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技2德育教育案例(忠)大全
有不良习惯学生的转化
10技能(2)班 汪自忠
在一个班级里,优异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而部分学生,由于他们的行为举动影响了班级的声誉和成绩,总是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长期如此,这些学生往往对老师存着一定的戒备心理,甚至有时还产生了一种对立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教育转化工作根本就无从谈起。只有真诚的师生关系,加以适当的引导教育,才能较好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达到我们教育的目标。案例现象:
班上的唐某,平时自由懒散、我行我素。迟到了,你批评他,他说:“老师,我只是稍微迟到。”考试时作弊,你批评他,他说:“老师,反正我不会,闲着也是浪费时间。不如拿书出来抄一抄,也能有点印象。”一做错事,动辄则说:“老师,和高一相比,我进步多了。你得给我时间慢慢改进。”总是如此敷衍塞责,所有科任老师都对他头疼不已。对于老师的批评,他早已刀枪不入,根本不痛不痒,不卖你的账。这样的学生,和他讲理说教他漠然置之,简单粗暴的责骂惩罚也只会让他变本加厉。我认识到,要改变他,先得和他建立感情,取得他的信赖,赢得他的好感,以此打开语言和感情交流的大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唐某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缺点,但是他很讲义气,乐于帮助同学,在班上人缘不错。成绩虽然不好但还有一定的上进心。通过和家长的联系,我发现他对父母也很孝顺,但是母亲忙于照顾重病的父亲,因此对他疏于照顾,父母对此既内疚又担忧。
在观察了解他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改变了原先对他的简单而肤浅的看法,我站在他的角度,慢慢尝试重新去认识他、去了解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我开始找他谈心。我不再像开始那样,站在老师的高度,居高临下的告诉他你不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我告诉他我对他的新认识,新看法。告诉他我对他的期待和盼望。告诉他想要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应该要怎样地调整自己、提高自己,而我愿意帮他出谋划策。除了这样开诚布公的谈心之外,我还细心留意他平时的表现,适时适度地对他的学习、日常表现多加关顾。就这样,我明显感觉到了他对我态度有所转变,谈心时也愿意把
他虽然出格但却是真实的想法告诉我。虽然现在,我还不能改变他的一些顽固执拗的想法,但是至少我看到了希望。
案例分析:
一、用真诚获取学生的信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真诚是班主任获得学生信任的前提,而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师生的相互信任又是班主任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保证。教育需要师生的互动,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只有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触动心灵的沟通,才能在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中,点化他们的动力,促进他们的成长。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毛病、缺点较多,心理特殊,不那么可爱,但他们比优异生更需要老师的肯定和赏识。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让每位学生充满信心,尤其是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只要发现他们现在比过去好,今天比昨天好,哪怕是点滴进步,都应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继续努力,不断前进。要让他们确信:从现在开始,只要肯努力,不怕困难,意志坚定,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照样能做到,并且能做得很好。
三、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不良习惯的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同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往往自律性差,意志力薄弱,容易反反复复。所以做“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两次的谈心他们就能幡然醒悟、彻底改好。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班主任一定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第二篇:德育教育案例2
12电器2班 德育教育案例——固执未必是件好事
【案例】这学期开学后,班级上课状态一直比较良好,但是到了5月份的某一天,胡港男这个学生兴冲冲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老师,我不去上心理课了!”后来,经过一番了解,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那天下午第一节课是心理课,心理课老师为了能够锻炼和发现班级学生的团结度,就组织了一次班级小活动,给每个小组一张报纸,每个人站在其中,最多的一组获胜,活动开始前为了能够腾出活动场地,每个学生的课桌进行的相应的靠前移动,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学生也乐在其中,但是这时事情就冒出来了,活动结束,心理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各就各位坐下来,这时当然要搬动桌椅,刚好全班人都安排妥当坐下来了,就胡港男同学因为做的位置空间太小一直站了,老师要求他赶紧坐下,然后,他就说没办法坐下,老师意思是让他与身后的同学进行沟通然后马上解决问题,而他却没能理解这层意思,想老师出面帮忙,后来口角矛盾升级,双方语气都很重,老师说要不要上她的课,不要上就出去,这时,胡港男同学用手指着老师说:“我以后不会再上你的课了”!然后就发生了先前来办公室这一幕!
