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2023-1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篇1

说到工匠精神,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匠人”这个日本词汇了,日本人自古便推崇“匠人精神”,就以食物为例吧,在日本,人们心中对饮食的最高标准,不是法餐、意菜或某个菜名这种单一的词汇,而是某某人做的某种食物,这便是匠人精神的体现了。日本京都标杆文与讲评的四大料理之神都是像寿司之神、天妇罗之神这样的以单一食物所形成的,这也就体现出了匠人精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力求在单一领域做到完美。在日本,人们甚至可以说出细分到某一种茶点的匠人的名字,而这种崇尚匠人的社会气象又能使许多传统技艺在匠人手中流传至今,可以说,工匠精神代表着传承。

不只是日本,其实工匠精神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瑞士的制表师能不借助电脑和机械,一把镊子、一副眼镜,就能组装出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表芯。每当我们捧起一块这样的手表,陀飞轮、星相、音乐、报时等功能之下,我们能听到齿轮咬合的轻响,这便是制表师日日夜夜在工作台上创造的奇迹。同样的工匠还有许多,法国的高级皮具师,德国的`跑车发动机调效师,捷克的水晶工艺师,他们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用自己的双手和技艺,创造出一件又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是高档、完美的代名词。

那么在中国呢中国的工匠精神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它:一件件精美的漆器、玉器、青釉、粉彩,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创造出来,保留至今,当我们对着这些文物惊叹古时匠人精神的伟大时,又会不会疑问:“我们现代的工匠精神在哪里呢”当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当机器替代了灯下工人的双手,当人们开始对千篇一律的电子产品热情不已,又有几个人会想到保护我们濒临灭绝的工匠精神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外国的事例中为中国工匠精神看似黑暗的未来中找到一点光亮。工匠精神是冰冷的机器所代替不了的,当工匠精神被大众所重视,当手工的艺术与流水线上的产品区别开来,当工匠精神带上本应属于它的高贵,我们的工匠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篇2

有幸品读了罗永浩先生力荐湛庐文化的《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读后使我眼前一亮,对工匠精神本质有很深的感触。本书没有采用教科书的讲法来定义工匠精神是什么,如何培养工匠精神,而是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以美国在20世纪的崛起和21世纪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以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为核心,从他们身上的故事和性格来探究工匠精神的本质,更适合工匠精神发展的土壤是什么。下面是我读此书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此书讲解的工匠精神与我之前认为的工匠职责有很大的区别。之前认为工匠就是手艺人,用固定的工具使用固定的技能做出可预见的产品,属于熟练工种,而本书定义的工匠是使用现成的技术工具利用创新精神解决各种问题的发现者和发明家。他们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本书中介绍的大多数工匠都有这样一种精神: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热情,永远在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办求更精,利用现有的技术工具进行资源整合,所以作者说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状态,是一种信仰。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像技术这种硬技能方面,也体现在各种软技能上,比如在人际沟通、纳税服务等;不仅在实体行业内,在金融这些虚拟行业内也有体现。

工匠精神,是美国家族企业历经百年倒的秘诀,是瑞士品牌屹立世界之巅的利器,更是生命的态度。其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曾说:“工匠的本质—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简单地来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去努力实现,他就可以被称为工匠。书中精彩的案例告诉我们什么表人是真正的工匠,并提示了美国的工匠们如何影响了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以及未来他们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工匠们是一帮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搞出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工匠精神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中有单打独斗的英雄,也有共同协作的团队,甚至产生了资助发明家的专门企业,企业的核心就是寻找并创造一批发明家,吸引风投资金,以出售专利获取专利费为盈利模式,可以想见这种企业的利润必定比不上自己使用专利生产出产品的.企业利润,有些利润比例甚至达不到万分之一,正是因为对利润的追逐,规模性企业或者说大型企业并不是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它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种精神和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到造就我们事业的成功,这就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如果你希望改变现状,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成为被需要、被尊重、众望所归的成功者,就从当下的事情做起,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内外丰盛的人生。我的体会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把领导当老师。工作是我们自己的事,不是领导的事,工作的目的不是向领导交差,而是提升自己能力,领导只是你学习和求助的对象。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这种心态让人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力量,只有知道工作是为自己做的,我们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缕建奇功,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二是把岗位当舞台。把自己的全部能量用到本职工作中去,珍惜每一个当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一个人的工作只有做到别人无法替代的程度,才能算是工作成功。工作岗位就是你的人生舞台,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人生最优秀的演员。三是把任务当作品。在工作中,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发挥自己最大能量。工匠精神强调要把工作品质看作生命,把每一次的任务都当做生命中的作品,要相信自己,随着能力的提高,机会总会来到你身边;随着能力的积累,属于你的回报总会降临在你身边。我们每个人无论身处任何环境,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懈追求,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才会实现完美的人生。

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篇3

人生工匠精神,是对“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最好的阐释。堪称工匠的人,靠的是对技术的传承和钻研,对工作的专注与坚定,这也印证了“认真才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的道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匠大师辈出的国度,木工之祖公输班,善筑攻城的墨子,建筑之集大成者宇文恺……这些人不仅是一代大国工匠,更是一个民族敬业精神的最好的体现。没有工匠精神,缺少一代代工匠不断的传承,一个民族再灿烂辉煌的文化也会黯然失色。那么,出生在共和国新生代的我们,有没有传承发扬好先辈们的工匠精神呢?

