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方法指导
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复习是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是教师和学生对前期教、学的一个补充。其目的是温顾知新、完善认知结构。“温故”是复习的首要任务,但温故绝不是将所学内容重讲一遍,这样做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时间也不允许,温故重在查缺补漏,凡是学生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不再补,补的是哪些学生容易遗忘和易于出错的知识。其次是“知新”,其含义有二:一是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因为系统的知识比分散的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是在此基础上将知识升华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炼解决问题新方法,这需要教师高度的归纳概括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一、什么是复习课?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要任务的一种课型。
有种说法是“平时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那什么是复习课呢?小学数学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它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应该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复习课的常见现象及特点
1、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灵活多样;
一般复习课堂上,教师都对复习内容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较详细的罗列知识点和考点,关注一些易错点,以知识再现的方式导入,以题型示例来提升解题能力,以错误归纳来解剖,辅以习题训练来提高,这种方式能比较快速的组织教学,容易把握整体复习进度,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知识块,这种方式更适合,优越性更明显。但也有一些缺陷:a、学生被动学习; b、练习讲评时效率不高;c、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d、知识与练习得不到整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2、缺乏对所选例题和拓展性习题的知识背景、呈现过程、考查深度作比较分析。
一般情况下教师对题目怎么解?为什么这样解?容易错在那里?为什么错?以前做过哪些类似的题目?还有哪些变式?对这些问题有关注,但还是缺乏对试题的深入研究。比较重视结果,容易忽视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忽视推理过程对认知的影响。有的教师虽然参阅了近几年小考试题和各地试题,但没有去思考各知识点怎么样方式考?考到什么程度?考题中体现的命题思想是什么?对平时教学的要求是什么?没有去思考平时教学中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去达到这个要求。
3、对复习课的概念一知半解;正因如此多数教师很容易的把复习课上成是单纯的知识回忆课或新授课 2 形式。课堂上只是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或者干脆以练代讲,以讲代练!让学生在题海中摸爬滚打,将复习课变成了知识训练课。这种方法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无效的,但是教学效率肯定不会很高,而且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出去听课或者自己上研究课、公开课,很少有老师上复习课,认为“不知道”如何上好复习课?对于复习课教学有很多的困惑,有时也想改变,但是迫于学期期末的考试,特别是六年级的下半学年,有半学期左右的时间是在复习,就只好一到复习就回归过去的“题海战术”。有时就选择一些平时教学中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作为例题,教师分析讲解,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安排独立作业,有的采用练习——讲评——再练习——再讲评的教学方式,学生也觉得复习课没意思,就是做好多的题目而已。
三、怎样上好一堂复习课?
(一)复习课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是自主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针对性原则;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三是系统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数学知 3 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
四是一“忆”、二“梳”、三“析”、四“练”、五“评”原则。“忆”就是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复习开始时,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回忆时,可先粗后细,并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述,或出示有关复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回忆。“梳”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容量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梳”的过程是梳理、沟通的过程,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把知识进行泛化的过程。是复习课的鲜明特征。“析”是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练”是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 4 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评”是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自评。通过学生的自评使学生有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单元复习是把平时相对孤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串起来,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规律性知识,如概念、性质、算理、算法等进行归类整理,沟通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某些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初步应用,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将这部分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系统中去,使学生头脑里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把它长久保持于记忆之中。最后,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状的概念结构。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要分析:①这些内容中包含哪些基础知识是以后学习所必需的(概念、法则、公式、思想方法等),重难点突破关键是什么?②平时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掌握得如何,出现过哪些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原因是什么?③哪些学生哪些地方没掌握好,他们的困难在哪里?然后考虑:怎样在全面系统梳理知识的过程中突出重难点和关键、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弄清混淆和错误的原因,组织相应的练习,加深印象,考虑怎样与过去所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怎样为后面的教学内容作铺垫。教师的作用不是把这样的知识结构全部奉送给学生,而是 5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复习中应做到“三个关注”“四个提倡”“五个为主”。
“三个关注”:
1、关注主干知识,注重核心方法;主干知识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复习重点
2、关注课堂组织形式,解决共性问题;提倡讲练结合,精讲精练
3、关注听课效率,强化师生互动 “四个提倡”:
一要反对简单的答案订正,提倡教师问一个“为什么”?多问一个“为什么”?
