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名富有耐心的宽容的教师
做一名富有耐心的宽容的教师 读《没有围墙的学校》有感
眉师附小
汪秀辉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本书,当我一口气把它读完时,眼眶是热的,心是热的,额头也是热的。
这是一部描述台湾体制外学习天空的全新著作。本书的两位作者李崇建和甘耀明老师都曾是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台湾全人学校的优秀的教师。他们以朴实的笔调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年各自在全人学样工作的诸多经验。使所有关心教育的人能通过细致深入地品读,清楚地了解全人学校每天发生的真实的故事,从事体会到全人教师用尊重、包容、信任、理解使每一个在这里学习和成长的孩子的人格特质得到良好的自我实践、积极的审美趣味得以养成、创造的激情得以释放,批判的能力得以培养,使孩子们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惶恐后能勇敢,自律、坚持,最后快乐、幸福地成长。
他们用满腔的诚挚将温暖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的天空,陪伴他们带着自信与希望走向自己的美好人生。
读着书中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在工作中,每当遇到学生调皮捣蛋,我就表现得出焦虑,要么大发雷霆,要么苦口婆说教一番,但往往收并行甚微。全人却是罕有的例外,全人的教师经常孩子一样,与学生们玩在一起,相互追逐,相互调侃,相互逗趣。当学生心中有难以排解的情绪,教师不过是默默聆听、心怀同情的朋友。尤其是开篇的“三剑客在闹江湖”毁农人菜园的处理,全人学校创办人大胡子那种不以权威压制孩子,“让真实的情境在宽容与安全的气氛中得以澄清”更深深感震撼着我的心。
徜徉于这本《没有围墙的学校》,看到书里的孩子们在成长,看到作为教师的作者一起在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也变得与过去不一样了,我的心胸开始变得开阔了,我学会了倾听,我会很耐心地听学生的倾诉,分享他们的欢乐,排解他们的忧愁。我开始接纳学生的偏差行为,当学生犯了错误,我再也不会大发雷霆,也不会苦心婆心说教。我会让学生写下犯错的经 过,把学生当成一个发展中的人,平等地友好地和他进行沟通,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每次谈话后,学生总是心悦诚服,和我又亲近了许多。
“我们期望孩子发展成自由、独立、思考且有行动力的人,而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需要教师极富耐心和宽容的。”我把《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本书置于床头,当浮躁时,总要拿起来翻翻翻。
成为一名富有耐心和宽容的老师,这是《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本书帮我实现的。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与《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本书结缘。
第二篇:做一名富有教育情怀的幸福教师
做一名富有教育情怀的幸福教师
郑小菊
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他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何在呢,我想只有真正理解了师德师风的含义,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社会的教师,在本次师德教育月的学习中,我对于师德师风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要做一名富有教育情怀的幸福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还认为我们教师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利益,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让他们将来能够学有所用,才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也是我理解的师德,师德的力量在于对学生的付出价值是不是有所升华,有所历练,而我深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到,把师德师风的力量传达下去,深入下去,才是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相当有利的。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再加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这就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也肯定了我们教师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把师德师风彻底的发扬光大,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样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无愧于社会,才能真正做一名富有教育情怀的幸福教师。
第三篇:做富有激情的教师
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
赞科夫
有激情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赞科夫说:“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的全神贯注是很重要的,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当教师站在课堂上的时候,应该是满怀激情的,用教师的感情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点燃学生心中的学习欲望。
赞科夫新的激情教学法,就是老师声情并茂读课文,学生静听感受,之后,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
读赞科夫的《和教师谈话》
“我相信,一年级学生能够弄懂一些简单的因果依赖性。可是,为什么在一年级就要研究这类复杂的问题呢?等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并且在掌握读、写、算的技巧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以后,再教给这些不是更好吗?到那时候,也正好腾出时间来研究自然界。,大家知道,为了训练技巧,常常损害了儿童对自然界的认识。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对掌握技巧抱着轻视的态度。正好相反,使儿童广泛地认识认识自然界,而且不仅是自然界,还包括一般地认识周围世界,归根结底将有益于掌握技巧。
因为学生对周围世界有了多方面深刻的认识,能过形成他们的鲜明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如果把对周围世界的人是压缩成学生吃不饱的‘口粮学生’,那么这正是学生对学习、对学校丧失兴趣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并不是学生的过错。学生年龄虽小,可是他们是多么渴望对近旁的、自己周围的,还有远处的事物多知道些啊!而我们迫使他们几乎天天跟词句和数字打交道。这种片面性和令人厌恶的单调性,自然会打消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二儿童的内在的求知欲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对你们各位当教师的人,是用不着加以论证的恶”
可以看出,赞科夫认为教学的激发和推动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教学的激情,以及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一般发展水平。因此,赞科夫及其关注教师的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展开了一场关于新教学体系的讨论,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形成了独特的教师观。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需要激情