世界进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在新时代,面临严峻的考验:山寨手机大行其道,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市场。生产者不用心,管理者不关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质疑中国制造。与此同时,我们的工匠精神,也踏入了一个无人传承的深水区……

在汶川小学因施工时偷工减料在地震中轰然倒塌,师生被埋在不见天日的废墟里时,我们的施工方的良心会不会感到一丝内疚当使用更廉价的材料,传统行业精密的生产被机器替代,经验丰富的老匠人们被迫下岗,在惊叹飞速增长的经济丰盈自己的钱包的同时,我们内心会不会感到一丝震动再也看不到工匠们以身相传的技艺,再也听不到“一颗螺丝打磨千万遍”的故事时,是否这样就能成就我们的工业大国呢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生在共和国新时代的我们,犹如站在了一条分水岭前,一头指向“利益”,一头指向“匠心”。而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通往“匠心”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

当我在电视机里看到,中国首次自主研发的大飞机升腾越空,在那无数航天人的欢呼声中正遨游天际的巨大翅膀之下的一定是无数中国匠人的努力和汗水;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期待着,终于盼到“长征七号”火箭龙腾高空那一刻,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为中国工业今天的成就,而落下泪水呢是啊,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光照大地,融冰化雪;携来一股春风,吹化了我们心中的霜冻。工匠精神其实一直都默默的存在着,它藏在每一个有良心的匠人的心里,正如同幼蝉沉睡地底十七年迎来它放声歌唱的夏天,一枝梅经风饕雪虐昂然挺立,盛开绽放。

面对功成名就,匠人们的心却是平静的.。君子不闻窗外事,十年磨一剑,亦如火箭发动机焊接师高风林36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汗荐轩辕,成为焊接火箭“心脏”的第一人。勤如“头悬梁锥刺股”,亦如钳工“顾两丝”近乎苛刻无比的训练,令人类手工安装精度超越机器,自己的指纹却几乎被磨平。正是因为他们秉持着一颗平静之心,不闻外事专心致志,才练就出自己的一手绝活儿。假如他们的心静不下来,耐不住世间浮躁与诱惑,深陷追逐名利的泥潭里,又怎么会在技术领域攻破重重困难,最终成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大师呢唯独静下心来,惨淡经营,认真的钻研,学问才能进步,技术才会娴熟。“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忍受寂寞,大师何处来

因为敬业,工匠常埋头苦干,被笑“痴儿”;因为工作,工匠很少有陪伴家人的时间。是啊,工匠身上承载着多么重的担子,而我们社会又能不能给他们一点宽容一个笑容能慰藉寂寞的内心,一个拥抱能温暖冰冷的双手,在追求真理追求技艺的道路上,尽管我们不是匠人,也应该出一份力。一把锤子一撮钉,一根木撅抓手上,满面的灰尘,汗迹淋淋的衣服,他们工作在制造业的第一线,走在工业车轮的最前沿,我的身边也有许多匠人,他们淳朴善良,是新一代工匠精神的接班人。

只有热爱才会坚持,只有包容才会成长,中国的工业也同这些匠人一样,走在崎岖曲折的路上,不断成长。只有多一些善意,才能播洒下敬业的种子;只有一心专注,才能成就大国工匠。大国工匠铸就工匠大国,让我们敞开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理解,因为工匠精神的种子一直存在我们心中,只待我们去挖掘、浇灌。

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篇4

看过《工匠精神》这本书以后感触很深,会让我有时候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

态度的根本是:我是谁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让自己做的事重要,要让自己做事的结果超越直接领导的期望。这句话能让我正确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工作的结果是要超越领导的期望,而不仅仅是达到领导的期望,我们常常以为达到领导的期望就算完成工作了,其实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工作中,一个人把自己所有的焦点都放在自己做的事上,才会有人把你当回事,对于大部分人想获得的认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自己做出的事情的质量上,如果你在为别人不认可你而抱怨的话,不如提高自己做事的质量,这样工作上对你的认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做工作就是做结果。

老师讲的挖坑和种树的例子非常好,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有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也许我们受了情绪的影响,也许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结果,只管我在做这份工作,我做了这份工作,至于工作的结果和质量跟我没什么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遇到问题时,永远不给领导提问答题,而只给出附带多种备选方案的`选择题,作为员工必须清楚身在公司的最根本任务,是为公司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而一个最可怕的下属就是总以为比老板聪明;其实,上班时间消极怠工,装装样子,最终浪费的还是自己的人生。可是很多人工作了一辈子,都不会懂得这个道理,他会觉得工作的时间是老板付酬的,偷一点懒,就占一点便宜,其实,那消磨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凡事要积极主动,凡事团队第一,凡事高标准严要求。每天问自己,今天我哪里做得很好,今天我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在胖东来工作四年的我,首先我在胖东来学会了做人,做一个善良坦诚的人。通过这本书己受益匪浅,理解了许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明白只有把结果做好了,才是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书中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去体会,关于书中的安排,表达,声音,词语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慢慢总结。

大国工匠精神是什么?

