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
本书的作者科尔奈是匈牙利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在书中,作者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各种研究资料出发,先对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权力与意识形态、国企与计划经济、短缺与通货膨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得出的结论是经典体制在经济上遇到的难以克服的困难以及对人民的承诺无法完全实现成为了改革的动力。接下来作者总结并预测了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的私营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国企的改制以及价格改革等现象,并且根据已有的历史经验预言改革的终点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以及向自由市场的转轨。
作为市场化以及私营经济的坚定支持者,科尔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态度毫无疑问是悲观的。尽管作者自己从一开始就强调对社会主义的历史评价再过两百年也为时过早,但事实上这本书中充斥着对经典体制的负面评价。作为一个从未去过东欧的读者,我确实不能完全认同书中的很多观点。科尔奈的论点十分鲜明,但是论证观点基本靠理论分析,缺少数据与实例的支撑,有时让人感觉不明所以。实际上在作者看来,对经典体制下的经济政策与社会问题的研究最后都可以归结于官僚体制,所以最后走向民主政治是必然结果。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完全战胜了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二十年过去了,面对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重重危机,不知道作者是否对自由市场还抱有如此大的自信。对本书的争议暂时告一段落,下面结合这本书的内容具体分析中国的经典体制以及改革的过程。
1949年,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全国政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如作者所言,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处于半殖民地状态,处在独裁统治下,社会动荡不安。党夺取政权的力量主要来自内部,而且党的领导在当时深得人心。这与苏联以及其他东欧国家并不一样。虽然布尔什维克党也是通过全国范围内的革命夺取了政权,但是在以农民为主的旧俄国,列宁主义政党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其他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也是通过苏联的外部支持取得了政权的。因此和中共相比,苏东国家共产党在建国之初的群众基础并不够牢固,这也导致了中共与苏东国家共产党在政治领域的诸多不同。遗憾的是,作者写书的一手资料主要来自于东欧,因此如果以本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运动,在有些地方就会产生困惑。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了大多数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支持。中共胜利的法宝是群众路线,即“人民——党——人民”,而苏联的路线是“党——人民”。中国共产党信任群众,善于发动群众运动,允许群众集会游行,承认工人罢工的合理性。而在苏东国家的意识形态里党执政具有合法性是因为其代表了群众的利益,但是其体制却带有很明显的“家长制”特征。斯大林认为“党一定要比工人阶级看得更远”,官僚集团的政策会为群众安排好一切,群众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遵守指示就可以了。党的政策都是由命令式地由上到下推行的,下级只能服从上级的命令。党把群众当成孩子,不允许群众对党的政策有异议,党的批评者被看成是外部阶级敌人的代言人。党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不允许群众运动,对工人罢工残酷镇压。这种政治上的高压与僵化同中国前三十年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中国毕竟还是受到了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不久,在整风反右中,党推行了官僚化的上级向下级分派指标划分“右派”的错误政策。在这场运动中,新的官僚阶层借助群众反右的热情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大跃进”的错误更是如此,“大跃进”的本意是发动群众大搞经济建设,但是地方官僚却利用群众的生产热情掀起了“浮夸风”,导致中央也开始盲目乐观,制订了不符合实际的经济计划,导致更多的地方官僚为了政绩不得不弄虚作假,甚至要求农民交出更多的粮食来完成上级指标。在经典体制下,官僚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可能会站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甚至利用群众。而在中国,群众过于信任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不会过多思考党的方针是否有问题。就算党的政策出现了问题,也只是把问题归结到相应的官僚,这使得党的很多政策错误不能在群众中得到及时的纠正,同时人民的许多真实诉求也很难通过基层的官僚传达给高层。在经典体制下官僚体系内部也存在冲突,有不同政治派别和利益团体,还会涉及到领导权斗争。在东欧,官僚集团内部斗争激化后往往会出现秘密警察和大清洗。而在中国,由于党的群众运动经验十分成功,党搞“反修防修”斗争的方式是掀起大规模群众运动,但是这一运动却遭到部分官僚集团的利用,再加上官僚集团在“四清”运动中“桃园经验”的应用,“文革”这一悲剧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了。
下面讨论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经济问题。经典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工业上搞国有企业,农业搞农业集体化。国有企业归全民所有,生产的目的是完成上级的指令计划,而且需要负责职工的福利。农业合作化的目的是消灭小农经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农业基础。作者认为经典体制的经济效率低下,而且具有明显的“短缺性特征”。
社会主义改造伴随着农业的集体化。苏东国家通过国家暴力强制推行集体化,建立起了合作社制度。中国搞农业集体化并没有遇到多少阻力,方式比较温和,农民也比较支持,但结果是一部分村子搞得好,一部分搞得差,还有一部分搞得一般。作者认为在农村消灭私有产权的真实动机是为了加强官僚集团的统治,在农村建立公有制的价值体系。但是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未免有些险恶了,况且作者在文中也并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以中国为例,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但是农业生产力依然很低下,很多农户缺少足够的农具从事生产。而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工业建设需要从农村获取大量的原料,同时国家的粮食问题也亟待解决。在这样的条件下,将农民组织在一起生产,如果管理方式合理,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的。建立合作社也更有利于推广机械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集体化,确实也是捍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东欧国家中,波兰没有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农业生产中私有产权占比例很大,而波兰也成为了东欧剧变中第一个倒下的国家,这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在我国某些地区农业集体化确实也造成了比较消极的影响,农民会感觉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自己对生产成果也失去了绝对的控制权,这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和苏东国家的工业实行国有化,但是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作者认为上级指令计划和国有企业生产不可避免会存在冲突。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讨价还价的行为模式,这会导致纵向的信息扭曲。一般情况下,企业领导人希望生产任务越轻松越好。因此在上级主管希望了解企业生产能力的时候,企业领导人会尽量隐瞒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但是部门主管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在第一轮指派任务时会安排比实际可行的任务更多的计划,等企业来要求降低任务,而定计划的基准往往是企业上一年度的生产量。因此为了避免任务量的增加,企业领导人会尽量避免增产以及超额完成任务。作者想以此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企业没有增产动力,企业领导没有以财产主人的眼光看问题,官僚计划考虑的是政治因素。在普遍实行“马钢宪法”、“厂长负责制”的苏东国家,这种官僚主义的倾向确实容易出现,因为企业的领导是由党委任命,只对上级党委负责。但是中国在工厂管理中力图推行“鞍钢宪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鞍钢宪法”是对“马钢宪法”的否定,让工人参与到工厂的民主管理中去,对工厂领导进行监督。遗憾的是,作者看不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书中也很少考虑到工人,因此在作者看来,只有搞私有产权才能避免这种信息扭曲。但是中国的经验表明,在工厂实行民主管理,可以让工人认可自己的主人翁地位,那时中国的工人生产积极性很高,增产的愿望也很迫切,还积极参与到新技术开发中。