赞科夫认为,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既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运用上,也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他们理解理论标准以及集体主义的性格特征。所有这些方面,学生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每一个学生身上又有不少特殊性。即便是作为某一个体的学生,他的行为、举止、内心感受,又会随着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情况可能比教师预先估计的复杂的多,不仅在一节课上,甚至在一节课的某一段上都会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决定了教会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复杂性的特点要求教师投入十足的激情,要善于觉察教学过程中环境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并灵活地采取与之相应的行动。
教师对学生的激情投入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赞科夫认为“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只一点更重要的事了。”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只有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才会对学生抱着一种完全正确看法,看到学生的外部不良表现下隐藏
着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中才能有区别的加以对待,促进每个学生的一般发展。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注意、思维的特点及其他心理特点,而且教师要下功夫发展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他的爱好找到出路,并予以正确指导。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班级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科学、各个领域艺术的兴趣。集体的生活应该是跟儿童的精神需要,愿望和志趣有机地联系起来的。在集体的基础上来实施个别对待,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力量。
教师要热爱学生。教育书刊和一般书刊里经常讲到,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在赞科夫看来,爱这个词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的依恋的情感,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热情。这种热情正是教学的动力之源。
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人所共有的对儿童的爱,而且具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有一句俗语:“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教师对儿童的了解和尊重上。赞科夫尤其强调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有关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其次应该用严格的规范来要求学生。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此外,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会增强对学生的爱。当教师意识到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接班人,而教师肩负着培养年轻一代、培养未来的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重任时,这样的一些正确认识可以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
深刻启示
激情是一种强烈情感,它能让人兴奋,充满活力,如果发挥了它的积极性,便能够使人产生超长的力量,出色地表现自我。拥有激情,会让人更自信,能力更强,它是成功的催化剂。由于激情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和企业文化。教师作为一种综合角色,需要演员丰富细腻的表演天赋,政治家的机智雄辩,主持人的敏捷和口才,艺术家的独具匠心,更要这种能激发灵感才艺的职业技巧和品质——激情。
一、教师激情的培养
激情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状态,激情的短暂性和工作的反复持久性是矛盾的,要始终在需要的时候保持一种良好的最佳状态,必须学会处理好激情的培养、创造和维持三步骤的关系,就像皮肤的保养一样,需要精心科学的护理方法,注意适度,不要过度频繁的使用,要做到细水长流,否则无节制的消耗,总有一天激情会变得麻木甚至枯燥。作为教师,肯定深有体会,感触颇多,思考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对教师和教学都是关系重大的。
首先,激情的培养。激情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根源于兴趣,深沉真挚的爱,强烈的责任感和好胜心,这是激情永不枯竭的源泉。人的第一兴趣是天生的,第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人非草木,接触学生久了,工作时间长了,也会产生感情。有自尊的人,在强大的竞争和舆论压力面前,责任心和好胜心总会被激起。所以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走上不是理想的工作岗位,无论出于怎样恶劣的环境中,面对怎样不讨人喜欢的学生,要传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工作时,一定要有责任心,爱学生,爱这份职业,不能输给别人,要有争强好胜之心。
其次,激情的创造。如果说激情是火花,激情的培养就是物质上可燃物的积累和准备,感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能量释放出来。火药有了,还需点燃导火线,激情的火花要像划火柴般的摩擦。创造激情要学会不断出点子,感受快乐,通过快乐的刺激酝酿激情,表现激情,当你带上需要的面具时,内心的激情就会被激发,就能变成你要成的角色。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和感受。
最后,激情的维持。激情就像瞬间的亮点,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冷却,像火山进入休眠期,等待下一次才爆发。但火山爆发后,有些变成死火山,激情熄灭后,能否再次点燃呢?问题就看怎样维持土壤中的生命了,要不断施肥,锄草,杀虫,补充阳光、水分等。设置障碍,寻求刺激,制造新鲜感是激情得以维持的好配方。上课如吃东西,同样的东西吃多了容易发腻,味同嚼蜡,每次上课都能保持同样的激情是很难的,由于教师不断地在不同的班,不同的时间,轻车熟路,按部就班地重复相同的内容,甚至一天重复好几遍,许多教师对此感到厌倦,甚至恐惧无奈地发现没有任何激情,因为成功已经没有什么快乐,探索研究试验阶段的激情已荡然无存。
因此,要设法保持对上课的新鲜感,不能墨守成规,老调重弹,而是不断给自己充电,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处在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永不满足于现状,要做到更好,每天都是新的尝试,新的感受。如,不同的班级,选择不同的材料和上课方式。