胡港男同学在办公室描述情况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站在自己有利的一面讲述的,所以听起来他没有任何大的过错,而后求证了心理老师和其他学生才知道他其实也有问题!再安抚他的心情后,征求他同意带他去见心理老师赔礼道歉!但是由于心理老师为了想要给他一次深刻的教训,先拒绝他的道歉,给了两周不用上她的课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两周之后,发现胡港男同学还是往我办公室跑,还是不想去上心理课!再次沟通,发现他心理的那道坎一直跨不过去,没能想通老师的用意,期间他还想着怎么带其他同学去她课堂上造反!
【感想】事情发生一个月后,跟该学生不断不断的沟通,他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步入了心理课的课堂!我中途也跟心理老师反映他家里情况,他家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温馨,他爷爷和他爸爸对他要求很严格,会时常打骂他,他其实是一个很聪明很大度的孩子,但是一到节骨眼上,他就想不通,就开始固执己见!心理老师跟我反馈了他的这种固执——心智还不成熟!如果成熟的学生,应该不会以自己为中心,而是更多的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种对老师的不尊重,这种固执己见,可能会让他在今后的道路上吃亏!有些时候,固执未必是件好事!希望他能够深刻的记得这次教训!
第三篇: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赵轶珣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杨某,女,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的穿戴都是旧衣服,而且孩子的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脏”。我发现她性格虽然外向,但在人前,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刚刚及格。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爷爷、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的作业乱涂乱画,有时还撒谎,逃避老师对作业的追问。
三、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家长的交谈了解到,她和爷爷一起生活,日常生活都是自理的,父母并不关心。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是再婚的,但她的后母不珍惜这个孩子,并又育有一女,也由老人带领,严重忽略了这个孩子的发展情况,而老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在她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二年前,父亲再婚,使她受到很大打击,加上后母亲常常在长辈哭诉“这个孩子是累赘。。。”“你去跟着你妈妈。。。”等语言,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敏感,需要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帮助她找到学习的方法。
四、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她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她心理自卑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面谈,电话联系,做好她父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劝解妻子不要在孩子子面前哭诉、埋怨、谩骂,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她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孩子,多点关心她,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一次推心腹的交谈后,其父同意接受我的建议,但当第二次去电时竟然拒接电话,甚至回避接听我的电话。由于家庭不配和学校,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更加不愿谈及相关事情,但对于老师的接受程度更近一步,希望在老师认为自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因为家庭里少了和睦温暖,多了训斥和打骂,或是失去了母爱,多了孤独,令她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没法与别人交往。面对他的这种状况,我的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的自尊心为出发点。
(三)、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杨某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她很想在各方面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杨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杨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渐渐的,她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上伟大的科学家时,她竟然在课后告诉我“老师,我觉得你也很伟大!”。通过努力,杨摆脱了不及格的成绩,已然跻身于中等学生之列,我相信在她的努力下,她的成绩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第四篇:德育教育案例
德育教育案例
篇一:关于德育工作的成功案例(超级整理)
关于德育工作的成功案例(超级整理)
一、沉默是金。
俗话说,班主任要嘴勤,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来看以下这个案例。
案例:有一次,班上英语测试,我事先上了节复习课,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后,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二、以身作则。
案例:我们班人数在学校里算少数了,但是清洁区却没有少,尤其是深秋时节,满地有扫不完的落叶,用手推车一车一车的推。开始时候很多同学偷懒,不愿意干活儿,我每次都是带头干,每次都是一身灰土。但是,在我的带动下,班里的团员,入团积极分子都参加了进来,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多同学也都加入了扫树叶的行列。相比之下,很多班在上自习前都不能完成任务,而我班经常受到校领导的表扬。每当我们班受到表扬时候我都和大家一起高兴,相互鼓劲。后来每天早上,早来的同学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包干区,我相信:他们从中享
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三、顾左右而言他。
案例: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回答的是前一道题,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也笑了,不过是微笑,我对这名同学以父母般的语气关切地说:“你辛苦了,快吃饭!”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生活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乐而不为呢?