2016-03-22 Sophia胥

文章来源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但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

意识到这一点的中国,现在也正在重拾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其实,工匠精神在每个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德国人称为“劳动精神”,美国人称为“职业精神”,日本人称为“匠人精神”,韩国人称为“达人精神”。

经过对德国、日本等工匠精神盛行国家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古今工匠精神的收集整理,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执着专注

我们发现,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他们都把执着专注作为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他们的知名工匠经常是专注于一件事情,并一直坚持下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在世界制造的舞台上,“德国制造”一直占据高位。目前,在全球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德国的汽车、钟表、刀具、酿酒设备、地下排水系统、建筑与家具等,都以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等特征享誉世界。这也构成了“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

“专注”德国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他们中有很多百年企业,为了成为全国以至于全球最强,他们能够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某一产品领域,以求成就大业。他们的“大业”不是指多少数量、多少资产、多少产品、多少利润,是指质量世界第一,能够受到业内尊敬;他们是“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在这些全球知名的企业中,有些今天仍是

中小企业,例如Koenig&Bauer的印染压缩机,RUD的工业用链,Karcher的高压专业吸尘器。在他们看来,追求的不是数量大,而是实力强。

眼光长远是德国中小企业的鲜明特点。他们不会在意一时的得失,更在意的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懈追求。因为专注,德国企业或者工匠往往终生打造一件精品,世代相传。一旦进入,即使行业暂时不景气,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

“术业有专攻”让他们成为行业“领头羊”。德国除了奔驰、宝马、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或者一个细分产品,就会一门心思扎根下去,不断探索,直到成为“领头羊”。

拜耳集团公司也因为专注而成长为全球的大企业。拜耳成立于1863年,一直专注于染料和药品,研发出了“世纪之药”——阿司匹灵,并于1899年投放市场。现在,已经150多年的拜耳已经是一家在医药健康、农业生命科学领域拥有核心能力的全球企业。直到现在,阿司匹灵还在全球畅销。

创建于1875年的德国路德-李格和蒂茨链条有限公司(简称路德公司),因为专注于链条生产而成为行业“领头羊”。这是一个典型的专注型号家族企业。100多年来,他们一直专注于链条及其组建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公司在德国Aalen-Un-terkochen的总厂被视为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链条生产基地之一,“路德”(RUD)商标是全球公认的圆环链质量标志。同时,他们在德国和全世界拥有超过500项专利。“最弱的链环却体现着全部链条之品质。”也正是因为专注和一直信奉的路德质量宗旨,他们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起重、吊装、输送(包括矿山)以及轮胎保护、雪地和山地领域。

德国凯驰是全球第一台家用高压清洗机的研发者,自1935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清洁领域。他们专注于清洁领域,并通过坚持创新和不断研发,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并最终成为全球清洁领军品牌。作为全球规模巨大的清洁设备跨国集团,他们不仅拥有着数千种针对万千行业的专业清洁机械与科技,也以每周一款新品的雄厚研发力量,在世界范围使千万合作者不断实现着巨大的成功。

WMF(即符腾堡金属制品厂)是全球厨房器具的“领头羊”。它1853年由DanielStraub在德国小镇盖斯林根创建,100多年来专注于厨房用具,没有做其他产品。现在,它是全球厨房用品顶级奢侈品牌,并成为不锈钢厨房及餐桌餐具用品的代名词。

让我们再来看看日本的工匠精神。工匠,在日本叫做职人,职人从事的工作统称工芸。工芸是用创意为实用品增添艺术性,使得物品本身的机能与美巧妙的结合的活动。正因为如此,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在日本并不鲜见,有些行业还出现一个家庭十几代人只做一件事。

日本工匠也是非常专一和执着的,他们更加安贫乐道。冈野信雄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这是一件收入不高,也没有什么前途的工作。但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破烂的旧书,他都能修复。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不少,他们都存对自己工作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对自己要求苛刻,对事业充满骄傲。以次充好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耻辱。

一家生产螺母、只有45个人的小公司,也把日本的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它就是哈德洛克(Hard Lock)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哈德洛克工业创始人若林克彦有一次在一个展示会上看到一种防止松动的螺母,但结构复杂价格高昂,效果一般。

那段时间,如何做出永不松动的螺母成了若林克彦的心病。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在螺母中增加榫头的办法,他终于做出了永不会松动的螺母。

后来,日本最大的铁路公司以及日本新干线都开始采用了哈德洛克螺母。面对胜利果实,若林克彦非常激动,因为,他为这一天执着追求了二十年。现在,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很多发达国家都要向这家小公司订购这小小的螺母。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产品虽然简单,技术含量很高,但很难被模仿。原因在于他们的秘诀不在于技术,在于技能。

其实,我国古代也有工匠精神。

最有名的就是鲁国人鲁班,姓公输,名般。工匠出身的鲁班,对如何提高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十分专注,喜欢小发明、小创造,正是因为这种专注,他的发明创造很多,包括曲尺、墨斗、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这些发明大大提高了工匠们的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

据说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当时鲁班发现,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一发现,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同时,他还发明过砻、碾子等农机具。

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鲁班也有贡献,刻制过立体的石质九州地图,可能是最早的石刻地图。此外,还传说他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在兵器方面,鲁班曾经为楚国制造攻城用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钩强”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他还把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鲁班还发明了锁钥。在周穆王时已有简单的锁钥,形状如鱼。鲁班改进的锁钥,形如蠡状,内设机关,凭钥匙才能打开。

《墨子·鲁问》还记鲁班削木竹制成鹊,这种仿生机械可以飞上天。另据《鸿书》记载,他还曾制木鸢以窥宋城。《论衡·自纪·儒增》记述了一种传言,说他制作出备有机关的木车马和木人御者,可载其母。