这一部分总结一下作者对经典体制下的“短缺经济”的论述。作者认为在经典体制下短缺是很普遍的。一般来说,短缺包括水平短缺与垂直短缺。水平短缺产生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表现为买方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垂直短缺产生于物质分配机关和企业之间,如果企业要求的物质总量超过了物质分配机关所能提供的总量,就会产生垂直短缺。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生活资料的短缺也是普遍性的,居民生活水平较低不在于购买力不够,而在于买不到想要的生活资料,几乎一切都要凭票购买。为什么会产生短缺现象?客观上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而作者则着眼于体制本身的因素,认为以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制度导致了短缺。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下,私营企业会关注买方的需求,如果出现短缺它就会增加生产,而国有企业则缺乏关注这种信息的动机。同时市场本身具有过度生产能力,而国企缺乏过度能力,而且会隐藏自己的实际生产能力。再者企业的计划任务只跟总量有关,而不关注产品细节,导致不能满足买方的需求。在生产领域,分配者总是想让下级单位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多的产品,这会导致纵向的短缺。而且社会主义的免费、低价和配给制度也会导致需求的无限膨胀。这点感觉有点扯淡,作者最后甚至还直接提出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只能是一种乌托邦似的设想,未免让人感觉很武断。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作者当然也毫不在意自己的观点可能存在的历史局限。
在经历了进三十年的经典体制过后,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作者认为改革的原因是经济的困难、民众的不满、掌权者信心的丧失,官僚集团内部认为只有允许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才能让国家的经济走出困境。中国的改革较好地吸取了苏东国家的历史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在农村恢复个体生产,释放出足够的自由劳动力。与此同时在沿海地区试点私营企业并引进外资。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始建设社市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领导仍然由上级党委指派,但是上级指派任务大幅缩减,企业可以在上级计划之外生产更多的产品并且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这种“双轨制”是建设市场社会主义中出现的一种过渡形式,但是却为企业领导与政府高官以权谋私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腐败盛行,特权阶层逐渐产生。于此同时,官方意识形态也开始转变风向,提倡“物质刺激”,把消费增长放在第一位,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变为“和平共处”,并且取消以往的福利承诺,转移到个人和家庭。如作者所言,中国出现了种种问题,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党的支持率下降,并且出现了著名的政治抵抗运动。但是中共并没有向东欧国家共产党那样失去政权,反而更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了市场经济,把中国建设成了最成功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已经37年了,不管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经典体制,但是在政治上共产党的专政却始终没有动摇。这与东欧国家不一样,东欧国家共产党的高层几乎都主动放弃了***,进而失去了政权。在政治体制改革上,除了健全法制体系以外,我们几乎没有多少动作。无论如何,中国在东欧剧变后的发展轨迹已经完全超越了本书的预测,作者当时的论点是官僚体系与市场经济是冲突的,但是现在作者可能需要修正一下自己当初的判断了。
总体来说,作者写这本书主观性较强,糟点也略多。不过正如作者所言,读下来定有收获。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年级:
学
号: 学习中心:
—————————————————————————————
(考查课程大作业均由教师批阅,发现内容雷同或抄袭一律按0分计)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2.字数:3000-5000字,与视频中老师的要求有出入,请以此作业要求为准。3.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4.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5.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平时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江泽民同志曾经在党的第十四大报告中明确的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在社会实践上是一项艰难复杂的任务,在理论上也存在很多深入了解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何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国家在宏观调控下使得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它符合积极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的价格杠杆以及市场的竞争机制等功能,将资源优化整合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给企业压力和动力,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类信息较为灵敏的优点,促进企业供求的协调;针对市场自身存在的缺点和弱势,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功能 什么是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中,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于市场因素的原因,使得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受到影响。
在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跨越的一部分。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客观基础,要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市场机制存在两方面的矛盾: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
在等价机制方面。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无论哪种产品都由不同生产条件的劳动者生产的,此所形成的产品称之为个别劳动时间,而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同一种商品在同市场具有同一个市场价格,此所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价值量,按照等价原则交换。等价交换是使交换的双方得到补偿,保护交易双方的利益,使得商品生产流通得以继续的保障。
在效率机制方面。价值决定价格,这就要求我们节约劳动消耗,增大价值的产量。相比较其他企业而言,要尽量使得自己生产的产品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就能产生更多的剩余产品,提高企业的效益,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在竞争机制方面。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处于优势状态,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这样就能增大自己的竞争力,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2.价格和价值的矛盾
对于商品的供大于求,价格会使得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出售,企业获得的利润较少,严重者,会导致亏损;对于商品的供不应求,价格会高于价值出售,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供与求的不平衡,使得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市场需要进行控制,调节总劳动时间的分配,使得社会资源及时地在生产不同产品和不同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新形成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历史风霜洗礼的国度,中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也进行的较为坎坷,从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后的“大跃进”、“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粉碎以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的“四人帮”,发展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的提出以及贯彻,经历过困难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最终确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本人认为这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经济活力、竞争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促进新格局的形成;2.