二要反对就题论题,提倡以点带面,进行知识迁移;
三要反对僵化性的知识和答案的记忆,提倡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方法;
四要反对盲目训练,提倡针对性的训练。要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把知识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要避免冷饭重炒。
“五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求和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期末复习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 6 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以课内为主。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4、以练为主。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精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课时练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答题时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
5、以能力训练为主。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必须是相应的。如:注意应试能力的训练、审题的训练、解题思路训练、答题技巧的训练等。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求知欲、引入复习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回忆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如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六个字占了这支粉笔能写这样的字字数的3%”求出这支粉笔大约能写多少个这样的字?从而由课题、由学生的计算引入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再如复习“数的整除”时,有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 7 个故事引入:在一次行动中,我方侦察员截获了敌人的密码:第一个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二个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2的倍数;第三个数字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第四个数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五个数字是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谁能破译密码,并说明你是怎样破译的?以故事导入,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学生系统复习寻找联系作好准备。我们在上复习课时要善于搜集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梳理知识联系,相互交流质疑
梳理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实质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维过程。我们应引导学生把那些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在一起,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的目标,这些显然是复习课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来达到促使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并使知识体系逐步趋于网络化、系统化、科学化。
要达此目标又应如何操作呢?首先让学生回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允许学生翻书,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点,唤起学生的回忆,初步建立记忆表象。如让学生看课题回忆关于百分数应用题我们已经学了什么?这是将前面所学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其次让学生合作交流,每位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思路,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体系,找准联系与区别,以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形成网络。这时老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了解不同层面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指导下 8 面的交流活动。再次是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等,老师根据学生所说归纳知识点,并根据汇报整理成板书,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交流的过程中应留一定时间给各小组提出组内还没解决或有疑惑、或觉得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通过讨论,让学生头脑中形成更为清晰的知识体系。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时,设计了复习提纲:
1、我们已认识了哪些规则物体?
2、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用字母表示公式。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计算公式的?(分别说公式的推导过程)
3、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为什么是1sh?我们又怎样得到这
3个公式的?(分别说公式的推导过程)
虽说这一环节的操作是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老师一直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笔梳理知识,学生经过训练会逐渐养成习惯的,这也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收获到意想不到之功效!
(五)、拓宽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复习课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的时间要足。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要针对学生易错、易混淆、难掌握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复习内容,弥补学生不完善的知识体系。如在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一组对比题“食堂原有4吨煤,烧去1,还剩多少
54吨?”、“食堂原有4吨煤,烧去1吨,还剩多少吨?”
54练习应体现综合性、发展性、灵活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在原来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为了让学生在复习时有新鲜感,我们可以改变复习形式和营造问题情境,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呈现,激活学 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除了基础题还可以设计如下题型:
1、综合性练习。复习课更注重考查学生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学生能通过综合性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搜寻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灵活组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探索性练习。这类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度拓宽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如复习近平面图形知识时,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计算其面积。学生思维活跃,探究兴趣浓厚。在“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时:出示长方形纸片,长12.56cm,宽6.28cm。问怎样可以围成圆柱?有几种围法?(横着卷、竖着卷,分别再加上两个圆片)学生小组动手操作。那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说长方体的长与宽与圆柱的关系?哪种围法得到的体积大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计算,交流发现的规律。
3、开放性练习。开放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都能得到训练。例如前边所述根据信息提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原来收费204元,现在收费179元,?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不同的问题或补充不同的条件,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课练习的设计必须联系实际。如课中的“收费”问题,再如课尾的“杨老师来到了三楼,看中了三件商品,一款„诺亚舟‟电子词典300元,是一款MP4价格的60%,一款„美的‟ 10 电饭煲的价格比„诺亚舟‟电子词典便宜60%,当时杨老师身边带了900元现金,请你帮老师预算一下,三样都买老师带的钱够吗?不够可以买那两样剩的钱最多?”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帮老师设计购买方案,题目既具有开放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总之,复习课的特点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二是“通”,融汇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基本任务就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汇贯通更熟练。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复习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复习方法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时间长、内容多,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复习课如果组织不好,只作简单重复,则如炒冷饭。