适用范围:合适的场合与时机。
四、收回权利。
案例:班里的卫生是学生按值日轮流表进行的,每小组都有一个组长,值日检查情况由组长全权负责。有一小组完成的值日情况很糟糕,我调查一下,原来是小组长的失职。指导过后,他们组的工作仍不见起色。于是,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能力的同学接替,小组工作大有起色。一段时间后,我将原来被撤换的小组长调职另用,这次,他对待新工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分析:收回权利,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一定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班主任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一名初中生受挫案例的辅导与反思
目前,面对初中生厌学情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够做什么?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力求寻找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扼制初中生厌学现状。
案例呈现
当小齐敲门进来时,本节课已经上了一大半,明显感觉到他情绪有点低落。课后了解到他按时到了学校,可在校门外徘徊了很久,我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还没来得及给他父母打电话,他母亲已经急切地找到我,说小齐近来很反常,都不想上学,希望我能帮他。我很吃惊,小齐学习一直都很努力,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而且身材高大,喜欢打篮球,球技也好,在学校还小有名气,况且初三了,怎么会不想上学?下午放学后我找他到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后,小齐的戒备心很重。为了卸掉他的“防护装置”,我采取了迂回战术。“听说你们最近与三一班打了一场比赛,战绩怎么样?”(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他的眼睛开始闪亮起来,“赢得有点悬,比分一直都是不相上下,离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候,比分都还是42:42,在最后的30秒我投进了关键的一球。”说到这里,他兴奋的脸都有点微红。(直接切入学生的兴奋点)
我也情绪激动起来,兴奋地说:“不错吗,乔丹第二。”(使其情绪和谐起来)“老师,您怎么知道我的外号?”他吃惊的两眼圆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注他)
我只是神秘地一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话锋一转:“听说你有不想读书的念头?我一直觉得你打篮球是高手,在学习方面也很有潜力,并且你也一直很努力,不是吗?”他缓缓地将头低了下去,表情显的很痛苦。“老师,您不觉得我很失败吗?”“你是指学习上吗?”我很平静地问。(乘胜追击,寻找问题的关键)“是的。”他回答的很简短。
我表情严肃地说:“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一定在想,我在学习上已经很努力啦,可为什么总上不去了,是这样的吗?
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我觉得我学习没有希望了,我想专门训练打球,我想当球星,像乔丹一样。”“你如何看待打球与学习?”我接着问。(我没有正面接他的话题,而是继续提问,试图揭开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想法)
他若有所思地回答到:“我也知道学习很重要,妈妈常常告诉我要读书才有出息。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是老师眼中的优生,可不知为什么,上初中后我的成绩总不能拨尖,不管怎么学,我都学不好,我没有读书的天分,我觉得很对不起妈妈。”(说到这里,他再一次低下了头
片刻的沉思后,他猛地抬起头:“而打球就不同啦,我特有感觉。”到目前为止,问题已经充分暴露了出来,他不想读书的根本原因在于,进初中后,小学成绩优秀的他,成绩开始下降,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成绩下降让他很没面子,他内心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而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于是渐渐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暗示,认为自己没有读书的天分,而在球场上是主角,常常得到是掌声,赞扬声,于是渐渐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暗示效果。由于最近的几次测试,屡屡失败,更强化了他的失败感。于是有了不想读书、专业打球的念头。而事实上他内心深处是不想放弃学业的。
他能面对现实了
案例介绍
吴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三家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篇二: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
我班有个学生叫郭宏辉。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由于他的这种表现,我曾经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不过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我也灰心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我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努力坚持。当时的一幕让我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孩子。我不能放弃这个孩子,我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问他“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吕烨帧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他的同桌是我班的班长,行为习惯特别好,自制力也很强,能够在帮助他的同时不影响自己的学习。每天在课间的时候给他出一些题目,在他做完后给他批改讲解。有了同桌的帮助,他的学习积极性有了一些提高,相信长时间的坚持下去,他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
