近代史时的心态,以及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思考。
作为“书生从政”的代表,其言行、其历史观必不自觉得受其政治倾向的影响,然而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说:重印的宗旨在于“存史存文”,“存其文而原其人,不以其人的政治立场而抹杀其学术的成就。”[2] 正是因为历史观的偏差,导致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史料的选择、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一点在前两章中尤为明显。因而本文将就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这段历史,在蒋廷黻先生理论的基础上,试分析晚清初期的中国外交。
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蒋廷黻先生的观点十分鲜明,他坚持 “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不可”的看法。所以, 蒋廷黻先生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 评判人的善恶、事的好坏,全以是否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政治为标准。在蒋廷黻先生看来,“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间的竞争,最足以决定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这里的 “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具体来讲就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按照蒋先生的这种逻辑思维,那么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与传统视角全然不同的中国近代历史。
一、天朝上国的自大
受明朝和清前期所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以宗藩关系为主要形式的东亚国家关系模式影响,清朝的统治者将这种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关系模式外化为整个世界的国家关系格局。这种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导致清朝在一开始面对西方来使时就抱有轻视的心理。
例如,1793年,英国王室派马戛尔尼勋爵率使团来华,谋求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时,使团甫一靠岸,来迎接的清军便冲了上去,在船队上插上许多“英吉利贡使”的彩旗,礼品清单则一律写上“贡物”二字。热河行宫觐见时,乾隆帝更是一口回绝了英使的建交请求,发诏说:“„„你们表奏上说要派你国人常驻天朝,照管你国买卖,这和天朝的体制不相符合,万万不行„„西洋国家很多,又不是只你一国,如果大家都请求派人留居北京,如何是好?„„天朝的恩德和武威,普及天下,任何贵重的物品,应有尽有,所以不需要你国货物„„”
正如蒋廷黻先生在书中所言:对西方国家的轻视直接导致了中国的政府官员忽视与洋人的交流,也就导致了中西方语言不通、风俗不了解,进而导致了双方在外交谈判的过程中常会因误会而导致误判——中方低估西方的实力,军队溃败后又心有戚戚,畏葸不前;西方高估中方实力,以为中国一心求战,获胜后便洋洋得意更显傲慢。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盲目自大在一夜之间被打破了,之后形成的巨大落差致使清政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畏夷。这种心态导致了那些办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害怕出错,害怕得罪洋人,害怕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了另一场战争。而那些负责管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则几乎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如琦善、耆英者,他们在经历了战败后缺失了对继续抵抗英军的信心,他们已经认识到以中国八旗子弟这些中古时代的军队去抵抗扛着近代化武器的英军是不现实的。恰是这些“自知之明”迫使他们签下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蒋先生在书中说他们签下条约是识时务,然而我以为这并非是识时务,而是出于一种被放大的恐惧,或者说是出于晚清官场生态的驱使。晚清官员在面对夷务时无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面对英国人提出的要求,他们以为这些都不算丧权辱国,毕竟租借的是偏远之地,开通商口岸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协定关税更是便于管理、利于清朝;殊不知这些在近代外交中都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首先,我们便来说说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常人来看,林则徐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人民英雄,他以虎门硝烟的大气魄以及第一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深远眼光,让他成为千万国人心中敬佩的对象。但是,在蒋廷黻先生的著述中,他认为林则徐虽是中国省悟最早的有识之士之一,但由于害怕朝廷的不满以及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国家大事更加重要, 他仅仅在广州一地置办外国船炮、组织人员翻译国外刊物、仿制国外的坚船利炮。但他始终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不肯掀起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所以,蒋廷黻对林则徐,否定大于肯定。
其次,在蒋廷黻先生的眼中, 国人们普遍认为是“大奸臣”的奕忻却“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之贤者”。他认为奕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把握政权,改变了当时一般士大夫不明天下大势 ,在战败后仍妄自尊大,不思进取的做法。奕忻认为,清朝应该运用西方先进的“器物”来维护统治,于是“下了很大决心推行他们的新政”,在北京甚至全国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所以,蒋廷黻先生对当时认识到时代不同而思改革的奕忻的评价是:“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其中,肯定大于否定。而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传统史观上一直将他们作为英勇烈士来看待。但是,在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蒋先生还原了中日海战的真实场景:“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从这些详实的记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英雄们的局限性。而蒋廷黻先生用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眼光,给我们揭示历史真相。
对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的阅读,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和颠覆。
第一,高大上的历史经典原来可以这么短。这本书只有四章共5万字,第一章讲外患:两次鸦片战争,第二章讲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第三第四章讲为抵御侵略,先后出现的四个救国救民方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从整体看,一二两章为因,三四两章为果,从整体上探讨了近代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做的努力,病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
第二;历史经典可以这么通俗好看。书中没有那么多晦涩难懂的引经据典,不拘泥与细节和过程,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毫无抗拒欣然接纳。又如同一个博学且通达的老先生在唠家常,寥寥数语就把历史迷雾中雾罩下的人物、事件明白透彻的点出,让人豁然开朗。如,讲到中西关系,蒋先生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讲到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他说“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他则说“甲午之战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了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
第三,原来早在1938年以近代化为线索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研究就出现了。要知道我们的普通中学教材编写和教学,直到近十年才大力提倡用近代化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之前的历史教学我们贯彻的主要是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一味赞美人民暴力革命的伟大和正确。忍不住叹息,主流意识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让这样一本有思想力的书和我们失联长达近半个世纪。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蒋先生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而他则是站在时代当中写时代,对历史思考的深度和价值,在半个世纪过后仍让我们惊叹。历史果然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还有多少历史的真相有待发现?
第四:眼光独到,对林则徐、琦善等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如林则徐,至今我们的教科书中仍然赋予他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称号。而蒋先生则指出真正的林则徐觉悟到中国的器物不如人,但他并不主张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而对那么被我们唾弃的琦善则比林则徐勇敢又担当,他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而且公开的宣传了”。这种反差可能不一定会被我们认可,但他无疑的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具有一种由盛转衰的必然规律。开国者,大多平民出身,既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愿意不拘一格地提拔出身低微之人,以才定官职,较少出现冗官现象;又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懂得民心可用,时时体察民情,杜绝官僚主义作风,节制己欲。然而“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日日想着大兴土木满足私欲。国库空虚,便卖官鬻爵,上行下效,最终开国者所想杜绝的东西便被其子孙一一拾回。
当然,蒋先生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第四章的最后一部分很明显带有了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偏离了先前客观中立的立场。但,瑕不掩瑜,绝对对得起’近代史上的经典”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