西汉时代著名工匠、发明家丁缓也有不少发明创造,其中重要的就是发明了“被中香炉”。

东汉时代的魏伯阳,专注于炼丹。经过多年实践,终成正果,写成《周易参同契》,这部著作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冶炼著作。魏伯阳也因此被尊称为“万古丹经王”。

东晋时著名的石刻雕塑家戴逵从小喜欢石刻,经常在各地向名师学习,后来技艺提升很快,传说洛阳龙门大佛像为其所雕。

綦毋怀文是中国南北朝时著名的冶金家。他专注于冶炼技术,创造的“灌钢法”或“团钢法”等炼钢方法,是我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和创造,在世界炼钢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德国、日本等外国技术水平发达的国家,还是我们古代的工匠、艺人,他们的工匠精神中,执着专注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点。为了一个发明,为了一个工艺的改进,为了一件作品,他们可以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倾其一生,专注其中。这正是他们的精神之所在,也是他们闻名于世的法宝。作风严谨

古今中外,作风严谨也是一些知名工匠们的共同特征之一。

他们做事认真规范,态度严谨,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不浮躁,不投机取巧,不看重钱财,不看重职务。面对浮躁的社会,保持初心,不被外界繁杂的世俗诱惑,坚持标准,认真细致,耐得寂寞。

还是先说德国。

德国人的严谨,在全世界是有名的。这可以从一个小小螺丝钉看出来。“飞机安装环节要求非常严格,假如有6个螺孔,那么技师就只能拿到6个螺丝钉;如果掉了一个螺丝钉,死活都要找出来,”德国海里派克直升机责任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柳青说,“在飞机制造行业,工程人员需要非常严谨。如果一个螺丝钉不小心丢了,很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一枚小小的螺丝钉,折射出了德国制造业一直传承的工匠精神: 就是一名工匠要作风严谨,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不因为追求效率而投机取巧,损害产品或者工程质量,是德国工匠精神的一大特点。一位中国教师在德国进修时发现,学校门前一条几十米的马路在翻修,正在重新铺上地砖。让他惊讶的是,两位工人竟然干了两个多月。要知道,这样的工作量,在中国要不了一天就会完成。这位教师非常好奇,走近一看,只是这两位工人非常仔细,每一块砖都按同一个程序在铺设,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一丝不苟,不省一个步骤。中午的时候,他们准时休息;下午到点后,他们准时下班。当时,这位教师想,这样的效率也太低了。但看着他们铺设出来的像艺术品一样的地面时,他还是非常服气的。

不因为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损害产品或者工程质量,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又一大特点。无论是汽车、刀具,还是厨房用品,德国的产品经常给人厚实、耐用的感觉。在德国,很多企业的研发人员和工匠不把“性价比”放在第一位,他们所追求的是生产出质量最好的产品,“但求最好,不怕最贵”。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德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据高端市场的原因。

德国人作风上的严谨,有时甚至到了有点循规蹈矩、机械、教条的地步。一个笑话可以证明:将电话亭标上男女,结果好多人都按规矩男女分开进亭,一打听,大部分为德国人。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说明了德国人的严谨。一位中国人被西门子公司录用,入职一个多月后,他制作一盒名片的申请还没有被批准。原因是他们制作名片是与一家公司合作的,中间需要多人审批,并且要很多人一起制作,以减少成本。

有时候,德国人按程序办事的原则能让外国人干着急。德国人喜欢按计划办事,一些德国公司的计划、月度计划也执行得很好,很少出现不按计划办事的事情。有的公司规定,如果不是计划内的事情,员工可以拒绝执行。

认真规范是德国人作风严谨的工匠精神的一个典型特征。网上流行的一组照片表明,德国工人布线一切都是严格按要求进行的,无论有多少条线路,都是像一个模子刻的一样,标标准准,整整齐齐。广东一位知名技工院校的校长看过后评价:“看看这个,你就知道什么叫工匠精神。看到我们一些地方像蜘蛛网一样的布线,心里就堵得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真、细致、严谨、处处追求完美,这些典型的德国标签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

在英国,也有这样的案例。早期,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John·Harrison,1693–1776)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5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在制作过程中,哈里森不被外界的高薪诱惑,认真细致,坚持标准,耐得寂寞,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制作航海钟,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日本人也因为作风严谨而出名。在一些国家,经常把如何生产数量放在第一位,但日本匠人首先看重的是质量。一般日本人干活比较慢,但是很少出差错,甚至有零差错的人。这样的人每天工作都是高度集中,压力也很大,因此,很多人日本因此出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问题。

一位在日本工作的人讲述了他一段亲身经历。一些日本工人工作太认真,太仔细,可以到你想不到的程度。他在日本工作时负责成品核算,一个钣金件在高精度数控机床上加工,加工成本要精确计算到加工一个四方孔要冲几下的程度,虽然那个时间可能只有几秒,还要存档备案。两个机种做成本比较时,精确到由多少个零件、标准件组成,所有的零件有多少次折弯,焊接的累

计长度是多少等。部品检查时,一个很小的零件,尺寸角度都要检查两遍,检查数据都要记录备案。他们技术部一位叫三木的设计员,与客户的所有往来邮件都打印成册,分类标识。并且,他每作一次设计改动都要算一下成本。

