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习学校有关中学生品德的一个案例并予以评析
评李老师对小张同学的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学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品德教育非常重要。下面笔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品德教育。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这一阶段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而且非常喜欢追求个性。我在实习期间,不得不感叹有些学生的行为想法实在让人伤脑筋,不得不敬佩有些老师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
就拿实习期间李老师处理4班的小张同学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小张在众老师眼里: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自制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李老师针对他经常请假逃课这一行为,她私底下让同学们主动和他玩、谈心,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针对他的厌学,她则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使他对学习产生乐趣。针对他身体弱,惰性强的缺点,李老师鼓励他参加体育锻炼,分配他干力所能及的班级事务,并经常与家长沟通,和家长一块耐心地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敦促他健康成长。同时,不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帮助他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到后期,小张同学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了,也不会无故缺课;在班级中主动干力所能及的事,也能和同学友好相处,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个处理学生德育工作的案例是比较成功的。我在私底下和李老师交流总结了当时小张的大致情况:由于他的父母在他六年级离婚后他母亲对他溺爱骄纵,导致他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使其懒散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同时由于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产生厌学情绪,以致逃学。他的一切“不正常”行为都是在寻找他的“存在感”。李老师针对小张的个人情况,用“爱”满足他的需要,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帮助他建立起了自信,成功的让其有了可喜的进步。
通过这个教育案例,我们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饱含爱,付出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时刻铭记虽然教师与孩子们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想做一个受人尊重喜欢的教师,就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滥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老师一定要在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从行动尤其是语言上尊重、理解、信任孩子,消除教育盲点。当班级出现“问题学生”我们决不能对其放弃,任其发展,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和“问题学生”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要多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其次对“问题学生”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给这些“问题学生”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我们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够没有爱”我们要用爱来培养学生的品德,用师德去感染学生。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人生德操高下、品性优劣的特殊阶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于己是功德无量,于人是受益终生,于国则是播下和谐发展的希望火种。
第二篇: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时光飞逝,转眼间顶岗实习已经步入尾声,经历这半年的实习生活,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实习过程中,我因学生的进步感到喜悦;因学生不听话,顶撞自己感到苦恼;也因为前辈们对自己的呵护与帮助而感动。正是因为这些,我用四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而这些经验也将是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下面我就实习中中小学生品德问题展开自己的分析与见解。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重要性,以分数来对学生进行好、中、差三级等分却忽视了学生品德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品德重要性的认知。从他们懂事起,应试教育就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无比“光明”的前景。从幼儿园起,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被动地接受正面的灌输。这种教育体制让学生成为学习机器,逐渐失去个性,忘却追求一种有主题的生活。然而,青年期是青少年品德形成定型时期,又是有较大可塑性时期。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方面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习期间我所教的班级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刘伟,上任何课他都不会认认真真听一分钟,甚至钻到桌子地下玩,或者走出座位去打扰其他同学。至于作业,他更是不会动笔去做,考试宁可教白卷。下课后,他还要欺负同学,做恶心的动作,比如吐口水。一直以来,刘伟已然成为全校“出名”的问题生,而我在实习期间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他,教育他,可是根本不起作用。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刘伟身上存在明显的品德缺陷问题,以一个“问题生”的存在而自豪,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叛逆性。这样的孩子,教育他如果单看他眼前的表现,只会莫名其妙,义愤填膺,哭笑不得。但是孩子还小,问题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如何解决他的问题,先要搞清楚原因,搞活原因,教师先要展开自己的思路。
横向展开。看他在其他学科、其他老师面前的表现,看他在上课之外的活动中的表现,看他在小伙伴中、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果其表现都差不多,那是一回事,如果有时表现不一致,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纵向展开。看他在初中时的表现如何,在幼儿园期的表现如何,婴儿期表现如何,如果那是也都是差不多现在的样子,那就是一回事;如果那时表现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者不完全是这个样子,那就是另一种或者另外几种情况了。根据他在各年龄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分析他形成如此习惯的来源是家庭,同学,还是学校,然后对症下药。
情况不同,证明原因不同,当然解决的方法也就各异。而我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就犯了一个教师常犯的毛病,遇到问题不去探究原因,就想直接通常的管理方法上解决它。在很多孩子身上这是行不通的。
教师面对问题有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否则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因为如今的学生需要诊断的的人正在逐年增加。一般化的、大拨轰式的管理过去还能应付,以后恐怕就不行了。形式在迫使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变成名副其实的教育专业人员
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据有关调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从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出发,中华传统道德特别强调要从青少年起,就注意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视道德品格的传统教育思想。我们的前辈在青少年时期,差不不同程度的传统道德的教育和熏陶,不少人正是从忧国忧民,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建设大同社会等思想的基础上接受了共产主义学说,走向革命道路的。今天,我们对一代新人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弘扬传统美德与倡导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平时的教育中渗透人格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实践,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教育,以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心灵,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总之,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让他们先做好人,再做事。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掌握学生的优、缺点,体贴学生,宽容为怀,师生双方才能关系融洽,才能使思想教育从消极防范转向积极引导,工作也能做到学生心中,从而使学生“思而后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第三篇:案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本站推荐)
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案例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们的校长就像张伟一样一心为公、履职尽责,勇于创新,引领学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上寻求突破。他将“从严要求、从细入手、身体力行、入情入理”作为工作理念,自从来到这个学校,事事、时时、处处冲在前面,每日他总是准时于早上5:20驱车第一个赶到学校。节假日、双休日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他以校为家,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全负荷的工作着,为了学校的发展,他动用了自己的亲戚、同学。无论做什么事他都率先垂范,亲历亲为。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但是他总谦虚地说:“其实都是大家伙的功劳,我什么也没干。”其实,不用说我们都知道:作为统领全校的总指挥,每天大事小事日程总是安排的满满的,为了学校的发展费尽心思,任劳任怨。由于学校面临搬迁,学校的的发展受到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软硬件设施都需要改善,他便经常往返与新校址工地与现学校之间。高校长身体力行,多方联系,多渠道沟通,多次协调,最终确保了学校很多活动的开展。中强学校有了这样的领头人,学校的振兴指日可待!是啊,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绵羊也会变成狮子,更何况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狮子呢?