在分配的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实现共同富裕。本人认为,这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防止两极分化;3.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运用掌握的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能对市场经济实现有效的宏观控制,避免经济发展中大起大落和经济危机的产生。中国十四大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得到了真正的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将采用全新的运作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重新进行新的定位,使其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阶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 随着中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新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中国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目标的多元化;中国经济机构的复杂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和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等方面。使得计划体制管理过多和过硬的劣势逐渐体现出来。这样无法调动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广大职工的创造性,使得经济缺乏了其活力与生计;会致使经济效益的下降,经济发展脚步变缓,使物资得不到供应,产品供应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和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改革,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扩大企业权限的同时,放宽了价格管制,为了鼓励企业加速发展,在市场竞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理论上采用了计划于市场相结合的多种模式管理,但总体上依旧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这些不仅不能摆脱原有的经济窘况,而且依旧会使得商品短缺、通货膨胀、外债增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对经济体制的运作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商品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要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作用发挥的好,会促进经济的增大,提高企业的效益,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的认识,从实践中,进一步的认识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计划经济不等同于社会主义,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是有计划的。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实现形式
(一)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过去的生产关系是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作为支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站在政治的角度,离开了政治的改革,经济改革则是一句空话,经济体制需要与政治体制相统一,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前提,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以及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成功,因此,政治体制的改革需要以民主为重心。
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是相互统一的,民主需要法治去保障,社会主义也可以通过民主确定一套明确的体系,防止国家机械化的管理,防止权力凌驾于义务上,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市场在建立有序的运作时,需要完善其相应的法律体系,只有民主与法制相互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体系,就能规范人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能合理化经济、合法化经济。
(二)加强国家的作用
在市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的宏观控制不仅要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节,还需要通过提供相应的措施,塑造市场主体地位,发展市场要素,使得不同的市场,例如金融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时间上也要构造现货市场,在空间上要开拓不同各类的市场。
在物质飞速发展的现在,企业的垄断和竞争成了市场中的一道“风景”,然而,很多企业,由于规模小,组织构造分散,生产量过低,无法形成规模的经济体系。这就要求政府制定和执行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优化市场的结构,完善市场的竞争机制
(三)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国家主权 随着经济全球化,其一方面很好的促进了各个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另一方面也为某些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部提供了“便利”,在面临其他国家对我国市场的加压,我们应保持谨慎和独立的态度,如果在这种形势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代表和维护国家的利益,可能会丧失国家的一些利益。只有维护国家的主权,国家主权完整,国家得以生存,才能得到发展。
(四)重视环境保护
一个国家越发展,其环保就越重要,我们不能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忽视环保工作,企业越发展,越要有环保意识,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要采取严格的法律法规、各项环保措施,切实的发展环保。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无论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还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我们的目标始终是为了让中国更强盛而不断努力,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党,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不仅需要大型企业,也需要中小型,甚至小微企业,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受益颇多,愿与大家共享。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本站推荐)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XXX
学号:712086192010 年级: 2012秋
学习中心:象山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政治经济读书报告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本书主要讲的是我国的政治经济问题,书中提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及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等章节。