一些日本人在工作时好像暗中比赛,你工作细,我比你还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也是一样。在一些小的温泉,抹布的干净程度可以用来擦脸。其中,体现最多的,就是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也是世界各国工匠精神的一个共同特点。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具体到工匠精神,是指在技术精湛的前提下,不骄傲,不满足,不得过且过,注重细节,精雕细琢,精雕细镂,追求完美,追求极致。

精益求精也是德国工匠的标配。据报道,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经济学家博飞说,对于大多数德国人来说,“完美”是不存在的,无论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事物有多美好,总有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德国的制造业企业目光就投射到这些可能性上。德国制造业企业如果在某一行业取得领先优势,绝不会满足于自己的领先地位,而会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不凑合,做到极致,是日本工匠精神的特点之一。这与日本人的性格有关,他们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有时候宁愿死也不愿意破坏自己的名声。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手工制品一旦有什么瑕疵,工匠心里会非常难受,所以,他们也不允许这样的产品从自己的手里出去,即使是很小的瑕疵也不可以。

这种不凑合的态度流传到了现代很多日本大企业中去,特别是丰田的精益生产。一旦出现瑕疵,立马亮红灯示意,及时处理掉,不让有瑕疵的产品进入市场。

关于日本的产品,我们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电饭锅和马桶。有段时间,很多国人到日本抢购。

为什么有人去日本买电饭煲?2016年两会期间,雷军在谈供给侧改革时,给出了答案。他说,近年来,在日韩等国家常能看到中国的购物大军。开始时他以为,专门买日本电饭煲的人是过分迷信外国产品。后来,发现日本电饭锅的确做得好。一是采用了IH电磁加热技术,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加热,加热更加均匀。其中的金属内胆,导热性要求很高。二是加压,让米粒在饭锅里面跳舞。这样,让米柔软糯香,口感和营养都有大幅提升。这表明,他们不满足只是把米饭做熟,而是精益求精,还注重米饭口感和营养。

为什么国人去日本抢购马桶呢?

原来,爱干净、爱厕所是日本人的习惯。早在公元6世纪,日本人就发明了可以冲水的厕所。到了公元14世纪,每天必须洗澡已成为全民生活习惯。正因为如此,对日本人而言,一个洁净舒适的马桶,就是生活品质。根据科技发展水平,对马桶不断进行创新,是日本人的追求。为此,日本北九州有一个新落成的“厕所博物馆”。从20世纪初期的陶瓷蹲式马桶,到当下最新款高科技马桶盖,博物馆内数千件展品无异于一部马桶发展史。现在,日本最先进的马桶盖,集自动开盖、喷水、烘干、加热、除臭、消毒等功能为一体,且喷水水温和水压可按个人需求进行调节;还有的马桶盖有特殊音响功能,可以掩饰人们便溺时发出的尴尬噪音;有的马桶盖甚至可以对使用者刚刚排出的废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自动将分析结果发送邮件给其私人医生。

这对于开始追求生活品质的国人来产,到日本抢购马桶就不足为奇了。

日本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日本的银壶制作上也可以体现出来。一位考察了日本新泻的银川堂、清雅堂,高冈的银荣堂、竹中斋、金寿堂,京都的藏六家、竹影堂,东京的大渊银器、数本谦次家,拜访了几位80岁左右的日本知名银壶专家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通过这次考察,真切接触、学习了日本的“工匠精神”。“所谓的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8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没有这种精神,怎么可能有代代相传下来享誉世界的银壶工艺?”

另外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树研工业公司1998年生产出世界第一的十万分之一克的齿轮。照说,他们应该满足了。但是,2002年,他们又批量生产出了重量为百万分之一克的超小齿轮。这种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有5个小齿、直径0.147毫米、宽0.08毫米的齿轮被称为“粉末齿轮”。

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这种粉末齿轮在任何行业都完全没有使用的机会,可以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他们还是要投入2亿日元去开发这种没有实际用途的产品。其实,这就是对极致精神一种追求。

日本的一些产品,可以精益求精到什么程度呢?产品精确到可以无需检验。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从1970年到现在,梅原胜彦始终在做一个产品——弹簧夹头。他的公司上市时,连老板在内仅有13个人,但公司每天平均有500件订货,拥有着1.3万家国外客户,其超硬弹簧夹头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60%。

这样的成绩来自于梅原胜彦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他的信条是:不做当不了第一的东西。有一次,一批人来到公司参观学习,有位大企业主管问:“你们是在哪里做成品检验的呢?”回答是:“我们根本没时间做这些。”开始,这位主管感觉不可能,但最后发现,很多日本公司真的没有成品检验的流程。就是说,他们的产品可以做到无需检验的程度。

实际上,精益求精并不是国外工匠的专利,在我国,很多工匠也传承着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大国工匠》电视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我国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有一个重要部件——转向架。每片转向架的体重有1.1吨,定位臂落在四个车轮的节点上,每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当列车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有二三十吨。缝隙大了,车轮可能会松脱;如果完全焊死,转向架就无法再打开,影响列车检修。这个转向架,不只在中国,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按照国际标准,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