第四篇:关于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之学校适应不良
2009春季学期
关于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之学校适应不良
重兴中学
李文会
晚上九点半,电话响起的时候,我正在办公室。电话里一学生声音很急促。要我马上过去。一位女生M不舒服了。我急忙回去。
M情况我很清楚。女孩儿很懂事,也当然十分敏感,内向,内心体验很深刻。成绩一直比较优秀,在班里是前十名的。自我加压严重,近两个星期,持续头疼,学习很吃力,医院检查,结果是神经衰弱。在医院我陪她输了两天的液体,效果不好就请假回家了,今天考试,返校。
回到我宿舍,见到她用帽子把头捂得严严实实的,看来刚刚哭过鼻涕。同寝室的三个女孩子陪着。不知所措的样子。
我把她们请到了心理聊天室。我特意搬来一套沙发。我请她坐到沙发上,我给了她一个毛茸茸的很柔软的布艺海豚,让她背靠着,尽量放松。我很随意的倾斜向她,坐在她旁边的小沙发上。她深埋着头。我先让她缓缓地做一次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以下是我们谈话的详细记录
我轻声地问她:“你现在感觉如何?”(这里我明知道她头疼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应该由当事人自己陈述。我们不宜轻易做出判断,避免来访者受到暗示,造成错觉)
她哽咽着说:“头还是疼得很厉害。”说着就擦淌下来的泪水。
我:头疼不是一天得的,当然也不能一下子就好。
她:我现在一点都学不进去,头疼的很厉害。到教室就头疼,我现在很想离开学校这个环境,我受不了学校紧张的气氛,给我的压力很大。但我又不敢回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我今天听你爸爸说,昨晚上你妈带你出去玩了一圈儿,这样很好啊。
她:我老让我爸妈操心。
我:这是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做父母的基本需要,这是应该的。
她:我今天早晨发生了一件事又让他们为我担心了。
她又开始哭了。我递给她几张纸巾。然后轻轻地问她怎么了。
她:今天早晨一点的时候我就睡不着了,头还是很疼,一直到三点,我想出去转转,我给爸妈留了张纸条就出去了。结果······结果他们就出去找我了。
我:凌晨三点你一个小女孩儿出去,爸妈当然会急着找你了,这是应该的。如果我有孩子半夜出去,我肯定也一样急着去找的。我想如果是你,将来有孩子的时候,你也肯定这样做的,不是吗
她,沉默,居然。我愿想她应该点头的。
她:我妈说,我天天让他们操心,不放心。说我事儿多。
她泪水不停的淌。
哦,原因在这儿呢,对她这样一个过于敏感,内心体验深刻的女孩子来说,诸如此类的话当然会很强烈的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她当然无法承受,也无力承受。
我:这些话你妈以前是不是也对你说过?
她:嗯。
我:什么时候开始这样说你的?有多长时间了?
她:自从上了初中之后。
我:为什么呢?