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是在前苏联基础上实行农村、城市各有全民与集体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各有侧重,这在当时是适应中国国情,但是,无论是从接下来的1958年“大跃进”,还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来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现实生产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就会犯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种损失,则是巨大的。邓小平最初在1987年就指出了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提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思想,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实行“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设想,這樣就逐步地为市场经济的形成与确立准备了条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着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富有效率、充满活力、健康运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和实践,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依据和实践平台。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说下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控,也就是宏观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块,但是也有必要地行政手段、法律手段、道德引导等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于实现充分就业;稳定价格;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从经济政策上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来进行调控,其中货币政策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汇率政策;辅以法律和行政监管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的辅助干预和调节;再用“以德治国”以道德规范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矛盾。这几种调节和干预经济行为的手段,相互配合,协调运用,使市场经济有序的运行,发挥它的积极功能,抑制它的消极效应,形成了现在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收入和财富分配是经济理论永恒的研究主题之一。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不仅决定着社会各成员的物质福利水平,而且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制度和政策,本身又体现着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同时,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当前,一方面西方国家过高的社会福利成为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公民的平均福利水平仍然偏低而丞待提高。因此,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我们应该将研究的重点放到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课题中去展开,就此而言,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认为一个健康社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呈“橄榄球型”的,就是中产阶层占大部分,富裕和贫困阶层各占一小部分。调整收入分配方法有多种,如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度不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人力资本参与初次分配的比重;鼓励劳动者以资本、技术、专利和管理等参与分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鼓励民间投资和创业致富,拓宽经营性收入来源;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积极落实国家税收改革政策,推动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国有土地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控制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等等一系列措施,正在把收入分配调整到健康发展的运行轨道上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新世纪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所要完成的重大课题,那就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一般说来,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和措施。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19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建立。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现代国家一项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制度。一个良好的保障制度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的明显的。主要有这几点:第一,稳定了人民生活,保护了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二,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第三,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了社会安定,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客观地讲,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不严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的,即使在城镇,也有不少居民依然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外。到2006年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分别只占到城镇就业人员的66.3%和55.6%。而且,从长远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将承受来自三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是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课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是我们党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一定能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插上一对翅膀!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政治经济学课后的一些所悟所感,通过学习,我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层次、更加充分的认识,读书报告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予以指导改正。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
————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
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3.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
4.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课程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之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改革与经济发论纲》之我见
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可谓深奥与可读性并存,通过阅读教材《经济改革与经
济发论纲》,并结合网上资料,就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课题作一个简单的论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
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
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