宁允展就是负责这道工序的高铁首席研磨师。过去的十多年,宁允展就在这细如发丝的空间里施展着自己的绝技。

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宁允展的同事说,宁允展的绝活也正在这里,他可以像绣花一样,把切口表面这些隐约的竖线,织成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0.1毫米的时候,国内大概有十几个人能干。到了0.05毫米,别人都干不了了,目前就只有他能干”。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位毕业于某铁路技校的高铁首席研磨师先后获得了5项国家级技术专利。现在,他投入到了更高速度列车的生产,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研发新项目、新工艺。敬业守信

之所以把敬业守信列为大国工匠精神的第四条,是因为敬业和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敬业就是爱岗敬业。即热爱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职责,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不仅仅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当成一份事业,干一行,爱一行。因为,“习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只有热爱自己的行业、专业和岗位,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干出成绩,成为“大匠”。在实际工作中,敬业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常说的吃苦耐劳、默默无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呕心沥血、诲人不倦、鞠躬尽瘁、孜孜不倦、恪尽职守都是对敬业精神的最好提炼。

守信就是诚实守信。即事事遵守职业道德,讲究信誉,不弄虚作假。

还是先从德国人的敬业守信说起。

报载,家住武汉市老城区的余先生,2010年收到一封来自德国的信。写信人是余先生所住房子的承建商,他告诉余先生,这栋已经80年的老房子的详细资料一直保存在他们那里,按要求该进行一维修了。他们提供了维修方案,并承诺帮助维修。

余先生被深深感动了。80年过去了,当年修建这栋房子的承建商恐怕早已作古,何况又相距万里,可不管怎样,人家对于产品的跟踪服务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德国人用鲜活的事实,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直观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敬业,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守信。而这些,却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当前最缺乏的。

再来看一个德国人的故事。我国某地消防队的消防车需要修理。由于车是德国进口的,来维修的修理人员也是德国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一个周五的一大早,两位德国技术人员和一位翻译就来到了现场。结果维修遇到了麻烦,一直修理到晚上很晚了才修好。中午,饭点到了,消防战士们为他们准备了饭菜,他们竟然拒绝了。那天天气特别热,一出门就汗流浃背,但看他们那不厌其烦的表情,像是一种享受似的。他们这种敬业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很多人。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服务和敬业,让他们的汽车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地位。

让我们再来看看日本人是如何敬业的?

极度自律是日本人敬业精神的一个具体体现。

《丑陋的日本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秘鲁工作的日本人,妻子马上要临产了,还照样上班。上司知道后,要他回去照顾妻子,不料还被拒绝了。后来上司强行让他回家。这位日本人把妻子送到医院后,又很快返回来工作。上司非常不解,这位日本人回答:“工作第一!”

一溜小跑是很多日本职场人士的标配。中国留学生梁策在书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日本银行,每一个人工作都非常直流专注和忙碌,没有闲谈的。两个人的座位虽然只有几米,但员工都是一溜小跑,好像有什么急事一样。事实上,是没有急事的。”但正是这一溜小跑,说明了日本职场人士的敬业。

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也很好地诠释了一些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一位女大学生到东京帝国饭店打工,负责洗厕所。第一天下来,就感觉非常恶心。正在不想干的时候,她发现一位老清洁工竟然居从清洗后的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下去。大学生非常惊讶,但老清洁工却解释说,她刷洗后的马桶干净得连里面的水都可以喝的!

老清洁工的举动让大学生认识到,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敬业,都可以做到更好,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后来,这位大学生也从她自己清洗过的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也同样震惊了别人。

她叫野田圣子,后来步入政坛,成为了日本内阁邮政大臣!据说每次自我介绍时,她总还是说:“我是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最忠于职守的内阁大臣!”

实际上,普通的日本人也非常敬业。一位到日本工作的国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日本,很多人的一生就是工作的一生!”在日本,最忙的是工薪阶层,因为忙于工作,他们不能照顾家人,很多人独身。虽然有劳动法,但是很多企业加班不给钱;经常需要工作到深夜,很少人有怨言。如果你按时下班,就像是做了亏心事一样难堪。日本的法定休息日每年127天,但是很少有全部休满的。企业对员工表扬很少。2002年的一天,这位国人雨天下班骑车摔倒骨折,但他没有休息一天,但没有人表扬鼓励他,好像是应该的一样。

在日本,很多人讲究做有做相,站有站相。成田机场的地勤人员每天早上都要齐声高呼行动四准则:说话大声点儿,行动利索点儿,见人打招呼,脸上要微笑!日本快递公司佐川急便的工作人员,送货时总是一边跑一边喊“我是佐川急便,请多关照”。其实,一人在外送货,没有人监督,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工作作风告诉世人:佐川急便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素养就是这样的。

日本技师的敬业,从一个日本影片——《入殓师》也可以看到。一位大提琴师失业后,到葬仪馆当了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得就像睡着了一样。对于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说:“无论你做什么,都要跟它建立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用心交流。”

其实,并不是外国的月亮才圆。在我国,敬业守信也是有传统的。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汽修店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司机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要求修车后多开发票,被店主拒绝。顾客生气地说:“你答应我的要求,我会常来的!”还是被店主拒绝,并要求他马上离开。不料,顾客反而露出微笑,十分敬佩地对店主说:“其实,我是一家运输公司的老板,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现在终于找到了。”这位店主面对诱惑,坚持职业道德,最后,靠诚信得到了客户的信任,赢得了生意。

第二个故事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秦国人季布一向说话算数,信誉很高,因此有不少朋友。正因如此,当时有人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因为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通缉。结果,他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保护他。这说明,一个人诚实守信,一定会得到帮助的。