基础好的同学觉得索然无味,基础差的同学塞不进去,整个课堂毫无生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抓好六年级数学的全面总复习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1、要着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理地进行回顾和整理的同时,更重要是要着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展开探索和交流。如:复习“数的认识”时,一方面要结合实例说说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思考分数基本性质与小数基本性质的关系,要求会用分数基本性质说明小数的基本性质。由于小数是特殊的分数,因此从分数基本性质这个大前提,自然可以推出小数性质这个结论。这有利于大家进一步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2、要把基础知识的复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最主要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要解决实际问题,也必须用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且人教版教材的总复习没有具体安排单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而是结合不同领域基础知识的复习及时安排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因此,复习时,应重视把基础知识的复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如: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要解答一些需要两、三步计算的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复习方法
(1)根据学情,选择切合实际的复习方法。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基础,并且知道自己在那一阶段知识薄弱,方法是:回忆自己各年级最好成绩,绘制出折线统计图,这样就做到心中有数了。
(2)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灵活选择复习方法如:复习计算教学时,如何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呢?方法主要有三:
一是整理计算知识。计算知识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混合运算顺序,运算律及常用的运算性质等。第87页“整理与反思”里复习四则运算的法则,先是加、减法,再是乘、除法。其中前一个问题在算理上沟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的算法,通过“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直接加、减”,凸现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后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联系已有的计算经验,分别说说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的算法或计算应注意些什么。第89页“整理与反思”,通过说运算顺序、填运算律复习混合运算的知识,这些都是计算能力的重要基础。
二是进一步明确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要求,并加强练习。基本要求是全体学生都应该达到的水平,是计算能力的保底要求。第87页第1题明确了应该掌握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及相应的小数加、减法;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积不超过100)及相应的小数乘、除法;简单的分数四则运算。第2题明确了应该掌握的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相应的小数加减法;三位数乘、除以两位数及相应的小数乘除法;比较简单的分数四则计算。第3题是应能进行的估算:估计三位数加、减法的结果大约是几百(或比几百多一些,比几百少一些);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几千(几千几百)。另外,如果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两位数,说出商是几十多。要说明的是,受篇幅限制,总复习里安排的计算练习比较少,老师们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增加一些练习量,尤其是口算与估算,是非常必要地,同学们必须认真完成。
三是灵活选用计算方式,恰当应用计算知识,尽量使计算简便。机智是计算能力的重要成分,表现为善于选择比较合理或比较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第88页第5题中有四个实际问题,可以选择口算、笔算方法,可以精确计算或者估计结果。这道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计算形式提高计算效率,有助于培养计算能力。用哪种方式计算,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能口算则口算,需笔算才笔算,大数目计算可选择使
用计算器,只要估算就不算精确结果。第89页第3题中,有的按运算顺序计算,有的利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教材给出了判断、选择的空间。例如,1/4 × 4 ÷ 1/84 × 4貌似能够简算,3/18 ÷ 7 + 1/7 × 5/13似乎不能简算,通过判断,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注意解题策略。首先要小学阶段的知识结构。如:复习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策略统领解题活动。
二、三年级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解题思路,已经是在进行教学策略。四~六年级每一册教材都集中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每个单元重点教学就是一种策略。
其次,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有层次地进行:1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大致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制订解题计划—解题、检验并回答问题”。其中制订解题计划是核心步骤,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活动。2是理解题意与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手段或方法,如列表、画图都能整理信息,有助于发现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然后是一些其他策略,如列举、倒推、替换、转化等,经常在解决问题中使用。
再次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要结合解题活动,既利用策略解决问题,又通过解决问题体验策略。如第89页第4题,可以把条件与问题分原稿和改排后两栏整理,从而看到这篇文章的总字数是固定的,求改排后的页数需要知道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还要分析页数、每页行数、每行字数三个数量的两两关系,才能列算式求出文章的总字数以及改排后的页数。再如第90页第5题,可以在教材的示意图上标注条件与问题,借助图画直观,思考解题计划与方法,甚至找到不同的算法。总复习编排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还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解答百分数实际问题,要分析已知的或者要求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如儿童读物七五折优惠的意思是,现在售价只有原来的75%。又如求八月份的用电量比七月份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八月份比七月份增加的用电量相当于七月份用电量的百分之几。解释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就能利用概念分析数量关系,通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复习百分数实际问题,就要培养这样的习惯和能力。合理使用列算式或者列方程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策略。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等量关系是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它不是个别数量间的局部联系,而是整个事件的主要关系。正确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善于把实际问题里已知的总和、已知的相差数、已知的倍数(或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等关系,转化成等式。在做第92~93页第3、4、5、7、8题,都要把精力放在寻找等量关系上,并注重体会要领与方法。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方程意识。依据等量关系可以列方程,也可以列算式。如果实际问题的已知数量都集中在相等关系的一端,所求问题在另一端,很容易列出算式解题。如果实际问题的已知数量分布在等量关系的两端,其中一端除了已知数量还有未知数量,列方程解题就比较方便。第93页依据关系式b = 2a-10,把鞋的码数与厘米数相互转换,能从中获得何时列算式、何时列方程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把列方程与列算式截然对立,而是在共同的等量关系上显现各自的特征。
4、要注意练习内容的层次性、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练习设计的优化。这一点,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认真的完成,因为老师已经对习题进行了精选和设计。
5.要求记好笔记。总复习知识点繁多,好记性不如淡墨,可以随时翻看,复习,熟记。笔记的记法有提纲式、网咯式、表格式、对比式等,提醒大家在记时最好把典型例题也记下来。
6.建立一个错题记录薄,发现作业或测试中的错题,要做好记录,找出错因,知识点的不牢固,并不断翻看和阅读,熟记在心。
总之,复习时间紧,任务大,同学们一定要扎扎实实的去做好没一步,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知识复习,为今后的初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祝愿大家学习顺利,祝愿大家人人成功!