(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我国实行的是市场取向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公开、公平竞争的经济,实行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或者暂时退出劳动岗位,带来本人及其家庭经济和生活的困难,需要国家提供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在年老、体弱、疾病、伤残、遭遇灾害等情况下,也需要国家提供物质帮助或者给予救济,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市场经济还要求劳动力能够合理流动。为了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还是调控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资金是通过国家立法由劳动者、企业、国家按法定比例筹集的。当经济发展、劳动者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就会减少,从而减少社会需求的增加,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当经济不景气、劳动者失业率增加时,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就会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多,进而刺激消费,从而拉动社会需求的增加。因此,社会保障具有平衡社会支出和需求、调控经济过热和过冷,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积累的社会保障基金,除用于消费外,国家还可以将其用于投资,这不仅可以使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还可以增加社会生产资金,扩大社会再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的稳定器、安全阀。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丧失生活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工作岗位、遭遇灾害的社会成员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增强其对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消除或者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把社会保障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载入宪法,纳入法制化轨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维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权和统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进社会福利,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尤其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劳动者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收入。竞争必然造成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不均等,甚至收入差距悬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通过强制力征收社会保障资金对社会成员收入进行再分配,这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竞争中因失业、疾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就业机会不均等,使他们重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减少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维护社会公正。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保障机制不合理
国家包揽过多,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同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没有完全从过去多功能合一的单位制角色中转换过来,也有着较重的负担。此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存在供给等级制平均主义的事实,在社会保障供给上,我国存在着混合制度,有还补充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严重滞后,这些问题都凸现出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合合理。
从国外经验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都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但从我国的现状看,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是企业支付,少量部分由国家补充,个人很少缴纳。不能很好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责原则。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各地的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向企业统筹的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30%,如果再加上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和住房公基金等各项社会保险的筹资比例之合,平均水平已超过工资总额的40%,而向个人筹集的比例仅为工资总额的3%—5%。而在供给上,政府职员和国有企业单位职员享有收益基准制的保障。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职工更多的依靠自身公款的积累,农民家庭则主要依靠自己家庭积累来保障养老及医疗。这似乎隐藏着有可能存在按人或地区划分,区别执行收益基准制及供款基准制的混合制度。这种体制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不能根据工作努力程度不同而实行区别对待。
(二)社会保障责权关系不明确
在历史责任中,转制成本太高,而且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责权脱节,相互推卸责任,造成了真空的漏洞地带,再加人缺乏风险和责任约束机智,也给我国社会保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剧世界银行的推测,我国城镇国有单位的职工养老隐形债务约3万亿元;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推算,城镇职工的养老金隐形债务规模达到了10万亿元。地方政府把欠缴随意支配动用所产生的社保基金收支缺口,作为争取中央财政补贴的依据;政府对地方的社会保障的收支和缺口的真实性缺乏审计和监督,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中央补贴成为地方挖中央,填不满的黑洞。目前,社会保险基金基本上处于地方政府的分散管理之中,而且目前的分散管理因为缺乏责,权,利与风险分担和约束机制,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随意动用和支配社保基金,使得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三)社会保障资金存在严重隐患
社会保障资金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筹资困难。社会保险资金管理分散,混乱,缺乏监督,社会保障资金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我国尚未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报站资金筹措机制,资金来源单一,单靠征缴的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约束力差。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还没有立法,社会保险基金征收部分无法强制征收社会保险基金,企业个人拖欠拒缴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十分严重。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实现社会保障机智的多层次,多形式,增强市场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社会保障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因此说,社会保障基金要按需分配,不能一刀切。社会最低生存费用,失业者和退休者,健康者和不健康者,有人口负担和没人口负担,子女在不在义务教育期,费用都是不同的,应该把最低生存费用层曾分解。个人收入和积累能够满足社会平均生活费用支出的,社会没有补助的必要。社会补助的只是社会平均生活费和个人支付能力的差额。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当前电子信息,数字化迅速发展,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保障形式的选择上,应该突出多样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如果在社会保障方面支出过快。势必会影响国家积累基金的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国家经验,即建立起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同时努力发展商业保险和民间互动。通过商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介入,构筑一个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全防卫,多渠道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这样有利于建立低保障,高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市场在地域社会风险方面的作用,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同时通过鼓励企业为职工选择商业保险投保,有利于增强企业吸引力,在市场争夺优秀人才。
(二).建立以全民为对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