她:我也不知为什么,自从上了初中,初一时身体一直很弱。经常生病。
我:我看你现在身体很健康啊,(事实上,她体质的确有些弱,但并不至于弱不禁风,我想主要还是对初中新生活的不适应所致的心理反映。所以我有意暗示她,让她意识到自己很健康,改变她对自身体质弱的观念)
我接着说:你在初一的时候,由于从小没离开过家,一下子毫无准备地进入到了初中的寄宿生活,这时不知所措的你开始了内心和寄宿学校这个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冲突便是造成你焦虑甚至恐惧的原因.这种焦虑就表现在你那时候所谓的头疼,多病等具体的身体症状和自我感知上的一些错觉。事实上,有很多学生也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每个人面对一个新环境的时候,都需要有一段时间去适应,只不过适应所需的时间或长或短罢了。我原来有一个学生,也是女孩子,刚开始不适应初中的新生活,成绩很糟糕,我所教的英语经常考十几分,二十分都少见。整天哭哭啼啼的。根本无法正常上课。后来我帮她进行调节,经过我和她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她终于可以适应了初中的生活,而且成绩也当然的有了惊人的进步,两个星期之后,她的英语成绩由原来的十几分一下子提到了70多,再后来就到了优秀。并始终保持班里前十名的好成绩。整个人的状态完全变了。你现在比她那个时候强多了,至少你成绩好,这样的状态下,还能保持优秀的成绩,说明你真的很不简单,对此我们一点都不应该怀疑。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你也一定能够调整好你的状态的。
她很认真地听着我的话。很郑重地点点头,还嗯了一声。然后她接着问:我现在一进教室就头疼得厉害,怎么办?
我说:我有两条建议送给你,第一条,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森田提出的森田疗法。我接着给她介绍了森田成功前的痛苦经历和如何取得成功的历程。详细地讲解了森田疗法的这两条原则,她深受启发,并从闪光的眼神和舒展的表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顺其自然就是接受目前的不适应所带来的身体痛苦,把注意力从病痛总转移出来;转移的方法:为所当为,即带着一切不良的症状痛苦感受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每天应该做的事情中去。不要管它如何的头疼,只管学习,读书,寻找应有的快乐。只要不倒下,就不要管它!记住,医治一切的病痛的良方是信心和时间。第二条,写心理日记。详细记录每天的感受,比如头疼等一些身体不适症状给你带来的心理感受。如实地记录你所承受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困扰。但注意你只需要如实记录你的感受,就像医生记录其他患者的症状一样,只需记录不要记忆,更不能沉陷其中。你可以理解吗?我希望你能记住我的这两条建议,并坚持去做。我们绝对相信,成功一定属于你!我以我的人格担保!
在这次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也很深入地探讨了当前我们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误区,其中又引用了很多谈话中无意发生的随手拈来的生动风趣地例子。比如谈话中,我用其他三个学生把我金鱼缸里的鱼卵误认为是金鱼的便便,急于给金鱼换水的事情比作现在一些家长不了解孩子,错把孩子一些原本积极健康向上的,富有创造力的想法当作另类甚至异类给简单地粗暴地扼杀掉之现象。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充分地表达出学生对家长的一些爱的误区不满情绪,更让她们在笑声中理解和原谅了家长的过错。
近两个小时的谈话结束了,送走了心情舒畅轻松的满脸笑意的她们,我心里很是欣慰,但又不禁对我们现在家长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误区深感忧心,更为现在我们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严重压抑的学习生活状态堪忧。
春天来了,新的气息也该来了罢。
2009.3.8
第五篇:案例:一个具有强烈逆反心的中学生的转变
一个具有强烈逆反心的中学生的转变
马桥强恕学校徐小明 进修编号:120104006009
案例介绍:谢某,男,中预(六年级)学生,家庭离异,与妈妈一起生活。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学习成绩一般。据调查在家里经常与妈妈对着干,学校与老师对着干,一开始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课堂练习都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常晚上不回家;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很喜欢表现,莫名其妙就会离开自己的座位,不知其所为。其妈妈在单位工作,工资不低;但很怕女儿,对女儿基本上百依百顺。每当老师和妈妈批评她时,要么顶嘴,要么不理人,妈妈对此束手无策,班主任老师也见了十分头疼。该生对我还比较尊重听话,后来她妈妈找到我,让我帮助劝说她,做其思想工作。
案例分析:该生的逆反抵触行为与单亲离异家庭环境的成长有很大关系,从小不能引起家人注意,不能引起周边同伴注意,主要是内心上想引起别人注意,认为妈妈“没本事”看住爸爸;叛逆行为也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行为逐渐失去自控。
辅导方法:
1、合力教育:与其妈妈、班主任保持联系与交流、探讨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有时需要妈妈配合“演戏”。
2、春风化雨: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我经常在课堂上或平时有意无意地表扬她的优点,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她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她的名字,而是在与她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她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母女关系。
3、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该生喜爱舞蹈课和擅长歌唱来对她产生影响。
4、持久辅导:平时多留意观察她的情绪变化,经常与她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帮助她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辅导效果:通过辅导,谢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母女紧张关系缓和,在课堂也能基本遵守纪律,能基本完成布置的课堂练习,回家作业等功课,在家里也能和妈妈说笑,不再夜不归宿。与老师同学们的关系也处理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