其实,学无止境,完美没有终点,教学领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总会有新的事物取代旧的事物,新的成功的真理和经验同样面临僵化、错误、过时和失败的考验,不能浅尝辄止,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寻求新的突破。这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多接受新知识。同时,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和神秘感,而这种不熟悉不太真实的状态使人保持一种好奇心,就像在熟人面前,可以肆无忌惮,毫无保留,不加掩饰,但在陌生人面前,你却会在乎他们的看法,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希望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形象,激情就是对陌生的心理反应,是征服欲望的产物。
只有如此,教学激情才不是一种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也不是做作的虚情假意。正如赞科夫说,教学激情是教师个人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体现。唯有真知、真理方能震撼学生心灵,唯有真情、真意才能让学生动心、入神。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初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气氛。
二、激情教学的实施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那么,如何才能把教师的激情转化到教学课堂,从而使学生也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呢?
1.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传统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见物不见人”,把学生仅仅看做是“物”——装载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虽然传统教育观也承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但对于这种“特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没有实质性的阐释。其实,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情感”上。教师仅仅具有思想、智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不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完成教育目标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师缺乏情感智力,缺乏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极端行为。
在偏重认知的教育观指导下,认知与情感失去平衡,造成了学生的“情感饥渴”并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许多学生陷于沮丧、烦恼、孤单、内疚、抑郁、自怜的困境之中,甚至受绝望等不良情绪的折磨而不能自拔,给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创伤和损害。学生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情感问题受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学校教育,某些教师对情感教育的淡漠,使得一些学生在情感方面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也是某些学生出现情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没有情感的参与,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药师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学生对教师所采用的情感态度是左右他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兴趣的重要因素。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可以感觉到;学生往往因为与某个教师的情感接近而认同并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
(3)教师应努力培养乐观、自制、宽容和诚意等良好的情感特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愉悦地接受自己,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但自己要有乐观的情感态度,而且还要以自己的信心,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启发、感染学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使其摆脱由挫折,困难所造成的消极的情绪的影响。自制指的是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强度,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适当的方法装一盒调整自己的情绪,宽容学生的错误、误解、切忌以牙还牙,利用职权对学生进行报复打击,能真诚地剖析自己,以信任,友善的泰德对待他人。
(4)教师应具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平等地对待学生,以正确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弟感受到自己的爱心;善于倾听学生的情感流露,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正常的宣泄;掌握一定的识别、判断情感的技巧,洞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情感反应做出恰当的回答。
2.以自身条件为载体,发挥教师强势心理场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把物理学概念“力场”引进了心理学。根据他的理论,凡有心理现象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心理场,由他的理论引申:凡有课堂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教师心理场。围绕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活动,课堂教学诸因素在心理层面上构成一个“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包括许多要素。例如,教师发出的知识,教师使用的教学法,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热情,自身的激情等)。从心理暗示角度讲,教师的心理场形成向心力,直接在心里层面促进学生的提高。如,教师的课堂情绪对学生课堂情绪的影响等。教学实践证明,置身于强势心理场的学生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的可能性极小。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是弱势心理场,那就难怪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积极地心理场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始终都有较强的控制力。形成最佳课堂心理场是教师在教学中体现激情、教出激情的一个重要任务。
(1)借助来传情达意
学生最爱听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效地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从感官角度上看,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
(2)借助表情(面部表情、体态表情)构建积极“心理场”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被融入积极地的“心理场”,思维就被有效激活,注意处于敢赌觉醒状态,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将极大地发挥出来。