做到覆盖面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总结半个世纪的经验教训,企业各自负责养老已基本结束,企业和国家包揽难以为继。我国是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如不动员全社会的参与,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很难实现的。社会化统筹社会保障基金,以偿还历史上对老职工欠下的硬性债务。发行特重债券,社会保障债券等。社会保障是全体公民平等享受的权利,同时也要求全体公民承担供款的义务。从整个社会保障来看,必须是社会化筹集资金,全社会调剂使用。这就是说,社会保障乃是国民收入再分配,使用收入转移的办法来保证困难人群的最低生活需要。保障资金转移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要解决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社会化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在广大职工的所有企业,城乡基层干部和有关部分领导中树立这种全面参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三)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与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差别,但在减少危险、补偿损失、保障生活、安定社会上与社会保障制度又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多投保多受益,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因而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此外,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参考资料:
[1]邓大松:《中国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2]李珍:《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3]郑功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误区与政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3年第9期。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之浅谈我市经济宏观发展
本人通过学校发放的教材《经济改革与经济发论纲》,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发现这本学科其实一点也不枯燥,相反充满了很多值得钻研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市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实现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及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考虑201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干好一三
五、实现四翻番”要求,围绕“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战略目标,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以改革创新统领全局,深入推进“十大举措”,以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为主基调,着力稳增长、促转型、强统筹、优环境、惠民生,力争发展速度跟上全省发展水平,力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确保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开创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深化改革为统领,全面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全面推进“五大国家级改革试点”。深化金融综合改革,争取设立民营银行、温州保险公司、温州证券公司,积极引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拓展“幸福股份”应用领域,全面实施《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户承包地、农民宅基地(农房)、村集体建设用地“三确权”,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市、县两级民办教育资源,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深化社会资本办医综合改革,全方位放开医疗健康市场,推动民办医院转型。深化民政综合改革,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和社区内部治理结构,打造温州特色的社工服务品牌。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化资源要素配置改革,推动用能、排污权、股权等进场交易,完善用电、用气、用水差别化、阶梯式价格机制,健全完善土地公平公开供应机制、低效利用土地市场化退出机制。深化海域直通车制度,探索建立海域海岛收储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取消、下放一批市级审批事项,推进市县两级同权扁平化审批试点,继续深化集中审批制度改革,强力推进项目审批代办制、联办制、模拟制、三线并进等。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科学制定实施负面清单,实行统一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争取设立“较大的市”,加快瓯洞一体化步伐。建立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估制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进财政大监督体系建设,防控政府债务风险。
(二)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抓手,进一步强化发展后劲,全面实施投资计划。启动“温州赶超发展三年(2014-2016)超万亿投资计划”,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3015亿元,增长15%以上。优化投资结构,民间投资、工业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2%、26%以上。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优势企业目录库,完善全程优化服务体系,积极实施“温商回归三年(2014-2016)超三千亿工程”。二是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实行土地指标与市重点项目计划预先对接制,确保重点项目优先得到安排。三是完善项目“大前期”工作机制,梳理、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四是建立项目分级协调推进制度,完善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和项目推进排名通报制。五是建立差异化投资考核机制,分类下达投资任务,增加重大项目考核分值比重。
(三)以实体经济回归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巩固回升向好势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做大做强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网络经济、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激光与光电、临港石化、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材料、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十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产业平台支撑,优化提升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组建温州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明确核心区块,编制发展规划。加快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启动建设30个有示范作用的高质量小微企业园。促进企业提升发展。大力实施“三转一市”、“四换三名”工程,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实施升级版“双十条”举措,深入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大力推进企业整合重组。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市级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50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0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实施标准、质量、品牌“三强战略”,创成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文化、休闲养生、健康养老等新型消费。把旅游休闲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来抓,深化智慧旅游试点,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加快推进商贸集聚区建设,有序发展城市综合体,加快培育新兴城市商圈,推进传统市场“迁改并转”。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积极促进网络消费,努力创建网络经济强市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申报建设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争取状元岙港区扩大开放获批。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继续优化绿色通道、直通放行等贸易便利措施。鼓励扩大进口,重点打造国际时尚消费品集散基地。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中国鞋类出口基地和6个省级出口基地建设,加强海外营销网络体系建设。