第三篇:小学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复习一定要有高效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好的复习效果。下面五种复习指导,希望对郑州小升初的同学们有帮助。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这样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之我见
红原学校:康倩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整理归类,熟练应用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涉及各阶段,很多知识已被学生遗忘,所以首先将知识整理成不同的体系、类型,每一类型都选做一些典型的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例题,不仅达到会做的目的,还应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突破点。然后注意其解题思路上的本质区别和相互联系,并真正记在脑子中,在此基础上,再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度,而达到这一目标,快捷的心算能力必不可少。最后,可动手选择少量综合性较强的难题。
二.查漏补缺,强化训练
对数学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多做题目并非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将订正过后的考卷隔段时间再巩固一次,或者将自己经常出错或老师一直在课堂上提醒注意的方面,如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是圆锥体体积的三倍这样的内容做简单记录,尤其是整理以往的错误并分析原因。是概念不清还是基础不扎实?是审题马虎还是运算粗心?是时间把握不好还是心理状态不好?自己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自
己薄弱的地方,要适当强化训练,提醒自己考试的时候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多做练习,举一反三
在复习中要多做练习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掌握做法。做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共性问题,课堂上大家一起纠正,并进一步强化练习,禁止学生不犯重复性错误,个别问题个别辅导。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一看到题目就知道是什么类型的题目怎样做.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及时进行测试.测试的题目,具有新、全、活等特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检测之后,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一次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
四、分层教学,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想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加强知识的拓展
复习要重温学过的知识,强化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体现提高、发展,所以知识要向外延伸拓宽,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见解性的问题,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正比例和反比例这部分知识,课本只要求了解它们的意义,会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但用比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却没有出现,所以我们就要增加一些用比例来解决的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从而就实现了对知识的扩展过程。再比如:几何初步知识的复习,课本上只出现了一些计算公式,而推导过程表现得不太具体。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应该细讲一下推导过程,最好带着实物图,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理解,并记住公式。
六.培优转差,不能放松
培优转差是使人最头痛的一件事,要想提高成绩,培优转差不能放松,使优生和差生同桌,利用饭后或课下对他们进行辅导,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差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这样持之以恒,差生就会逐步转变。
七、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应该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形成运算技巧的顺序进行。
总之,复习课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弥补以往学习知识的不足。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得以发挥的自由空间,进而达到提升知识、发展学生技能,使学生圆满地完成小学数学学习的任务。
第五篇:中考总复习方法指导
学生的中考总复习方法指导
(2010-04-11 07:59:27)转载 标签: 分类:他山之石
考研 教育 中考 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
研究研究样题考什么,看一看这些会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在薄弱环节下功夫,对不会的重点突击。
数学:规律意识类试题将成主流。将会事半功倍。
中考数学命题“抓基础,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的指导思想不会改变。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通过科学地设置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等新题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加强对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
目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命题新特点主要有:
(1)在数与代数式领域中,规律意识类试题将成为主流。规律意识类试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觉的探索,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近年来,规律意识类试题在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都有体现。
(2)在几何证明的领域中,试题难度降低,将从以往的论证为主转向发现、猜测和探究为主。让学生从常见的几何图形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发现数学规律。代数方面,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渐普及,运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尤其是一些较为繁、难的计算题目没有出现,中考数学试题的计算量都很小,这也是中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3)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试题将成为命题的方向。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增加创新题型,突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成为最具热点的问题之一。(4)关注实际生活,重视课题学习。近年来,许多试题都不是局限于对知识本身的考查,而是重在创设一个新颖的情境,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以教科书为蓝本,几点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尽管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问题。在备战中考的第一阶段,应以教科书为蓝本。特别是对基础题的复习,应该通过典型例题、习题的变式复习达成目标。