(3)激情是心理场效用实现的灵魂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间心理上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的情感交流。课堂中,信息的流动在情感的氛围中进行,并不断激发和维持着情感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发生发展,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流动的成效。激情对于教师心理场和学生积极心理状态时万万不可少的。学生最尊重有教学激情的老师,只有教师兴致勃勃,学生也才能兴致勃勃的。这种“激情效应”是一个教师所必须把握的,是一个成功课堂所必须具备的。
3.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有效地开发情感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是教师从情感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外语教学为例。
(1)教师以情感为手段,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以情感为目标,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的积极地学习动机和热情
4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
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是指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加大生生互动的力度,充分利
用小组等加强学生的合作,使课堂教学节奏松弛有度,快慢有变,动静交替,活动多样,使课堂学校气氛浓厚,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1)使学生学习有安全感,乐于表达
传统教学中,发言机会属于一些善于表现的学生,害羞的或不善言谈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发挥不好,造成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保持沉默,失去了很多言语实践的机会。在小组活动中,面对自己的同伴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有安全感,不担心出错被其他同学嘲笑,敢于无拘无束地进行言语实践,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找回失去的学习自信心。
(2)进行合作学习,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了解,交流见解,碰撞思维,共享知识,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团队精神和共事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学生表现更出色,学的东西更多,并有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3)机会均等,实现人人参与,体现教育的公平
小组合作教学体现了教育的新理念“做中学”,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有时间进行交流,进行实践,人人参与,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小组合作中,教学内容往往生活化,社会化,如,询问家庭成员,兴趣爱好,解决学习困难,表达各自观点等。这些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十分符合学生的感情需求,自然会产生求知欲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界。
诚然,成为一个有激情的优秀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需要在意识方面有全方位的改变,咋方法策略方面有大的进步。社会需要激情,教学需要激情,创造激情课堂,点燃教师激情,把激情的火花燃烧学生的心灵,培养富有激情的人才。只要有一份执着与爱,就会拥有一份持久永恒的激情。
第四篇:做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做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遵义县团溪镇中学周全刚
教师的人格魅力,通常是指教师在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格方面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魅力。它是教师作为职业主体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感悟和不断完善所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是基于其出类拔萃的人格构成而升华起来的,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鼓舞力、亲和力、向心力与号召力的总和。
教师人格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教师的良好人格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如同一种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教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
一、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
1.师德因素
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教师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为人师表,用自己美好的师德形象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在物欲充斥的社会中,师德质量下降,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教师流失严重,师资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用人的现状导致了重学识轻品行的倾向;二是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现代化教育手段日益丰富,也使一些人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品行修养已无足轻重;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文化思想呈多元化趋势,一些教师只片面追求个性的解放和发展,忽视了品行方面的修养,忽略了肩负的历史重任;四是学校中的一些教师逐渐走向市场,过重的功利导向,渐渐淡化了教师的天职。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袭,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不为势利而动,不为权势而屈,正直为人,教书育人。
2.师能因素
渊博的学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人们对现代教师的师能期望值很高,学生更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衡量着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高超的学术水平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因此,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更要瞄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知识、最新成果,建立起合理的、与学生各种知识相适应的知识框架。不仅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具备运用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还要以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征服学生,创造出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逢甘露,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构成1.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