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篇三: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金水闸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刘子帅性别:男年龄:11岁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约束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该同学今年11岁,体弱,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娇惯,使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又借故不上学,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烦。
四、个案分析
1、鉴于其父母对他的溺爱骄纵,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2、在班级里,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上学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他经常请假逃课,我让同学们主动和他玩、谈心,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使他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2、针对他身体弱,惰性强的缺点,多鼓励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刘子帅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身体强壮,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少年儿童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第五篇:德育教育案例
德育教育案例
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
讷南中心学校
孙彬
德育教育案例
——学会换位思考
案例现象:
班上有一位名叫杉杉的女生,长得眉目清秀,表情丰富、待人热情,乍一看没有什么不良感觉。但只要出现在班级里的人群当中,就开始出现各种不近人意的情况。先是陆续有任课老师反映她上课聊天、睡觉、玩手机。他上课喜欢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引得大家哄笑。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不拒绝,无论什么事情被批评都是笑笑的听着,并保证再不会有下次;刚满十五岁的她开始在校恋爱,常出现迟到、旷课、并将朋友带到学校的现象。他懂的课外知识要比其他同学多,因而有时他会嘲笑同学的无知,但真正要他做时,他又做得不是很好。有两次,我曾找她深谈过,但效果不明显。案例分析:
这一案例除了初中女生明显厌学的现象外,但还有下面的特征表现得比较突出,如: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重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女孩的好奇心与尝试欲望。杉杉是个聪明的女孩。初中两年的成绩都算不错,来班上后,她从自己的个别反映中能发觉同学对她的态度,也想回归班级!只是长时间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无法完成自我心态与行为方式上的调整。而老师对于个别学生的课堂反映批评多过表扬的做法也让杉杉对自己的转变失去持续的动力;学校下午三点半就放学,没有其他活动安排的她就显得时间太多,于是不自觉的和之前的朋友们再次保持联系。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赞扬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在受表扬时,脑神经活动就快,也更加灵敏,做事的效率就高。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表扬和鼓励无异于小树苗成长过程中的阳光和雨露。处理同样的一件事,一个正确的引导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走向成功,而一个批评只能让学生丧失信心,走向消沉。老师应站在学生的年龄段去体会学生的迷茫之处,了解学生的需要,发现存在症状的根源所在,并以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了解了杉杉家庭背景、过往学习表现、兴趣爱好之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有效沟通。
1、取消家访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更多时候,教师只有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会寻求家长的帮助,她们的自尊心更强、而受家长约束的更弱。我们达成协议若干,一、在下课后,她可以叫我哥们,我则一直叫她杉杉。
二、有不开心的事或想不通的事必须第一个跟我商量,不是因为我是老师,是因为我不想看着她愁眉哭脸。
2、谈心
这是我采用的基本方法。我除了定期找他谈心外,还有意无意地相机谈上几句。让他重新认识自己,让他感到在老师眼里,他是个具有许多优点的孩子。为他重新建立自信、自尊。随着谈心次数的增多,师生感情加深,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等等。渐渐地,他能接受我的“建议”,一点点地弥补不足。每当那时,我会对他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并帮助他做到持之以恒。
3、发挥特长,扬长避短
利用他爱看书的特点,我向他推荐如《英雄的故事》等书籍,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分发挥他知识面广的长处,让他在班级各类活动中担当主角。案例反思:
这位同学的现象,存在于很多学校、很多班级里。出现了这些情况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它,而是应当正确地面对它,首先要承认问题的客观存在,然后是思考它,最后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我们认真、科学地对待问题,潜心地研究问题,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协作,对这类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合理的教育,定能使他们得到转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去拥抱一切孩子,去理解、信任他们,去增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用全身心去拔动每一根琴弦,让它们弹奏出动人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