2、重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主动参与观察、实验的活动,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类比、抽象等思维过程,完成知识的猜想和证明。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学习到创造的策略和方法。
3、加强模拟练习,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速度、节奏、经验等方面的积累训练,训练考试能力。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时发挥不出来,这个问题可通过加强训练来解决。用与中考试卷结构相同的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在复习中要注意规范训练,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题,按标准格式答题,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4、正确对待新课标删减的内容。
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删去了利用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进行有关的证明;相应地,平面几何试题转而考查学生对几何事实的理解和合理的推理能力,明显地降低了几何试题的难度。另一方面,代数中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专项考查削弱了,只要求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但知识点可以减少,思想方法并没有减少,同学们应正确对待。
数学新课标与原来义务教育时的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今年的中考必然会加强这些方面的分量,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从试题的题型来看,总题量减少,主要是减少了客观性试题中选择题的题量,但主观性试题的题量有所增加,以此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和利用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
第二,从各知识板块所占比例来看,将《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单独列成一个知识领域,明显地增加了这两块内容的分量,从中也可以看出,实用性、综合性将是今年命题的方向;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改变忽视统计内容的错误观念,加强从图、表、文字等题设条件中,通过准确阅读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信息筛选、整理的训练,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第三,从考试目标来看,在《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中,降低了几何证明的要求,而增加了《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图形与变换》等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以此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要有思路
下面举例讲讲解题思路。
例:通过实验研究,专家们发现:一个会场听众听讲的注意力指标数是随着演讲者演讲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演讲开始时,听众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听众的兴趣保持平稳的状态,随后开始分散。听众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图像如下图所示(y越大表示听众注意力越集中)。当 0≤x≤10时,图像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当10≤x≤20和20≤x≤40时,图像是线段。
(1)当0≤x≤10时,求注意力指标数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
(2)王标同学竞选学生会干部需要演讲24分钟,问他能否经过适当安排,使听众在听他的演讲时,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若能,请写出他安排的时间段;若不能,也请说明理由。
分析:这是一道结合实际情境的函数阅读题,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是新课标的最大改革之处,必然是中考的重点。而且这类试题不仅联系实际,更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各种能力,因此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本题要求学生根据函数图像对数据作出分析与计算,主要考查的数学知识是函数的相关知识,比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图像上点的横、纵坐标的意义等。
虽然知识点很基础,但是本题的得分并不高。一方面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无法理解条件中“24分钟”、“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的含义,不能正确应用到分段函数中;另一方面(2)问中“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写成“y≥36”后,计算也遇到了困难,许多学生不会求解相应的不等式,其实如能结合图形,把y≥36转化为函数图像上的点的纵坐标何时不小于36,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在解此类问题时,首先一定要认真阅读、理清材料的脉络,然后再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如方程、不等式,函数),在复习中必须改变只重形式题、证明题,忽视实际情景的状况,加强解实际问题的适当训练。
此外,开放题、探究题等等题型都是必须要掌握的,限于篇幅就不讲了。只要我们在中考前的冲刺阶段,严格按照《考试实施细则》、紧密依靠课本、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夯实基础,重视能力,每一位考生都一定能在今年数学中考中取得优良成绩。
初三中考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为此,针对数学中考总复习,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防止走偏(一)研读《命题细则》,数学中考,会延续这几年的命题思路,重视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灵活应用数学,重应用、重能力、重创新,实现和新课程标准的无痕迹的“软对接”。在整个总复习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细则》和样卷,反思自己的复习内容,防止走偏,随时、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不留隐患
(二)梳理概念,夯实基础,形成结构
在中考总复习时,一定要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和辨析。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来,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有的同学恰恰在这方面不注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但却渗透在初中三年数学的全过程之中,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更高层次的数学。近几年杭州市数学中考试题非常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类比联想类比归纳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思想和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参数法、构造法等。