魅力鄙视浅薄与庸俗,需要渊博的学识、灵动的智慧,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要“精深”自己所学专业,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2.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她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积善成德。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3.诚挚博大的爱心
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
4.较高的人文修养
一方面,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一个教师的人文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另一方面,人文修养的高低还决定着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学习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练掌握。较高的人文修养有利于教师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使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利于教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他们拥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拥有较高的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性知识,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人文方面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教师的影响就能更多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
1、教师人格魅力思想为先。
教师的思想方法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所在。每个学生无不处在教师人格的潜移默化中熏陶了思想,学生思想上无不打上了教师人格的烙印,这种影响既广泛、又深远。
2、教师人格魅力行为第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活动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的人格对青少年的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有人曾经比喻说,学生好比洁白无暇的银幕,教师好比清晰的拷贝,拷贝上的各种形象总是要无可掩饰地投映到洁白无暇的银幕上去。的确如此,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深远而又十分重要的教育影响。而这种教育影响,正如乌申斯基指出的那样,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信、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3、教师人格魅力言为第三。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摄入学生眼里,印在学生心中,都会对学生人格的产生影响,有人把学生的眼睛喻为“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计算机”收集的信息,经过储存处理,就可以判断他们的行为。要点燃别人,首先要有火种,“教师最大的力量就在于他们自身树立的榜样”,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形成能够起到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的,如同植物具有“向阳性”和“向水性”一样,学生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日常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啄磨着和模仿着。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教师有无宽阔的胸襟和人格的魅力。
教师的行为作风,处世之法,乃至气质、性格、习惯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心灵上留下印象,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熏陶或感染,甚至感召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高尚人格像丝丝春雨,悄悄地影响着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长篇大套的演说要好得多,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且这种人格品质的影响逐渐成为学生人格品质的“基因”。如:教师勤奋好学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豁达大度的风格都是直接影响学生的。蔡元培先生曾认为,一个人首先自立,才能立人,首先正己,才能正人,由此类推,教师的人格魅力确是作用非小。
四、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本我色彩,对于有很强可塑性的中学生来说,将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由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基于拔萃的人格构成而升华起来的,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容低估。具体地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丰富的知识、高昂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激励的力量来自适宜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当学生仅仅为了通过升学考试而
学习,其动力来自个体生命的外部,是一种游离与于心灵需求的外部动力。而教师崇高理想和敬业精神作用于客体学生,通过内化吸收,可以转变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就能常保求学创业所必备的内部动力,从而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在这种学习类型的转化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起到了激发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这种因师生日常相处而对学生的心灵所显示出来的无形的“感动”和“震撼”作用,比课堂上人生观教育所运用的语言更富有魅力。教师的人格好比一部好书或一部好的电影,其潜在的人格力量可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