(四)以治水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全力治污水,建成市区南片一期、瑞安江南等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建设市区西片扩建、中心片迁扩建等污水处理厂,完成19个片区污水管网整治建设,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基本全覆盖。科学防洪水,实施瓯江、飞云江、鳌江流域独流入海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永嘉南岸水库、鹿城区绕城高速至卧旗山段海塘工程等项目。加速排涝水,在新建围垦区域内规划建设平原水库、湖泊湿地,深挖河道,加快实施温州城市东片排涝工程等项目。有效保供水,加强珊溪、泽雅等水库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乐清长石岭水库、泰顺城镇供水等工程,深入研究论证瓯江引水工程的实施方案。全民抓节水,加快城市节水工程项目建设,争创省级节水型城市。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治理大气污染,加大雾霾监测预警和整治力度,重点加强燃煤电厂脱硝及除尘技术装备改造、机动车尾气和建筑扬尘防治,推广散装水泥,淘汰黄标车。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加快瑞安、苍南印染园区建设,加大合成革整治力度。积极争取文成、泰顺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健全生态补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
(五)以统筹城乡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快大都市建设,加快打造靓丽山水智城。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强化城市总规引领作用,实现市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三大廊道为主线、“3+1”亮点区块为样板,点、线、面合力推进有机更新,争取滨江商务区、中央绿轴公园、三垟湿地、双屿片区建设早出形象。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开工建设龙丽温(泰)高速瑞安至文成段、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加快甬台温复线和绕城北线二期等高速公路建设,建成诸永高速温州段延伸线,加快推进温瑞大道一期、104国道西过境、广化南路等重要市政道路建设。以“六城联创”为抓手,继续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城市治堵等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成农村联网公路100公里,大中修500公里,桥隧改造维修40座。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全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线、精品村、样板户,着力改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全力培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认真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统筹推进欠发达地区和山区经济发展。加快农业“两区”建设,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万亩、现代农业园区30个。
(六)以改善民生为目的,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加快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筹)、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等校园建设,推进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城市学院等迁(扩)建。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卫生强市。大力推进卫生基建项目,加快建设温医附二医瑶溪新院、市人民医院娄桥新院、市中医院新院区、市七医等工程。进一步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平阳县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抓好温州奥体中心、苍南县体育中心等重点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推进社保扩面,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继续实施医保“一卡通”。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积极引进各类社会资本从事养老事业,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构建统分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做好保障供应、价格调控,稳定市场物价。
(七)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推进有限有为有效政府建设。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顺村、社区、乡镇(街道)的关系,确定村与社区设置标准,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改进基层事权管理方式,实现安全生产、流口管理、食品监督、驻企服务等工作统一“进网入格”。完善和创新人口管理服务机制,逐步调整和优化外来人力资源结构
受宏观环境、政策牵动以及要素制约的影响,当前我市经济运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温州面临的经济大环境21世纪,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市场化改革之风吹遍祖国大地,国内经济社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这与温州模式兴起之初的经济背景已截然不同,土地、电、水、原材料、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匮乏,再加上近年因本地资源不足缺少投资空间,造成民间资本外流,出现“温州炒房团”等现象,都严重制约了温州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温州拥有的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商品的物美与价廉兼顾,其低成本的竞争力明显,给国门之外的当地企业造成了不小威胁,也因此使温州近几年一直处于遭受国际贸易壁垒的“重灾区”的角色,国际市场的生存环境仍在恶化。
(二)温州经济主力——民企自身被誉为“奇迹”的温州模式本身就是改革创新的产物,但近年温州的体制改革力度有所减弱,制度创新步伐趋缓,进行的改革多为量变,却少有触及要害创造飞跃的质变。许多民营企业在逐渐发展壮大中暴露出了价值观念保守,管理制度落后,科技含量不足等缺陷。
1、传统价值观影响温州经济腾飞离不开吃苦耐劳,极具商业头脑的温州人。但即使是被誉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人,也存在着竞争意识强而合作精神弱的现象,“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为发家致富而追求利润最大化,追逐名誉和行业地位;重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家庭、家族观念强等传统价值观念。虽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造财富促进社会进步是其使命和责任,甚至可以说失去了创造财富的能力,企业也就丧失了其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但从小农经济模式发展而来的温州模式中,多数早期民营企业家遗留下来的“产品取向、利润取向”思想,在家族式管理的代际传承下沿用到现在,使得现在仍有许多民企为了一个产品,一块市场,采取倾力投入再无限扩大的方式,一心只关注产品还有多少利润空间而少有考虑产品的行业前景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错过了开发新产品推进产业升级的最佳时机。等到一个产品无利可图时再转向另一产品,周而复始。
2、企业制度改革滞后,管理方式欠科学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部分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开始从传统家族制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变,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但绝大多数温州民营企业仍保持着传统封闭,“以血缘筹集资本,以亲缘经营管理”的家族企业的形态,致使企业内部监控不严,规章制度不完善,“人治”多于“法治”,依靠人际网中亲友间的熟人关系进行交易。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所有权、经营权混同而引发的管理上的漏洞,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绊脚石。再加上家族式企业自身的封闭性,既不能让外人进入,也不想与其它企业联合或合并,更不愿被其它企业收购或兼并,以致为维持现有的企业秩序,只能限制企业规模,同时也阻碍了外来资本的引入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
3、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层次提升缓慢到目前为止,支撑温州经济发展的产业绝大多数仍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的制造业,生产诸如服装、皮革、低压电器、打火机、眼镜等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但近年来,我国发达地区重化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经济发展已进人新一轮重工业化时期。相比之下,温州的主导产业却仍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轻工业层次,其他类型的企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可以说只是凤毛麟角。在区域经济中,尽管温州的专业分工程度和营销网络在国内市场仍占据较大优势,但因先天的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国际知名品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性销售网络等,至今尚未具有高层次的竞争优势。