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和整理,这是很多同学复习中成绩总是上不来的根本原因之一。同学们在总复习时,应该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实质,它所适用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要熟练掌握。
联系现实(四)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能力层面上主要考查:数感和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中考将更重视对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察,开放型、应用型、信息获取型、实际操作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可能出现更多,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平时做题时应做到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加强审题能力的锻炼,适当练习热点题型,才能做到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如复习的经验教训,解题的心得体会等等。编制错题集深入纠错,是被很多同学证明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把你历次考试,特别是初三下学期来的重要考试、模拟考试中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找原因,改正错误,可以将试卷进行重新剪贴、分类对比,从中发现自己复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其中那些反复出错的问题可以考虑再做一遍,以绝后患。在中考前,特别是临考的前几天就不必系统地对每门课再复习了。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中考最重要的东西,最基础的东西,充分利用这45分钟,就是把中考最重要、最基础的东西抓住了。
教师的中考总复习通常会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夯实基础,必须全面复习,练习要覆盖所有的考点,落实双基;第二阶段侧重于重点和难点的复习,强化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第三阶段主要是进行适应性训练,避开难度过大的问题,增强自信。同学们应明确每一阶段的重点,掌握复习节奏与进度,配合好教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语文
现在训练“审题能力”:拿到一道题,先思考它要考你什么,再思考你要答什么
语文:每一道题都有“考查点”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关键,语文是中考的第一门学科,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在中考总复习阶段,我们发现学生同样用功,但收效却各不相同。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把复习重心仅仅放在搜集各种资料,做大量模拟试题上,结果事倍功半。
分析以往中考和模拟测试题,其实丢分的原因通常不在知识积累上,而在不清楚“考查点”:某道题究竟要考什么,自己要答什么,怎样答才合乎要求。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
一、明确“考查点”,探索解题思路。
复习时要十分清楚中考“考查点”,每做一次练习,都要清楚这次训练和《考试说明》中哪一部分有关系,弄清楚中考语文的试卷结构,清楚每一部分的考查重点,清楚每一道题的“考查点”。也就是经常问问自己这道题考查什么,进而想一想针对这样的“考查点”,相应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解答的要求是什么,避免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一定要把自己的复习与《考纲》联系起来,自觉地把每一次解题过程和“考查点”联系起来。经过训练就会形成这种能力,在见到一道考题时就容易做到“第一反应迅速到位”,并且在解题过程中借助以往对应考点的解题思路来推知未知。尤其是在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能够既“学”又“思”,就能不“惘”不 “殆”。
例如课外文言文的考查,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为基础的,它是课内文言文学习的延伸和扩展,是课内知识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的再现。我们要把课本上的文言文读熟、读懂,最好能达到看到一个文言实词就能想起在哪篇文章接触过的程度。与此同时,选取一些浅显的课外文言百字短文作训练。
特别要关注《考纲》中新的“考查点”,研究新试题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训练来提高自己做这类试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复习实效。如今年的“古诗鉴赏”内容,其实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复习中可借鉴其复习方法。
注意你的“失分点”
二、关注“失分点”,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
我们平时的语文复习,基本上是按照学校统一的复习计划进行。临近中考,还应该根据自己经常的“失分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如把自己平时做过的若干卷子作一番分析,找出自己丢分频率较高的类型题,进行重点突破。如果觉得自己平时在现代文阅读上丢分较多,就重点突破现代文阅读,通过多做几次现代文阅读训练,摸清自己解题思路上存在的问题,积累一些解题经验,增强阅读题突破。
又如作文,平时我们训练的重点往往在怎样打开作文思路上,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减少“失分点”,也会让成绩在一点一滴中流失:有的同学不注意作文试题是否有“自拟题目”的要求,造成丢分;有的同学无视作文的字数要求,结果被扣字数分;有的同学不注意作文的卷面要求,字写得让阅卷教师看不清楚,会大大影响作文成绩。这些看似小问题,其实中考无小事,这里丢一点那里丢一点,就会发生“木桶效应”,导致成绩上不去。
中考在即,我们应该找到能够收到最大实效的复习领域,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重视心理训练。
中考复习训练不要只关注解题训练,还要重视心理训练。临近中考,有些同学可能会产生一种焦虑心态,这个时候,要多给自己发出一些正面的暗示:“工夫不负苦心人”“中考和平时的考试没什么大的区别,只要正常发挥就可以了”等等,从而稳定学情绪,增强信心。
“夫战,勇气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语文:鉴赏,就是去判断每一首诗歌的情感
词语配对用,信息要筛选逻辑分析和意境分析都要会
从历年中考及近阶段模拟考试情况看,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表现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下:
基础题:缺少语境分析意识。
阅读题:信息筛选不准确,概括不完整。
诗歌鉴赏题:分析鉴赏能力薄弱。
写作题:审题立意能力薄弱。
解题过程分析:
(1)分析语境:与选项对应的词语是“愿望”一词。(2)理解词语含义:“怀抱”意为“心中装有”,“拥抱”意为“搂抱”。(3)在理解词义基础上确定两者的不同点。(4)确定答案:与“愿望”一词搭配的宜为“怀抱”一词。同理,与“精神食粮”搭配的宜为“滋养”,与“身心发展”搭配的宜为“健全”。
得分要领:先选择有把握的两项,再用第三项作为验证,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如:先确定“怀抱”和“滋养”两个选项,初步确定答案为“C”选项,然后用“健全”一词作为验证。现代文阅读:准确筛选信息
试题分析:“两个人的谎言”具体含义是什么?