第三个故事是现代的。王红卫是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卷烟厂卷包车间卷烟机挡车工,一名工龄30年之久的老师傅。王红卫每天都坚持提前半小时到单位,不论朝暮、寒暑。捧起烟支,仔细地比对长度、扭转烟支、轻剥水松纸„„待确认质量百分百合格后,他才放心地将设备与包装机对接。这就是“三检”之一的首检。然后是自检,再就是互检。王红卫每天的工作都是这样,可以说是枯燥的,乏味的,只要认真,也是不难的。但难的是天天都认真。王红卫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是连续14年无市场投诉记录的保持者。按照一台中速卷烟机每分钟生产7000支烟支算,在过去的十四年里,经他手的88亿支烟,始终保持着支支一流的稳定品质。“这‘三

检’我们都在做,要做到14年无投诉太难了?”同事来取经。“没啥特别的,我只是不错过一次时间节点,不漏掉一根烟支,不放过一个缺陷!”王红卫认真地说。

敬业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态度。有一位高速公路的收费员,一直坚持微笑服务,从不带着情绪上岗,总是以一张真诚而又亲切的笑脸迎接过往顾客。有几次,面对在收费中故意找茬、口带脏字的驾驶员,他不急不恼,始终坚持有理有节,耐心说服,最终用真诚打动了对方。面对委曲,他泰然处之。

古今中外的事例说明,只有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才能成为行业内的专家,才能成为大国工匠。'敬业'在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提了出来;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敬业,是不容易的。正是因为这样,有些人特别是有些青年工人心情比较浮躁,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评价,动不动就 '跳槽',连爱岗都谈不上,何谈敬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产品,是不容易的。

但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偷懒耍滑,得过且过,终将会被淘汰。产业工人的代表、劳动模范许振超说:“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他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只有诚实守信,用心做好产品,才能赢得客户,树立品牌,从而赢得市场。

推陈出新

社会的进步,很多是因为传承,但更多的是创新。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能让社会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工匠的责任。

推陈出新,就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德国能在战后崛起为欧洲最大经济体, 靠的是在传承中推陈出新。现年30岁的斯特凡是一个德国“农二代”,种植了约50公顷苹果。记者在斯特凡的果园看到,一排排苹果树排列十分规整。“苹果树排与排的间距固定为3米,每排相邻两棵树的间距固定为1米。”斯特凡介绍说,“这样的间距设置是15年实践得出的经验。我和父亲尝试过各种不同的间距,之后发现这个间距最理想。虽然我在学校学过农业,但很多种植方法和技巧主要来源于长期的实践,尤其是家庭经验的传授。”

不过,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二代”,斯特凡并不满足于父辈的经验,而是在实践中推陈出新。他告诉记者,为应对冰雹、干旱、病虫害等自然风险,他采取了相应的科学措施,投资了一些新设备,种植了新品种。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斯特凡不仅是一个职业农民、一个创业者,也是一个传承者。他的择业观、劳动致富观令人印象深刻,也是德国实干和传承精神的集中体现。

有人说,在德国人的性格中,总有着或多或少的完美主义。在治愈完美主义的道路上,他们不是一般的努力„„

他们发明了闹钟。但还是不满足,还想更好玩一些,又在此基础上改进,推出了闹钟咖啡机。只要睡前设定时间,时间一到咖啡机就开始煮咖啡,同时,瓶底的钢球也开始震动,直到把你唤醒。

喜欢推陈出新的德国人又在扫把上打起了主意,他们对普通扫把进行改进,发明了会发光的光纤扫把,这样,房间内阴暗的角落和床底下灰尘也会扫得一干二净!

在上世纪初的德国柏林,随身携带干净的手帕是教养和品位的象征。不过,每天洗熨手帕这么麻烦又低效率的事实在不是德国人的作风。为此,他们发明了Tempo手帕纸,并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了纸巾界潮流。

再让我们来看看永不满足的3M公司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3M的一支团队注意到用来修复车身凹痕的填充料的混合工艺竟然50多年来从未改进过,并且填充料仍是手工混合的,浪费严重,错误率高。

很多次试验后,3M技术团队找到了3M牙科产品部的科学家们。因为他们认为,虽然牙医的工作与汽车修理看似不相干,但他们有相通之处,他们发现3M ESPE Pentamix自动混合系统,能帮助牙医更高效地混合油灰状的牙科印模材料,也可以解决汽车修理工所遭遇到的浪费大和质量低的相似问题。

于是,两支3M团队携手合作,开发出了实用的车身填充料混合系统。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自动混合的确不错,但是批量处理的台式混合系统仍然会产生浪费。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3M过滤器技术,以及专用喷头和喷嘴,以设计解决方案。现在,混合工艺不仅动态完成,而且可以是便携式的,原材料可直接从喷嘴向车身上喷涂:一点浪费都没有,工人也不用来来回回地走动。

3M公司的故事告诉我们,他们永远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一直追求完善,想方设法创新。

工匠精神的传授和传承,是要注意方法的。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这是夏奈尔首席鞋匠的一个经验。这就要求,工匠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要传承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