2、对学生情感优化的陶冶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对教师的人格魅力而引发的感染力有一种不自主的屈从作用。尤其是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净的美好心境。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第二影响源,那么他们会自然地将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待和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伴随着师生交往的增多,教师的人格通过特定情境的展现,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进而引起心理感动,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达关爱的信息,无声的行动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个体,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久之,使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而且,更进一步将教师的这种情感立场上升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从而确立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不是用强制的命令,而是通过形象直观的影响,如春雨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3、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作用
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这时期,他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物化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无疑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其道德行为和渗透其中的道德观念对学生构成了生动的道德主导因素,使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要按照教师所显现的具休可感的道德规范来校正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对自己重新设计。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人格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空洞的道德说教能从外部制约学生的道德作为,但不能促使学生对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不会用活生生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德行,作出自我调节,恰恰相反,难免会出现时下并不罕见的德育中的逆反心理。《颜氏家训·慕贤》中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汲取了教师的人格力量,学生就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追随着教师的思想行为轨迹,学生身上或多或
少地能找到教师作用的印记。
4、对学生意志强化的促进作用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追求成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在认知教师,教师在诱发学生潜能、倾心将其培养成材的教育过程中昂扬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为达到目的的坚忍意志力,必然会拨动教育对象的心灵之弦,激荡其血肉之躯中的浩浩阳刚之气。生活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当学生渐渐浮出混浊的岁月,探出头颅睁开清醒的眼睛,更深切地感受到托举生命者的坚强与刚毅,并把对这种意志力的体验化为谋求自立和自觉发展不可摧折的意志,从而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进程中表现为达到既定的奋斗目标永不气馁、锲而不舍的意志穿透力。一旦教师的意志力成为学生生命中根深蒂固的品质,形成人格的主导力量,不断战胜自己思想中不足和限制,最终超越自己,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尼采说过:“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作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要靠人格来培养,道德要靠道德来影响,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凸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靠人格魅力实现的。因此,作为教师,请不断完善你的人格,做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第五篇:学做一名有耐心的老师
学做一名有耐心的老师
瓦岗中心小学
王艳杰
耐心是一个教师的修养,耐心是一个教师的素质,耐心更是一个教师的责任,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无形中的压力与使命使我们常常“高调、苛责”地呼喊爱,却又时时忽略了“润物细无声”地给予爱。
升入高年级以来,孩子们的叛逆初露端倪,知识的难度也随之加深,班级的日常管理和教学质量的严格把关,使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我们班是一个以男生居多的大班级,他们的活跃与调皮总能时不时给我带来各种麻烦与不满。最近仅一周的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判案。“老师,xx打架了”,“老师,捣蛋大王在班里影响别人自习”,“老师,后面的几个人不交作业还上课捣乱”,“老师,外面有家长来找咱班的 xx”,“老师,我们班的xx不吃饭跑出校门了”......终于,我的失望与不满,像酵母一样爆发了,站在三尺讲台,从来没感觉自己像这样愤怒,桌子上的教鞭被我折断了,我大声训斥着孩子们,怪他们不懂事,埋怨他们不上进,诉说着最近自己的失望与伤心......好多孩子低下了头,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看到这一幕,我的眼圈红了,也许不止是失望,不止是难过,也有训斥过后的后悔与懊恼吧!这一刻,我是发了脾气,可真的有用吗?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总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求他们,甚者漠视他们,那么所有“语重心长”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又何尝不都是无济于事呢?
孩子们在日记中曾这样写过:“我们可爱的王老师现在变得不爱笑了,我知道都是因为我们不好,常常惹得老师不高兴,如果我会魔术,真希望把老师变回去,把我们也变回去!”是啊,我们在指责孩子们的变化时,自己又何曾不在变化?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爱学会了隐身,以一种不易被学生察觉的变式存在:默默的关注,反复的唠叨,严厉的批评,看似简单的要求......每一天我们面对的都是相似的面孔,却上演着我们无法预测的形形色色的故事,有时的确会让我们抓耳挠腮,但恨铁不成钢的背后不更是一种“望生成龙凤”的期待吗?但是,换个角度,我们在某种场景或事件中,曾经或许现在,不也是“那块不成钢的铁”吗?钢有钢的优势,铁有铁的用处,他是一棵小草,就让他点缀大地,他是一棵大树,就让他成为祖国的栋梁。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耐下心来,把每一个“难教学生”当成科研对象,也许心态平静了,教育也就从容了!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小小的鹅卵石见证了水的力量和时间的痕迹,我们的学生就像一块块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棱角分明的顽石,身为人师的我们,应该学会摒弃焦虑与急躁,像水一样,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孩子的缺点与错误,用水的韧性和力量,让那些使人忧愁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学做一个有耐心的老师吧,用微笑,用爱心,用赞美,用坚守,用等待......去见证每个孩子绽放的花期,也许到最后你会发现,最后开放的花朵和最早开放的花朵一样美丽,一样让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