考查要点: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易犯错误原因分析:信息筛选不准确,表述不够简洁扼要。
解题过程分析:
(1)确定阅读范围。词语的具体含义往往在上下文中可以找到。只要确定阅读范围,找准相关句子,进行一定的改造即可。解答该问,在第三段中找到“女生手背上居然在流血”,“是他,不小心用纸划的”两句。
(2)改造筛选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谎言”是指“男生不小心用纸划破了女生的手”。得分要领:在上下文中找到与“重要词语”内容相一致的词语或句子,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情感
试题分析: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查要点:分析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
易犯错误原因分析:分析能力薄弱,概括不完整。
解题过程分析:
(1)筛选关键语句。抓住“始盛开”三字。(2)分析意境。在分析关键句子基础上,思维层层推进。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情况下,山寺桃花盛开时间之晚,表现了作者在不经意间发现山寺桃花的“惊喜”之情。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作者在意境描写之后,紧接着在抒情句中用一个“恨” 字流露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发现桃花的惊喜之情,以及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得分要领:从意境分析和抒情句中分析思想感情。
写作:注意审题立意
试题分析: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
易犯错误原因分析:审题立意不到位。
解题过程分析:(1)分析材料,审清话题内涵。概括材料,分析得知:男孩幻想下一个蘑菇会比前一个蘑菇大,于是一路丢弃,最终一无所获;(2)确定角度:可以从“过程”与“结果”关系等角度阐述话题“收获”的内涵。(3)用相应的材料表述自己对话题的见解。得分要领:审题立意为先,相应材料紧跟。
语文:重文本•重语言•重表述
洋溢人文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中考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对中考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并相应地运用策略,各个击破。
1.突出能力考核。
试题材料以课外为主,重在考查语文能力。材料完全出自课内,只有辨认字音和名句默写,各3分;课内外结合的,也只有辨析别字(3分)、成语使用(3分)和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理解(4分)。其余均来自课外。
语言运用的考查要点为字音辨认、别字辨析、词语选用、成语使用、句子连贯、标点运用、名句默写、关联词填空、语病修改、句子仿写。重双基、重积累、重运用、重综合。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要点为筛选重要信息、理解词句含义、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文章中心、分析写法作用、评述作者观点。重文本、重语言、重整体、重表述。
2.洋溢人文精神。
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都非常强调和突出人文精神,2005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井绳》,写父亲“打捞水中的月亮”的事,强调人要有美好的精神向往,要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从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享受的角度命题。科技文《“神木”的奥秘》,科学家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开神木之谜,从科普知识、科学认识、科学态度的角度命题。文言文阅读《墨翁传》,写墨翁临财不拘,洁身自好,鞭挞弄虚作假、追名逐利,赞赏洁身自好,讲究道德品质。无一不洋溢着人文的关怀。近几年考试难点分析 从近几年阅卷的结果来看,在语文知识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四大块内容中,失分率比较高的是现代文阅读,其中的词语筛选、要点概括、写法分析、观点评述等题,得分率最低;失分率次高的文言文阅读中,虚词理解、文意理解,得分率比较低;而平均得分率比较高的语文知识运用题中,标点运用、语病修改又是其中失分率最高的两题。
主要问题:
1.基础不够扎实。比如“语言运用”块,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常见病句的类型,有的同学没有掌握,在判断和改错的时候,自然就不够敏感,往往发生错误。再如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也需要扎实地掌握,才能正确地翻译和判断。对这类题目的内容,该整理的整理,该归类的归类,亲自动手,动手就是复习、巩固的过程。
2.忽略语境的提示。语文材料的特点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境的暗示作用对成语运用、句子连贯、仿句写作、虚词理解等,都有积极的提示作用,可是有的同学却往往忽略语境的提示,在答题时常常抓不住主要内容,出现偏题情况。对此,我们要善于正确理解、分析具体语境,从语境中把握题目要领,找到问题答案。
3.忽视文章主题的存在,这是阅读扣分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除了要具有原文意识和主题意识外,还得有主题意识,就是要了解每一道题的分析都要和主题联系起来,这样的思考才有的放矢,才不会偏离文本。首先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应当注意挖掘文章的主旨,如散文阅读,应特别注意文章的题目和议论抒情性文字的提示。
4.转述概括能力较弱,表述不够规范。常见情况一是要点缺失,应当注意对阅读的整体把握。二是表述不规范,应当注意阅读表述的要求,如是要求 “分点概括”,还是要求“用原文阐述”;有的题型如观点评述题,往往要求结合原文评述,可是这个要求却往往被学生忽略;另外表述应尽量避免繁琐,力求简洁明了。