贝希斯坦是德国享誉世界的钢琴制造商。成立160多年,一直专注于钢琴制造领域。为了保证高质量、不走样的传承,他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学徒培养制度,每年只在全球几名学徒,并且学徒们要进行3年半的轮岗学习,由每个部门最优秀的老技师亲自教授。在技能传承上,他们追求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推陈出新需要善于学习,善于钻研。茶叶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但现在日本的茶叶却在全世界畅销。中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现在在美国市场,日本的草药比中国的中药还畅销。抽水式马桶是英国人发明的,但是日本人却加以改进,做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马桶。这一切,都是他们善于学习,善于钻研的结果。

推陈出新需要善于传承。

在以前的日本,是有徒弟制度的,十几岁就住在师父家里学习,虽然工资很少,非常辛苦,但能学到东西,继承一门手艺才最重要。

实际上,日本很多技艺都是古时候从中国传去的,但是日本人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改造”后,成为了日本式的,焕发着别样生命的东西。其特点在于日本人自己的“手的技巧”以及“美的感觉”。这从日本人一些常用语可以感觉出来:“这个用心了”“这个没用心”。

他们好像从来不满足。他们认为,“作为一个艺人,如果觉得自己的作品‘太棒了’的时候,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正是因为有永远不满足的精神,日本企业才经常推陈出新。这从一个专业生产耳机音响的13人小企业-----STAX(声的诗)可以得到印证。虽然人不多,但他们却是一家拥有数十年历史的音频工业厂家,业务从黑胶唱臂到静电耳机无所不有,享誉全球。后来,森海塞尔推出了耳机历史上震古烁今的一款静电耳机+耳机放大器——HE90+HEV90,也就是“大奥”或“奥菲斯”。AKG推出了耳机历史上最像音响的一款耳机,AKG K1000,也就是“KK”。Sony更不知足,先后推出了CDP-R10,DAS-R10,TA-ER10,TA-NR10,MDR-R10,SS-R10,不断地否定自己。这款耳机的二手价格也在人民币三四万元左右。然而,谁也没有料到,STAX推出了耳机历史上和奥菲斯同样浓墨重彩的一款耳机——STAX SR OMEGA,目标就是要把技术玩到极限。

虽然他们没多少钱,没多少人,产品销量也并不好,但他们却对技术的改进到了痴迷的程度,又推出了耳机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款静电耳机放大器——STAX SRM T2。实际上,他们生产的这些耳机都是价格昂贵的,是小众市场,但是,他们没有因为是小众市场就放弃追求,放弃创新,而是以一种对技术的极致追求精神,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攀登技术的顶峰。

其实,中国的工匠也不乏推陈出新的精神。

上海卷烟厂有个有名的“丁师傅”,他就是上海烟草制丝领域的首席专家丁钺宗。

据报道,2008年,如何对传统喂丝机进行改良,进一步提升效率,成为丁钺宗钻研的课题。他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风力输送、各类喂丝机的资料,访遍了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开发、试用、改进,终于将“向下输送喂丝避免烟丝分层和造碎的柔性风力喂丝系统”的设计理念变成了现实。新研制出的下吸式喂丝机,解决了原有风力送丝机存在的烟丝分层现象。该设备在“中华专线”大量投入使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像这样的改革和创新,丁钺宗不知进行了多少。从1976年起至今,他已经在制丝设备维修战线上奋斗了整整40个年头,先后负责过上海卷烟厂4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安装调试,有19篇论文及质量改进项目获得了各类奖项,取得了5项以上的发明专利。

他的同事,上海卷烟厂四车间包装设备首席技师钟明也跟他一样,“精于传承,胜在创新”。

上海卷烟厂在国内最早引进的新型FX2包装机组,从机组的调试到运行,钟明一直参与其中。在一次调试中,FX2包装机组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设备高速运行,导致十二角轮位置跑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在外国专家不在场的情况下,钟明开始对设备的刀架进行维修。他在设备上爬上爬下,一会儿趴在地上观察设备各角落的安装情况,一会儿又爬到机腹中检查机器零件是否安装到位。最后,通过调整设备上吸风带的轴向位置以及调换推力轴承等方式,有效解决了问题。

在钟明等技术人员的努力下,第一台FX2包装机组顺利在计划期限内开动生产,为“中华专线”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上海卷烟厂已有18台FX2包装机组,成为“中华专线”的主力机型。

在从事专业包装设备维修的20多年里,钟明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不知多少次从不懂到知晓,从知晓到专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让一台台中外高新设备起死回生。

下载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作文素材大国工匠精神

    青州一中高三语文阅读材料之大国工匠 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

    大国工匠精神是什么(一)

    大国工匠精神是什么(一)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但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

    XX大国工匠心得体会

    XX大国工匠心得体会 XX大国工匠心得体会1 《大国工匠》选取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并不高......

    《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很有意义。 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

    工匠精神 第一讲 第三节 大国工匠

    40分钟第三节大国工匠 复习提问: 1. 工匠的价值体现? 引入新课: 提问法 2015年,央视《大国工匠》的片首语这样写道:“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 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 当我听到熟悉的品牌名称,如“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万国、卡地亚”时,我经常会想起一个老人在半夜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打磨不到几毫米的零......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 很久以来就对《工匠精神》这本著作有所耳闻,最近,公司开展了学习工匠精神的活动,有幸从办公室借来一本拜读。拿到手第一印象认为这是一本......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 工匠,是一种职业,看似平凡,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人们都在询问,什么是工匠精神,在究竟来自“何方“?它,神神秘秘,似乎很少人能够体会到它的真正内涵。有人说,......