4、社会责任感缺乏由于传统观念、生存环境、自身规模、发展阶段等各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温州,乃至全国的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都难免信奉一条“利润第一,销售第一”的宗旨,而忽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就需要整合很多内外部资源,而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也就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很容易使部分民营企业家只专注眼前利益,而看不到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或是被淘汰出局,都是由社会这个大环境来渲染造势的。正是由于许多企业家视角的狭隘导致了企业过早夭折或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三)地方政府方面温州经济发展,是敢为天下先,民间组织自发创业的典范,但对温州经济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软硬环境的创造,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多的是需要温州政府积极主动地发挥“有形的手”的调控作用。但目前的情况是,近10年来温州在制度创新方面少有大的突破,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那种顶着压力而不断开拓创新的冲动、激情和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似乎在逐渐消退。总之现今温州经济发展的问题可以说是经济回升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增长动力不够强,出口、消费等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产业“低小散”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局部金融**影响尚未消退,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和企业互保链化解任务艰巨,金融生态、信用体系亟待修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不够精细,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有待提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社会建设和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市容卫生问题突出,消防、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改善民生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滞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工作作风与赶超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要积极应对当前宏观形势的几条措施:一)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引导民间资本走向规范化和阳光化,加强监测预警,提升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改善和优化民间融资市场资源配置,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重铸“信用温州”形象。二是加快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推行“三单一网”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
(二)夯实工业基础,注重提质增效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的总体部署,注重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以“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三改一拆”等措施倒逼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促进产业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两化融合”,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将电子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的各环节,提升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将网络技术融入企业销售环节,让更多企业“上网”拓展发展空间。三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带动工业经济崛起。结合“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抓紧产业规划编制和政策扶持制定,落实项目承接平台,尽快形成发展优势。
(三)培育消费市场,挖掘内需潜力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新常态下要更加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以发展时尚产业为契机,促进时尚消费。把时尚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国内闻名的“时尚之都”,让温州时尚消费成为一个品牌。二是以放开住房限购为契机,促进住房消费。积极鼓励市民购买住房,加快商品住房去库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首套房贷优惠;调整公积金使用机制,加大首套房及改善性购房需求支持力度。三是打造山海旅游品牌,促进旅游消费。把旅游作为龙头服务业来抓,深化雁楠景区合作,打造国内一流旅游品牌;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推介,挖掘旅游消费潜力,将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投资既能拉动当期经济发展,同时又形成未来的供给能力,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仍是新阶段工作的重点之一。一是以基础设施投资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发展承载力。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带动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温州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承载力。二是以产业项目投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加快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推进步伐,结合“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推进产业重点投资项目的落地。三是以“温商回归”工程为重点,打造民间资本投资主体。对温商回归投资的项目给予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开展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试点,增强企业投资意愿。
(五)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创新驱动 创新始终是推动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常态下要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构筑发展新优势、新动力。一是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以温州金改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提高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成立研发机构,对于获得国家、省、市级认定的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对于申报并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市、县两级财政给予一定配套资金。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动,推动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解决。支持和建设若干面向“五一○产业”的高端产学研平台,充分汇聚高质量的创新要素,推动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解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还是到后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总的方向无一不在朝着为建设一个更好,更强中国而努力着,中国共产党坚定不渝坚持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党和人民共同的努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实践更加我们相信,中国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