复习的相应策略
1.时间控制策略。
“语文知识运用”这块内容,虽然分值不大,但却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记忆的内容,这块内容虽然不能决定差距,但如果不把握,就会和其他同学拉开差距,所以应尽量争取掌握。在掌握这块内容时,推荐大家从认知规律着手来进行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报酬递减率”的规律,记忆的内容如果在第6天和第14天再次得到强化,人脑往往就不再忘记,或者忘记得比较少。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时,应注意控制好复习的间隔时间。
2.“少就是多”策略。
3.合作商讨的策略。教师应该成为你最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同学应该成为你最方便的合作伙伴,相互商讨,有助于发现典型问题,对彼此的积累和掌握都有好处,信任和合作,将使你获得双赢的学习效果。
4.细节决定成败——写作提高的策略。
写作宜从小处、细处着眼,小题大做,以小见大。语言要生动,也要注意细微处的描述,运用多种描写,包括细节描写,是提升写作分值的重要方法。
真情作文,感动阅卷老师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多考生在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后,总是觉得找不到复习的头绪,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考生在复习阶段能够突出重点,在模拟训练中强化正确的审题意识,并注重发挥自身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完全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
下面是我们总结的“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纵式复习
即分册复习。这一轮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一轮复习时间15天左右,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把每册书作为一个复习体系,按照注音、同义词辨析、成语解释、标点符号、修改病句、古诗文默写、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等分类进行复习。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同时就这些内容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用以避免盲目复习。
第二轮:横式复习
也就是以《教学指南》为复习范本,复习时间是30天左右。此轮复习是专项复习,按照《教学指南》知识点的分项进行复习,是中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轮复习。
1、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上的知识点多,考点也多,但只要复习到位是最有成效的。因为在第一轮的复习时已进行了分册复习,所以第二轮的复习只需将各册的知识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即可。
2、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复习学生要提高认读能力(对文字的感知认识和辨析能力),理解能力(这是阅读的核心),质疑、迁移和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以散文为主,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在复习时要让学生涉及到每一类型,但又不能面面俱到。
学生在复习时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挑选问题,着重是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合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文言文阅读在中考命题中除了取材课内的文言词句外,还有故事性强、有一定启发意义、难度适中的课外阅读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
近几年来,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的重点也就在这一方面。
3、作文训练
我们主要训练学生“看材料、命题目、找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话题”的能力,做到能够把握“话题”的指向性,能够深入挖掘话题的内涵,进而作文可能的、可行的立意范围,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的经历、感悟确定具体写作框架,最后就可以沉浸其中,组织语言缀连成文。
作文贵在“真情”。尽力使文章饱含深情或充满激情,做到感动自己,感动读者!同时,我们还让学生限时作文,养成迅速作文的好习惯。
第三轮:总复习
即通过综合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英语
每天抽时间精做1至2篇阅读理解及完形填空; 120分的试卷预计平均分值87分
英语:最近两个月一直保持良好语境
把握题型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复习安排三个阶段:
系统复习阶段
时值4月中旬,大多数的学校、同学已完成这一复习过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基础与这一阶段的复习反馈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入专项复习阶段。专项复习阶段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把握题型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一些薄弱的、易失分的地方重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